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5月16日 星期二

数字孪生,让城市更“聪明”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作为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数字孪生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形态,它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支撑着城市运行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探索,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最近,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就诊的患者发现:动辄绵延数百米的“车龙”消失了,周边道路也变得畅通起来。高峰期排队进院花费的时间,从过去1个多小时减至现在的10分钟左右。

  与之相隔不远的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楼3层,“综合交通治理辅助决策系统”大屏上,医院周边的交通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车辆停放、周边停车场资源占用、共享单车停放情况……管理人员通过数字系统,掌握各类交通出行的规律特征,提出了改善落客地点、智能调度共享单车、院内停车资源共享等交通治理建议。

  “以往由于缺乏数据分析支撑,治理拥堵问题往往靠经验‘试一试’,现在利用系统仿真,在措施实施前就能大概预估成效,既提升了决策效率,也降低了试错成本。”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交通综合科科长牛皓表示。

  有效的治理实践,离不开其背后运用的数字孪生技术,也折射出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加快建设的新图景。2022年,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为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0%。

  数字孪生技术有何特点?数字孪生城市如何建设,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进行了采访。

  协同治理  提升效能

  城市建设新思路

  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给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管理等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和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实体对象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说,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现虚实之间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实时连接的关键途径,为观察、认识、理解、控制和改造物理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城市中,能够对城市的各种要素、数据进行模拟和仿真。中国电子云副总裁曹心驰认为,数字孪生城市是在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把物理城市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然后在网络空间上构造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虚拟城市”,形成物理上的实体城市和信息上的数字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融。

  技术上,数字孪生城市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技术,聚焦数据管理、信息模型和仿真分析等环节。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德纮举例,通过物联网技术来采集城市中各类数据,再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构成了城市数字孪生模型的“底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够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控、预测和优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城市数字孪生模型呈现在现实场景中,可以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以北京市西城区‘综合交通治理辅助决策系统’为例,我们接入了北京市交通委、西城区大数据平台、互联网企业等十大类60多项数据资源,结合路网微观诊断评价模型和深度图网络时空扩散模型,开展了重点区域微循环仿真,模拟实际车流轨迹、路口流量、路段车速等运行状态数据,实现了数智交通‘评诊治估’闭环,打通了线上线下协同治理。”阿里云交付项目管理专家卫世昌介绍。

  加强应用  深入探索

  发展驶入“快车道”

  目前,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已驶入“快车道”。在信息上建设一个与有形的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既能使城市管理者更加高效地管理城市,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近年来,我国在数字孪生城市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和实践。

  在山东济南,四维地质环境可视化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剖切”,以便掌握轨道交通沿线的地层结构、岩性、岩溶发育特征等信息,为轨道交通线路适宜性分析提供了指导;在广东广州,“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以水文、气象、排水设施等数据为基础,结合城市水文学模型(3D仿真)和电子地图,实现了对易涝点积涝演进的可视化模拟,为防洪救灾提供参考;河南兰考的县域能源互联网内嵌智能算法,可在线推演不同调控策略的运行结果;江苏苏州实现了古建筑全方位、高精度现状信息的留存,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支撑;河北雄安新区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两座城市将开展互动,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和智能城市……

  李德纮认为,数字孪生城市在交通管理、能源管理、规划设计、环境监测等领域已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并向城市全要素表达、预警预测、场景仿真推演、态势感知、智能决策等方向深入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当前处在‘搭底座,建应用’的关键时期。”曹心驰说,基于基础平台提供的支撑能力,各部门、单位可快速构建行业应用,避免数据重复采集、系统重复建设。

  共同参与  加速转型

  主动应对新挑战

  数字孪生城市在各地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挑战。

  “在技术方面,数字孪生城市需要承载城市级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存储、加工和呈现,数据类型多,体量大,对于平台的支撑能力、网络带宽等都是考验。此外,海量三维时空数据的可视化加载与实时浏览、各类数据的实时更新等,也需要较高的硬件、时间和人力成本。”曹心驰说,在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字化既是城市管理的‘提效器’,也容易成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的‘放大器’。”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随着城市的公共服务、经济产业、社会民生加速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复杂多样,整个城市“架构”在网络、软件和数据之上,数字安全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数字安全能力要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李德仁建议,面向未来,要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推进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共同建设,做好城市规划、改造升级和科学管理,让我国城市建设沿着真正实现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方向发展。

  多位受访专家还指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实现数字技术和城市治理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7日 07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7/c14739-32687958.html

北市圖5/21留學講座 留學歐洲?歐盟Erasmus+計畫暨聯合碩士學程校友經驗分享

北市圖總館留學資料中心於5月21日(日)14:00邀請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分享歐盟ERASMUS+計畫,教育部歐盟獎學金申請資格、歐盟在臺機構資訊簡介等實用資訊;校友分享將由蔣孝昕講師,簡介歐盟聯合碩士學程(EMJMD Global Markets, Local Creativities (GLOCAL),全球市場與在地創意),為何選擇歐盟學程和一般碩士的比較,學習領域範疇與內容、同時擁有前往英國、西班牙、德國學習經驗與當地日常生活分享,歡迎有志赴歐盟的學生和一般大眾報名參加。

 

我想去歐洲留學,到哪裡可以了解更多歐洲高等教育?我想去歐盟實習,可能嗎?歐盟獎學金要如何申請?這個學程是不是歐洲學生才可以參加?在臺灣何處可以取得更多歐盟資訊?本場講座將帶給您諸多的歐盟留學以及獎學金申請指引方針。詳情請洽(02)2707-1008,網路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QHgKEyVE7Rvq8TDv9

 

★特別提醒:本場講座人數限額40名,請事先線上報名,若當日已達限額人數恕無法直接入場。

★因講座名額有限,報名前請先確認是否能如期參加,以免占用名額、影響他人報名權益。

  • 北市圖521留學講座 留學歐洲?歐盟Erasmus 計畫暨聯合碩士學程校友經驗分享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E7BA37B71637BB8

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海尔集团谭丽霞:社会办医要实现服务、经营、发展的高质量

  5月14日,首届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九届社会办医发展创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以安全和质量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联合国药励展共同主办,旨在从医疗质量安全角度出发,多维度探讨社会办医在新形势下的健康规范和高质量发展。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谭丽霞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分享。

  “坚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挖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潜力,发挥企业在社会医疗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医疗健康产业也正处于时代赋予的机遇中。一方面,中国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约为5%,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预计到2030年,大健康市场的规模将从2022年的12万亿增长至20万亿,呈强劲发展态势。

  如何精准定位社会办医的方向和目的?在谭丽霞看来,当前中国居民的生命健康需求正呈现出多元化、分层化、无限化的特征,因此各类医疗机构也需要持续升级和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不同人群对生命健康的追求。

  聚焦企业层面,作为海尔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深耕生命科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三大领域,依托科技创新、数智融合,不断加强技术和服务的创新,致力于为每个人带来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谭丽霞表示,在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方面,盈康一生注重探索三个方面:服务的高质量、经营的高质量、发展的高质量,推动从生活质量到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服务的高质量方面,谭丽霞认为,社会办医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新目的,医疗健康服务不能只是治病,而是要努力实现居民健康的生活。我们要树立“上医治未病”的思维方式,把关于健康的保障计划放在更高的位置,让新科技手段从治疗走向对健康的关注,从而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在经营的高质量方面,谭丽霞表示,经营合规和安全质量是社会办医的生命线,成为区域内服务对象的第一联想度则是医疗机构追求的目标。而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化能有效推动大健康产业经营高质量发展。目前,盈康一生正通过数智创新、数字场景等方式,逐步推进医院数字化、院间数字化、生态数字化的迭代升级,并依托数据治理和应用、数字产业化,创新出了盈康数智人、未来病房、家康生态等多种数字化解决方案。

  聚焦发展的高质量,在谭丽霞看来,关键就在于探索中国的“家康”体系。“应探索医疗服务与医疗设备的互创体系,构筑大健康大数据产业生态,让整个行业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谭丽霞表示,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非只停留于诊断、治疗的环节,而是要打造“预诊治康”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行“三早”体系,即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当肩负社会责任,为社区和城市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中国的健康福祉水平。盈康一生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搭建妇幼健康平台为例,盈康一生将孕育全周期和免疫规划全周期进行跨系统融合,响应国务院“出生一件、五证联办”,在深圳落地了幼儿健康管理样板。而为助力健康城市建设,盈康一生又打造了数字健康治理平台,以优化全区域的医疗卫生管理和发展,实现“一屏知家底”“一网全监测”“一云管全省”“一键达基层”。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6/c14739-32687322.html

全國首創 擴大辦理 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報名開跑

  職場上偶有性別不平等、刻板印象、歧視、性騷擾等情況發生,為鼓勵事業單位積極推動並落實職場性別平等,北市勞動局率全國之先,自109年起辦理首屆「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112年持續辦理。勞動局長高寶華表示,即日起至7月31日前受理第4屆報名,歡迎事業單位踴躍申請。


  高寶華局長補充,因為友善家庭企業是蔣萬安市長非常重要的政策之一,所以此屆的認證活動中,特別增設了創意獎,區分為「工作與家庭平衡獎」、「友善孕育措施獎」、以及「其他特殊方案獎」,希望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友善家庭的事業單位參與認證,提供事業單位更多標竿學習的範例。


  此外,觀諸國際經驗及發展趨勢,如全球加速性別平等計畫與消除勞動世界中的暴力和騷擾公約(ILO190),對職場暴力預防及保護政策之發展,不再將對象限於職場的工作關係,而是擴大到員工的私人關係中,因此,112年度之操作手冊,也加入了雇主提供遭受家庭暴力及性別暴力被害人在工作職場上之相關因應制度作為範例。


  高寶華局長表示,為了一步一步拓展本項認證活動的影響力,本次認證活動將可以參與的對象擴大為除了登記在臺北市以外,在臺北市有營業據點或是辦事處的事業單位也可以參加。還有為了鼓勵事業單位自己和自己比賽,也新設立了「精進獎」;並且為了提升事業單位參與認證作業之意願,亦設了「入圍獎」。而針對表現優異的事業單位,獲得金質獎(認證合格)者,如過去一年內未有違規紀錄、且亦未有重大違規情事者,兩年內可以不納本局自行規劃之專案勞檢名單,以作為獎勵措施。


  更多資訊已公告於勞動局網站「首頁/業務服務/勞動服務/就業歧視及性別工作平等/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指標專區」,歡迎北市各事業單位踴躍報名參加。

  • 圖說:北市勞動局第3屆職場性平認證頒獎合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8F345D05E6612858

青發家教中心與臺師大攜手合作青少年情感探索課程 歡迎報名參與

    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一同攜手辦理推廣「青少年情感探索」課程!課程包含了解自我價值、建立婚姻經營的健康理念、溝通互動等多元的主題,歡迎有興趣的20~25歲青少年朋友一同來感受有趣的課程吧!

    4場次的情感探索課程,分別於5月20(週六)上午辦理「緣來這樣戀」及「單身來探愛-我的真愛在哪裡?」、5月27日(週六)上午辦理「手溝手,心黏心-良好溝通一試就上癮」及下午辦理「昏因?婚姻!-婚前二三事」,透過各2小時豐富且新穎的主題再加上師大同學活潑的帶領之下,讓參與者能用多元的方式去認識及探索自己的親密關係表達方式。

    豐富且有趣的情感探索課程內容即日起至5月25日止開放報名,歡迎20-25歲對於課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點選以下網址選擇喜歡的主題報名參加。1.單身來探愛,我真愛在哪裡?2.緣來這樣戀3.手溝手,心黏心-良好溝通一試就上癮4.昏因?婚姻!~婚前二三事。另有關青發家教中心其他活動課程亦歡迎至官網(https://ydfe.gov.taipei/)焦點熱門活動課程查詢,或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CYDFans)按讚即可收到第一手資訊。

  • 圖1-5月20日(週六)上午將辦理青少年情感探索課程「單身來探愛-我的真愛在哪裡」。
  • 圖2-5月20日(週六)上午將辦理青少年情感探索課程「緣來這樣戀」。
  • 圖3-5月27日(週六)上午將辦理青少年情感探索課程「手溝手,心黏心-良好溝通一試就上癮」。
  • 圖4-5月27日(週六)下午將辦理青少年情感探索課程「昏因婚姻!-婚前二三事」。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5F00BB5D6D8D872

服务乡亲 医人暖心

  屋场贴心会上,周自根给村民讲解保健知识。

  周自根走在义诊的路上。

  周自根在给村民测量血压。

  “老叶,最近身体咋样?”一大早,江西省上栗县洪东村村医周自根就忙碌起来,为村民们进行义诊。

  听到熟悉的声音,患有高血压的叶光文很高兴:“多亏了周医生,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

  义诊现场,周自根一边为村民们测血压,一边询问他们最近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周医生定期上门给我们做检查,叮嘱我们用药、饮食,特别用心。”今年76岁的村民陈仕华说。

  42岁的周自根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多次治疗后才可以正常行走。自身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学习医术、治病救人的想法。2000年,周自根开始在家乡行医,一干就是23年。

  2017年,周自根通过了上栗县卫生部门组织的村卫生室负责人聘用考试和测评,成为洪东村卫生所所长。这意味着守护村里乡亲健康的责任,必须担在肩上。于是,除了每天按时坐班,服务前来问诊的村民们,周自根经常利用节假日等空闲时间,上门走访巡诊。

  巡诊期间,通过入户走访,周自根为村里的重点人员建立了健康信息明细。此外,周自根还经常向村民宣传医疗政策和健康知识,跟村民们交流谈心,免费送医送药。

  过去,村民周新玲对村卫生所的上门健康服务有些抗拒。周自根从其他村民口中得知,周新玲和家人患有听力障碍,与医生之间无法顺利沟通。于是,他专门学习了手语,向周新玲耐心讲解健康服务的内容,并为她的小儿子争取到了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机会。

  像这样的随访,周自根每年都要进行几百次。他说:“扎根在农村,就是为了服务乡亲。大家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陈斌摄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6日 07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6/c14739-32686857.html

弘扬绿色健康饮食文化

  近年来,各类“吃播”节目备受社会关注。在社交平台上,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展现各种美食、促进餐饮消费。然而,为了吸引流量、博人眼球,有的主播在探店时将各式菜品摆满桌面,每道菜却只吃一两口,直播完直接倒掉;有的主播以荒诞、怪异的方式,将好好的食材做得无法下咽。浪费粮食、糟蹋食物,种种另类“吃播”行为,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格格不入。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来注重敬畏食物、尊重食物。“吃播”的本意,在于推荐优质食材、分享品尝美食的快乐。网络主播不顾食物能不能吃完、好不好吃,或超量点菜、或烹饪“黑暗料理”,折射出一种扭曲的食物观。胡吃海喝、“奇葩烹饪”、暴饮暴食等直播,看似新奇、有趣,实则既浪费食物,也有损主播身体健康,不利于改善网络生态、培厚社会文明。

  在拥有海量用户的网络平台上,另类“吃播”造成的食物浪费,会给很多网友传递错误的饮食观念,甚至引发跟风模仿、误导更多消费者,进而影响到社会层面正确消费观、饮食观的形成和传播。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有违反这一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停止提供信息服务”。相关管理主体有必要对这类“吃播”行为加以整治,加强对网络表演、网络视听平台和经纪机构以及网络主播的监督管理,督促网络主播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自觉抵制易造成不良饮食消费、食物浪费效应的内容。

  遏制“吃播”浪费,也要注重发挥协同效应。当探店主播有可能超量点餐时,餐厅有责任进行适当提醒,引导其适量点餐,或者换成半份菜、小份菜。平台方尤其需要加强价值引领,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的审核,对“吃播”内容进行细化管理,当用户搜索相关内容时提示“拒绝浪费,合理饮食”,主播出现浪费粮食的行为时按违规程度进行处罚。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方便广大消费者随时反映餐饮浪费等问题。在享受美食、倡导健康饮食文化时,广大网络主播应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做坚决抵制餐饮浪费的先行者、倡导者,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

  享受美味和厉行节约并不矛盾。事实上,“吃播”除了推广美食,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真正食其滋味、念其根源、知其不易。在视频平台上,有的网络主播品尝三五个小菜,给出一段深入、精到的点评,并且将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带走;有的餐饮行业从业者精心制作美食烹饪教程,既有趣、有料又科学、实用,同样获得了不少关注。这正可以说明,观众在意的不是主播们吃了多少、食材搭配够不够新奇,而是能否从节目中获得新的饮食认知,方便拓展美食体验。遏制“吃播”浪费,按需点餐、珍惜美食、健康饮食,才能让“吃播”节目既有大流量也有正能量,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蔚成风尚。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6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6/c14739-3268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