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境外匯款,小心有詐 文二警識詐阻詐

文山第二分局萬盛派出所警員羅虢謙、鍾長廷日前擔服巡邏勤務,接獲武功郵局行員致電報案,稱一名民眾急匯15萬元,疑似遭詐騙需警方協助。

羅等2員立即趕赴現場,關懷提問匯款的原由,周女卻神色緊張表示因今日於GMAIL軟體上,接收到國外男性朋友的訊息,稱因工作關係,需向其借款15萬來做裝潢,惟其言詞反覆,且無法明確交代借款原因,羅等2員警覺有異,徵得周女同意查看其手機,發現疑似詐騙之對話與照片,警方一聽就說,這是歹徒利用的假愛情詐騙老哏,歹徒常利用遇難急用等話術,要求被害人將帳戶的錢(境外)匯出,提醒周女不要再依對方的指示行動,周女才恍然大悟,感謝警方保住存款。

    文山第二分局提醒,使用境外帳戶詐欺案件的財損金額高,且攔阻不易,詐騙集團利用網路個人資料隱匿性高的特性,常假冒身家或職業不錯的歐美白領階級,或是於社會上有身分地位的退役將領,配上俊美的大頭照及每日噓寒問暖取得被害人信任,相談甚歡後再藉口因遭遇變故,急需資金週轉、貨物代付入關費、運費或有穩賺不賠投資管道邀請對方一起投資……等,要求跨國匯款方式提供金錢,俟被害人驚覺有異欲討回款項時隨即失聯,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遇到可疑網友或有任何疑問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以免成為詐騙集團鎖定對象。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C4C786CD87C2298

《大家來作客-樂舞擁大地》,2022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環境劇場首演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客基會)致力發展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以下簡稱客家公園)作為臺北客家表演藝術重點場域,今年特別推出新古典舞團製作的環境劇場《大家來作客-樂舞擁大地》,運用舞蹈結合公園自然人文景觀,帶領民眾在舞蹈中認識園區生態環境、品味臺北客家風情。10月29日(六)、30日(日)15:00-17:00,連兩日於客家公園帶來免費戶外舞蹈表演與索票手作活動「客家油紙傘彩繪」,適合全年齡民眾參與。


融傳統於現代 新古典舞團樂舞客家風情

       今年為客基會推動環境劇場劇目第二個年度,搭配重新開館慶祝活動,委託臺灣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女士創立的「新古典舞團」製作劇目演出。藝術總監盧怡全帶領舞團,透過舞蹈結合山歌、服飾、農具與生活勞動之姿態,融傳統於現代,真實展現各地客家人文風情。演出中將與觀眾共融舞動,藉以傳承推廣客家母語、歌謠、舞蹈。


       演出包含環境舞蹈及定點演出兩部分,環境舞蹈由舞者化身園中精靈,從園區中央廣場帶領觀眾經過生態溝渠,至茶山水田進行互動演出,再由舞者帶領觀眾經由步道回到中央廣場。


       定點演出舞碼為「鬥鬧熱」「夜合花」「細妹按靚」「大家來跳舞」。「鬥鬧熱」以舞蹈表現新年的熱鬧景象。早年客家人大多以務農為主,從早到晚都在田園山林間工作,等到過新年才能休息,趁著廟埕熱鬧的迎神隊伍,大家一同歡慶迎接新年到來。「夜合花」呈現早期客家婦女必須擔起家庭重擔,田間、茶園都有她們忙碌的身影。白天腳踩著泥、頭裹著巾,在一天忙碌結束後才能洗淨髒污,就像「夜合花」一樣,白天含苞、夜晚綻放最美最香的一面。「細妹按靚」以三腳採茶戲的手法編創。傳統三腳採茶戲常以男女對唱山歌表現打情罵俏橋段,編舞者將歌詞轉化成肢體動作,此舞活潑逗趣令人會心一笑。「大家來跳舞」運用朗朗上口的客語,搭配節奏分明的動作,以活潑輕快的電音舞風吸引年輕人目光。


客家紙傘彩繪DIY   繪出專屬自己的客家味

       活動當日15:00-16:00,舞團將帶領參與民眾一起動手手作屬於自己的客家紙傘。油紙傘是極具特色的傳統工藝,彩繪油紙傘也是客家常見的文化活動,藉此讓參與者認識客家紙傘文化。彩繪後,舞團將邀請民眾拿著自己的專屬紙傘,一起學習紙傘舞蹈小品,體驗客家舞蹈之美。


      「新古典舞團」於1976年創立,1993年應文建會之邀,至紐約演出,獲得紐約時報資深舞評極高評價。2001年於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際青年創舞大賽」獲得最佳團體獎。2006年受法國國家舞蹈中心之邀,演出唐大曲《皇帝破陣樂》、《春鶯囀》、《蘇合香》、《團亂旋》及唐小曲《拔頭》。2022年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台中藝術家兒童合唱團及星光兒童少年合唱團,合作重現經典舞碼《布蘭詩歌》,深受世界各國民眾喜愛。

       10月29日(六)、30日(日)15:00-17:00還有免費手作體驗活動,更多活動詳情請關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粉絲專頁或官網。

  • 海報_大家來作客-樂舞擁大地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28A13ED69F6A2C5

工務局採訪通知 2022生態博覽會Eco Fair活動

發稿日期:111年10月25日

發稿時間:9:30

 

臺北市「2022生態博覽會Eco Fair」開幕活動訂於 111年10月29日(六)上午10點在大安森林公園盛大登場。現場有超過70個國內知名生態保育相關團體組成的生態市集,帶領民眾透過觸覺、視覺及聽覺體驗,讓大小朋友感受大自然的獨特、豐富與多元,進而認識自然、愛護生態環境。敬邀媒體朋友採訪!

 

時間: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AM10:00~11:0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兒童小舞台(近公園2號出入口)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


  • 開幕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10:00~10:05

主持人開場

10:05~10:30

暖場表演

10:30~10:45

貴賓介紹
貴賓致詞-楊平世執行長
貴賓致詞-林敏雄董事長
貴賓致詞-柯文哲市長

10:45~10:55

市長互動單元-聽!這是誰的聲音

10:55~11:00

長官貴賓大合照











**敬邀  貴單位文字暨攝影記者蒞臨採訪**

本局新聞聯絡人劉玉華0928-880-031

公園處聯絡窗口:王淑雅主任0922-948-074



  • 場地位置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83B721D272D7D624

工務局採訪通知 綠野仙蹤2022親子音樂會活動

發稿日期:111年10月25日

發稿時間:9:30


工務局採訪通知

綠野仙蹤2022親子音樂會活動


      美聲大集合!工務局再次與知名聲樂家簡文秀老師合作,10/29(六)下午3點將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綠野仙蹤2022親子音樂會」,並邀請南方二重唱、孫維廷、開心男團黑旋風、臺北市婦女合唱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簡兮熱舞社、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薩克斯風團、臺北市立民生國中樂團及龤之聲男聲合唱團等團體共同演出。敬邀媒體朋友採訪!

 

時間: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PM15:00~17:0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財團法人億光文化基金會

          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 

      

  • 音樂會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15:00~15:02

主持人開場 歡迎貴賓

15:02~15:1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熱舞社表演

15:12~15:17

貴賓致詞
柯文哲市長

15:17~15:22

簡文秀老師與柯文哲市長合唱

15:22~16:27

音樂會表演

16:27~16:37

簡文秀老師演出

16:37~17:04

音樂會表演

17:04~

歡樂唱「甜蜜蜜」(全體貴賓+演出者)











**敬邀  貴單位文字暨攝影記者蒞臨採訪**


本局新聞聯絡人劉玉華0928-880-031

公園處聯絡窗口:王淑雅主任0922-948-074

  • 場地位置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D7DCAE8B3DC934E

松山區公所新移民烹飪班 煎炒燉煮我在行 學員出師慶結業

臺灣因為地緣、人文及歷史等種種因素,有著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們,也有著多元的族群及語言文化。繼上次新移民手作班廣受好評,松山區公所再度與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學攜手辦理新移民烹飪班課程,自111年9月5日起每週一、三於該校專業餐飲教室舉辦烹飪班,學員並於10月24日歡喜慶結業。

本次參與的學員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印尼及馬來西亞,跟著專業的師資們學習。今日藉由結業式的場合,區公所特別準備一份小禮物,獎勵全勤的學員們,鼓勵他們好學不倦的精神,並且在家也化身為廚師料理出台式家常菜,滿足家人的味蕾,提升家庭情感。
    今年的烹飪班課程規劃中餐與烘培二部分,分別由臺北育達高中餐飲管理科周振文老師帶領中式料理,家常菜包含肉絲炒米粉、油飯、五香鹹豬肉、茄汁糖醋魚、香脆鹹酥雞及鳳梨糖醋排骨等;烘培點心則由李靜沂老師規劃,包含中秋應景的蛋黃酥、下午茶必備的雙味司康和咖啡蛋糕捲等。學員們在課堂上專注聆聽之老師示範同時一道道認真筆記,接著跟著步驟操作,最後如同魔法師般烹調出一道道美味的料理,更感謝老師們的耐心教導讓學員受益匪淺。
    劉育仨校長則表示,感謝松山區公所再次結合學校教育資源共同關注新移民在臺生活輔導,協助新移民發覺自身長處盡力發揮,很高興能與松山區公所一同善盡社會責任。

  松山區公所游竹萍區長也特別對學員們手藝精巧的廚藝以及熱忱學習的精神都給予高度的肯定,學員們不僅將老師們的專業技巧學以致用,在家利用常見的食材與器具,料理出可口美味、香氣四溢的佳餚與點心,不僅自我收穫良多,對於家庭的重視更是有愛。期勉透過本次課程學員能增進與新移民朋友的相互合作、幫助新移民融入臺灣社會,更期望學員能主動鼓勵新移民朋友們一同參與政府開辦的各種活動與課程,藉此促進文化交流,也歡迎持續鎖定松山區公所官方網站最新消息。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EB54E98A38394BF

聚点成网 多层照护(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③)

  核心阅读

  建设“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中心带站”搜集养老需求精准匹配服务、智慧平台养老数据实时监测……各地多措并举,逐步形成区县、街道、社区等多个机构和家庭相互支持的多层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需求。

  设施步行可及

  服务全面完善

  上午10点半不到,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乌塔社区的赵毅大爷就来到安泰街道智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从家出发,赵大爷走到这里只需3分钟。

  自己孤身一人,过去,赵大爷吃饭问题最头疼——怕麻烦、不爱做,常常就糊弄着吃。

  2021年10月,福州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同月,福州出台《福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多次提及兼顾老年人的便民诉求。今年8月,福建省明确提出构建城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养老服务、看病就医、文化体育等方面进一步满足老年人需求。

  安泰街道地处福州市中心城区,下辖4个社区,老年人口多。以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契机,安泰街道根据辖区内老年人口的分布,考虑最适宜老年人的步行时长和距离,挑选街道中心点,建设安泰街道智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社区长者食堂离家近、菜品营养清淡,一餐10元,10多个荤素菜可选。非就餐时间,食堂就地变身“学堂”,老年大学的老师常来开设老年课堂。食堂二层,就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住着27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10多位护理人员全天候守护着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附近老人有需要,也随时可以过来寻求帮助。

  医院、影院、美食街、商圈、街头公园、健身广场……“统统步行就到。”赵大爷说。如今,在福州市鼓楼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准实现全区覆盖,以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主体的养老服务网络越发完善。

  “我们虽然老了,可也得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你说是不?”赵大爷笑得开怀。

  “中心带站”服务

  精准匹配需求

  “婆婆身体怎么样?我们中心接到了您的离床报警。”

  “没事!我只是去厨房喝了点水,不用担心。”

  家住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百节社区的谢奶奶今年93岁,腿脚不便,子女不放心其独自在家。百节社区养老服务站助老员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其安装家庭养老床位,通过床带、手环和可视对讲等智能设备,实现对老人的24小时智能看护。

  “‘中心带站’模式就是把各层级资源打通。由站点搜集家庭的各项养老需求,需要哪种服务,便由中心精准匹配。”巴南区民政局副局长陈云峰告诉记者,为了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巴南引进14家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对区内建成的304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镇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12个、村级互助养老点172个),通过“中心带站、服务进家庭”模式实行社会化运营。截至目前累计服务超52万人次。“家庭个人养老能力有限,站点资源也有限,我们就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力量来弥补。”

  家住巴南区花溪街道的杜华君老人,今年63岁,因意外失去自理能力,家人将其送入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托管,中心专业的医疗照料,让杜华君老人半年便痊愈。如今杜华君老人选择搬出家,住进中心养老。中心有书法、防跌操、声乐等多种老年兴趣班,还经常有一些文艺汇演、集体生日等活动,杜华君觉得生活越来越有意思。

  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与1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2个村级养老互助点管理相联、资源互补,实现护工团队、医疗团队、文娱团队等人力资源服务下沉。在花溪街道红光社区养老服务站,记者看到,10多位老年人正依次进行中心护工团队的健康检查。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刘隆碧对社区养老服务站竖起了大拇指。“从家里走到社区养老服务站,只用8分钟。中心工作人员时常送医疗到站点,态度好,服务也周到。”刘隆碧腿脚不便利,现在每天都会定时来养老服务站做理疗。

  以老人居住地为中心,巴南通过“中心带站”模式,画出了一个个“一刻钟养老圈”。这背后,还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通过无偿提供场地、延长租期、租金优惠、资金补助等方式委托社会运营,鼓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采取“线上抽检+线下实检”方式,对运营单位进行绩效考核评估,保证社会化服务优质可持续。

  同时,政府监管也不缺位。在巴南区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一张大数据图让全区养老阵地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实现养老服务全流程网办,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实时监测。

  支撑网络立体

  居家养老便利

  中午11点不到,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燕华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银发助餐点里,陆续来了10多位老人。今天的菜单已贴在了窗口醒目位置:除了5个套餐之外,还有两大荤两小荤两素菜可供选择。67岁的社区居民王永银在机器上刷了助老卡,对照年龄组,花了7元钱,选择了套餐1——鱼头豆腐、冬瓜海米、一饭一汤。

  王永银告诉记者,他的老伴儿大多数时候住在儿子家帮忙带孙子孙女,他患上了青光眼后视力不好,炒菜做饭这些细活干不了,“菜新鲜,天天换,还便宜,我常来吃。”从家里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仅有短短两分钟的路程。

  吃好饭,王永银来到服务站一楼的健康小屋里称体重、量血压。“最近气温变化大,您更要多注意身体。”工作人员提醒道。

  燕华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人谢正悦介绍,服务站辐射该社区3个小区共920多名60岁以上老人,一楼设有助餐点、助浴、图书室和电脑吧,二楼可以提供健康保健、日间照料等服务。此外,服务站日常还组织各类为老活动和讲座。王永银很喜欢参加养生保健和防电信诈骗类的知识讲座,还参与过重阳节吃长寿面、中秋节做月饼活动。

  “王师傅,别忘了明天体检。”临回家前,谢正悦提醒王永银,街道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安排的年度体检,预定在第二天上午。“记得呢,坐公交车10分钟到!”王永银告诉记者,燕子矶街道的智慧民生服务中心,设有社区居家中心老年大学课堂,老伴儿打算等孙子大点去上个书画班;中心紧邻卫生院,有个头疼脑热去看病很方便。

  走进王永银的家,门禁处、厕所外、床头边,各有一个紧急呼叫按钮,连接直系亲属和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遇到紧急呼叫,会有人第一时间处理。厨房中和客厅里,还分别装有烟雾报警器和燃气泄漏报警器。“都是去年7月中旬,社区帮我免费安装的。”王永银说,从家庭到社区到街道,从生活自理到半失能到失能,助老服务越来越丰富,支撑网络越来越立体,居家养老也越来越便利。

  记者在栖霞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综合信息平台看到,目前全区共有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9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52个、社区银发助餐点140个、中心厨房9个。在居家养老板块,享受补贴人数18603人、当年总服务人数48145人、当年总服务次数712209次、当日上午完成工单数2127个。

  栖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现有户籍人口52.99万人,60周岁老年人10.96万人,占比20.68%。面对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枢纽,以街道养老综合体为核心,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便捷式银发助餐点和智能化家庭养老床位为补充,已经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形成“发展有序、覆盖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5日 1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025/c14739-32550920.html

北市圖吳大猷科學沙龍-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氣象知識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了推展及普及科學教育,將在10月至12月於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辦理吳大猷科學沙龍系列講座。本次講座以「大氣科學」為概念主題,透過邀請專家學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氣象知識,期待能激發民眾對於科學的熱愛與興趣。

本次系列講座共計辦理4場,10月29日(週六)邀請專業登山嚮導狐狸老師分享登山時常用的天氣資訊APP,有助聽眾在登山時能夠準確判斷天氣資訊。11月5日(週六)邀請三立電視吳德榮氣象主播以氣象預報的極限與應用為題,分享氣象預報是如何計算產生以及為什麼會出現誤差。

11月12日(週六)及12月3日(週六)分別邀請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劉清煌副教授以及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呂國臣主任分享發生在臺灣的劇烈天氣現象。劉清煌副教授追風超過25年,是臺灣龍捲風的研究權威,本次將與聽眾分享龍捲風的相關知識。呂國臣主任有近20年的豐富天氣預報經驗,對於氣象教育推廣不遺餘力,本次將在講座中分享颱風與臺灣之間的故事。

本系列活動全程免費且不需報名,講座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及北市圖閱讀存摺點數30點,歡迎對大氣科學主題有興趣的民眾蒞館聆聽。更多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吳大猷科學沙龍講座網頁查詢(https://tpml.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F0D7977836A8FE95)。
 
 
 
【登山新手不可不知的氣象實用APP】講座資訊
時間:10月29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狐狸(專業登山嚮導、登山天氣達人)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氣象老大洩天機:吳德榮主播談氣象預報的極限與應用】講座資訊
時間:11月5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吳德榮(三立電視氣象主播、前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臺灣龍捲風:追風行者劉清煌博士的龍捲風知識談】講座資訊
時間:11月12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劉清煌(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那一晚颱風直襲臺北城-漫談颱風伴隨的強風豪雨】講座資訊
時間:12月3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呂國臣(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 北市圖10月至12月吳大猷科學沙龍-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氣象知識講座.JPG
  • 北市圖1029吳大猷科學沙龍-登山新手不可不知的氣象實用APP.JPG
  • 北市圖1105吳大猷科學沙龍-氣象老大洩天機.JPG
  • 北市圖1112吳大猷科學沙龍-臺灣龍捲風.JPG
  • 北市圖1203吳大猷科學沙龍-那一晚颱風直襲臺北城.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A994840212DB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