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

北市圖2023市民生活講座開跑

臺北市立圖書館「2023年市民生活講座」開始囉!想知道那些學校沒有教的事,歡迎您到訪圖書館一解知識的渴。北市圖致力協助市民汲取新知,廣邀各界專家學者蒞館演講,豐富您的終身學習生活。今年度各館精心策畫領域多元的講座選題,涵括民眾日常關心的醫療健康養生、家庭關係經營、生活法律常識等實用資訊;有放眼古今中外的文史時空之旅,也有實地走讀臺北古蹟的城市風光導覽;新聞媒體識讀、自然生態保育、性別平等教育等重要議題不可少,啟發創意思考的文學對話、LINE貼圖與繪本創作以及陶冶性靈的歌劇藝術鑑賞、園藝栽培巧思與東南歐私房行旅秘境亦待您前來一探究竟。


歡迎家長與大小朋友一起來北市圖度過愉快的假日。本年度各月份市民生活講座詳情,可上北市圖首頁(https://tpml.gov.taipei) >活動報導 > 每月藝文活動表 > 市民生活講座查詢。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F797251F08C5D2A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健康中国|新冠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丙种球蛋白不宜自行使用

如何科学认识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

病毒感染应该说没有特效药,有一些针对病毒的,比如能够抑制和干扰病毒复制的药物可以在病程早期使用。有的药物要求5天以内使用,其实最有效是2天以内。病毒刚进入人体、刚开始复制的时候使用药物干扰病毒的复制,能够减轻病毒的载量,然后减少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再加上自身的抵抗力,就减少它向重型、危重型发展。

如果病程超过5天,已经进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的时候,实际上这些抗病毒药是没有效果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

从目前数据看,在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中使用抗病毒药物有它一定的价值,在已经进入ICU的人群再使用就没有效了。同时,一些轻症的年轻人,以及没有重症高风险的人群,使用这些抗病毒药物目前也没有看到明显收益。

抗病毒药物使用不当会出现哪些风险?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

抗病毒药物,尽管高危人群早用是有效果的,但是必须注意它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特别应该注意,抗病毒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老年人合并有慢性基础病,平时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有的群众一听“特效药”,就给老人备点放在家里,老人就直接使用了,如果没有阅读说明书,风险更高。因此,服用药物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或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

抗病毒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也有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像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就不能同时使用奈玛特韦这类药物,否则就会出现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有些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病人,有时候要调整剂量,甚至不能使用,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来使用这类抗病毒药。

丙种球蛋白只适用于重症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

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在ICU治疗的病人,可以使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但这些药物不适合在家中使用,也没有预防作用。同时,这些药物要注意使用时机,比如炎症因子风暴等情况下使用才有较好效果。不建议大家在家里预备或者预防性使用。

来源:央视网

编辑:刘洋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03/c14739-32598626.html

112年玉兔迎春添新象整維補助再加碼!1月3日開始受理

發布機關: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聯絡人:陳俊全科長
聯絡資訊:02-27815696轉3139



       北市府為因應近年營建成本大幅上漲,特別將外牆拉皮補助由原本每棟補助總工程經費50%、300萬元為限,提高至400萬元為限;結構補強補助則由原本每幢補助總工程經費50%、4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為限。另為協助住二山限區居民加速整新,外牆拉皮補助比例及金額更是大幅調高至每棟總工程經費80%、640萬元為限;結構補強補助則是提高為每幢補助總工程經費80%、800萬元為限;更新處表示,今年整維補助於112年1月3日開始受理申請至112年12月29日止。

 

       北市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公寓住宅占了很大比例,而且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已達到20%的超高齡社會標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打造高齡友善城市,北市府除了提供老公寓增設電梯每座250萬元補助外,今年也加碼提供外牆拉皮、結構補強的補助,協助市民朋友達成在地共老、幸福安居的心願。目前老公寓增設電梯迄今已核准補助57件,其中32件已完工, 25件也即將完工請領補助款!

 

更新處提醒於申請相關補助時,須由社區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申請,民眾如有成立管理組織的問題及需求,可逕洽建管處公寓大廈科(服務專線:1999轉2710)提供協助,若民眾想知道如何申請整建維護補助卻不知該從何著手,可洽詢更新處(02-2781-5696轉3152、3157、3158、3159、3204)有委託專業團隊社團法人臺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辦理二階段社區輔導,由專業建築師親至社區,提供現場可行性勘查、法令說明及相關費用試算與分攤方式等免費諮詢服務,也可至更新處網站(https://uro.gov.taipei/)熱門查詢申請專區下載資料,或上《台北都更解壓說》Facebook粉絲專頁,瀏覽最新資訊。




                          


  • 附圖1-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儂儂園社區(增設電梯前)
  • 附圖2-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儂儂園社區(增設電梯後)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140C8BBEF4DFC18

为人民健康筑基(体坛观澜)

  在新征程上,让我们一起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奋发的姿态,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注入新的活力,让明天更加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体育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取得了巨大成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实现且成果不断巩固扩大,全民健身事业再上新台阶。

  新年伊始,2000余名户外运动爱好者齐聚浙江江郎山,以登高迎新年的方式,传递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在天南海北的新年祝福中,“健康”被提及的频次越来越高。近年来,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传统大项的群众基础依然稳固,攀岩、陆地冲浪、飞盘等新兴运动成为健身新时尚,云端运动会、客厅瑜伽课等令人耳目一新。健康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运动健身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如今,行进在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老百姓的期望交汇在一起,新时代赋予全民健身事业前所未有的新动能,也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迎来了进一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正在创造全新的发展机遇,让全民健身走进更多人的生活,筑牢人民健康的基础,这必将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在新征程上,让我们一起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奋发的姿态,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注入新的活力,让明天更加美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3日 1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03/c14739-32598361.html

以爱国卫生运动夯实健康中国根基(大健康观察)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近年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改善空气质量、水质量作为最基础的民生工程之一,碧水蓝天已经成为工业柳州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
  图为柳州汽车城在碧水蓝天映衬下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黎寒池摄(人民视觉)

  浙江省宁波市近年来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深化污染治理,在沿江两岸、湖边和山坡植树护绿,修建体育公园、健身绿道、休闲娱乐场地等,切实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和娱乐需求。
  图为宁波市甬江边水韵公园的健身场与绿道。
  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金陵水库,青山环抱,绿树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生态画卷。
  刘贵雄摄(人民视觉)

  2022年11月3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实验学校,学生在进行视力检测。
  王树成摄(人民视觉)

  2022年以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张家沟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农村实际的垃圾分类、焚烧、堆肥减量处理新模式。
  图为2022年8月11日,张家沟村垃圾处理点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垃圾。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2022年是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为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爱国卫生运动自1952年开展以来取得累累硕果,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中国政府“卫生城市特别奖”“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给予了“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的高度评价。

  2022年12月27日,2022年度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由全国爱卫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指导,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大会组委会主办,以“爱卫70载 健康中国行——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为主题,同期举办“健康城市”“健康机关”“健康生活”“健康风尚”等主题分会。通过主旨发言、交流分享、圆桌对话等形式,大会旨在汇聚多方合力,助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行稳致远。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从“除四害”运动到“两管五改”,从“五讲四美”到“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70多年来,爱国卫生运动为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爱卫办主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从2022年9月底在北京举办启动会以来,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特色实践与典型经验,这次大会是对各地“爱卫70载 健康中国行”活动的集中展示。

  “通过美丽中国建设,空气更加清新,饮用水更加清洁,土壤更加安全,这都将从不同角度减少群众疾病负担,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在诸多环境要素中,大气环境改善对于人体健康的效果最为显著。过去10年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世界大气污染治理进程中位于前列,重污染天数和强度的双降有效减少了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疾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环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比10年前增长2倍多;城市公厕总量近34万座,比10年前增长50%;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在疫情防控中,环卫人承担了大量环境消毒杀菌、涉疫垃圾处理等攻坚任务。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何斌表示,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接续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业农村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把农村户厕改造、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美化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2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稳定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8%,95%以上的乡村都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

  健康城市加快建设

  健康城市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重要载体。

  2016年,全国爱卫办确定了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2019年,首次公布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成为各地健康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2021年度,有54座城市光荣上榜,其中24座城市跻身“各省(区、市)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行列,30座城市获得“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称号。

  江苏省苏州市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吴庆文把苏州健康城市建设的经验概括为4个“主动健康”:主动建立健康优先制度,聚焦大卫生、大健康,致力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主动提供有效健康管理,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下沉,积极建立无病要防、小病要早、慢病要准、急病要急的管理格局;主动落实健康促进职责,系统强化健康城市的软硬件保障,全市健身步道总里程达到5000多公里,基本建成城乡十分钟体育健身圈;主动营造全民健康氛围,引导公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9.96%。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从改革开放初期改造连茅圈,到试点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沼气池,再到农民用上抽水马桶,河北省正定县的“厕所革命”经历了三次升级,正定也成为全国农村厕所改造的排头兵。

  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常委、正定县委书记王俊红介绍,正定县从坚持思想动员、坚持因地制宜、坚持试点先行和完善机制四个方面,综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正定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创建了72个省级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庭院6万多户。

  “健康细胞”茁壮成长

  一个个健康的细胞构成了一个个健康的人,而一个个健康的城市、乡村也需要健康的“细胞”来支撑。只有学校、医院、家庭、社区等“细胞”保持健康,全社会整体上才能实现健康。

  “在不同的‘健康细胞’中存在不同的人群,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面临的健康问题不同,需要的健康服务也不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升健康促进相关技术、改进相关方法和措施,满足人们不同的健康需求,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得更加健康幸福,这是开展“健康细胞”建设的最终也是最主要的目的。通过微观的基础建设,最终促进实现健康中国。

  健康家庭建设是“健康细胞”建设重要的方面。在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看来,要实现健康家庭建设,一方面,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建立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创造生育友好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会同其他部门开展促进活动,提高家庭成员健康素养、健康技能,营造清洁环保的健康家庭环境。

  杨金瑞介绍,下一步,将从提升家庭成员健康素养、涵养家庭新型婚育文化、培养一批健康指导员、培育健康家庭指导机构和培育一批健康家庭示范户5个方面继续开展“健康细胞”建设工作,让健康家庭建设成为健康中国建设强有力的基石。

  学校作为“健康细胞”建设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室外活动多,同学们近视的就少,我带的班里孩子们的平均视力在5.0以上……”四川省成都市迎宾路小学用体育促健康,将健康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搭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乾介绍,成都市探索形成了从下到上汇聚“健康细胞”的健康城市建设思路,把健康建设任务直接落实到家庭、社区等社会基础单位,广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家庭和单位聚集的健康社区,进而建设健康街道、镇,营造区市县整体健康氛围,全面推动健康城市的建设。截至2021年底,成都建成市级健康街道镇127个、健康社区村418个、各类健康单位797个、健康家庭近万个,夯实了城市的健康基础。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03/c14739-32598269.html

112年中正區「新春揮毫贈春聯」,新春開運錢兔似錦!

    農曆新年即將來臨,為增添年節氣氛,臺北市中正區公所延續多年傳統,結合周邊社區資源,特邀請中正社區大學、中正區民俗委員會、幸福里辦公處等單位於112年1月10日(二)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在本所10樓大禮堂(臺北市忠孝東路1段108號10樓)舉辦一年一度的「新春揮毫贈春聯」活動。

活動開場將由中正區大家長-林聰明區長和與會嘉賓共同題字開筆,祝福所有民眾兔年揚眉吐氣、鴻兔大展,隨後並邀請6位書法名師運筆揮毫寫春聯提供民眾隨機選句挑聯),民眾除可親炙大師揮灑傳統書法之美,還可免費將春聯帶回家妝點年味,機會難得,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112年1月10日(二)上午9時30分起到中正區公所10樓大禮堂排隊領取。

此外,現場還有香枝紙錢減量宣導、稅務宣導及捐贈紙本或電子發票換精美禮品等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中正區公所敬祝大家兔年吉祥如意、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F5B72DE0F724DDA

2023年1月1日 星期日

中部以北限定臺北樹蛙–天冷就喊「呱-呱-呱-」

又到臺北樹蛙的繁殖季節,每當聽到低沉拉長的「呱-呱-呱-」,也就是濕冷寒流抵臺的時節,而且越冷牠們求偶的叫聲競爭越激烈,與臺灣大部分的青蛙選擇在春夏繁殖,顯得格外不同。

臺北市立動物園是許多野生動物居住的最佳選擇,綠色的臺北樹蛙其實整年都在,但因為保護色好,不特別找還真不容易發現牠的蹤跡,偶然發現在樹葉上縮著休息的牠們,還真的很像草仔粿。臺北樹蛙選擇在秋冬繁殖,與大部分春夏繁殖的蛙類明顯不同,當寒流來襲,即使在白天也有機會聽到牠們求偶的叫聲「呱-呱-呱-」,可是想要看到本尊不是那麼容易。

臺北樹蛙的成蛙體長約3-4公分,體背會隨環境調整綠色的深淺,但黃色的腹部、趾部、蹼膜跟眼睛虹膜是牠不變的特徵,趾端膨大的吸盤能在垂直的物體上活動,動物園團隊在前幾天的蛙調活動中看到不少的臺北樹蛙,這個季節樹蛙科就是牠們獨秀的季節,雄蛙選擇在落葉堆下挖洞鳴叫,吸引雌蛙前來配對產卵,是少數在冬天繁殖的青蛙。

在這個季節繁殖的除了不怕冷的特有種臺北樹蛙,還有外來入侵的小花蔓澤蘭,目前正在開花,花期每平方公尺可產生高達17萬顆風媒傳播的種子,繁殖力驚人,使它們能在短短的十幾年間蔓延全臺,政府定每年的九月為小花蔓澤蘭清除月,因為10月到隔年2月為小花蔓澤蘭的開花、結果期,此時清除小花蔓澤蘭反而容易讓他擴散,趁著花期來動物園賞蛙、聽蛙兼認識小花蔓澤蘭吧!

  • 當寒流來襲,即使在白天也有機會聽到牠們求偶的叫聲「呱-呱-呱-」
  • 又到臺北樹蛙的繁殖季節,越冷牠們求偶的叫聲競爭越激烈
  • 綠色的臺北樹蛙很像草仔粿,不容易發現牠的蹤跡
  • 臺北樹蛙的成蛙體長約3-4公分
  • 臺北樹蛙選擇在秋冬繁殖,與大部分春夏繁殖的蛙類明顯不同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6E0592CB0DE7D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