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安徽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本报合肥1月29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实施方案》围绕推进安徽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5项重点工作任务、17条具体措施。一是完善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提出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实行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等3项措施。二是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提出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统计调查制度、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加强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等4项措施。三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出推动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强化资金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等4项措施。四是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出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基础作用、推动公办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培育优质市场主体等4项措施。五是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提出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等2项措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30日 1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30/c14739-32613950.html

2023年1月28日 星期六

节后返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这几点要注意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节后返岗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院感染与控制中心副主任周鹏程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人群,建议暂缓出行和返岗。同时,周鹏程给出以下几点返岗个人防护建议。

坚持佩戴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厢式电梯、在人员密集场所办公等,均应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办公场所优先采用开窗自然通风的方式。没有条件自然通风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空调使用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使用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时,确保室内新风量达标。

勤洗手

工作期间,接触快递、清理垃圾、饭前便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避免使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外出回到家,应先洗手。

注意环境清洁

电梯按钮、打卡机、办公桌、会议桌、门把手等高频触碰的物品表明要做好清洁,明确受到污染时,可用含酒精或季铵盐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安全就餐

错峰就餐,减少人员聚集。购(取)餐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餐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就餐时分散就座、不扎堆。

周鹏程提示,“阳康”后也要做好个人防护。目前正处于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仍做好个人防护,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29/c14739-32613506.html

家门口的“医”靠——江苏基层疫情防控一线见闻

1月27日一早,段女士和丈夫因感染新冠病毒来到江苏泗洪县半城镇穆墩岛村卫生室,村医田军给他们开了止咳药、止痛药。“有田医生在,我们安心。”

春节假期,卫生室仍每天早上七点开到下午五点。卫生室没有患者时,田军会去65岁以上高风险重点人群家里,给他们测量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关注他们的健康状态。

今年春节,对田军来说有点特别。他没回县城的家,把家人都接到岛上过春节。“这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第一个春节,岛上居民不少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我不放心。在岛上过年,他们有什么事,一个电话我就能及时赶到。”田军说。

穆墩岛是个湖心岛,居民去乡镇卫生院需先乘船再坐车,要近一小时。对岛上近600口人来说,田军是他们家门口的“医”靠。

为守护居民身体健康,像田军一样,江苏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确保他们春节假期期间及时就诊。

大年初三,南京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氧疗室里,年过八旬的李爷爷正在吸氧。他告诉记者,自己处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容易疲劳,时而胸闷气短。“从家走过来就五六分钟,所以只要感觉不舒服,就来这里请医生看看,吸个氧。每次做完氧疗会舒服很多。”

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血透患者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救治的重点人群。江苏在2022年12月已完成这四类人群摸排,并根据风险分级分层分类服务。春节假期期间,江苏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饮食怎么样?身体好点了吗?今天俯卧位通气趴了多久?”……春节假期期间,南京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孙滨每天都要对89岁的张爷爷进行健康随访。

张爷爷是孙滨手机里120余位“重点对象”中的一员。春节假期的每一天,孙滨都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上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测,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我们社区有不少老人,每天问一问才放心。”他说。

“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的重要意义,在于尽早准确识别重症风险人员,及时转诊。”盐城阜宁县吴滩卫生院副院长张迅说,大年三十下午两点多,医生吴晓梅在走访重点人群时发现董陈村村民、76岁的顾奶奶血氧饱和度为82%,吴晓梅判断老人有转重症可能,随即将情况上报给吴滩卫生院。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阜宁县针对医疗救治设置了4个专家组。吴滩卫生院将顾奶奶的情况上报给专家组,专家组认为有转诊必要。当日下午四点左右,顾奶奶从家中被送往阜宁县人民医院。经过积极治疗,顾奶奶已于1月27日出院。

为方便群众就医,江苏把更多的药物、设备等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江苏还实施省级、市级专家分片区分级负责,对片区医疗卫生机构现场巡诊。春节假期期间,专家巡诊“不打烊”。1月21日至27日,江苏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驻专家骨干5126人次。(记者邱冰清)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29/c14739-32613481.html

河南武陟:夫妻村医的“健康夜校”

“广大村民注意了,今天晚上六点半,‘健康夜校’讲新冠病毒感染后期不适症状的康复常识,请大家准时到村卫生室听讲。”1月25日,大年初四傍晚,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赵庄村,大喇叭响彻大街小巷。

“走,去村卫生室听有战夫妻讲健康知识!”村民薛德会听到广播后,边走边招喊着邻居。

18时20分,村卫生室院内,村医郝有战和妻子秦文娜为前来听讲的村民发放一次性口罩和健康宣传折页。

“文娜,我转阴快一个月了,但总感到浑身没劲,你给我看看吧!”村民郝金香腿还没迈进门就开了口。

“姐,先给你量量血压吧!估计你是新冠感染后期不适症,今天‘健康夜校’讲的就是这方面知识,你要好好听听哟!”秦文娜熟练地给郝金香量血压,耐心地说,“血压稍微有点高,没有大妨碍。明天再来量量,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当运动。”

18点30分,郝有战走上讲台,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后,就开讲了:“今天主要讲新冠病毒感染后期不适症状的康复常识。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呼吸不通畅、咳嗽、浑身无力等。因此,咱们要对症治疗,记住康复口诀,一是乏力没劲多休息,注意增加营养;二是咳嗽胸闷深呼吸,食疗冰糖炖梨;三是临症用药要规范,不适随时就诊……”

今年50岁的郝有战和妻子秦文娜均毕业于焦作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后又到省市医院进修,回村当村医20多年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温馨贴心的服务守护着群众的健康,被村民们誉为“黄金搭档”。特别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他们夫妻两人依托武陟县大封镇卫生院探索的“健康夜校”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新冠病毒感染后期康复、老年病日常治疗和季节性疾病预防等话题,利用晚饭后卫生室就诊患者少的半个小时,坚持每周免费开办两期健康讲座。

“俺村的‘健康夜校’非常切合群众健康需求,很受欢迎,每期都有几十人参加。”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小军告诉记者。

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

“今天的‘健康夜校’结束了,大家还有啥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以随时来问。下期‘健康夜校’的主题是脑卒中预防知识,欢迎按时参加。”结束时郝有战不忘提醒大家。

“‘健康夜校’就是好,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健康夜校”的常客郝国际深有感触地说。

“下一步,我们还将适时邀请市、县、镇医院的科普专家来村里讲课,将‘健康夜校’常态化,切实当好父老乡亲健康的守护人。”郝有战信心十足地说。(记者 崔志坚)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29/c14739-32613441.html

护航“生命通道” 江苏保障院前急救服务

血氧饱和度在60%上下浮动、满肺湿啰音、鼻导管的吸氧效果不佳……近日,73岁的钱先生在家中突然病重。

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南分站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派出救护车前往。在救护车上,医生沈佩和同事第一时间判断出老人可能是顽固性低氧血症,立即使用了无创呼吸机,使钱先生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抵达接诊医院。“对患者来说,第一时间获得正确的救护,非常重要。”沈佩说。

面对各地急救电话呼入量翻倍、患者数激增,江苏迎难而上,全力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打通重点人群摸排信息与院前急救信息通道、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通道、医院急诊与病房转诊通道。

办好民生实事护航“生命通道”

1月19日下午4点20分,刚结束上一个任务,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北分站站长莫钧锐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

“70多岁的老人,肺炎合并消化道出血,快,出车!”莫钧锐招呼同事,跑向救护车。路上,他电话询问家属患者详细情况,并作好相关准备,到达现场后他们快速展开急救和转运工作。

受益于“十四五”以来大力拓宽院前医疗急救“生命通道”,江苏在抗击疫情中赢得了应对时间和空间。

院前医疗急救,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近年来,江苏未雨绸缪,制定“十四五”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规划,并将急救站点建设纳入省民生实事项目。2021年和2022年,江苏共新建64个院前医疗急救站点。

2022年,江苏出台《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目前全省建成83个救护车洗消中心,提高救护车消杀效率,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配备救护车3109辆,其中负压救护车1136辆,占比36.5%。

“急救,既要‘急’,也要‘救’。”江苏省院前急救质控中心主任高飞说,救护车是个抢救单元,有专业急救人员与设备,同时有信息化支撑,既要准确判断病情,又能对症处置,救得及时精准。

随着院前急救需求持续增加,江苏还依托公交公司、第三方运输公司等多渠道,组建非急救转运专班,纳入院前医疗急救统一调度体系,并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度承担辖区内非紧急送医的转运任务,保障普通患者送医等需求,缓解院前医疗急救的工作压力。

力保医院接得住、收得快

患者送医后,医院能否接得住、收得快?

为进一步畅通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衔接,提高急救转运效率,江苏要求各市急救中心及时反馈院内等待交接情况,半小时内由各市120调度中心负责调度协调,超出半小时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督办协调。

在南京,各三甲医院由院领导带领医院医务处、护理部、急诊部等部门负责人在急诊现场协调与120救护车交接,力保收治及时、交接顺畅,提高急救转运效率。

与此同时,江苏打通医院急诊与病房转诊通道,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急危重症抢救制度、流程,规范处置到院患者,医院医务处派专人负责,24小时监测并分流急诊、发热门诊患者,保证急诊绿色通道无患者扎堆。

为避免患者在急诊滞留,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将医院公卫、院感、肿瘤、普外等科室人员组成专班,根据医院后台显示的急救车上患者的相关指标及急救医生反馈情况,快速将患者分流至各病区,减少医院急诊室“压床”现象。

在了解了早期遭遇感染高峰城市的应对形势后,江苏省常州市提前部署、将防线前置。该市前期摸排出65岁以上老年人79万人,对17.23万人实行红色标签(高风险)管理,对19.05万人实行黄色标签(中风险)管理,其余按绿色标签(一般人群)管理。目前,该市已将红色标签人员信息推送给市医疗急救中心,列入优先保障范围,一旦接到救助电话,提供优先派车、优先处置等服务。

“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时刻关注江苏各地急救中心的核心数据变化,每日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加强调度员、急救车组等力量储备,确保‘电话打得进、车辆派得出、救治有保障’,切实满足群众急危重症及时送医需求。”高飞说。(记者 张 晔)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29/c14739-32613435.html

老有颐养乐融融

  河南周口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颐养院里,73岁的老人李新想穿上新衣服,在护工王业荣的照料下来到康复科锻炼身体。“我每天都要骑半个小时老年康复脚踏车。”李新想说。

  3年前,李新想还是卧床不起的脑溢血偏瘫患者,由于医疗条件有限,病情不断恶化。“现在身体有所恢复,真是多亏了县里推行的‘医+养’托养模式。”李新想说。

  太康县民政局局长刘永新介绍,全县共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21万余人,其中,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有1055人。2020年,太康县着力探索推行“医+养”托养模式。通过整合政府、社会、个人资源,依托2家县公立医院、5家民营医院和8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了15家“医+养”托养中心,并新建改建了托养中心食堂、餐厅、娱乐室,为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提供门诊住院、健康咨询、疾病双向转诊等服务。

  锻炼结束,李新想又和护工一起来到娱乐室,观看颐养院的老人们自编自演的春节晚会节目。“小米粥、肉丝面,蒸馍包子吃不完;胡辣汤、甜稀饭,想喝几碗喝几碗……”听着接地气的台词,李新想不时鼓掌叫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29日 0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29/c14739-32613430.html

居家养老更贴心

  咬一口松软的花卷,就着小菜喝着米粥,李现敏老人和老伴吃得心满意足,“自从有了社区食堂,饭菜花样多又好吃,不仅方便,大伙聚在一起也开心。”

  家住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游雅社区的李现敏,今年70岁,子女平时忙于工作,只能在周末来看望他和老伴。以前自己做饭,总是“糊弄事儿”,晚上把剩饭菜热一热,凑合着填饱肚子。如今在社区食堂吃饭,每顿都热热乎乎,还荤素搭配。

  “饭菜分为低糖套餐和低脂套餐,原本市场价8元的午餐,给老人们定价4元,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工作人员还可送餐上门。”游雅社区食堂负责人张少波介绍,“政府投一点、社区帮一点、个人掏一点,三方合力共建共享,有效保障了餐厅正常运营。”

  2022年,针对特困、高龄、失能、残疾等居家老年人群体,任泽区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推进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门槛改成坡道,床边加装护栏,卫生间配备扶手和折叠式浴凳。任泽区民政局局长李贵朝介绍,在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时,按照户均2000元的标准,对改造对象予以资金补助,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让老年人居家养老变“享老”。

  截至目前,任泽区已累计建立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67家,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72户,惠及空巢独居老人2000余名。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29日 0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29/c14739-3261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