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甲流和诺如病毒感染如何预防(服务窗·科学防疫)

  每年冬春季节是甲流、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散发病例。甲流和诺如病毒感染有什么特点?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如何治疗和预防?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分析,首先是病原和病因不一样,甲流属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而感冒是由其他一些病毒,比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其次,甲流的症状更重,有发热、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炎症,甚至出现全身病毒血症,导致基础病发作和加重。有一部分人感染甲流后可能会出现继发的感染,比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性气管炎等。感冒症状总体比较轻,出现低烧、流鼻涕、眼睛干涩、咳嗽、咽喉不舒服等。第三,从治疗方法看,治疗甲流有特异性药物。甲流虽然属于自限性疾病,但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普通感冒一般对症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了。第四,从预后和并发症来看,甲流危害性较大,如出现肺炎、诱发基础病加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而感冒不会出现并发症。

  “治疗甲流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王贵强说,症状较重的感染者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基础病的加重等。感染者如果持续高热不退,出现气短、基础病加重,要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王贵强介绍,诺如病毒喜低温,因此每年秋冬春是高发季。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感染者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呕吐和腹泻会导致人体大量的电解质和水分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会引发休克,甚至电解质紊乱。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王贵强表示,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所消耗的水分。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甲流?王贵强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每年秋季是接种疫苗最佳时期。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甲流的易感人群,应该积极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小学、托育机构的儿童,经常处于人员集中的环境中,更容易感染甲流,也应该接种疫苗。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后,可能会导致基础病加重,出现重症,也应该接种疫苗。

  流感属于呼吸道疾病。王贵强认为,坚持戴口罩、保持手卫生、注意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降低流感传播风险。

  如何避免诺如病毒感染?王贵强说,目前,没有预防诺如病毒的疫苗可以用,因此,切断病毒传染路径是最好的预防方法。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即“病从口入”,因此一定要对食品、水源进行良好的卫生管理,防止沾染病毒。就个人而言,应该做好手卫生,做到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幼儿园、托幼机构、小学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后,要马上看是否水源或食物被污染了,如果是食堂被污染了,那么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杀,避免传播范围扩大。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7日 1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27/c14739-32631650.html

教育局採訪通知1120227臺北市111學年度中等學校運動會盛大開賽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採訪通知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連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 林奎宇科長0922-439-937

                      游慧君股長0939-821-710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2月27日】

【主題:臺北市111學年度中等學校運動會盛大開賽】

【開幕時間:112年2月28日上午8時至8時30分】

【開幕地點:臺北體育館1樓(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0號)】

【比賽日期:112年2月28日至3月3日】

【比賽地點:臺北田徑場(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3號)】

臺北市中等學校運動會即將於112年2月28日(星期二)至3月3日(星期五)於臺北田徑場展開。本屆計有59隊約950人參賽,預料戰況激烈,精彩可期。歡迎大家一起到現場為選手們加油打氣!

 

※臺北市111學年度中等學校運動會開幕典禮程序表

時  間

活         動      流      程

8:00~8:10

開幕表演節目

龍山國中跆拳道表演

8:10~8:15

會旗進場

8:15~8:18

介紹貴賓

8:18~8:23

蔣市長致詞

8:23~8:25

運動員宣誓

8:25~8:27

禮成

8:27~8:30

大合照

8:30~

各區團隊退場


/001/Upload/342/relpic/10162/8941739/22bec3dd-1942-492c-a865-e3ef8891d95c.jpg

  • 臺北市111學年度中等學校運動會開幕典禮位置圖(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10號).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68D6502A7BB7D74

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北市觀光產業/飯店旅館/餐飲集團聯合徵才 熟手房務員月薪加獎金上看5至8萬 歡迎中高齡、銀髮者加入

  台北市政府2/24(五)在台北車站1樓大廳辦理「觀光產業/飯店旅館/餐飲集團」徵才活動,熱門招募職缺為內、外場服務專員及房務員。本次活動共27家企業徵才,共1178個工作機會,勞動條件優於餐飲旅宿業薪資行情,像是房務員月薪起薪37K、內外場服務員也不乏34 K至39 K的薪資水準,多數職缺無工作經驗限制,歡迎中高齡、銀髮者及轉業轉職者加入內需爆發的旅宿餐飲工作行列。

  主辦單位勞動局就服處表示疫後內需強勁,觀光旅宿及餐飲產業離退補缺和長期缺工的問題更顯嚴峻,就服處持續辦理缺工產業徵才活動提升面試進用機會,同時也積極開發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或銀髮等潛在勞動力進入旅宿餐飲業的就業意願,強化就業媒合服務協助缺工企業補實人力。

  台北六福萬怡酒店人資經理表示疫情造成旅宿業人才外流後回流不易,也有少子化、高齡化因素造成人力缺口,並非外界想像是因低薪而缺工,六福萬怡積極從提升勞動條件和招募多元人力的方式改善,像是進用中高齡、銀髮者、聽障者等多元人力,配套措施也投入成本拆解房務員職務,使高齡者可以勝任單純化且勞動強度低的房務工作,招募培訓專責房務主管帶領有身心障礙但有工作能力的房務團隊穩定就業,對缺工問題作出積極因應措施。旅宿業是以人為本的產業,工作環境溫暖友善、員工也具熱忱,歡迎銀髮等特定對象加入,經理表示現在就有進用65歲房務員,月薪和獎金在營收高峰期可以領到8萬之多。

  福華飯店人資經理表示房務員招募不易,與北市就服處合作的中型、大型徵才活動求職者多,在招募上有正面幫助,飯店同時也朝向進用穩定性高的中高齡和銀髮員工方向努力,搭配彈性工時、兼職的方式,創造勞雇雙贏。

  就服處現場關懷民眾求職狀況,一位60歲求職者表示原先在製造業服務,因產業外移和年齡體力因素所以想轉業,旅宿業進入門檻低、勞動條件穩定且在地經營讓他不用離開家鄉所以挑戰轉業。一位50歲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因年齡限制找工作不易,一直在短期性的清潔工作服務,經北市就服處媒合到房務員工作,不僅就業穩定,勞動條件和環境也提升。

  北市3月18日將在花博爭艷館舉辦規模達200家廠商以上的實習及就業博覽會,包含在學青年有薪實習職缺及一般就業職缺等上萬個工作機會,更首創開設職前先修課程協助青年釐清就業方向、提升求職技巧強化正式面試實戰力!緊接著4月22日辦理「Bling兔 U 就在台北優質旅宿業聯合招募」,不間斷協助企業招募人力。最新資訊請上台北就業大補帖網站查詢

  • 圖1-北市「觀光產業飯店旅館餐飲集團」求職者現場直接面試
  • 圖2-北市「觀光產業飯店旅館餐飲集團」徵才活動求職踴躍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CB70247FE04D29D

找工作到北市就服站 免錢服務好貼「薪」228連假後700個工作機會 月薪上看70K

  臺北市政府228連假後就業服務量能不打折,3月1日至3日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邀請21家知名企業辦理徵才,提供700個工作機會,新鮮人、準備求職或轉職、銀髮族及二度就業需求的民眾。歡迎社會新鮮人、求職、轉職、銀髮族、二度就業者,可到各就業服務站參加徵才媒合。

  勞動局局長高寶華表示,本週徵才由旅宿業龍頭晶華酒店領軍,除持續擴大徵才外,不僅提供順暢的升遷管道及優於同業的福利,也無須具有相關工作經驗,是初次投入住宿業民眾的首選。

  就業服務處處長何洪丞也特別強調,就服站徵才時間與地點分別為,3月1日在景美站舉辦,2日在艋舺、景美、信義及西門就服站舉辦,3日在景美、內湖及北投就服站舉辦,活動時間皆為下午2至4時。

  勞動局表示,這次徵才以鑫鼎王、品銘有限公司開出起薪40K職缺最為吸睛,另外百富通(莫凡彼餐飲)、二十一世紀生活、東京牛角、鑫鼎王、王品餐飲、品銘公司-神保町燒肉、立偕生活(一號糧倉)、欣葉國際餐飲、安心食品、先喆如商行(老先覺)、義美食品及恩揚小吃-悟饕便當等多家餐飲業者也一同參與本次徵才,餐旅業者除提供正職工作以外,也提供可高度彈性上班的時薪職缺,歡迎打工族、或是需短時工作者前來面試。

  本次前行整合行銷公司為首次參加北市就服處之徵才活動,開出70K的高薪,歡迎對於行銷業務推廣有興趣的民眾前往挑戰!另外中央畜產的屠宰衛生檢查獸醫師職缺,如經訓練升格屠檢獸醫後,最高薪資可達67K。星聚點文創亦提供普受民眾喜歡的行政職缺,包括廣告設計經/副理48K起薪、資訊設備維修人員38K起薪及一般行政專員起薪31K以上,都歡迎有興趣的求職民眾親臨面試。

  高局長指出,本週徵才廠商有百富通(莫凡彼餐飲)、前行整合行銷、二十一世紀生活、東京牛角、鑫鼎王、王品餐飲、中央畜產會、統一超商、優活居家長照、品銘公司-神保町燒肉、立偕生活(一號糧倉)、晶華國際酒店、星聚點文創、欣葉國際餐飲、安心食品、錢澤企業、先喆如商行(老先覺)、義美食品、中化銀髮居家長照、恩揚小吃-悟饕便當,共計21家企業。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把握與人資直接面試的良機。

  勞動局提醒求職民眾,為提高廠商僱用率,鼓勵民眾穩定就業,疫情期間推出的「安穩僱用計畫2.0」計畫實施期間至112年6月30日截止,民眾請把握參加徵才活動,爭取與廠商直接面試機會;僱用加保後如持續穩定就業,勞雇雙方皆能獲得補助獎勵,相關內容詳見「台灣就業通」網站。就業媒合服務完全免費,參加即可面試!勞動局提醒,徵才活動為室內場地,參加徵才的民眾,當天需全程配戴口罩。活動相關訊息請洽台北就業大補帖(OKWORK),查詢徵才活動行事曆或電詢就業服務專線(02)2308-5231。

  • 圖示一: 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3月1日至3月3日,共邀集20家知名企業於各就服站舉辦現場徵才活動,提供達700個工作機會
  • 圖示二: 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3月1日至3月3日,共邀集20家知名企業於各就服站舉辦現場徵才活動,提供達700個工作機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F618C8A7BCBDEEC

內湖波麗士動員宣導行人交通安全觀念,守護民眾安全!


經統計臺北市112年迄今行人A1事故計8件,均為65歲以上年長者;另行人涉違規者計7件、占87.5%,其中「行人不依號誌指示」計5件,「未依規定擅自穿越車道」計2件,因未遵守交通規則而逕自穿越路口致發生事故。


為提升年長者行人安全過馬路觀念,內湖分局利用轄內社區活動中心、里辦公室等年長者易聚集場所,宣導行人交通安全觀念,推廣民眾行人及高齡者守法觀念,以防制行人交通事故發生。


內湖分局呼籲多關心家中年長者,因其接觸相關交安訊息管道較少,提醒「清晨或夜晚出門應穿著亮色衣服」、「穿越道路時應走行人穿越道、不任意穿越馬路」、「倘行人號誌秒數不足時應等下一次綠燈再通過」,並遵守交通號誌;另該分局持續加強路口安全執法取締,除了針對「車輛不停讓行人」取締外,對於「行人不依規定穿越道路」也將同步加強取締(勸導),以維護道路交通安全。

  • 圖說1:交通部行人安全宣導圖片
  • 圖說2:交通部行人安全宣導圖片
  • 圖說3:內湖波麗士宣導情形
  • 圖說4:內湖波麗士宣導情形
  • 圖說5:內湖波麗士宣導情形
  • 圖說6:內湖波麗士宣導情形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E7871981D4EB7B0

“中国的抗疫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中国3年多来的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特别是去年11月以来,中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以实际行动解答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难题,对全球抗疫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积极影响。

  “共同抗疫、共克时艰,展现出大国担当”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和预测中心主任安德烈·维诺格拉多夫表示,3年多来,面对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性威胁,中国展现出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中国积极有序调整防疫政策,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中国的抗疫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沙特阿拉伯中国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说,中国3年多来抗击疫情的努力和成就堪称典范。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尽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中国积极向其他国家包括阿拉伯国家伸出援手,共同抗疫、共克时艰,展现出大国担当。”

  德国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安迈尔表示,中国尽己所能助力各国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提供新冠疫苗,到分享抗疫信息和经验,再到提供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在全球抗疫最吃劲的阶段,中国为有关国家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变异。相信中国将继续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表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3年多来,中国始终与各国团结协作、风雨同舟,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重要贡献。

  曾在湖北大学学习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苏坦,亲历了中国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他表示,在武汉,他看到了面对疫情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敬佩中国所采取的果断措施。“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塔里克·苏努提表示,3年多来,中国与病毒赛跑,先后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大上海保卫战,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展现出的巨大勇气和取得的非凡成就令人赞叹。

  曾亲历武汉抗疫的黎巴嫩共产党中央委员阿德汉·赛义德表示,中国根据形势变化科学调整防控举措,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疫情防控成效有目共睹。“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中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将为世界提供稳定需求。我相信中国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说,中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在开放合作中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去年12月,中国同意将沙特列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国游客通过沙特推出的签证便利措施来到沙特旅游,促进了两国民众相互了解。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表示,当前,中国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将重点放在保健康和防重症上,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当前中国经济释放出复苏发展的积极信号,明显提振了全球信心。国际社会期待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在中国市场寻找更多商机。”

  “中国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也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未来的合作非常乐观。”波兰前副总理格热戈日·科沃德科表示,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积极成效不断显现,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出入境人员不断增加。“抗疫过程中,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韧性,尤其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实现了很多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毛里西奥·克里甘表示,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不仅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而且以开放合作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期,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相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迈出新步伐,中国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

  以色列BIE集团相关负责人伊万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中国经济社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更加坚定。”

  “中国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让我们这些在上海的企业十分钦佩。”新西兰纽仕兰乳业全球研发总经理罗伊表示,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同时,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红利不断释放,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外企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土壤和机遇。“纽仕兰是中国蓬勃发展的受益者,我们将继续抓住机遇,与中国市场共成长。”

  (本报北京、莫斯科、迪拜、柏林、曼谷、开罗、华沙、里约热内卢2月25日电  记者刘融、曲颂、杨迅、隋鑫、管克江、任皓宇、刘仲华、刘慧、黄培昭、于洋、陈一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6日 0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26/c14739-32631264.html

坚持稳步推进 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近日,一些地方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引发部分群众关注。部分群众对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有疑问,对改革后看病就医便利性有顾虑。针对此次改革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原有模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保障群众健康的需要,要求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呼声越来越高

  问:此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答:我国职工医保制度于1998年建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就是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单位缴费的一部分和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划入个人账户,主要用于保障普通门诊和购药费用。单位缴费的另一部分形成统筹基金,主要用于保障参保职工住院费用。这个制度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2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个人账户风险自担、自我保障门诊费用的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保障群众健康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三个不适应”。

  一是不适应日益慢性病化的疾病谱。职工医保建立20多年来,我国疾病谱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全国居民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治疗慢性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门诊早诊早治、健康管理,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有效减轻群众病痛和经济负担。原有制度安排中,以个人账户保障普通门诊费用的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二是不适应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门诊可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大幅增加,服务功能明显加强。之前群众需要住院才能享受的诊疗服务,已越来越多地转变为门诊项目。过去必须通过住院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及部分手术项目,现在通过门诊就可以解决,门诊服务量快速增长。2001年到2021年,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数从19.5亿次增至80.4亿次,增长了312%。个人账户有限的资金积累,难以适应参保人对门诊需求的大幅增长。

  三是不适应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2001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较其他国家,我国老龄化速度更快、老龄人口占比更大。2001年至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9062万快速增长至2.0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1%攀升至14.2%。据测算,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患病概率更高,而且往往易患多种慢性病,门诊就医频次、就医费用都显著高于中青年。2021年,退休人员人均门诊就诊次数是在职职工的2.17倍,门诊次均费用是在职职工的1.15倍。但原有制度对门诊保障力度不足,老年人小病时不舍得花钱治疗,小病拖成大病,最终不得不住院治疗的现象不在少数。这既增加了老年人身心痛苦,也增加了家人的照护负担,还导致花费了更多费用。

  基于上述原因,群众要求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医保局从2018年开始谋划改革工作,经过反复论证、深入研究后,形成了初步改革方案,并于2020年8月通过中国政府网、国家医保局官方网站等平台向社会广泛公开征求了意见。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改革正式启动。

  改革的核心,是用调整个人账户的划入方式,来“置换”普通门诊统筹报销

  问:此次改革,参保人将在哪些方面获益?

  答:此次改革,参保人将在以下三方面获益。

  一是“增”,让大部分地区实现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的转变。通俗来说,就是原来职工医保参保人看普通门诊不报销的地区,改革后可以报销;原来看普通门诊可以报销的地区,报销额度进一步提升。第一,除了药品费用可以报销外,符合规定的检查、检验、治疗等费用也可以报销。第二,部分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疾病门诊费用将被纳入普通门诊报销,并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和额度。第三,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提供的用药保障服务,也被纳入门诊报销范围。

  二是“优”,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一定程度缓解“住院难”问题。改革前,由于普通门诊保障不足,“无指征住院”“挂床住院”“小病住院”等不合理的医疗行为频发。改革后,参保人在普通门诊就能享受报销,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此前居高不下的住院率,减轻大医院病床周转的压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把优质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病人。

  三是“拓”,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由参保人本人拓展到家庭成员。改革前,个人账户按规定只能由参保职工本人使用,家庭成员生病时不能使用亲属的个人账户。本次改革在三方面拓展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第一,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第二,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第三,部分地区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

  问:此次改革的具体路径是什么?改革后,参保人个人账户里面的结余受影响吗?

  答:本次改革,是在不增加社会和个人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机制,并通过调减单位缴费和统筹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为普通门诊报销提供资金支持。改革明确要求,资金平移后全部用于门诊统筹报销,以满足广大参保人特别是退休人员对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待遇置换,资金平移”。

  关于个人账户划入方式的调整,《指导意见》有明确设计。具体而言,主要有3个“不变”和2个“调整”。

  3个“不变”。第一,个人账户结余的归属不变。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无论是改革前的历史结余,还是改革后新划入形成的结余,都仍然归个人所有,都仍然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第二,在职职工个人缴费的比例、流向不变。在职职工个人医保缴费仍然全额划入个人账户。第三,退休人员不缴费的政策不变。退休人员仍然不需缴费,个人账户资金仍然由医保统筹基金划入。

  2个“调整”,是指按照不同方法,分别调整在职职工、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划入方式。第一,对于在职职工,改革前,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由单位缴费的一部分和个人缴费共同组成;改革后,个人缴费依然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原来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划入统筹基金。第二,对于退休人员,改革前,大部分地方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个人养老金实际发放数×划入标准”;改革后,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本统筹地区实施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划入标准”,其中,改革后的划入标准比改革前有所降低。

  此次改革的核心,是用调整个人账户的划入方式,来“置换”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改革涉及利益调整,不少参保人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医保政策存在一定差异,我们一直坚持稳步推进,努力处理好改革前后的政策衔接,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问:本次改革在济病济困方面有什么考虑?

  答:为了发挥普通门诊报销济病济困作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我们在本次改革中,也考虑了群众实际困难并予以倾斜。

  一是注重向患病群众倾斜。改革前,职工门诊就医主要依靠个人账户保障,风险自担、费用自付。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个人账户往往用不完,形成资金沉淀;对于患病多的群体而言,个人账户又常常不够用,影响了就医诊疗。改革建立门诊统筹报销,将推动医保基金更多用于患病多的人群。

  二是注重向老年群体倾斜。改革明确要求,各地设计报销政策时,针对退休人员要在“一低两高”方面有所安排,即报销“起付线”比在职职工更低、报销比例比在职职工更高、报销“封顶线”比在职职工更高。目前,已开展改革的各统筹地区基本都明确了退休职工享受更高的报销待遇,以更好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

  此外,考虑到许多参保人特别是退休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取药比较方便,改革要求在门诊报销待遇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倾斜,并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提供的用药保障纳入报销范围,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购药。

  一系列惠民举措为改革提供有效支撑,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

  问:为解决门诊费用高的问题,除了此次开展的改革,国家医保局还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要减轻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通门诊费用负担,不仅需要建立普通门诊报销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系统性改革相互支撑。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为本次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是降低药品价格。国家组织开展294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一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门诊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平均降价超过50%。得益于大幅降价,患者使用高质量药品的比例从集采前的50%上升到90%以上。同时,每年按“价同效优、效同价宜”原则动态调整医保目录,累计新增618种药品报销,其中341种药品通过“灵魂砍价”平均降价超过50%,保障更多患者用上了过去用不起、买不到的新药好药。

  二是优化医保服务。在持续优化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范围,2022年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惠及3243.56万人次。优化规范长期处方管理,满足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一次就医可开具的处方量最长达12周。

  三是加强医药价格费用的监管。持续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小病大治”、多收费、乱收费、价格失信等危害群众利益行为。2018年以来,累计处理医疗机构154.3万家次,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积极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努力让群众享受质优价宜的医药服务。

  本次改革后,随着医保管理服务向门诊领域进一步延伸,上述各项惠民机制将在普通门诊统筹这一新的平台进一步发挥系统集成作用,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持,以增进参保职工的健康福祉。

  问:目前,各地推进改革落实的情况如何?

  答:目前,全国已有99%的统筹地区开展了普通门诊统筹。2022年,普通门诊统筹减轻职工就医负担1086亿元。2023年以来,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普通门诊统筹结算4.41亿人次,日均结算超过780万人次,完成结算金额462.4亿元。通过“待遇置换、资金平移”,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

  当然,由于各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推进改革也存在不平衡,有的地方改革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对此,我们将指导各地持续优化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一是将更多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报销范围。有群众反映,改革后虽然普通门诊费用能报销,但对于习惯在药店购药的患者来说,购药报销不方便。对此,国家医保局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医保办发[2023]4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参保人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报销。《通知》还要求各地加大力度,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方便参保人凭处方开药。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2962万人次在定点零售药店实现结算,结算金额14.34亿元,职工参保人在药店次均报销48.41元。

  二是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更多药品。有群众担心,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备不足,无法在一、二级医疗机构买到自己需要的药品。对此,国家医保局将加强部门协同,联合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督促基层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配备等,努力让群众就近享受医疗服务。

  三是提供更加优质的医保便民服务。有群众呼吁,希望进一步提升医保便民化服务,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对此,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全流程应用、扩大医保移动支付接入范围,让参保人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挂号就诊、医保结算、参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相关服务。

  群众有所呼,医保有所应。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指导各地医保部门持续落实改革部署,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定期评估改革落地情况,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就医需求,研究优化门诊报销比例、“起付线”和“封顶线”等政策,不断细化配套措施,优化管理服务,提高保障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6日 0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226/c14739-3263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