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採訪通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授旗儀式

一、時間:111年11月2日(三) 14:00至14:30

二、地點:晶華酒店(3樓宴會廳)

三、與會貴賓:臺北市政府柯文哲市長、新北市政府侯友宜市長、教育部體育署林騰蛟次長、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陳士魁副主席、國際壯年運動總會執行長Jen V. Holm、臺北市政府及新北市政府各機關單位首長、國內各單項協會代表

四、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13:30-14:00 開放進場
14:00-14:05 開場影片
14:05-14:06 主持人開場並介紹貴賓
14:06-14:08 國際壯年運動總會貴賓致詞
14:08-14:09 授旗前導影片
14:09-14:12 授旗儀式
14:12-14:15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致詞
14:15-14:18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致詞
14:18-14:21 文化表演
14:21-14:30 活動合影/媒體聯訪

           

五、活動說明:

亞洲首場世界壯年運動會,授旗儀式為今年度最重要行銷里程碑之一,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以下簡稱2025雙北世壯運)為亞洲首場世界壯年運動會,國際壯年運動總會(IMGA)執行長詹斯荷姆(Jens V. Holm)及競賽主任莎曼沙海沃德(Samantha Hayward)於今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訪臺,藉此次機會親自將世壯運會旗正式授予雙北市長,總會會長也錄製影片預祝2025年賽會圓滿順利。


2025雙北世壯運組織委員會柯文哲主任委員及侯友宜主任委員於11月2日出席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授旗儀式,敬邀駐台使節、教育部體育署、奧林匹克委員會、各單項協會貴賓共同見證賽會重要時刻,象徵中央及地方合作,一同完成賽會最重要里程碑。


2020年12月雙北市長與IMGA完成視訊簽約,2022年11月2日將接下世壯運會旗,2025雙北世壯運整合全臺灣體育量能,將再次用運動讓世界看見臺灣、用深厚文化底蘊撼動世界、用豐富的觀光資源讓來自各國的友人留下對臺灣最深刻的美好記憶。

-敬邀媒體朋友蒞臨採訪報導-


業務聯絡:世壯運執行辦公室

張勝傑主任 02-2570-2330分機80轉1004、0936-945111

吳錫佳副主任 02-2570-2330分機80轉1006、0988-857941

  • 採訪通知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4E603462419FD49

国家药监局:已发放药品等全部25种涉企电子证照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2022年11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本级签发的涉企证照全面发放电子证照。

自2020年10月试点发放医疗器械电子注册证以来,国家药监局已陆续公告发放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注册证等全部25种涉企电子证照,并强调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证照支持在政务办事中线上线下的应用。

国家药监局电子证照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调取、验证等共享互用。电子证照制发后的送达、通知、获取、验证等功能均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网上办事大厅向社会提供服务,并进行专栏介绍。

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加强与相关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认真听取有关意见建议,持续改进提升涉企电子证照实用性,多渠道开展宣传和培训,普及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进一步提高电子证照应用的社会认知度和群众获得感,让企业和群众更多享受到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01/c14739-32556383.html

北市全市疏散門於今(1)日6時起 解除只出不進管制

        北市水利處表示 考量奈格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對本市影響降低,臺北市疏散門於今(1)日6時起,解除只出不進管制。部分河濱公園低窪地區可能受潮汐水位漫淹,人行道、自行車道有路樹、淤泥、告示牌倒塌及落葉,提醒民眾進入河濱公園仍須注意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321A96E807C2A74

积极应对,与老龄化共舞(健康新征程②)

  图为10月18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胜安社区智能健身广场,81岁的杨学英(左)跟医护人员学习使用智能健身器材。
  刘智峰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与功能,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感。
  图为9月30日,在肥西县上派镇“爱和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介绍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9月19日,在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南丰村,老人们正在开展门球竞赛。
  谢贵明摄(人民视觉)

  2017年开始,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模式。鼓励60岁以上低龄健康老人和其他志愿者,为社区80岁以上高龄和失能、失智、独居、失独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服务时间可登记并存入“时间银行”,志愿者可将一部分服务时间用于兑换各类商品,也可用于兑换养老服务项目。
  图为9月29日,在东湖区火神庙社区,“时间银行”志愿者在老人家中提供上门剪指甲服务。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撰文指出,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一定要运用辩证思维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趋势,推动完善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辩证看待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说。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专家表示,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势必给国家发展带来压力,同时,也会增添促进发展的新动力。对此需要辩证看待。

  “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始终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因此,公共政策不能回避这个客观事实,必须学会与老龄化共舞,从各方面去适应这个崭新的背景,主动规避其负面影响,利用其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表示,这就涉及应对人口老龄化关注点的转变,即从单纯把老龄化作为负担、关注如何转移社会资源用于赡养老年人,转向把老年人作为一种经济社会资源,使其对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也为构建自身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王建军表示,我国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这其中蕴涵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数量众多的活力老年人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老年消费市场和老龄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预防为主、多病共管

  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必要内容。实现健康老龄化,必须完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跟其他人群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慢性病患病率会比较高,特别是多病共患的情况比较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说,研究数据显示,接近75%左右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而1/5的老年人患有三种及以上的慢性病。“这种情况下,防控原则就应该是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多病共减、多病共管和多病共防。”

  据吴静介绍,“预防为主”是中国长期以来卫生方针中从未变过的内容。“虽然只是4个字,落实下去却是系统的社会工程,应该是全链条的,包括预防的理念、预防的知识、预防的能力、预防的条件以及预防的行为。”她说。

  “预防要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入手,老年人离开了就业一线,剩下的时间就是要保障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给国家、给社会、给家庭减少负担,自己活得也快乐。”中华预防医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表示,从公共卫生和预防学角度来说,就是要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第一是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比如戒烟戒酒,吃得淡一些;第二要有就医的意识,特别是有些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得有依从性,得听大夫的,其他家庭成员还要帮助他们,让他们定期吃药,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尽快就医。

  在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方面,被称为“社会疫苗”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会对全人群产生很强的预防效果。怎么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呢?吴静表示,一是要有权威的核心的信息来源,二要有权威的主流的传播渠道,三是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

  织密养老保障网

  为更好推动老有所养,各地开展了许多有力有效的举措,养老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度健康晚年,乐享幸福生活。

  福建省推出养老服务条例,支持开设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破解“用餐难”;加大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坡道、扶手、电梯等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力度,破解“出行难”;支持企业研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辅助性产品,组织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教育培训,破解“运用难”。

  山西省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等作了规定,促进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发展。

  青海省加快建设普惠养老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用房;老旧小区通过政府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加强设施保障,打造一批集日托、全托、上门服务、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日间照料中心……

  王建军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窗口期,要强化系统观念,主动把养老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养老保障方面,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解决“漏保”“脱保”“断保”问题,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二是提高统筹层次,推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三是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四是加快发展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多渠道增加公民老年期收入。

  在医疗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保门诊报销待遇,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规范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和规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衔接;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加快发展,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力争到“十四五”时期末,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01/c14739-32555931.html

北市圖「走進博物館的一百種方式」主題書展

欣賞藝術展覽在近幾十年來已不是奢侈而遙遠的娛樂,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科博館等機構,可以欣賞館內各式各樣的藏品外,更可深入了解展覽品的歷史演化、作品設計理念、深入淺出述說自然知識原理,同時館內也會安排互動式教學活動,深具寓教於樂含意。高科技帶動下,線上展覽活動亦以推廣教育為目標,讓我們一起進入藝術文化的知識饗宴吧!
 
臺北市立圖書館「進博物館的一百種方式」主題書展於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總館1樓書展區展出觀賞博物館、美術館、科博館瞭解其展覽意涵之圖書,歡迎民眾到館閱覽,亦推薦利用北市圖Ebook Taipei電子書,使用電腦或是手機線上借閱。
展出時間:11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一樓主題書展區
 (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https://tpml.gov.taipei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3DEF18E1851FAC6

直播预告:专家谈如何实现科研创新与人才建设协同发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民健康推出“加强临床专科建设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对话节目,邀请业内专家建言献策。

11月1日14:00,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殷小平将做客直播间,以“科研创新与人才建设协同发力”为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嘉宾简介

殷小平,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分会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保护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首页轮播图”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请扫描二维码下载或在苹果市场、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31/c14739-32555780.html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国家药监局: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10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召开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汇报会,聚焦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分析当前监管工作形势,进一步督促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

会议要求,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药监局关于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各项部署,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毫不松懈,持续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各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和一系列重要部署,全力以赴,加强监管,持续保障疫情防控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质量管理。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并通过多种检查形式,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规生产,筑牢质量安全第一道防线。

三是强化属地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各级监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监管的针对性、靶向性和有效性,强化风险管控,实施清单销号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形成“利剑高悬”的震慑效果。

四是坚持风险导向,加强抽检处置。加强跨省协同查处,对不合格产品一查到底,追查源头;整合检验资源,强化检验机构责任意识,畅通复检渠道。

五是突出社会共治,共促质量安全。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加强社会共治,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监管协同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31/c14739-32555613.html

北京市选派31批医疗队开展对口支援

  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干部人事处处长冯华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干部人才选派工作,十年来,共选派31批医疗队共896名专家,分赴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执行对口支援任务,其中,西藏拉萨市及1区2县289名,新疆和田地区及所辖1市3县、兵团517名,青海玉树及1市2县55名,内蒙古7个旗(县)35名。

  市属医院和区属医院

  先后承担选派任务

  据冯华威介绍,本市通过市区两级一盘棋,统筹调动医疗人才资源。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市、区两级医疗机构,遴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高、奉献精神强的医护人员担负任务。22家市属医院、3家公共卫生机构,16个区的44家区属医院先后承担了选派任务。卫生健康委机关、各医疗卫生机构共选派36名行政干部,任医疗队长。

  从少量行政干部、专家“单兵单将”到团队协作、“组团式”支援帮扶,市、区两级卫生健康委和医疗卫生机构全力履行对口支援政治任务,选派精兵强将,源源不断向医疗对口支援队伍输送力量。

  近300名援藏医疗队员

  接续奔赴雪域高原

  雪域冰心,助力健康拉萨。十年来,援藏医疗队赓续“老西藏精神”,来自市区两级将近300名援藏医疗队员接续奔赴雪域高原。通过“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倾力付出,拉萨市人民医院仅用2年时间,在国家“1+7”“组团式”支援队伍中率先完成三甲医院等级创建。在拉萨市及1区2县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下,全面开展对口帮扶堆龙德庆区人民医院、尼木县人民医院、当雄县人民医院,3所受援医院均已顺利通过二级医院评审。

  聚焦“大病不出藏”兜底医院、常见病易发病不出县区的建设目标,拉萨市人民医院及1区2县人民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援藏医疗队先后开展100多项新技术和疑难危重手术,刷新填补技术空白,其中儿童髋关节畸形矫治等30多项技术填补了自治区技术空白;以跟岗培训、学术论坛、师徒结对、规培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不断强化自身“造血”功能,一大批本地医生开始独当一面,已独立开展急性心梗支架植入术等三四级手术。

  援疆医疗队聚焦人才培养

  先后培养数百名医务人员

  情系和田,提升本地人才技术能力。援疆医疗队把工作重点放在弥补当地技术短板、培养独立掌握临床技能的本地人才上。根据受援医院学科发展与和田地区群众的健康需求,发挥首都医疗技术优势,把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日常临床带教工作中,创造性开展新项目、填补技术空白,围绕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开展授课及讲座、手术带教、查房带教,规范诊疗流程、协助建立规章制度等。协助受援医院申报课题,撰写科研论文百余篇并在核心期刊发表,有效提高了各受援医院多种疾病诊疗水平和多个学科的长足发展,医疗援助效果显著。

  十年援玉,支援灾后新城提升民生温度。援青医疗队推进“健康玉树”建设步伐,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治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等多个新学科,开展了20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填补技术空白,制定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实施“手拉手”“结对子”“传帮带”计划,先后培养了数百名医务人员,推动玉树州人民医院医疗人才梯队更加合理、技术更加精湛、人员更加稳定,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

  冯华威说,十年来,北京医疗队的工作得到了受援单位和各族群众的高度肯定和赞誉,为当地的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高海拔艰苦地区的环境考验和团结帮助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使命托付,淬炼出一大批能吃苦、能战斗、能忍耐,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医疗干部人才。援藏医疗队2018年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6年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医生”活动“最美医生团队”。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任轶同志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多人分获“首都劳动奖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个人”“北京市扶贫协作突出贡献奖”“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西藏青年五四奖章”等省部级、地市级荣誉。他们已经成为北京对口支援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首都卫生健康系统的一面鲜红旗帜。(记者 蒋若静)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31/c14739-32555313.html

让“网红食品”成为“放心食品”

  湖北枝江市读者王玥前段时间去外地旅游,发现很多网友都在推荐一家炸串小吃店。王玥满怀期待来到这家店,不大的店铺里挤满了等待的顾客。等了一个多小时,王玥才拿到食品,发现除了价高量少外,所谓的“色香味俱全”原来是用浓重的酱汁和厚厚的蘸料营造出来的。“没吃几口就觉得腻,而且食材也不太新鲜,有点失望。”王玥说。

  最近,某品牌的“熬夜水”在年轻人中悄然走红,泡在瓶中的一整根人参尤其吸引眼球,商家广告宣称这款饮料可以修复熬夜造成的身体疲劳。张女士买了一瓶,感觉却不好:“味道很奇怪,好像勾兑出来的,喝下去没啥感觉,体会不到修复疲劳的作用。”有专家表示,那些所谓的解决熬夜后遗症、弥补身体虚弱等说法,更像是宣传话术。

  部分商家为迎合消费者猎奇心理,以“新奇”吸引关注、创造销量,但往往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有网友表示,在电商平台发现一款名为“烟糖”的产品,这种糖果外形酷似香烟,“有些学校周围的小商店也在贩卖,很受学生群体欢迎。但这就是打擦边球,容易对学生造成不良引导”。

  月销量超10万的果脯被爆出菌落总数超标,多位带货主播推荐的蜂王浆被查出质量指标不合格,标榜健康养生的轻食被发现存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网红食品”为何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一位经营网上食品店的店主表示,食品单价低、复购率高、容易促成冲动消费,适合网上销售模式。有的经营者在网上营造声势、带动流量,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关注,实现利益最大化。“部分商家追求的是一锤子买卖,没有长久经营的打算,因此对食品安全问题并不重视。一些平台也缺乏完善的反馈和监管机制,导致不良商家浑水摸鱼。”这位店主表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监管部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需要形成合力。“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细化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督促平台加强自律、畅通举报投诉通道、提高违法成本,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食品安全监管。商家和平台需要加强自律自觉,合法经营、正当经营、健康经营。消费者应加强自身辨别能力,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看清食品标签,避免跟风购买。”

  广西钦州市读者黄跃成表示,“网红食品”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食品本身,消费者买到问题食品后维权难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部分电商平台处理投诉时的态度不够积极,解决纠纷方式比较单一,加大了维权难度。”黄跃成说,电商平台应该充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因为问题食品取证难、检测难、认定难等原因,就忽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臧林熙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31日 07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31/c14739-32555225.html

海正药业布局海南 加速原研药创新步伐

10月27日,海正药业大国品牌媒体发布会暨海正(海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海南举行。活动现场,海正药业总裁李琰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对于创新药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国内实现原研药本地化生产的本土药企,海正紧跟国际前沿领域,加速推进新产品的申报和转化,持续探索首创药物研发,保证原研质量,稳定市场保供,积极践行满足国民用药的社会责任。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琰发言

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医药行业升级不断加速。在此背景下,创新药企业该如何破局?

对此,李琰认为,第一,企业研发要注重差异化,避免同质化的研发立项;第二,要借助AI等智能科技力量,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与成功率;第三,商业化方面要充分聚焦优势疾病领域,同时善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化营销方式;第四,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例如,一些已在国外完成但尚未在国内完成临床实验的新药,有机会享受海南“先行先试”政策的利好,在海南先行先试区直接投入使用,此举可缩短药物的注册流程,尽早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历经多年探索,我们打造出了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平台,具有研发、生产、注册、销售的整合功能,该平台对国内其他创新药企业也起到很大的协同和支持作用,特别在药品的商业化阶段。”李琰介绍,“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平台不光可以加速研发创新产品的落地,还能增强企业应对多变的医药市场政策环境的能力,为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该平台的集约功能吸引着更多研发类型药企,与研发侧重单一的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加速产品研发上市。”

近年来,国家鼓励创新药企“出海”,支持国内医药企业以更高水平进入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药企布局海外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全球销售市场,这也为药企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效益。海正药业先后在美国和日本成立分公司,一是希望将企业自主研发产品有效地输出至海外,二是希望能够将国际先进成果引入中国。”李琰说,“我们也在积极寻求海外能够对国内的研发生产或营销产业链有补强作用的标的物,这是我们下一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30/c14739-32554890.html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山西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1例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山西省卫健委官网消息,2022年10月29日0-24时,山西省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例(太原市小店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例、大同市平城区5例、大同市云冈区1例、大同市浑源县2例、朔州市怀仁市新增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例、朔州市应县3例、晋中市榆次区3例、忻州市繁峙县17例、吕梁市交城县1例)。当日治愈出院12例(大同市平城区4例、运城市盐湖区3例、运城市万荣县4例、运城市永济市1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60例,治愈出院622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538例(太原市小店区1例、太原市万柏林区1例、太原市晋源区3例、太原市阳曲县12例、大同市平城区217例、大同市云冈区5例、大同市云州区167例、大同市浑源县2例、大同市左云县1例、阳泉市城区1例、阳泉市平定县1例、朔州市朔城区1例、朔州市应县8例、朔州市怀仁市16例、晋中市榆次区5例、晋中市平遥县2例、运城市盐湖区52例、运城市永济市1例、忻州市繁峙县17例、忻州市五寨县1例、忻州市偏关县2例、临汾市尧都区4例、临汾市永和县2例、吕梁市离石区2例、吕梁市文水县1例、吕梁市交城县8例、吕梁市孝义市5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

2022年10月29日0-24时,山西省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145例,治愈出院145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

2022年10月29日0-24时,山西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1例(太原市阳曲县4例、大同市平城区36例、大同市云冈区2例、大同市浑源县15例、晋城市阳城县1例、朔州市怀仁市6例、晋中市榆次区1例、晋中市灵石县4例、吕梁市交城县2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太原市小店区1例、朔州市怀仁市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5例(太原市晋源区2例、运城市盐湖区17例、运城市万荣县1例、运城市夏县1例、临汾市尧都区2例、临汾市蒲县1例、吕梁市孝义市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45例(太原市小店区12例、太原市杏花岭区1例、太原市万柏林区2例、太原市晋源区7例、太原市阳曲县51例、大同市平城区198例、大同市云冈区15例、大同市云州区50例、大同市天镇县1例、大同市浑源县17例、大同市左云县3例、阳泉市矿区1例、晋城市阳城县1例、朔州市应县4例、朔州市怀仁市45例、晋中市榆次区6例、晋中市和顺县1例、晋中市祁县1例、晋中市灵石县5例、运城市盐湖区70例、运城市夏县3例、临汾市尧都区36例、临汾市永和县1例、吕梁市文水县1例、吕梁市交城县9例、吕梁市孝义市3例、吕梁市汾阳市1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7356人(含境外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当日解除医学观察76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580人。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30/c14739-32554747.html

从“生命起点”预防罕见病 我国产前筛查机构达4800多家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田晓航、李恒)做好出生缺陷疾病防治是罕见病预防的关键。记者从29日开幕的2022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了解到,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我国产前筛查机构已达4800多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司长宋莉在会上介绍,全国婚前保健机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机构已有4000多家,产前诊断机构已达498家。对苯丙酮尿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已经在很多地方普及,通过早期筛查、尽早治疗和干预,能够帮助患儿回归正常生活。

  罕见病是诊疗挑战较大的疾病领域,也是全球共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专家介绍,全世界发现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约80%为遗传性疾病,约50%起病于儿童期。

  “出生缺陷疾病有8000多种,其中很大比例为罕见病。”宋莉说,罕见病要从源头上进行防控。我国采取三级预防措施防治出生缺陷,通过婚检、产检、新生儿筛查等实现关口前移,从“生命起点”把好关,降低罕见病发生率。

  罕见病防治关口前移,离不开全社会对罕见病的关注和认知。近年来,我国印发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组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开展罕见病病例直报、发布罕见病诊疗指南……为提升对罕见病的认知度和罕见病诊疗能力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措施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介绍,我国将进一步发挥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中坚力量”的作用,通过这一网络向全国医疗系统推广罕见病诊疗基本知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罕见病诊疗能力;加快工作进度,适时发布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更好解决罕见病患者的诊疗和保障问题。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9/c14739-32554656.html

重庆石柱: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 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

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造区域信息平台,优化信息资源布局,推动便民惠民服务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方式,改善就医体验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缩短就医等候时间,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推广线上服务。开设“石柱县卫生健康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号,搭建统一卫生健康信息服务入口,患者可通过线上服务与县域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以“身份证号码为主索引,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的实名制”就医方式,支持挂号、预约诊疗、支付、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电子健康卡、电子医保卡、电子票据、公共卫生等一体化服务。以“智慧医院”创建为抓手,投放自助服务机100余台,为患者提供自助查询、在线挂号、自主打印检验检查报告、自助缴费等服务,推进诊间支付,患者就诊后在线直接支付,不再需再次前往收费处缴费。

优化线下服务。县人民医院在“积善之家”志愿服务中心主导下,创新发展“医志社”(医护服务+志愿服务+医务社会工作)三方联动服务就医群众,该模式致力让群众就医前少跑路,就医中、就医后个人生理、心理及社会性需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在门诊大厅设志愿服务站1个,志愿服务点27个,为患者提供方向指引、协助挂号、费用代缴、病房临时陪护、物品代买等贴心服务,让就医群众少跑路。面向社会和院内招募志愿者共计1862人,上岗参加志愿服务人员约4.82万人次,开展各类大型主题活动146场,累计服务25.38万余小时、306.25万余人次。“医学科普同行共享健康人生”项目联动全院11个党支部累计开展医学科普活动19场,服务候诊患者2082人次。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医疗信息共享互阅,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实施远程诊疗。2020年12月建成区域医学影像、心电、临检“三大”中心,建立“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的服务新模式,形成区域内会诊、质控、共享机制。运行以来,全县平台运行数据为:患者注册数(人数)126905、文档数(报告数)392115、外院检查提示数40123、重复检查提醒数1707、疑难会诊数97508、共享调阅4028;全县临床检验平台运行数据为:检验人次2165234、检验人数728037,“三大”中心运行以来,让利群众3000余万元。

开展远程会诊。依托鲁渝对口协作,县人民医院与山东省立医院建立远程医学会诊中心,针对疑难杂症可在线邀请山东省立专家会诊,累计会诊80余例。区域影像中心和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在2019年重庆市智博会上作为“互联网+行业医疗”成果推广,2021年在全市卫生健康统计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同时,2022年底待全市云影像中心建立后,我县作为首批试点5个区县之一。

建立急救网络。2021年6月建成石柱县120调度指挥中心,县域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120调度指挥信息平台,42台救护车全部按标准配置入网,实现统一调度、统一指挥、高效服务。运行以来,累计调度车辆14020车次,正常完成急救任务9763车次,救治伤病员10312人次。3分钟出车率平均95.31%;平均出车时间为1分3秒;平均急救反应时间25分26秒;院前急救病历书写率98.31%。

盘活信息资源,拓宽服务渠道

通过盘活全县卫生健康信息资源,促进医疗、医保、公共卫生等信息跨部门协同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大数据应用,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

助力家医签约服务。建成家庭医生签约信息系统和家庭医生签约移动APP,实现全县家庭医生签约、随访实时电子化管理,在线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慢性病等重点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促进等服务,实时掌握健康状况。

助力困难人群救助。在医疗机构设置综合服务窗口,整合医保、民政、残联等信息资源建立特殊困难群体“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不再让特殊困难群体多部门申请医疗救助政策。

助力医保异地结算。整合全县卫生健康信息资源,实现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覆盖县、乡、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接口接入,所有医疗机构纳入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现住院费用实时直接结算。(重庆市卫健委供稿)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9/c14739-32554632.html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关于睡眠,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近日的一项研究发现表明,与从不午睡者相比,经常午睡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出12%,卒中风险高出24%。这让人大跌眼镜,“午休”不是好习惯吗?上班族、儿童、老人,中午打个盹,顿时精神抖擞,如果哪天没睡就像缺了点什么。“春困秋乏夏打盹”,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重要了,但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睡眠呢?其实,不只是午睡问题,怎么睡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睡眠不足白天补不了

“到底要不要午睡”上了热搜,网友们纷纷根据自己的经验畅所欲言,有的说“不睡午觉下午打不起精神”,有的说“睡了午觉反而一下午昏昏欲睡”。对此,清华长庚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尹国平明确表示,午睡很有可能影响晚上的睡眠。“我们的睡眠主要靠两个方面维持,一是生物节律,即人体到了时间点就要去睡觉;二是睡眠的驱动力,如果在中午睡了一觉的话,那么你的睡眠驱动力就卸下了一部分,晚上的睡眠驱动力就会相应减少,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晚上更不容易睡着了,因此我们一般不推荐午睡。当然如果是白天特别长的夏天,睡眠驱动力非常多,这样可以适当午睡。”

“如果一定要午睡,午睡时间不能过长,建议不超过40分钟。因为过长午睡会使人体进入深睡眠期,如果此时强行从深睡眠期醒来,会感觉非常乏力、浑身不适等,反而让午睡失去了意义。”尹国平说。

“从中医角度看,午时为心经主时,适当午睡可以养心。中午阳气最为旺盛,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适当睡眠可以补养自身的阳气,从而达到强壮机体的目的。不过长期失眠、睡眠不佳、午睡后加重夜间失眠者不宜午睡。”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海霞表示,“午睡的姿势同样重要,我们应尽量做到躺着午休。趴着睡觉容易导致眼球受压,手臂麻木,引起颈椎病、压迫椎动脉等,坐着睡觉则容易出现脑缺血、缺氧症状等。”

网上有人提到,如果晚上睡得不好,能不能通过午睡、回笼觉等将睡眠补回来?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牟晓冬指出,睡眠质量不能只看睡眠时间,夜间睡眠和日间睡眠对身体代谢及恢复的影响有所不同,夜间睡眠是无法靠白天睡觉弥补的。尹国平也提到,包括回笼觉在内的白天的补充睡眠会直接干扰人体生物节律,人体包括五脏六腑在内都是应该活动的时候活动,不该活动的时候不活动,打破这一节律,势必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要注意过犹不及,过度睡眠同样是不利于健康的。

如今,无论是有着学业压力的青少年,有着工作压力的中年人,还是有着健康压力的老年人,“睡个好觉”成了大家共同的呼声,那么“睡个好觉”是否有规律可循?

“想要获得高质量睡眠,要建立一个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尹国平介绍,“一是要睡眠有规律,固定时间点睡眠和起床,给身体和大脑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到时间了身体自然进入需要睡眠的状态。我们早上起来时也可以多晒晒太阳,给身体一个兴奋的信号,这样晚上更容易获得好睡眠。包括适当运动也是如此,都是让你清醒和睡眠时的精神状态差异加大,从而保证良好睡眠,当然临睡前一般不主张剧烈运动;二是营造良好的睡前环境,光线上要保证黑暗,睡前不要接受太强烈的光刺激;保证环境的安静、凉爽,睡前可以去泡澡、泡脚,但不建议冲澡,这样容易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三是避免睡前刺激身体和大脑,包括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参加社交活动、吃东西、喝酒喝咖啡等,都是让身体处于兴奋状态,非常不利于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不只是要不要午睡的纠结,晚上睡不着的难题也困扰着很多人。

“工作日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本想早点睡觉,但是拿起手机就放不下,等回过神来,已经快夜里1点了,所以总是睡不够。休息日更是睡得晚,生怕白白浪费宝贵的‘休息’时间。”今年25岁的孙铭这样描述自己日常的作息,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的睡眠现状。《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至0时以后,是当之无愧的“熬夜冠军”,由此所导致的长期困倦也成了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常态。

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牟晓冬提醒,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是全身性的。“从身体健康方面看,长期睡眠不足包括睡眠节律的变化(例如晚间不睡白天补觉),会导致各种躯体问题,包括皮肤老化加速,血压、血糖、血脂升高,腹型肥胖发生等,并促进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出现。从心理健康方面看,睡眠质量下降,会引起情绪稳定度降低,表现为烦躁易怒等;还会导致认知功能降低,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速度变慢、思维条理性降低,学习和工作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尹国平介绍:“研究证明,睡眠过程是大脑中垃圾被清理的过程。人体在睡眠时,脑脊液不断冲刷大脑,将大脑中的杂质和代谢产物冲刷掉,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睡眠不足将导致这一过程受到影响,人体出现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概率增加。”

不同年龄段的睡眠不足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李海霞介绍:“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正常睡眠中,人体会释放生长激素促进发育,大脑神经系统也不断进行记忆整合、构建大脑意识并促进大脑发育。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脑部发育,并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导致烦躁不安、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

“对成年人来说,面对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各种压力,有时不得不加班熬夜。短期的睡眠不规律对身体、心理、智力等影响较小,但长时间的不良睡眠习惯会引发多种不适,如失眠影响新陈代谢,出现内分泌失调。有些人还会产生心慌心悸、高血压,甚至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这些年上班族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猝死的事件频频发生。”

“从中医角度看,子时一阳生,到了晚上11点不睡觉,就不能很好地养我们的阳气。人的健康是靠阳气来维持的,因而睡得晚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李海霞补充道。

扫清睡眠障碍 避免长期困倦

避免长期困倦,获得高质量睡眠很重要。

尹国平指出,睡眠时长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天生短睡,4、5个小时也没有问题,有些人就要睡10个小时,但只要没有特异性变化,都认为是正常的,这并不是高质量睡眠的主要判断标准。高质量睡眠也没有绝对的定义,通常而言,“一是从外观上看你的睡眠过程没有出现打呼噜、肢体乱动等非正常情况;二是你睡醒后,感觉神清气爽,没有任何不适感,能够保证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精力充沛,这就可以认为是相对高质量的睡眠。

“一个社会功能良好、精力充沛、情绪稳定、思维敏捷的人是不用担心高质量睡眠的,有这种想法就意味着存在一些影响睡眠质量的身心问题,常见的比如压力所致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睡眠,躯体问题例如体重超重所致睡眠呼吸暂停,或者家族遗传的易失眠体质等等。找到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基础。”牟晓冬说。

想要获得高质量睡眠,先要扫清各种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主要分6大类,一是睡眠呼吸障碍,包括打呼噜等睡眠过程中的呼吸问题;二是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等各类失眠症状;三是睡眠行为障碍,包括梦游、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等,其中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通常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前驱症状;四是睡眠觉醒障碍,患有此睡眠障碍的人存在生物节律的改变,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与正常人不同;五是过度嗜睡,包括发作性睡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抑制地突然进入睡眠;六是正常变异或独立症状,即目前尚不能确认为一种疾病,比如偶尔打打呼噜或说说梦话,没有发现特别明确的病理性损害,都可以归结到这一分类中。”尹国平说。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等睡眠障碍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目不合’‘卧不安’。不寐在中医的主要病机为阴阳不交,神机失用,脏腑有邪气侵扰,卫气在阳而不在阴使其不能入睡。”李海霞介绍,“《灵枢》中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夜晚阳气渐衰,阴气偏盛,阳气入里潜藏于阴,则能正常入眠;而当阴气衰不得已潜藏阳气,或阳气偏盛不能入于阴,则保持清醒而难以入睡。由此可见,当人体阴阳失衡的时候,就会出现睡眠障碍。”

出现睡眠障碍,及时就医很有必要。

牟晓冬提到,心理科临床常见一些患者因头晕、头痛、反应慢、记忆力差、心律失常前来就医,最后发现是严重的慢性失眠问题。尹国平也举例说,有位患者每次睡醒后都会感觉头疼,逐渐对睡觉有了心理障碍,而长期困倦也让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非常差,这种状况持续了10多年,直至基本不能工作。后来我们发现她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疾病,经过无创呼吸治疗和适当的情绪调整,她的睡眠恢复正常了,头也不疼了,身体和精神状况也很快恢复。

(本报记者 秦伟利)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9/c14739-32554471.html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海外纪闻)

  “不用着急,放松一些!我们会全力以赴帮助大家早日康复。”在位于科威特首都省的自然康复医院,吉林省第14批援科威特医疗队队长王振华常常对患者说这句话。

  把脉,问诊,针灸,推拿,拔罐……一年多来,中国援科医疗队队员们克服了疫情给诊疗工作带来的挑战,致力于改善当地就诊流程繁杂等问题,当地民众对中医的好感也日益加深。

  今年初以来,科威特连续数月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都在5000例左右,医疗队员的工作强度激增。一些患者就诊时或不戴口罩,或拒绝测温,医疗队员不得不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但他们依然坚决保障各项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

  今年1月,一名叫法沃兹的患者因出现呼吸困难、视力模糊、耳鸣失眠且伴有下肢水肿等症状前来就诊。“这种情况如果在当地治疗,因实验室检查缓慢,患者预约诊疗时间难以确定,不仅费用高昂,且预后改善也不明显。但我们通过中医脉象可更快识别出症结所在。”医疗队擅长针灸的队员年洪权说。

  经过中医治疗,法沃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后来,他成了中医的忠实拥趸并开始学习中文,接受了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还尝试在生活中根据中医“四气五味”知识来搭配健康饮食。

  自然康复医院院长萨拉赫表示,中国援科医疗队给他带来了医学理念上的触动。“以前对于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都只能通过止痛药物甚至是手术来处理,不但疗效不好,而且副作用大、预后不良,但是中医针灸推拿等方法非常神奇,既安全方便,疗效又很明显。”

  1976年,我国向科威特派出首批医疗队。目前在科的医疗队已经是吉林省派出的第14批、中方派出的第22批。40多年来,中方已累计向当地派遣医疗队员222人次,接诊约80万人次。

  “努力成为一颗颗优质的‘种子’,发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王振华说,中国援科医疗队给当地民众和医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们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医疗队也教授当地不少人初步的中医治疗方法,给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经过不断努力学习,我们院一些医生已基本掌握了中医推拿、针灸等原理和方法。即使中国医生不在,我们也能为当地病患提供中医治疗方法。”萨拉赫说。

  在24日晚为这批医疗队员举行的离任欢送会上,中国驻科威特大使张建卫表示,中国医疗队项目只是中科卫生合作乃至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小小缩影。两国都有着人类命运与共的情怀。两国真诚相待、合作共赢的事例有很多,可以说中科是志同道合、携手同行的好朋友、好伙伴。

  在欢送会上,科威特卫生部国际司司长蕾哈卜高度赞赏中方医疗队及中科医疗合作,表示科卫生部希望与中方在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在科威特工作的这段时间,对我们医疗队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一次成长和考验,”王振华感慨说,“通过把中医技术留在当地、将中医理念传给当地医生,我们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医和中国文化,用实际行动推进建设‘健康丝绸之路’、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华社科威特城10月25日电  记者尹炣)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9/c14739-32554415.html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到2025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总数有望突破百万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总数突破100万人,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人才数量稳步增长,基本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才能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为此,规划设定发展目标,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评价体系更加合理,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更趋合理,成长环境明显优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支撑。

  其中,在人才规模、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到2025年,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中医医师、中药师、中医护士和中医技师等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在人才质量方面,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以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岐黄学者为引领,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等青年拔尖人才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体系逐步形成,基层人才学历层次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在人才结构布局方面,到2025年,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同类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总数比例持续提升,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围绕这些目标,规划提出了各类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包括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规划还设置了“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等专栏。

  专家表示,这一规划的制定对推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使用评价机制、推动更好地解决中医药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8/c14739-32554020.html

直播预告:关爱“他”健康 专家教你远离“男”言之隐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也是第23个“中国男性健康日”。近年来,男性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那么,男性健康更易受哪些疾病的威胁?尿液与男人的健康到底有何关系?

10月28日10: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王彬、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男科主任覃湛将做客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平台“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向广大网友分享男性健康的相关知识,让你远离“男”言之隐。

专家简介

王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覃湛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男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首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生殖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请扫描二维码下载或在苹果市场、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8/c14739-32553796.html

国家卫健委:10月27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14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23例

  10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6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福建13例,广东11例,四川7例,北京5例,上海4例,云南4例,江苏2例,天津1例,内蒙古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四川);本土病例214例(内蒙古37例,广东27例,山西26例,湖南24例,四川15例,福建13例,陕西13例,新疆12例,江苏10例,北京6例,重庆6例,青海6例,黑龙江5例,河南4例,安徽2例,山东2例,云南2例,天津1例,河北1例,浙江1例,西藏1例),含1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陕西5例,四川3例,北京2例,福建2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浙江1例,青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7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本土病例211例(广东36例,内蒙古35例,山西30例,重庆17例,北京15例,新疆15例,云南12例,四川11例,河南7例,江苏6例,陕西6例,浙江4例,山东4例,黑龙江3例,安徽2例,福建2例,贵州2例,天津1例,辽宁1例,上海1例,湖南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247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51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559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046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2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658例(其中重症病例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9776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8660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49823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8941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44例,其中境外输入121例,本土1123例(福建163例,内蒙古110例,新疆110例,青海103例,山东91例,广东88例,山西81例,湖北57例,湖南51例,陕西35例,黑龙江30例,四川28例,云南28例,江苏25例,重庆23例,河北20例,河南16例,甘肃14例,上海11例,安徽7例,广西7例,天津6例,西藏5例,浙江4例,北京3例,辽宁3例,宁夏3例,江西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82例,其中境外输入117例,本土765例(新疆276例,内蒙古89例,湖北46例,云南35例,甘肃33例,山西30例,广东30例,上海28例,陕西27例,四川22例,黑龙江19例,天津15例,河北15例,安徽15例,山东15例,重庆15例,江苏10例,河南10例,广西7例,贵州7例,吉林6例,辽宁5例,湖南5例,西藏4例,浙江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7例(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902例(境外输入1085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02452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32187例(出院90642例,死亡10358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3例(出院787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7591541例(出院13742例,死亡12563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8/c14739-32553772.html

全民健身事业跃上新台阶

  核心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民健身蓬勃开展,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从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到惠及万家的生活风尚,全民健身已融入大众生活。

  秋意渐浓,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一片飞盘运动专用场地内灯火通明,爱好者灵动的身影、挥洒的热情,映射出追求健康的时代潮流——正是无数活跃在神州大地的健身者,共同构筑起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民健身蓬勃开展,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让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更加清晰,也必将有力推动全民健身更上层楼。

  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

  体育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逾九成。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将达到38.5%。

  从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到惠及万家的生活风尚,全民健身已融入大众生活。

  今年6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美协会等指导的《2021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健身会员和健身人口渗透率呈现连续5年增长的态势,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健身会员达到7513万人,相比2020年增长了6.89%,健身人口渗透率也从2017年的3.46%增长至2021年的5.37%。

  引导群众科学健身,是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各级体育部门研究规范各类健身方式方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科学健身理念与方法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培养,基层体育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底,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70万人。

  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完成修订。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介绍,这次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原第二章“社会体育”章名修改为“全民健身”,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公民参加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如今,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从运动中收获了健康和快乐。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体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运动场地建到百姓身边

  位于赣州市崇义县的阳明山健身步道曲折蜿蜒,沿途绿意盎然,已经成为江西省著名的健身“打卡地”,每天在此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近年来,崇义县在对口支援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的帮扶下,建设改造了一批公共体育场馆、社区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10分钟健身圈”已基本形成。

  健身去哪儿?广大群众的所盼所想,成为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有的把城市的边角地块改造成居民健身的“金角银边”,有的打通服务群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将体育场地建到群众身边……

  截至2021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397.1万个;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政府要在提供更多场地的同时引导项目发展,让更多人都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丁东说。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一批冬奥场馆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闭幕之后面向公众开放,发挥新的效用。“冰丝带”工作人员表示,未来这里将着力打造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冰雪运动中心,成为群众体验冬季运动项目的新地标。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文件还从8个方面提出29项政策措施。

  让群众能就近享受更优质的健身场地供给,除了扩大增量,还要盘活存量,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力度。2022年财政部下达补助资金10.8亿元,用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体育场馆双向开放,将有效缓解群众健身需求与场馆资源供给不匹配的问题。

  线上健身拓展新空间

  家住重庆市杨家坪的市民王珂近日开始尝试线上健身,他看重的是这种健身方式的灵活性,“对上班族来说,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去健身房并不容易。”王珂说,由于工作时间不太固定,之前办过的健身卡都过期了。“线上健身的兴起,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王珂说,不同于健身房健身,参与线上健身后,还能观看回放,进而发现自身的问题。

  丁东表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普遍提升,大家的健身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习惯了通过各类运动健身平台居家锻炼、在线打卡,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项目垂类划分也越来越细。这些平台正在发挥着传统的线下体育组织、俱乐部社团的作用,聚合人群、组织活动、提供交流分享的渠道。

  截至9月中旬,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众体育部等部门联合发起的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共组织了100余项赛事活动,共有39个全国体育单项协会、10个运动管理中心、10个省市、50余家互联网平台参与,直接参与人数达1363万多人,各赛事累计点击量超15.2亿次。

  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鼓励发展“互联网+健身”和“物联网+健身”模式,增加运动产品及服务资源,优化线上线下健身互动,增加家庭健身场景及在线健身活动。

  人人参与体育,体育造福人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展开一幅更加壮阔的时代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8日 1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8/c14739-32553485.html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代表建议“发展药品大包装降低慢病成本” 国家药监局答复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孙红丽)记者从国家药监局官网了解到,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205号《关于积极发展药品大包装降低慢病成本节约资源的建议》,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答复表示,推广使用大包装药品可有效减少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摆药、配药时间,防止二次污染,节约药包材资源。国家药监局将进一步加强药品研发及技术审评期间的沟通和指导,帮助申请人研发更合适临床需要的药品规格。

为防止不合理的药品规格给临床用药带来混乱,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国家药监局一直高度重视药品规格的规范与管理。

关于变更药品规格的管理,国家药监局表示,2020年发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八十条规定,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微小变更,持有人在年度报告中报告即可,简化了变更程序,便于持有人变更药品包装规格,有利于临床方便使用。2021年发布的《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制剂(3.2.P)项的包装系统中次级包材(功能性)规定,变更包装规格属于微小变更,并规定药品包装规格应当经济、方便。中药、化药、生物制品变更包装规格均属于微小变更。

另外,对于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如何在用药过程中减少包装材料和说明书的浪费问题,国家药监局表示,此问题的解决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医保政策也对医生每次处方量进行了规定,因此,药品生产企业一般会参考处方限量进行包装设计,方便临床用药,同时也满足医保报销政策;而药品上市注册阶段,审评更多地关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推进药品大包装在医疗机构的使用,要求医疗机构立足于满足住院患者需求,积极采购大包装药品,通过扩大临床需求,引导企业积极变更包装规格。进一步要求医疗机构药师精准调配药品,涉及药品大包装的,要提供药品拆零调配服务,减少药品损耗。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7/c14739-32553023.html

国家卫健委:10月26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93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24例

  10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8例(福建16例,上海5例,广东5例,北京3例,江苏3例,四川2例,天津1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山东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福建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193例(福建31例,内蒙古30例,山西16例,广东15例,湖南13例,重庆13例,陕西13例,北京12例,江苏12例,新疆11例,青海7例,河南5例,四川4例,安徽3例,山东3例,西藏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浙江1例),含2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福建17例,江苏2例,浙江1例,广东1例,四川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7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4例,本土病例216例(内蒙古38例,山西35例,广东31例,云南20例,北京16例,新疆15例,陕西14例,重庆10例,四川10例,河南8例,黑龙江4例,江苏4例,上海3例,天津2例,辽宁2例,贵州2例,浙江1例,湖北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923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62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554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987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2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666例(其中重症病例1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9506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8398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42672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8132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33例,其中境外输入109例,本土924例(青海117例,新疆114例,内蒙古92例,广东84例,福建78例,山东74例,湖南57例,湖北53例,陕西33例,四川31例,山西28例,甘肃24例,重庆22例,河南20例,江苏19例,黑龙江10例,云南10例,安徽9例,上海8例,广西8例,河北7例,天津6例,西藏6例,北京5例,宁夏4例,浙江3例,江西2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943例,其中境外输入117例,本土826例(新疆290例,内蒙古109例,山西46例,湖北39例,云南36例,甘肃33例,天津32例,上海31例,广东25例,陕西25例,山东20例,江苏17例,重庆16例,四川15例,贵州13例,辽宁10例,安徽10例,河南10例,广西9例,黑龙江8例,湖南8例,河北7例,吉林6例,西藏5例,宁夏3例,北京1例,浙江1例,江西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6例(境外输入4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557例(境外输入108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798809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31421例(出院90420例,死亡1035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3例(出院787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7555884例(出院13742例,死亡12479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7/c14739-32552938.html

新版《药品召回管理办法》11月1日起施行 突出持有人主体责任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10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新修订《药品召回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11月1日起施行。

据悉,新版《办法》突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称持有人)主体责任,依法将召回的实施主体由药品生产企业调整为持有人;进一步细化药品召回范围;对召回药品作出操作性更强的处理要求;强化了药品召回与药品追溯、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的衔接;对境外实施药品召回作出相应规定。

哪些药品需要召回?

药品召回,是指持有人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的药品,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风险、消除隐患的活动。

新版《办法》包括总则、调查与评估、主动召回、责令召回、附则等五章共33条。明确持有人是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的责任主体。

按照新版《办法》规定,持有人应当依法主动公布药品召回信息,对实施一级、二级召回的,还应当申请在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网站依法发布召回信息,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药品召回信息应当与国家药监局网站链接。

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质量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是指由于研制、生产、储运、标识等原因药品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其他可能使药品具有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包括药品研制、生产、储运、标识等原因,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现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以及标签说明书不完善等导致的质量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而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依法查封、扣押的药品,不属于本《办法》召回范围。

召回的药品应当如何处理?

新版《办法》科学完善召回药品处理措施,明确了召回药品标识、存放措施等应当与正常药品明显区别,防止差错、混淆;对需要销毁的,应当在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或者储存召回药品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管部门或者公证机构监督下销毁。

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持有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在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公证机构监督下销毁,不必将全国范围流通的药品统一收回到持有人所在地销毁,以减轻不必要的储运成本等。

原则上召回的药品不能再上市。但是,对通过更换标签、修改并完善说明书、重新外包装等方式能够消除隐患的,或者对不符合药品标准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中药饮片,且能够通过返工等解决问题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处理后再上市。相关处理操作应当符合相应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不得延长药品有效期或者保质期。

境外持有人如何实施召回?

对于境外持有人实施召回,新版《办法》予以具体规定。境外生产药品涉及在境内实施召回的,由境外持有人指定的中国境内代理人按照新版《办法》组织实施。境外持有人在境外实施药品召回,经综合评估后属于相关情形的,由其境内代理人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境外持有人要研判境外实施召回情况,如需在中国境内召回的,也应当由其境内代理人按照新版《办法》组织实施。

新版《办法》还对境内生产并出口药品的召回工作进行了明确。要求境内持有人发现出口药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通报进口国(地区)药品监管机构和采购方,需要在境外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进口国(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及采购合同的规定组织实施召回。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7/c14739-32552907.html

探访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李昌禹)记者从民政部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近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化解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安全风险,更好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探访关爱服务方面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意见》指出,探访关爱服务是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等方式,了解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督促赡养人、扶养人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政策宣传讲解、需求转介和必要救援等服务的活动。

  《意见》明确,到2023年年底前,基本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到2024年年底,探访关爱服务普遍有效开展;到2025年年底,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失能老年人能够得到有效帮扶,探访关爱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意见》还提出了建立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丰富探访关爱服务内容、充实探访关爱服务力量、提升探访关爱服务质量效率、做好探访关爱服务应急处置等5项重点任务。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7日 08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7/c14739-32552576.html

菌草是什么草?(把自然讲给你听)

  黄河内蒙古阿拉善盟段,河岸种植的菌草起到防风固沙等作用。
  受访者供图

  菌草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它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保水保土

  

  菌草,有人将其称为“幸福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草”。

  菌草到底是什么草?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高大草本植物。1996年,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在福建福州参加首届菌草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菌草从此有了中英文名称和定义。令我骄傲的是,直到现在,国际上菌草的英文名字都是汉语拼音“Juncao”,因为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

  菌草源自自然界,但目前我们在生产上应用的菌草,是经长期系统选育而得的一个新的类别。

  菌草有什么用?最初,它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经过多年选育、创新,其功能也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

  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它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保水保土。其中,巨菌草高度可达7米,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快速生长,能有效改良盐碱地。福建平潭的幸福洋滩涂盐碱地,见证着盐碱地变菌草良田的奇迹。在这片重度盐碱地,经过4年试验,我们筛选出的“绿洲1号”菌草,可以在含盐量9‰以下的盐碱地种植生长。

  我将菌草用于生态治理的故事,还得从多年前说起。1993年,我在福建长汀、连城两县的严重水土流失地种植菌草,取得很好的蓄水保土效果。1994年,我在山东实施菌草技术扶贫时,路过黄河边,看到河床裸露、黄河断流,老乡赶着马车就从被泥沙堆高的河床上过,我一时说不出话来。自此,我下定决心,要把菌草带到黄河流域去。2010年,我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戈壁滩种植菌草,其鲜草亩产量达20吨;2013年,我和团队驻扎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种下的菌草在多次“死而复生”后,终于让流沙得到治理。如今,菌草已在黄河沿岸9省区种植。今年,在黄河内蒙古段流沙严重区域,种植菌草不到100天,已阻止约1400吨的黄河输沙量。其中,2013年在阿拉善菌草防风固沙示范基地种植的菌草,其根系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

  总之,虽然叫菌草,但它如今的应用范围已远远超过“用于栽培食药用菌的草本植物”的最初定义。菌草技术已成为一项保护生态、带动增收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技术。我一直期待,菌草能成为造福更多人的“幸福草”,也期待有一天,菌草能在生态治理上发挥更大作用,筑起地球生态安全屏障,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草”。

  (作者为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本报记者王崟欣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7日 1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7/c14739-32552575.html

自费为小区买滑梯 他人滑倒是否担责(以案说法)

  【案情】张女士是某小区的业主,有一名两岁的小孩。因小区娱乐设施较少,张女士与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联系,提出由其自费为小区添置一套儿童滑梯,供小区儿童免费玩耍。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同意张女士的提议,并表示会为儿童滑梯腾好地方。

  没过多久,张女士就买了一套儿童滑梯设施(含脚垫),放置在小区大楼一楼大厅公共区域。张女士的小孩和小区其他儿童经常去玩耍,滑梯区域的清洁管理等工作由物业公司负责。

  刘女士在途经大厅时,踩到脚垫,因脚垫下有水渍湿滑导致摔倒受伤。经司法鉴定,刘女士构成十级伤残。刘女士认为,物业公司没有设置地滑的警示标志、没有清理积水导致其摔倒,张女士购买并放置滑梯也存在过错,向法院起诉物业公司和张女士,要求共同赔偿其各项损失近20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女士无责,物业公司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刘女士自己也有过错,应适当减轻物业公司的赔偿责任。

  【说法】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判定是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主要采用过错归责原则,即行为人存在过错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认为,物业公司同意张女士放置滑梯后,应承担日常维护、管理和安全防范等义务。但当小区大楼大厅地面湿滑时,物业公司未能有效清扫、未设置警示标志,该工作过失是导致本案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依法应对刘女士的损失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刘女士作为成年公民,应尽量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和避免,但其未能及时察明路况、确保安全通行,该疏忽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定原因,自身存在过错,依法应适当减轻物业公司的赔偿责任。

  对于张女士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法院认为,张女士的善行善举不应被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依法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一是,张女士不存在过错。张女士在购置有关设施时是出于改善小区人居环境、便利小区儿童游玩等善良目的,并无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二是,张女士的行为与本案事故的发生并无必然因果关系。案涉滑梯和脚垫客观上并未增加小区住户的人身危险性,也不会必然导致事故发生。三是,要求张女士承担赔偿责任于法无据,于理不合。张女士自费购买游乐设施的善心、善行值得弘扬并予以保护,不应受到司法的否定性评价。最终,法院判决物业公司赔偿刘女士12万余元。同时,法院驳回了刘女士对张女士的赔偿请求。

  (本报记者  魏哲哲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7日 1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7/c14739-32552574.html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長者不慎跌倒 派出所暖警送返家


內湖分局東湖派出所警員劉仲豪及葉宗諭等2人日前熱心協助不慎跌倒而無法行走的沈姓婦人安全返家。


日前警員劉仲豪及葉宗諭等2人,接獲民眾報案稱沈姓婦人行走跌倒,警方到場時發現婦人已由熱心民眾協助攙扶至座椅上休息,立即上前關懷詢問狀況,幸婦人有攜帶證件且能清楚表達自己住家地址,惟因無法自行返家且無法聯繫親人到場,為防止再度發生意外,遂熱心護送返家,婦人及家屬對於派出所員警熱心協助平安返家,表示十分感激。


內湖分局呼籲,年長者肌肉量相對不足,屬容易跌倒的高風險群,尤其近期連續降雨天氣濕冷,增加滑倒風險,建議家中若有年長者,可穿戴防滑鞋預防跌倒受傷。

  • 圖說1:員警到場關心受傷婦人狀況
  • 圖說2:員警將受傷婦人安全送返家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F62C3D30FE23572

专家:胃结石有很多种 只有这种情况可乐才能治

近日,一则“男子胃结石医生开药2大瓶可乐”的新闻广受关注,可乐真的能治疗胃结石吗?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胃结石?本期《1分钟养生课》邀请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张北华,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

张北华表示,胃结石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植物性胃结石、毛发性胃结石、脂肪酸性胃结石、乳性胃结石、混合性胃结石等。可乐可以治好刚刚形成的植物性胃结石,但不能治好所有的胃结石。

那么,胃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张北华表示,以植物性胃结石为例,它与空腹大量食用山楂、柿子、黑枣等有关。因为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果酸、鞣酸、果胶、树胶等,容易与胃酸还有胃内粘液、蛋白质食物形成柔性蛋白,然后凝结成块,形成结石,并随着时间累积增大变硬。出现胃结石以后,会导致胃黏膜的糜烂甚至溃疡,引起上腹部疼痛等。

怎么样来诊断是否存在胃结石?张北华说,最直观的就是做胃镜检查,能清楚地看清结石的形状、状态,推断其形成的原因。如果是刚刚形成的植物性结石,可乐是可以治好的,但更多的情况是,服用药物也很难治好胃结石,需要在内镜下把结石夹碎,或者是切割成小碎块,然后再用一些胃肠动力药让它排出。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胃结石,因为太大或者太硬,内镜下也难以治疗,需要外科手术取出来。

张北华建议,日常预防植物性胃结石,要避免空腹大量食用山楂、柿子、黑枣等食物,尤其是避免与高蛋白的食物同时服用。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1分钟养生课】专题,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6/c14739-32551783.html

以高考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人民时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作为整个教育评价改革中难度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集中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高考改革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不久前,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截至今年9月,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实施,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个性化发展,是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在此轮高考改革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从固定的文理分科,到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高中开展选课走班;从单一的“一张考卷”,到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新的评价机制记录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从志愿选择有限,到“院校+专业”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考生志愿与录取实现更加精准匹配……事实证明,高考改革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不断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是高考改革的深层次目标。作为“指挥棒”,高考命题逐步实现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实现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比如,围绕重大时代主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在考试中巧妙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比如,创设新的题型,增强试题开放性,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高考命题的变化,传递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育人导向。

  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是高考改革的底线和原则。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累计168万余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越来越多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世界;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种种举措的深入实施,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如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考改革的脚步一直未停。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考试招生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信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一定会在实践中日趋完善,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增进教育公平提供有力保障。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6日 09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6/c14739-32551641.html

教育局新聞稿1111026全國青年財經素養不及格?臺北市提早布局開設338小時課程 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理財素養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    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地    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8樓

業務聯絡: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    李朝盛執行秘書  0910-061-168

                   陳敏雀課程督學  0911-249-823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研究員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1年10月26日】

【主題:全國青年財經素養不及格?臺北市提早布局開設338小時課程 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理財素養】

【臺北報導】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於2007年、2016年、2022年分別進行「全台青年財金素養調查」,相較過去兩次的調查結果,這次發現青年整體財金素養雖有提高,但高中職學生的財金素養退步了,應該更加強高中職生財金素養的提升。


/001/Upload/342/relpic/10162/8885247/a446672f-24dd-4cbc-bb13-2adfb68357ec.jpg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09年度研發理財教育手冊2.0版,分國小、國中及高中三種教材,提供教師融入教學或學生自學使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提早布局於107年即出版「2018臺北市理財教育1.0-儲蓄海外壯遊手冊」(分國小篇、國中篇與高中篇),及早學習個人理財觀念,規劃海外壯遊之旅,鋪陳國際競爭力,並在108年與均一平臺教育基金會合作,率全國之先,共同完成了一套屬於國小、國中及高中生的理財教材,供學生自學之用,每年仍不斷更新與出版符合時事發展的理財教材。


 配合上述理財手冊,111年度更延伸辦理「本市高中以下學校財經素養探究任務」線上挑戰活動,於5月初上架酷課雲,截至7月中超過3萬人次造訪,超過4,500人完成一篇以上任務,引起廣大迴響。學生透過開放式的素養試題,在「重視理財觀」、「投資停看聽」及「被動收入與社會責任」三大教學主題中,分別獲得85.27分、79.28分、76.39分;學生多習得記帳方式、使用單複利來了解理財上差異、了解通膨帶來的錢變不見、面對詐騙該如何處理以及學會如何消費,表示本市在促進金融知識態度的普及及向下扎根財經課程與活動的辦理,已有著顯著成效。


/001/Upload/342/relpic/10162/8885247/24776352-a041-4ebe-9ca0-5edb6f766c23.jpg

▲本市高中素養財金課程,邀請大學、金融界專業人士到各校開設講座或課程,供學生選修,學生反映熱烈!


 此外,為了提升本市高中職學生對財金素養的觀念與能力,110學年度更結合產官學界資源,合力推動開設臺北市高中財經素養課程,從一開始的15校、開設120小時的財經素養課程,學生對於講師專業知識豐富、與主題淺顯易懂的滿意度最高,對於整體課程的開設大多表示「非常滿意」。這樣的滿意度展現在111學年度的開課情形,已有22校申請,共計開設出高達338小時課程,足見學生對於金融理財相關課程的需求日增,藉由專業人士的講座,逐步提升本市高中生對於財金素養的能力,更加符應108課綱素養教育的內涵。


 在一連串教材與課程的推動之下,北市教育局也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項競賽,在109年度、110年度「金融知識奧林匹克競賽」中,北一女中「VGC隊」連二年奪冠,顯示金融知識已普及、深耕在本市中學教育中。未來,將持續辦理財經小學堂大會考,以活潑歡樂的形式將財經理財更佳生活化,從小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理財素養。

  • 財經素養探究任務教材在今年出爐!電子教材同步放置於臺北市理財教育專區,供大眾下載使用。
  • 110年度金融知識奧林匹克競賽高中組團體賽由臺北市北一女中「VGC隊」、「那不是問題」兩隊在989個團體隊伍中突破重圍成功奪冠亞軍。
  •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09年度研發理財教育手冊2.0版,分國小、國中及高中三種教材,提供教師融入教學或學生自學使用。
  • 本市高中素養財金課程,邀請大學、金融界專業人士到各校開設講座或課程,供學生選修,學生反映熱烈!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AA20B11344F50CB

北市圖西湖分館「唱歌有益身心健康?我們為什麼愛唱歌?—從認知科學、演化、心理學角度來討論人類的唱歌行為」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將於10月29日(週六)下午2時辦理「唱歌有益身心健康?我們為什麼愛唱歌?—從認知科學、演化、心理學角度來討論人類的唱歌行為」講座,邀請曾任台北愛樂電台「你為什麼會喜歡聽音樂?」節目主持人李承宗老師,為市民朋友介紹人類最原始、最普遍、也最有趣的音樂行為。

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表示,人類歌唱行為跟其他動物的溝通行為不太一樣,並不是為了覓食、威嚇敵人、或者是求偶而存在的,但人類卻發展出非常高超的歌唱能力,可見歌唱能力對人類來說一定有著重要的意義。本場西湖愛樂賞析講座,將由神經科學博士李承宗老師,從生物演化、認知科學、心理學的角度帶領市民朋友一同來探討人們為什麼愛唱歌。內容豐富精采,歡迎踴躍參加!

詳細活動內容可電洽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電話:02-27973183)或上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https://tpml.gov.taipei)查詢。
  • 北市圖西湖分館「唱歌有益身心健康?我們為什麼愛唱歌?—從認知科學、演化、心理學角度來討論人類的唱歌行為」講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14B58BD48FF145D

北市圖好書大家讀講座,邀請創作者分享不容錯過的得獎好書

臺北市立圖書館將在10月及11月於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辦理「好書大家讀」得獎圖書作家講座。「好書大家讀」為北市圖等單位辦理的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由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自「文學讀物」、「知識性讀物」及「圖畫書幼兒讀物」3大類圖書中精選出優質好書,自民國80年舉辦以來已邁入第31年,這些經過專家深入閱讀、廣泛討論後,產生的年度優質作品,將提供學生、家長及教師最完整的選書資訊。

10月30日(週日)邀請前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杜明城教授分享其所編著的《大文豪的童話》。此書為最新出爐的2021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文學組得獎圖書,是杜教授歷經多年蒐羅、編選、親自翻譯集結而成的作品,書中精選30位文學名家的童話著作,每篇皆附有作者側記,深入了解作家創作的手法與背景。杜教授將在本次講座中帶給聽眾不同以往的童話閱讀經驗,熱愛童話或是想體驗童話魅力的聽眾千萬不能錯過。

11月6日(週日)邀請知識讀物組得獎圖書《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的作者-李鍾旻老師與聽眾分享如何分辨並認識居家常見的節肢動物。李老師為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碩士,本身熱衷於觀察動植物生態與昆蟲微距攝影,擔任過多年的科學編輯,曾獲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世界華人科普新秀等獎項。李老師近年為撰寫本書而實地探究各地建築物內的節肢動物樣貌,也將在本次講座中分享許多珍貴照片以及實體昆蟲的展示,幫助聽眾認識這些與我們關係緊密,卻令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小生物。

本系列活動全程免費且不需報名,講座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及北市圖閱讀存摺點數30點,歡迎對主題有興趣的民眾蒞館聆聽。更多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網頁查詢(https://tpml.gov.taipei)。
 
【大文豪的童話:寫給大人與孩子的奇幻故事】講座資訊
時間:10月30日(日)10時至12時
講者:杜明城(本書選編及翻譯者、前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講座資訊
時間:11月6日(日)10時至12時
講者:李鍾旻(本書作者、金鼎獎科普作家)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 北市圖好書大家讀1030講座,邀請創作者分享不容錯過的得獎好書.JPG
  • 北市圖好書大家讀1106講座,邀請創作者分享不容錯過的得獎好書.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5B33BDE3569821A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国家卫健委:10月24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05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75例

  10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1例(福建13例,广东12例,天津4例,四川4例,上海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浙江1例,山东1例,云南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3例,福建2例,浙江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205例(山西70例,广东33例,内蒙古21例,北京18例,陕西17例,湖南11例,新疆9例,河南6例,四川4例,天津3例,浙江3例,安徽2例,云南2例,江苏1例,福建1例,山东1例,重庆1例,贵州1例,西藏1例),含1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3例,山西2例,广东2例,四川2例,陕西2例,内蒙古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7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4例,本土病例322例(内蒙古75例,广东53例,山西32例,新疆27例,四川25例,重庆17例,云南15例,辽宁14例,北京13例,黑龙江11例,陕西8例,浙江7例,贵州7例,福建5例,湖南4例,天津2例,上海2例,西藏2例,江苏1例,安徽1例,河南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647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92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547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87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2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654例(其中重症病例1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8949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7829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29539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6836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21例,其中境外输入146例,本土875例(新疆124例,内蒙古78例,湖南77例,山西76例,陕西69例,广东62例,四川57例,福建56例,天津36例,山东33例,青海32例,云南31例,湖北27例,上海19例,河南19例,江苏14例,安徽13例,重庆12例,甘肃12例,广西7例,河北5例,西藏5例,黑龙江4例,宁夏4例,浙江2例,江西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43例,其中境外输入112例,本土931例(新疆292例,内蒙古207例,云南54例,四川53例,湖北38例,甘肃31例,安徽29例,山西25例,天津20例,河南20例,广东19例,重庆18例,江苏17例,上海16例,贵州16例,陕西16例,黑龙江12例,吉林11例,山东10例,辽宁7例,湖南7例,河北4例,广西3例,宁夏2例,北京1例,浙江1例,江西1例,海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9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096例(境外输入107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790721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29943例(出院89914例,死亡1033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3例(出院787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7476478例(出院13742例,死亡12385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5/c14739-32551226.html

境外匯款,小心有詐 文二警識詐阻詐

文山第二分局萬盛派出所警員羅虢謙、鍾長廷日前擔服巡邏勤務,接獲武功郵局行員致電報案,稱一名民眾急匯15萬元,疑似遭詐騙需警方協助。

羅等2員立即趕赴現場,關懷提問匯款的原由,周女卻神色緊張表示因今日於GMAIL軟體上,接收到國外男性朋友的訊息,稱因工作關係,需向其借款15萬來做裝潢,惟其言詞反覆,且無法明確交代借款原因,羅等2員警覺有異,徵得周女同意查看其手機,發現疑似詐騙之對話與照片,警方一聽就說,這是歹徒利用的假愛情詐騙老哏,歹徒常利用遇難急用等話術,要求被害人將帳戶的錢(境外)匯出,提醒周女不要再依對方的指示行動,周女才恍然大悟,感謝警方保住存款。

    文山第二分局提醒,使用境外帳戶詐欺案件的財損金額高,且攔阻不易,詐騙集團利用網路個人資料隱匿性高的特性,常假冒身家或職業不錯的歐美白領階級,或是於社會上有身分地位的退役將領,配上俊美的大頭照及每日噓寒問暖取得被害人信任,相談甚歡後再藉口因遭遇變故,急需資金週轉、貨物代付入關費、運費或有穩賺不賠投資管道邀請對方一起投資……等,要求跨國匯款方式提供金錢,俟被害人驚覺有異欲討回款項時隨即失聯,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遇到可疑網友或有任何疑問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以免成為詐騙集團鎖定對象。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C4C786CD87C2298

《大家來作客-樂舞擁大地》,2022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環境劇場首演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客基會)致力發展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以下簡稱客家公園)作為臺北客家表演藝術重點場域,今年特別推出新古典舞團製作的環境劇場《大家來作客-樂舞擁大地》,運用舞蹈結合公園自然人文景觀,帶領民眾在舞蹈中認識園區生態環境、品味臺北客家風情。10月29日(六)、30日(日)15:00-17:00,連兩日於客家公園帶來免費戶外舞蹈表演與索票手作活動「客家油紙傘彩繪」,適合全年齡民眾參與。


融傳統於現代 新古典舞團樂舞客家風情

       今年為客基會推動環境劇場劇目第二個年度,搭配重新開館慶祝活動,委託臺灣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女士創立的「新古典舞團」製作劇目演出。藝術總監盧怡全帶領舞團,透過舞蹈結合山歌、服飾、農具與生活勞動之姿態,融傳統於現代,真實展現各地客家人文風情。演出中將與觀眾共融舞動,藉以傳承推廣客家母語、歌謠、舞蹈。


       演出包含環境舞蹈及定點演出兩部分,環境舞蹈由舞者化身園中精靈,從園區中央廣場帶領觀眾經過生態溝渠,至茶山水田進行互動演出,再由舞者帶領觀眾經由步道回到中央廣場。


       定點演出舞碼為「鬥鬧熱」「夜合花」「細妹按靚」「大家來跳舞」。「鬥鬧熱」以舞蹈表現新年的熱鬧景象。早年客家人大多以務農為主,從早到晚都在田園山林間工作,等到過新年才能休息,趁著廟埕熱鬧的迎神隊伍,大家一同歡慶迎接新年到來。「夜合花」呈現早期客家婦女必須擔起家庭重擔,田間、茶園都有她們忙碌的身影。白天腳踩著泥、頭裹著巾,在一天忙碌結束後才能洗淨髒污,就像「夜合花」一樣,白天含苞、夜晚綻放最美最香的一面。「細妹按靚」以三腳採茶戲的手法編創。傳統三腳採茶戲常以男女對唱山歌表現打情罵俏橋段,編舞者將歌詞轉化成肢體動作,此舞活潑逗趣令人會心一笑。「大家來跳舞」運用朗朗上口的客語,搭配節奏分明的動作,以活潑輕快的電音舞風吸引年輕人目光。


客家紙傘彩繪DIY   繪出專屬自己的客家味

       活動當日15:00-16:00,舞團將帶領參與民眾一起動手手作屬於自己的客家紙傘。油紙傘是極具特色的傳統工藝,彩繪油紙傘也是客家常見的文化活動,藉此讓參與者認識客家紙傘文化。彩繪後,舞團將邀請民眾拿著自己的專屬紙傘,一起學習紙傘舞蹈小品,體驗客家舞蹈之美。


      「新古典舞團」於1976年創立,1993年應文建會之邀,至紐約演出,獲得紐約時報資深舞評極高評價。2001年於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際青年創舞大賽」獲得最佳團體獎。2006年受法國國家舞蹈中心之邀,演出唐大曲《皇帝破陣樂》、《春鶯囀》、《蘇合香》、《團亂旋》及唐小曲《拔頭》。2022年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台中藝術家兒童合唱團及星光兒童少年合唱團,合作重現經典舞碼《布蘭詩歌》,深受世界各國民眾喜愛。

       10月29日(六)、30日(日)15:00-17:00還有免費手作體驗活動,更多活動詳情請關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粉絲專頁或官網。

  • 海報_大家來作客-樂舞擁大地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28A13ED69F6A2C5

工務局採訪通知 2022生態博覽會Eco Fair活動

發稿日期:111年10月25日

發稿時間:9:30

 

臺北市「2022生態博覽會Eco Fair」開幕活動訂於 111年10月29日(六)上午10點在大安森林公園盛大登場。現場有超過70個國內知名生態保育相關團體組成的生態市集,帶領民眾透過觸覺、視覺及聽覺體驗,讓大小朋友感受大自然的獨特、豐富與多元,進而認識自然、愛護生態環境。敬邀媒體朋友採訪!

 

時間: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AM10:00~11:0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兒童小舞台(近公園2號出入口)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


  • 開幕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10:00~10:05

主持人開場

10:05~10:30

暖場表演

10:30~10:45

貴賓介紹
貴賓致詞-楊平世執行長
貴賓致詞-林敏雄董事長
貴賓致詞-柯文哲市長

10:45~10:55

市長互動單元-聽!這是誰的聲音

10:55~11:00

長官貴賓大合照











**敬邀  貴單位文字暨攝影記者蒞臨採訪**

本局新聞聯絡人劉玉華0928-880-031

公園處聯絡窗口:王淑雅主任0922-948-074



  • 場地位置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83B721D272D7D624

工務局採訪通知 綠野仙蹤2022親子音樂會活動

發稿日期:111年10月25日

發稿時間:9:30


工務局採訪通知

綠野仙蹤2022親子音樂會活動


      美聲大集合!工務局再次與知名聲樂家簡文秀老師合作,10/29(六)下午3點將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綠野仙蹤2022親子音樂會」,並邀請南方二重唱、孫維廷、開心男團黑旋風、臺北市婦女合唱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簡兮熱舞社、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薩克斯風團、臺北市立民生國中樂團及龤之聲男聲合唱團等團體共同演出。敬邀媒體朋友採訪!

 

時間: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PM15:00~17:0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財團法人億光文化基金會

          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 

      

  • 音樂會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15:00~15:02

主持人開場 歡迎貴賓

15:02~15:1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熱舞社表演

15:12~15:17

貴賓致詞
柯文哲市長

15:17~15:22

簡文秀老師與柯文哲市長合唱

15:22~16:27

音樂會表演

16:27~16:37

簡文秀老師演出

16:37~17:04

音樂會表演

17:04~

歡樂唱「甜蜜蜜」(全體貴賓+演出者)











**敬邀  貴單位文字暨攝影記者蒞臨採訪**


本局新聞聯絡人劉玉華0928-880-031

公園處聯絡窗口:王淑雅主任0922-948-074

  • 場地位置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D7DCAE8B3DC934E

松山區公所新移民烹飪班 煎炒燉煮我在行 學員出師慶結業

臺灣因為地緣、人文及歷史等種種因素,有著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們,也有著多元的族群及語言文化。繼上次新移民手作班廣受好評,松山區公所再度與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學攜手辦理新移民烹飪班課程,自111年9月5日起每週一、三於該校專業餐飲教室舉辦烹飪班,學員並於10月24日歡喜慶結業。

本次參與的學員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印尼及馬來西亞,跟著專業的師資們學習。今日藉由結業式的場合,區公所特別準備一份小禮物,獎勵全勤的學員們,鼓勵他們好學不倦的精神,並且在家也化身為廚師料理出台式家常菜,滿足家人的味蕾,提升家庭情感。
    今年的烹飪班課程規劃中餐與烘培二部分,分別由臺北育達高中餐飲管理科周振文老師帶領中式料理,家常菜包含肉絲炒米粉、油飯、五香鹹豬肉、茄汁糖醋魚、香脆鹹酥雞及鳳梨糖醋排骨等;烘培點心則由李靜沂老師規劃,包含中秋應景的蛋黃酥、下午茶必備的雙味司康和咖啡蛋糕捲等。學員們在課堂上專注聆聽之老師示範同時一道道認真筆記,接著跟著步驟操作,最後如同魔法師般烹調出一道道美味的料理,更感謝老師們的耐心教導讓學員受益匪淺。
    劉育仨校長則表示,感謝松山區公所再次結合學校教育資源共同關注新移民在臺生活輔導,協助新移民發覺自身長處盡力發揮,很高興能與松山區公所一同善盡社會責任。

  松山區公所游竹萍區長也特別對學員們手藝精巧的廚藝以及熱忱學習的精神都給予高度的肯定,學員們不僅將老師們的專業技巧學以致用,在家利用常見的食材與器具,料理出可口美味、香氣四溢的佳餚與點心,不僅自我收穫良多,對於家庭的重視更是有愛。期勉透過本次課程學員能增進與新移民朋友的相互合作、幫助新移民融入臺灣社會,更期望學員能主動鼓勵新移民朋友們一同參與政府開辦的各種活動與課程,藉此促進文化交流,也歡迎持續鎖定松山區公所官方網站最新消息。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EB54E98A38394BF

聚点成网 多层照护(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③)

  核心阅读

  建设“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中心带站”搜集养老需求精准匹配服务、智慧平台养老数据实时监测……各地多措并举,逐步形成区县、街道、社区等多个机构和家庭相互支持的多层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需求。

  设施步行可及

  服务全面完善

  上午10点半不到,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乌塔社区的赵毅大爷就来到安泰街道智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从家出发,赵大爷走到这里只需3分钟。

  自己孤身一人,过去,赵大爷吃饭问题最头疼——怕麻烦、不爱做,常常就糊弄着吃。

  2021年10月,福州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同月,福州出台《福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多次提及兼顾老年人的便民诉求。今年8月,福建省明确提出构建城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养老服务、看病就医、文化体育等方面进一步满足老年人需求。

  安泰街道地处福州市中心城区,下辖4个社区,老年人口多。以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契机,安泰街道根据辖区内老年人口的分布,考虑最适宜老年人的步行时长和距离,挑选街道中心点,建设安泰街道智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社区长者食堂离家近、菜品营养清淡,一餐10元,10多个荤素菜可选。非就餐时间,食堂就地变身“学堂”,老年大学的老师常来开设老年课堂。食堂二层,就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住着27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10多位护理人员全天候守护着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附近老人有需要,也随时可以过来寻求帮助。

  医院、影院、美食街、商圈、街头公园、健身广场……“统统步行就到。”赵大爷说。如今,在福州市鼓楼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准实现全区覆盖,以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主体的养老服务网络越发完善。

  “我们虽然老了,可也得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你说是不?”赵大爷笑得开怀。

  “中心带站”服务

  精准匹配需求

  “婆婆身体怎么样?我们中心接到了您的离床报警。”

  “没事!我只是去厨房喝了点水,不用担心。”

  家住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百节社区的谢奶奶今年93岁,腿脚不便,子女不放心其独自在家。百节社区养老服务站助老员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其安装家庭养老床位,通过床带、手环和可视对讲等智能设备,实现对老人的24小时智能看护。

  “‘中心带站’模式就是把各层级资源打通。由站点搜集家庭的各项养老需求,需要哪种服务,便由中心精准匹配。”巴南区民政局副局长陈云峰告诉记者,为了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巴南引进14家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对区内建成的304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镇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12个、村级互助养老点172个),通过“中心带站、服务进家庭”模式实行社会化运营。截至目前累计服务超52万人次。“家庭个人养老能力有限,站点资源也有限,我们就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力量来弥补。”

  家住巴南区花溪街道的杜华君老人,今年63岁,因意外失去自理能力,家人将其送入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托管,中心专业的医疗照料,让杜华君老人半年便痊愈。如今杜华君老人选择搬出家,住进中心养老。中心有书法、防跌操、声乐等多种老年兴趣班,还经常有一些文艺汇演、集体生日等活动,杜华君觉得生活越来越有意思。

  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与1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2个村级养老互助点管理相联、资源互补,实现护工团队、医疗团队、文娱团队等人力资源服务下沉。在花溪街道红光社区养老服务站,记者看到,10多位老年人正依次进行中心护工团队的健康检查。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刘隆碧对社区养老服务站竖起了大拇指。“从家里走到社区养老服务站,只用8分钟。中心工作人员时常送医疗到站点,态度好,服务也周到。”刘隆碧腿脚不便利,现在每天都会定时来养老服务站做理疗。

  以老人居住地为中心,巴南通过“中心带站”模式,画出了一个个“一刻钟养老圈”。这背后,还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通过无偿提供场地、延长租期、租金优惠、资金补助等方式委托社会运营,鼓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采取“线上抽检+线下实检”方式,对运营单位进行绩效考核评估,保证社会化服务优质可持续。

  同时,政府监管也不缺位。在巴南区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一张大数据图让全区养老阵地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实现养老服务全流程网办,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实时监测。

  支撑网络立体

  居家养老便利

  中午11点不到,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燕华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银发助餐点里,陆续来了10多位老人。今天的菜单已贴在了窗口醒目位置:除了5个套餐之外,还有两大荤两小荤两素菜可供选择。67岁的社区居民王永银在机器上刷了助老卡,对照年龄组,花了7元钱,选择了套餐1——鱼头豆腐、冬瓜海米、一饭一汤。

  王永银告诉记者,他的老伴儿大多数时候住在儿子家帮忙带孙子孙女,他患上了青光眼后视力不好,炒菜做饭这些细活干不了,“菜新鲜,天天换,还便宜,我常来吃。”从家里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仅有短短两分钟的路程。

  吃好饭,王永银来到服务站一楼的健康小屋里称体重、量血压。“最近气温变化大,您更要多注意身体。”工作人员提醒道。

  燕华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人谢正悦介绍,服务站辐射该社区3个小区共920多名60岁以上老人,一楼设有助餐点、助浴、图书室和电脑吧,二楼可以提供健康保健、日间照料等服务。此外,服务站日常还组织各类为老活动和讲座。王永银很喜欢参加养生保健和防电信诈骗类的知识讲座,还参与过重阳节吃长寿面、中秋节做月饼活动。

  “王师傅,别忘了明天体检。”临回家前,谢正悦提醒王永银,街道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安排的年度体检,预定在第二天上午。“记得呢,坐公交车10分钟到!”王永银告诉记者,燕子矶街道的智慧民生服务中心,设有社区居家中心老年大学课堂,老伴儿打算等孙子大点去上个书画班;中心紧邻卫生院,有个头疼脑热去看病很方便。

  走进王永银的家,门禁处、厕所外、床头边,各有一个紧急呼叫按钮,连接直系亲属和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遇到紧急呼叫,会有人第一时间处理。厨房中和客厅里,还分别装有烟雾报警器和燃气泄漏报警器。“都是去年7月中旬,社区帮我免费安装的。”王永银说,从家庭到社区到街道,从生活自理到半失能到失能,助老服务越来越丰富,支撑网络越来越立体,居家养老也越来越便利。

  记者在栖霞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综合信息平台看到,目前全区共有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9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52个、社区银发助餐点140个、中心厨房9个。在居家养老板块,享受补贴人数18603人、当年总服务人数48145人、当年总服务次数712209次、当日上午完成工单数2127个。

  栖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现有户籍人口52.99万人,60周岁老年人10.96万人,占比20.68%。面对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枢纽,以街道养老综合体为核心,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便捷式银发助餐点和智能化家庭养老床位为补充,已经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形成“发展有序、覆盖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5日 1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5/c14739-32550920.html

北市圖吳大猷科學沙龍-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氣象知識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了推展及普及科學教育,將在10月至12月於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辦理吳大猷科學沙龍系列講座。本次講座以「大氣科學」為概念主題,透過邀請專家學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氣象知識,期待能激發民眾對於科學的熱愛與興趣。

本次系列講座共計辦理4場,10月29日(週六)邀請專業登山嚮導狐狸老師分享登山時常用的天氣資訊APP,有助聽眾在登山時能夠準確判斷天氣資訊。11月5日(週六)邀請三立電視吳德榮氣象主播以氣象預報的極限與應用為題,分享氣象預報是如何計算產生以及為什麼會出現誤差。

11月12日(週六)及12月3日(週六)分別邀請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劉清煌副教授以及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呂國臣主任分享發生在臺灣的劇烈天氣現象。劉清煌副教授追風超過25年,是臺灣龍捲風的研究權威,本次將與聽眾分享龍捲風的相關知識。呂國臣主任有近20年的豐富天氣預報經驗,對於氣象教育推廣不遺餘力,本次將在講座中分享颱風與臺灣之間的故事。

本系列活動全程免費且不需報名,講座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及北市圖閱讀存摺點數30點,歡迎對大氣科學主題有興趣的民眾蒞館聆聽。更多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吳大猷科學沙龍講座網頁查詢(https://tpml.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F0D7977836A8FE95)。
 
 
 
【登山新手不可不知的氣象實用APP】講座資訊
時間:10月29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狐狸(專業登山嚮導、登山天氣達人)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氣象老大洩天機:吳德榮主播談氣象預報的極限與應用】講座資訊
時間:11月5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吳德榮(三立電視氣象主播、前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臺灣龍捲風:追風行者劉清煌博士的龍捲風知識談】講座資訊
時間:11月12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劉清煌(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那一晚颱風直襲臺北城-漫談颱風伴隨的強風豪雨】講座資訊
時間:12月3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呂國臣(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 北市圖10月至12月吳大猷科學沙龍-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氣象知識講座.JPG
  • 北市圖1029吳大猷科學沙龍-登山新手不可不知的氣象實用APP.JPG
  • 北市圖1105吳大猷科學沙龍-氣象老大洩天機.JPG
  • 北市圖1112吳大猷科學沙龍-臺灣龍捲風.JPG
  • 北市圖1203吳大猷科學沙龍-那一晚颱風直襲臺北城.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A994840212DB97B

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探視親人不慎跌傷 內湖警熱心助返家


日前居住於新北市一名行動不便婦人,外出探視親人時,走路重心不穩跌倒受傷無力起身,內湖分局康樂派出所警員林俊宏及孫兆華等人接獲里辦公室通知前往協助。


員警到達里辦公室時,現場已有里辦公室服務人員及救護人員協助,婦人係因體力不支跌倒,造成腿部輕傷但無大礙,惟不願就醫,員警立即協助檢視陳姓婦人身上攜帶之物品,發現有配戴敬老卡及家屬電話卡片,隨即聯絡家屬到場協助,家屬對於員警充滿熱忱為民服務的精神讚賞,並表達感謝之意!


內湖分局呼籲,民眾家中如有長者,應注意身體狀況,為防止家中長者走失,可於其所穿戴之衣服、飾品、證件等保留聯絡方式,或穿戴可定位之智慧型手錶,俾利走失時能迅速尋獲,避免發生意外。

  • 圖說1:員警與里辦公室人員及救護人員一同關懷跌倒婦人狀況
  • 圖說2:員警通知婦人家屬到場協助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D07481F9CA8838D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閉幕 日本獲冠 中華隊奪季軍隊史最佳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VI WBSC U23 Baseball World Championship)於10月23日舉行決賽既閉幕典禮,中華隊在季軍戰以3比1擊敗墨西哥隊奪得季軍,創下我國在此層級賽事最佳名次;冠軍戰則由日本隊以3比0擊敗韓國,是繼2016年後第二座冠軍獎盃。


23日下午在天母棒球場進行季軍戰,由地主中華隊對陣墨西哥。兩隊21日於循環賽交手時,中華隊因缺乏關鍵一擊,在延長賽以1:2落敗,此戰中華隊改寫劇本,由旅美好手陳聖平扛起得分任務,單場擊出2安、貢獻3打點,加上李晨薰、莊昕諺合力守成,終場中華隊以3:1贏下季軍戰,改寫隊史最佳成績。


賽後本屆個人獎出爐,大會最有價值球員由冠軍日本隊權田琉成獲得,最佳防禦率投手為韓國隊李祥榮,打擊王由日本隊大西蓮以打擊率5成拿下,委內瑞拉強打奇里諾斯(Chirinos Jesus)則以2轟、8分打點包辦全壘打王與打點王。中華隊外野手曾宸佐則獲選為本屆賽事全世界隊最佳外野手。


體育局表示,在11天50場激烈賽事期間,主辦城市臺北市熱情歡迎來自世界12支國家代表隊的球員與教練,並且透過棒球比賽將各國緊密結合,達到以球會友精神。藉由此次世界棒球盛事,讓選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獲取寶貴的經驗,也讓各國選手體驗臺北國際運動友善城市。

各式活動賽事相關訊息,請至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粉絲團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CTbaseballteam)。


業務聯絡:競技運動科

羅國偉科長 2570-2330分機6601、0937-986931

陳婷宇約僱人員 2570-2330分機6614、0952-277320

謝宏利新聞聯絡人 2570-2330分機5262、0905-139636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中華隊以3:1贏下墨西哥,獲得季軍改寫隊史最佳成績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冠軍日本隊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亞軍韓國隊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季軍中華隊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中華隊陳聖平對戰黑西哥季軍戰,單場3打點
  • 最有價值球員由日本隊權田琉成獲得,最佳防禦率投手為韓國隊李祥榮,打擊王為日本隊大西蓮,委內瑞拉強打奇里諾斯(Chirinos Jesus)包辦全壘打王與打點王,中華隊外野手曾宸佐則獲選為本屆賽事全世界隊最佳外野手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由主辦城市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李再立局長頒獎亞軍韓國隊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中華隊外野手曾宸佐獲選為本屆賽事全世界隊最佳外野手
  • 2022第4屆世界盃U23棒球錦標賽-中華隊總教練謝承勳被球員慶功拋起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5A9EBCF0387C395

快递来了,农民乐了

  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快递进村”工程的加快推进,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80%。网络覆盖提高了农村快递的渗透率,也加速了农产品上行步伐。专家表示,快递网络延伸到村,有效衔接农户与市场,激活农村地区消费潜力。

  物流逐步完善

  围绕困扰农村居民收寄快递的难点、堵点,各地探索快递进村的新模式。湖北省罗田县按照“企业为主、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合作共赢”的原则,将“三通一达”等7家快递公司融合在一起,成立罗田精农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寄递物流资源,降低县域寄递物流成本。罗田县现已建成1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200余个村级服务点,让村民享受“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的优质物流服务,解决了乡村快递二次收费等问题。

  江苏省涟水县打造了4个县级农村物流中心,18个镇、街道农村物流服务站,包括6个邮政站点、11个综合运输服务站和1个冷库,同时打造366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镇、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达100%,解决了农村物流进出问题,也降低了快递末端配送成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依托“城乡公交一元通”,创新推行城乡货运公交、农村物流班车等配送模式,建成“大邮政”平台,让农牧民群众享受到更全、更快、更优质的寄递服务。

  专家表示,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应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激发消费潜力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拥有了更强的消费能力,而不断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则让农村消费的巨大潜力得以释放。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网每天有超过1亿件包裹送到农村。

  “快递进村了,网购商品配送速度明显比以前快了。”家住宁夏农村的小谭表示,过去网购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不仅商品不包邮,下单后往往还要等5-7天才能收货。现在,他在电商平台购买的部分商品在一两天内就能够送货上门。“网购体验的提升让我和身边朋友的网购频率明显增加。”

  除了物流速度的提升,“快递进村”也让农村居民在家就能选购更多品类的优质商品。“今年我们家农村的老房子在装修翻新,大部分家具、家电都是在网上买的。网上购物,不仅可挑选的款式比县城实体店多,赶上平台促销活动,价格上优惠不少,最关键的是还能直接送到家,不用自己操心了。”家住山东农村的郑志浩说。

  广西农村的何佳恒介绍:“有了离家只有一两百米的快递服务点后,我们不仅会在网上买衣服、鞋子等生活日用品,还会买一些种子、农具等生产品,生产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

  拓宽致富渠道

  “快递进村”工程打通的不仅是乡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农产品进城的“最先一公里”。借助农村物流体系,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得以“出村进城”,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村民的致富渠道大大拓宽。

  据介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凤凰村和大德村分别以葡萄和软籽石榴作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均达四千多亩,每年有数十万斤农产品通过快递物流销往浙江、广东等全国十几个省市。

  “今年以来,在抖音平台,我就已经卖出了3.2万单无籽红提葡萄。”提起电商和物流对农产品销售的帮助,西昌市凤凰村的果农郑鹏连连点赞,“销路打开了,我们的优质产品不愁卖,果农的收入也跟着提高了。”

  随着仓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农产品难保鲜、运输损耗率大等一直制约农产品电商规模化发展的痛点也得以解决。在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四合新村,当地新建了库容12万斤的冷库,并在党群服务活动场所专门开辟房间作为电商直播销售室,通过村内寄递物流与县级快递服务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到储藏、挑拣分装再到产品运输的梨产业链条。8月以来,当地已售出约1万斤梨,销售额近7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40万元。

  “有了冷链助力,产地储存和果品运输的短板不复存在,农产品上行的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有效加强。采摘下来的果子可以在冷库里储存,延长果子的保存期。另外,冷链物流也保证了西梅送到消费者手中时都是新鲜的状态。”某西梅品牌负责人说。

  中国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专家表示,构建“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保证农村物流的“毛细血管”持续畅通,还需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供销、邮政管理等多部门加强资源整合与合作共享。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4/c14739-32550222.html

将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高云才)近日,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争取在全国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引领带动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省级创建示范活动,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推动乡村振兴。

  《通知》强调,要遵循示范引领、分级创建、尊重规律、注重实效、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在创建过程中,要引领地方开展各级创建示范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分级创建的良好局面,要合理安排创建示范时序和标准,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要根据乡村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村施策、有序推进,并注重乡土味道,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同时,对是否参与创建、建设什么内容等要充分尊重村民选择。

  《通知》指出,美丽宜居村庄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创建示范达到环境优美、生活宜居、治理有效等要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适应。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标准将根据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和示范推进实践效果进行动态调整。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4日 16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4/c14739-32550220.html

网络溯源系统助力食品评价服务

  本报北京电  (文君)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华传统食品的传承、保护和推广,“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体系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据悉,“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体系与中国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通力合作,为“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产品提供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第三方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服务。

  “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体系将与国际接轨,对国内外食品行业(一般不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产品,从文化价值、健康价值、质量价值和市场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据了解,“中华传统好食品抖音商城”将搭建服务“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产品的电商渠道。

  “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体系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华传统好食品团体标准评价办公室牵头,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科技部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报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支持,旨在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打造区域共同品牌提供参考标准。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4/c14739-32550204.html

百年老店漂洋过海

  以往千里迢迢回国,才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如今近在咫尺,就可饱尝中华老字号美食。就拿多伦多来说吧,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百年老店“狗不理”,早已开到了咱们的家门口。即使因新冠肺炎疫情不便外出,也可点外卖,安坐家里品尝经典中国美食。

  要说这份口福,也是几年前才降临的。2016年,“狗不理”漂洋过海来到了加拿大,第一间落户在多伦多北面的列治文山市,经过3年打拼,又在市中心的唐人街开了第二间。而全聚德的烤鸭,在2017年“飞”到了加拿大,首间坐落在多伦多北侧的万锦市,3年摸索之后,温哥华店正式迎客。

  全聚德刚登陆枫叶国第一年时,尽管朋友圈中好评如潮,但我始终不敢造访。并非怀疑百年老店的烤制技艺,而是担心选材不当影响胃口。众所周知,全聚德的烤鸭用的是以填喂方法育肥的北京填鸭,对鸭子的生长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可目前中国的肉制品不能出口到加拿大,在本地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吗?再说鸭饼也很有讲究,加拿大有正宗的荷叶饼吗?

  2018年秋天,带着以上疑问,周末与家人来到本市的全聚德。门脸古色古香,气派不凡,金光闪闪的大字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它比加拿大建国时间还长了3岁。室内环境典雅,墙上悬挂的黑底金字老匾格外醒目。我们一家四口坐下点餐、喝茶,那时长子毕业后才工作,听他讲职场上的新鲜事儿,饶有趣味。

  闲聊时,只见英俊的师傅推着小车而来,熟练地拿起一把明晃晃的餐刀,准备现场片鸭。刚出炉的烤鸭通体红艳、油光闪闪,肉还没到嘴里,香味已随着热气顺着鼻孔钻进心里了。俗话说,烤鸭制作技巧一半在烤、一半在片。大约两分半钟后,师傅将整鸭片完,刚好108刀,随后装入盘内。

  男服务员先端来鸭皮和瘦肉。薄如蝉翼的鸭皮蘸上砂糖,入口即化;粉嫩的瘦肉蘸上甜面酱,酥而不腻。瞬间,我仿佛回到了北京的全聚德——中加两地的美味不相伯仲啊,我赶忙向服务员打听其中缘由。原来历经多次技术攻关,最终选用加拿大的“枫叶鸭”来代替北京填鸭。枫叶鸭的个头比北京填鸭略大,皮薄瘦肉多,通常在西餐料理中会用到鸭胸及鸭腿。通过反复试验,厨师们找到了枫叶鸭与北京填鸭在脂肪含量以及水分上的差异,通过改进制鸭工艺等方法,达到全聚德烤鸭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出品标准。并且,烤鸭师傅都是北京总部直派过来进行操作和培训的。

  我的第一个疑问迎刃而解,即使鸭坯的品种变了,仍能保证原汁原味。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技艺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非遗”,果然名副其实。不难看出,民族品牌开发海外市场并不易,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还需具备极强的创新精神。

  师傅还向我们展示了“盛世牡丹”摆盘技艺——一朵牡丹由16片鸭肉组成,外层7片、中层5片、里层3片,中间有一片鸭肉做花心;片片有肉、带皮,薄厚均匀,再配上绿叶菜造型的枝条和叶子,在盘角处还有一枚印章造型的装饰。

  盛世牡丹引来阵阵喝彩,刚上大二的小儿子根本不忍心动筷子,生怕破坏了这件艺术品……

  正式享用烤鸭时更有讲究,要用荷叶饼卷鸭片,辅以甜面酱、黄瓜、葱丝等食用。清代《顺天府志》早有记载:“烤鸭子,以片儿饽饽夹食之。”没有面饼的烤鸭即使烤得再透,在品尝时也会感到油腻;卷上面饼再吃,才会觉得烤鸭倍儿香。

  本人漂洋过海30载,在欧美的多个城市品尝过烤鸭,味道虽不及全聚德,大部分倒也能凑合,就是没有碰上过满意的面饼。不是太厚,就是太薄;不是干硬得咬不动,就是湿黏在一起分不开。

  思忖间,冒着热气的小蒸笼已经上桌,我快速取了一张荷叶饼卷鸭片,缓缓送入口内。饼薄如纸,绵软洁白,嚼之富有弹性,令我拍案叫绝!我马上再取了一张,握成一团,再松开手,面饼快速复原。我又隔着面饼看手机,图案和标题清晰可见——这可是上乘的荷叶饼啊,与北京全聚德的一模一样。

  这当口,胸前佩戴名牌的高总经理路过,他笑眯眯地说:“您可是地道的美食家啊!”原来这荷叶饼真是从国内用冷冻集装箱海运过来的,大约每两个月运一次。鸭饼一律由全聚德的面点师手工制作,直径均为15厘米。

  美滋滋地用完餐,我有些后悔了,没有早点儿来此大快朵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两周后,长子带了好几拨朋友来到全聚德。大伙吃得不亦乐乎,争先恐后拍照,广发朋友圈。

  时间刚踏入2019年,好友盛兄邀我们全家新年相聚,地点就选在“狗不理”。他是天津人,喜好这一口;再说店已开张3年,我们全家也没光顾过,不妨一试。那是一个晴朗的中午,我们两家三代十多个人,来到附近的狗不理。刚坐下,两个儿子就对店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文名没用汉语拼音Goubuli,而是用发音相近的英文Go Believe,如直译是“去相信”,大概是便于外国人记忆吧。

  兄弟俩更关心的是中文店名——开头为啥是“狗”呢?它可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啊。他们都学过一点中文,但都属于“有限公司”,虽能生硬地读出“狗不理”,却不了解其中的含义。年迈的盛伯伯知识渊博,绘声绘色地道出了“狗子卖包子,不理人”的传说。

  谈笑之际,热气腾腾的包子已经端上了桌,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状。我先尝了一个传统猪肉包,轻轻咬一小口皮,将汤汁吸饮下肚,再吃皮和馅,皮薄、韧劲足,肉香四溢,入嘴口感柔软,肥而不腻。

  一个包子下肚,盛兄赶忙问我感觉如何,答曰:“就是这个味!”在我看来,它与天津总店的味道几乎一样。屈指一算,我唯一一次赴津还是16年前,为处理一部长篇小说的定稿。也是一个中午,几位编辑带我去品尝百年老店的包子,天津人的好客和包子的美味,至今难忘。

  我边吃边向郑总经理打听,这可口包子的奥秘到底在哪儿?原来为了让海外的乡亲品尝到地道的包子,总店派遣经验丰富的“非遗”第七代传人到多伦多主理。他们选购本地上好的面粉,从不买超市里的肉碎,而是选本地产的鲜猪肉,按七分瘦三分肥的比例剁碎制成肉馅,搅拌均匀后加上适量的水、排骨汤和肚汤,佐以香油、酱油、姜末、葱末。为了保证包子的新鲜度,坚持现场制售。

  我又试了海鲜时蔬包、津味素包、酱肉辣白菜包,种类有别,同样美味;妻儿与我的感觉相同,完全是吃一口就停不下来的节奏。长子边吃边拍视频,实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小儿子当即决定,下次高中同窗聚会就选这儿。

  从此,全聚德、狗不理成了我们家聚餐的好去处。遗憾的是,长子在两年前跳槽到洛杉矶工作,那儿没有全聚德,而狗不理离住处较远;小儿子去年毕业后赴西雅图任职,那里既没有全聚德,也没有狗不理。对于两个“吃货”来说,可谓美中不足。今年元旦,他们回家过节,但因疫情无法外出用餐,不免遗憾。

  3月下旬,多伦多可以外出用餐了,我和太太迫不及待去这两家餐厅打牙祭。两年没来打卡,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在全聚德用晚餐时,巧遇高总。他说自营线上点单平台上线一年来生意不错,渥太华店预计上半年开张,到时加拿大就有3间了,再加上澳大利亚两间、日本两间、缅甸一间,海外门店越来越多。那天中午,刚进入狗不理的大堂,迎面就碰上了郑总,他说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因为今年要在多伦多开3家店,看好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从两位“拼命三郎”身上,我欣喜地看到,疫情并没有阻碍老字号品牌在海外发展的步伐。其实,他们开拓国际市场并非轻而易举,为了节省运输成本,首先要解决食材的本地化,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如果没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出海之路难以成功。

  全聚德、狗不理用地道的中国美食,为海外游子解了乡愁,也让在海外长大的华人亲身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激起传播老字号美食的热情,这岂不是一举多得?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4/c14739-32550202.html

服务多种多样 生活多姿多彩(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②)

  核心阅读

  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各地开展了各种有力的举措:通过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为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服务范围覆盖理疗、跑腿代办等方方面面;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提供资金扶持,激发社会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加强硬件改造

  扩大设施供给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文化街道文宾社区,80岁的张淑琴一早就出了门,讲起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她说变化就在脚下:坑洼的泥路铺满地砖,广场台阶砌成坡道,杂乱灌木得到修剪……“如今院里的老邻居们都爱出门溜达了。”

  近年来,齐齐哈尔改造老旧小区340个,均包含这样的适老化和无障碍化升级。“我们坚持设计先行,充分考虑老龄居民需求,并在有条件的小区增设休闲娱乐设施。”齐齐哈尔市住建局副局长许济淳介绍,通过入户调研176个小区的6.8万户居民,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确定老旧小区改造方案。

  张淑琴常年独居在家,社区党委打造的麒源鑫养老驿站是她常去的地方。近些天,她感到身体湿气较重,便每天来驿站拔罐,顺便通过远程医疗室视频连线,向三甲医院的医生线上咨询胃胀调养知识。

  走进养老驿站二层的日间照料室,艾叶飘香,笑声朗朗。艾灸、理疗、按摩……老人和社工们聊得正欢,免费康养服务结束后,他们约好直接在这里吃午饭。“老年助餐点,两荤两素10元钱,吃得放心还不贵。对腿脚不便的老人,还给免费送餐。”张淑琴说。

  齐齐哈尔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无偿提供场所,社会力量低偿运营等模式,在38个街道均设立了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670家,已基本形成15分钟“为老服务圈”。

  “我们探索机构居家化、居家机构化的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鼓励引导优质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连锁经营、连片辐射,提供日间照料等多元化服务。”齐齐哈尔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张宪宝介绍,根据评级,政府对养老机构给予补贴以及房租、用水用电用气等价格优惠。

  体育活动室、图书室、舞蹈室……驿站内的一间间老房屋焕然一新,老年秧歌队、合唱团、模特队、剪纸社、书法社等兴趣团体相继成立。社区汇总老年党员、老年居民的工作、特长等信息,建立了社区老年人才库,目前已挖掘出9名“社区老年大学”讲师,定期开课的同时,他们也成了兴趣团体的带头人。做了一辈子音乐老师的闫翠兰是其中之一,“退休了能继续排练演出,发光发热,自豪极了。”72岁的她是合唱团团长,说起话来眉飞色舞。

  齐齐哈尔采取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同时,以各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设30所老年大学分校,开设各类教学班,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监管,将老年人满意度作为重要考评指标,纳入绩效考评范围,严把居家养老服务考核关。”齐齐哈尔市民政局局长许赟恒说。

  政府购买服务

  覆盖范围广泛

  早晨9点半,徐金凤刚从小区骑车赶到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路安居社区,在附近买好菜便赶往父亲徐彬家做饭打扫卫生。

  徐彬今年86岁,在他的家中,卧室、卫生间到处都安装了安全扶手,厨房和卧室床头还分别安装了燃气报警器和SOS呼救器。

  近年来,南宁市陆续出台文件为城区户籍包括85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60周岁以上的散居特困老人、失独老人、低保老人、享受定期抚恤和定期生活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5类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每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额度3000元以内的改造项目和适老设备。

  为规范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南宁市专门出台办法明确供应商准入、服务管理、考核评估、退出机制等内容,并将考核评估与南宁市征信管理相结合。高龄老人可享受每月2小时的免费上门服务,其他4类老人可享受每月4小时的免费上门服务,范围覆盖理疗、跑腿、卫生、理发等方方面面。

  在安居社区内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大屏上实时更新显示所在城区不同社区老人的预约上门服务进度以及老人身体状况等情况。“我们要求每个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必须至少配备20名工作人员,同时指定服务片区,避免无序竞争。”南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舒晓明说。今年截至目前,北湖路安居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时长520小时,服务380人次。

  在养老服务中心的一楼,免费按摩仪、一体化体检仪配备齐全,环境雅致干净。中心通过与市区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免费或低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足浴、艾灸、推拿按摩等健康理疗服务,不定期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上门体检、问诊、送药及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

  穿过棋牌室和健身休闲长廊,长者食堂的厨房正忙得热火朝天。政府为每个老年人每天补贴3元,一餐饭8元可享受两荤一素一汤。今年截至目前,社区长者食堂共配送361份餐食,就餐10653人次。

  引入社会力量

  强化资金扶持

  叶黄时节,在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咱家”智慧养老中心里,90岁的老人张婉如正戴着老花镜细致地把收集来的枫叶插成花瓣状。

  细细察看,张婉如的屋子里有多处便老设施:为方便起居,床是能多个方向移动的护理床;为防止意外摔倒,卫生间安装有两处“SOS”紧急按钮;为帮助老人站立,马桶旁安装了两处抓手……

  这样的适老化改造,并不仅限于社区养老机构。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需求,晋中市制定了“十四五”期间改造任务,涉及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10297户。根据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不同特点,共确定7个大类、30个项目改造内容,范围覆盖地面改造、门窗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等。

  “每天的生活可丰富了!”张婉如说,“今天早上起来从三楼爬到楼顶花园,再绕回来,总共走了5圈。吃了鸡蛋、菠菜拌粉丝,还喝了汤,看了40分钟杂志。”不一会儿,四楼的活动中心开课了。“今天上午的课程是理疗和形体健身,午休后开始上手工制作课程。”张婉如说。

  这个占地4层楼的高标准社区养老中心位于晋星社区,运营方是晋中市华晟集团。集团总经理陈丽媛介绍:“晋中市出台了鼓励民办养老服务业贴息的办法。目前,我们已投资3000多万元‘进军’社区养老。”

  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介绍,从2020年开始,晋中市先后出台《晋中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全市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高标准打造了多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

  为强化资金扶持,晋中市还出台了《进一步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养老服务设施资金补助办法》《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统筹福彩金、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晋中市市长常书铭说:“近年来,晋中市每年都统筹资金4000余万元投入养老事业。根据建设补助、运营补助、贷款贴息补助、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养老机构‘输血’,全方位激发社会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目前,晋中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09家,城乡日间照料设施825家,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广泛覆盖社区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0张。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4日 1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4/c14739-32550186.html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汐止特四幹線繞流管,新北市委託北市衛工處代辦,新作繞流改管無異常,初判原舊管線破損,與目前修復工程無關

發稿單位:衛工處工務科

發稿日期:111年10月23日

新聞聯絡人:林子筠

聯絡電話:0963568252

業務聯絡人:陳政予總工程司、曾盛愷科長

聯絡電話:0978708352、0905938015


有關新聞指稱本次汐止工建路坍陷,可能與特四幹線破損有關,北市衛工處說明如后:


汐止特四幹線前由營建署施工完成之後,由臺北市政府衛工處代管,103年曾遭建商基樁施工損壞,衛工處已於103年完成灌漿補強,後續使用無任何異狀,直至109年1月1日,汐止特四幹線已全部移交給新北市政府負責維管。


特四幹線移回新北市政府後,請衛工處代辦後續整體性的修復工作,修復工程於109年7月15日開工,惟因特四幹線是使用中的污水管,必須先進行繞流改道,方能進行原幹線的維修,因該區道路下管線密布,地質複雜,施工中也需排除管線障礙,施工難度高,預估至今年底方可全部完工。


因汐止地區降雨不斷,及上週受到豪大雨影響,繞流工程目前尚在進行當中,並未通水;大雨期間本處除加強監控,也實際進行繞流管內部的檢查,目前檢查結果均正常,沒有水及土砂滲入的情形發生,初步研判係屬於舊有的管線有異常,與本處代辦新設的繞流管工程無關。


 本處施工過程均有進行自主檢查,目前新設之繞流管都沒有破損,兩處立井內部皆無異常,目前本案由新北市政府水利局進行緊急搶修中,後續衛工處也配合隨時監控下陷區域周邊工程的穩定,掌握變異狀況,並己調度廠商進行待命準備工作。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112CC9FDC3C1515

出席「悠遊卡跨境支付首發 11/7嗶進琉球」記者會 柯文哲:今日是悠遊卡進軍國際里程碑 藉跨境支付串起臺日交流

柯文哲今(23)出席「悠遊卡跨境支付首發 11/7嗶進琉球」記者會,他在會中表示,今日是臺灣悠遊卡的大日子,臺灣的悠遊卡想要進軍國際第一站,首先就在日本的沖繩琉球,希望從琉球為起始點,進軍日本市場,以前常說,讓臺灣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悠遊卡跨境支付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柯文哲接續表示,本來這個計劃兩年前就該執行,然而因為疫情的關係造成延宕,如今由於疫情趨緩,各國國門開放,因此計劃接續進行,不過也由於疫情造成的延期,讓悠遊卡能有更好的準備,現在,市民在臺灣把悠遊卡儲值後,就可以在琉球使用,這是一項很大的進步


柯文哲在會中表達對悠遊卡公司的感謝,他表示由於悠遊卡公司不斷地創新,今日才有辦法勇敢地進入國際,柯文哲鼓勵市民,若有機會,不仿挑戰一日悠遊日本的旅程,一起到琉球使用我們的臺灣之光,並也鼓勵大家多多出國看一看,把國外好的東西學習進來。


柯文哲並感謝日本政府的協助,由於悠遊卡跨境支付牽涉到臺日法律相關的規範,這中間的行政過程十分繁雜,因此感謝所有環節工作人員的努力,讓悠遊卡能夠進軍國際。


柯文哲說明,除了臺灣市民能持悠遊卡到沖繩琉球使用以外,沖繩的朋友也能在當地購買悠遊卡,並也歡迎來到臺灣使用,這也是本項計劃的一個目標,希望透過悠遊卡串起臺北與琉球的相互流通。柯文哲最後表示,臺日本來關係就十分友好,希望藉由悠遊卡串起臺日往來,讓日後交流更加順利。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044902FC839D045&s=A1937C73F117F529

平均起薪34K 餐旅業齊招手 北市企業徵才工作機會超過700個!

  臺北市就業服務處10月24日至28日邀集19家企業於各就服站舉辦現場徵才活動,共釋出727個工作機會,30K以上的工作機會佔7成,平均起薪34K。本次徵才採現場直接面試,歡迎有求職或轉職需求的民眾,可親自至臺北市各就業服務站參加。


  勞動局表示,本週徵才廠商計有晶華國際酒店、永欣居家長照、爭鮮、隨意鳥地方、全家便利商店、時代國際飯店(台北W飯店)、台灣吉豚屋餐飲、大潤發南湖分公司、華山社福基金會、伸保木業、稻荷餐飲、貳樓餐飲、誠邦食品、誠實居家長照、愛關懷居家長照、鑫鼎王餐飲、群欣置業(amba台北松山意舍酒店)、王品餐飲、欣葉日本料理等19間優質廠商。


  本週主軸是最夯的住宿餐飲業,包括了12家,共602個工作機會,達本次總工作機會數8成。面臨國境解封,預期湧入大量觀光客的餐旅業,已就戰鬥位置,提出只要對住宿餐飲業有興趣,學歷不拘,無論有無工作經驗都歡迎加入工作行列,也呼喚同業退休民眾,歡迎回到熟悉的職場環境再展身手。目前徵才廠商,皆是挺過疫情風暴之優良企業,其職場安全性與穩定性已非往日刻板印象所能比擬。


  本週釋出職缺數前3名的廠商爭鮮91名、貳樓餐飲88名、隨意鳥地方80名,主管職高薪45K,外場服務人員高薪42K,內場服務人員高薪40K,廚師職高薪55K,星級飯店晶華國際酒店、群欣置業(amba台北松山意舍酒店)及時代國際飯店(台北W飯店)也參加本週徵才活動, 除旅宿、餐飲人員外,還釋出電機人員、安全人員、救生員等職缺。


  此外,室內裝修系統櫃設計公司伸保木業,釋出系統櫃設計業務助理,從事門市店面接待及案場丈量與系統櫃施工圖繪製等,歡迎具AutoCad繪圖經驗及具駕照的求職民眾前來應徵。


  就服處表示,此次徵才活動的時間地點,25日在北投、內湖、西門就服站舉辦,26日在信義就服站舉辦,27日在景美、艋舺、西門、信義就服站舉辦,活動時間皆為下午2至4時。勞動局為勞工把關,篩選優質廠商目前皆無重大勞資爭議及無薪假狀況,讓求職者安心求職。


  勞動局提醒求職民眾,為提高廠商僱用率,鼓勵民眾穩定就業,疫情期間推出的「安穩僱用計畫2.0」計畫實施期間已延長至112年6月30日,民眾請把握參加徵才活動,爭取與廠商直接面試機會;僱用加保後如持續穩定就業,勞雇雙方皆能獲得補助獎勵,相關內容詳見「台灣就業通」網站。


  「就業媒合服務完全免費!」勞動局提醒,配合防疫需求,參加徵才的民眾,當天需配合量體溫及酒精手部消毒作業,並全程佩戴口罩。活動相關訊息請洽台北就業大補帖(OKWORK)網站查詢徵才活動行事曆,或電詢就業服務專線02-23085231。

  • 圖說一: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10月24日至10月28日,共邀集19家知名企業於各就服站舉辦現場徵才活動,提供達727個工作機會。
  • 圖說二: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10月24日至10月28日,共邀集19家知名企業於各就服站舉辦現場徵才活動,提供達727個工作機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7EE9DD568AD95B4

出席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柯文哲:多元與創新 讓客家傳統文化繼續傳承

柯文哲今(23)出席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他在會中表示,臺北義民嘉年華從1988年舉辦到現在,一開始由民間主辦,直至2012年由臺北市客家委員會來接手,舉辦至今也經歷了35年。臺北市的義民嘉年華與其他縣市的義民嘉年華差別在於,臺北市身為首善之都,非常強調多元與創新,也由於臺北市是移民的城市,我們有來自北客家與南客家的人移居臺北,因此北市的客家文化本來就十分多元。


柯文哲接續表示,一個活動如果一直都只有老人參與的話,終究還是會被淘汰,所以爭取民間廣泛的參與十分重要,也因此北市的義民嘉年華增加許多創新的元素。有賴北市客家委員會主委創新的領導,北市歷年的義民嘉年華,舉辦很多與年輕人契合的活動。此外,柯文哲認為,文化若要達到傳承,活動內容的設計還是需要與傳統儀式相結合,因此北市的義民嘉年華還是保留了客家挑擔奉飯的傳統習俗。


柯文哲表示,觀察新竹義民廟舉辦的慶典,發現新竹義民廟慶典之所以成功的秘訣在於,它是由15個村莊輪流舉辦,由於輸人不輸陣的心態,每個村莊在輪到主辦活動的年度都十分用心,因此北市或許也該思索該如何讓我們的義民嘉年華更加精進與熱鬧。柯文哲最後表示,我們一直持續思索如何讓北市的義民嘉年華舉辦得更多元、更創新更加有活力,把文化帶進來,把習俗傳承保留下去,讓更多人參與,也讓這個文化繼續延續下去。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E3057EBA0D68BEB

截至10月2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0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2例(福建11例,广东9例,内蒙古5例,上海5例,江苏5例,北京4例,浙江4例,四川3例,天津2例,山东2例,湖北1例,云南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4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155例(广东32例,内蒙古26例,山西24例,陕西16例,湖南10例,新疆8例,北京7例,浙江7例,河南6例,安徽5例,天津4例,重庆4例,江苏2例,云南2例,山东1例,西藏1例),含1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5例,安徽2例,广东2例,重庆2例,山西1例,江苏1例,湖南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1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7例,本土病例272例(广东47例,四川42例,内蒙古39例,重庆28例,新疆24例,河南15例,云南14例,山西12例,陕西12例,北京7例,辽宁7例,上海5例,湖南4例,浙江3例,黑龙江2例,江苏2例,山东2例,贵州2例,西藏2例,天津1例,福建1例,宁夏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6888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29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538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752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2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874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8262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736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18199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59974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91例,其中境外输入108例,本土683例(新疆123例,内蒙古77例,广东59例,湖南58例,陕西52例,天津50例,湖北39例,四川28例,山东24例,云南23例,青海19例,广西18例,河南17例,山西16例,浙江16例,江苏13例,黑龙江12例,上海12例,安徽6例,河北5例,甘肃5例,宁夏5例,西藏4例,北京1例,贵州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949例,其中境外输入114例,本土835例(新疆270例,内蒙古70例,云南53例,四川48例,上海47例,西藏43例,江苏31例,重庆30例,湖北28例,广东27例,河南26例,陕西24例,黑龙江22例,安徽19例,甘肃18例,山西14例,天津13例,辽宁8例,山东7例,广西7例,河北6例,浙江5例,贵州5例,宁夏5例,湖南4例,北京2例,吉林1例,福建1例,江西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2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229例(境外输入1036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7844160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28538例(出院89549例,死亡1032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3例(出院787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7414829例(出院13742例,死亡12258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3/c14739-32549882.html

出席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柯文哲:多元與創新 讓客家傳統文化繼續傳承

柯文哲今(23)出席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他在會中表示,臺北義民嘉年華從1988年舉辦到現在,一開始由民間主辦,直至2012年由臺北市客家委員會來接手,舉辦至今也經歷了35年。臺北市的義民嘉年華與其他縣市的義民嘉年華差別在於,臺北市身為首善之都,非常強調多元與創新,也由於臺北市是移民的城市,我們有來自北客家與南客家的人移居臺北,因此北市的客家文化本來就十分多元。


柯文哲接續表示,一個活動如果一直都只有老人參與的話,終究還是會被淘汰,所以爭取民間廣泛的參與十分重要,也因此北市的義民嘉年華增加許多創新的元素。有賴北市客家委員會主委創新的領導,北市歷年的義民嘉年華,舉辦很多與年輕人契合的活動。此外,柯文哲認為,文化若要達到傳承,活動內容的設計還是需要與傳統儀式相結合,因此北市的義民嘉年華還是保留了客家挑擔奉飯的傳統習俗。


柯文哲表示,觀察新竹義民廟舉辦的慶典,發現新竹義民廟慶典之所以成功的秘訣在於,它是由15個村莊輪流舉辦,由於輸人不輸陣的心態,每個村莊在輪到主辦活動的年度都十分用心,因此北市或許也該思索該如何讓我們的義民嘉年華更加精進與熱鬧。柯文哲最後表示,我們一直持續思索如何讓北市的義民嘉年華舉辦得更多元、更創新更加有活力,把文化帶進來,把習俗傳承保留下去,讓更多人參與,也讓這個文化繼續延續下去。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044902FC839D045&s=4E3057EBA0D68B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