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月6日 星期五

民政部推动养老机构就医用药优先保障

从民政部获悉,为推动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就医用药优先保障,民政系统成立部省市县四级工作专班,开展“日调度”,全面推动落实。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1月3日,通过协调工信部调拨和地方自行协调解决,全国累计为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解决解热镇痛药85.7万盒、止咳药73.5万盒、中成药99.2万盒、口罩1766.4万个、防护服116万套、抗原检测试剂628.9万个、血氧仪2.4万台,机构急需的药品物资基本得到保障。全国养老机构均已建立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

“2022年12月23日,各地民政部门通过开展养老机构就医用药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已基本摸清了养老机构就医用药需求情况,经过连日调度,全国养老机构急需的抗疫药品物资已基本解决。”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说,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是抗疫药品物资储备还有一定缺口,还需要继续加强协调对接,指导养老机构储备一定量的药品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是养老机构虽然建立了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但个别地区可能因医疗资源紧张难以及时安排床位和进行救治;第三是后期就医用药保障动态跟踪需加强,药品物资消耗要及时补充,新成立的养老机构要及时建立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任欢)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07/c14739-32601575.html

內湖警寒冬送暖,協助弱勢家庭過好年


內湖分局內湖派出所警員王少東平時擔服家戶訪查勤務時,發現內湖區內湖里轄內有一對母女因行動不便無法就業,平時生活陷入困頓,需要善心人士提供協助。


內湖派出所所長陳奕安獲知即前往關心瞭解生活狀況,只見華姓婦人行動不便,還要照顧患有智能及認知障礙之女兒,因此無法外出就業工作,生活陷入困境,陳等2員見上述情形,趕緊尋求相關社會資源,協助經濟弱勢之家庭,使得以紓解生活困境。


適逢農曆春節將近,所長、王員及內湖里里長許昌華等人於本(1)月4日18時許前往該婦人家中,協助申請急難救助,再轉請民間社福團體協力救助,華女對於警方及里長的熱心協助,不禁情緒悲從中來,惟仍不斷地表示感謝,讓其感到社會的溫暖。


內湖分局員警平時除了結合各項勤業務執行,不定期關懷訪視弱勢家庭活動,主動探訪轄區弱勢家庭及低收入戶,並積極協助申請急難救助等措施,幫助弱勢家庭度過難關。

  • 圖說1:員警協同里長到家訪視
  • 圖說2:內湖派出所所長陳奕安、警員王少東、內湖里長許昌華等人一同協助弱勢家庭.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8A7A5ED766AB4604

教育局新聞稿1120107-2023重磅出擊台北『原』宇宙Podcast~一個專屬臺北市原住民青年與學子暢談都市經驗及圓夢故事的節目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地址:臺北市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課程教學江維靈組長 0970-041-727

     臺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白紫‧武賽亞納主任 0980-984-311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卓育欣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1月7日】

【主題:2023重磅出擊台北『原』宇宙Podcast~一個專屬臺北市原住民青年與學子暢談都市經驗及圓夢故事的節目】

【臺北報導】臺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2023推出全新Podcast節目台北『原』宇宙,邀請臺北市原住民青年學子暢談自己在都市生活經驗及圓夢故事,透過輕鬆的訪談,述說臺北求學及生活的有趣故事。


/001/Upload/342/relpic/10162/8915755/057a5daf-8fc0-429c-80a4-76d0db9f73eb.jpg


 在網路上具有高人氣的單口相聲演員喬瑟夫(簡慕懷),演出自然且口條流暢,很難相信他曾經有「口吃」的困擾。有著排灣族的深邃輪廓,但跟一群原住民在一起時卻曾感受到強烈的孤獨感,他如何以另類幽默詮釋原住民當代的囧境?


 臺灣第一個獲得金馬獎的女導演及臺灣第一位金馬獎原住民導演陳潔瑤,因為父親的舊相機,開啟了她對影像世界的好奇,在國片最慘澹的年代她跟著張作驥等導演,從最基層的場務開始學習,以原住民女性的溫柔視角透過電影探索及實踐泰雅文化。臺藝大電影系畢業的曾宇平用影像表達陌生又親密的泰雅文化,求學過程中如何回應同學質疑的加分議題?


國內第一位以原住民傳統族名行醫執業的精神科醫師希雅特‧烏洛,就讀臺大醫學院期間,因為積極參與學生社團才認識自己的族群並積極參與太魯閣正名運動,學生時期的文化議題歷練如何成為他在醫學精進的涵養,並成為國外留學的優勢條件?


 臺北市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主任白紫‧武賽亞納說,以上的故事說明了臺北原民孩子的心情,在臺北市出生長大的原住民,其實在某些方面是一群很孤單的孩子,他們沒有部落經驗,也沒有一般社會大眾所期待的原住民印象(原住民口音、幽默、愛跳舞唱歌、擅長運動…),也因為都會化讓他們在原住民群體中被視為「他者」,他們渴慕原住民的文化,但內心對於族群及身份認同常會感到迷惘,台北『原』宇宙節目以教育為出發點,透過年輕人常使用的傳播媒介,讓臺北的原住民孩子暢談自己的都市經驗,也讓更多老師、家長及同學,有不同的視角認識身邊的原住民學生。


 台北『原』宇宙節目就像是臺北原民的小宇宙,這個宇宙中有發生了許多精彩的故事,有努力拼搏的圓夢故事、有承受著異樣眼光的孤獨與心酸、有背負著家人老師期待的緊張與壓力、有歡樂悲喜的燦爛時光、有突破框架的自我實現及蛻變,每一位受訪者在節目中暢談難忘的求學經驗、生活趣事及影響至深的文化信念。


 八集節目共訪問八位來賓,一個小時的節目分成上下兩集播出。每一位來賓的故事正好投射出不同領域及族群的都市經驗,第一季內容包含:網路人氣喜劇演員排灣族的喬瑟夫、一路當學霸的太魯閣醫師希雅特‧烏洛、在電影中認識族群的泰雅族金獎導演陳潔瑤、曾宇平,及努力證明凱達格蘭族存在的凱族後裔杜宜蓁。第一季節目於每週五下午5時於各大平臺(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 Podcast Google Podcast…等)上架播出。


 下一季節目,也力邀歌壇新勢力黃宣、擁有外國血統的原住民青年林仰明與達亞‧谷倖、從小參與原住民活動的紫布爾正若與高箴、國中曾參與原住民學生社團的陳胤叡與杜鳳儀同學談如何融入原民圈。訪談內容除了完整收錄於台北『原』宇宙Podcast節目,也將製作成電子書,讓更多人認識臺北都會區的原住民故事!


 臺北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主任白紫‧武賽亞納強調,這幾年教育界重視多元文化及全民原教可以落實在校園裡及日常,但是還是常常會看到許多因為對原住民刻板印象引起的誤解,我們希望透過這16集節目累積臺北原住民青年學子的故事及書寫屬於都會原住民的文化觀點。


~~竭誠歡迎媒體朋友報導~~

  • 2023重磅出擊台北『原』宇宙Podcast~一個專屬臺北市原住民青年與學子暢談都市經驗及圓夢故事的節目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A73A53F833EB206

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第一线

  岁末年初,为确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需求得到满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辛、勇毅坚守,保持坚忍不拔、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始终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第一线。

  应收尽收  应治尽治

  浙大二院党委书记、心血管病专家王建安表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价值观,我们确保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牢牢守住患者生命健康防线。这场疫情是对全院职工的一场考验,考验的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我相信全院职工一定能战胜困难,不辱使命。”

  连日来,王建安与院长王伟林及班子成员一起,开启“白+黑”“5+2”模式,只要医疗救治工作有需要,就随时召开线上或线下会议,紧急研议救治需求、讨论部署工作任务、迅速调整全盘工作。

  针对患者就诊情况,医院多措并举,动态调整救治诊疗政策,对全院医护人员统一调度,科室床位统一调配。

  班子成员划定分管区域,各自带队、轮流值班,各党支部、临床、医技、行政科室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奋战在患者所需的各个岗位。

  医院致力于整合资源,统筹调配,优化流程:创新打造患者急救链,有效打通“急诊与ICU”“急诊与病房”运行链,加速院内患者分流和消化;全面强化重症救治力量,第一时间成立疫情相关重症救治讨论专家组;扩容重症病区,新建ICU病房由原重症医学科室“对口托管”,托管科室全权负责病区建设与管理;各院区创新开设专门病区,促进危重症患者的院内高效流转,缓解全院ICU收治压力,并在保障患者得到适宜和有效照护的前提下优化院内医疗资源配置。

  在此基础上,医院还格外关注基层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研判推出协同救治新方法。去年12月23日,浙大二院牵头,30家紧密型协作医院共同成立急危重症专科联盟,整合医院重症监护资源,全力做好城乡一体化疫情重症救治工作。

  有序分流  高效救治

  发热、呼吸道症状是新冠的典型表现。如何按患者需求等级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浙大二院开设了呼吸综合门诊,所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均可在此就诊。

  呼吸综合门诊的时间为每周一至周日的早8点至晚12点,每日不限号源,统筹安排高年资医生出诊。

  为应对患者需求,浙大二院还扩容了发热门诊。“目前发热门诊已完成5倍扩容,并向各科室抽调大量有抗疫经验的医护人员前来支援。”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徐峰说道。目前,发热门诊患者人均就诊时间缩短至30分钟之内。

  为实现有序分流、高效救治,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无阻,自去年12月26日起,医院两院区的行政一、二党总支的党员志愿者们,每天早7点至晚10点协助急诊维持秩序、分流患者。

  医院还对就诊流程和门诊布局进行了优化。“优先安排65岁以上老年病人就诊,并派护士陪诊,同时建立了发热门诊转急诊流程和发热门诊预检评估制度,以保证高风险患者得到及时的转送和救治。”门诊护士长范清秋说。

  针对老年患者和孕产妇、儿童等特殊患者,医院也提早进行了安排部署。副院长王良静透露,医院预备了部分病房给这些患者使用,还对陪同家属进行培训,严格规范用餐等事宜。

  互联网医院也起到了分流作用。近3年来的常态化疫情防控,让浙大二院在互联网医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绿色通道、绿色专窗等形式,提供不间断的线上医疗健康服务。

  统筹调配  实时联动

  “护士长,给我排班吧!休息了几天,身体已经好很多了,不能耽误科里工作!”“我还没有被感染,哪位同事吃不消,我可以顶上!”

  各个科室的工作群里,这样的消息一条接一条。在人手紧缺时,自身也拿着“病案号”的医护人员互相协调、实时补位、随时顶上,往往是吃颗退烧药就冲往前线,只为最大限度保证人力、尽最大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抗疫近3年来,浙大二院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奔赴全国各地抗疫一线。如今,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为打赢这场“家门口”的决战全力以赴。

  医院调配1000余名医生纳入统筹池,成立了呼吸危重症治疗、营养支持、康复治疗、用药指导、影像支持等5个指导小组。还组织开展包括感染患者诊疗方案、重症救治、药物介绍、影像诊断、营养诊治、中医治疗等内容的新冠救治培训,培训医务人员4000多人次。

  全院新冠患者分流以来,许多科室在保证既往住院手术患者日常管理的前提下,还集体组织了新冠治疗的系统学习,动态补充诊疗力量,以保证患者得到标准化、同质化的科学救治。

  面对实时变化的形势,医院打通所有科室护理人力,实行统筹调配。利用护理人力资源预警系统,实时联动、快速调整,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用于保障最重要的护理工作。

  关键时刻,只有团结、担当、拼搏,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浙大二院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致,为曙光的破晓、暖春的回归倾尽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7日 06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07/c14739-32601538.html

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智能管家”让养老服务更聪明

  “家里有了‘智能管家’,帮助太大了!”走进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春潮花园,68岁的居民钱洁云的家有些特别:门口装有红外感应器,只要探测到家里两天没人出门,会立即通知社区人员上门查看;厨房装着烟雾报警器、煤气泄漏报警器和防溢水报警器,如冒出浓烟、发生煤气泄漏或漏水,将第一时间自动报警;床头装有可视电话和一键呼叫铃,需要助浴等为老服务或发生紧急情况,老人可直接呼叫街道养老院或医护人员处理……

  “有一回,我老伴在家里突然晕倒,幸亏用智能装置紧急呼叫才成功脱险。还有几次家里忘关煤气,都是智能装置及时提醒,才没有造成事故。”钱洁云说。

  钱洁云所居住的旺庄街道,是无锡市首个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智慧”二字已渗透到养老服务的方方面面。

  “我们通过‘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呼叫中心+智慧终端’的服务模式,完善各项为老服务信息采集和分析,进而推出智能化保健理疗、便民生活、社区远程医养结合等服务,广受老年人欢迎。”街道民政部门负责人朱国清介绍,对于住在街道养老院的老人,街道配备有智能卧床监测、移动护理等智能系统。对于居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街道推进“养老床位进家庭”项目,同步进行意外报警装置等智能设备安装。对于面向老年人的普惠性配餐中心,街道建有“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送餐到家”的助餐系统。

  钱洁云手里还有一张“乐享生活卡”,是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办理的。平时,她可以凭卡到中心参加文娱健身活动,并享用助餐、洗涤等为老服务。“刷卡签到”的背后,也有智能化帮忙,可以自动分析老年人的喜好与需求,匹配个性化服务。

  钱洁云的手机上,就时常收到社区推送的活动信息,“邀请我参加编织、剪纸等手工活动,正好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不只是旺庄街道,新吴区6个街道都在打造智慧养老体系。眼下,各社区工作人员正上门入户、做好信息采集,对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从智能水表、烟雾报警器到煤气泄漏报警器,可供选择的智能设备有10多种,今年预计有8000多户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会用上政府补贴安装的智能设备。”新吴区民政卫健局副局长钱敏锋说。

  新吴区将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更多智慧养老服务。“我们将搭建区级一体化智慧康养云平台,助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人福利、安全监管等一网统管。通过打造智慧养老掌上顾问,方便老年人连接在线咨询、预约申请、远程照护等线上服务功能。此外,还将继续完善老年人信息库,通过大数据分析老年人需求和能力评估等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对接精准服务。”钱敏锋说。

  新吴区的丰富实践,是无锡市大力提升公共养老服务的缩影。据了解,近年来,无锡市突出科技赋能,创新推动智慧养老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健全智慧养老服务精准服务、高效管理、安全保障、健康保健、助餐服务“五张网”,已建成了市、区、街、居四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养老服务智慧化平台,智慧养老服务机构超过200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6日 19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06/c14739-32600812.html

打造友善共融的校園環境!青發家教中心「彩虹寶寶上學去!同志親職分享系列座談」教師研習

       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與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合作,在2022年度推出「彩虹寶寶上學去!同志親職分享系列座談」,透過四場線上教師研習,協助一線教師與師培生了解多元性別家庭的生命經驗,藉由同志家長的現身說法,如真人圖書館方式,分享性別認同歷程與生養子女的親職經驗,並由講師自身從多元性別學生轉換到多元性別家長等角度,協助一線教師認識多元家庭,共同建立友善多元性別的校園環境。

       本次合作團體同家會(https://www.lgbtfamily.org.tw/)致力於陪伴同志成家、提供同志家庭服務與親職教育資源以及爭取同志家庭權益,與青發家教中心於2022年8-12月期間辦理「彩虹寶寶上學去!同志親職分享系列座談」研習,累計超過百餘人次參加,共協助48位講師認識多元性別家庭、提升性別相關知能。

       透過線上研習的方式,跨越地理區域的限制,甚至有離島地區的教師共同參與,並且透過回饋表單的意見統整,可看見老師們對於多元性別家庭教育知能的需求,包含學習學校端如何營造友善多元家庭的環境,以及如何與同志家長達成親師合作的經驗分享。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通過後,未來將有更多元型態家庭進入校園體制,在家庭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的面向上,勢必需要融入多元家庭的視角與培訓知能,青發中心將透過持續辦理多元性別家庭教師研習與相關活動,增進社會與教育體系對於多元性別相關知能,打造友善共融的社會。2023年各項課程活動已陸續規劃中,敬請期待!

       相關課程資訊請至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官網查詢(https://ydfe.gov.taipei),並歡迎按讚追蹤中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CYDFans),掌握最新消息!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AADCA7AB5A551AB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落户两大医院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提高我国骨科领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通知》,决定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形成南北协同、优势互补的模式,建立多中心协同工作机制,落实相应职责任务,带动全国骨科领域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根据通知,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体医院,负责医学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并投入一定的工作经费和专门人员,确保医学中心按职责任务开展相关工作。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06/c14739-32600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