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5月7日 星期日

畫好畫滿 北市7處河濱塗鴉區即日起開放

       北市水利處表示,北市河濱公園內的7處堤壁塗鴉區,已在日前全部塗刷完成,恢復空白牆面,歡迎市民朋友前往利用,盡情揮灑抒發創意。

        目前在北市共有7處河濱塗鴉區,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在南港區的成美左岸塗鴉區,面積高達2120平方公尺(641坪),面積第二大的則是位於松山區的觀山塗鴉區,另外在美堤、福和、景美、成美右岸以及迎風河濱公園也設有塗鴉區,在這些牆上常常可以見到塗鴉的精彩創作。

        水利處表示,以4個月為一期,定期將塗鴉牆刷白後,再開放市民創作,也就是說在塗鴉牆上的作品最長可以保持4個月,供他人欣賞,但若內容有不雅文字、圖案及政治性語言字體,則仍會即時加以清除,希望藉由不斷更新,提高民眾揮灑創意的機會,並且常保堤防景觀的整潔與亮麗。

       目前全市河濱公園塗鴉區 已於日前重新漆白,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前往塗鴉,另外特別提醒市民朋友,原百齡右岸河濱公園中山橋下塗鴉區,因鄰近中山橋歷史建物舊址,目前已取消開放塗鴉牆,請大家改經其他塗鴉區創作勿再前往該地。

       此外,水利處也再次提醒民眾,在未公告開放塗鴉地點塗鴉,是屬於非法行為,會遭到取締處罰,臺北市政府環保局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第2款「污染地面、池塘、水溝、牆壁、樑柱、電桿、樹木、道路、橋樑或其他土地定著物。」除要求行為人清除外,並依同法第50條可處1千2佰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鍰,從重處罰。

       若民眾發現會影響市容的非法任意塗鴉 ,可撥打檢舉專線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 畫好畫滿 北市7處塗鴉區即日起開放
  • 牆面已於日前重新漆白,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前往塗鴉
  • 來揮灑才華 北市7處塗鴉區即日起開放
  • 北市七處河濱塗鴉區牆面已於日前重新漆白,歡迎市民踴躍前往塗鴉
  • 北市7處塗鴉區即日起開放大家創作
  • 北市7處塗鴉區即日起開放
  • 北市河濱塗鴉區牆面已於日前重新漆白,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塗鴉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65507AEF456A78B

誆稱高獲利投資公司竟已倒閉 內湖警機警攔阻


內湖分局康寧派出所警員陳弘義及張怡婷於日前擔服巡邏勤務,接獲玉山銀行成功分行通報疑似有民眾遭詐騙,員警立即趕赴現場關懷提問。


員警到場了解,廖姓婦人(58年次)表示加入高獲利LINE投資群組並下載某證券公司投資應用程式,對方要求婦人至銀行臨櫃匯款新臺幣20萬元至指定帳戶後會協助操作,實現高獲利並達成財富自由夢想,讓廖婦信以為真,聽從指示至玉山銀行成功分行準備臨櫃匯款新臺幣20萬元。廖婦更依詐騙集團教戰指示告知行員,款項係作為裝修房屋之用,惟行員機警察覺異常,遂通報康寧派出所協助處理,陳員到場研判此為詐欺集團「假投資 真詐財」之慣用伎倆,另警員張怡婷反應機伶即刻上網查詢,發現該證券公司早已停業,應用程式也是假的,廖婦驚覺真的遭到詐騙,財富自由瞬間夢醒,連連向銀行行員與警方致謝,感謝幫忙守住多年辛苦所存的積蓄!


內湖分局呼籲,詐騙案例層出不窮,提醒民眾勿輕易相信來源不明投資管道,任何投資必有風險,無穩賺不賠、保證獲利的情形,若遇有類似詐騙情事切記要記得3要訣「勿急、勿躁、多思考」詳加查證,勿輕易聽信電話端人員指示操作ATM或辦理臨櫃匯款,應撥打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專線查證,慎防受騙上當,避免遭詐騙,以確保財物安全。

  • 圖說1:員警到場了解狀況
  • 圖說2:員警向婦人說明APP真假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64B888DF9CAC7F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本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杨彦帆)为促进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等进行规范。

  根据规范,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包括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开具药品处方;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单》规定的中药饮片;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诊疗活动等情形。

  规范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调理、健康教育等,如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方案,提供规范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调理服务,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

  规范指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中医药类相关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基本急救知识技能等,遵守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

  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疾病发病期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的人员,不得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记者了解到,本规范适用于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经营范围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非医疗机构。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8日 0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08/c14739-32680757.html

臺北市內湖區112年登革熱防治行動日誓師活動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https://www-ws.gov.taipei

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野菜正当时,别让吃鲜成吃“险”

个人不建议大家户外踏青时,在公园、路边随意挖野菜,这一方面会破坏环境,同时也有可能误采有毒野菜。大家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野菜,如果想自己在野外采摘又对野菜特征不是很熟悉,建议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进行采摘。

张宝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资深特菜专家

即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此时许多作物进入生长旺季并逐渐成熟,也是吃野菜的好时机。

记者最近注意到,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在路边挖的野菜的图片,与野菜相关的微博话题更是冲上了热搜榜。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野菜虽然营养丰富,但一些人吃了会对身体造成较大负担;还有的野菜由于口感苦涩,并不适宜食用;同时,一些野菜也有可能因积累了铅等污染物,不宜多吃。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辨别不同的野菜?野菜是否会被污染?怎么科学健康地食用野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采摘前要先熟悉野菜特征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资深特菜专家张宝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供人们食用的野菜有很多种。

“以草本野菜为例,荠菜、蒲公英、苦碟子、刺菜、小根蒜等野菜比较常见;香椿、榆钱、木兰芽、柳芽、杨树吊等木本野菜也可以供人们食用。”张宝海说。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辨别不同种类的野菜呢?

张宝海表示,首先,要掌握一些野菜的典型特征,比如荠菜会开小白花、结很小的三角果;蒲公英的花是浅黄色,揪断它的叶片后会流出白色汁液。其次,要在专业人士或者比较有经验的人的带领下,熟悉各种不同野菜。

“熟悉并辨认各种野菜需要有专业人士的带领,多次实践才行。”张宝海进一步说,一些能够识别植物种类的手机App,在清晰拍摄野菜独有特征的情况下,也可以起到辅助识别野菜的作用,但这种App也有一定的概率会报错,因此不能全信。

挖野菜需避开污染区域

一些人认为,野菜都是健康的、可食用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张宝海表示,采集野菜时要考虑野菜生长环境。“其实,一些地方的野菜是不适宜人们采摘食用的。在车流量大的地方生长的野菜可能会积累铅等重金属元素;一些在人工林地里生长的野菜,可能会残留一些杀虫剂。”他说。

与此同时,张宝海说,采野菜的时候也要避开工厂、污水、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附近区域,避免因误食被污染野菜对身体造成伤害。

“个人不建议大家户外踏青时,在公园、路边随意挖野菜,这一方面会破坏环境,同时也有可能误采有毒野菜。大家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野菜,如果想自己在野外采摘又对野菜特征不是很熟悉,建议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进行采摘。”张宝海说。

对于一些草本野菜,采摘时不要将其连根拔起,这样这些野菜还能继续生长;也不要过度采摘,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野菜

是否所有人都适合吃野菜呢?

张宝海表示,这要在熟悉野菜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状况,不能一概而论。老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食用野菜重在尝鲜,不可贪多,更不可替代蔬菜。”他强调。

野菜烹调方式多样,不同口感和特性的野菜有不同的烹调手法。荠菜适宜做馅,蒲公英可以生吃,对于木兰芽、柳芽、杨树吊、泥胡菜等口感苦涩的野菜和一些微毒野菜,需要经汤漂、浸泡等环节后,确保安全才能食用。“如果相关烹调经验不是很丰富,需要在有经验的人的带领下处理野菜。”张宝海提醒道。

在烹调野菜前,也要去除其腐烂部分,并充分清洗。如需购买野菜,可前往正规菜市场或超市购买新鲜野菜,避免在路边摊或者流动摊位购买。

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到医院就诊。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或温水,补充体液。(记者 裴宸纬)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07/c14739-32680497.html

內湖警加強行人安全交通執法,擺脫行人地獄惡名!


近期臺灣各地行人事故頻傳,外國媒體接連報導臺灣交通亂象,為保障行人安全,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內湖分局配合警察局規劃執行「擴大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執法專案」,針對「路口不停讓行人」、「人行道違規停車與違規臨時停車」、「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線、標誌、號誌停車再開」及「取締道路障礙」等違規行為加強取締,經統計內湖分局112年5月1日至5月3日止取締前項違規計149件,較去年同期增加74件(+99%)。


另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加重汽機車不停讓行人罰則,罰鍰上限從三千六百元提高至六千元,若因不停讓行人致人受傷者,吊扣駕駛執照一年,另致重傷死亡者,可吊銷駕駛執照;內湖分局提醒,車輛駕駛人行經行人穿越道,遇有行人穿越時,均應停讓行人優先通行,且行人通行時應遵守交通法規,並注意下列事項,以確保用路安全。


一、應依號誌指示通過路口。
二、行人號誌秒數足夠才可安全通過。
三、通過路口前務必轉頭左、右查看。

  • 圖說1:內湖波麗士執行交通執法勤務
  • 圖說2:內湖波麗士執行交通執法勤務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12821CA1983B36F

以維護坡地安全為前提,協助坡地危險建物辦理更新

為解決本市山限區及山坡地內危險建物整合重建課題,本府112331日函送「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修正草案至市議會審議,因修法涉及層面甚廣,各界亦持有不同意見,故市府將持續與各界溝通廣納意見,有關近日民間團體提出相關修法建言,北市府回應如下:

一、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本市山限區檢討將審慎評估辦理

    臺灣屬多山島嶼,山坡陡峭、地質脆弱,環境具高度敏感性,北市府為加強臺北市山坡地之水土保持及自然環境維護,早在民國64年間研訂「臺北市都市計畫劃定山坡地開發建築管制規定」(簡稱山開規定),規範山限區應整體開發,並限制坡度30%以上地區不得建築。    

    而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致災性降雨頻仍之際,本市山限區之檢討更應審慎評估辦理,本府曾召開多次專家學者會議,並於各行政區通檢階段針對山限區劃設範圍進行討論,而專家學者亦同意在維護環境韌性及坡地安全的目標下,坡地開發應從嚴、謹慎對待,未來本府將持續因應現況滾動檢討山限區劃設範圍。

二、山坡地危險建物都更,仍應訂有建築高度及建蔽率量體規範

     北市府基於維護坡地之自然環境、水土保持及坡地景觀,過去訂有規定限制「山限區」及「山坡地」不得辦理都市更新;惟近年來坡地亦有因老舊窳陋致危害居住及公共安全之危險建物,亟待透過重建改善居住環境,故本次修正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係為協助「山限區」及「山坡地」之海砂屋及耐震能力不足等危險建物,其所在基地無地質敏感之虞者,得由本府透過迅行劃定更新地區方式,降低更新案整合門檻至50%,以協助坡地危險建物更新重建。

然而考量山坡地具環境敏感、地質脆弱之特殊自然條件,不宜過度開發影響坡地地質安全及整體景觀,因此本次修法本府秉持著「維護坡地安全、改善居住環境」之基礎上,參酌全市土地使用管制通案原則,針對坡地危險建物更新重建訂有強度、高度之量體規範及優先次序急迫性規定,並非全面開放坡地都市更新重建。

    近年來颱風、強降雨、地震及不當開發等因素,肇致土石流、走山等重大災害越趨頻繁,山限區及山坡地因其特殊自然條件,絕非供應臺北市未來發展住宅需求、鼓勵人口移入之地區市府於坡地開發量體之管制及審查,以及民眾的建築維護管理,都應較一般平地地區更加審慎。目前「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修正草案已於112331日函送市議會審議,未來市府將持續秉持「保育為主,開發為輔」原則,以謹慎但靈活的法令及審查機制,保障坡地住戶居住權益及居住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D8AA6C6E6274A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