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市民大道2段北側部分人行道更新完成 人行環境再優化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2年7月20日

聯絡人:高銘伸

聯絡電話:(02)2599-2744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市民大道2段北側部分人行道更新完成  人行環境再優化


位於臺北火車站及臺北轉運站附近的市民大道2段地處臺北市交通運輸重要樞紐區域,長久以來過往的大量人流造成了部分路段的人行道鋪面老舊破損,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在現勘實地狀況後,選定了路況較差的林森北路至天津街段北側人行道辦理鋪面更新作業,並已在近期施作完成。


新工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本次更新的範圍鄰近臺北火車站及臺北轉運站,周邊還有捷運站、公有停車場出入口、華山公園及京站百貨商圈等,生活機能極佳,在往來上班及逛街眾多人潮的使用下,造成了該區域部分地磚有高低不齊或鬆動的情況,而新工處這次除了將原有老舊破損人行道更新外,也將路口處的舊式斜坡道納入更新改善,調整為符合新式規範的無障礙坡道,另原有孔蓋框座老舊變形及周邊地磚鬆動發出噪音聲響擾民部分,也於本次更新工程整體一併改善,以提供市民安全舒適的優質生活環境。本次更新長度總共約178公尺,更新面積約790平方公尺,工程經費約348萬元,更新完成後,為該區域打造更友善的通行環境。


新工處工務科西區工務所主任高銘伸表示,本次「中山區市民大道2段北側(自林森北路至天津街)人行道更新工程」,除了針對舊有人行道磚面破損且不平整部分進行全面更新,同時也將行穿線(斑馬線)前的無障礙斜坡道斜率重新調整平緩,以提升無障礙通行的安全便利性;磚面則延續原有市民大道的拼花樣式,以灰、黑兩色相間設計,同時也將原有大型纜線管路手孔調整尺寸,以提升整體市容美感。施工期間除了積極作好各單位橫向聯繫、克服管線障礙問題外,還要求廠商增派施工機具及人力,以加速工程進度,減少因施工影響市民的天數。另為維持施工期間的通行動線,也設置相關引導告示牌面及適當的臨時行人通道,以減少對周邊通行民眾的影響。惟施工期間造成附近居民不便仍深感抱歉,同時也感謝市民的體諒。


中山區正得里里長吳美瑩表示,以往市民大道舊人行道鋪面多處破損及高低差,部分區域下雨時有積水情形,斜坡道也過窄且陡斜,還有附近交通控制箱位置容易造成行人及騎單車者通行危險,除整體不美觀也影響通行,經過本次的人行道鋪面更新後,除了提供用路人更加平坦舒適的人行空間之外,也一併提升了周邊市容美觀性,整體通行品質大大提升,對新工處同仁及施作廠商表示讚許。


  • 圖1中山區市民大道2段北側(自林森北路至天津街)人行道更新工程範圍
  • 圖2中山區市民大道2段北側(自林森北路至天津街)人行道更新完工
  • 圖3 中山區市民大道2段北側(自林森北路至天津街)施工前照片-1
  • 圖4 中山區市民大道2段北側(自林森北路至天津街)施工後照片-1
  • 圖5 中山區市民大道2段北側(自林森北路至天津街)施工前照片-2
  • 圖6 中山區市民大道2段北側(自林森北路至天津街)施工後照片-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DFD76F98C681DA5

北市圖8/6「Apply grad schools abroad: Finding your niche in a globalized world」留學線上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留學資料中心於8月6日(日)10時邀請畢業於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生物醫學博士與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醫學工程碩士的張櫂杬講師(Frank Chang),分享自己跨領域(化學材料至生物醫學)及不同國家間(美國、德國)申請學校和研究經驗,並且會概述在德國研究機構及業界公司研究機會。並強調如何透過提申自我意識及專業的能見度,在申請海外研究所及職涯發展時展現自己的競爭力。歡迎計劃前往德國與美國留學的學生與一般民眾連線參與!(本講座不特別錄影,欲參加者請把握機會! )

 

在猶豫是否要出國念研究所?歐美間的申請程序及研究氛圍差別在?想跨領域但沒相關研究經驗又該如何?在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找到自己的競爭力?本場講座將給您全方位解答。(本講座不特別錄影,欲參加者請把握機會!)

 

會議時間:8月6日(日)10:00至11:30

會議連結:Google Meet 線上視訊會議室

 

詳情請洽(02)2707-1008,請事先報名與提問,活動當週將寄email給予線上會議連結資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vkXrc7kGt48NiNEs5

 

因參與名額有限,報名前請先確認是否能如期參加,以免占用名額、影響他人報名權益。

  • 北市圖86「Apply grad schools abroad Finding your niche in a globalized world」留學線上講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CB9CBF0B15213F9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停车变得越来越“智慧”

  许多人对城市“停车难”深有同感。“出门想开车,但是开了车又怕不好停车,经常绕半个小时但怎么也找不到能停车的地方。”生活在北京的小杨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停车的经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6亿辆,有88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重庆、上海、苏州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增加停车位的供给是解决停车难的措施之一,与此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停车效率、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也是重要途径。  

  “导航到车位,太方便了”

  北京市民小杨经常在停车场找不到停车位,“有一次在商厦的地下停车场,我转了将近20分钟才找到停车位。”小杨说。

  不少车主都有这种经历,为了停车而在停车场转悠好几圈,耗时耗力。如今,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车位级导航变得越来越普遍。

  何为车位级导航?据介绍,车位级导航能够为用户直接导航到停车场某一个车位。在导航软件中,选择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当行驶到停车场门口时,导航软件根据当时停车场内的情况,为车主选择停车位,并直接导航至相应位置。

  小杨最近体验了一把车位级导航。前些天,他去北京丰台火车站接人,使用百度导航APP时,发现一个“车位导航”的选项,抱着好奇的心态试了一下。等到了停车场,导航软件就帮他选好停车位,并且将他引导到那里。“直接导航到车位太方便了!真希望所有的停车场都有这个功能。”小杨说。

  目前,车位级导航技术正在推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借此提升运行效率。

  无感支付提高效率

  过去,人们离开停车场时往往要在出口处排长队,一辆接着一辆收费。赶在拥挤时刻,可能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才能缴费离场。生活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小周每次碰到这种情况都很烦躁,“早就盼望着有新技术能实现快速缴费离场,不耽误时间。”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扫码支付停车费大大提升了离场缴费的效率,排“长龙”的现象越来越少。如今,无感支付逐渐兴起,汽车甚至可以“秒离”停车场。

  不用停车、不用掏钱、不用取卡、不用扫码,甚至不用摇下车窗,停车离场时自动扣款、抬杆,数秒完成,汽车停车费“无感支付”,就是这么简单。小周对这种支付方式很喜欢,“不用排队,省了时间,方便大家!”

  业内人士介绍,无感支付是免密快捷支付与停车场车牌识别技术的结合,实现了“车牌识别、抬杆、通过、扣费”4个环节同步。车牌号需要与个人账户绑定,这个账户可以是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据统计,在“无感支付”停车场缴费离场,比在传统停车场省时80%以上。

  记者了解到,还有不少前沿技术运用于停车场,比如反向寻车技术能帮助车主迅速找到自己的车。停车机器人的运用可以提升效率,今后还将与新能源车充电等功能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停车服务质量。

  停车设备产业迎来新机遇

  停车其实是一个民生题。城市能够“停车易”,将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多地正发力推动智慧停车的建设。今年4月,北京市正式开始实施《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为北京市经营性停车场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供技术依据。上海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100个以上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100个以上示范性智慧道路停车场,今年将建成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20个。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表示,智慧停车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还能带动相关消费潜能的释放。有关部门、企业应在新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找准新的增长点,创建新的城市停车产业生态。

  日前,在2023中国停车博览会上,“高速交换式塔库”“新一代垂直循环类停车设备”“钢结构装配式自走立体停车设备”等一批停车技术、设备亮相。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和城市更新改造的市场需求,驱动停车设备不断优化升级,相关产业迎来新机遇。此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停车越来越“智慧”,城市越来越智能。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719/c14739-40038750.html

都更五箭「電梯加碼辦」,首件補助300萬元已核准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2年07月19日
聯絡人:陳俊全科長
聯絡電話:02-27815696轉3139

都更五箭「電梯加碼辦」,首件補助300萬元已核准

北市30年以上且無電梯的老公寓約8萬餘棟,為加速協助改善銀髮族及行動不便者的生活需求,增進高齡化社會整體生活品質,市府於112年3月公告都更五箭政策,其中「電梯加碼辦」增設電梯補助金額加碼至300萬元,環翠名盧C棟成為首宗核准案。

更新處表示位於大安區寧靜巷弄中的5樓公寓環翠名盧C棟社區,屋齡已逾30年,但屋況良好,年長的住戶們都捨不得搬離熟悉環境及老鄰居,於是住戶們討論後,尋求專業建築師團隊協助,採「電梯加碼辦」加速意願整合,先後成立公寓大廈管理組織、取得增建電梯雜項執照,一步步往夢想邁進。近期經更新處核准補助金額300萬元,目前正由營造廠商進行施工中,待竣工領得電梯雜項使用執照後,再向更新處請領補助金額,協助住戶完成有電梯可搭的心願。

更新處表示,廣受民眾歡迎的老公寓增設電梯補助,迄今已完工使用35件、正在施工中28件,並提醒今年度增設電梯補助申請受理至12月29日止,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們歡迎來電(02)2781-5696分機3138、3146、3158、3159洽詢,或上更新處官網(https://uro.gov.taipei/)熱門查詢申請專區下載資料。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10E14D48A3B8457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突出防范重点 精准应对汛情

核心阅读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精准指导重点地区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出险和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工作,全力抢险救灾。各地区各部门紧盯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安全度汛等环节,落细落实防范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多地进入主汛期。入汛以来,我国经历了18次强降雨过程,21个省份2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多雨区主要集中在东北中部、西北东部、华北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淮东部及湖北西北部。

据预测,“七下八上”期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区域性洪水、干旱、高温热浪偏重。如何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出险和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工作?如何补上短板?记者进行了采访。

抢早抢小,应对中小河流洪水

4小时,雨水从四面山坡汇流,綦江水位陡涨,7月初,“綦江2023年第1号洪水”形成。“中小河流洪水形成速度快,考验不小。”重庆市綦江区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杜娜说。

预报预警跑在前,为防汛赢得主动权。“提前接到气象预报和涨水风险提示后,我们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70个村。监测预警责任人和转移安置责任人及时到岗,排查风险隐患,提前预备抢险物资。”杜娜介绍。

重庆山势崎岖,水系发达,中小河流是防汛重点。今年,重庆明确了104条山区河道的防汛抗洪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乡级和村级河长责任人、巡查管护责任人等“四个责任人”,全力确保防洪安全。

中小河流,点多面广,洪水如何防?“我国中小河流约有1万条,这些河流面积小,汇流快,洪涝灾害突发性强。同时防洪标准低,预报预警体系欠缺,诸多因素叠加,使得中小河流成为发生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域。”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左其亭介绍。

多措并举保障防洪安全。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汛前,水利部门对河道行洪、堤防安全、预案编制等环节开展全方位检查,突出排查跨沟道路桥涵阻塞壅水、沟道泥石淤积等涉河风险,督促各地完善预案、消除隐患。汛期,坚持滚动预报预警,完善“叫应”机制,并督促各级水利部门加强巡查值守,预置抢险力量、物资和设备,确保险情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各地闻“汛”而动,落细落实各项举措。湖北省完善预应一体、直达一线的预警“叫应”机制,确保信息到人。江苏省已完成三河闸及淮河入江水道等9条重要行洪河道预警响应机制方案编制,保障中小河流行洪安全。

“从长远看,要统筹好应急处突和长远规划。”左其亭介绍,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河流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科学编制规划,开展系统治理,推进堤防加固、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硬化美化等,提升整体防洪能力。接下来,水利部以及相关地区将加快治理步伐,优先实施沿河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重要城镇和人口较为集中的河段治理。

压实责任,确保中小水库安全度汛

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万多座,确保水库安全度汛,责任重大。

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武安市,分布有4座中型水库、26座小型水库。山高坡陡、源短流急,一旦遇上暴雨,水库水位陡涨陡落。“巡查到位,心里才有底。”口上水库工作人员霍红军说,“水库以低于汛限水位运行,我们对发电洞、泄洪洞、发电机组、预警设备等全面检修,每天巡查两遍重点部位,确保万无一失。”

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必须全部到位,全面排查水库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关键部位及防护措施准备情况,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一系列举措为水库安全度汛保驾护航。“水库度汛,关键靠防。责任到人,措施就能到位。”姚文广说,水库蓄泄洪时,应立即转移洪水威胁区内所有人员。遇到水库出险,应及时处置,提前组织影响范围内人员转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湖北省要求,病险水库、高水位运行水库责任人在强降雨期间驻坝值守,目前“荆楚水库”监测平台开展电话抽查7000余人,发送预警短信1.8万余条。贵州省突出抓好病险水库、在建水库等24小时巡查值守,要求在建水库未经蓄水验收不得蓄水运行。

小型水库度汛,需格外警惕。左其亭介绍,我国小型水库约9.4万座,占水库总数超95%。小型水库存在建设时间早、标准低、权属不清晰、管理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完善工程措施,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强非工程体系建设,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若是出现险情,确保有人管、会抢险、能转移。

今年,水利部有序实施128座大中型、350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汛前基本完成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精准施策,防范城市内涝

7月6日深夜,湖北省广水市遭遇强降雨,城市多处出现积水。队伍集合、排查隐患、管制交通……截至目前,湖北出动应急处置力量1.8万人次,出动设备车辆2800余台次,有效保障了强降雨期间城市运行安全。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力度,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较大程度改变了下垫面,城市内涝形成时间快,洪峰流量大,防范难度加大。”左其亭说。

防范城市内涝,找准风险点是关键。水利部要求将城市防洪置于流域防洪系统,做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工作,落实“拒、绕、排”措施。湖北以城市主要道路、易涝区段排水管渠为重点,对463个城市排涝泵站设施进行检修维护,对278个易涝积水点进行及时整治;江苏整治完成255个城市易淹涝片区(点)。

城市内涝,不仅要防,更要治。左其亭介绍,排、滞、渗、蓄,全面发力。安排好排涝泵站等设备,畅通骨干排水通道,让积水排得出,洪水流得走;增加城市绿地,建设海绵城市,让雨水渗得下;守好城市湿地,完善雨水贮存设施,让雨水有地方蓄。

“城市建设要为洪水找出路。”左其亭介绍,江河湖库是洪水天然蓄滞场所,河道是洪水天然行洪通道,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8日 0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718/c14739-40037939.html

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帮扶 厦门眼科中心再赴西藏开展医疗支援

17岁的拉萨女孩旦增德庆长期患有眼底疾病,却因西藏医疗条件受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7月14日下午,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推动下,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本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顺利帮助旦增德庆完成了复杂疑难眼底手术,使其恢复了光明。“手术很成功,非常感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这次来到拉萨支援,让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对小孩的眼睛成功进行治疗。”术后,旦增德庆的家长达瓦多杰充满感激地说到。

大爱援赠进西藏 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和能力

藏闽情深谊厚,跨越山海。7月14日至16日,在总院长黎晓新教授的带领下,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医疗团队从鹭岛之滨奔赴雪域高原西藏拉萨,开展医疗支援活动。

在此次医疗援藏活动中,黎晓新教授带领着团队不仅通过手术带教、病例讨论、培训指导等方式,为西藏的眼病患者带来了高水平医疗服务,全方位帮扶、培养西藏医护人员提升眼病诊治水平,不断补齐西藏医疗短板,更代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向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捐赠了先进医疗器械及手术耗材。

7月14日下午,黎晓新教授指导开展了十台复杂眼底手术,成功帮助难以就医的西藏患者恢复光明,旦增德庆便是其中一名受益者。与旦增德庆等患者一同受益的还有西藏的医护人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黎晓新教授将此次西藏行的主要目的聚焦于带教培训,“每一台手术都带着西藏当地医生来开展,这样做是希望能把技术手艺教给本地的医生,教会并教好他们,才能真正让患者不出西藏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这些带不走的技术,特别难能可贵。”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次旦央吉表示,黎晓新教授多次来到西藏藏医院眼科,给眼底患者诊治、做手术。最为关键的是,她不仅把团队带到这儿来,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做眼底手术。

关注儿童致盲眼病 持续推动西藏眼科学教育

当前,先天性眼病已成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在此次援藏之旅中,西藏儿童眼病诊疗技术一期培训班同期举行,黎晓新教授出席并致辞表示,自2005年首次进藏后,她一直关心西藏眼科学专业的持续发展。

今年是黎晓新院长第11次来到西藏。此前,黎晓新教授已带领医疗团队先后十次进藏,在为藏族同胞提供免费接诊及手术治疗服务的同时,也不断在雪域高原播撒眼科学教育的种子,不仅为当地眼科医生传授医疗知识,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将多项新技术带到了西藏,更多次带来了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爱心捐助,获得藏族同胞与眼科同行的广泛赞誉。

鉴于国内东西部医疗资源发展不均的情况仍客观存在,黎晓新教授表示,下一步她希望能在巩固教育支持及人才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未建设好的眼科亚学科的培训。她期待,通过持续不断的援藏行动,帮助藏医院高质量提升医疗水平,缩小藏医院与内地的医疗机构临床水平的差距,让患眼病的藏族同胞无需奔波求医。

培训会上,黎晓新教授以《儿童视觉筛查和评估》为主题开展了精彩的培训,聚焦儿童眼病、儿童盲及低视力,帮助弥补了西藏眼科同仁在儿童眼病诊疗方面的薄弱之处。

步履不停 投身公益播撒光明

勇担社会责任、坚持向上向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始终将华厦眼科“无论富贵贫穷,都要服务好每个病人,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的初心使命深深融入自身的文化血脉之中,立足眼科的特殊性,坚持回馈社会。

作为全国领先的眼科医疗连锁集团、中国A股市值500强企业,华厦眼科已在全国管理62家眼科专科医院和33家视光中心,覆盖21个省及60个城市,辐射国内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广大地区,通过连锁运营的模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诊疗服务网点体系。这些年,华厦眼科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围绕“健康中国”、“乡村振兴”、“援藏援疆”等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深耕公益事业,打造公益品牌,一路向光而行。

立足于华厦眼科的医者担当与家国情怀,厦门眼科中心循道而行,追光而往,多次开展援藏光明行活动,通过公益筛查手术、爱心捐赠、技术帮扶等方式,持续不断为雪域高原各族群众纾解眼疾,将医疗人才培养等“造血式”帮扶落到实处,填补技术空白,助力提升西藏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

此外,更是积极组建公益医疗团队,数次深入宁夏、贵州等偏远地区,并多次走出国门,前往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国内乃至国际光明事业贡献公益力量。近三年来,厦门眼科中心累计为救助经济困难的眼疾患者捐款超1亿元,公益救治眼疾患者2万余人,每年平均为近40万人民群众开展眼健康公益筛查服务,科普传播量超百万人次。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718/c14739-40037779.html

北市圖8/12「最Real 的澳洲留學及生活分享」線上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留學資料中心於8月12日(六)14時邀請畢業於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護理系學士班的李佳蓉講師,分享留學期間個人學習經驗、語言能力培養、澳洲當地生活花費、交通與休閒活動,畢業後面臨求職、醫療保險、薪資與稅收、歧視問題及國外生活優點與缺點。歡迎計劃前往澳洲留學的學生與一般民眾連線參與!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QUT)創立於1989年,位於澳洲第三大城市—布里斯本,學校課程注重相關實用性,致力於培育優秀大學人才的一流高等學府,畢業生就業率甚高。 (本講座不特別錄影,欲參加者請把握機會!)

 

會議時間:8月12日(六)14:00至15:30

會議連結:Google Meet 線上視訊會議室

 

詳情請洽(02)2707-1008,請事先報名與提問,活動當週將寄email給予線上會議連結資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V3zxnUV9VbhP6my9 

 

因參與名額有限,報名前請先確認是否能如期參加,以免占用名額、影響他人報名權益。

  • 北市圖812「最Real 的澳洲留學及生活分享」線上講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FAAAEBFECED2D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