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北市府三場山限區議題座談會圓滿結束,獲得坡地「保育為主、開發為輔」之共識!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更新企劃科
發稿日期:112年08月15日
聯絡人:許偉恩科長
聯絡電話:02-27815696轉3014

北市府三場山限區議題座談會圓滿結束,獲得坡地「保育為主、開發為輔」之共識!

山限區危險老舊建築之協助長期以來為市府關心之課題,面對極端氣候加劇,市府除加強維護坡地水土保持以保育自然環境,針對坡地老舊或危險建物是否適合都更重建等議題,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分別召開三場「山限區議題系列座談會」討論政策方向,今(15)日最終場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王玉芬局長主持,說明市府對於臺北市山坡地發展之立場並提出短中長期策略,現場參與者於熱烈交流後取得初步共識。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自6月30日起召開三場座談會,前兩場由市府說明臺北市山坡地政策沿革、地質條件、災害風險及山限區內老舊建物概況,並討論在整體都市發展政策下山坡地危險建物的協助策略;今日召開第三場座談會,市府根據前兩次座談會之共識,提出目前都市更新修法及山限區檢討方向,並重申基於地質敏感及維護山坡地安全,應透過都市計畫等多元手段保障既有危險建物安全,並避免坡地高強度開發。

在今日座談會中,學界就都市規劃及公共安全的角度給予專業意見,面對極端氣候,肯定北市府針對山坡地議題同時兼顧坡地安全、公共環境品質、既有住戶權益的努力,建議市府後續得優先分析及盤點坡地危險建物個案,並以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的角度,與各界專業者共同討論出適合危險個案的相關政策;另外亦提醒市府對於坡地安全之討論,不應以工程技術之人定勝天思維,應採取更嚴謹的態度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及山坡地的開發利用,並與大眾溝通環境敏感地區的風險。

業界公會也就實務經驗表達看法,認同應在坡地環境安全前提下解決個案問題,並擇定個案研擬適當協助策略;結構、大地、水保、土木等公會則建議於規劃時為保障居民權益,應從基地整體思考建築配置,避免邊坡災害影響建築物安全,長期也應通盤檢討山限區範圍。

都市發展局王玉芬局長表示,過去市府因山坡地具環境敏感、地質脆弱等特殊因素,故針對「山限區」及「山坡地」有相關開發管制規範,惟考量隨著都市發展變遷,坡地漸有老舊窳陋致危害居住及公共安全之危險建物,亟待透過重建改善居住環境,因此在「維護坡地安全、改善居住環境」之基礎下,提出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修法草案,後續市府將彙整本系列座談會各界意見後,作為修法相關參考。

都市更新處召開山限區議題系列座談會
都市更新處召開山限區議題系列座談會
都市更新處召開山限區議題系列座談會
都市更新處召開山限區議題系列座談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43080F69B3D358E

北市圖開創全新學習模式:《學生公服*社會創新》學習歷程培力Go!

臺北市立圖書館致力於創造閱讀樂趣並提升青少年學習興趣,特別推出Joy-Q《學生公服*社會創新》學習歷程培力Go!第1期研習班。透過社會創新實踐,引導國一至高三學生參與培力型公共服務,並豐富他們的學習歷程。此項計劃現已開始接受報名,活動網址為https://tinyurl.com/3n2938t3


這項全新學習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際參與公共服務的機會,更將公共服務轉化為磨練創新思考、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能力的舞臺。學生在落實兩項”青少年閱讀推廣”專案過程中,不僅能獲取公共服務時數,也將深化他們對社會服務的理解和參與。


我們鼓勵熱愛閱讀、對公共事務有興趣,並樂於為社區付出的青少年參與此次活動。首期研習班將於9月17日在北市圖西園分館舉行始業式,期待青少年一起實踐學習與創新。在學習培力過程中,學員將先學習創意與創新的發展模式:「閱讀推廣」策畫實務,與AI輔助「閱讀推廣」活動內容加值之實作方法。藉由知能培養導向的「青少年閱讀推廣」專案實作,體驗從策劃到實行的全過程,構思並發展個人創意導向的「青少年閱讀推廣」專案。期末,學生將在家長和線上大眾面前展示他們的創新專案和學習歷程成果,接收來自社會大眾的評價與反饋。


北市圖期待透過此計劃,引導學生對社會多元面貌有更深刻的理解,並發揮他們的創新思維,為社區做出進一步的貢獻。我們誠摯邀請各位家長和老師,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參加,與我們一起創造青少年《樂學探究*實現未來》的無限可能!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資訊,歡迎致電(02)2306-9046洽詢臺北市立圖書館西園分館。

  • Joy-Q《學生公服社會創新》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32299F78E13B7FC

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5100多万名参保人员看病报销更方便(办实事 解民忧)

  核心阅读

  为使群众享受更加便利、优惠的医保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组织调研,针对患者实际需求,出台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政策,简化异地就医程序。同时,完善配套措施,借助信息化平台,方便群众看病,减轻医疗负担。

  

  “这次在南宁看病,省去了备案手续,真的方便很多。”在医院拿到异地就医住院结算单,46岁的凌征南说。

  凌征南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高峰镇上河村,到南宁住院,属异地就医。在过去,广西区内异地就医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备案,给群众带来不便。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西聚焦医保、就业、教育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为民解忧办实事”系列行动。7月1日起,广西正式实施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政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参保统筹地区外、自治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异地就医购药,实行“免备案”管理服务。

  这项改革惠及5136万多名参保人员,广西区内流动就医“无障碍”成为可能。“免备案”减轻了就医负担,让群众异地就医更顺心、更省事、更快捷。

  深入调研细致评估

  调整政策方便群众

  说起之前的病情,凌征南一阵后怕:早稻收割完,正扎口袋,人突然没了精神。“煮锅鸡汤,尝不出咸淡,我以为没做好。后来自己猛灌米醋,才发现味觉都没了。”凌征南说。

  来南宁经过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凌征南的病情逐渐好转。“在南宁我无亲无故,正发愁该找谁帮忙备案的时候,医院告诉我备案制取消了。”凌征南觉得意外又轻松。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组织人员分3批次赴各地开展调研,了解到群众期待“短平快”的异地就医服务。据统计,2022年,广西区内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量达69.98万人次,其中未办理备案手续的为36.41万人次,占比52%。

  广西区内异地就医备案制已实行多年。异地转院,以前需要医院开证明、村委会盖章、医保中心签字。后来虽然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网络、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办理,但部分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网络办理备案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调研发现,不少群众是在支付完医疗费用后才咨询如何备案。不了解政策、不清楚办理流程、不熟悉材料要求,都影响了群众对医保服务的获得感。调研过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决定,要进一步优化程序、完善政策,让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医保政策带来的利好。

  召开医保部门、定点医药机构座谈会,分析异地就医备案管理现状、经办服务效能,测算评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经过反复调研并多次征求有关意见,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的通知》,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政策出台。

  对此,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主治医师彭佩纯很欣慰:“以往,常有患者不懂联系医保部门或没有家属帮办理备案,耽搁治疗。如今,在广西区内异地就医购药方便多了。”

  异地就医更加便捷

  直接结算减轻负担

  “免备案”措施推出后,广西改变了“参保人员未办理异地备案,在统筹地区外、自治区内住院治疗报销比例降低15%”的政策。这对工作地与居住地常不在同一城市,而按政策规定只能选择一地备案的铁路职工来说,获得感尤其明显。

  对比近两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员工手册,今年的版本删去了“在南宁市以外住院就医,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否则增加个人负担比例”的内容。该公司社会保险部社保业务科经济师肖坤丽说:“职工就医负担确实减轻。”

  “广西铁路在职职工及退休人员共有11万多人参加自治区本级医保,其中异地工作和生活人员有8万多人。”肖坤丽介绍。

  铁路职工的工作地点多线路长,流动性大。一旦生病,职工们为便于家人照顾及陪护,多选择回居住地住院治疗。而在工作地备过案后,在居住地就医便会少报销15%。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梧州货运中心职工余玉生说:“我家在桂林,工作在梧州,异地就医备案也在梧州。现在实行了‘免备案’政策,报销待遇提升了,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免备案”后,符合条件的广西参保人员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证件,就能完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直接结算。所有就医结算流程都与参保地就医一样,按参保地就医的起付线、报销比例等待遇标准结算。因特殊情况无法直接结算医疗费用的群众,可以到医保经办窗口办理医保报销。

  据测算,“免备案”每年将减轻参保群众医疗负担约6.6亿元。目前,广西全区可办理医保经办服务事项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为1260个、13738个,覆盖率分别达100%、85%以上。

  完善政策加强监管

  促进服务安全高效

  实行“免备案”后,患者会不会都到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就医?“免备案”使得群众就医选择更多,患者流动性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如何适应新的变化?

  针对第一个问题,调研组了解到,“免备案”定点医疗机构现有1.74万家,能够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目前也没有出现异地就医人数激增的情况。

  针对第二个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庞军介绍:“我们成立工作专班,动态监测和分析异地就医资金使用情况,配合卫生健康委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确保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就地治疗。同时,我们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会同人民检察、公安、财政等部门开展医保领域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建立飞行检查、抽查复查、倒查追责工作制度,完善异地就医协同监管制度和跨区域工作机制,着力打击假病情、假病人、假票据等欺诈骗保以及过度诊疗、诱导住院等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智能化系统也为医保服务的安全高效提供了有效助力。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系统的监管,每一笔结算的参保地、就医地是哪里?医保基金支付了多少?个人支付了多少?全部一清二楚。

  “后台长着‘数据眼’,一天盯着几万笔。”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劳菊荭说,“异常数据,我们会定期筛出,现场检查执法。”

  监测数据显示:“免备案”政策实行后一个月内,广西区内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约7.64万人次,医保支付6.28亿元,既方便了群众,也减轻了就医负担。

  “我们的政策工具箱很充实。未来将紧扣‘群众看病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贵不贵’,以系统观念综合施策,加强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确保‘免备案’改革释放最大政策红利。”庞军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5日 1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15/c14739-40056613.html

北市圖9/2「英國愛丁堡留學經驗分享」線上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留學資料中心於9月2日(六)14時邀請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的Anthea Chen講師,在警界服務逾10年,出國留學是一直以來是個人夢想,因為工作、學歷以及疫情緣故,準備了五年才正式出發,本次講座主要分享講師前往英國進修學習經驗,講述碩士班入學條件、學期制度、上課模式以及成績評量方式,在生活上食衣住行等生活小秘訣。歡迎計劃前往英國留學的學生與一般民眾連線參與!


英國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位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市,成立於1583年,列於英國第六位的古老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具備豐富的教育歷史與培訓知名的傑出校友而聞名。 (本講座不特別錄影,欲參加者請把握機會!)


會議時間:9月2日(六)14:00至15:30

會議連結:Google Meet 線上視訊會議室


詳情請洽(02)2707-1008,請事先報名與提問,活動當週將寄email給予線上會議連結資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kuWA4LPQRmnkodyV9



因參與名額有限,報名前請先確認是否能如期參加,以免占用名額、影響他人報名權益。


  • 北市圖92「英國愛丁堡留學經驗分享」線上講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B37CD838D9EEAB4

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中国医生给我们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中方医生(右一)正在为乌兹别克斯坦患者做眼科检查。
  本报记者 邢 雪摄

  乌兹别克斯坦眼科显微外科专业实用医学中心撒马尔罕分支机构的手术楼外,悬挂着一块印着中乌两国国旗的牌匾。不久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专家组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启了为期18天的“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撒马尔罕是其中一站。

  近年来,“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带着中国医疗团队、设备和技术走出国门,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合作,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去年9月,中方在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宣布“未来3年为本组织国家的民众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此次中方专家组赴乌就是落实这一承诺的重要举措。活动期间,中乌防盲合作中心正式成立,将进一步增进相关学术交流,推动双方医疗卫生领域长期稳定合作。

  “中国医生的技术真好”

  一大早,当地等待就诊的民众就在手术楼的长廊里排起了长队。他们之中有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嫩的儿童。

  68岁的拉贾布·伊布拉希莫夫也在队伍中,白内障已经折磨了他3年。他微笑着向记者招手。半个月前,他从电视上看到中国医生要来撒马尔罕义诊的消息,便十分期待。在他看来,中国医生拥有丰富的经验,技术更为可靠。“感谢中国,感谢中国医生给我们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据中方专家组领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鲍永珍介绍,当地前来诊治的白内障患者病情大都较为严重,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的患病比例也很高。此外,当地儿童患者较多,这意味着手术的复杂性会极大增加。“这些特殊情况,我们在国内一年也碰不上两例,但在这里却十分普遍。”

  年近七旬的安瓦尔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从手术室走出来。与每个刚做完手术的患者一样,她忙不迭地向中国医生们致谢,情绪很是激动。“中国医生的技术真好,准备时间短,手术也很快。”安瓦尔说,自己从撒马尔罕附近的小城专程赶来做手术,“如此高水平的中国医生给我免费治病,以前想都不敢想。”

  撒马尔罕州州长图尔季莫夫感谢中方无私帮助,感谢中国医学专家千里迢迢来到乌兹别克斯坦,相信“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更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和幸福。

  “我们之间的合作十分顺畅”

  中国医生的微信朋友圈里,到处可见开展义诊的成功和喜悦。义诊第一天,专家组一大早从乌首都塔什干乘4小时火车赶往第一站古城布哈拉,紧接着就与当地医院洽谈、做检查、整理和为手术室消毒。中方团队主要负责眼科手术,当地乌方团队负责提供场地等后勤支持,双方当天就完成了17台手术。几天后,中乌双方团队熟络起来,多的时候一天能完成56例白内障手术。

  护士高文婕时常在微信“步数排行榜”里名列第一,而她的活动范围不过是一间小小的手术室。“工作强度比较大的时候,我8个小时在手术间里走了1.8万步。”她说,“只要能帮助当地民众,我们就不觉得累。”

  记者见到专家组一行时,大家个个神采奕奕,脸上丝毫看不出已经做了几十台手术的疲惫。乌方护士趁休息时,掏出手机和中国医生合影,大家也都一一笑着配合。

  中方专家组的敬业精神,乌兹别克斯坦眼科显微外科专业实用医学中心撒马尔罕分支机构负责人博提尔·图赫塔耶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中方专家勤劳努力、不怕挑战。他们尽心尽力,每天都是最早到达,最晚离开。”图赫塔耶夫感谢中方专家对当地医生的帮助,“我们这里的医生们只要有空就会去手术室观摩学习,遇到疑问就向中国专家请教。我们之间的合作十分顺畅。”

  “我们能感受到他们传递的情谊”

  清理消毒、滴散瞳液、上麻药,使用超声波探头去除浑浊的晶状体、植入人造晶状体……在中方专家流利的操作下,一整套手术十来分钟就能完成。

  “我们当地医生每天只能做5台手术,中国医生能做50台,大家都惊讶不已。”图赫塔耶夫感叹道,“如此高的效率实在是不可思议!”

  不到30岁的费勒是乌兹别克斯坦眼科显微外科专业实用医学中心撒马尔罕分支机构的青年骨干。中国专家组2019年在塔什干义诊时,他当时正好在塔什干一家医院读研。看到中国医生“没有一个多余动作”的技术,费勒赶紧打电话给家人,让他们带着外婆专程从撒马尔罕赶来看中方专家的门诊。

  “直到现在自己能独立做手术了,我才知道中方专家有多厉害——速度快、质量高,病人受的苦就少。”这次,费勒在中国专家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第一台完整的白内障手术。说到这里,费勒特别感动:“他们每一位都特别谦虚、平易近人,每次向他们请教都能得到及时回答。每次中国专家来,都能给当地的眼科医疗带来巨大变化。这次中方还投入了很多精力培训当地医生。”

  乌方伙伴的信任、乌方民众的感谢,都让中国医生们备受鼓舞。“时隔近4年再次来到乌兹别克斯坦,竟然还有患者认得我,老远就向我招手问好。”鲍永珍说。201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曾派遣专家组到当地义诊,鲍永珍当时也是带队人。

  高文婕说,每天傍晚清理工作全部结束准备回驻地时,还有患者等在门口,就为了向中国医生道一声感谢。“他们把右手放在心口上,微微向我们鞠躬。那一刻,尽管语言不通,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传递的情谊,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撒马尔罕州卫生局局长朱曼尼约佐夫·达夫隆别克表示:“我们的医疗机构都希望能与中方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期待双方的合作越来越深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4日 0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14/c14739-40055760.html

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

中国过敏防治周:关注生活方式 减少过敏困扰

今年的8月7日至13日,是第八个“中国过敏防治周”,主题是:“关注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预防过敏”。

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有30%至40%的人曾经或正在遭受过敏性疾病的困扰,且过敏性疾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长山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过敏是遗传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不能算遗传病,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同时,因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改变带来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和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加重等,已引起世界各国变态反应学界的高度关注。

“比如,极端天气导致的洪涝等使大面积居住区域被水浸泡,导致室内外空气中霉菌含量增高,霉菌过敏性哮喘发病率升高。再比如,气候变暖可以使花粉播散季延长、花粉产量增大,雷暴天气可以使高致敏花粉细颗粒在空气中的浓度升高,增加公众接触花粉并引发花粉过敏的概率。”刘长山说。

此外,刘长山表示,除了气候和环境因素以外,现代生活方式中的许多因素日益成为诱发过敏的“元凶”。例如,精致的生活方式和频繁使用洗涤用品等,破坏了人们天然的皮肤保护屏障和消化道自然屏障,使得各种皮肤过敏和食物过敏出现。

刘长山还表示,接近自然,调整生活方式,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重要途径。同时,增强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主动规避过敏诱因,能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频繁过敏患者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过敏原,避免接触;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随身携带“救命药”;避免频繁使用抗生素;儿童要多接触大自然,家中少用消毒液、清洁剂等。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13/c14739-40055466.html

藏毒露餡/毒嫌遇臨檢支吾其詞 北市保大警眼尖查獲毒品咖啡包

臺北市保安警察大隊日前於信義區市民大道上執行路檢勤務,攔停一名機車騎士,在員警查證身分時,廖姓駕駛雙眼直盯隨身手提包,眼尖員警見狀,在其包內查獲大量印製「知名卡通角色」、「超人」包裝之毒品咖啡包,當場人贓俱獲,依法究辦。

北市保大中隊長張林傑指出,員警攔停機車騎士詢問姓名時,因攜帶大量毒品咖啡包遇警盤查神情緊張、額頭不斷冒汗,聲稱「忘記本名、行李箱故障」等推託之詞且目光直盯手提包,員警研判不單純,隨即在廖嫌攜帶包包內查獲第二級毒品搖頭丸咖啡包及第三級毒品愷他命共計44包違禁品,「警察」、「超人」本應是社會的守護者的形象,卻遭廖嫌用作毒品包裝的圖案,企圖吸引青少年購買使用,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法辦。

 臺北市保安警察大隊呼籲,近年新興毒品越來越氾濫,有些毒販會將毒品偽裝成咖啡包、小熊軟糖等包裝態樣,吸引青少年吸食。為保護青少年遠離毒品危害,衍生後續偏差、犯罪問題,警方將持續加強查緝毒品案件,貫徹政府「反毒」的決心!

  • 咖啡包樣式1
  • 咖啡包樣式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8848F0C37096CB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