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直播预告:科学认识脑胶质瘤 人文关怀同等重要

神经系统疾病与大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脑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极易复发,治疗方式有限,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中难治性肿瘤之一。在大部分人眼中,得了这个疾病就犹如收到“死亡通知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随着医学进步,脑胶质瘤等一系列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人文关怀有着怎样的意义?

5月19日15:00,“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将邀请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菊祥做客直播间,向广大网友科普脑胶质瘤相关知识。

专家简介

陈菊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颅底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临床与基础分会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和上海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请扫描二维码下载或在苹果市场、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9/c14739-32689819.html

糖尿病患者该怎样“吃”和“动”(名医讲堂)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糖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还需注重科学饮食和运动。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饮食就是少吃甚至不吃,运动也是越多越好。其实这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对控糖不仅无益,还会增加营养不良、贫血、低血糖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怎样“吃”和“动”呢?

  在饮食方面,患者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每天应至少有早中晚三餐,每餐应包括不少于三种食物:谷类、肉类、蔬果类。

  进食需适量,不过饥过饱。若出现低血糖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可根据情况适量增加进食量。手掌法是一种为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做的食量粗略估算法。主食拳,即每餐摄入一拳头大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一个馒头、花卷或一小碗米饭、面条。水果拳,建议每日摄入一拳头大小的水果。蛋白掌,成年人单手掌心大小相当于50克蛋白质类食物,建议每日可摄入50至150克蛋白质类食物。蔬菜捧,两只手捧起可容纳约500克的蔬菜,建议每日可摄入500至1000克蔬菜。瘦肉指,建议每日摄入两根手指大小的瘦肉,约50克。油脂尖,每顿宜摄入大拇指第一指节大小的油脂。

  食品的选择上,宜多选用高纤维食品,如红米、全麦面包、麦片、水果、蔬菜及豆类,忌吃甜食如糖果、雪糕、饮料、中西式甜点(低血糖除外)。烹调方式少用煎炸,烹调时用植物油,减少动物脂肪摄入。每日用盐量少于5克,限制摄入含盐量高的调味品。

  糖尿病患者需戒烟限酒。吸烟可影响胰岛素正常发挥作用,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眼病、肾病等风险。酒精可使血糖不稳定,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若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含酒精10克为1份标准量),每周不超过两次。

  科学运动可提升消耗量,有效控制体重、即时降糖,促进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减量,还能降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心理状态。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来说,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发生。

  运动一般应在进食后1—2小时进行,每次开始前做5—10分钟的热身运动,一周运动3—7天,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常见的运动形式有: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在此基础上,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力运动,如哑铃、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抗阻力运动每周可做2—3次,每次30分钟。两次抗阻力训练需间隔48小时以上,可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运动时穿宽松舒适的衣袜,携带水和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运动强度宜控制心率为(170-年龄)/分钟,简单的判断方式是运动时心跳稍加快,微汗,无急喘,能正常说话。

  运动虽好,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16.7毫摩尔/升、反复发生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合并严重急慢性并发症时不适合运动。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不宜进行抗阻力运动。

  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疾病,但能够通过积极调整干预得到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综合性的长期治疗过程,已确诊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注意科学饮食和运动的同时,切不可胡乱用药,一定要到医院寻求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9日 19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9/c14739-32689753.html

山林農村的秘密野餐景點~等你來解鎖!

  周末別在床上爬枕頭山囉!快揪伴走進山林農村,在綠地或樹蔭下空地鋪個野餐墊,開啟一場愜意的農村之旅!在臺北其實無需舟車勞頓,即可就近前往郊山享受農村美景,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在自然環繞的田園環境中野餐!在山林景致襯托下和親朋好友一起坐在青青草地上,享用著美味的餐點,偶有微風吹拂帶來淡淡的青草味,一同度過心曠神怡的悠閒時光!


  在臺北山上的農村中,首先介紹位於內湖的「白石湖社區」,這裡除了擁有號稱「臺北天梯」的白石湖吊橋,以及代表幸福象徵的同心池外,還有一處隱藏在盧厝聚落中的野餐聖地,相當適合想體驗獨家行程的你!盧厝聚落內除了有可以瞭望梯田的相思平台外,走進梯田最下方的舊埤塘旁,還可以在空地上進行野餐活動!以白石湖當地的白色砂岩塊石當作休憩區域,享受在梯田中野餐的樂趣。除上述景點外,白石湖地區還有許多休閒農園提供採果體驗!近年食農教育已成為白石湖社區特有的環境教育活動,民眾除了採摘作物外,還能透過五感實地體驗生態觀察,更提供了DIY使用在地食材動手製作特色料理,讓民眾更加了解屬於白石湖社區的農村文化。


  另一處值得推薦的是北投「湖山社區」,進入社區會先到達頂坪聚落,知名的湖山綠地就鄰近陽明山公車總站旁,這裡擁有舒適平緩的草坪空間,非常適合在此進行野餐!同時,於頂坪聚落可順遊到晚霞平台,在此處就能飽覽大屯山景色,而旁邊的四0砲陣地及軍事紀念園區,更是湖山農村社區特有的文化景點!若自湖山綠地往橫嶺古道走,就可以到另一處野餐的絕佳景點–楓香姊妹樹平台,在這裡除欣賞山林美景外,也可利用周圍的石桌椅作為野餐平台使用。講到湖山社區的秘境,就不得不提其中最著名的陽明湧泉,其泉水帶有淡藍色光澤,有著「藍寶石泉」的美譽,滋潤著半嶺聚落的茭白筍田,其茭白筍非常鮮甜可口,此生必嚐一次!每年10月中旬,湖山社區會舉辦「小小農夫體驗活動」,透過與職人的對話、與植物的互動,體驗農民每天進行的務農,不僅能讓小朋友藉由活動認識田間生態,體驗當小小農夫,實際感受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甘苦。


  大地工程處坡地整治林士淵科長表示,臺北都會區除了有結合人文與自然環境探索、步道健走的農村體驗外,野餐也是相當適合民眾上山的活動,同時可搭配各地農村社區推出的「食農教育」或採果體驗,豐富多元的農遊旅程絕對帶給民眾獨特的農村文化體驗!

 

交通方式如下:

(一)白石湖社區

  1. 自行開車:可由成功路交流道,往東湖方向左轉金龍路,再經碧山路,並依循路標至碧山巖(停車場),再利用白石湖吊橋徒步遊覽。
  2. 大眾運輸:可在內湖捷運站利用大眾交通工具搭乘公車小2、小2(區間車)前往。

(二)湖山社區

大眾運輸:可搭乘大眾運輸捷運至士林站或劍潭站轉乘公車紅5、260、260區間車至陽明山總站,再步行約3分鐘即可到達湖山綠地。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參考下載。

  • 照片1 白石湖社區漫遊地圖
  • 照片2 白石湖社區-相思平台
  • 照片3 白石湖社區-同心池
  • 照片4 白石湖社區-盧厝一帶野餐趣
  • 照片5 白石湖社區-盧厝一帶野餐趣
  • 照片6 湖山社區地圖
  • 照片7 湖山社區-湖山綠地
  • 照片8 湖山社區-湖山綠地野餐趣
  • 照片9 湖山社區-晚霞平台
  • 照片10 湖山社區-四0砲陣地及軍事紀念園區
  • 照片11 湖山社區-楓香姊妹樹平台
  • 照片12 湖山社區-楓香姊妹樹平台野餐趣
  • 照片13 湖山社區-藍寶石泉
  • 照片14 湖山社區-小小農夫務農體驗.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84AEC038C37A665

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小心!嚴重齲齒也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發稿日期:112年5月18日


「醫生,我的臉腫起來了,又腫又痛,怎麼會這樣?」一位年約50多歲男性,某日突然覺得左邊牙齒感到微微疼痛,想說好好刷牙漱口,看看能不能自己改善,但兩天後左邊臉腫了起來,且疼痛難耐。急忙到醫院就醫,診斷發現原來是齲齒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除了齲齒之外,牙周病、根尖周圍炎、智齒冠周炎…等的慢性發炎,都有可能造成臉部的蜂窩性組織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蒲永峻解釋,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是由牙齒的細菌引起急性感染,最常見症狀為臉部或下顏面部或頸部突然腫脹,嚴重可能會進一步引起張口受限、發燒、吞嚥困難,或併發上呼吸道阻塞、敗血症等,造成嚴重且廣泛的發炎,甚至危及性命。


蒲永峻說,當齲齒發生時,如果放著不管,就會越蛀越深,形成嚴重齲齒引發牙髓炎甚至牙髓壞死。當牙髓壞死後,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將壞死的神經血管及細菌清除。有些民眾覺得牙髓壞死後,牙齒反而不會疼痛不適,就不須治療。但事實上,細菌會在牙髓腔中大量孳生,造成根尖周圍炎的慢性發炎。當身體免疫力狀況良好時,它能和平共存,一旦身體狀況不好,像是糖尿病病患、老年人或是經常熬夜睡不好的人,就可能會開始腫脹化膿,甚至造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


一旦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就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先控制感染,避免感染惡化蔓延,此時醫師會視情況切開引流膿瘍來減少腫脹輔助治療,但如果需要拔牙手術,還是得等蜂窩性組織炎改善後才能進行。


蒲永峻表示,大部分的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常都是民眾疏於口腔保健的照護,或是發生感染病兆時因工作忙碌或是經濟因素而自行亂服用藥物,結果造成感染惡化。因此,平常就該留意自身的牙齒狀況。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定期牙科洗牙檢查對於齒源性感染無疑是最好的預防。

  • 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蒲永峻醫師.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B1986F1289E1A05

即刻救援/老翁為領股東贈品意外走失 中正一警火速尋回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博愛路派出所警員周芷妮,日前於勤務中遇一名老婦急匆匆進入派出所,慌張表示其丈夫剛才在領股票禮品時一不注意走散了,又因為渠患有失智症,害怕發生意外,才緊急請警方協助。

周員為把握黃金時間,於受理後立即調閱路口監視器尋找老翁身影,同時將老翁穿著特徵發布於派出所群組,請線上警網沿線梭尋,經過大家通力合作,幸運在10鐘內透過監視器找到該名老先生過馬路的身影,持續追蹤發現其於經過公車站後便消失蹤影,懷疑老先生可能隨機上公車,依照影像鎖定一輛臺北客運656號公車,致電臺北客運總站詢問公車司機聯絡方式,確認有一名特徵相同的老先生在車上。周員為確保老先生行蹤避免其再次亂跑失蹤,先聯絡當地派出所協助將老先生從客運總站接至派出所休息,又因老婦年邁,自身前往至土城恐有困難,周員便熱心地載送老婦前往,令老婦相當感激,同時卸下擔心又緊張的情緒。

中正第一分局呼籲,為避免意外發生,照顧失智或年長者更需謹慎小心,可以將失智者名字及連絡電話繡在衣服上或出門時使用短繩綁在兩人衣角,亦可使用相關定位的電子產品放在失智者身上,以防止意外走失事件發生。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10C1E5C13252F82

雀客集團協助安置信義區地層下陷受災戶 觀傳局感謝旅館暖心之舉

臺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發生新建工地旁道路地層下陷,附近居民機車及部分家具受影響。為確保住戶安全,臺北市政府採預防性疏散措施,並由觀光傳播局協調鄰近旅館「雀客台北信義館」,緊急安置10人。觀傳局表示特別感謝雀客集團在第一時間了解市府需求,立即伸出援手,提供住戶舒適安心的休息空間。

 

觀傳局說明,為協助信義區公所緊急安置現場住戶,觀傳局接獲安置需求,即積極協調雀客集團盤點空房,非常感謝雀客旅館執行長戴東杰關心,並在第一時間配合市府進行旅館安置調度。適逢母親節週末,旗下旅館住房率飽和,為盡快提供住戶休憩處,館內立即透過訂單轉移方式,騰出雀客台北信義館,讓住戶就近休息。現場更貼心準備手寫小卡及維他命等補品,讓住戶感受到滿滿的溫暖。


觀傳局感謝雀客集團第一時間配合市府進行旅館調度,提供住戶舒適安心的休息空間。觀傳局感謝雀客集團第一時間配合市府進行旅館調度,提供住戶舒適安心的休息空間。


  • 觀傳局感謝雀客集團第一時間配合市府進行旅館調度,提供住戶舒適安心的休息空間。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107DC6DB20247FA

发挥引擎作用,促进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围绕“稳增长 惠民生 促进健康消费”主题进行了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此次考察调研由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常务副主席杨震带队。

“农工党中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聚焦到健康消费领域,着眼人民群众对健康消费的需求、意愿、潜力,围绕健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实地调研。”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王路介绍,调研组将充分梳理、分析研究此次调研成果,多角度探讨促进健康消费的对策建议,做好建言资政工作。

主动健康消费大有作为: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以营养、心理、身体健康等方面为代表的主动健康消费覆盖广、需求多、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当下,公众的健康消费观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从消费行为看,营养食品、健康体检、疾病早筛、运动户外等主动健康消费品类显著增长。”京东健康集团首席执行官金恩林向调研组介绍。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防式健康类消费需求同比增长约35%。其中,家用指尖血糖仪成交额同比增长678%;重疾早筛、慢病检测等健康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0%;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装备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0%……多领域健康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消费的需求,实现健康消费升级?必须不断加快推进健康领域科技创新,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健康消费需求。

在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向调研组展示如何同“魔镜”中的虚拟教练互动,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接受健身指导;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多种食品加工领域技术研发成果为公众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在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调研组听取了全球首个基于微表情的抑郁症筛查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心理疾病筛查与人工智能科技的结合运用……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而健康消费是消费市场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之一。”调研组认为,促进健康消费,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增强人民健康福祉、提升生活品质的题中之义。

聚焦“一老一小”:养老、托育同向发力

健康消费如何惠及“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如何提升养老托育专业服务的标准性、可及性?如何挖掘“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专属健康消费潜力?

“不同服务、不同情况老年人的照护怎样收费?”“这里的医疗服务有什么特色?”……在成都锦城社区综合体今福蓉高新长者之家,调研组详细了解当地医养结合、适老化改造、一站式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

据介绍,2021年以来,四川省省级财政投入1.39亿元,支持150个医疗机构建设医养服务中心。

儿童健康消费方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北京有提供托育服务机构近600家,托位总数超32000个,千人口托位数约1.48个,但仍有较大缺口。

“据我们了解,增加幼儿园办托、开办更多普惠性托育机构是未送托家庭的主要诉求。许多大型城市均存在这一状况。”北京优儿启程妙思托育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调研组认为,包括托育在内的儿童专属健康消费,既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民生保障。

“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当前居民健康关切、主要影响因素靶向施策、精准培育引导。”调研组建议,把健康消费引导到对促进健康科技进步必需、促进群众健康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需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向上去。

聚焦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健康产业出现哪些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如何促进健康消费与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智能穿戴、中医康养、医学美容、口腔医疗……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催生我国健康产业活力加速释放。为此,调研组走访了一批新型健康产业集群,了解产业新动态。

3D打印的牙套、种植牙精密加工车床、集成式口腔CT……在四川期间,调研组调研了中国牙谷产业园。中外各大高端口腔装备和材料生产企业汇集于此。围绕牙健康消费的全产业链产能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助推降低国内牙健康消费费用,提升人民群众牙健康消费意愿。

月均用户数已超3600万人、最受欢迎的线上消费品是智能运动手环……在京期间,调研组走访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了Keep在线健身应用程序及智能穿戴产品的发展新趋势。而总部位于四川,同为运动社交平台的咕咚户外跑步App也已有近2亿用户。

“促进健康消费,既能拉动消费,又能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调研组认为,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消费发展模式,借助国内大市场优势,既满足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消费需求,又进一步对外发展,从而实现引领世界健康产业发展。

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同志参与调研。(记者顾天成)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518/c14739-3268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