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BEST 10」得獎名單出爐!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2年08月11日
聯絡人:謝明同主任秘書
聯絡電話:02-2781-5696

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BEST 10」得獎名單出爐!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的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得獎名單已於112年8月8日公告。本年度精選10件得獎作品「BEST 10」,傳遞老屋新生的價值。

更新處表示,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至今已邁入第23屆,民間老屋新生創造力豐沛,不論是空間經營者、設計者、施工單位都是老屋新生的重要推手。在老屋使用逐漸多元化的趨勢下,難用單一類別來評定老屋新生的作品,因此本年度以不分類方式進行徵件,並由台北老屋新生委員會依四大指標「創新提升、可持續性、生活想像、社會共好」,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0件作品。

「BEST 10」作品展現出老屋多元空間使用與設計手法,如狹窄的住宅空間「單車Space Station」,以工業設計的手法,利用多元機動性及精巧的空間收納術,豐富小坪數空間的使用想像;「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é」承襲眷村互助精神,打造共享空間,提攜青年世代;「小紅厝-月經博物館」則是以國際的視野,於街區巷弄內推廣月經平權的行動等。

此外,參獎作品「臺北醫學大學之教學大樓」經委員會討論,肯定其以參照文化資產標準進行修復,保存該案之於臺灣建築史的價值,亦傳達老屋保留對校園發展之重要性,頒予「評審團特別獎」;而「Carguru Plaza」(太古黃帽汽車廠)作品,其具有設計美學的建築物立面,作為臺北市工業廠房改造之典範,授予「整建維護特別獎(立面修繕)」。

更新處表示,考量老屋的持續經營實屬不易,本年度新設「經營貢獻獎」,從歷年得獎作品中經營5年以上的老屋,選出「青田七六」(2011年商業建築金獎)與「鳳嬌催化室 Fenko Catalysis Chamber」(2018年非住宅類銅獎),表揚經營者對於老屋經營的貢獻。本年度的得獎作品除了賦予老屋新生命,為城市創造更多可能性,期待引動更多夥伴投入整建維護的行列,讓臺北成為有文化底蘊及街區活力的宜居城市。

「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得獎名單:

BEST 10 最佳十件作品

  •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

  • ISLAND133

  • 山本口金店

  • 小紅厝-月經博物館

  • Project TBS -An Experiment of Time 一場關於時間的實驗

  • 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é

  • SIDOLI RADIO 小島裡

  • 單車Space Station

  • 明眼設計-實驗辦公室/重慶北路-鈕釦街/1號館

  • 都市螢火蟲-台北地下街Y26出入口更新設計

特別獎項

  1. 經營貢獻獎:

    • 鳳嬌催化室 Fenko Catalysis Chamber

    • 青田七六

  2. 評審團特別獎:

    • Carguru Plaza

  3. 整建維護特別獎【立面修繕】:

    • 臺北醫學大學之教學大樓

網路人氣獎

  • 薛智偉‧坣娜猶台文化交流協會-薛智偉猶太社區中心

  •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ISLAND133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ISLAND133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山本口金店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山本口金店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小紅厝-月經博物館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小紅厝-月經博物館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Project TBS -An Experiment of Time 一場關於時間的實驗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Project TBS -An Experiment of Time 一場關於時間的實驗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e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e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SIDOLI RADIO 小島裡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SIDOLI RADIO 小島裡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單車Space Station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單車Space Station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明眼設計-實驗辦公室 重慶北路-鈕釦街 1號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明眼設計-實驗辦公室 重慶北路-鈕釦街 1號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都市螢火蟲-台北地下街Y26出入口更新設計

BEST10最佳十件作品-都市螢火蟲-台北地下街Y26出入口更新設計

經營貢獻獎-鳳嬌催化室 Fenko Catalysis Chamber

經營貢獻獎-鳳嬌催化室 Fenko Catalysis Chamber

經營貢獻獎-青田七六

經營貢獻獎-青田七六

整建維護特別獎【立面修繕】- Carguru Plaza(太古黃帽汽車廠)

整建維護特別獎【立面修繕】- Carguru Plaza(太古黃帽汽車廠)

評審團特別獎-臺北醫學大學之教學大樓

評審團特別獎-臺北醫學大學之教學大樓

網路人氣獎-薛智偉‧坣娜猶台文化交流協會-薛智偉猶太社區中心

網路人氣獎-薛智偉‧坣娜猶台文化交流協會-薛智偉猶太社區中心

網路人氣獎-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

網路人氣獎-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歷史建築再利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B49E64C3F5B8310

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健康事业发展亟须前沿生物技术支撑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前沿科技领域,前沿生物技术呈现出突破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时代特征。”在8月8日—9日举行的2023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中心主任詹启敏如是说。

  具体来讲,詹启敏介绍,突破性是指技术更新迭代快,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疾病治疗正在实现快速突破;引领性是指引领多个行业跨越式发展,如生命组学和大数据等技术引领精准医学,免疫、干细胞和基因编辑引领生物治疗;颠覆性是指为打破传统路径下的瓶颈提供全新思路,基因编辑等将“调控生命”带到了新的高度,生物设计使生命的创建与再造正在成为可能。

  然而,詹启敏坦言,我国健康事业发展仍面临两大主要挑战,首先是重大疾病挑战,这也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丧失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医学创新能力不足,医学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缺乏制高点,以及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引领和支撑仍不足。“大部分临床药物最初专利来自国外,大部分大型医疗装备由国外进口,大部分临床标准指南借鉴国外。”说起这些,詹启敏很痛心。

  医学科技要突破,关键是要知道“卡”在哪儿?詹启敏表示,生物医药领域面临着诸如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化关键技术亟须突破等问题。在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诸如药物递送、制剂工艺、大规模化制备等所需技术还有许多不足。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发展前沿生物技术。”詹启敏说,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三大特征,具体表现为跨界融合,即学科间专业界限逐渐模糊、交叉研究屡现突破;非线性创新,即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呈现快周期螺旋式促进;数据与智能驱动,即大数据与超算促使数据密集性分析成为可能。

  詹启敏称,前沿生物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即“调得精”“看得全”“找得快”“抓得细”“改得准”。具体到操作层面,需要重点关注多领域生物底层技术(物理、化学、纳米、智能)与生命技术的结合。“比如‘物理’是解决生物成像问题,包括光学成像、电子显微、脑成像;‘化学’是解决检测修饰问题,包括分子探针、组学技术;‘纳米’则是解决精准操控的问题,包括生物传感、纳米酶、纳米孔测序;而‘智能’是解决调控模拟的问题,包括脑机接口、神经调控、高速新系统通路。”詹启敏解释说。

  为此,詹启敏认为,未来医学创新发展需要在生命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药物、疫苗和抗体,个体化诊疗和生物治疗,现代医疗器械,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等方面持续发力。

  “当然,科研伦理和科技创新要并行。”詹启敏强调,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由动物实验到人体试验,都涉及伦理问题,都需要遵循科学道德和伦理的规范。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11/c14739-40054669.html

深化“三医联动” 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

8月5日,由人民健康主办,盘锦市中心医院承办的“2023地(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医院发展”在辽宁省盘锦市举办。与会嘉宾认为,医保支付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和医院自身的发展。广大地市级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运营与医保支付方式管理体系,通过三医联动,在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方式下推进病种精细化管理,加强病种权重与病种分治管理,发展优势专科建设,并推进人工智能对DRG、DIP(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付费方式的赋能。

致辞环节嘉宾讲话

“近些年,我院已经历医保的结算谈判、病种付费、总额付费和DRG付费四个阶段,见证了医保付费的科学进步进程。”盘锦市中心医院院长沈晓速介绍说,盘锦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即实行了全面的DRG付费改革,在管理层面不断优化临床路径,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根据DRG数据,确定标杆病组、优势病组、特色病组和重大病组四级管理模式,不断推动病组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在应用层面,科室每月、每季度对病种编码诊断结构、治疗结构、费用结构、应用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亏损原因,对高码低编、低码高编、首页主诊断不明确、每病种的费率和权重形成的额度不清等问题进行全面培训;安装DRG分组智能检测预警系统、DRG医院智能管理系统和医保结算清单校验系统,使得DRG结算达到了医保满意、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的效果。

“保障人民健康、减轻就医负担、惠及人民群众是医疗界的责任和使命。”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路梅认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地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还能带动医学学科技术发展,以实现医疗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主旨发言环节嘉宾讲话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医药管理室主任曹庄介绍说,DRG付费改革是一项“惠民、利医”措施,在国内已有近20年发展过程。目前,约有160个城市覆盖DRG病种付费,约190个城市覆盖DIP病种付费。他认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仍面临一些挑战,所以需要各地医保部门积极推出配套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依据分组、权重费率、分值点值、预算、调节系数、基层病种、优势病种、特例单例、结算、清算和其他政策,建立付费标准,构建完整的付费病组或病种单元付费结果。

人民健康地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扬州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王静成说:“近年来,以DRG、DIP为代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纵深推进,基金监管日趋严格,飞行检查日趋频繁,医院运行管理以及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地市级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的中坚力量,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医院运营与医保支付方式管理体系,通过医保、医药以及医院三医联动,优化病种设置结构,加强病种权重与病种分治管理,有效体现医疗服务的技术含量,提高医疗服务资源和医保基金使用的绩效,引导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DRG付费方式不仅是优秀的付费工具,其质量、效益、安全三大维度也是评价一家医院管理水平、质量水平、学科水平和运行效率的优秀工具,可助力医院诊疗规范化、医疗技术提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服务、更轻的费用负荷、更便捷的结算,还能保障医保基金不超标、高效使用、精准管理,以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表示,在DRG付费方式下推进病种精细化管理,第一要尽量细化,对鼓励收治、精准管控的病种进行分析,尽量减少低CMI、低权重病种的收治,提高疑难危重病人复杂疑难手术率。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把常见病、多发病人纳入互联网医院,在日间病房解决问题并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长期健康管护;第二要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提高诊疗水平,缩短平均住院术前准备时间。严格管控医疗事故,控制不合理用药、用材等;第三要加强人工智能对DRG付费相关标准的学习,启发人工智能辅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党委书记袁坚列表示,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医院管理层面应以学科建设为战略支撑,以运营管理为提质增效的措施,以成本管控、内控管理和信息管理为抓手。他认为,一切支付手段都是为学科建设和患者服务的。“为推进DRG病种管理支撑我院学科建设,医院建立了规划、管控和实施三种导向,设计相关学科收治主干病种,补全DRG、APG趋势病种,提高学科收治全面性。建立区医院和各级医院的横向对比模式,调整科室设置结构,精准把握每个病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其他医院的收治情况。进一步分析区域内的医院DRG总点数、总费用和病例数的占比,提高病种的收治;设置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临床路径用药审核、DRG超支病种用药点评和临床路径药物变异分析,以应对DRG支付方式改革。”他说。

“DRG是除绩效外的另一个‘指挥棒’,为公立医院学科建设、经济运行和医疗运营做了总额指导。”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吴迪说,医院一定要有强势、优势专科,只有做强专科才能做优做好学科。医院除了提供公益保障,还应有技术实力,每月梳理病种情况,结合人力资源、病床床位资源和医院发展情况分析区域内应收、不收、重点收和开发的病种,确认今后学科要开展的病种方向。

会上,盘锦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银付,盘锦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鞠培新,锦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宇,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周达岸,通用技术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副院长张宝库围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驱动的医院DRG病组管理”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圆桌论坛讨论

据了解,本次会议旨在积极探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为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公立医院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与会人员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加强交流、学习,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张慧丹)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10/c14739-40054329.html

「鷲鷲的神祕夜生活」活動報名開跑-生態露營揪團來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長期深耕淺山環境教育,為了創造親近淺山森林環境的機會,將於112年9月2日(六)下午1點至晚上9點半,於碧山露營場舉辦「鷲鷲的神祕夜生活」環境教育特別企劃活動,歡迎大小朋友一起體驗友善環境的生態露營,感受淺山森林獨特的夏夜魅力。


  大地處池蘭生處長表示,碧山露營場為生態露營(Eco Camping)示範場,海拔約350公尺,位於內湖區大崙頭山與大崙尾山之間,以「人與自然共生」進行場域規劃,保留了自然生態環境,彷彿露宿於森林之中。露營場近年完成的S型空中廊道與管理室,徜徉在樹梢林間,將白天與夜晚的城市美景盡收眼簾。


  森林遊憩科長潘信元表示,本次活動結合攀樹體驗、闖關活動、夜觀探訪、低碳野炊及夏季觀星等豐富內容,參與者透過環境教育體驗,與自然對話,並建立水土保持及坡地防災觀念,從中落實友善環境的露營行動,活動非常適合喜愛深度自然體驗的民眾,一起踏進淺山森林,窺探鷲鷲的神祕夜生活,留下難忘的仲夏之夜。


  活動全程免費,將於112年8月11日(五)中午12點開放網路報名,名額有限,報名活動將採抽籤制,詳情請見臺北市坡地環境教育網(http://geoxee.taipei/)。

  • 1活動EDM
  • 2生態露營
  • 3水保小達人
  • 4攀樹體驗
  • 5夜觀探訪
  • 6露營場空中S形廊道
  • 7碧山露營場管理室一偶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8E9AF3E10A3FF9C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每日30克坚果或降抑郁风险

  科技日报北京8月9日电 (记者刘霞)西班牙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指出,无论是酒吧里的花生,还是沙拉里的核桃,坚果可为心理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每天只需30克坚果,就足以获得抗炎功效,将抑郁症的风险降低17%。相关论文刊登于最新一期《临床营养学》杂志。

  研究人员检查了13500多名年龄介于37—73岁的英国人的数据,这些人在研究开始时没有抑郁症。研究团队记录了参与者的坚果食用量,包括无盐杏仁、腰果、开心果、腌或烤坚果和花生。参与者接受了5年时间的随访,在此期间,8%的参与者被诊断出罹患了抑郁症。分析显示,与不食用坚果的人相比,低至中度食用坚果(相当于每天30克)可降低17%的抑郁症风险。一份30克的坚果大约相当于20颗杏仁、10颗巴西坚果、15颗腰果、40颗花生或30颗开心果。

  研究团队指出,这一发现与其他生活方式和健康因素无关,坚果对大脑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论文第一作者、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学的布鲁诺·比佐泽罗·佩罗尼表示,这一最新研究结果突出了食用坚果的另一个好处:将抑郁症风险降低了17%。与不食用坚果相比,经常食用低至中等数量的坚果与抑郁症的风险较低有关。由于饮食是一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未来的长期临床试验应该评估食用坚果是否是预防成年人抑郁症的有效策略。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10/c14739-40053846.html

愛車疑遭竊 攔警車求助 內湖警半公里外尋獲


臺北市內湖區一名牧姓男子,日前因遍尋愛車不著,在焦急無助之下竟攔下正在巡邏的港墘派出所員警報案,警方聽完牧男敘述後,立即擴大協尋範圍,順利在半公里外的機車停車格位尋獲民眾愛車。


據悉,當日牧男因於住家周邊找尋愛車一無所獲,懷疑遭人偷走,於是攔下正在巡邏的港墘派出所副所長吳璽名,直接向警方報案,並信誓旦旦的向警方表示,機車已約有1週未使用,在住所周邊找尋未果,家人亦未使用,警方見牧男如此焦急,先引導至派出所報案,立即確認機車車牌號碼、車身顏色等資訊後,即由巡邏員警蔡坤祐、張佳瑀分別至報案人牧男住家附近及可能停放處所持續找尋。


最後在離報案人牧男住家處所約500公尺外機車停車格內尋獲失車,牧男對於愛車尋獲欣喜若狂,因車輛外觀未遭明顯破壞,研判應是忘記停放地點,對於警方即時幫助且不到15分鐘內就迅速尋回愛車之表現讚譽有加。


內湖分局呼籲,民眾於車輛停妥離開前,可利用手機拍下愛車位置,並連同附近門牌、路牌或電線桿一起拍下來,避免忘記位置或遭他人移置;如仍忘記,亦可將照片提供予警方,提升警方尋獲民眾愛車之效率。

  • 圖說1:員警於半公里外停車格位尋獲機車
  • 圖說2:員警通知車主至現場確認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6E40F985CECF106

東區商圈捷運連通複合新地標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風光動土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2年8月9日
聯絡人:謝明同主任秘書
聯絡電話:02-2781-3967

東區商圈捷運連通複合新地標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風光動土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於今(9)日舉行開工動土儀式,由臺北市長蔣萬安、臺北市住都中心董事長李四川及投資人富邦建設董事長宋良政等人共同出席,本案位處市中心交通節點,採TOD發展概念及密集城市(Compact City)之新城市規劃理念與設計,未來將連通忠孝復興站並增設捷運出入口,並設計友善行人的交通動線,全案預計116年完工。

忠孝懷生基地緊鄰東區商圈人車熙來攘往的捷運忠孝復興站,交通便捷,由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擔任實施者,富邦建設為投資人,預計興建1棟地下5層、地上27層之住商複合大樓,並具備鑽石級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及耐震標章之SC鋼骨結構,空間規劃上, 1樓為沿街店鋪,延續復興南路一段商業氛圍,優化鄰里生活機能;2樓新增捷運出入口設施,打造空中綠洲連通捷運忠孝復興站體,重新引導捷運通行人流,創造更舒適便捷的人行環境;3~15樓為一般事務所;16~26樓為住宅;27樓為管委會使用空間,停車場提供158個車位;未來不僅提供住商混合的空間,更串聯大眾運輸系統,使更多民眾能在回家的路途上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促成TOD導向發展的城市理念。

本案範圍內的市有土地原作為停車場使用,使用效益較低,考量其區位位於東區商圈精華地段,條件優異,107年納入公辦都更標的,同時市府主動整合相鄰之私有土地,以「公私共好」理念合作成功整合地主推動都更。

都市更新處表示,希望於更新後可延續復興南路一帶整體商業發展,進而改善整體環境並有效利用市有土地;藉由公辦都市更新的帶動,期能加速公辦都更案周邊更新改建,為臺北城市創造更多公共及經濟效益。

大合照
大合照
更新前現況及綠美化
更新前現況及綠美化
更新後示意圖
更新後示意圖
市長致詞
市長致詞
祈福祝禱
祈福祝禱
動土
動土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884203B837CCC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