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北市今(5)日7時起開啟剩餘未開放之疏散門及基隆河中山橋以下之越堤坡道(百齡左右岸河濱)」

卡努颱風已遠離臺灣,淡水河口天文大潮的影響也逐步下降,原尚未開放基隆河中山橋以下之越堤坡道(百齡左右岸河濱)與淡水河 疏散門(國順-淡5-1、敦煌-淡6)及沿線自行車道因漫淹風險降低, 於 5日 7時起陸續開啟。疏散門最新開啟情形可上網查詢 。 (https://ift.tt/Q3JufRW)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288A9456764ADE1

從公辦都更到公共藝術,由藝術參與啟發對家的想像!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2年08月04日
聯絡人:謝明同主任秘書
聯絡電話:02-2781-5696

從公辦都更到公共藝術,由藝術參與啟發對家的想像!

集結空間、植物、攝影、聲音、戲劇與視覺等領域藝術家,臺北市兩處具標竿性的公辦都市更新基地,以《家的形狀──來到與相遇的故事》為題逐漸展開的公共藝術計畫,將於8月6日(星期日)舉辦階段性成果展覽開幕茶會及主題論壇,邀請市民一同參與,探索自身與家的形狀!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表示,自2016年以來陸續推動許多公辦都更案,其中首宗推動的華榮市場公辦都更案,以及兩年半即完成整合工作的首件整宅公辦都更──斯文里三期整宅,皆為政府主導辦理的公辦都市更新案。為體現公共藝術蘊涵於公辦都更之價值,兩基地以「共生」作為公共藝術設置理念,強調的是鄰里與更新重建後建築物的共生,以及新舊空間的共生,亦期待藉由公共藝術可以為社區留下有跡可循的脈絡。執行團隊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則是提出《家的形狀──來到與相遇的故事》來回應這樣的理念,除了藝術品的設置外,更號召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透過各式參與式藝術活動,啟發民眾對於家的想像。

更新處並表示,斯文里三期整宅所在的蘭州斯文里地區,目前仍然積極推動都市更新,過去作為在地公辦都更專案工作站的空間,隨著駐地服務團隊移轉至蘭州國宅持續服務,該空間也轉型成為「斯文里三期整宅及華榮市場公辦都更公共藝術案的藝術參與工作站」,預計8月5日(星期六)起在工作站舉辦《RENOVATION——藝術參與作為「家」的延伸》展覽,展示公共藝術階段性成果。另外,該計畫近期與聯合大學建築學系合作,以待更新的老舊建築作為學生的設計題目,激發年輕學子思考老舊建物再利用的可能性。

本次展覽期間為8月5日至9月3日,展覽地點為藝術參與工作站(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75號),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四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如遇時間更動將發布於計畫粉專),其餘時間採預約參觀(預約請填寫線上表單 https://forms.gle/WNzpb2bZaiAxizvPA),更多資訊請至臉書搜尋「家的形狀」並追蹤粉絲專頁。

活動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D3D8DF4D4ED6924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提供丰富出行选择

  前不久,往返上海市与浙江省宁波市的航班正式对外售票,引发网友对飞机、高铁、汽车等不同交通方式的讨论。出行选择更为多样化,见证流动中国不断释放生机与活力。

  不同交通方式之所以能够“争起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停步所带来的显著变化。今年1—6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83万亿元,同比增长9.1%,有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运输业不断升级,带动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构建,不仅大大提高了出行便捷程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相较于以往追求走得了、走得快,如今走得方便、走得舒服成为更多人的出行需求。交通部门和运输主体也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落细落实定期票、计次票、组合机票等多种票务产品和一窗通办、一站式综合柜台等便民举措,积极回应旅客期待,以为民服务的不断优化促进行业发展的提质升级。

  交通事业的变化,折射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随着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连线成网,交通事业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人们必将有更丰富的出行选择和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04/c14739-40050260.html

適當的藥物治療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多因保護分析 北市聯醫松德團隊之研究發現

發稿日期:112年8月3日


思覺失調症為一重大精神疾病且須長期使用藥物治療,因此,藥物使用下的長期追蹤並探究藥物對於降低死亡是否具保護力,是極為重要的醫療照護指標。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研究團隊使用2001年至2019年期間的臺灣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及死因檔案分析,顯示在思覺失調症患者中,抗精神病藥物對全死因和自然死亡具有保護力。


此外,通常用來治療頑固型精神分裂症的藥物-氯氮平(Clozapine),雖作為最後一線抗精神病藥物,也具有廣泛保護作用,包括對全死因、自然死因和自殺死亡的風險均下降。相關研究成果最近已發表在國際期刊(Schizophrenia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93/schbul/sbad067)。


抗精神病藥物的目的預期可顯著改善精神病症狀,適當的選擇抗精神病用藥是多數病患和家屬的一種期待,目標讓病患使用後精神病症狀明顯改善,可減少急性住院次數且改善自我照顧能力,增進其生活品質。同時,使用要抗精神病藥物也要注意有無導致身體副作用,這過程須與醫師長期合作,包括追蹤病程及定期檢測生理指標。


第一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陳文瑩醫師表示,在此研究樣本中同時探討了全部死亡、自然死因和自殺死因的保護力,並用時序性及劑量反應的相關呈現出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多因保護。因自殺死亡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比例最高的非自然死因,對於有高自殺風險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更應該仔細評核以挑選優勢用藥。


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表示,通常思覺失調症患者需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此研究特色亦特別有針對治療頑固型思覺失調症者的使用藥物作多因保護性分析。此結果可提供新的眼界與方向,亦可與現有的國際治療指引對話,建議可較早使用後線藥物,特別是當病患具有自殺危險性時。此研究結果將能夠提供此族群臨床醫療照護及自殺防治的重要參考。

 

※ 研究經費來源自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臺北巿政府衛生局統籌款研究經費,謹此誌謝。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258EED2A117ECF0

卡努颱風遠離 北市今(4)日6時起陸續開啟疏散門

考量卡努颱風遠離且雨勢趨緩,對本市影響已降低,但因淡水河上游水庫仍調節性放水,且淡水河口受天文大潮影響,於高潮位時仍較平時高出30公分以上,北市水利處考量防汛安全,淡水河、新店溪沿線疏散門(華翠、華江、桂林、貴陽、延平、玉泉、大稻埕、國順、敦煌)及基隆河中山橋以下之越堤坡道(百齡左右岸河濱)因高灘地仍有漫淹風險,仍維持封閉,後續將視情形另行開啟,其餘27座疏散門於4日6時起陸續開啟。提醒民眾暫勿進入尚未開放管制區域,以免發生危險。最新開啟情形可上網查詢。 (https://taipeiheo.aws-gov.org/realtime)。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F27A6FAEBE34F49

2023步道導覽最終回 陽明山秘徑 休閒好趣處

  暑假即將結束,趁著最後的假日離開都市忙碌生活,擁抱大自然的美好,在清靜悠閒的陽明山來場秘徑之旅吧!8月26日(六)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將在泉源紗帽步道及湖底路步道,舉辦本年度的「臺北大縱走 飽覽天際群峰」第四場步道生態解說導覽活動,歡迎大小朋友一起走進山林。


  大地處表示,活動當日早上8點,在惇敘高工公車站旁景觀人行道集合出發,經過龍鳳谷遊憩區,看看昔日採硫礦留下的蓄水池,接著進入泉源紗帽步道沿磺溪往上游續行。途中可見後火山地形景觀,如硫磺噴氣孔、硫磺結晶和白磺泉引水區,以及磺溪和野溪溫泉遺跡,除了認識陽明山重要的地質,也可以瞭解當地的溫泉發展歷史。而後由紗帽路、湖底路及半嶺水圳步道到達紅壇小廟。紅壇也稱為天上廟,是個小巧特別的紅磚廟宇建築,平常無供奉神明,只有在陽明山區有廟會拜拜時才會開門迎神明進駐。


  當天於紅壇廣場楓香姊妹樹下舉辦溫馨的步道音樂會,參加民眾領取紀念品後在此稍事休憩聆聽表演,享受餘音繚繞的音樂後,指引民眾返回紗帽路搭乘往北投公車,或是由橫嶺古道往陽明山公車總站搭車下山。


  此次今年最後一場「臺北大縱走 飽覽天際群峰」生態解說導覽活動,步道海拔落差小,適合親子同登的親山步道,大人小孩都可以免費參加,錯過就要等明年囉。大地工程處在此邀請大家加入臺北大縱走的行列,一起壯遊趣,欣賞臺北步道上豐富多樣的生態風貌!


  泉源紗帽步道及湖底路步道生態導覽活動名額為300人,自8月11日開放報名,額滿為止。歡迎大家上網查詢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官網(https://www.naturetrail.org.tw/)報名,相關資訊亦可至大地處網站(http://www.geo.gov.taipei/)查詢,或撥打電話:(02)2302-5265,將有專人為您提供服務。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歡迎查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www.geo.gov.taipei/)、休閒遊憩主題網(http://gisweb.taipei.gov.tw/release/)自行下載使用。有關臺北大縱走相關活動資訊與即時動態請至臺北大縱走粉絲團按讚及訂閱(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Trail/

 

  • 1泉源紗帽步道及湖底路步道活動路線圖
  • 2集合點惇敘高工公車站行義路側,有很寬闊的人行道空間兼具觀景臺功能
  • 3惇敘高工公車站旁景觀平臺可眺望龍鳳谷遊憩區蓄水池
  • 4步道旁可見磺溪溪流多保持自然風貌,景觀十分秀麗
  • 5步道沿途有一媽祖廟妙天宮,廟中大量使用了當地非常特別的石灰華(又稱鈣華)岩石來做香爐和壁面
  • 6沿湖底路繞過湖底社區,沿途可見一片廣闊的菜園
  • 7湖底社區入口有座造型可愛的梅湖公車站
  • 8導覽終點—紅壇廣場楓香姊妹樹,將在此舉辦步道音樂會及發送民眾紀念品
  • 9紅壇廣場旁是橫嶺古道步道口,可往陽明山公車總站搭車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CB00350945A0504

2023年8月2日 星期三

让患者及时用上放心平价药

  核心阅读

  设立专门采购交易模块,方便中选药企与医疗机构对接;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确保集采药品降价不降质;把集采药品纳入绩效考核,激发机构、医生使用集采中选药品动力……安徽省积极推进国家集采药品在皖落地,切实提高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刘叔来啦!买点什么药?”

  “老样子!来5盒缬沙坦。”

  晨练结束,69岁的刘胜华没有直接回家,转身走进了小区门口的药店。10多年前,刘胜华确诊高血压。自那以后,降压药成了家中常备药。

  “我原先吃的是进口的缬沙坦胶囊,一盒7粒,售价20多元。每个月光吃降压药就得花好几百块。”刘胜华说,如今换成了国产的缬沙坦片,治疗效果不差,价格却便宜不少,“这一盒有28粒,只要6元多。”

  刘胜华用药负担的减轻得益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完成招投标、确定中选药品后,百姓能否尽快用上放心平价药?近日,记者走进安徽,探访集采药品的落地使用情况。

  搭平台、强约束,保供稳健——

  设立交易模块

  方便院企对接

  夏日的夜晚,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一片寂静,唯独四楼的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

  原来,本批次国家集采药品中选结果将于不久后在安徽执行。这段时间,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督查科科长杨朔正加班加点梳理中选结果中涉及安徽的药品名单,并辅助中选药企完成挂网工作。

  杨朔介绍,为方便中选药企与医疗机构对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设立了专门的采购交易模块。中选结果公示后,中选药企及时提供相关材料,经核实、公示,中选药品便可导入采购交易模块,医疗机构直接在平台上完成对集采药品的采购。

  “往年,我们采取的是按月、按季度集中审核办理。从开始执行到医院上网采购,最快也要一个月。”杨朔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们对平台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改原先的集中办理为线上及时审核。这就意味着,本批次集采中选药企不用一周时间就能完成挂网公示,并进入交易模块。

  “做好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只是保落地的第一步。”在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主任李育看来,后续供应的稳定也很重要。

  “今年4、5月份,中心收到一些医院反馈,有药品出现缺货、推迟发货等情况。”李育分析,这类情况的出现,无非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药品的需求量突增导致企业产能不足,被动违约;另一种是中选价格低,企业主动违约,不愿供货。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药品断供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连续性。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引入了“备供企业”机制,当主供企业出现断供等特殊情况时,备供企业可按有关程序获得主供企业身份,及时保障药品供应。

  “收到反馈后,我们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并及时约谈中选药品生产商。”李育坦言,约谈之后,仍有少数药企未能及时供货。

  2020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制定了《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并将招采信用评价情况纳入集采中选条款。

  基于此,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按信用评价规定对少数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信用评级,记录为“一般”,并上传给国家医保局。“这将直接影响到该企业在其他省份的挂网。”李育说,当中选企业的信用评级被任一省份评定为“严重”或“特别严重”时,企业将面临失去参与集采活动资格的风险。

  为保证集采药品尽快落地,在要求中选药企按时按量供应的同时,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同样实时监测着处在需求端的医疗机构的采购情况。

  打开安徽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点进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药品名称、约定量、采购完成量、医疗机构名称等信息一目了然。

  “每季度,我们要通报一次各医疗机构集采药品的采购情况。对于完成情况不乐观的,我们会约谈相关负责人。”李育说。

  刘胜华服用的国产缬沙坦片就是国家集采中选药品,于2020年11月开始执行。“当月,我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复查时,医生就给我换上了这款平价药。”刘胜华说。

  严监管、重反馈,保质有力——

  医生开得放心

  患者用得安心

  “原先接近4元一粒的药,现在只要两毛多。”回想起刚换用集采中选的缬沙坦片,刘胜华仍是一脸惊讶,他坦言,“价格一下降了那么多,难免会对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产生怀疑。”

  当天,拿到药品后,刘胜华又折回了医生办公室。“再三确认药品质量有保证后,我才离开。”

  回到家,服用新药期间,刘胜华密切监测着自己的血压和身体状况:“生怕效果不好或出现什么不良反应。”连续观察了一个星期,一切正常,他才放宽心。

  “换用集采药品至今,已经有近两年时间,前不久刚去医院做了复查,血压控制得很好。”刘胜华说。

  其实,担心的不只有患者。“集采药品刚在医院落地的时候,我们也有点不放心。”刘胜华的主治医生、中国科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鸿武告诉记者。

  “那时,开处方的第一选择还是以前的常用药。”陈鸿武说,每当有集采药品开出,他都会记下患者的详细信息,并定期回访。

  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督处蔡辉介绍,国家集采药品的入围资格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质量托底要求。能中选,就意味着该药品与原研药同等疗效、同等质量。

  “前期有一致性评价机制为药品质量托底,中选后,药监部门还在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上下功夫,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确保集采药品降价不降质,让群众用上质量和疗效放心的中选产品。”蔡辉说。

  自2021年起,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都会制定安徽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专项质量监督工作方案,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抽检、不良反应监测、追溯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部署具体工作,明确责任部门。

  “企业是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产品质量负责。”蔡辉介绍,中选产品如检测出质量问题,便会被列入“违规名单”。同时医保部门会视情节轻重取消中选企业一定时间内参与集中采购活动的资格。

  不久前,《安徽省关于2023年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专项抽检计划》印发,明确从7月1日起对46个省级中选品种和81个地方中选品种进行抽检。

  “2021年和2022年,我们完成了对前5批次省内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的抽检,刚刚启动的是针对第六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的抽检工作。”蔡辉介绍,截至目前,根据产品抽检结果,安徽省内国家集采中选药品还未发现质量异常。

  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持有人建立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统,收集全过程追溯信息。同时督促药品经营企业通过追溯系统上传追溯信息,保障中选药品在流通环节全过程(不区分集采与非集采渠道和区域)可追溯。

  从一开始的不相信,到如今把集采药品作为第一选择,态度的转变离不开药监部门监管工作的扎实推进。“下一步,将继续强化集采中选产品质量监管,督促中选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让医生开得放心,患者用得安心。”蔡辉说。

  重引导、入考核,加强引导——

  激励与约束并重

  提高医院积极性

  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的晨会上,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既不是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也不是这里的护士,张圣雨为什么会出现在心血管内科的晨会上呢?原来,中国科大附一院有个惯例,各科室的晨会不仅仅用来交流病区患者情况,开展集采药品宣传也是其重要一环。

  作为药学部药事管理室的主任药师,自集采药品在中国科大附一院落地以来,张圣雨一直承担着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讲政策、解疑惑、说新品,在当天的晨会上,张圣雨连着说了20多分钟,仍觉得意犹未尽。

  “平日里,一得空,我总爱往各个科室跑。”张圣雨说,除了在晨会上进行宣讲,他们也会召开专门的宣讲会。“大大小小的会加起来,一年少说有四五十次。”

  上午10点,在中国科大附一院门诊楼心血管内科门诊区,记者见到陈鸿武时,他正忙着给一名患者开处方。

  当陈鸿武在信息系统里输入“缬沙坦”三个字时,记者留意到弹出的药品选项中,排在第一的便是国家集采中选药品。

  “我院已经将优先推荐选用集采中选药品的要求纳入医生处方信息系统药品使用规则库,在医生开临床处方时给予事前提醒。”中国科大附一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郭安平解释。

  “我看后面还有其他牌子的药品可供选择,怎么保证医生优先选用集采药品呢?”见记者有些疑惑,陈鸿武拖拽了下鼠标,“你瞧!这些药品的库存都是零。”

  “在安徽省医保局公布执行集采药品的当天,我院在用的药直接降价。中标但未用的药品,我们会立即替换上。”一旁,郭安平插上话。

  加强引导只是一方面,激发医疗机构及其处方医生使用集采中选药品的内生动力,也需要激励和约束机制加持。

  眼下,中国科大附一院已经把集采药品的使用情况纳入各科室的月度绩效考核中。“我们将每个科室当月的集采药品用量与上一年度同一时间的用量进行比对,齐平或增加,该项考核指标即可得满分,反之扣分,影响科室及医生个人的绩效。”郭安平说。

  不仅是医院,安徽省医保局对各医疗机构的考核也实行激励与约束并重。

  对因集中带量采购节约的医保资金,按不高于结余测算基数50%的比例给予医疗机构结余留用激励;在年度医保基金清算时,对合规使用中选药品造成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合理超支部分,医保基金予以适度分担;在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年度住院付费总额控制方案时,对上一年度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使用量,按一定比例增加预算额……

  安徽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副处长翟小伟介绍:“如果医疗机构采购周期内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中选药品采购量,我们也会相应扣减其结余留用资金及下一年度医保费用额度。”

  5年来,安徽省医保局积极推进国家集采药品在皖落地,累计采购294种集采药品,减少医保基金和患者医药费用支出约31.61亿元,切实提高了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3日 1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03/c14739-4004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