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第1246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2年6月底臺北市轄內設置行人專用清潔箱計1,984個;112年1至6月清除排水溝幹支線淤泥計3.6萬公噸,同期督導檢驗及抽查公廁計2.0萬次,較上年同期增加4.0%。

        為打造乾淨舒適的居住環境,臺北市政府持續精進市容清潔維護作業。依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統計,112年6月底臺北市轄內設置行人專用清潔箱計1,984個,較上年同期增加185個(10.3%),同年1至6月整頓髒亂清除死角處計648處;又為確保排水溝渠排水順暢,避免造成積水滋生病媒蚊、散發惡臭,同期清除排水溝幹支線淤泥計3.6萬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133公噸(-0.4%)。

        另為能讓市民享受舒適、潔淨的如廁空間,市府推動公廁管理法制化,於111年訂定全國首部公廁管理地方專法「臺北市公廁環境衛生管理自治條例」,以提升公廁品質,截至112年6月底臺北市轄內建檔管理公廁計7,081座,較上年同期增加25座(0.4%),同年1至6月督導檢驗及抽查公廁計2.0萬次,較上年同期增加755次(4.0%)。觀察107至111年上述公廁管理情形,其中108年因配合環境部(前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專案計畫加強巡檢,致督導檢驗及抽查次數6萬次;至其餘各年,亦均逾3.8萬次。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302BF185C4D9CDE

眼部扫描能提前七年预诊帕金森病

  科技日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摩菲眼科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确定了一组标志物,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7年诊断出帕金森病,这些标志物可通过眼扫描识别。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杂志《神经学》上。

  医生们很早就知道,眼睛可作为身体其他部位的“窗口”,显示身体健康状况。高分辨率的视网膜图像现已成为眼科护理中的常用手段,尤其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OCT扫描就能生成视网膜横截面,精确度达千分之一毫米。

  这些图像对监测眼睛健康非常有用,但它们还有更大的价值,因为扫描视网膜是查看皮肤表面下的细胞层的唯一非侵入性方式。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使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准确分析大量的OCT和其他眼扫描图像,所需时间大大少于人类。通过使用机器学习,计算机仅从这些图像中就能发现关于整个身体的隐藏信息。

  这项研究证实了先前关于神经节细胞—内网状层(GCIPL)明显变薄的报道,并首次发现了较薄的视网膜内核层(INL)。研究进一步发现,这些层的厚度减少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GCIPL萎缩的进展是由帕金森病的大脑变化驱动的,还是INL变薄先于GCIPL萎缩。厘清这一机制,将确定视网膜成像是否可支持帕金森病患者的诊疗。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3/c14739-40061989.html

北市圖9/10留學講座 留學法國,邁向國際職涯的第一步!

北市圖總館留學資料中心於9月10日(日)14:00邀請法國教育中心曾馨弘代表帶您了解法國高等教育制度、如何以臺灣文憑申請法國學校、留法生活帶來的生命體驗,以及完成法國學業後的未來發展可能。同時本次講座亦安排留法校友現場分享,講述在法學習與生活經驗,由賴柏瑋講師分享法國巴黎文理大學財務工程所碩士班學習經驗與課程內容介紹,當地日常生活訣竅,實習經驗以及留學帶給自己的啟發。

 

法國巴黎文理大學(Université Paris Sciences et Lettres;英語:PSL University),創立於2010年,該校組成包括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國立巴黎高等化學學校、巴黎第九大學、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居里研究所、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等名校,受到國際留學生青睞擁有相當豐富的教學及研究資源,歡迎期許自己有不同未來的同學,前來一窺究竟!詳情請洽(02)2707-1008,網路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yDBYP2LBfLFuccxg8

 

 

★特別提醒:本場講座人數限額120名,請事先線上報名,若當日已達限額人數恕無法直接入場。

★因講座名額有限,報名前請先確認是否能如期參加,以免占用名額、影響他人報名權益。

  • 北市圖910留學講座 留學法國,邁向國際職涯的第一步!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467AC45B4A348CB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AI透过胸片估测患者年龄

  科技日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AI)模型,能利用患者的胸部X射线影像准确估计其实际年龄。更重要的是,当发现估计年龄与真实年龄出现较大差异时,AI还可揭示患者罹患慢性病的情况。此项发现标志着医学影像学的巨大飞跃,为改进早期疾病检测和干预铺平了道路。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柳叶刀·健康长寿》杂志。

  在最新研究中,大阪公立大学研究团队首先创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用于查看健康人的胸透影像来估计其年龄。然后,他们将该模型应用于已知疾病患者的胸透影像,以分析AI估计的年龄与每种疾病之间的关系。鉴于利用单个数据集训练AI容易出现过度拟合现象,研究人员从多个机构收集了数据。

  在2008—2021年间,研究团队共从36051名接受体检的健康人中收集了67099张胸透照片。所开发的模型显示,AI估计的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通常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会被认为准确率非常高。

  团队还从另外两个机构的病患那里收集了34197张胸部X射线照片。结果显示,AI估计年龄与患者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呈正相关。换句话说,AI估计的年龄与实际年龄差别越大,个体患这些疾病的可能性就越高。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2/c14739-40061159.html

帮孩子走出学习困难泥淖(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图为王琳在为前来就诊的孩子作检查。
首都儿研所供图

图为儿研所保健中心的候诊大厅。
首都儿研所供图

张丽丽的门诊有个特点——慢。

那句“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的调侃,绝对用不到她身上。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丽丽出学习困难门诊时,给每个患儿问诊的时间,平均都在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白天的门诊,经常到晚上10点多才下班。这也是该门诊共同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会尽可能耐心地听每位家长的诉说,因为他们想表达得很多,所以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我希望给每个患者解决掉问题,问得也比较细。不光问孩子,还得问家长。”张丽丽说,来学习困难门诊的孩子,差不多背后都有一个因孩子学习问题而饱受折磨的家庭。

康康的故事

张丽丽记得,康康(化名)来就诊时上三年级。“他是个爱说话的孩子,喜欢与我分享他在学校和家里一些有趣的事。”张丽丽说,在发现学习困难之前,康康家里就因为康康的问题不得安宁。

上幼儿园时,康康活泼好动,不午睡,使得周围的小朋友没法睡觉。老师不得不让康康妈妈在午睡时把康康接回家,下午再送过来。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有时不一定能及时接回康康,所以因为接送问题经常发生争吵。在家里,爸爸训斥康康成为常事,很生气时还会动手打康康。妈妈因为这事没少哭过,多次与爸爸沟通均收效甚微。

学习困难,从康康上一年级时开始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作业心情好的时候能写,心情不好就不写;学习成绩班级倒数,脾气还大……

二年级时,康康被诊断为多动症,曾服用西药治疗3个月,后因食欲下降停药。到了三年级,康康的情况更加严重了:作业在托管班完不成,到家后会写到很晚,结果影响了睡眠及第二天听课状态;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经常发生冲突,老师总是给康康妈妈打电话;妈妈这边呢,因为担心康康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上班时总是提心吊胆。

“我给康康复查了注意力,仍属于中度多动症,就建议康康妈妈恢复用药,坚持用药。”张丽丽说,连续用药3个月后,康康注意力明显改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与用药相配合的是倾听和引导。“寒假期间他妈妈来复诊,说康康睡眠不规律,不能按时服药,作业写得很费劲,玩电脑时间长,好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只有等她晚上下班回来陪伴写作业,作业才会完成得快一些,使她疲惫不堪,有时因为学习也会训斥康康,与康康爸爸发生争吵。”张丽丽说,“康康妈妈当时说:‘我也知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可是他就是不写作业,好好提醒根本不听,不发火不行。时间一长,我感觉自己要坚持不住了。’”

对此,张丽丽建议她要尽量让康康的作息时间规律起来,增加每日户外运动时间,限制上网时间,连续服药。“在随后的复诊中听到康康妈妈说到孩子的进步,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张丽丽说。

通过这个病例,张丽丽总结道:“早期开始培养孩子专注力很重要,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在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过程中,需要家长与孩子很好地互动交流。这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很关键,对语言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时,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很重要。“家人之间应充分沟通,保持一致的养育观念和态度。”张丽丽说。

“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满教室跑。”

“数学总是比同学差,一个简单乘法,讲了三四遍还是不会。”

“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天天看手机,越批评越叛逆。”

类似康康的案例,保健中心的学习困难门诊每天都会遇到。自去年5月份开设以来,该门诊已经接诊了约8000名患者。

进入保健中心所在的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儿保楼8楼,记者看到,宽敞的候诊大厅窗明几净,拐角处的绿植青翠欲滴;设计成几何图形的座椅,童趣盎然;书架上摆放着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绘本,任小朋友翻阅;墙上的益智玩具,吸引不少小朋友去玩耍。“一来减少患儿恐惧,二来尽量减少屏幕暴露。”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执行主任王琳说,“不然他们候诊多长时间,可能就会玩多长时间的手机。”

在诊室外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

“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专病门诊”并不能一次性解决一切学习问题,而是通过多方面的检查评估,明确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排查影响学习表现的疾病状态,并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进行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促进儿童青少年更好地发挥潜能、全面发展。

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张建说,患者来的时候首先进行甄别。“学习困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病,比如多动症、抽动症,智力发育有问题、语言发育有问题,我们给它筛出来,该怎么治就怎么治;一种是有心理问题,包括孩子的生长环境、家庭、学校等氛围都在发生影响。所以这个门诊不单纯是针对孩子,还针对家长。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家长的问题。”他说。

“对于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关注生理健康,更关注心理健康。”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刘中勋说,“这三个方面的健康,老百姓哪一方面有需要,我们就致力于哪一方面。学习困难门诊就是回应百姓需要而开设的。”

刘中勋表示,针对当前儿童家长的迫切需求,儿研所保健中心开设了孤独症、多动症、学习困难、运动体能、养育照护等一系列特色门诊。“我们将继续着眼当前我国儿科医学和儿童保健的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践全生命周期、多维度发育保健服务内涵,促进儿童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他说。

让孩子能学、会学、想学

王琳表示,为了对来门诊的孩子进行鉴别,医师要与他们和家长交流很长时间。“我们在桌上放一些玩具,让宝贝先做几个游戏,再去书架找本书。”她说,“一来让他们放松一些,二来借此看看智商水平。”

然后,王琳往往让孩子拿着书到外面去,她和家长单聊。“要问的方面很多,比如妈妈孕期的情况,孩子出生的情况、成长的环境等。”王琳说,聊完之后会进行初步鉴别。

学习困难往往是三种情况:不能学、不会学、不想学。

“如果是不能学,孩子有基础疾病,比如发育迟缓,多动症,我们要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果是不会学,我们对孩子的养育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发现往往反映出从小父母在养育照护方面的缺失,如忽视、过度屏幕暴露、社交不足、不良行为习惯等,都可能是导致学习能力低的原因。”王琳说,“接着我们会积极引导家长和孩子分析,到底为什么不会学,是不预习复习,还是对这个课程就不喜欢,然后我们跟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对不想学的孩子,“我们往往首先教育家长,要学会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长,比如不要报那么多课外班拔苗助长,给孩子设立一个合理的够得着的目标,不然孩子无法从完成和肯定中获得激励;还比如,我们对家长谈跟学校如何进行良好的互动,因为孩子每天一半时间是在学校,建立良好的同学圈、闪光点获得老师同学的肯定……这些精神滋养将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内驱力。”王琳说,“这个过程中是更重要的是解决孩子心理性的问题。”

据张丽丽观察,门诊中约1/3的孩子是因家长焦虑而来的,“有一种病叫妈妈觉得我有病”;2/3的孩子确实是因疾病导致的学习困难。而这2/3中,确诊多动症的孩子又占到了2/3。

多动症的学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就是家长们经常抱怨的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小动作多等,有些还合并情绪障碍等问题。据《2021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蓝皮书》的报告,全国约2300万儿童青少年遭受多动症的困扰。

“多动症是一种起病于童年期、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张丽丽说,“从病理上来说,1/3患儿到青春期就能自愈,1/3到一半的人到成年期仍会有症状,若不影响社会功能,后期就不用服药了。”

探索家庭养育指导新模式

儿研所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之后,吸引了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注意。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中科院心理所都来洽谈合作。

“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中,学校、家庭、医院和社会,必须拧成一股绳,才能多维度地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王琳说,比如与清华大学在儿童学习治疗上,与北京师范大学在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的研究上进行合作,并与北京语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基于儿童早期发展和科学养育照护的技术积累,儿研所一直在探索家庭养育指导的新模式。

“儿童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困难问题,都跟早期的家庭养育有很大关系。在诊治这些孩子的同时,如何让父母能共同成长为合格的养育人,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王琳说,在此过程中,要针对家庭、学校和医院进行综合的干预、引导和管理,遵循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接受孩子在天赋上的个体差异,多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来自家庭、老师和社会的精神滋养和人文关怀,形成温暖的“家—校—医”促进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出孩子的早期成长潜能。

对此,儿研所聚焦生命早期的发展关键期,建立以“全面健康”为目标的发育保健新模式,在体格生长、智能发育、运动体能、心理行为等多维度发育保健工程方面,在适宜技术集成、技术体系推广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在量表标准指南规范的制定方面,继续发挥优势,为国家为儿童健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康康的学习状态平稳,已经走出了学习困难的泥淖。张丽丽很欣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喜爱或者擅长的领域,因势利导地开展学习能让孩子感受到得到尊重,往往会有奇效。每个孩子天赋不同,家长要学会等待,不要过于焦虑。”(本报记者 熊 建)


解码学习困难(链接)

王 琳

近两年来,国内开设学习困难门诊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河北等地。

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常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意志力薄弱,在阅读、表达、书写、计算等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低于该年龄所达水平,且症状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从广义上来讲,学习困难是由智力问题、视听感知觉异常、神经功能损害及情绪行为问题、教育不利因素等造成学习不良的综合征。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特定的学习障碍,即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获得方面失调而导致这些方面出现的显著困难。

我国学龄儿童的学习障碍患病率为10%左右,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学习困难成因错综复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生物学因素有遗传、神经结构和功能异常、发育异常、神经系统异常、微量元素异常等;心理认知因素有语言认知功能缺陷、智力结构不平等、基本学习能力不足、情绪行为和注意力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等;养育环境因素有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方式不当、教师的低期望值以及同伴的关系不良等。

(作者为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执行主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2/c14739-40061012.html

臺北市莒光社宅入厝圓滿落幕 睦鄰增避車彎、公車智慧型站牌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住宅工程科
發稿日期:112年8月15日
聯絡人:張裕隆科長
聯絡電話:02-27772186#2699

臺北市莒光社宅入厝圓滿落幕 睦鄰增避車彎、公車智慧型站牌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與萬華區公所舉辦的「臺北市萬華區莒光社會住宅」好厝邊活動,已經圓滿落幕,現場除有安排表演團隊現場表演外,本府消防局、警察局及都發局等單位於現場設攤,並與里民溫馨互動,在地雙園里里長,以及多位在地議員也都來共襄盛舉。

莒光社宅鄰近萬華火車站及捷運龍山寺站,周邊還有龍山寺商圈,生活機能極佳,上下班及往來民眾多,施工期間亦透過好厝邊會議傾聽當地里長與各方意見,地方意見提出緊鄰萬大路的公車站牌,因在行車道路上,使得民眾上下車危險,因此本局增設避車彎,並協助交通局將舊式候車站牌改為公車智慧型站牌,讓民眾不僅能更精準掌握公車到站時間,上下車更加安全。另外,社宅南北兩側特地留設綠帶人行空間,提供鄰里通行,且社宅一樓挑高穿廊空間,可供民眾休憩或作為遮雨空間。

為提升附近社區停車便利性,社宅停車空間針對周圍里民享月票優惠,汽車每月4,800元、在地里民每月3,360元、周圍里則是每月3,840元。除社宅地下停車場外,1到4樓將進駐托育、日照及輔助醫療服務單位,提升社宅周邊鄰里民眾生活品質。另外,還有誠品生活時光進駐社宅,為在地增添人文氣息。

社會住宅要成為社區的好鄰居、好厝邊,除硬體及基礎設施外,社宅周邊景觀、社區紋理、在地發展脈絡亦須併同考量,因此本府推展「社宅社區好厝邊」專案,與鄰近里長、居民充分溝通,了解市民對改善市容景觀的想法,期待能滿足社宅周邊鄰里居民的生活需求。

入厝活動照片
莒光社宅外觀照片
公車停靠站改善
北側人行空間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99BE13FAAB7BD61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让留守儿童的童年更美好(暖闻热评)

  关照留守儿童细腻敏感的精神世界,给他们一个温馨的港湾,还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事件】卢婕是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卢屋村“童心港湾”的一名“童伴妈妈”,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常态化亲情陪护。在卢婕的陪伴下,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乐观,享受着童年的美好。

  【点评】

  要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取得他们的信任,并非易事。卢婕回忆,初次见面时,卢屋村的10多个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敢说话,有的甚至躲到了桌子底下。定期家访校访、周末陪护辅导、开展志愿活动……卢婕倾情付出,给予了孩子们情感的抚慰,也深受孩子们信赖。爱的种子,深埋于心,如今生根发芽,带来无限的惊喜与温暖。

  “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父亲给我的那一个眼神”“那个拥抱和那句话,一直给我力量”……曾经,一个留守儿童的作文《我太爱那件礼物了》,让人们看到一颗颗渴望陪伴的孤独心灵。卢婕说,“我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所以很能理解他们”。陪伴留守儿童,补齐缺位亲情,正是“童伴妈妈”的职责所在。同时,卢婕的故事也启示我们:关照留守儿童细腻敏感的精神世界,给他们一个温馨的港湾,还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爱留守儿童,体现着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是一项良心工程、社会工程。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模糊群体,而是无数鲜活个体。我们推出各项关爱政策,也要触达每一个具体的孩子,给他们以心灵的关怀、精神的慰藉、成长的守护。《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从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力量等方面织密“关爱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在村(居)一级设置“儿童主任”。目前,我国已有66.7万名“儿童主任”,基本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他们是家庭、学校之外离孩子最近的人,也是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环。

  现实中的留守儿童,有的亟待物质救助,有的呼唤心理疏导;有安全教育的需要,也有权益维护的诉求。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到实处,要洞察他们的诉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现在,各地涌现出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比如,有些地方设立下午“四点半课堂”,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提供教育托管服务;有的地方组织游学活动,引导留守儿童见识更大的世界;还有的地方请检察官给留守儿童开展法治教育,为他们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对千千万万的留守儿童来说,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关爱留守儿童,是要付出百倍耐心和努力的事情。只有更准确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并以更加高效、专业的方式,将各方面的爱心有效整合,才能让祖国的每一个花朵都在社会的温暖中尽情绽放。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1日 06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1/c14739-4006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