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北市警破獲黑幫毒品倉庫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掃黑專責隊溯源偵辦毒品案,經分析相關資料發現,桃園地區一帶之幫派份子,涉嫌以販賣毒品的暴利作為主要營利,桃園地方檢察署倫股陳檢察官映妏遂指揮本大隊與海巡署偵防分署新竹查緝隊共組專案小組偵辦。

    案經專案小組跟監及蒐證後,掌握該販毒組織成員彭嫌和徐嫌於桃園市桃園區和新北市中和區等兩處承租套房作為毒品倉庫之用,經本專案小組鎖定倉庫地點後,遂持桃園地方檢察署核發之拘票前往查緝,當場逮捕進出毒品倉庫之犯嫌,並在兩處倉庫查扣12.9公斤的安非他命及43公斤的愷他命大量毒品、電子磅秤、分裝袋及封口機等不法證物,全案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移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偵辦在案。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表示,將持續針對所有涉入毒品犯罪的組織幫派以強勢作為並溯源偵辦、刨根斷源不法金流,嚴正執法,貫徹公權力,保障社會安全,另也會賡續全面盤點轄內潛藏治安隱憂因素,針對幫派份子及其堂口、依附寄生行業全面掃蕩刨根,秉持掃蕩幫派除惡務盡,展現市政府維護治安決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0A9579901281754

人離火熄防煮焦  安全裝置不可少

自立冬以來,各地氣溫明顯下降,民眾最愛煮食薑母鴨、麻油雞及各式鍋物等暖胃產品,而消防局也發現,近來有數起因燉煮鍋物不當致燒焦之火災案件。據消防局統計,爐火烹調為本市最常見的火災起火原因,已連續5年高居首位,而今(111)年截至11月止,已發生583件爐火烹調火災,占本市火災40.2%,其中更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


經分析爐火烹調火災,發現有高達83.5%是發生在住宅,進一步分析住宅烹調起火原因,煮菜燒焦高達96.9%,究其燒焦原因,有55.7%是住戶忘記正在烹煮食物,其次是於烹煮時外出,且未關閉爐火,食物持續烹煮至燒焦,占31.8%;而分析烹調者年齡,以61-70歲最多,占30.2%,其次為71-80歲及51-60歲,各占18.7%,顯見易因爐火烹調不慎引發火災者以61-80歲之中老年人居多。


消防局提醒,民眾烹煮食物應養成「人離火熄」之習慣,於烹煮時如因故需離開廚房甚至外出,應暫時關閉爐火,如遇需長時間燉煮之食物,無暇長時間在旁看顧爐火時,可設定定時器輔助提醒,避免因忘記或一時疏忽造成燒焦甚至引起火災;此外,除了養成良好烹調習慣外,爐具的選用也是一大重點,具備安全裝置之爐具,如可偵測熄火並自動遮斷瓦斯的自動熄火裝置,及偵測鍋具溫度過高即自動關閉爐火之防空燒安全裝置,皆可有效降低爐火烹調火災之發生機率。


民以食為天,煮飯這看似平凡的小事,卻是多數民眾每日都要面對的事情,爐火烹調火災也因此長年居本市火災原因首位,消防局表示,只要確實養成良好烹調習慣,並搭配適當爐具安全裝置,便可有效預防爐火烹調火災發生,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AD5BBFED2532CCC

防疫热点问答|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做好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等文件。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抗原“阳”了怎么办?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专业解答。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212/c14739-32585431.html

儿童出现发热、咳嗽怎么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当前,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儿童存在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险。如果儿童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应该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进行解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王荃表示,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季节,实际上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非常多,比如常见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当前一定程度上流行的新冠病毒,还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一些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等。“绝大多数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一般情况下热程持续2—3天,病程大概在3—5天。”王荃说。

  “家长有时候对孩子发烧特别紧张,觉得立马要去医院,其实不必要。”王荃说,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精神状态还可以,尤其是当体温降下来之后,如果和平时状态一样好,这时候就不必着急去医院,可以在家进行对症处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社区医院等其他途径,得到一些专业指导。

  王荃介绍,发热时可以进行对症的治疗,家里可以常备一些退烧药,比如常见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如果是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二者择其一;如果是6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服用退烧药。

  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此外,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发热超过3天,或持续高热,或精神状态差,或出现呼吸加快甚至呼吸困难、频繁呕吐、腹泻、脱水等情况,都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王荃表示,不建议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更不能同时使用。交替使用并不会实现更好的退烧效果,反而可能增加孩子肝肾负担,造成脏器的损害。

  是否可以选择中药治疗?“无论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等,中医对其认识都是外感病。”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在中成药的选择上,如果孩子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目前在冬春季一般以风热病因为主,可以选择治疗风热感冒或者有辛凉解表功效的中药。

  刘清泉提醒,“中药的退烧效果不会那么快,千万不能吃完一种中药,一两个小时没退烧,再吃第二种、第三种中药。如果高热超过38.5摄氏度,仍应该使用西药退烧药,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会更好,退烧快且不易反复。”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2日 06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212/c14739-32585111.html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北京12月10日0时至24时新增病例情况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12月10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78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877例无症状感染者(含10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12月10日0时至24时,新增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法国2例,中国香港、德国各1例。

12月10日0时至24时,治愈出院52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997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211/c14739-32584959.html

上海探索中西医结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术后加速康复(ERAS)是当今最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之一。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加速康复外科(ERAS)专业委员会10日成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岳阳医院)大外科主任冯寿全教授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年结合医学·上海论坛同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在加速康复外科分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将联合上海市多家医院,开展多中心、多学科的中西医结合ERAS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出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上海各医院间中西医结合ERAS的学术交流和成果共享,在建立管理规范标准、指导引领临床诊疗、促进临床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黄荷凤,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何东仪教授分别做主旨报告,分享了大数据驱动中西医结合精准诊疗、中西医汇聚创新的思考与实践等。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教授当日告诉记者,该学会自2017年起创办结合医学•上海论坛,作为每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论坛,始终围绕着“结合医学,是趋势,更是未来!”这个主题,结合每年具体情况,展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现状、研究成果、创新趋势。

针刺是最古老的中医技术,现代针刺麻醉是古老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医和西医的完美结合,将加速术后康复。在心胸外科分论坛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周嘉教授分享了“现代针刺麻醉的创新与发展”。他告诉记者,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与常规气静全麻的临床结果同期比较,在心肺手术中,无气管插管的现代针刺麻醉在达到同样的手术安全性情况下,减少约70%的麻醉药物使用量,降低了大剂量麻药对人体的伤害,可有效减少术后疼痛、镇痛药物使用,提高脏器保护,加快术后康复。这位专家认为,现代针刺麻醉是中医传承创新、中西医结合并重发展的重要尝试。

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技术方法学。在周嘉看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应该是该技术方法的“试验田”,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特区”。作为上海岳阳医院院长,周嘉教授直言,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不断探索中西医多科室合作的学科建设模式,建立了18个中西医协同中心。据了解,各中心汇聚多个学科诊疗团队(MDT),以疾病为抓手,以病程病症为靶点,分阶段实施独立的中医、西医治疗策略,建立以疗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发挥了中西医协同的优势。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211/c14739-32584949.html

形成合力,落实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优化核酸检测查验措施,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优化调整阳性感染者隔离方式,优化调整部分场所防疫要求;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确保交通物流畅通,强化从业人员防护……新制定的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各地迅速行动,制定具体的落实举措,更加科学精准、有序有效地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主动优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近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出台一系列优化措施,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应对了五波全球性疫情的冲击,感染率和死亡人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抗疫实践极大程度保障了全体人民的生命安全,极大程度创造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极大程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前,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出台的十条优化措施,是基于病毒特点和疫情形势,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实践经验,对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部分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的防控措施能够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新特点,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更高效地利用防控资源,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

  必须认识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新十条出台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完全放开或所谓“躺平”。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慢性病和基础病患者众多,医疗卫生资源数量相对不足,且医疗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此次优化既针对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病毒变异株特点、疫情流行特征,也考虑到对疫情形势动态的研判、对现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评价,还综合了各地疫情防控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的梳理总结。这次优化,正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具体实践,是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举措,通过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免疫接种,加强药物和医疗资源的准备等,进一步提升防控能力,为今后继续优化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最终战胜疫情提供条件和保障。

  防控措施和策略的调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同心、同向、同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医疗资源的布局和利用,统筹好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要科学精准做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落实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做好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确保医务人员的力量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要优化预防接种服务,细化各种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的“最后一百米”。要加强病毒变异、疾病严重性、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尽量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每个人也都应担负起护卫自身健康、家人健康的责任,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切实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一揽子、一体化统筹推进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落到位,才能更加精准有效遏制疫情,形成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场持久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携手齐心、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赢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1日 0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211/c14739-3258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