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教育局新聞稿1111117臺北酷課雲陪你一起迎戰112學測 全科目提供新型學測必勝秘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地址:11008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北區

業務聯絡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陳秉熙科長  0953-287-353

新聞聯絡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企科       卓育欣研究員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1年11月17日】

【主題:臺北酷課雲陪你一起迎戰112學測 全科目提供新型學測必勝秘笈!】

【臺北報導】112年學測即將進入倒數階段,為了讓考生安心應試,考生的強力學伴–臺北酷課雲持續推出「112年學科能力測驗考前複習直播課程」,陪伴考生預測考題趨勢、精準抓題!自111年11月24日至12月14日平日晚間與週末時間,邀請臺北市名師群線上講授英文、數學、生物、地理等全科目考前重點及解題策略,並開放與線上教師即時問答互動,陪考生迎戰112年學測。


新型學測的素養題型,考驗學生面對情境的應變能力,掌握時事是關鍵之一。尤其近幾年的考試趨勢中,跨科/領域的試題比例增加,複習時務必加入跨科的知識點統整連結。


     北市中正高中李壹明老師於11月24日首日登場,搶先提供學生英文科應試秘笈。李老師提醒:「新型學測希望學生理解英文文意脈絡及組織架構,本次直播將帶學生分析段落發展,瞭解詞彙與語意的關聯性,掌握答題關鍵」。中山女中國文科李明慈老師、黃月銀老師叮嚀:「國寫重深度思辨與個人經驗表達的獨特性;國綜則特別留意疫情、環境永續等素養議題。」


     永春高中數學科曾慶良老師提醒:「除了把握基礎觀念和公式運算,更要加強圖形與空間概念的理解力。例如covid 19普篩的偽陽性問題運用『條件機率』概念;基地台設置問題運用『三角函數圖形概念』;以數學角度來思考時事是關鍵。」


     建國中學生物科周麗芬老師提醒:「生物試題創新度高,應試時須注意關鍵專有名詞的定義與相近概念的比較」;和平高中地球科學科陳亞華老師說:「地科屬於綜合應用的自然學科,多留心日常生活的現象,再與課本中的概念相印證會更得心應手。」


     臺北市的學生可藉由臺北市校園單一身分驗證帳號登入,外縣市學生可使用教育雲帳號登入,即可參與一系列精心規劃的線上直播課程,學生也可於事後重複觀看錄影課程及下載老師們的精華講義!


   此外,臺北酷課雲製作許多動畫類型的學科影片,科目涵蓋高中數學、物理、化學,考生們無須登入即可觀看。舉一個物理科的生活實例,當我們去配眼鏡時店家常會推銷「抗藍光鏡片」,到底藍光是什麼?肉眼無法看到因此很難體會它的存在,但透過動畫的呈現,就能具體瞭解原來光和物質一樣,都是由最小單元組成(光子),藍光的能量相較綠光、紅光來得更強,也因此市面上沒有抗綠光或抗紅光的眼鏡。


   又例如化學鍵的生成依循八隅體法則,其中價電子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但價電子參與鍵結的概念又很抽象。透過動畫的輔助,則能幫助學生使用路易斯結構式來說明不同物質的鍵結方式及它們的特性。


 建議不習慣在直播課程中與老師線上互動的考生們,可多探索平台上的學科影片,透過影片來自學複習;再配合影片中穿插的題目,考生們可以透過答題來檢視對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更多更詳盡的學測直播複習及學科影片內容,敬請鎖定臺北酷課雲(https://cooc.tp.edu.tw/)

 

※課程時間及直播科目

時間

科目

授課老師

11月24日(四)18:00-21:00

英文

中正高中 Mr. Alex Wallace、李壹明老師

11月26日(六)18:00-21:00

化學

中山女高 劉泓其老師

11月28日(一)18:00-20:00

公民

明倫高中 翁文俊老師

11月29日(二)18:00-21:00

地科

和平高中 陳亞華老師

12月3日(六)

14:00-17:00

數學A

永春高中 曾慶良老師

19:00-22:00

數學B

永春高中 曾慶良老師

12月6日(二)18:00-21:00

生物

建國中學 周麗芬老師

12月7日(三)18:00-21:00

地理

北一女中 張聖翎老師

12月8日(四)18:00-21:00

歷史

建國中學 莊德仁老師

12月9日(五)

18:00-19:00

國寫

中山女高 李明慈老師、黃月銀老師

19:00-20:00

國綜

中山女高 黃月銀老師、李明慈老師

12月14日(三)18:00-21:00

物理

大溪高中 徐碩志老師






 

/001/Upload/342/relpic/10162/8894781/0df32e07-dc9b-4e07-953a-884078f99502.jpg

  • 112學測課程表v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1262117104A3FC9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粉絲關心「團團」健康,熱情留言貼滿祝福牆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在8月發生癲癇以來,除了由專業醫療團隊不間斷的積極討論醫療方向,也很感謝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吳虹林先生及魏明先生抽空來臺現場探視,提供許多醫療及照養經驗分享,在這期間許多粉絲的祝福更未曾間斷。目前「團團」的病情逐漸趨於穩定,食慾也稍微好轉。為讓關心大貓熊的粉絲祝福不受地域與時間限制,大貓熊館出口處的祝福牆將轉為線上。

為了讓「團團」得到最好的照顧,動物園大貓熊醫療照養團隊在發現癲癇狀況的時候,就邀集各界專家並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共同討論,隨時調整用藥及照養方式,大貓熊「團團」的病況目前趨於平穩,自從「團團」健康有狀況之後,關心大貓熊的粉絲們也經過各種管道表達祝福。10月底的時候動物園在新光特展館(大貓熊館)的出口處設置了「團團我想對你說…」的祝福留言版,短短不到3週的時間,已經有數百名粉絲親自到現場留下祝福,還有桃園市信義國小的校長藉由發起寫明信片給團團傳送愛心的活動,密密麻麻的留言,都成為現場教導生命教育議題的重要教材。

自從發現「團團」有癲癇的情況後,醫療照養團隊為了要做為健康評估的判斷標準,增加了更多行為觀察的時間,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也可以發掘更多細微的行為,最近就發現「團團」和麻布袋抱枕互動非常可愛,有時候還會出現像人抱著抱枕的行為。經過團隊密集的觀察和討論,大貓熊「團團」現在雖然還是不適合到活動場裡和遊客見面,但是經過用藥的調整和專業的照養,病況已經逐漸平穩。為了讓喜愛大熊貓的粉絲能有不受地域限制也可以留下祝福,動物園特別邀請沒有辦法來到現場的粉絲朋友,也可以透過線上平臺留下祝福。

  • 「團團」:大家都好有創意,留言超可愛的
  • 「團團」:你看我的抱枕,用起來很舒服哦!
  • 「團團」乖乖量血壓
  • 小朋友滿滿的祝福,非常有愛!
  • 目前「團團」的病情逐漸趨於穩定,食慾也稍微好轉
  • 保育員幫「團團」製作了好幾個抱枕,「團團」都很喜歡
  • 桃園市中壢區信義國小藉由發起寫明信片給團團傳送愛心的活動,成為現場教導生命教育議題的重要教材
  • 短短不到3週的時間,已經有數百名粉絲親自到現場留下祝福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52F595C944A4151

国家卫健委:11月15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568例、无症状感染者18491例

  11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2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5例(广东24例,福建12例,北京5例,重庆3例,四川3例,天津2例,上海2例,江苏2例,内蒙古1例,陕西1例),含1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8例,北京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568例(广东564例,河南200例,北京197例,重庆126例,内蒙古82例,山西66例,陕西62例,四川61例,黑龙江35例,新疆30例,江苏25例,云南22例,福建19例,山东13例,甘肃13例,浙江12例,贵州10例,湖南6例,海南6例,辽宁4例,湖北4例,天津2例,上海2例,安徽2例,西藏2例,青海2例,河北1例),含45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69例,重庆16例,陕西15例,甘肃13例,北京10例,四川6例,内蒙古4例,山西3例,浙江3例,江苏2例,福建2例,湖南2例,云南2例,海南1例,贵州1例,新疆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5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8例,本土病例683例(广东265例,内蒙古222例,北京44例,重庆27例,福建17例,山西13例,四川13例,河南12例,湖南12例,陕西11例,新疆8例,江苏7例,山东6例,辽宁5例,黑龙江5例,云南5例,甘肃3例,天津2例,浙江2例,青海2例,上海1例,贵州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1439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8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25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654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602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1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5345例(其中重症病例2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6472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77043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36254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21848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576例,其中境外输入85例,本土18491例(广东6215例,重庆2688例,甘肃2688例,河南1674例,内蒙古1194例,新疆816例,青海531例,河北408例,黑龙江288例,山西259例,四川248例,陕西191例,湖南185例,云南185例,北京174例,山东156例,江苏126例,安徽82例,天津78例,湖北78例,浙江37例,广西35例,贵州27例,辽宁24例,吉林23例,江西20例,福建15例,宁夏15例,上海14例,西藏12例,海南5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991例,其中境外输入112例,本土2879例(内蒙古1310例,新疆381例,广东271例,河南268例,青海117例,湖北80例,山东76例,福建49例,河北42例,黑龙江37例,云南35例,四川33例,天津23例,山西23例,陕西23例,重庆22例,辽宁21例,北京14例,湖南14例,江苏11例,西藏7例,上海5例,安徽5例,广西4例,浙江2例,江西2例,吉林1例,贵州1例,甘肃1例,宁夏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61例(境外输入1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21499例(境外输入975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51527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45041例(出院94803例,死亡10549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5例(出院789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8069442例(出院13742例,死亡13645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16/c14739-32567439.html

臺北客家收冬慶熱鬧登場,結合收冬戲、客味野餐 DIY體驗客家文化



       由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2022臺北客家收冬慶」系列活動,將於11/19(六)上午9時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收冬祈福是傳統客家年度大事,今年遵循傳統敬謝伯公(土地公)、獻演收冬戲,並邀集全台近百客家小農與生活風格攤位、手作體驗坊,結合臺北客家書院111年第2期成果展、微酵野餐日—客家雙城嘉年華等活動,盛大邀請民眾共下(一起)品客家,歡喜熱鬧慶收冬!


《海宮情緣》兼容傳統與創新 開創戲曲新局

       收冬戲將由「景勝客家戲劇團」獻演《海宮情緣》。「景勝客家戲劇團」以傳承客家文化為使命,在編劇、舞台技術上,都能見到創新兼具傳統的突破演出。本次《海宮情緣》改編自傳統劇目,劇情中加入現代街舞元素,開創傳統戲曲新樣貌,邀您一同來觀賞。

  

書院成果展動靜皆美 職人手作互動奏響傳統與現代樂章

       收冬慶結合「臺北客家書院111年第2期成果展」展出,由職人講師帶領民眾參與客家工藝免費手作體驗(名額有限);手作體驗選擇豐富,當天不分年齡皆可報名參與製作傳統工藝的藍染、植物染,或多元跨域的德國木器彩繪、品嘗萬用醋及學習客家釀造知識,或適合親子體驗的擂茶製作、不同腔調的客語互動遊戲,由猜謎、念謠趣味學客語,提供貼近客家文化的多元體驗。

   動態展演以傳統與當代為核心,由樂曲演奏與人聲演唱班級帶來精采表演:傳統八音與二胡奏響經典客家樂曲、符合都會生活步調的拇指琴課程彈奏客語民謠。歌唱課程以經典合唱,與流行唱腔結合電子琴伴奏帶來演出,最後以客衫走秀結尾。動態精彩展演與靜態手作魅力交織,展現成人教育動靜皆美的神采與終身學習精神;新舊交融的客家音樂,演繹傳統客家文化融合都會生活的獨特魅力。


微酵野餐日╳客家雙城嘉年華╳種子生活節《醬。好。》

      「微酵野餐日—客家雙城嘉年華」也將於19日至20日上午10時至17時熱鬧展開。本次市集以種子生活節《醬。好。》為主題,聯合雙城市集(臺北市與新竹縣),以兩個城市為主體,加上四個組織(北市客基會 × 水花園農學市集 × 新竹十三好市集 × 綠色餐飲指南)合作,透過策展、論壇、有機市集、手作、餐桌共享方式結合客家文化特色,以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新竹新瓦屋兩大據點,打造以客家農業文化、友善環境為主軸,結合綠色餐飲、教育、遊憩之大型市集活動。2022臺北、新竹雙城嘉年華,將是雙城、雙據點,共同合作推廣原鄉物產與客家文化的第一個年度,未來每年將持續雙邊交流,邀請大家攜籃入內、看展逛攤,進入食物與土地的豐饒交響曲,感受客家文化在心中發酵的各種美好。


▍全國種子交換會▍

轉化客家秋收冬藏之糧食儲存傳統,改以全國種子交換會進行農糧種子為主的種子交流,保存糧食生態多樣性。一同交換全臺灣最珍貴的植物生命!

▍醬之餐桌|飛雀餐桌行動▍

首次連結雲林西螺詔安客原鄉之在地友善小農與生產者,以餐桌活動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將西螺米、醬重要食材,延伸永續餐桌、友善米食等概念,結合客家保存食文化,現場分享,打造出醬之飛雀餐桌。

  • 2022臺北客家收冬慶,邀您野餐看戲逛市集(3)
  • banner_1
  • 1119收冬慶流程表_圖檔
  • 2022臺北客家收冬慶,邀您野餐看戲逛市集 (2)
  • 2022臺北客家收冬慶,邀您野餐看戲逛市集
  • 客家大戲《海宮情緣》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隆重登場。 (2)
  • 客家大戲《海宮情緣》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隆重登場。 (3)
  • 客家大戲《海宮情緣》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隆重登場。
  • 臺北客家書院111年第2期成果展,提供多元體驗客家文化的工作坊。 (2)
  • 臺北客家書院111年第2期成果展,提供多元體驗客家文化的工作坊。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9AD4C2C3D728030

世界慢阻肺日:警惕!这些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今年的11月16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若不规范治疗,可最终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有哪些症状?哪些人群易患慢阻肺?该如何预防?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许小毛教授。

“慢阻肺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小毛教授介绍,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

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许小毛教授表示,咳嗽,是慢阻肺的最早症状,一般以冬春季节多发,晨起或夜间明显。咳痰,也是慢阻肺的早期症状之一,咳嗽时会有少量白色黏稠痰,早晨咳痰较多,痰量随感染而增多,常为脓痰。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典型症状,在患病初期,患者在工作和运动时会感到气短,严重气短者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和呼吸困难。

“目前,慢阻肺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遗传、年龄和性别、肺生长发育、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低体重指数等。环境因素方面,慢阻肺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吸烟(包括主动以及被动吸烟)、吸入生物燃料(如柴草、煤炭和动物粪便等)燃烧的粉尘颗粒、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暴露、空气污染和幼年呼吸道感染等。”许小毛教授说。

“长期吸烟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年长者,常接触污染气体、粉尘者,是慢阻肺患病及急性发作或加重的高发人群。这些人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肺功能,重点防范,及早治疗。”许小毛教授提示,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有助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减少职业性粉尘或者有害化学物质的吸入、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加强身体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也是预防慢阻肺的措施。(视频制作:实习生刘心迪)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16/c14739-32567182.html

北市圖西湖分館「從百老匯到好萊塢--歌舞電影大觀」愛樂賞析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將於11月19日(週六)下午2時辦理「從百老匯到好萊塢--歌舞電影大觀」講座,邀請金革唱片音樂總監林伯杰老師,帶您一探歌舞片的百年風華。


好萊塢電影與百老匯音樂劇可以說是共存共榮,同樣興盛於1920年代,特別是音樂劇透過電影的翻拍,而成為當今最受歡迎的表演藝術。在這堂音樂講座中,由達人林伯杰帶您從瑪麗蓮夢露的《紳士愛美人》、到黃金時期的《西城故事》《窈窕淑女》《真善美》、再看看《火爆浪子》《酒店》,直到電影版的《歌劇魅影》與《悲慘世界》等等,深入淺出地了解從百老匯到好萊塢之歌聲舞影!內容豐富精彩,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詳細活動內容可電洽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電話:02-27973183)或上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https://tpml.gov.taipei)查詢。

  • 北市圖西湖分館「從百老匯到好萊塢--歌舞電影大觀」愛樂賞析講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9CC08D57A6099C7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直播预告:科学认识淋巴瘤 守护身体健康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临床上会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并呈年轻化趋势,防治形势严峻。淋巴瘤早期症状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又应该怎样远离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11月16日10:00-11:0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邱录贵将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为广大网友科普淋巴瘤的相关知识,欢迎届时收看。

嘉宾简介:

邱录贵,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副教授;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论文140余篇。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点击“首页轮播图”进入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15/c14739-3256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