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因應交通部前舉行「計程車司機權益」集會活動 實施交通管制說明

因應交通部前道路於112年6月6日(星期二)12時30分至15時30分,舉行「計程車司機權益」集會活動,中正第一分局為維持秩序與安全,業規劃安全維護及交通疏導管制勤務,有關道路管制情形如下:

仁愛路1段(杭州南路1段〔不含〕至紹興南街〔不含〕間)南側慢車道及杭州南路(仁愛路1段〔不含〕至信義路1段〔不含〕間)西側車道,於當(6)日12時30分起至15時30分管制車輛通行。(視現場交通狀況提早或延後管制)

為避免影響交通部周邊主要幹道(忠孝東、西路、中山南、北路、仁愛路及信義路等)交通秩序與安全,中正第一分局已規劃警力於各重要路口加強疏導指揮,將視現場交通狀況、人、車數量實施彈性管制並啟動交通快打措施擴大疏導、管制範圍。

本次集會活動交通管制措施將隨時提供警廣等電臺插播路況報導,該分局特別呼籲請駕駛人隨時收聽路況報導,提前改道行駛,避開管制路段及注意行車安全,並遵守員警之指揮疏導,以免增加管制區域周邊道路車流延滯,耽誤行車時間,共同維護交通順暢與安全。中正第一分局亦藉此呼籲參與集會活動民眾應保持理性、和平,希望勿以癱瘓交通,影響市民通行權益之方式表達訴求。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3517AA330784F5F

冷氣機火災不可忽視  預防從日常維護做起

根據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統計,近3年冷氣機火災共發生125件,所幸無造成人員傷亡,分析起火原因以電源線短路最多(占71.2%),短路主要成因包含電源線老化、受到擠壓或捆綁等。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呼籲,定期檢查電源線、維護清潔並注意異常徵兆,是預防冷氣機火災的不二法門。

 

隨著酷暑來臨,冷氣機的使用率也逐漸增加。臺北市近3年冷氣機火災種類包含分離式冷氣機室外機68件、分離式冷氣機室內機24件、窗型冷氣機14件、中央空調11件及其他8件。起火原因以電源線絕緣裂化、受到擠壓或捆綁造成短路為主(占71.2%),其他原因包含電源線過熱、內部配線短路、插頭積汙導電等。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呼籲,預防冷氣機火災從日常清理維護做起,定期清潔濾網,由專業人員進行拆裝保養冷凝器、蒸發器以及電路基板等。當冷氣機在運作時發出異常聲響,甚至有燒焦的味道,應立即停機,並找專業維修人員檢修。此外,分離式冷氣室外機因裝設於戶外空間,往往被人忽視,建議選擇通風的安裝環境,以防散熱不良而導致耗電增加或絕緣劣化。

 

冷氣機屬季節性家電,在未使用的季節中,應將電源關閉(或拔除插頭),並在使用季節來臨前,確實清潔、檢修,避免長期未使用堆積灰塵或出現故障情形。最後提醒民眾謹記電氣防範口訣「五不一沒有」:不超過負載、不損傷電線、不潮濕污損、不用不插、不要有可燃物、沒有安全標章的產品,不要買、不要用。定期檢查臥室及客廳等室內之電氣產品安全性,並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以及早偵知火災發生。養成良好使用習慣,維護安全居住環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F5A880D4DF18A7D

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熊讚熱氣球首度快閃宜蘭! 下半年火力全開為台北拚觀光

為積極宣傳台北市觀光旅遊,北市觀光傳播局幫熊讚熱氣球規劃滿滿通告,今(3)日首次快閃到宜蘭冬山鄉參加【2023三奇美徑】活動,帶來好運氣的熊讚熱氣球,揮別連續陰雨,在藍天白雲下可愛亮相,吸引許多粉絲到現場觀看。

 

觀傳局介紹,本次活動緊臨冬山百年舊河道及生態綠舟園區,一望無際的視野,非常適合拍出熊讚熱氣球漂亮新「高度」,熊讚熱氣球活動只有兩天(6月3日至4日)的早上6:00-8:00,下午4:30-6:30,另外,也會出現在6月3日晚上的夜間光雕秀(遇雨將改到隔天晚上6月4日晚上),喜歡熊讚熱氣球的朋友記得把握機會。

 

這次沒看到「熊出沒」宜蘭的朋友也不要失望,觀傳局說,為了積極推廣疫後觀光,已指派台北觀光大使熊讚及其分身「台北熊讚熱氣球」火力全開宣傳台北觀光旅遊。熊讚熱氣球緊接著在6月30日到7月10日將前往臺東鹿野參加國內規模最大的「2023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喜歡熊讚熱氣球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觀傳局表示,為打開台北的國際知名度,今年更安排熊讚熱氣球參加兩年一次、全球知名的法國GEMAB世界熱氣球節(7月21日至30日)、及英國參加布里斯托國際熱氣球節(8月10日至13日),最後飛到德國參加華士坦國際熱氣球嘉年華(9月1日至9日),期望藉由熊讚熱氣球進行城市行銷,讓世界看見台北、愛上台北。


熊讚熱氣球今(3)日首次快閃到宜蘭冬山鄉參加【2023三奇美徑】活動,在藍天白雲下可愛亮相,吸引許多粉絲到現場觀看。熊讚熱氣球今(3)日首次快閃到宜蘭冬山鄉參加【2023三奇美徑】活動,在藍天白雲下可愛亮相,吸引許多粉絲到現場觀看。


活動緊臨冬山百年舊河道及生態綠舟園區,熊讚熱氣球將會出現於今明兩天上午,另外也會現身於6月3日晚間夜間光雕秀。活動緊臨冬山百年舊河道及生態綠舟園區,熊讚熱氣球將會出現於今明兩天上午,另外也會現身於6月3日晚間夜間光雕秀。


今(3)日熊讚熱氣球首次快閃到宜蘭冬山鄉【2023三奇美徑】活動。今(3)日熊讚熱氣球首次快閃到宜蘭冬山鄉【2023三奇美徑】活動。


觀光傳播局期望藉由熊讚熱氣球進行城市行銷,讓世界看見台北。觀光傳播局期望藉由熊讚熱氣球進行城市行銷,讓世界看見台北。


熊讚熱氣球下半年火力全開為台北拚觀光。熊讚熱氣球下半年火力全開為台北拚觀光。


  • 活動緊臨冬山百年舊河道及生態綠舟園區,熊讚熱氣球將會出現於今明兩天上午,另外也會現身於6月3日晚間夜間光雕秀。
  • 熊讚熱氣球今(3)日首次快閃到宜蘭冬山鄉參加【2023三奇美徑】活動,在藍天白雲下可愛亮相,吸引許多粉絲到現場觀看。
  • 今(3)日熊讚熱氣球首次快閃到宜蘭冬山鄉【2023三奇美徑】活動。
  • 熊讚熱氣球下半年火力全開為台北拚觀光。
  • 觀光傳播局期望藉由熊讚熱氣球進行城市行銷,讓世界看見台北。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AD36E4CA1438AFC

「應該都點的到?」一鍵下單到你家 暑假前夕北市少年隊破獲網路販毒集團

    臺北市少年警察隊與新北市板橋分局日前成立專案小組聯手追緝詐騙集團車手時,見該集團成員經常外叫「小蜜蜂」前來碰面疑似從事不法,進一步追查後果然發現以張姓犯嫌為首的販毒集團,仿效時下流行的網路外送平台,以「微信」、「LINE」等網路通訊軟體標榜「外送到你家」、「24小時提供服務」等標語,招攬不特定人士購買毒品,並吸收少年擔任「小蜜蜂」,以機車運送毒品至指定地點進行交易,範圍遍及大臺北地區。經專案小組蒐證跟監數月確認犯嫌身份及犯罪分工後,向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報請指揮偵辦,待時機成熟於112年5月間前往新北市蘆洲區等地執行搜索、拘提,一舉掃盪張姓藥頭及旗下「小蜜蜂」康姓、郭姓、李姓與賴姓等4名少年到案,並在張嫌渠等人使用之機車置物箱內查扣新興毒品咖啡包54包、FM2藥丸152顆等違禁物,全案詢後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少年事件處理法分別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接續審理偵辦。

    少年警察隊隊長吳坤安表示,警方絕不容許犯罪集團利用少年犯罪之行為,本隊將持續清查有無少年遭受黑道幫派、詐騙與販毒集團吸收與利用情事發生,並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第85條第1項規定:「成年人教唆、幫助或利用未滿十八歲之人犯罪或與之共同實施犯罪者,依其所犯之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將成年犯嫌嚴懲送辦,並持續貫徹警方掃蕩毒品決心,加強查緝各類販毒管道,向上溯源向下刨根積極偵辦,以淨化青少年健康之成長環境。最後呼籲青少年切勿貪圖一時利益而觸犯重罪,無論製造、販賣、運輸毒品之罪刑均相當嚴重,而吸食毒品對於自身健康危害重大,切勿以身試法!

    本隊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將持續共同攜手合作,強化校園反毒宣導工作,提醒青少年切勿因為一時的心生好奇而輕易嘗試毒品。如果想進一步知道相關犯罪預防宣導資訊,少年警察隊歡迎家長及青少年持續關注:「Taipei少年警察隊」、「臺北少年花露米」Facebook及Instagram粉絲專頁,邀請您一起守護青少年,共同陪伴、平安健康成長。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48258DD97FF3AAC

最高獎金3萬元!首屆「公用頻道企劃案徵選」開跑

為推廣臺北市有線電視公用頻道(第3頻道)與媒體近用權,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與臺北市有線電視公用頻道協會共同舉辦「台北有影3」系列活動,今年首次推出「公用頻道企劃案徵選活動」,邀請民眾一同規劃公用頻道如何推廣;即日起到7月31日,投稿就有機會獲得最高3萬元獎金,更有可能將計劃實現!

 

觀傳局表示,公用頻道(第3頻道)作為提供政府機關、學校、團體及民眾播送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的免費頻道,民眾能將自己拍攝的影片,投稿至公用頻道播出;而為讓更多民眾了解公用頻道的公共與媒體近用權益,今年推出「公用頻道企劃案徵選活動」,邀請民眾一起腦力激盪,提出推廣公用頻道的企劃案,只要將完成的企劃書透過網路或郵寄報名,就有機會獲得首獎1名3萬元、優選5名各1萬元的獎項。

 

觀傳局說明,「台北有影3」系列活動還有「影片徵件」、「影像人才培力課程」、「台北大聲公」等,也提供多達400個名額的「行動力獎」,只要投稿影片至公用頻道,就有機會抽中500元禮券。活動詳情可上公用頻道官網(http://www.pac.org.tw)或臺北市公用頻道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ac)查詢。


公用頻道企劃案徵選7月31日截止公用頻道企劃案徵選7月31日截止


  • 公用頻道企劃案徵選7月31日截止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70E71C2318F4A1D

響應世界環境日 臺北典藏植物園邀您塑戰速決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圓山公園管理所

發稿日期:112年6月3日

發稿時間: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聯絡電話:0928-880031

承辦聯絡人:楊國瑜

聯絡電話:25850192#201

 

 

響應世界環境日  臺北典藏植物園邀您塑戰速決

 

每年的6月5日是聯合國設立的世界環境日,今年以「塑戰速決」 ( Beat Plastic Pollution ) 為題,希望喚起公眾對塑料污染的意識,並在生活中付諸行動改變。臺北典藏植物園作為鑽石級綠建築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將於6月8日開放植感生活月「苔球造景」與「植物繪畫」活動報名,邀請有興趣的民眾參與,回應全球性的綠色行動。

 

工務局公園處表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4億噸塑料,裡面有50% 的塑料只作一次性用途,其中更只有不到一成的塑料被回收。被丟棄或焚燒的一次性塑料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物多樣性,並從山頂到海底污染每一個生態系統。面對全球性的危機,臺北典藏植物園在設計之初,即以綠建築型態打造,更於2007年獲得鑽石級綠建築的殊榮,不論是原生植物種植、綠化、節能、減廢等,皆呈現出未來永續都市的建築樣貌,並持續提供園區導覽、專題活動與環境教育課程,期望民眾共同關注自然環境議題。

 

公園處圓山公園管理所表示,臺北典藏植物園於2018年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除了優質的園區解說服務,也提供民眾許多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課程,例如即將開放報名的植感生活月「苔球造景」便是以認識植物、將自然帶進生活為課程目標,為了回應世界環境日五十週年的主題「塑戰速決」,植感生活月的所有手作活動也不提供塑膠袋,鼓勵民眾自備環保袋,響應減塑生活。活動將於6月8日早上9點開放報名(報名連結),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參訪園區內植物生態,認識綠建築資源,體驗環境教育活動。如有「植感生活月」活動相關疑問,歡迎來電:(02)2391-9677陳小姐。


 交通方式:

*即日起至116年5月花博美術園區進行「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工程」,施工期間水晶情人橋與花之隧道封閉禁止通行,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ㄧ、搭捷運

  1. 圓山站下車,沿民族東路東行至新生公園即可抵達,步行約25分鐘。
  2. 行天宮站下車,沿松江路北行至新生公園即可抵達,步行約20分鐘。
  3. 中山國小站下車,沿新生北路三段北行至新生公園即可抵達,步行約18分鐘。

二、搭公車

【民族東路口】109、280直、542、606、685、敦化幹線、203、277、279、612

【新生公園(林安泰)】72、222、市民小巴9、紅34預約公車、286副、298、643、676、松江新生幹線、復興幹線

【吉林路底】685、688、紅57、市民小巴9、542

【新生公園】紅50、685、紅34預約公車、市民小巴9

【林安泰古厝】紅34預約公車、市民小巴9、222、72

【新生民族路口】市民小巴9、紅34預約公車

三、騎乘 YouBike

  1. 圓山2號出口站至林安泰古厝站約6分鐘
  2. 中山國小站4號出口(新生高架橋下)至林安泰古厝站約6分鐘
  3. 行天宮3號出口站至林安泰古厝站約7分鐘
  • 圖1、鑽石級綠建築的臺北典藏座落在新生公園裡,鄰近市區,便民前往學習綠色知識。
  • 圖2、園區提供民眾多元化的環境教育課程,以認識植物、把自然帶進生活為目標,邀請您一同享受綠色生活。
  • 圖3、臺北典藏植物園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沒有年齡層限制,適合闔家前往。
  • 圖4、除了環境教育課程,臺北典藏植物園也提供優質的假日解說服務。
  • 圖5、為回應「塑戰速決」的世界環境日議題,「苔球造景」活動將不提供塑膠袋,邀請民眾自備環保袋響應減塑生活。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F7F42F16CA801A6

青少年近视,该如何防治?

王彦博目前在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所小学读三年级。每半年,父亲王宇都会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查。“上一次去做检查时,医生就提醒说孩子的远视储备已经接近临界值,要引起重视,没想到孩子的视力真的下降了。”王宇说。

   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虽未到暑期,但前来验光检查的孩子已将检查室挤得满满当当。他们大多戴着眼镜,其中,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6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下青少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总体上呈现“小、高、深”特点——年龄越来越小,发病率越来越高,度数越来越深。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青少年近视高发,如何踩住“刹车”?已成为全社会必须答好的一道题。

  用眼压力越来越大

   杨俊宁是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两年前发现近视,如今已有300度。

   “早起先做一页习题再去上学,晚上临睡还在默写生词。用眼太多,玩耍太少,孩子的眼睛哪里休息得过来?”俊宁爸爸杨先生不无感慨。但妈妈冯女士不以为意:“有几个学生不近视?现在技术这么成熟,高考完做个手术不就得了。”

   的确,经过高考洗礼还没有近视的学生是少数。

   “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居高位,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在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瞿佳看来,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压力大导致用眼强度较大;二是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够,日照不足,易引起近视发生发展;三是电子产品使用过度;四是部分家长对孩子视力矫正和控制不够重视,尤其对高度近视的危害认识不足。

   “近视的危害很多,如果不加以控制,白内障、青光眼等众多并发症发病率就会增高,尤其是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后易导致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时还会导致失明。”瞿佳特别提醒,“近视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将近视度数降低或消除,但近视所造成的眼底视网膜以及玻璃体的改变或者病变风险依然存在,高度近视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病变风险并不会因此减少。”

   不少老师和家长反馈,“双减”之后,许多中小学开展了托管服务,但在这段被延长的在校时间里,学生们大多也是在做作业,或者由不同学科的老师现场辅导。

   “相当于学生在教室里待得更久了。原本下午5点放学,现在变成了5点40,6点20又开始晚自习,吃晚饭的时间都很紧张。”重庆某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教师彭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课外班虽然少了,但学生的在校时间反而变长了,用眼压力其实是加大了。”

   那么,在学习压力没那么大的农村地区,孩子的近视情况又如何?

   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多次去往云南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偏远地区做科普,据他所见,农村儿童的近视情况同样令人担忧。

   “偏远地区的小朋友许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老人又缺乏科学用眼常识,他们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不受限制,而且还不能保证定期检查视力。”倪海龙建议,加大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推广近视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一边是比城市更高的近视增长率,一边是不超过30%的配镜率,乡村儿童近视发病早、进展快、干预差,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应对。”

  健康用眼,这些习惯不能少

   “航空班首先要视力好,这是对飞行员的基本要求,我们班49个同学,目前只有1个近视的。”邵启耘是河南省实验中学航空15班的学生。为了顺利通过招飞体检,他对视力保护极其看重。

   “上午大课间绕操场跑3圈,下午大课间做阳光亮眼操,晚自习课间还要做反转拍练习。我们每周还有一次专门的体能训练。班主任转班时也经常提醒我们坐直一点,别离课桌太近。”邵启耘告诉记者,他们每年会有2至3次的系统眼部检查。

   “前不久,83名航空班毕业生参加了高考前的招飞体检,绝大多数顺利通过。”河南省实验中学航空班年级长黄颖告诉记者,飞行员的体检全面且严格,但学生因近视问题导致不能通过的情况非常少。

   “学校专门成立了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从教学、后勤、体育、医疗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卫生站对各年级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并建立电子档案。”据河南省实验中学科教办主任夏超生介绍,“航空班教室安装的专用护眼灯现已在全校普及,大课间的跑操、眼保健操也全部常态化进行。此外,学校每学期都有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提醒学生科学用眼。”

   如何在忙碌的学业中兼顾学生的用眼健康?航空班的做法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启示一:想方设法凑足2小时户外运动时间。

   “我们一般提倡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运动时间不低于2个小时,这样才能有效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可这2个小时怎么实现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博士生导师张丰菊介绍,可以由每天一节45分钟的体育课或集体课间操、加上若干课间10分钟来组成,老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下课后走出教室。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托管形式,组织更多的体育赛事、艺术活动、科技活动、特色社团活动等,不要因为安全等原因把学生‘圈’在教室内。”瞿佳认为,体育课也应该按照课程标准达到规定的活动强度,为学生培养起1至2项体育技能,帮助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启示二:定期检查视力,严防高度近视。

   你是怎么发现孩子近视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的回答是以“那天”“有一次”讲起,偶然发现孩子“快趴在电视上了”“眯眼睛、拉眼角”才意识到孩子可能近视了。

   “孩子的视力发育是一个从远视过渡到正视,再到近视的过程。预防近视的关键是家长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上小学后,孩子远视储备消耗速度会加快,因此,从孩子3岁起,家长就要带他们去医院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检查视力。”张丰菊说。

   “通过视力检查,如发现调节性近视(俗称假性近视),通过散瞳验光即可消除;如发现是早期近视,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用眼行为监测,防止近视快速增长导致高度近视或病理性损害。”张丰菊特别提醒,还应当注意孩子的屈光状态,尤其是9岁以下的孩子,要注意是否存在弱视的可能。

   启示三:改善学习照明条件,养成健康用眼习惯。

   近年来,许多学校逐步改善了教室的照明条件,防蓝光、防眩光、防频闪的LED灯解决了传统荧光灯阴雨天光照不足、电压不稳时闪烁不定的问题,从黑板到课桌的光照度和光线均匀度有了很大改善。

   不同于硬件改善的一次性投入,用眼习惯的培养需要久久为功。张丰菊说,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这样能最大限度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首先是读写姿势,大家都知道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原则;其次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20分钟用眼后,远眺5米以外20秒以上;再次是读写环境的选择,避免在阳光直射、昏暗、晃动的环境中看书。此外,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防控无神器,打好“组合拳”

   家里有个“小眼镜”,父母常是一肚子苦水。

   随着近视防控领域理论与技术的进步,众多新技术新产品争相面世。面临更多选择的同时,高昂的价格、“薛定谔”的疗效、充斥网络的海量资讯都让家长感到迷茫。

   “近视防控的手段有光学,有药物,还有行为干预。药物手段承载了家长主要期待,可惜滴一滴就能治愈近视的神奇药水至今还不存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吕帆说,“低浓度的阿托品是目前防控近视唯一被证明有效的药物,其有效性跟单光眼镜相比在28%到60%之间,这个数字跨度很大,可见因人而异。”

   一个孩子适不适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家长的监护能力作出决定。吕帆说:“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用于近视防控的共识研究中,年龄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专家共识里提出,4岁以上的儿童才可以使用,由于小龄儿童的感知能力不够强,用药时需要家长加强监控,医生也要增加随访频率。”

   除了药物干预,可以晚上戴、白天摘的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与外观平平无奇却可以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离焦镜是光学手段中的两个“重量级选手”。角膜塑形镜不妨碍运动、不影响美观,离焦镜则佩戴方便,但二者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争议颇多。

   “角膜塑形镜并非直接接触和摩擦角膜,而是借助眼睑对角膜的压力,利用泪液层产生的流体力学来帮助角膜塑形。”在山西省医师协会视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贾丁看来,安全性是相对的,只有合理规范地使用,才能确保角膜塑形镜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所谓合理规范,就是要到正规的诊疗机构去验配,使用时注意卫生,做好镜片的清洁护理,并严格做到定期复诊,有特殊情况随时就诊。”

   “并非所有的离焦镜片都有很好的近视防控效果。目前在临床上发现微透镜设计的离焦镜片控制效果比较好。临床上影响离焦镜佩戴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佩戴时长,只有全天戴才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广东省医院协会常务委员张晓晓表示,从现有数据来看,离焦镜片和角膜塑形镜的控制效果非常接近,一般来说,8岁以上的小朋友才能佩戴角膜塑形镜,其镜片对小朋友的卫生习惯要求更高。

   “尽管临床有许多近视矫正控制手段,但这些手段都有各自的适应证、潜在副作用或局限性,并且会形成持续的投入负担。”倪海龙说,“对于控制近视而言,没有单一神器和神药,要在用眼习惯、光学手段、药物之间作个性化评估,打好组合拳。”

   (记者 陈 煜)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603/c14739-4000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