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川伯來巡中山北,市民南北一路好暢行!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2年3月11日

聯絡人:王志良

聯絡電話:0978-692-902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川伯來巡中山北,市民南北一路好暢行!


中山北路是臺北市南北交通往來的重要幹道,長年的車流負荷下也造成部分路段路面老化明顯,修補頻率次數增加的現象,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據此實地勘查後,擇訂中山北路1段(南京東路至市民大道)納入112年度計劃性路段儘速進行路面銑鋪作業,臺北市李四川副市長相當重視並專程於112年3月10日晚上十時率相關人員視察本次路段銑鋪實際辦理情形,展現市府鋪好道路決心。


新工處處長林昆虎表示,中山北路1段前次更新日期為100年至102年間,路面已逾10年未更新,為維持臺北市道路服務品質,市府執行路面更新工程,要求瀝青原料出廠控管原料,嚴格監督施工,驗收測試平整度,並協調管線單位設禁挖期,避免重複開挖,以及人手孔凸出問題,除自來水、瓦斯等因應緊急民生需求,需配合路面調整高度外,其餘孔蓋均要求管線調降以避免影響路面平整度。


新工處維護科長王志良補充說明,道路更新我們會選用適宜之新式材料、工法積極辦理路面銑鋪更新,以提供市民舒適、平整及安全的道路品質。


  • 圖1李四川副市長視察照
  • 圖2 路面鋪築施工照
  • 圖3 路面鋪築完成照
  • 圖4 路面更新前
  • 圖5 路面更新後
  • 圖6 視察長官大合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3AAA0BE97D3283C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屡上热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达31.3%、17.9%;其中四年级学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2.8%,较2020年上升0.9个百分点,增幅近50%。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共识,但整个社会层面仍存在心理健康知识匮乏、认知不足、转介机制不通畅、各方合力不够等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共青团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疫情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心理健康是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教育主体、干预主体和参与各方密切配合,《提案》建议,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辅以常态化的健康筛查及宣传科普,构建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主导统筹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受新冠疫情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就业升学有所变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多发态势。

  疫情以来,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接到青少年心理问题相关求助逐年增长,抑郁、焦虑、自闭、情感障碍相关个案占个案总量80%以上。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厌学、网瘾、亲子矛盾、学生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更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在调研中发现,新冠疫情导致少年儿童经历了近3年的特殊成长期——外在压力生活事件增多,而来自家庭、学校和同伴的支持相对减弱。

  “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在情绪、自我和行为方面的‘三大障碍’:第一,焦虑、抑郁增多,呈低龄化趋势;第二,自我效能感降低,控制感、希望感、生命意义感弱化,容易导致自杀风险上升;第三,日常生活结构频繁变动,睡眠、运动、学习习惯‘大滑坡’,容易出现注意缺陷、攻击行为、网络成瘾等问题。”李迎新说。

  为此,李迎新提交了《关于加强监测预警持续关心关注,促进后疫情时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提案》。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心理健康受疫情影响最为深远,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在医疗、教育、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她说。

  “每一个个体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由生理、心理、社会3个面构成。”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校与家庭专委会主任许莉娅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孩子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认知出问题了,也可能是情绪出问题了,个人的行为受认知和情绪互相交织影响着。”

  许莉娅介绍,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包括宇宙观、生命观和人生观,在这之下又分成两支,一支是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另一支是职业观、成功观,结合在一起就是幸福观。“可是很遗憾,我们看到不少青少年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来主导,加强青少年价值观引领”。

  共青团中央《提案》建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部门、多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医教结合、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

  扶持行业社会组织发展 规范职业资格认证

  “目前,心理咨询行业还是比较混乱的,一方面缺乏行业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自身的生存状况也不乐观。”一位心理咨询师向记者透露,“自从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暂停以来,行业从业者鱼龙混杂,也给心理咨询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共青团中央《提案》建议对专业力量强、社会声誉好、等级资质高、热心公益事业的心理专业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场地租金、畅通工作渠道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相关部门畅通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渠道。对已获得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心理工作者,尤其是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实务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备案、登记,建立青少年心理工作准入、年审、培训和退出制度。

  许莉娅一直在呼吁,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应该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初级预防,全员的关怀和教育,全社会营造关爱青少年的氛围,让青少年感受到社会彼此之间应有的善意;二级预防,学校要进行筛查,对父母要进行家庭教育辅导;到了三级预防,只能交由心理医生”。

  “在二级预防中,除了心理咨询师,还应有一支青少年事务社工力量参与。”许莉娅说,比如学校社工师,在学校定期给学生做一些基础的评估,然后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交给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有的交给心理医生。

  然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力量分散且同质重复,缺乏顶层设计和协同联动。学校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阵地,心理专业力量薄弱,而专业的社会心理机构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参与学校心理宣教服务。发现、预警、治疗、跟踪、康复等环节存在工作和信息上的断层,学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链接。

  共青团中央《提案》建议,鼓励群团组织依托现有平台和工作机制,调动整合优质、规范的专业机构、专业资源和专业团队,支持和孵化专业心理社会组织,面向校园、社区和青少年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打包服务和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并实施全过程监管。

  建设全国统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

  “当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困扰、学习压力、亲子矛盾、应激反应等问题时,欢迎拨打12355热线进行咨询,多位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您解答心理困惑!”这是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推荐语。

  在内蒙古自治区,12355青少年服务台通过对各级团组织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充分调研,将服务范围定为心理咨询、法律咨询、中高考解压、青春期教育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统一号码、集中受理、分级介入、限时办理、统一回复”和“线上线下相衔接、网上网下同处置”为原则,组建了一支由执业律师、心理专家共115人组成的专业团队,为全区青少年提供全年无休、“7×24小时”的公益服务。

  在云南省,12355以热线为基础载体开展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成功运行推广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直通车”项目、“绘出安全防线”儿童安全自护教育项目、“书香少年 成长无忧”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大讲堂、校园清“凌”计划——预防校园欺凌等服务青少年的项目。

  在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联结紧密,拨打12355就能找到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经过对来电者的评估,12355会把需要进一步跟进的个案转接到地方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由他们在线下对孩子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

  为此,共青团中央《提案》建议以12355等较为成熟的平台为依托,打造统一、高效、便捷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

  《提案》还建议,增加建设资金投入,加强社会化资金募集力度;完善接询转介机制,打通绿色就医通道;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库、志愿者库,健全人力资源共享调配机制;加强心理服务对策研究,研发科学普惠的心理健康宣教产品,最终实现社会力量参与发现报告、转诊转介、技术支持、协调干预、宣传科普全链条服务无缝对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11/c14739-32641842.html

配了“OK”镜孩子的视力就真的OK了?

  居家上网课加上寒假期间电子产品使用增多,长时间盯着屏幕导致的视力问题让家长们如临大敌。提起“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相信家长们并不陌生。它是目前被眼科专业技术人员和家长普遍接受的一种儿童近视矫正和控制方法。有些家长甚至抱有“近视了也可以戴OK镜”的想法,而忽视了孩子的超负荷用眼行为。

  戴上OK镜就万事大吉了吗?配了OK镜度数还会涨吗?OK镜接触角膜安全吗?佩戴OK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今天,针对家长们的常见问题,眼科医生为您逐一解答——

  有了OK镜也别忘配副框架眼镜

  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夜间戴镜可使角膜中央区在一定程度上变平,白天则可暂时降低度数、视野清晰。

  在特殊情况下,如近视度数高、夜间睡眠不足等,角膜塑形并不足以抵消已有的近视度数,白天仍要戴一副低度数框架眼镜才能看清。

  此外,在等片期间、停戴OK镜期间,都有可能需要用到框架眼镜。因此,OK镜能帮助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框架眼镜,但不能根治近视,特殊情况仍需用到框架眼镜。

  0K镜也不能完全“封印”度数

  眼轴过快延长意味着近视进展。

  传统眼镜会使周边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后,不能控制眼轴延长和近视进展;OK镜促使角膜形成环形离焦区,让周边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前,抑制眼轴延长和近视进展。

  然而,近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是给孩子用上了OK镜,却不设法让孩子降低用眼强度,还是会导致度数的增长。

  除了OK镜,防控近视有没有其他选择?近视综合防控手段包括增加户外活动、减少用眼、光学干预、药物干预四个方面。OK镜是重要的光学干预手段,此外,还有离焦设计的框架镜、日戴软镜、日戴硬镜等其它光学干预手段。

  虽接触角膜但安全性较高

  20世纪90年代,OK镜曾在缺乏有效监管的背景下快速推广。近年来,OK镜的生产、经营、验配等环节不断规范,材料透氧性大为改善,安全性显著提高。为确保角膜安全,建议做到规范验配,精心护理,定期复查。

  在佩戴OK镜的日常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剪短指甲,平日拿取需注意避免损坏OK镜。摘戴及清洗镜片前,确保双手温暖、柔软、干净,定期更换镜盒及吸棒,定期请医生检查镜片。

  年龄偏小的儿童应由家长亲自摘戴护理,年龄大的儿童也应在家长的规范指导下摘戴,家长不可放任不管。

  配镜有条件且仨月一复查

  什么情况可以佩戴OK镜?8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希望控制近视、暂时摆脱框架眼镜,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合度,可请医生评估OK镜的适用条件。评估项目包括近视度数、眼睑形态、角膜形态、角膜直径,有无其它眼病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佩戴OK镜应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出现眼红、视力下降等不适,要及时停戴,并立即就诊。

  当前,“重验配、轻复查”的现象仍然在一些不规范的配镜机构中存在。因此,规律复查是安全的重要保障。文/王尔茜(北京协和医院)

  戴OK镜的17个细节 你了解吗?

  OK镜是一种角膜接触镜,镜片需要接触我们的角膜即黑眼球,因此需要遵循严格佩戴和护理流程。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佩戴OK镜的17个注意事项。

  1、角膜塑形镜:每天戴镜时间应该不少于8小时,且不多于12小时。

  2、发烧、重感冒、严重腹泻等免疫力下降时请勿戴镜。

  3、严格按照医师和验配师要求用药及定期复查。

  4、戴镜后初期不适感,可能出现异物感、流泪等,应闭上眼睛,适应片刻,不可用力揉眼,以防损伤角膜。若无法适应,应取下镜片重新清洗再佩戴。若出现刺痛感,眼红,则应停戴,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5、使用镜片专用护理品,禁用软性角膜接触镜护理液清洁硬性角膜接触镜。每日更换镜盒内护理液,镜片使用约1个月后,可每隔1~2周用专用护理产品除一次蛋白,戴镜时勿使用眼药水。

  6、护理产品开封后90天内(具体以产品说明为准)用完,超时请勿用。

  7、镜片左右不可反戴,在存放时就要注意不要放反。

  8、镜片易碎,清洁镜片时需要格外当心,切忌用力过猛挤压镜片。

  9、注意镜盒及吸棒的卫生护理,建议2个月定期更换镜盒及吸棒。

  10、不要戴角膜塑形镜洗澡、游泳、淋浴,镜片不可用热水冲洗,以防镜片遇热变形。

  11、若感冒发烧,拉肚子,眼红不适(如感觉眼睛痛、痒、畏光、流泪等)分泌物增多,立即停戴并联系主治医生。

  12、镜片本身具有一定脆性,易碎,清洗时要小心,动作轻柔,用力均匀以免碎片,注意避免镜片划伤和丢片。

  13、冬季清洗镜片时须用水温为(20-35℃)的冷开水,以免水温过低增加镜片的脆性而导致碎片,水温过高会使镜片变形损坏。

  14、清洗和浸泡镜片的护理液需为专用的硬镜护理液(护理液开封后有效期为三个月),切忌用软镜的护理液代替,且护理液绝对不能入眼。

  15、镜片一天洗两次不能省,晚上戴镜前洗干净滴润滑液后戴上,早上摘下来洗干净后泡一整天,晚上继续洗干净戴。镜盒内的护理液每天早上要换新的液体泡起来,每天换总比不换好。

  16、摘镜吸棒用前用后也要洗干净,用后保持干燥放起来,避免滋生细菌。

  17、塑形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刚戴时第二天可能会出现轻微重影或伴有白色眼屎,大家不用太过担心,眼睛和镜片也需要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如果没有其他不适可以继续佩戴。

  文/卢颖(北京电力医院)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11/c14739-32641838.html

YouBike前30分鐘免費規劃及配套措施正在評估研議階段

有關媒體報導臺北市113年1月實施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政策一事,臺北市交通局說明如下:

以全民為對象實施YouBike前30分鐘免費為市府之目標,相關推動方案及期程正在評估研議階段。另就基北北桃月票上線後民眾使用情形預計仍有變動,亦將一併納入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政策推動措施及期程檢討。針對各界關心民眾遇無車可借之情形,臺北市政府交通局將於今年推動增加部分車輛,並持續與資訊局合作利用大數據分析改善無車可借問題。

交通局說明,YouBike定位為出門通勤、通學的第一哩路,透過轉乘公車捷運,一出門即可實踐全日綠運輸、落實2050淨零碳排政策。實施前30分鐘免費,將有更大誘因吸引更多族群(如購物、休閒、運動等),減少使用汽機車並促進運動健康,經估算每年約可減少7,000噸碳排量,約1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排放吸收量。

交通局指出,臺北市YouBike站點數已達1,260站,站點密度全國最高,111年總租借次數突破3,400萬次創歷史新高,預期實施全民前30分鐘免費將吸引更多人使用,已與資訊局大數據中心合作,就提升調度量能、優化站點設置及增加車輛規模等研擬配套措施,針對熱門站點,提出擴充車柱或增加適當車輛數及精進調度效能的建議,另亦將啟動車輛及站位之擴增規模計畫,以滿足民眾使用YouBike需求。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0CDD39D0EC19361

咱老百姓舞怎么跳才健康?

  北京某小区内立有呼吁文明跳舞不扰民的标语牌

  近期,一些省市对部分公园里中老年人“尬舞”进行治理,引发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尬舞”问题,在引发大众关注广场舞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思考:大众需要什么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何引导群众发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

  跳广场舞不仅仅为了健身,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群众文化。“尬舞”的出现,给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怎样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群众进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现在政府提供了场地,但是这种正能量的、彰显精神文明健康的舞蹈由谁来带头?”一位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说。

  乱象

  个别地区“尬舞”被整治

  近日在东北某市公园内,一群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肆无忌惮的大尺度动作引发关注。其中,67岁的大爷每天都有一些人围观,专门拍下他的跳舞视频,上传到各个平台,造成不良传播影响。相关部门介入,对这种舞蹈进行规范整治。

  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城市的水上公园,同样有很多老年人聚集跳交谊舞,其中有知名度的张大爷在跳舞中频频与女舞伴身体接触,引发当地网友热议。3月9日该水上公园公众号发布最新公告,其中明确了严禁“尬舞”,严禁各种团体、个人聚众网络直播不文明行为。严禁携带使用大功率音箱及音响器材音量过大的行为。

  这些“尬舞”的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引发网友热议,大多数的声音是必须治理。

  “不反对老年人各种健身项目,但是太低俗让人感觉不舒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支持治理”“为公园继续整治点赞”。也有人认为,这只是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不至于大惊小怪,“可以给老年人娱乐规划场所或者地点,一棒子打死不合适,也不可能一刀切。”

  业内

  给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敲警钟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罗斌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尬舞”乱象中,提到交谊舞,其实这个问题与跳哪一种舞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一个广场舞文化怎么引导、怎么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有益于身心的文化活动。

  此前,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提到,广场舞健康发展重在引导,广场舞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能够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政府必须从进一步正面发挥广场舞的功能入手,加以引导。

  为了促进广场舞活动文明健康、安全有序发展,许多地方发出“文明健康开展广场舞活动”倡议书,呼吁广场舞爱好者文明健康地开展广场舞活动,共同营造和谐、舒适、宜居、安静的城市文明环境。

  东城区文化馆副馆长王敏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别地区“尬舞”被整治新闻的出现,也给广大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我们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起到正能量的引领,真正扎根社区、扎根基层,给老百姓普及养生健身舞。”

  基层

  志愿者带头普及正能量舞蹈

  王敏介绍,中国舞蹈家协会专门为老百姓排练了一组健身舞蹈——养生健身舞,把中医和人体的脉络融合在一起,跳舞的同时按摩或者拍打身体的穴位,舞蹈和音乐相结合,对于养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到底怎样把适合老百姓在业余生活中练的健身舞蹈推广起来,真是任重道远。我们要去研究,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现在政府提供了场地,但是这种正能量的、彰显精神文明健康的舞蹈由谁来带头?我们现在推广的主要是文化志愿者带头的项目,有舞蹈项目带头人、戏剧项目带头人、音乐项目带头人。我们现在普及的养生健身舞,简单易学,老百姓都很喜欢。”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罗斌介绍,舞蹈包括交谊舞(更多的时候被称为国标舞)本身并没有健身的功能,老百姓用交谊舞等舞种来健身逐渐发展成为广场舞是中国所独有的,但是前提一定要积极健康。

  交谊舞引进中国以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交谊舞对舞步和舞姿的要求不高,适合全民参与健身的需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被人接受,作为一种健身形式,更适合广大群众,有利于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当下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是华尔兹、牛仔舞、伦巴、探戈、西班牙斗牛舞等。

  “跳舞总归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就像跑步、跳绳一样,而且更加温柔、韵律化,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情绪的调节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交谊舞也好,广场舞也好,只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便大众普及学习的,都值得鼓励和提倡,但前提是积极健康、不扰民。” 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实习生 虎巾杰

  统筹/满羿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11/c14739-32641833.html

貪小便宜/撿到皮夾起貪念 中一警鷹眼查緝竊盜犯嫌

中正第一分局博愛路派出所日前接獲報案,民眾自稱皮夾日前遺失,經熱心民眾拾獲返還卻發現皮夾內現金遭竊,請求警方協助。員警於接獲報案後隨即至現場調閱監視器及店家查訪釐清案情,並循線查緝到林姓犯嫌,全案詢後依竊盜罪嫌函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偵辦。

本案經調查,失主日前因皮夾不慎遺失,被民眾拾獲到派出所,失主在接獲警方通知後,立即至派出所領取,但在清點皮夾內物品時,竟發現短少數張卡片及現金,並立即向警方說明,員警當下釐清事發經過後立即受理報案。警方針對皮夾最後被發現的地點開始展開調查,在調閱監視器過程中發現一名戴著頭巾的男子,經過該處所拾得報案人的皮夾,並在四下無人的地點快速將皮夾內現金及卡片拿取,再隨手將皮夾丟棄,快速離去形跡可疑。警方在確認其嫌疑人影像後,針對該犯嫌特徵及穿著相片提供至資料庫比對,確定該男子林姓犯嫌為經常在中正、萬華區犯案的慣竊,警方隨即通知林姓犯嫌到案說明。全案後續依竊盜案送辦。

中正一分局呼籲,民眾拾得遺失物勿貪小便宜,應立即交予警方處理聯繫失主發還,以免吃上竊盜罪,同時自身財物請多加留心看管,以免讓小偷有機可趁。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B30C091188FD2A4

蔣萬安市長現身經典賽臺北直播派對,與千位民眾高喊「全壘打」為中華隊加油

2023第五屆世界棒球經典賽(2023 World Baseball Classic),今晚(10日)進行A組第二場賽事,由中華隊出戰義大利,最終以11:7獲勝,臺北市政府體育局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於南港區的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行的直播派對,現場湧入上千位球迷到場應援,蔣萬安市長近距離與民眾一起幫中華隊加油,激動高喊「全壘打!」,直播現場民眾嗨翻,應援中華隊奪得首勝。體育局相揪大家3/11日晚上7點一起來南港中信金融園區,繼續為中華隊加油!


經典賽炒熱全台棒球熱,首都臺北也不例外,在南港區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辦的「2023 WBC世界棒球經典賽直播派對」現場也充滿許多熱情到場的球迷,王泓翔局長表示:活動現場感受到球迷的熱情,棒球是台灣的國球,臺北大巨蛋即將完工,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頂級國際棒球賽事能夠在臺北市舉行,讓台北市民也能夠不用跑外縣市就能夠就近現場觀賞。


在活動現場東園及福林的小選手也是賣力地為大銀幕前的學長加油吶喊,而臺北興富發棒球隊也在呂明賜總教練率領下,出席活動,呂總教練表示:「在現場與球迷一同為中華隊加油很開心,希望這一批中華隊的選手們能夠發揮平時練習的水準,幫助球隊晉級到日本、美國的複決賽,奪下好的成績。」,而陣中打擊教練吳復連的公子吳念庭本次也入選中華隊,這也是他生涯首次入選國家隊。


棒球運動是臺北市重點發展的運動項目之一,各層級的訓練站從少棒、青少棒、青棒、到成棒四級金字塔發展,而本屆經典賽也有許多選手出身臺北市基層,包含隊長王威晨(福林國小/重慶國中)、江坤宇(東園國小/長安國中)…等都是出身臺北市的選手。


體育局在直播現場,也安排了許多活動,除了有臺北興富發選手的投打互動攤位、彩繪加油版,此外現場同步宣傳即將舉辦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及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搭配豐富的贈品,帶給現場球迷不一樣的看球體驗。更多相關影片及活動訊息,請關注台北運動吧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portTaipei)。


業務聯絡:競技運動科

羅國偉科長 2570-2330分機6601、0937-986931

陳婷宇科員 2570-2330分機6614

謝宏利新聞聯絡人 2570-2330分機5262、0905-139636

  • TS5A6538
  • TS5A6594
  • TS5A6726
  • TS5A6604
  • TS5A6668
  • TS5A5939
  • TS5A5979 (1)
  • TS5A6000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1EAC31E2AA87A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