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

PA 2.0 北市首推CPR Coach  成功救活10名OHCA患者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於112年1月7日接獲民眾報案,中正區一名年約40多歲的男子突然倒地、失去呼吸心跳,最近的城中消防分隊救護車已出勤不在隊,119執勤員立即派遣城中分隊消防車攜帶電擊器(AED)先行前往急救,並同步派遣延平及忠孝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支援救護車。消防車及救護車先後抵達現場後,施予CPR壓胸、AED電擊、給予進階呼吸道及強心劑等急救處置,並由消防車帶隊官林姓分隊長擔任CPR Coach(指導員)持續監控壓胸深度、速率、心律波形及提醒急救人員換手等,現場發揮TRM(團隊資源管理)精神,明確任務分工,展現高品質急救處置。在眾人努力之下,該名男子於送醫前已恢復生命徵象,目前意識清醒,返家休養中。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為縮短反應時間以爭取黃金急救時間,自110年11月24日起開始推動PA(Pumper消防車-Ambulance救護車)連結勤務派遣模式,當119執勤員接獲心肺停止案件報案,遇最近救護車已出勤不在隊情形,為爭取救護時間,除派遣鄰近救護車支援外,同步派遣最近消防車攜帶AED,前往現場執行CPR及使用AED急救,自推動迄今,PA連結勤務派遣模式已成功救活10名患者。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於111年底繼續推動PA連結勤務派遣模式2.0,導入消防車帶隊官擔任團隊CPR指導者的角色,監控及維持高品質CPR,有利於提升OHCA傷病患急救存活率。


消防局呼籲,當發生危急狀況,應儘速撥打119由救護人員來協助,以確保緊急傷病患就醫之權益。同時也呼籲病情不嚴重的民眾搭乘其他交通工具就醫,「把119救護車留給真正需要急救的人」,以免危急的傷病患因錯失黃金急救時機,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0F9371BC40C8174

“中国医疗队给我们带来希望”

  “你们创造了奇迹,谢谢中国医生!中国医疗队给我们带来希望!”巴布亚新几内亚妇女茱伊·特拉斯带着转危为安的患儿出院时,眼含热泪,激动不已,给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的儿科医生刘振球一个大大的拥抱。

  刘振球在一次查房过程中,遇到一名患有呼吸困难的早产儿,虽然住院1个多月,并未得到确诊和针对性治疗。看着孩子病情危重,特拉斯心急如焚,哀求地看着医生……这一幕触动了刘振球。他随即和当地医生展开病例讨论,结合自己多年新生儿临床诊治经验,给出了初步诊断——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此基础上,他结合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迅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在刘振球的悉心治疗下,3周后,孩子病情逐渐好转,体重明显增加,最终健康出院。

  这只是20多年来中国援巴新医疗队挽救的数千生命中的一例。巴新莫尔兹比港总医院首席执行官莫鲁米表示,从2002年开始,中国向巴新派遣第一批医疗队并在莫尔兹比港总医院开展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已有12批120名医疗队员支援巴新,累计诊疗病患13万人次,开展手术近9000例,培训当地医护人员约5000人次,开展新技术450多项。

  去年7月下旬,中国第十二批援巴新医疗队开始在当地为期一年的援外工作。中医刘洪波在上班第一天,就接诊了58岁的患者洛丽·瓦拉。瓦拉几个月前突发中风,导致一侧肢体偏瘫、难以行走,在当地多次治疗无果后,便慕名来到中国医疗队。经过刘洪波两个月的针灸治疗,瓦拉的症状明显好转,已能独立行走,生活完全自理。

  医疗队队长陈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巴新全国900多万人口,重症监护病房病床只有50多张,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量为0.7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2名。此外,巴新经常停电,导致CT机、核磁共振器等重要医疗设备遭到损坏。莫尔兹比港总医院虽有8台备用发电机,但设备老化导致其无法满足正常的医疗需求。为此,中国医疗队除了治病救人外,还针对性地向巴新捐赠医疗设备、器械和药品,以支持巴新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医疗水平,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06日 0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06/c14739-32618212.html

整宅更新多選擇 公共檢修已開跑

新聞稿

發布機關: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聯絡人:陳俊全科長
聯絡資訊:02-27815696轉3139

 

    整建住宅(簡稱整宅),屬於政府早期於1962至1975年間為安置違建拆遷戶所興建的住宅,多數建築物已逾50年,因住戶較為密集且產權複雜,走都更重建這條路漫長且不易,也因為公共空間長期缺乏維護管理,造成公共環境及設備逐漸老化損壞。在重建之前,市府提供整宅公共環境及設備檢修的補助,讓整宅居民在重建前可以有多重的選擇。
 
     北市府去年已協助南機場十三號整宅(共15棟)、劍潭A1區整宅以及斯文里一期整宅完成公共環境的修繕,讓其公共通道照明設備換新、樓梯間重新油漆粉刷及水塔清洗馬達管路更新等,保障居民生活機能、環境整潔及公共安全,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質,讓居民安心過好年。

 

    更新處提醒,北市府自109年起推出臺北市整建住宅及華江地區重建範圍之住宅辦理公共檢修可申請補助政策,各整宅可以依自身照需求向更新處申請公共環境及設備等檢修及更新的補助,最高補助總工程經費90%,且無金額上限。今年補助已於1月3日開始受理申請至年底止。若想申請補助卻不知該從何著手,可洽詢更新處(02-2781-5696轉3152、3204、3156~315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

  • 附圖1-南機場十三號整宅社區內整修前
  • 附圖2-南機場十三號整宅社區內整修後
  • 附圖3-南機場十三號整宅社區地下室整修前
  • 附圖4-南機場十三號整宅社區地下室整修後
  • 附圖5-劍潭整宅社區梯間整修前
  • 附圖6-劍潭整宅社區梯間整修後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C51E0EF69B73E09

掌握即時交通資訊 暢遊台灣燈會

25日至219日「光源台北-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邀您一起來賞燈。為利賞燈民眾掌握燈會周邊即時交通資訊,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於2023台灣燈會官網設置交通資訊專區(tw-light.taipei/transportation/four)。可查詢燈區周邊公車、接駁車到站資訊、捷運車廂擁擠度及YouBike借還車等資訊。

展區週邊實施交通管制且停車空間有限,交通局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來賞燈。自行開車遊客可查詢周邊停車場剩餘車位資訊,也可查看即時路況及即時影像避開壅塞路段。建議賞燈民眾將車輛停放於外圍大型停車場,再轉乘大眾運輸前往展區。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再次呼籲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前往賞燈,搭乘捷運公車最省時,並可多加利用燈會官網交通資訊專區進行查詢,掌握即時交通資訊。

  • 圖1_即時交通資訊(首頁)
  • 圖2_公車接駁車資訊
  • 圖3_YouBike資訊
  • 圖4_捷運車廂擁擠度
  • 圖5_路況資訊
  • 圖6_停車場資訊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52A9F090AF1D25A

2023年2月4日 星期六

北市2/4主辦「鼎泰豐擴大徵才活動」求才旺 最搶手前三名熱門職缺報你知!

       北市府與鼎泰豐2/4(六)在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合作辦理「鼎泰豐擴大徵才活動」圓滿落幕,投遞履歷數前3大熱門職缺依序是餐飲服務專員、收銀專員及料理廚師。本次活動共150個職缺,勞動條件優於餐飲業市場水準,無經驗可工作機會更高達9成,起薪最高以料理廚師按經歷敘薪月薪起薪上看55K,社會新鮮人應徵服務專員起薪為42K至45K,計時人員時薪平日200元、假日220元起薪。


       北市就服處現場關懷求職者疫後求職狀況發現,本次活動吸引青年、中高齡及二度就業婦女等求職者參加。青年族群在去年畢業季求職並不順利,中高齡者也有因疫情造成公司業務緊縮而有失業或轉職困難等狀況,多數是在去年底疫情趨緩後才陸續有求職機會,看到北市與知名企業鼎泰豐的徵才活動便積極前來求職。


       現場應徵餐飲服務專員的應屆畢業社會新鮮人表示,求職並無設限特定產業或職類,但仍會希望找餐飲業且有勞動條件保障的企業。亦有二度就業婦女求職者表示,去年中旬結束育嬰留職停薪後重返勞動市場,但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並不理想,這次是被薪資條件吸引又沒有設限工作經驗便前來求職;現場更不乏因餐飲公司業務緊縮非自願離職後想重返餐飲業領域的中高齡求職者。


       鼎泰豐說明因應邊境開放,觀光客來台、本地用餐人潮回流,及海外持續展店等趨勢,鼎泰豐徵才人數達到歷年新高,相對地為補足用人缺口,積極在招募人才、薪資福利甚至是教育訓練等用人制度上,投入更多成本吸引人才。這次與北市府合作的擴大徵才是年後第一場大型招募,職缺包含服務專員、料理廚師、餐廳整理員及洗碗作業員、門市計時人員等高達10種多元職類,勞動條件優於市場行情,也對社會新鮮人相當友善開出最高達4萬5千元的起薪。在國內完成培訓且符合公司要求的同仁, 也有機會前往海外門市交流。


       北市就服處處長何洪丞表示邊境開放和防疫政策鬆綁後,餐飲業和旅宿業全面缺工,北市將持續舉辦徵才活動協助企業求才,在勞動條件上也為求職者積極把關甚至爭取打破這兩大產業的低薪印象,目前與旅宿業合作徵才的最低門檻就是月薪要達到3萬以上水準。北市去年失業率3.6%為近22年來的新低,是一個就業機會相對多的時代,有就業意願的求職者可以趁此機會走出家門求職投入職場。


       北市3月18日(星期六)將在花博爭艷館舉辦今年首場、規模最大的大型就業博覽會,徵才廠商達200家以上,包含在學青年有薪實習職缺及一般就業職缺等上萬個工作機會,更首創開設職前先修課程協助青年釐清就業方向、提升求職技巧強化正式面試實戰力!課程及活動報名最新資訊請上台北就業大補帖網站

  • 圖1-北市「鼎泰豐擴大徵才活動」求職者擠滿活動現場.JPG
  • 圖2-北市「鼎泰豐擴大徵才活動」求職者現場依序面試盛況.JPG
  • 圖3-北市就服處同仁現場協助求職者填寫檢視履歷資料.JPG
  • 圖4-鼎泰豐擴大徵才現場面試實景.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65DBFF71573A36A

士林官邸鬱金香2/9登場 5大展區重點導覽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公園處

發稿日期:112年2月5日

發稿時間: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聯絡電話:0928-880031 

承辦聯絡人:吳旻靜

聯絡電話:0921-104352

 

士林官邸鬱金香2/9登場 5大展區重點導覽

 

      2023士林官邸鬱金香展是花現臺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即將在2/9(四)盛大開幕,今年以「遇見愛」為主題,透過經典邂逅場景來打造5個遇見愛的主題展區,並搭配13萬株來自日本及荷蘭的鬱金香,期盼民眾能在萬物復甦的春季,一起在浪漫的鬱金香花海中遇見愛、感受愛!共同追求彼此的幸福。

 

      公園處處長黃淑如表示,今年鬱金香展以各式經典的邂逅場景來規劃五大主題展區,展區「荷你相遇」以荷蘭「庫肯霍夫鬱金香公園」為概念發想,將荷蘭三寶鬱金香、風車、木屐呈現於大門口打造臺版庫肯霍夫,浪漫各色的鬱金香花海,帶給您甜甜戀愛氛圍!「幸福祈願」展區將日本祈願儀式搬進園區內,帶領大家體驗日式的幸福祈禱,一起將願望寫在愛心繪馬上,為親友祈願;「轉角遇見愛」則打造宛如韓劇才會出現的唯美場景,白色鋼琴靜置於大片鬱金香花海中,映襯著紅色大型愛心氣球,浪漫氛圍飆升;「遇上夢幻泡泡」中富有情調的大型泡泡讓人對愛情充滿了嚮往,就好像宮崎駿的電影「崖上的波妞」,經歷了重重關卡,終於在幸福泡泡裡蛻變成人類,譜出一段純真的愛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西式庭園中搭配了腳踏車、旋轉木馬、行李箱、站牌等電影元素以及浪漫的雨傘隧道,讓您化身導演親自譜寫出未完待續的電影續集,成就那不期而遇的唯美愛情。

 

      園藝管理所吳旻靜主任提到,公園處員工現在正如火如荼準備鬱金香展中,只為呈現最佳的鬱金香花海,營造春天幸福氣息,透過同仁們的花藝布置手法及創意巧思,展示歐式、日式及中式的景觀風格,藉花之視覺與嗅覺,感動人心,讓每一位來參觀的民眾都可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欣賞到人與花的對話,城市與自然的共鳴,生活及環境的探尋,一賭鬱金香的萬種風情。另外,今年士林官邸鬱金香展除了浪漫的展區以及例假日精彩的表演外,也與士林、天母、北投商圈超過50間店家進行合作,只要在展期間出示特約店家官網,就有專屬於賞花民眾的特別優惠哦!開展後前20名早鳥民眾至特約店家消費還可以蒐集到今年的鬱金香造型徽章。這次不僅有花卉、餐飲、住宿優惠,更有手做和繪畫等課程體驗。像是小夢境花藝手作坊這次為了鬱金香展特別開設了「春日鬱金香。索拉乾燥不凋盆花」課程,讓美麗的鬱金香用特別的保存方式展現出不同的美貌;另外Studio 83也開設了鬱金香油畫課程,讓您用不同方式將鬱金香的美麗帶回家。

 

 

更多資訊歡迎至下方官網查詢

花IN台北官網:https://ift.tt/7w0sLXl

士林官邸鬱金香展官網:https://ift.tt/Gkclnvi

士林官邸旅客FB粉絲專頁: https://ift.tt/5LzmiA2

  • 圖1. 2023士林官邸鬱金香展從29~219幸福開展
  • 圖2. 荷蘭風車熱情的迎接您的蒞臨鬱金香展
  • 圖3. 西班牙薰衣草提升幸福浪漫指數,刻正種植中
  • 圖4. 利用3D彩繪技術以一牆之隔為概念打造兩個不同主題及色系的房間,營造「愛情不期而遇」展區所營造的邂逅美景
  • 圖5. 士林、天母、北投超過50個合作商家讓您賞花之餘買好吃好
  • 圖6. 前20名早鳥民眾至特約店家消費還可以蒐集到今年的鬱金香造型徽章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8F95D94412FA40E

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作为节令美食,汤圆和元宵有哪些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贺少雅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至于人们喜欢吃的元宵、汤圆,外形相似但制作方法略有不同。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此外,有的地方会在元宵节吃生菜,寓意“生财”。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

  贺少雅说,《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诸如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天文历算知识、民间对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时间体系等。

  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依托自然时序而来,比如清明节与清明、端午节与夏至、中秋节与秋分、冬至节与冬至等。

  但贺少雅表示,元宵节并未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一般来说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闹”是元宵活动的主题,“闹”的形式多样,游人喧哗、锣鼓喧天、灯火光彩。

  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除此之外,还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经此一“闹”之后,人们再度回归到生活的日常。

  “汤圆”也称“浮圆子”?

  要说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汤圆”。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方法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糖浆)吃。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制作方法却有所不同。

  贺少雅介绍,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清稗类钞》云:“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就制作方法而言,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

  二者在馅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等;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皆有,例如水果、肉类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和汤圆的馅料更加丰富,有些商家推出了各种新奇口味的元宵,有的还推出了低糖、木糖醇汤圆。

  还有哪些美食?

  在饮食方面,元宵节习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比如有的地方元宵节食用面灯,又称“灯盏儿”。“灯盏儿”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黄米面制作的小面饼,上面插上裹着黄裱纸的麦秸段,黄纸上蘸上食用油,以便于燃烧。

  元宵节当天,人们把灯盏点燃,放在家里窗台、门口等处,祈福吉祥。点完以后的灯盏,就剩下了黄米面的小饼,油炸或者煎熟食用。

  在广东,元宵节流行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为的是讨一个好彩头,希望事业发达、财源滚滚。

  贺少雅说,在江苏扬州、南通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上灯,要吃汤圆;到了正月十八落灯,要吃面条。在浙江台州,元宵节吃糟羹。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节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耍社火仍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贺少雅举例道,河北井陉县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此外还有跑阵仪式。

  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或叫散百病、走桥等),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说,如今可以将声光电等新技术与元宵张灯传统、传统彩灯制作工艺相结合,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彩灯的设计制作,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重视成员交流的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集体包元宵、互动游戏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联结等。(记者上官云)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05/c14739-3261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