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2022年家电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9%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韩鑫)记者近日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获悉: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1418亿元,同比增长19.9%。

  据介绍,得益于中高端转型步伐加快,多措并举降低成本,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整体利润持续向好,产业发展不乏亮点。

  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围绕以旧换新、绿色智能等趋势,家电制造和流通企业合力促销,带动部分家电品类增速回升。2022年,全国家用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22247.3万台,同比增长1.8%;家用洗衣机产量9106.3万台,同比增长4.6%。

  新兴品类成为新增长点。洗碗机、干衣机、集成灶、洗地机等新兴品类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成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2022年上半年,干衣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1.1%,集成灶市场规模在2021年增长43.8%的基础上,同比增长6.5%。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2日 01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22/c14739-32628542.html

北市圖3/5留學講座 留學德國–德國學制與獎學金介紹

北市圖總館留學資料中心於3月5日(日)下午2點邀請DAAD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金郁夫主任擔任講師,整體性介紹德國高等教育學制、提供學校申請流程與獎學金申請方式等實用資訊,並進行現場諮詢服務,歡迎有志赴德國留學的學生和一般大眾報名參加。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臺灣學生不再將海外留學的國家只侷限於英美等傳統熱門英語系國家,而是開始逐漸思考 CP 值更高的德國,德國多數大學提供免費教育、除德文授課的傳統學制外亦提供英文授課的國際學程與提供獎學金的補助,都成為更多臺灣人選擇念德國大學的關鍵因素。留學德國需要什麼條件?留學德國語言要求為何?如何找尋適合自己的課程?申請獎學金有何訣竅?都將會於此講座得到解答,詳情請洽(02)27071008,網路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SKYmoayWR2es4WY88

 

 

★特別提醒:本場講座人數限額120名,請事先線上報名,若當日已達限額人數恕無法直接入場。

★因講座名額有限,報名前請先確認是否能如期參加,以免占用名額、影響他人報名權益。

 

  • 北市圖35留學講座 留學德國–德國學制與獎學金介紹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A2002026E6A455E

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污水管渠檢視異常 AI來幫忙

發稿單位:衛工處維護工程科

發稿日期:112年2月21日

新聞聯絡人:林子筠

聯絡電話:0963568252

業務聯絡人:陳鏗元科長

聯絡電話:0905219809


近來「人工智慧(AI)」話題正夯,北市工務局衛工處也抓住時代潮流,今(112)年起與淡江大學合作,將AI應用於污水管渠檢視影片的智慧辨識,期望能大幅縮減影片檢視的人力,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衛工處維護工程科長陳鏗元表示,臺北市建設污水下水道已有50年,累積建設長度已逾273萬公尺,工作重點已從「興建建設」逐漸轉變為「營運維護」。衛工處以污水下水道系統全生命週期的概念出發,除了維持既有污水管渠正常輸送功能,並計畫以12年為期,完成全市污水下水道管渠檢視,預計每年平均檢視逾10萬公尺。


陳鏗元科長進一步解釋,在加速推動污水下水道檢視工作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CCTV檢視影像,目前CCTV檢視影像均是由人工判別異常狀況,需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進行重複性觀看工作,且人工判別的標準也可能出現不一致情形。因此,對於觀看CCTV檢視影片這種重複性高、枯燥、費力且耗時的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交由AI協助處理,除了減省人力,也可以避免標準不一導致誤判情形發生。


衛工處進一步說明,以AI辨識污水管內異常之可行性研究,是使用前瞻的人工智慧學習電腦視覺技術,對污水下水道CCTV影像的異常類別建立模型,並評估使用AI實際應用於污水下水道維護時應考慮的因素,以及可能遭遇的問題、可能的解決之道。預期未來使用AI判別污水下水道異常類別,能大幅減少人力及工作時間,有利於長期的污水下水道檢視工作。

  • 污水管渠檢視現場以人工判別並註記異常狀況
  • 污水管渠檢視現場以人工判別並註記異常狀況
  • 北市衛工處現階段以人工覆核檢視CCTV影像,預計將來以AI技術協助污水管渠檢視作業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5FEE4B101B7AA59

四川省全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高质量发展

  2月17日,在成都市金堂县金山公园内,四川首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促进会实践基地揭牌,“清朗·金心护苗”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与教育活动也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在100公里外的青城山下,七一青城山学校和青城小学的同学们正跟着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学习青城武术。

  青城武术也可以提升未成年人的素质素养?“不要小看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城武术,以双端腰、龙虎斗、百步穿杨等一系列内涵深厚的武术动作,填补了学校对于‘综合拓展’方面的空缺,并制定出一套的教学体系,让未成年人在寓教于乐中强身健体。”刘绥滨说。

  未成年人保护的探索模式,不只是青城武术,在四川共建未成年人守护的大生态下,更多模式正在高质量生长。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使真情溶化成音符,倾诉遥远的祝福……”在四川国际童声合唱团2023新春音乐会上,孩子们纵情放歌,充分展现出了四川未成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各地童声合唱艺术与教研领域的新成果。

  不仅如此,四川还大力推广国学吟诵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学生通过学习吟诵契入传统文化的大门,从而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带领广大少年儿童体会传统文化之美、读书之美。

  从法治层面来看,四川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目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牵头建立社会调查、社会观护等机制,在部分学校派驻了法治副校长,通过强化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以法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2年1-5月,全省法院在995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对776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941份。

  当下,四川正按照强国有我成长行动、家庭监护提能行动、清网整治护航行动、爱心圆梦温暖行动、法治护苗关爱行动和护苗力量提升行动“六大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高质量发展,在社会各界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下,爱苗、护苗的城市氛围也将变得更加美好。(王凡)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21/c14739-32628094.html

重建人與海洋的良好關係 陳人平老師青發家教中心開講

       你接觸過大海裡優遊自在的海龜嗎?因近來的海洋環境污染,海龜已被列入保育類名單;其實與海洋永續共存、給海龜和所有海洋生物一個安心的家並不困難,只要有友善海洋的觀念,從生活中落實各種行動,就能為海洋及海洋生物盡一份心力!3月5日(星期日) 下午2點半,青發家教中心壯遊達人講座,邀請到海湧工作室創辦人陳人平與青年學子分享他踏上致力於海洋廢棄物議題、海洋保育的心路歷程與過程。

       陳人平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畢業後,曾任職水產試驗所,由於對海洋環境議題的關心與熱愛,認為做科學研究與實際環境推廣有很大距離,自己喜歡有想法、決定了就去做,又樂於與大眾分享,因此離開公職,成立「海湧工作室」,透過淨灘體驗、環境教育講座、減塑社區營造、淨灘器具升級等深入體驗活動,倡議廢棄物源頭減量,至今已舉辦超過400場淨灘、超過1,200場演講,試圖喚醒更多人對海洋環保議題的重視與關心。

       陳人平認為,環保其實不難,改變可以從每一個人的生活小習慣與行為開始。少抽一張濕紙巾、少開一罐瓶裝水、自備環保杯減少紙杯和吸管的使用、隨身攜帶環保餐具、塑膠袋重複利用,有意識的控制不濫用、不浪費,讓隨手就能做到的環保行動,成為改變環境的一點力量。希望大家能夠思考,我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為了改變世界,而付出過努力。想知道成為不「塑」之客的終極心法嗎?就來參加這次的講座吧!一起來看看,海龜用生命教了我們什麼「塑」!

        3月5日(星期日)下午2點30分,歡迎至青發家教中心參與達人講座—「那些海龜教我們的塑」。活動免費,詳情請至青發家教中心官網查詢(https://reurl.cc/MR7QgK)或電洽(02)2351-4078分機1761。

  • 圖1-青發家教中心壯遊達人講座,邀請到海湧工作室創辦人陳人平與青年學子分享海洋廢棄物議題、海洋保育的心路歷程與過程。
  • 圖2-青發家教中心參與達人講座「那些海龜教我們的塑」-橫式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8F874CCF22A637F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龙”从何而来?

  “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春龙节来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抬头”。

  它是一个传统节日,在农业上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春耕有序展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讲师赵运涛表示,“龙抬头”的由来与自然天象有关,它的习俗丰富多样,有舞龙、社戏以及各种庙会。

  饮食习俗更是有趣。老北京人要吃春饼,称为“吃龙麟”。此外,吃面条又被称为“吃龙须”,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眼”等等。

  源于自然天象崇拜?

  “龙抬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观点认为,它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

  中国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将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组合想象成龙的形象,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认为东方为木,属青色,故称其为“青龙”或“苍龙”。

  《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而当地平线上渐渐露出龙“角”,说明春天来了,即民谚所言“龙抬头”。

  也就是说,“苍龙七宿”冬季时隐没在地平线下,等到农历二月初以后,黄昏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但苍龙的身体仍隐没在地平线之下,所以是“龙抬头”。

  赵运涛说,龙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在古代,尽管礼制森严,但平民百姓并没有放弃对龙的喜好和崇拜,节日里要有龙,如正月十五要耍龙灯、舞龙;二月二“龙抬头”等等。

  一个祈求风调雨顺的日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节日也经历了一个有趣的演变过程。

  赵运涛表示,大约在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过“二月二”,只不过最初“二月二”和“龙抬头”还没有太大关系,其习俗主要是挑菜、踏青等。

  等到南宋时期,出现了有关“龙抬头”的记载,如“今朝二月二,暂放龙抬头”。元代《析津志》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

  在明清时期记载岁时节日的典籍中,“二月二日龙抬头”的说法更为明确一些。如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二月二日曰龙抬头”。

  从节日内涵以及习俗上来看,自古以来人们便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在农业上,“龙抬头”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赵运涛举例,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万物复苏,接下来的一个节气就是惊蛰,古人认为,龙是百虫之长,它得先醒来,到了惊蛰,才能春雷乍动、唤醒万物。

  当然,有些害虫醒来后,有可能会危害人或者庄稼。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熏虫”,将害虫提前消灭掉。

  古人认为“二月二”迎来青龙,龙主管着下雨,此后雨水也就越来越多了,适合耕种的季节就此到来。恰如民谚所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南方此时有祭祀社神的习俗,祭祀社神继承的是传统“春社”的习俗,春天是耕种的开始,人们祭祀土地神,希望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赵运涛认为,北方比较缺水,古人认为龙主管降雨,所以北方地区的人们往往对龙的崇拜更高一些,而南方雨水比较充足,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更高一些。

  所以,同样都是过“二月二”,北方地区的习俗大多是将饮食、舞龙等习俗与“龙”结合起来,希望多下雨;南方地区则是“土地崇拜”,会有祭社神等种种习俗。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春耕生产渐次展开。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等。

  饮食习俗有哪些?

  正因为人们喜欢龙,所以“二月二”时的很多饮食都以龙“冠名”,极富生活气息。

  清朝《帝京岁时纪胜》里说:“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也就是说那时北京人要吃一种类似煎饼的食物,这大概就是民间说的“吃龙皮”。

  另外,老北京人还要吃春饼,春饼卷起各种菜,一层一层的,称为“吃龙麟”。有趣的是,吃面条又被称为“吃龙须”,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眼”等等。

  也有些人家会准备炒糖豆的原料,到了“二月二”早上,用糖炒花生和黄豆,香甜可口。有些地方讲究煎焖子、吃猪头肉。很多习俗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愿望。

  为何人们会把这一天吃的东西跟“龙”联系起来?赵运涛认为,这实际寓意“唤龙”,嘴里不断念叨“龙”字,龙听到后就会醒来,开始一年的工作,比如降雨。

  在上海、江苏等地要吃撑腰糕,据说吃了以后未来一年都不会腰疼;有的地方要吃芥菜煮成的粥,据说可以明目,不生疮疖。

  舞龙、社戏……热闹的节日

  饮食之外,“二月二,龙抬头”其实非常热闹,有舞龙、社戏以及各种庙会等等。

  资料图:北京市民在街头休闲区理发。当天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传统习俗,寓意辞旧迎新,带来好兆头。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据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柭”,这是一种小孩子的比赛,大概类似打棒球。

  “龙抬头”之日,人们用草木灰从院子里蜿蜒撒到屋里,并围绕水缸转一圈,这叫“引龙过”或者叫“引龙回”,把龙引到自己家水缸,就不会缺水,也有保佑一家平安吉祥之意。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还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或者菜地等处,画出仓囤的样子,里面放上钱币或者五谷粮食,称为“打灰囤”,寓意来年钱粮满仓、五谷丰登。

  过去,人们认为“二月二”是一年开耕的起始,都愿意讨个好兆头,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南方祭祀社神,仪式虽然不同,但也是同样的寓意。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此时小孩上学入书房,叫“占鳌头”,举行开笔礼,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

  二月初二儿童理发,则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赵运涛认为,总的来说,各地虽有习俗上的差异,但在“二月二”祈盼风调雨顺、健康平安的愿望是相同的,这一节日,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21/c14739-32627796.html

2022年度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活动收官

2月18日,“让成长更美好”2022年度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年度收官活动在沈阳举办。当天,除了展示“十城百场”校园巡回科普和校外实践活动成果外,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了2022年全新推出的“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小作品,大能量,从学习科普到传播科普,孩子们为自己播下“科学的种子”,并带动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共同参与到科普行动中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主任鲁天龙、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科普部主任陈国永、百胜中国肯德基品牌总经理汪涛、百胜中国首席公共事务官王立志、食安在线总经理刘红兵等共同为沈阳地区的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活动是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技术指导、食安在线承办、百胜中国及旗下肯德基品牌公益协办。本活动围绕“让成长更美好”主题,在过去一年走进重庆、厦门、徐州、珠海等10个城市90多所学校,深入到当地肯德基食安营养科普主题餐厅,通过科普讲座、手册展板、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科普教育,引导同学们关注食品安全,提高营养健康意识。2022年全新推出的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作品征集环节,不仅展现了青少年的学习成果,还实现了科普知识与青少年双向互动模式的升级。

多方凝心聚力 “让成长更美好”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话题热度持续升温。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主任鲁天龙表示,持续提升此项活动与青少年的适配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取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意识,是活动的特色。兔年已经来到,随着今天2022年度活动的完美收官,新一年活动的筹备工作也即将全面开启,合作各方将凝心聚力,促进越来越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科普部主任陈国永表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共建共享”,全社会参与,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儿童青少年处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健康教育,使孩子们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这将使他们终身收益。本次活动关注儿童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聚焦营养安全这一重点内容,非常有意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也希望全社会更加关心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

百胜中国肯德基品牌总经理汪涛表示,长期以来,百胜中国及旗下肯德基与各兄弟品牌一直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高品质食品。肯德基已连续7年参与支持该活动,在此过程中,看到青少年通过肯德基餐厅的创新实践、物流中心或上游供应商的参观学习,增加了食品安全知识,培养了健康生活理念。

从学习到传播 青少年科普活动实现双向互动

2022年,首次推出的“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共计收到1200多幅作品。专家和各方代表从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等方面进行评定,最终选出了100多幅优秀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同学们学以致用,通过手抄报、漫画等青少年擅长的方式,创新科普主题作品。一幅幅生动的作品,满溢着孩子们“小宇宙”里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的独特见解。此次获奖的画作将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官方网站的专题区域展示,以鼓励和引导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现场,沈阳的青少年代表也用一场生动形象的儿童有声剧,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故事。他们结合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用引人入胜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在场嘉宾的好评。近两年来,各地呈现出的青少年食安主题特色表演,也充分展现了在传承与创新中,青少年从科普知识的学习者成为传播者。

从校内到校外 科普教育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活动,持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今年“空中课堂”的科普讲座内容进一步丰富,学校可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普主题,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化科普需求,这也是“空中课堂”颇受同学们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为了让青少年更生动参与、更立体体验,活动继续走进各地肯德基餐厅,通过后厨探秘、食安小课堂、营养膳食DIY、互动游戏等形式,为青少年或亲子家庭提供特色体验和创新实践。

收官活动当天,大家参观了位于沈阳星摩尔的肯德基食安营养科普主题餐厅。该餐厅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展示了白羽鸡现代化养殖和营养价值,呈现百胜供应链在食材保鲜及仓储运输的科学管理。餐厅的讲解员均由定期招募青少年担任,通过他们将科普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同龄人。

据了解,自2016年项目启动以来,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活动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宣教活动。截止目前已累计在全国67个城市,举办科普教育活动总计670余场,线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累计38万以上。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在所到之处,广受青少年及家长的欢迎。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21/c14739-3262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