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花粉症”与感冒有区别 提前应对有妙招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随着春季到来,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可能给过敏性体质人群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医学专家提示,通过做好健康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过敏原,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等举措,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春季过敏问题。

“花粉症”危害不容小觑 发病率逐年上升

花粉是各类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花粉症”是指人体吸入花粉后产生过敏反应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旻介绍,每年春季公众关心的“花粉症”在临床多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发病时表现为鼻内发痒,引起喷嚏绵绵,伴有严重鼻塞和大量清水鼻涕。眼睛过敏的患者则眼睛发痒、结膜充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等‘花粉症’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王旻表示,过敏性鼻炎多数会合并结膜炎,影响视力,还有可能合并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有30%至40%的患者会发展成严重哮喘。临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地区人群患病率达40%。

“花粉症”有特点 北方地区更高发

有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在北方更容易过敏。王旻表示,这是因为各地区植被不同,故过敏亦有差异。引起“花粉症”的所谓“花”并非公众平常认为的美丽鲜艳、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虫媒花”,而是花朵平淡无奇、靠风传播花粉的“风媒花”。春季,一些树木的花粉在空气中增多,如柏树、杨树、柳树、榆树等,由于这些树木在北方地区较多,所以花粉症在北方地区更高发。

除了地区特性外,“花粉症”还有季节性、反复性、速发性和家族性等特点。患者过敏高峰与空气中花粉浓度高峰一致,过敏症状每年都发生,并急性发作。患者常有家族过敏史。

怎样做好预防,提前应对?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专家表示,一般接触到过敏原才会引起发病,因此避免吸入或接触过敏原是春季预防过敏的关键。建议“花粉症”患者在花粉飞絮飘散期做到以下几点,包括尽量避开过敏原环境、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护目镜;外出回家后注意洗手、洗脸,必要时稀盐水清洗鼻子、眼睛,更换沾到过敏原的衣物;室外过敏原浓度高时,减少开窗时间,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絮,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花粉症”如何同感冒区分?虽然两者都有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但与感冒有所区别的是,“花粉症”没有全身症状,多在早晨发病,用药后症状会很快缓解。专家表示,患者可在过敏季节到来前提前两周使用抗过敏药物。若因过敏出现皮肤发痒、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应迅速离开诱发环境并及时服药,症状持续严重的要到医院就诊。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16/c14739-32645476.html

邁向2050淨零排放 北市汰換老舊設備可達2000萬度


  3月中下旬經濟部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除一般住宅外,產業、民生電價將面臨漲價壓力,北市府節能補助政策將協助服務業降低漲價衝擊,再次提醒業者趕在電價調漲前,藉由更換老舊耗能照明燈具、空調設備,以降低能源消耗,預估節電量可達2,000萬度,約2座大安森林公園減碳量,省電就從汰換節電設備開始吧!

 

  產業發展局陳俊安局長表示,根據台電統計資料,去年(111年)臺北市整體用電量已來到154.6億度,且臺北市用電結構主要以工商服務業為主,服務業用電92.4億度(占比約59.8%),超過800kW以上之能源大用戶用電達22.6億度(佔服務業之24.5%)。112年本局持續祭出服務業汰換節能設備補助,鼓勵臺北市業者汰換營業場所老舊電器,補助品項包含節能標章燈具、一級能效空調、中央空調,最高可補助汰換金額的50%,且同一統編不以申請一次為限,各補助品項可分次申請,只要位於臺北市內之營業場所、法人機構及私立醫院、學校、停車場等皆可申請,額滿為止,先搶先贏!

 

  產業局何明育科長提醒,補助申請期限至總額度用完為止,補助順序採送件時間為準,額度有限,可以把握時間準備申請資料,更多詳細補助訊息可見臺北市節能補助網站查詢,或撥打專線:0800-580-037,將有專員協助您辦理。

 

聯絡人: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何明育科長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605

戴裕聰股長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610

  • 臺北市服務業節能補助申請
  • 臺北市節服務業節能補助 (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2E0F6ABCDDABFBD

只清除衰老细胞,不伤及“无辜”

联合团队通过集成近红外(NIR)荧光标签化的酶底物导航、生物正交靶向锚定、光动力治疗等技术,开发了一种可在精准锚定衰老细胞后通过光诱导发挥药效的全新Senolytics前药分子KSL0608-Se,实现了衰老细胞的单细胞分辨精准识别和清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人拥有了更长的寿命,但是经历变老的过程时却常受到疾病的困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机制来源于老年个体中慢性累积的衰老细胞不能被及时有效地清除。

3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华东理工大学李剑教授和西北大学郭媛教授团队联合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清除衰老细胞的全新药物技术策略,可用于选择性地去除衰老细胞,减缓小鼠的功能器官衰老。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衰老》上。

“长寿药”面临一些问题

人体内的细胞是持续进行新陈代谢的,比如肝脏细胞300—500天更新一次,血小板7—14天更新一次,表皮细胞几乎每天更新一次。正常情况下,这些衰老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清理掉,但随着年龄增长等原因,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一旦无法清理这些衰老细胞,它们就会在体内堆积。一些功能异常的衰老细胞还会攻击健康细胞,被称为“僵尸细胞”。

功能异常的衰老细胞会发出一系列潜在有害的化学信号,“鼓励”附近的细胞进入相同的衰老状态。这些信号有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酶,它们共同形成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以下简称SASP)。SASP的存在会导致许多问题,比如降低组织功能、增加慢性炎症水平,甚至最终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那么是否能通过消灭或改善“僵尸细胞”来治疗衰老相关的疾病甚至逆转衰老呢?

根据这个思路,科学家们开发出了靶向“僵尸细胞”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Senolytics”,用于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另一类名为“Senomorphics”,用于防止衰老细胞的有害细胞外部效应。

但人们想要找到能真正解决衰老的“长寿药”还面临不少问题。Senomorphics通常需要长期持续给药,“治标不治本”。而Senolytics的有效性已在小鼠实验中得到证实,选择性清除“僵尸细胞”后,科学家们成功延长了小鼠寿命并预防或终止了老年病。因此,直接靶向衰老细胞的Senolytics被人们寄予厚望。

目前已经有多项临床前证据证明Senolytics类药物可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干预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展进程,如抗衰老药物中的“黄金搭档”槲皮素和达沙替尼组合(D&Q)等已被证明可以延缓衰老并改善与衰老相关的症状。

但由于衰老细胞在体内表现出极大的异质性和动态性,导致这些Senolytics类药物在准确性、可控性和广谱活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局限性。

新药可精准识别衰老细胞

“Senolytics进入人体后,通常靶向作用于衰老细胞中的某一个靶标,比如促生存蛋白、谷氨酰胺酶1、泛受体酪氨酸激酶等,从而起到清除衰老细胞的作用。这种跟传统抗癌药物作用类似的策略存在‘脱靶作用于非衰老细胞’‘耐药’‘无法系统性起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郭媛说。

针对上诉问题,李剑、郭媛联合团队通过集成近红外(NIR)荧光标签化的酶底物导航、生物正交靶向锚定、光动力治疗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发了一种可在精准锚定衰老细胞后通过光诱导发挥药效的全新Senolytics前药分子KSL0608-Se,实现了衰老细胞的单细胞分辨精准识别和清除。

“我们给KSL0608-Se引入了一个衰老相关酶的底物基团,即赋予了它‘导航’功能,使其能够认识前往衰老细胞的路。该前药分子在衰老细胞中被衰老相关酶特异性激活后,会与衰老微环境蛋白发生生物正交反应,并以共价方式被锚定在衰老细胞中,继而原位生成具有弱NIR荧光发射功能的光敏药物。荧光和药物释放均发生在锚定之后,从而为实现单细胞分辨的衰老细胞精准识别与清除奠定了理论基础,有效克服了‘脱靶’问题。”郭媛介绍。

在体外细胞试验中,KSL0608-Se被证实具有单细胞分辨识别和清除衰老细胞的能力。联合团队发现,在年轻细胞与衰老细胞共同培养的体系中,应用KSL0608-Se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只有衰老细胞发射出NIR荧光并随治疗时间逐渐凋亡。

郭媛介绍,小鼠的体内实验进一步展示了KSL0608-Se的效果,无论是自然衰老的小鼠,还是使用药物诱导衰老的小鼠,利用KSL0608-Se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后,都不同程度地逆转了衰老。

原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有关衰老和炎症的多种生化标志物,也在KSL0608-Se的作用下受到显著影响。在衰老小鼠体内,联合团队通过血液检测发现,一系列衰老相关标志物以及肝损伤指标得到恢复。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团队通过RNA测序发现自然衰老小鼠体内共有146个随年龄变化的基因表达受到该疗法的积极影响。其中,34个衰老相关的关键基因得到有效逆转。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KSL0608-Se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药物,可以实现精准、广谱、可控地清除衰老细胞,在小鼠实验中实现逆转自然衰老。

进一步提高药物靶向性

该项研究的多种创新设计和技术整合也得益于团队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视角。郭媛表示,我国生物医药要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

郭媛表示,考虑到光动力疗法对浅表器官更易实施,且很多皮肤顽疾和衰老细胞也紧密相关,因此下一步,联合团队计划先从浅表器官相关的临床研究着手。

随着研究的深入,郭媛愈发觉得衰老不仅是老年疾病,也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以要把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研究清楚,才能真正解决衰老问题。

“衰老细胞不全是有害的,某些还能起到一定屏障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郭媛说。这对Senolytics类药物的靶向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媛表示,未来他们将聚焦更加精准的细胞衰老诊疗研究,专注于靶向识别和干预有害的衰老细胞,同时保护有益或有用的衰老细胞。(卢力媛 本报记者 王 春)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16/c14739-32645412.html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春戀慢旅、愛戀ING」單身聯誼活動熱鬧登場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春戀慢旅、愛戀ING」單身聯誼活動熱鬧登場 


本所在2月11日配合元宵燈會辦理單身聯誼,報名情形十分踴躍,當天參加者20對有9對速配成功,高達45%的高成功率。活動圓滿成功後,區公所立即收到民眾的熱切關注,尤其是元宵場次未能報名上的單身朋友,更希望公所能多多辦理活動,以提供單身者更多結交異性朋友、尋得良緣的機會。 


萬華區公所將於4月22日再度為市民朋友推出一場「春戀慢旅、愛戀ING」的單身聯誼活動,活動出發前先前往龍山寺,請月老加持一起攜手為市民朋友求姻緣、抽紅線外,活動更結合了青草巷、剝皮寮歷史街區,讓民眾在舊巷弄的穿梭中更認識萬華的風情,轉角也能遇到真愛。 


除了「春拜月老文化巡禮」外,本次活動還特別酌選桃園市於2022年重新啟用的最新景點「臺灣客家茶文化館」,讓大家也能跨縣市去體驗不同的文化風俗和特色美景,企圖打破民眾對文化館刻板印象,給您不一樣的單身聯誼活動的新想像。2023年館內還有超夯的客家電視劇《茶金》的特展,讓單身男女們增添更多的話題。


萬華區公所提醒,「春戀慢旅、愛戀ING」活動已開放網路報名囉! 報名期間自即起至4月14日或額滿為止,參加人數男生20位、女生20位,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歡迎20歲以上設籍臺北市或於臺北市就學、就業的單身民眾,踴躍參加,報名詳情請洽UniJoys(有你,就有意思!!)活動專屬網站(www.unijoys.com.tw/activity/20230422春戀慢旅愛戀ing)

  • 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08E8DB00836BC5E

阿里健康携手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举办县域医院院长研修班

3月10日至11日,阿里巴巴公益、阿里健康公益携手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在杭州举办“县域医院院长研修班”,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县域医院院长参加了研修班,通过主题座谈、互动交流等多个环节,旨在为院长在医院经营管理与医疗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县域医院院长“医院经营+医院管理”能力长效双提升。

围绕当前县域医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医院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健康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表示:“突破瓶颈应进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创新,即解决医院如何办、科室如何管、医护人员如何当的问题。”

技术服务管理,管理创造效益。周生来强调了县域医院经营管理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经营是靠创新发展,解决的是领导力的问题;运营是精细化管理,解决的是执行力的问题。所以县域医院院长要善于把有限的卫生资源最大限度产出,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无限的卫生健康需求。

此外,周生来强调,要倡导院长职业化,对院长进行职业化培训。在县级医院全面推广预约诊疗,开展一体化“防病”“管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为县域医院健康发展找到新路径。

研修班上,赖建生就县域医院改革可能出现的挑战逐项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及建议。赖建生认为,院长作为医院的“脑部中枢”是极为关键的角色,要清晰地知道DRG/DIP支付改革的风险与机遇,才能为整个医院的运营管理指明方向。

“公立医院要借助DIP/DRG改革,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效益提升会带动学科发展。”赖建生表示,在医疗安全和质量保障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管控,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还会带动职工满意度和病患满意度的提升。

赖建生还特别强调了按病种付费下的学科建设发展路径。他认为,管控成本的同时,要优化各病种的诊疗流程,去发现并有意识的培植出专科的优势病种。当每个专科都有优势病种时,势必会带动学科发展,从而引领整个医院的发展。

研修班还邀请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周麟、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书记费伦从各自专业角度对县域医疗发展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分享,为县域医院精细化管理建设提供了参考思路。

长期以来,阿里健康一直关注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据了解,自2021年7月,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便与阿里健康建立合作,不断通过“互联网+医疗”培训学习新模式探索互联网技术为县域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带来的价值空间。2022年9月,阿里健康携手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举办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操作视频评优大赛”,充分体现了双方在基层医生培训项目中取得的实战成果。

从基层医生到县域医院院长,从基础医疗知识到实操手术能力、再到医院经营管理经验,阿里健康持续发挥优质专家资源整合能力,通过线上、线下项结合的培训创新模式,积极参与并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阿里健康积极参与国家‘大病不出县’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通过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研修模式,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助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阿里健康长期致力的方向。”阿里健康资深副总裁马立表示,县域医院守卫着8-9亿人群的健康,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我们愿持续将普惠的技术和能力推向最广阔的县域,服务更多县域居民。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15/c14739-32644550.html

水哥抓水哥 中正一警強勢掃蕩販毒集團 一舉搗破11人毒窟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執行第八波安居專案,溯源追查供毒藥頭,在中正區一處民宅內查獲李姓藥頭及10名藥腳共11人,並查扣海洛因、安非他命、大麻、毒咖啡包等各式毒品近50包,全案詢後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請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偵辦。

該分局員警日前查獲多名缺錢買毒之竊嫌、提領車手,發現毒品來源都是李姓藥頭,經專案小組深入追查,掌握李姓藥頭平時都窩藏在中正區一處民宅內,且以該處為販毒據點,屋內屋外架滿監視器,警覺心極重,除販賣毒品外,亦提供熟識的藥腳充當臨時之吸毒場所,專案小組針對該處所持續跟監、埋伏,於日前見時機成熟,持搜索票、拘票兵分多路控制前後出入口,強勢破門逮人,一舉搗破毒窟查獲李姓藥頭及10名藥腳,並當場查扣海洛因、安非他命、大麻、毒咖啡包等各式毒品近50包、電子磅秤、吸食器、監視器等物,巧合的是該李姓藥頭與破門逮人的員警同名同姓,不禁令人感嘆同名不同命,歹路不可行。

中正第一分局強調,毒品是萬惡之源,打擊毒品犯罪是重要的治安工作,警方將持續積極掃蕩、打擊不法,以淨化治安打造無毒家園,另也呼籲民眾遠離毒品、拒絕毒害,擁抱健康人生。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1F13DED628E3D0D

人民网“人民投诉”公布最新“3·15”消费维权数据报告

又是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维权相关议题再度引发关注。数据显示,2022年有近七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放心。这表明经过社会各方不懈努力,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不能忽视,消费领域仍存在不少矛盾有待解决。

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相关维权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仍存在不少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既包括教育培训或美容健身机构跑路、购房买车误导消费等“老毛病”,也有电商保价套路、直播售假、网游虚拟财产侵权等“新问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人民投诉”平台累计注册公众用户75757人,共收到投诉46908件,投诉量同比增加175%,平台有效投诉涉及金额26088375.56元。

从各消费领域投诉比例来看,2022年3月以来,生活(44.91%)、房产(27.17%)成“人民投诉”用户消费维权“热门”领域,其余依次为电商(18.35%)、汽车(4.95%)、旅游(3.02%)、游戏(1.6%)。

根据“人民投诉”用户留言内容梳理,保价、退款、会员、售后、跑路、丢件、违约、虚假宣传等入选年度维权高频词。

从“人民投诉”月度投诉量数据可见,去年以来,相比于1月(有效投诉2650件)、2月(有效投诉2930件),在“3·15”节点前后,平台投诉量有所上升。6月-9月因“618”年中大促、暑期、开学季等密集消费节点,投诉量大幅增加。11月、12月因 “双11”等消费节点,投诉量反弹。

从投诉用户地域分布来看,2022年3月以来,广东消费者维权意识较高,其次为山东、北京、江苏、四川、河北等地。

通过对平台投诉数据分析,去年3月以来“人民投诉”消费维权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新型消费投诉量攀升,维权面临新挑战——

2022年,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驱动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直播带货、在线教培、电子消费券、预制菜、网络拍卖、团购群买、二手交易平台、AR沉浸式购物体验、网游、盲盒消费等新消费业态更深度地融入大众消费生活。

新消费迸发新活力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少侵权“新套路”。在“人民投诉”平台上,“云”求职、提升学历被机构虚假宣传诱导网贷,退课退款无门;短视频平台诱导购买等网购乱象;视频会员服务遭遇“套娃”式缴费、App会员自动续费陷阱;盲盒、预制菜品质良莠不齐,共享消费变“价格刺客”;二手交易平台以次充好,鉴定检测无标准;网游未成年人消费无门槛,充值权益奖励不兑现等问题反映多。

由于新型消费往往处于不同领域的交叉、重叠地带,现有相关法律规范尚未完全覆盖,导致纠纷处理存在举证难、监管难、法律适用难等问题,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困难。如何规范、如何避坑,成为摆在商家、消费者以及监管部门面前的新挑战。

传统消费领域痼疾难除,这些问题仍突出——

根据“人民投诉”数据分析,2022年,快递、家电、房产、电商、购车、医美、演出等传统消费场景仍是投诉重点。此外,教培、健身、摄影、美容美发、酒店住宿等领域的预付式消费“套路”被诟病颇多,特别是无征兆停业或“跑路”,屡屡令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

在“人民投诉”平台,“快递保价1.8万元,损坏后只赔500元”“手机套餐期满后被自动续期扣费”“逾期交房不赔付,质量未合格就交房”“七天无理由退货变成七天有理而退货难”“约定时间提不了新车,也不退定金”“未达承诺效果或产生副作用,医美机构拒不承认”“网购演出票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等案例较为典型。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消费失信行为中,一些商家还通过单方变更服务协议、以消费者默认代替同意或变相取消选择权等形式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实施欺诈,以逃避责任和义务。

由此可见,整治消费维权痼疾,治理消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呼唤监管“重拳”。上述问题仍有待完善相关监督机制、法律法规,通过更严厉的治理手段,多方合力重塑良好的消费环境和风气。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成效凸显,企业主动响应意愿显著增强——

未成年人网游误消费,商家退款4万余元;新车提车延期7个月,车企协调完成交付;退订机票扣高额手续费,平台核实后退款;旅游服务缩水降质,行程订单全额退款;在线课程申请退款无果,短视频平台督促商家退费……包含上述典型案例的各消费领域投诉通过“人民投诉”得到了有效解决,消费者实现了高效、高质量维权。

2022年3月以来,“人民投诉”平台收到企业回复处理1503件,同比增长1267%。与此同时,平台投诉比重较大的房产、电商/App购物/跨境购、快递物流、医美、共享消费、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投诉,持续得不到相关平台的回复处理。相关问题如房产类捆绑销售、不达标强制交房、降质减配、价格欺诈;微信小程序商家或个人社交账号在无第三方资金托管的情况下进行销售或诱导私信交易,售后发生纠纷便失联;互联网涉众金融监管缺失、风险不可控等问题,投诉维权周期较长,遭遇“瓶颈”难有进展。

对于这些有堵点、难点的维权类别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下涌现出的新问题,还需要相关各方多管齐下、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合力共同推动解决。

协同联动多方共治,优化拓展服务渠道——

去年3月以来,“人民投诉”平台在发展中一直积极参与到社会共治体系中,与各行业官方协会等各方协同持续改善消费环境。例如为加大、加快不良信息处置力度和时效,净化信息环境,保护网民权益,“人民投诉”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共同开通“网络安全”投诉通道,开通不足一个月陆续收到300余条相关投诉内容。

建立并完善“各级贯通、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的消费维权联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消费需要。未来,“人民投诉”将持续聚焦消费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行业协同联动、优质资源互通共享,推动投诉处理机制优化升级,努力为消费者、企业机构、平台商家搭建权威、便捷的消费维权通道及科普教育服务阵地,充分发挥高效互动功能,形成教育引导、专业分析、理性消费、答疑解惑、科学维权、畅通渠道、高效回复的良性循环,最终提高消费纠纷解决率和消费者满意度,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平台简介】

“人民投诉”是人民网重点打造的消费者线上投诉维权服务平台,覆盖PC端、手机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涵盖旅游、汽车、房产、家电、3C、生活、游戏、电商、网络安全等重点消费领域,致力于搭建消费者与商家、企业及监管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助力消费者“一键维权”。2022年1月,平台入选由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评选的“中国新媒体公益2021十大优秀案例”。

手机“扫一扫”查看更多内容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15/c14739-3264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