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北市圖6/3「談『荷』容易,『永』往直前 – 荷蘭永續留學與求職經驗分享」留學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留學資料中心於6月3日(六)下午2時邀請雙講師分享荷蘭理工領域學習永續發展的經驗,上半場邀請畢業於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及台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工業生態學碩士王曉朗講師,講述荷蘭留學動機、學習領域(循環經濟、永續轉型)、荷蘭求學選項(永續/理工碩士學程選擇、暑期課程、歐盟跨國學程)、荷蘭校園特色、事前準備與提供有用的求學資源參考;下半場邀請畢業於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劉璦瑜講師,分享TU Delft材料與永續發展碩士學程的課程規劃以及和永續相關的課外活動、產學合作與企業實習機會(產學合作之碩論研究和JIP跨領域實習課程/學生團隊競賽經驗)、荷蘭求職簽證以及能源儲存產業和半導體的理工領域人士在荷蘭求職機會。想要到荷蘭出國留學的學生千萬不能錯過本場講座,歡迎有計畫申請留學的學生、家長與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荷蘭語: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是世界上頂尖的理工大學之一,成立於1842年,同時與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組成IDEA聯盟。該校是荷蘭規模最大最具有綜合性的公立理工大學,擁有八個學院和眾多研究機構,超過19,000名學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與研究品質相當優良。

★詳情請洽(02)2707-1008,網路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WqpnzXo91oUsqP4D9

★本場講座人數限額120名,請事先線上報名,報名成功者活動當週將以email通知,若當日已達限額人數恕無法直接入場。

  • 北市圖63「談『荷』容易,『永』往直前 – 荷蘭永續留學與求職經驗分享」留學講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C20CA1E181E4665

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職場新起點,職能發展學院助您提升就業競爭力! 112年度下半年新開課程招生中!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112年度下半年自辦職前訓練、職能進修課程目前熱烈招生中,幫助欲求職、轉職與再進修的民眾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競爭力,擴大自己的職場就業機會,並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環境。職能發展學院的課程包含三大領域,分別為資通訊類、工業技術類與服務業類,課程相當多元及豐富,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

 

學員黃小姐從年輕時就非常喜歡當背包客到世界各地自助旅行,向來習慣自行規劃旅程,有次在網路上看到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開設的全方位遊程規劃師課程,課程內容除了專業的遊程規劃外,另外自媒體和社群行銷的操作運用也非常地吸引她;黃小姐回憶說:「記得第一堂課學習Canva,從完全不會到開始自製Logo、影音卡片,雖然初學者的產出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從學習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和同學互相交流分享,自己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職能發展學院的課程除了教導大家從實務面學習遊程的規劃,老師也一步一步地帶領大家,很紮實地學習到旅遊部落格、Line官方帳號、YouTube經營、Podcast節目錄製、直播節目實戰、手機攝影及剪輯...等內容,課程相當充實;黃小姐有感於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自媒體和社群行銷已成為必學的知識,不論任何行業,自媒體推廣和影音素材操作,都是行銷不可忽略的部份,學會了不但能為自己未來的前程加分,更可以運用在個人品牌建立上,只要運用簡單的設備(手機/電腦/網路)就可以創造出無限可能,絕對是職場上不可忽視的重要能力。

 

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的課程涵蓋了不同的領域,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各項課程的開設也因應產業的趨勢與變化不斷推陳出新,並透過理論與實作相互搭配,結合業界專業師資,讓結訓後的學員順利就業,絕對是市民朋友在求職與進修路上的最佳選擇。

 

112年度下半年新開課程包含新媒體行銷分析、Python應用實戰、冷凍空調工程師、電機工程師、汽車板噴修護、錢進網路商店實戰、男士服裝製作、平面視覺設計、AI影像互動實作…等,預計將於112年5月15日起陸續開始報名。另於暑假7月至8月期間,亦提供短期的技能體驗營與職能進修課程,讓民眾有機會藉由短時數的課程探索適合自己的課程或發掘開發第二專長的契機。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歡迎失(待)業者或是想要轉職、進修的民眾踴躍至學院官方網站查詢詳細課程資訊(https://reurl.cc/MRqYmX),亦歡迎踴躍來電洽詢(電話:(02)2872-1940)。

  • 全方位遊程規劃師上課實況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82DE6CA9C029AF3

防治碘缺乏病日:你的身体到底缺不缺碘?答案在这里

5月15日是防治碘缺乏病日。碘是人体每日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你的身体是否缺碘?又该如何科学补碘?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欧阳嵘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表现为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女性在妊娠期缺碘会造成胎儿缺碘,增加流产、早产、先天畸形等风险。孩子在胎儿和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严重的可造成克汀病、智力损伤等。

欧阳嵘表示,人体不能生成碘,需要从外部获取。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碘?欧阳嵘介绍,可以到医院做尿碘检查。人体的碘被利用后约90%会经尿液排出。尿碘排泄量已被证明是衡量碘总体水平的良好指标。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通过检查明确体内碘营养状况,有针对性补碘或控碘。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欧阳嵘强调,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另外,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欧阳嵘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适宜补碘量,婴幼儿期(0至3岁)为90微克/天、学龄儿童为120微克/天、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年人为150微克/天、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为150至250微克/天。

“科学补碘,针对不同人群要用‘加减法’。”欧阳嵘表示,需要做“加法”的重点人群主要是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0至3岁婴幼儿,要保证每天足够的碘摄入量。需要做“减法”的人群包括居住在水源性髙碘地区且尚未改水的居民、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炎等的人群,应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对碘需求量较大的人群,除日常食用碘盐外,还可以补充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米、虾皮、鹌鹑蛋、干贝、带鱼、蟹类等。同时,也可以考虑给予含碘营养素补充剂。”欧阳嵘说。(视频制作:实习生杨依莎)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5/c14739-32686249.html

真有太陽風暴?臺北天文館「樂齡談天」18日起電話報名免費參加

您是否曾聽說過劇烈的太陽風暴會把地球毀滅?要怎麼分辨消息真假呢?為了讓全國樂齡(滿55歲)朋友認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就像看氣象預報一樣滑滑手機就能掌握太空天氣,臺北天文館於6月15日(周四)舉辦半日的「樂齡談天」活動,開放40位樂齡朋友免費參加。

在豐富的半日活動中,除了介紹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外,還有欣賞宇宙劇場、展示場導覽,以及參觀觀測室,透過望遠鏡投影來觀察太陽等。5月18日(周四)起電話報名,每通電話限報名2位,額滿為止。報名電話請撥02-28314551分機204推廣組。歡迎樂齡朋友一起來參加,活動詳情請參閱臺北天文館網站

  • 樂齡朋友聆聽展示場導覽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15E57D970C36AFA

親密關係工作坊開跑囉 將婚課程讓您與伴侶一同做好婚姻職前預備!

       您是否對結婚成家感到惶恐不安,擔心結婚後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但對婚後生活又有著美好的憧憬呢?當兩人決定長相廝守、在準備結婚的過程中,除了籌備婚禮,心理上的預備更為重要!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將於5月28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辦理「親密關係工作坊-將婚課程」,邀請將婚伴侶攜手參加,找到適合彼此溝通和「經營婚姻」的方法!

       課程邀請汪士瑋諮商心理師以親密關係與優勢力量、將婚階段的任務及挑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等內容為主題,透過互動討論、實際操作的方式,引導伴侶彼此分享自己對於財務規劃、時間安排的想法與期待,也從他人的經驗分享中學習到不同的關係經營之道。讓每對伴侶都能在課程中,共同學習、共同創作,屬於兩人的幸福地圖。

       5月除了有母親節,今天5月15日亦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家庭日」,期待透過這溫馨的月份,開啟您與另一半愛的對話,為家庭打好穩固的地基 !歡迎將婚者、準新人、親密伴侶踴躍報名,限額15對,額滿採後補報名制。若為公務人員或北市教師者,還可申請終身學習時數。青發家教中心親密關係工作坊陸續還有新婚課程、親密按摩課程,趕快關注官網或追蹤青發家教中心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CYDFans),掌握熱騰騰第一手活動資訊吧!

  • 圖1-臺北市青發家教中心5月28日「親密關係工作坊-將婚課程」,歡迎參加!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D6477071A4B428F

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等精品展览广受关注,《本草中国》《国医有方》等纪录片受到观众欢迎,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相继落成……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工作。这一重要举措,将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同时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方案》提出“挖掘阐释名医名家、经典医籍、传世名方、道地药材、非遗项目等中医药经典元素”“加强中医药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建设”“建设50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等举措,对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上多下功夫。健康养生是中医药文化的显著标识,治未病是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至2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在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广泛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等方面做文章,也需要在方便群众便捷获取正确、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出实招。从组织开展“千名医师讲中医”、中医药科普巡讲、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介等活动,到普遍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再到鼓励引导企业把中医药文化有机嵌入道地药材和老字号产业链全过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将更好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一方面,守正才能更好创新。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方案》提出,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精髓进行挖掘研究、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正是为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保持民族性、延续传统性、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创新才能更好守正。推动网上场馆建设、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发扬光大。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我们要把中医文化传承好。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5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5/c14739-32685975.html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人民网“人民投诉”联合开展观演购票体验问题征集活动

人民网5月15日电 (记者崔元苑)今年以来,文娱演出市场强劲复苏,演唱会、音乐节、话剧、舞剧等各类线下演出迎来爆发式增长。演出行业活力被激发的同时,线上票务消费纠纷和投诉量也随之激增。

在大众熟知的一级或二级票务平台上,上千元的演唱会门票迟迟不出票,不支持退票或被恶意扣除高额手续费,以“稀缺票”溢价为理由临时追加高额“服务费”等典型问题频频被曝光。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类似问题投诉也较为典型——“平台票价显示订金(预售价)为480元,客服通知最终票价1180元,溢价率高达146%”“平台违约强制退款并可随意操作手续费扣费价格”“显示预售状态,还未收到演唱会门票,退款仍遭拒”“一个多月订单都显示‘配票中’,而退票也很难”“演出票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换”“拍错、重复购票拒不退费”等问题突出,却得不到相关平台回应处理。

为规范票务平台市场,督促纠治各种不合理“霸王条款”,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与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联合发起问题征集,如果您遭遇此类权益侵害,或了解某些欺诈行为中不为人知的陷阱、黑幕,欢迎您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进入征集页面留言、投诉、曝光。您还可以发送材料至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邮箱:rmrbdzlx@126.com 传真:010—65368495

让我们一起行动,维护自身消费权益,共建和谐消费环境。

点击上图进入留言专页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5/c14739-3268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