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国家卫健委:11月20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277例、无症状感染者24547例

11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6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8例(广东38例,福建15例,江苏9例,重庆9例,上海5例,北京3例,浙江2例,四川2例,天津1例,山东1例,湖南1例,云南1例,陕西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重庆3例*、江苏2例,浙江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2277例(广东984例,重庆231例,四川217例,河南161例,北京154例,山西120例,内蒙古92例,江苏56例,云南37例,陕西29例,山东26例,浙江23例,福建20例,甘肃18例,新疆18例,黑龙江17例,辽宁15例,贵州10例,青海9例,天津6例,吉林6例,上海6例,湖北6例,江西5例,海南4例,湖南3例,河北2例,西藏1例,宁夏1例),含78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600例,重庆56例,四川32例,甘肃18例,浙江12例,北京11例,陕西11例,山西10例,河南7例,青海6例,辽宁5例,江苏3例,福建3例,内蒙古2例,黑龙江2例,山东2例,湖南2例,海南2例,云南2例,宁夏1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均为本土病例,在北京;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8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5例,本土病例927例(广东546例,内蒙古98例,北京59例,重庆55例,山西33例,四川29例,山东15例,新疆14例,黑龙江10例,辽宁9例,云南9例,福建8例,青海8例,河南5例,陕西5例,甘肃5例,江苏4例,浙江4例,安徽3例,天津2例,湖南2例,贵州2例,海南1例,西藏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008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6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692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626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2210例(其中重症病例10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61123例,累计死亡病例5229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856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19058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16343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4730例,其中境外输入183例,本土24547例(广东8101例,重庆5898例,甘肃1173例,河南1050例,新疆893例,内蒙古832例,北京808例,河北734例,山东647例,陕西637例,四川612例,青海530例,山西518例,湖北325例,黑龙江280例,广西232例,吉林210例,天津192例,江苏189例,湖南178例,云南95例,辽宁75例,浙江69例,宁夏58例,安徽56例,贵州56例,上海33例,福建22例,江西14例,西藏14例,海南12例,兵团4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091例,其中境外输入95例,本土4996例(内蒙古1371例,广东948例,新疆534例,河北460例,重庆244例,黑龙江234例,河南177例,湖南164例,山东136例,山西100例,湖北83例,甘肃82例,北京70例,青海69例,四川59例,云南57例,福建52例,宁夏25例,安徽22例,陕西20例,天津17例,辽宁17例,江苏15例,西藏12例,贵州8例,浙江7例,吉林6例,江西3例,广西2例,上海1例,海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794*(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08514例**(境外输入113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613419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49615例(出院96218例,死亡10599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6例(出院789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8163008例(出院13742例,死亡13950例)。

备注:*:重庆核增3例;**:重庆核增1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21/c14739-32570593.html

車拋錨卡路中,警民攜手合力推車、電霸救援,想方設法助解危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第五中隊員警,於日前擔服巡邏勤務行經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時,發現一輛自小客車橫停在行人穿越道上險象環生,員警察覺有異立即下車了解狀況,該名女性駕駛表示車輛突然熄火卡路中無法發動,員警旋即指揮交通,並與熱心民眾合力將拋錨車輛推至路旁安全處所停放,隨後利用電霸仍無法發動車輛,立即協助該女駕駛聯繫車輛維修廠及拖吊車助脫困。

保安警察大隊表示,第五中隊小隊長簡永順、警員李君翌等2員,於日前擔服18時至22時巡邏勤務,途經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51號前,發現一輛白色自小客車橫停在行人穿越道上驚險萬分,一名女性駕駛似乎被車輛突如其來的熄火狀況嚇得驚慌失措,因時逢下班尖峰時間車流量大,拋錨車又佔據整個外側車道壓縮道路使用空間,容易釀成交通意外,員警見女駕駛一人孤立無援,立即與路過民眾合力將拋錨車輛緩緩推至路旁安全處所停放,恢復交通順暢,女駕駛表示,好險有員警及熱心民眾幫忙,不然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簡小隊長於現場詢問民眾借助「行動電霸」欲幫忙發動車輛,惟引擎仍無法啟動,於是再協助女駕駛聯絡車輛維修廠商及拖吊車業者前來現場處理,才恢復巡邏勤務,女駕駛對於員警及民眾的熱心幫忙頻頻答謝:「真的很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謝謝!」。

保安警察大隊呼籲,行駛車輛前應先發動檢視儀表板上是否出現警示燈號或異常車況,確認水、電、油量均維持正常狀態再出發,並定期保養車輛才能確保行車用路安全。

  • 照片1-臺北市保安警察大隊員警與熱心民眾合力將拋錨車輛推至路旁安全處所停放(jpg)
  • 照片2-臺北市保安警察大隊員警借助「行動電霸」欲幫忙發動車輛(jpg)
  • 照片3-臺北市保安警察大隊第五中隊警員李君翌、小隊長簡永順等2員。(由左至右)(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7A97535DED6E989

东南亚侨胞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侨界关注)

  华踪医迹展上的中医药彩绘和植物标本展示墙。

  华踪医迹展上展出的近代中医药广告纸。

  华踪医迹展上的中药铺复原场景。

  “华踪医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简称“华踪医迹展”)近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等展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回顾了东南亚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的历程,讲述了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出海”的不解之缘。

  

  丰富的展品蕴藏匠心

  苏合香、荜茇、千里光、扦扦活……走进华踪医迹展厅,满墙的中草药实物标本和植物彩绘映入眼帘,以生动直观的方式为观众揭开中草药的“神秘面纱”,一展中草药植物的“曼妙之姿”。

  在华踪医迹展上,像这样别具匠心的形式随处可见。模拟郑和下西洋航船木箱的展柜、将东南亚中药品牌的广告纸用亚克力板串联成五彩斑斓的“广告墙”、以“云中谁寄锦书来”为设计灵感悬挂在展厅顶部的侨批段落、还原中药铺历史风貌的场景搭建、一比一复制的东南亚“药膳”菜肴……华踪医迹展通过200余件(套)展品,以“相邻相望 互通共融”“赤子之心 明明如月”“一饮一啄 血脉相连”“如琢如磨 令闻令望”4个篇章,展现了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在东南亚传播交流、落地生根的累累硕果。针灸穴位互动演示仪、“对花对草对中药”的“斗草”小游戏互动区、马来语中草药词汇从汉语“借词”体验区等互动板块,让观众能够动手体验,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除了亮眼的展览形式,本次展览聚焦“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的内容也让观众耳目一新。中国医生崔伟在公元前257年赴越南行医;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名医吴瑞甫拒绝日伪政权利诱,赴新加坡行医,主持《医粹》《医统先声》刊物,成为新加坡中医学史的先驱;南洋著名侨领陈嘉庚创立中西制药厂,生产种类繁多的传统中药制品……展览中,丰富的历史展品,为观众讲述了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海外传播之间的历史故事。

  “华踪医迹展陈列的文物藏品超过200件(套)。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本次展览通过鲜活的故事、精彩的历史瞬间、珍贵的文物史料,生动再现了从秦汉时期到现当代,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贡献,讲述了华侨华人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实践者和有力传播者,保障海外侨胞健康、惠及当地民众的感人故事,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华侨华人移民海外的奋斗史、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史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史,印证了中医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东南亚、走向全世界的过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臧杰斌说。

  拉近观众与中医药距离

  “在中医药‘走出去’的过程中,漂洋过海的华侨华人都是中医药的重要传播者、核心继承者与坚定弘扬者。”在华踪医迹展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杨荣臣说,为了更丰富、更立体地展现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讲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药”的中国故事,他们策划了此次展览。希望以东南亚华侨华人移民活动史的视角,为观众徐徐铺开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发展的长卷。

  作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筹建以来的首次展览,华踪医迹展的筹备历时1年有余。“此次展览由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华侨博物院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协办,展出的200余件(套)藏品由6家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共同支持。可以说,这次同行业、跨主题的‘跨界展览’是参与各方共同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策展过程中,整个团队配合默契,不少‘新点子’都是大家‘头脑风暴’和‘灵感碰撞’的结果。”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吴潇湘介绍,比如,展览入口中草药展示墙的草药品种由策展团队精挑细选,既要反映中国与东南亚的风物各异、交流互鉴,又要有“颜值”、能展现中草药的植物之美;又如,“斗草”小游戏中,用中草药名对对子,不仅参考了《镜花缘》《红楼梦》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的“斗草”内容,也充分发挥了团队成员的创造力。“我们希望,展览不仅能展现东南亚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传播的故事,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医药的文化属性和多元价值。”吴潇湘说。

  华踪医迹展执行策划人赵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策展过程中,我们梳理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大量藏品,精选与中医药相关的侨批原件,中药品牌广告纸、包装盒,中医药相关藏书等展品,并通过新颖鲜活的形式呈现,希望拉近观众与中医药的距离,感受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生活氛围。”

  “开门办展”实现“1+1>2”

  “假如你是一名华侨,现在打算远赴东南亚开中药铺谋生。快在展厅找一找,哪些器具不可或缺?”在华踪医迹展的展览手册最后一页,一张可撕拉的活页为观众提供了几个参观“线索”。这个特别设计是为展览后续的配套社会教育活动量身定制的。

  收听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参加中医药科普知识及专题活动,体验中医药文化与工艺美术制作相结合的香囊制作、陈皮制作等手工课程……更多形式的社会教育等展览配套活动正在开展中。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服务部主任吕咏梅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华侨历史博物馆还在筹备“云游侨博”网上直播活动,带全球观众一起“云端”看展,同时探索用粤语、闽南语等海外华侨华人的“乡音”直播,用马来语、印尼语等东南亚国家语种直播,让更多海外受众了解华踪医迹展。

  “华侨华人群体是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主力军之一。可以说,华侨华人史也是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史。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移民最早涉足的地区之一,因而中医药在东南亚传播的历史非常悠久。直到现在,东南亚仍然是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中医药在当地受众多、需求大、影响深远。”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研究员罗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展览将华侨华人历史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发展这两条线索有机结合,这种小切口、深挖掘的策展思路实现了一定的创新突破,有助于推广华侨华人文化和中医药文化。

  “此次展览是华侨历史博物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华侨博物院等多家行业博物馆深化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从这次展览经验来看,多家行业博物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联合办展,有利于实现‘1+1>2’的效果,为我们此后‘开门办展’打开了思路,积累了经验。”宁一说,“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2月。未来,我们还将把这次展览打造成精品展,在国内甚至海外其他博物馆巡展,擦亮华侨华人和中医药这张海内外文化交流的名片。”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21/c14739-32570390.html

为“银发族”破解“数字困境”

  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刘梦(右)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视频拍摄功能。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目前,“银发族”正加速融入网络社会,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持续推进,老年群体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进一步激发。专家认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帮扶、家庭反哺等方面齐头并进,将积极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难题、促进数字红利惠及全民。

  

  推动老年群体融入互联网

  “智能手机什么都好,就是很多功能用不明白”“使用26键输入法时,我手指头粗,经常一按就按俩”“一不小心就会点到广告,还不好关”“手机经常会自动安装一些软件”……面对各类互联网应用,不少老年人直言不便。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相关调研组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反映出互联网时代老年人的“数字困境”。报告显示,在对老年模式的认知、使用状况调查时,只有1.1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始终使用”,13.24%的受访者表示“比较熟悉,经常使用”。67.5%和58.3%的老人认为上网时的字号、字间距不符合他们的生理状况,难以看清文字。47.75%的老年人明确表示不太愿意学习新应用软件,很多受访者拒绝接触“非必需”软件。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方案,推动老年群体融入互联网,推进民生服务便利共享。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明确提出“坚持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等。

  2021年,工信部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重点工作包括互联网网站与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等。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抓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融合运用新技术,切实促进产品丰富多样和服务方便可及,提升互联网应用无障碍化普及率。

  在政策引导下,不少互联网平台推出“关怀模式”的服务和功能。例如,今年4月,微信上线“听文字消息”功能,用户开启后点击文字消息即可听到语音朗读,从而帮助有阅读困难的用户更好地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美团、支付宝、抖音等拥有较多老年用户的热门应用软件均推出了“长辈模式”按钮,百度推出了单独的“百度大字版”“百度地图关怀版”等。

  用心用情弥合“数字鸿沟”

  一系列互联网适老化、去障碍化改造举措初见成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数字适老化及信息无障碍服务持续推进。截至2022年6月,工信部已组织完成对452家网站和应用软件的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和评测,不断贴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应用需求。

  互联网适老化、去障碍化改造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消除“数字鸿沟”的核心从“要不要”变为了“怎么做”,进行更贴合实际、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改造成为数字时代公共服务的重要议题。

  有研究机构对首批列入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名单的互联网应用进行梳理后发现,相关应用改造进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旧版应用远未达到合格水平。比如,个别应用软件的关怀模式只出现在首页,一旦跳转到其他页面,就会回到正常模式;许多互联网适老化改造都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来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将适老化改造简单理解成调大音量和字体……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专门针对适老化产品及服务的标准较少,产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互联网适老化、去障碍化改造的深入推进,消除“数字鸿沟”的举措更应落到实处、杜绝“表面文章”。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万蓉认为,对老年群体定期的基础性调研不充分,加上互联网适老化改造缺乏数字化标准,导致很多情况下改造流于表面。在改造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通过传统渠道进行公益宣传,以帮助老年人养成参与、使用网络的习惯。

  业内人士认为,有关方面应用心用情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弥合“数字鸿沟”,在各种升级迭代中努力做减法。通过降低操作门槛,真正提高老年用户体验,让全社会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21/c14739-32570389.html

教育局新聞稿1111121臺北市112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高級中等學校簡章公告囉!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官月蘭科長 0930-936-532

              鍾采珍股長 0928-860-016

新聞聯絡: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研究員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1年11月21日】

【主題:臺北市112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高級中等學校簡章公告囉!】

【臺北報導】臺北市112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高級中等學校簡章已經公告囉!本安置管道係臺北市提供國中身心障礙畢業學生進入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校所設立的入學管道,凡是本市國民中學111學年度應屆或非應屆畢業生(含110學年度以前),並領有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證明之各類身心障礙學生均可報名參加!


 112學年度共有64所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1,223個安置入學名額,其中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提供793名安置入學名額,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430名安置入學名額。身心障礙學生除參加本安置管道,亦可參加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考試及高級中等學校或專科學校五年制新生入學。本安置管道報名時間為112年1月10日及11日,應屆畢業生由畢業國中團體報名,非應屆畢業生請於112年1月11日親至臺北市立臺北特殊教育學校報名,不受理通訊報名,安置結果預定112年3月31日(星期五)中午12時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北區特教資源中心及臺北市身心障礙學生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安置系統公告。


 安置管道分7類組辦理,包括:「視覺障礙組」、「聽語障礙組」、「肢障腦麻病弱組」、「情緒行為障礙組」、「學習障礙組」、「自閉症組」及「其他障礙組」。由本市鑑輔委員會各工作小組依據學生性向、優勢能力、在校表現及特殊教育需求等綜合研判進行安置,家長與國中老師應依據學生各項表現及能力,輔導學生選填適性志願,以利學生在高中教育階段能適應學校生活,快樂學習。


 安置管道簡章已公告於臺北市立臺北特殊教育學校(北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站(http://nse.tpmr.tp.edu.tw)及本市教育局網站(https://www.doe.gov.taipei/)(公告資訊─最新消息─高中職),有關詳細報名資格、報名資料、重要日程及各校開缺名額及科系請詳見簡章,倘有最新訊息,亦同步於上列網站更新。


 本安置管道係落實身心障礙學生適性安置及多元發展,建議學生與家長在填寫志願前充分與學校老師溝通,衡酌學生性向、興趣、能力,選擇適合的科別學校就讀,讓孩子在快樂環境中學習成長!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4B828A220CDCDA3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成都龙泉驿区本轮疫情涉及传播链条共22个

中新网成都11月20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19日从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都龙泉驿区本轮疫情涉及传播链条共有22个,昨日成都大学、穗丰米店、三联水产市场、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等链条新增了非管控病例,存在潜在传播风险,其余链条新发病例均在管控中。

截至19日,本轮疫情成都龙泉驿区共有阳性病例189例,较18日新增20例。成都龙泉驿区现有高风险区35个,临时管控区23个,在管密接4778人。

18日,成都龙泉驿区对龙泉、大面、十陵等9个重点街镇,开展扩面核酸筛查,共设置采样点853个、采样台1734个,组织采样人员1734人,累计采样120.8万人,共筛查出16例阳性病例;今日,成都龙泉驿区正继续开展重点区域扩面筛查,已采样101.4万人,已出结果10.3万人,结果均为阴性。

成都龙泉驿区副区长王旭涛表示,成都龙泉驿区已组织动员1.4万名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人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和志愿者下沉一线,在外围设置“一室八组九岗”,建立“五本台账”,全力提供专门服务。在物资保障方面,积极引导居民线上采购或社区代购,设置物资配送点和中转站,由专班专人配送到家,优先保障肉蛋奶、蔬菜等必要生活物资,目前全区生活物资供应有序,请市民朋友们放心。

在就医服务方面,成都龙泉驿区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设立临时医疗点,对有外出就医需求的,实行闭环管理,落实专人专车。经过排查,对60名独居老人、39名孕产妇、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行动不便以及166名其他特殊群体,落实“一对一”专门服务,提供用药就医、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服务。(完)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120/c14739-32570216.html

喝太茫!騎上人行道、險撞牆 警梭巡立逮送辦!

臺北市1名男子前(16)日19時在市民大道四段某居酒屋飲酒至22時30分左右結束,隨即騎乘機車返家,行經市民大道三段、復興南路口時,逆向騎上北側人行道,險撞上民宅外牆,經松山分局東社所員警發現攔停,盤查時該男酒氣濃厚,並向警方坦承晚間在居酒屋飲用啤酒數罐,對自己的行為相當懊悔,同時再三請求警方原諒,經依法實施酒精濃度吹氣測試後,酒測值高達0.78Mg/L,全案依刑法公共危險罪現行犯上銬逮捕。

松山警呼籲市民朋友,歲末年終,飲宴聚餐逐漸增加,歷年來均為酒駕案件發生的高峰期,再加上許多民眾仍存有「不會那麼倒楣,遇到警察路檢」的僥倖心態,警方除定點執行酒測路檢外,將結合各項勤務加強攔檢盤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90C6E5D3D4C0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