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北市圖「老照片徵集成果展」,與您一起銘刻臺北時光

臺北建城百餘年來,歷經清朝時代、日治時期和民國時期,為臺北城增添各種時代獨特的人文景物風情。臺北市立圖書館挑選出100幅影像,自2月9日至2月23日於臺北市立文獻館─樹心會館舉辦「臺北市老照片徵集成果展」,展出之照片多為生活在這片土地的臺北市民日常生活留影,少部分為短暫停留或觀光的外地遊客拜訪臺北城所珍藏照片,真實呈現當時臺北的人情風俗或自然景觀。


本次展出內容涵蓋有交通建設如各式車站及鐵道街景,讓民眾能夠憶起臺鐵車站的演變及未地下化前的鐵道街景,如古色古香的士林火車站及具文藝復興風格的古早臺北火車站等。曾經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大稻埕迪化街、未拆遷前人潮絡繹不絕以美食著稱的建成圓環夜市小吃、以及早期的眷村樣貌、地標性建築及婚喪喜慶等照片,更能顯示出臺北城歷經風華的滄桑面貌。


除展出富有歷史意義的照片外,北市圖在現場也提供跟臺北市發展有關的書籍供民眾在現場翻閱,內容蘊藏臺北城往昔發展的歷史文化資產,可藉由老照片及書籍上的影像來憶起當初歷史銘刻在臺北城上的痕跡,盼能激起居住臺北的市民抑或是曾到此一遊的過客對臺北這片土地深刻的情誼,一同透過這一張張的照片記憶曾經的臺北城。

  • 圖1、臺北驛(由楊克治提供)
  • 圖2、士林車站(由張進翁提供)
  • 圖3、大稻埕迪化街(由高傳棋提供)
  • 圖4、圓環(由陳慶良提供)
  • 圖5、大安森林公園前身(由陳秀珍提供)
  • 圖6、美而廉西餐廳(由鄭正國提供)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1D91963242AF18B

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

直播预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隐匿的视力杀手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而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人体多种组织,造成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黄斑是视网膜对光线最敏感的部位,受持续的高糖环境影响,一旦引起水肿,视力损害将逐步加重,甚至失明。

2月9日19: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将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为公众普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基本情况与治疗方法。

嘉宾简介

魏文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学院副院长。国内外著名眼底病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德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点击“首页轮播图”进入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08/c14739-32619988.html

南港高中綜合教學大樓新建工程,歡迎廠商踴躍參與投標。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2年2月8日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聯絡人:顏俊明

聯絡電話:0963-608-532


南港高中綜合教學大樓新建工程,歡迎廠商踴躍參與投標。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辦理之「臺北市立南港高中綜合教學大樓新建工程」第2次公開招標已於112年1月18日公告於政府電子採購網,預定112年3月21日午11時截止投標,歡迎廠商踴躍參與投標,相關詳細資訊請查閱政府電子採購網(https://web.pcc.gov.tw/tps/QueryTender/query/searchTenderDetail?pkPmsMain=NzAyMTU0MTY=)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轉7992洽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建築工程設計科。

新工處建築工程設計科科長顏俊明表示,位於臺北市南港區的臺北市立南港高級中學,其既有的科學大樓主體原為RC結構,使用至今接近33年,經歷歲月洗鍊,出現多處斑駁、漏水、鋼筋外露,結構安全堪慮,已於108年拆除完成,為重新檢討校園整體空間利用,改善教學空間不足的困境並滿足長期教室老舊更新之基本需求,規劃於該拆除後基地興建新教學大樓,提供會議室、講堂、普通教室、專科教室、教師辦公室等空間,為1棟地上5層、地下2層之鋼筋混凝土構造及鋼骨構造建築物。

顏俊明繼續說明,本工程預算金額為新臺幣7億9,649萬2,500元,工期為915日曆天,設計單位啟達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以建立一個安全、舒適、健康、和諧、便利的教學環境為目標,在建築規劃上提出的開放校園、多孔隙建築及青春舞台等設計構想,並以整合校園開放空間,將建築物集中量體設計,另為降低兩側車流及活動的噪音對學習空間的干擾,採雙層外牆之設計方式,建立豐富的交流場所,營造學生多元的學習角及互動空間,以使本建築能深具未來性、前瞻性,並兼顧人文及自然環境的新校園建築。


  • 圖1-綜合教學大樓新建工程位置圖
  • 圖2-綜合教學大樓東南向市民大道側模擬透視圖
  • 圖3-綜合教學大樓西北向操場模擬透視圖
  • 圖4-綜合教學大樓西南向市民大道側模擬透視圖
  • 圖5-綜合教學大樓東北向操場模擬透視圖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E24710495EDB46D

手刀快搶2023高校領袖培力工作坊 2/9開放線上報名

       新的學期即將開始,擔任高中職幹部的你是否已具備良好的領導統御與企劃執行能力了呢?為實現課綱「適性揚才、迎向未來」的課程願景,鼓勵學生系統思考解決問題,提升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能力,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針對學校沒教的領袖領導能力,辦理「2023高校領袖培力工作坊」帶你瞭解領導特質及實務知能,112年2月9日(四)10時起將開放網路報名,學員全程參與課程後,還可獲頒結訓證書。因名額有限,往年開課皆爆滿盛況,心動的你盡速上網報名吧! 

       青發家教中心表示,本次工作坊邀請這2年來深受學員喜愛的「競爭LEAD教育中心」專業團隊師資,將學員以團隊分組的方式,安排行銷自我的「個人品牌系列:創造自己的人生標籤」、有效分配時間的「時間管理系列:做自己的高效人生」、帶領團隊分工合作的「領導統御系列:不用頭銜的領導力」以及面對壓力與情緒轉化的「情緒管理系列:轉念扭轉情緒力」等課程,讓你不僅能學習到擔任領導者應具備的特質與能力,也能與各校幹部相互認識與交流,擴大自己的學習人脈與校際合作機會。

       「2023高校領袖培力工作坊」自112年2月9日(四)10時起至3月1日(三)23時59分止開放網路報名 https://reurl.cc/33vy98,歡迎曾任或現任學校、社團或班級幹部的高中職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先搶先贏。另想獲得更多青少年活動相關訊息,亦可參考青發家教中心官網https://ydfe.gov.taipei/或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CYDFans

  • 圖1-北市青發家教中心「2023高校領袖培力工作坊」將於2月9日起開放報名!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B6C0DF6AD3A249A

国家血液病“双中心”设置标准发布

  新华社讯 为进一步引领医学科学发展和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和《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明确了血液病“双中心”的设置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是我国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分级诊疗目标的重要措施。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要求“医教研防管”全方位提升,承载着科研创新、医学科技领域的领军作用。

  《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指出,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应当具备各类疑难危重血液系统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掌握血液病诊疗领域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

  根据标准,在科室及平台设置方面,门诊应能够提供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白血病专业、淋巴瘤专业、骨髓瘤专业、骨髓衰竭性疾病专业、红细胞疾病专业、出凝血疾病专业、代谢与遗传性疾病专业等专科门诊服务;在核心技术方面,应具备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能力,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治疗、新型治疗方案、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具有全过程诊疗体系和能力。

  标准还明确,近5年,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年均开展血液系统疾病相关临床检验数量≥100000例次,累计收治病例覆盖疑难危重病种清单90%以上,不断提升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水平,人员经费占比逐年提升。

  《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指出,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有丰富的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经验,在区域血液系统疾病诊疗体系中处于引领地位。明确近5年,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年均开展血液系统疾病相关临床检验数量≥50000例次,累计收治病例覆盖疑难危重病种清单80%以上。具备牵头成立覆盖区域的血液病协作网络的能力,建立符合血液疾病诊疗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08/c14739-32619851.html

城市更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江苏南京,小西湖片区张灯结彩。“这房子比我年龄都大,改造根据需求量身定制,我们都很满意。”60多岁的徐有荣几乎每天都来一趟,看看老宅的改造进展。

  江西南昌,涉及约5000户居民、投资超1.5亿元的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雨污水管道改造、弱电管道敷设等已完成,目前正进行绿化和外墙安全整治,争取早日让小区穿上‘新衣’。”中建一局项目经理李志明和工友们鼓足干劲,全力冲刺年底的完工目标。

  重庆渝中,临崖而建的戴家巷颇具山城特色。“这里有记忆中的乡愁!”这个春节,戴家巷灯笼高挂、烟火气升腾,单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3倍。

  一个个惠民项目、一幕幕生活场景,记录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新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发展新动能,畅通国内大循环。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持续在解决突出民生难题、创造高品质生活上下更大力气、花更多工夫。

  服务优化、环境优美,城市生活更舒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区学习声乐、公园遛弯健身、农贸市场买菜……自打加装电梯,年近七旬的贵州贵阳市花溪区十字街社区居民李纯珍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以前没电梯,拎着大包小包爬楼很头疼,现在方便多了。”午餐时间将近,李纯珍拨通社区养老服务站的电话预定饭菜,“养老食堂两荤两素一汤,每顿只要10元。”

  2022年,十字街社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围绕“一老一幼”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改善提升幼儿园硬件设施等,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我们正加紧建设智慧停车场,解决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十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段頔介绍。

  在北京朝阳区芍药居三社区,破旧凉亭变身彩虹格栅顶棚、石材矮墙改造成休闲座椅,占地面积仅1400平方米的荒废边角地,如今秋千、滑梯、跷跷板等设施完备。“小微空间改造虽是‘小面积’,体现的却是城市宜居与人民幸福感受的‘大指标’。”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规划科科长郑璐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2022年,我国实现新开工改造5.1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年度目标,开工建设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超过4600个。

  今年,北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计划新开工300个、完工100个,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上海将完成中心城区零星旧改12万平方米,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28万平方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预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将大力推进加装电梯,开展住宅外墙安全整治、适老化改造等群众关切的项目。

  老旧小区换上新颜,城市生态也在持续改善,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天气转暖、草木萌动,江西吉安市遂川县今年新开的茶香公园人气颇旺,居住在附近的方九生经常陪家人来这里散步:“空气挺好、离家不远,滨水休闲区、儿童活动区等一应俱全。”遂川县住建局负责人彭家斌说,今年力争投入使用6座“口袋公园”,实现园林景观、休闲游憩等功能的有效契合。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2022年各地建成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3520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行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1.3%;稳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今年,我国预计新增和提升城市绿地2万公顷,建设“口袋公园”3800个、绿道4000公里。

  设施完善、智慧转型,城市运行更高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的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有所增大。各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基础设施补短板,增强安全韧性。

  湖南岳阳,瑶塘坡社区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和清运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往开挖的沟槽内铺垫中粗砂。“周边不少老旧小区,管道常年失修、流水不畅,雨季容易积水内涝。我们要对地下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确保暴雨期间有足够口径的管道排放雨水。”中建二局项目经理蒲伟介绍,今年新开工建设的管道预计将超过30公里。

  200米开外的湘北市场居民区,去年刚完成改造。“以前下雨积水最高到1米、臭气熏天,管道改造后大雨不内涝,踏实多了!”在小区住了10多年的居民周勇良感慨。

  2022年,我国实施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开工项目1.69万个、完成投资近千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污水管网2.2万公里,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今年,将新开工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改造建设雨水管网1.5万公里以上。

  社区治理更智慧,赋能美好生活。

  人脸一扫、自动识别,安徽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街道紫云府小区的大门应声而开。“不用带门禁卡、很方便。”小区住户石超边开门边介绍。沿着小路向前,高楼上的摄像头映入眼帘。“别看它小,一包垃圾、一个酒瓶、一个烟头都能拍见。”小区高空抛物曾让石超烦心,“之前接女儿放学,差点被酒瓶子砸了。”

  瑶海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通过丰富场景应用等方式,助力社区基层治理。今年合肥市将扩大智慧社区试点,建成8个智慧社区、50个智慧小区,创新智慧关怀、智能守护、智感通行等场景,并且推动智慧平安小区向城中村等覆盖。

  在成都,智慧养老、智慧安防、智慧家政等个性化生活服务,正进入小区院落和家庭生活;在南京,通过“街坊”小程序,市民可以在线选购商品、使用报事报修等功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加紧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机更新、复合利用,城市文脉传承延续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各地因地制宜,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更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活起来、传下去。北京东城,草厂四条胡同青砖灰瓦、曲径通幽,氤氲着千年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白墙黛瓦、飞檐翘角,软木画、油纸伞等民间艺术相映成趣。

  老街区成为新风景,激发内生活力。

  春节期间,位于山东青岛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1907光影俱乐部很热闹。楼上,电影博物馆泛黄的电影海报、彩色的玻璃幕墙,引人怀旧;楼下,烤脆皮猪肘、奶油蘑菇汤等美食,吸引顾客。“下午3点还不断有人来用餐,营业额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1907光影俱乐部市场总监孙鹏介绍。

  始建于1898年的中山路,曾是青岛最繁荣的街区。随着城市发展重心东移,这条百年老街逐渐沉寂。“2019年,我们开始对中山路进行改造,既尊重原本的历史风貌,也引入博物馆、咖啡店、书房等新业态,今年将实现整体开街运营。”青岛市住建局城市保护和更新处处长张敬星介绍,今年青岛市将继续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

  老厂房焕发新生机,带动产业升级。

  嘉陵江畔,红砖黛瓦。废弃10多年的鸽牌电缆厂“老树发新枝”,成为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

  “我们改造了19栋‘沉睡’厂房,有写字楼、讲堂、展厅、餐厅等。今年还要继续优化厂房空间、完善观景平台,让这里更具创意。”重庆大学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树生介绍,如今产业园吸引了不少创意设计项目团队进驻。

  在上海,杨浦滨江创智中心1月份正式开工,电站辅机厂旧址将通过开发建设,成为集办公、科技、展陈、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体;在天津,今年正式启动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及周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整个施工周期需5年,第一机床总厂本体将成为天津市重点工业遗存保护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截至2022年,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5.95万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继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和历史建筑修缮工作,增强宜居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老房子、老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和保护利用,以用促保,打造一批精品街道、创意园区、城市客厅等活力街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群众在城市生活将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本报记者丁怡婷、刘新吾、苏滨、游仪)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08日 0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08/c14739-32619708.html

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

2023光源臺北臺灣燈會/大安警交通快打雷厲風行取締違規

2023臺灣燈會睽違23年重返臺北舉辦,光源臺北以「光」、「源」、「未來」、「中央」四大展區串起整個燈會場域,試營運期間已湧入不少民眾共襄盛舉,主燈「玉兔壯彩」2月5日開燈後更是萬人空巷。大安分局偕同信義、松山分局持續疏導燈會期間賞燈人潮與車流外,並編排專責交通快打小組梭巡東區與國父紀念館周遭,即時驅離違規停車、加強取締違規攤販,2月1日至3日計舉發50件違規停車及3件違規攤販,使賞燈遊客能恣意追尋穿梭城市巷弄間光影,盡情捕捉佈滿高樓建築間作品,沉浸享受光源臺北感官饗宴。

大安分局呼籲,觀賞燈會的市民朋友們請善加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紅、藍、綠線捷運,松山車站接駁車及107線公車密集班次直達展區,且有復康巴士站提供貼心免費搭乘服務;外縣市遊客可善用外圍停車場停車,再轉捷運至展區,既便利又節省時間,同時免去尋找停車位之苦;最後提醒因賞燈人潮多,國父紀念館周邊人行道禁止騎乘自行車,請市民朋友配合。

  • 大安警交通快打雷厲風行取締違規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EC1C9AD0256D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