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儿童讲故事的奥秘

编者按

每到开学季,幼儿园的“小萌宝”和一年级的“小豆包”,都少不了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少孩子在学校,不敢和老师沟通,不会和小伙伴交往;在家里,说不清楚学校发生的事情,道不明白老师布置的任务……语言既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产物,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儿童快速适应校园生活离不开良好的语言能力。本期《语言文字》特邀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为父母和老师支招,共话在数字时代,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能力。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孩子天天追着大人讲故事,家长也天天讲,可是为什么孩子会讲的故事却寥寥无几?对同一件事情,不同孩子的表达水平为何会相差甚远?比如,有的小朋友在叙述时语言流畅而又生动,逻辑清晰,绘声绘色,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有的孩子却语言不顺畅甚至不成句,句法逻辑混乱,说不清楚事情的基本梗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还要从儿童的叙事能力开始。

1.叙事是复杂的认知过程

叙事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的能力,是一种脱离语境而进行的有组织地表述的语言能力。人们通过叙事了解世界、述说世界,并在相互的讲述中交流沟通,实现信息交换。叙事不仅是语言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一般而言,我们将叙事能力分为口头叙事能力和书面叙事能力。在口头叙事时,说话人需要从记忆系统中启动与叙述主题相关的知识、选择恰当的词条或者表达概念。说话人不仅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句子,还要考虑所说内容的组成与结构,最后才能条理清晰有层次地向听话人讲述内容。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更应当关注其口头叙事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大班,口头叙事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教学工作。

叙事能力是儿童发展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叙事能力这个指标可以预测未来儿童的学业发展趋势,它与儿童入读小学后的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五岁儿童的叙事能力可以预测其八岁时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叙事能力对儿童社交沟通以及自信心建立等都有重要影响。

2.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叙事能力随语言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最初是单一句子表达,之后逐渐表现为句群表达。具体而言,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序”的三岁前。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积累阶段,主要是完成词汇、短语、句子等语言要素的习得。有研究者认为,两岁之前幼儿叙述的内容基本是所见和所经历的事情,有较强的情景依赖性。两岁左右的幼儿能够和大人一起叙述过去的经验和生活故事,但大多是不完整的事件,没有太强的条理性,需要大人辅助和提示的成分较多。一般情况下,儿童三岁以后开始尝试表述一个完整事件,并逐渐摆脱自身经历的限制,能够初步运用想象和虚构来讲故事,重新组织编辑“事实”。

第二阶段,“简单”的四岁。四岁儿童的语言能力变化显著,能够使用时间和指称用语,并且掌握了很多抽象动词,可以把动作描述得更加准确。在成人的帮助下,四岁儿童可以叙述他们的生活故事,故事比较简单,甚至不是完整的句子,主要通过简单的对话形式来完成叙述。大多数时候,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在讲述图画故事时,信息是零散堆砌的,没有清晰的逻辑。

第三阶段,“完整”的五岁。五岁是儿童叙事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孩子基本可以独立叙述,具备了初步的讲述能力。儿童叙事时能够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进行修饰,语言比较生动;语篇长度更长,故事情节完整,并且有一定的顺序,情节连贯,重点突出。在这个阶段,孩子看图讲故事的能力突飞猛进,不仅能够把握主要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梗概(开头、发展和结尾),而且有清晰的故事逻辑。

第四阶段,“丰富”的六岁。六岁儿童基本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讲述,独立讲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并且情节曲折,具有事件发展的高潮,能够说明发生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在讲述中,儿童会运用一定的技巧,如用设问的方式,故意提出问题,与听话人进行互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内在情感及其变化。

3.影响儿童叙事能力的因素

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家长困惑,可以从儿童的内在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这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内在个体因素即儿童自身的能力水平,是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根基。认知能力决定叙事内容。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儿童对很多事物的观察已经不局限于形状、颜色、大小等,开始关注事物的具体细节特征,可以用语言表达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儿童甚至利用自己的想象去讲述一个虚构的小故事。例如,小朋友会说:“假如,我有一个巴啦啦小魔仙的仙女棒,我就要用它……”

语言水平影响叙事完整性。儿童为了向不在场的听话人描述一件事情,就必须能够选择恰当的词语、明确的指代,并且熟练地使用连词,把故事的梗概表达清楚。

情感态度制约叙事深度。儿童逐渐对信念、愿望、情绪等基本心理因素有了理解,开始学会理解、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等心理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儿童的叙事也是自我情感表达的过程,表达对于自身、对于外在客观世界的感情。比如,孩子会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理解他人情绪和情感是很多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在表达上的一道坎。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因素即儿童的语言生活环境,是儿童叙事能力成长的催化剂。成人的语言输入,特别是母亲的语言输入,间接影响着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儿童在与成人的言语互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模仿,逐渐理解话语的含义,同时也获得句法的规则。在叙事话语中,儿童不仅模仿成人的语言,有时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生成新的话语。比如,“有一只淘气的小老鼠,突然之间蹿到了我面前,吓了我‘两’大跳”。

家庭文化环境也会对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藏书量和家庭读写环境等都对儿童叙事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在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并进行针对性讨论的家庭中,孩子的叙事能力要优于较少读书的家庭。

4.如何培养儿童叙事能力

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儿童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家长应鼓励儿童与同伴、成年人多交流、多互动,并且对孩子的交流给予积极回应。小朋友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幼儿园集体活动中,都有很多需要叙述表达的内容,这些不同的情境,对儿童叙事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选择有趣、灵活的交流话题。与听话人在对话、讲故事、阅读分享、听说游戏等丰富的语言活动中,小朋友对感兴趣的话题表现得更加活跃,语言交流的兴趣也会特别高。家长可以选择有趣的、适合小朋友的话题进行提问,给孩子创造深入思考、细致观察的机会。

提供适宜、丰富的儿童读物。家长应当鼓励幼儿主导阅读,在与儿童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保证充分的交流时间和质量,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次数,对一些新词语加以解释,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家长多鼓励儿童讲述听过的故事,这也是培养儿童叙事能力的有效办法。

叙事能力不仅能准确反映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也是鉴别儿童是否存在语言障碍的重要指标。在从口语能力向读写能力的过渡中,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不容小觑。

(作者:段海凤,系中央民族大学中文学部讲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10/c14739-40074126.html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山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日在临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有关情况。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表示,目前,该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确保基层“有馆、有人、有服务”。

马立新介绍,2021年12月,山东省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首批建设省份。一年多来,山东省在管理体制、服务体系、支持保障等多方面实现“五个新突破”。

一是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省、市、县三级中医药管理机构改革同步推进,卫生健康委(局)均加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主要负责同志兼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药管理科(处)室和人员编制均实现倍增,中医药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是医保支持政策实现新突破。遴选中医优势病种99种,对以针灸及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为主的99个病种,开展中医日间病房试点,围绕项目定价、病种遴选、费用结算等环节打出改革组合拳,既引导医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又减轻了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推动各市中医医疗机构基本医保住院比例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三是服务模式创新实现新突破。134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面实施“中医经典、治未病、外治、康复和护理”五个全科化,制定6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19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在全省推广普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中医类医师数分别达到4.52人、3.42人,确保基层“有馆、有人、有服务”。

四是优势专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创新开展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已建成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28个,涵盖15个专业、657个成员专科,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第一批集群与建设前相比(建设周期为3年),门诊、住院人次分别上升27.3%、42.7%。

五是群众诊疗体验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将中医药特色疗法融入“四进四送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共开展相关活动1万余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全部实现精准预约诊疗、一站式服务、床旁出入院、诊间结算,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实现中药代煎配送到家全覆盖,全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山东省医保局二级巡视员李元芝介绍,该省将1381种中成药、892种中药饮片和符合条件的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取消中药饮片个人先行自付比例,降低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制剂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分别到10%和15%以内,更好满足群众治疗需要。

他也表示,首批21种中药饮片集采结果已于今日落地,今年还将启动200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集采,“努力让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09/c14739-40073955.html

臺北市金婚表揚 見證婚姻的堅韌與幸福

發稿單位:人口政策科

發稿日期:112年9月9日

聯 絡 人:林峯裕科長

聯絡電話:02-27256258


臺北市政府今天在台北晶華酒店辦理金婚表揚,由民政局陳永德局長表揚68組結婚超過半世紀的金婚夫妻,其中有3組白金夫妻婚齡逾70年,婚齡最長的夫妻結婚滿82年。金婚夫妻們手牽手來參加活動,從金婚夫妻充滿甘苦的成家歷程,可以見證婚姻的堅韌及家庭經營的不易,共同患難讓彼此感情更堅定,也更珍惜對方,婚姻和家庭的經營需要真心付出與互相理解,才能攜手度過人生的起伏。

為鼓勵家庭世代傳承及互動,傳達共同經營美好家庭生活的理念,臺北市政府除了辦理表揚典禮,還特別安排金婚夫妻拍攝全家福照片,各家族成員為了家中長輩齊聚一堂,無論是用心準備拍照道具或安排拍照服裝,都能感受到金婚夫妻「家的凝聚力」;拍照過程中,金婚夫妻的肢體互動和眼神交流,更流露了夫妻逾半世紀的愛意和默契。


社會支持,家庭是最大助力

婚姻和家庭的經營是一場艱辛的挑戰,無論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角色分工,或是現代的性別平權家務分工,伴侶間的支持、理解和溝通都是維繫幸福婚姻和家庭的關鍵。共同的價值觀與良好的家庭責任分工,有助於伴侶及婚姻關係穩固,更是家庭功能發揮的關鍵。隨著高齡化及少子化的人口趨勢,家庭照顧的功能顯得特別重要,家庭是社會運作的能量來源,夫妻及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支持,更是社會發展最堅實的後盾。


陳永德局長特別在活動感謝金婚夫妻,肯定金婚夫妻為家庭付出的心力。臺北市政府期望藉由金婚表揚活動,喚起市民對婚姻家庭的重視,鼓勵年輕人尊親敬老,以金婚夫妻為榜樣,培養幸福的家庭價值觀,進而勇敢婚育、成就幸福家庭,為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6C6DD576152F1F0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

【走近最美医生】

   回想自己从事乡村医疗事业的47年,深深感到,我守护的不仅是村民的身体健康,还有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母亲曾告诉我,两岁那年,我右腿意外骨折,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没能力给我看病。难过至极的她坐在村头放声大哭,村支书见状,立马召集村里的共产党员,你一块我八毛地凑了20块钱,递到母亲手上时,只说了一句:“赶紧给娃看病”。正是这20块钱,让我像正常人一样站了起来,也就是这20块钱,改变了我今后的命运。

   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念叨:“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名医生,让没有钱的人都能看得起病,咱们一辈子也不能忘了老支书和那些党员的恩情。”于是,共产党员这个崇高形象就在我心底深深地扎下了根。

   高中时,我上了学校的医疗班。1976年,我高中毕业,村里突然流行麻疹,短短几天,就有4个娃娃夭折了,整个村子一片恐慌,失去娃娃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恨,恨麻疹像洪水猛兽毫不留情,更恨自己的医术浅薄治不了这种病。

   靠着平时积累的一点医学常识,我找来治疗麻疹的资料,结合一些药方配置了草药,自己先以身试药,确认没问题后,再苦口婆心地说服一个个家长让娃娃服用。就这样,麻疹病在村里慢慢得到了控制。

   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听到村民一句句感恩的话语,我满心自豪,不禁想起母亲对我说的那些话。如何不忘老支书和那些共产党员们的恩情,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苦练医术,当个好医生,把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

   要想把村民的病看好,就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医疗技能。村民需要啥,我就学啥,47年来,我记了80多本笔记,亲身体验的药物不下百味。

   刚学医那几年,为了体验针灸的手法和针感,我常常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有一次,母亲推开门,看见我的腿上扎了好多针,吓了一大跳,当她知道那是我在练针灸时,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心疼地说:“我的娃呀,那可是你的肉啊!”

   有时候,为了弄懂一种病,我整晚都睡不着觉,不是看书就是尝药,我想着,自己多受点苦,就能帮村民减少更多痛苦,他们来找我看病,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这些年,我经常自费到全国各地参加医学专业培训,寻访名医专家,拜师学艺。几十年来,我慢慢掌握了透皮疗法、走罐疗法、敲击疗法、火针疗法等,不仅患者痛苦小,花费也很少。

   曾经,村里李侃劳的孙子发烧,我去打针时娃娃不配合,在示意李侃劳把娃娃的位置摆正时,我下意识地拉了一下他的胳膊,他却疼得“哎哟”直叫。仔细询问才知道,李侃劳胳膊已经疼了大半年,只因不舍得花钱而不得不咬牙忍着。经过诊断,我发现他患的是肩周炎,我先用传统的火针疗法,再结合手法治疗,不到半小时,他的胳膊就能抬了,疼痛感瞬间减去很多。他激动地问我多少钱?我笑着说:“手艺活,没成本,不收钱”。

   村民邓朝刚,自2002年起,经历了4场大病。第一次因意外不慎被电锯割到后腰,尾骨断裂,手术后小肠仅剩下1.2米,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大便失禁。我得知后,便每天坚持去他家给他免费换药治疗,一天两次不间断,持续46天直至完全恢复;第二次他得了全身性皮炎,我专门调配好中药水,连续一个多月每天为他擦洗患处;第三次他突然站不起来,后被诊断为颈椎病,但又要花一笔医疗费,生活拮据的他只好又找到我,我用中药疗法并结合按摩、拔罐,大大缓解了他的病痛;第四次他突然晕倒,我给他联系专家,结果检查确诊为胰腺囊肿,考虑到他的家庭经济情况,我帮他联系了西安的医院,并垫付了他胰腺囊肿引流术的费用。

   行医47年,我接诊的病人超过10万人次,接生孩子500个。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人,我都一视同仁,因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在我眼里,病人只有患病的轻重之分,没有穷富之分。我也因此撕掉了这些年记的两个账本,给那些还不起账的人卸下精神负担,让他们能更轻松健康的生活,而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2016年6月,村里老人吴青云肚子疼,到卫生室来看病。在治疗过程中,老人和我闲聊,说自己的房子时间长了,下雨的时候有点漏雨。我听后心里就想,这么一个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还有心脏病、高血压,这要是下起连阴雨可咋办?得抓紧把房子漏雨的问题解决掉。可还没来得及张罗,3天后,村里就突降暴雨,我赶紧叫几个人往老人家里赶,刚把老人从房里背出来,房子就塌了。如果迟来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让我深思,村里留守老人那么多,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如何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就在那个月,我发动村里的共产党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主要是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志愿服务队从照顾村里的留守老人、重病患者,到帮收粮食、打扫街道卫生,再到外出给敬老院老人理发、唱歌、检查身体……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充实。

   这些年,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不断加大,我们村也建成了五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有化验、制氧、心电图等多种设备。过去给病人复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一个药箱一把伞,一双布鞋路上赶”。现在是“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如果有人需要,我们十分钟就能赶到村民家里。

   人的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的人生就是填满括号。47年来,老支书的恩情鼓舞着我,乡亲们的信任激励着我。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09/c14739-40073850.html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服务用心 养老安心(现场评论)

  在海拔4700米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是一栋不起眼的小楼。装修谈不上精致,硬件条件也不算完善,可生活其中的几十位老人精神矍铄、眉眼带笑。看到工作人员,老人们热情地打着招呼,透着熟稔。

  与老人们拉家常,几番对话下来,了解愈发深入。工作人员的细心贴心,让老人们在集中供养服务中心感到舒心又安心,几乎忽视了设施上的短板。

  工作人员的细心贴心,源自以老年人之心为心。不少老年人受限于身体条件、表达能力、活动范围等因素,生活中遇到了各种难题。以老年人之心为心,就要掌握他们的所需所求,化解他们的所烦所忧,这离不开悉心的观察、发现与总结。从他们的饮食习惯发现来自牧区的老人偏爱传统食物,于是反复调整菜单,制作特色餐食;注意到老人们看电视节目心情格外愉悦,就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带他们观看一些比赛,丰富日常生活……正是具备这样的“慧眼”,发现了日常生活细节中隐藏着的真实需求,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强化服务保障,助力老年人享受晚年。

  服务保障好老年人的生活,事不在大小,需要的是体贴周到。这种周到,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支持,更有精神层面的慰藉。有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看到这里的老人,时常会想起自己家中的父母长辈,“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应当把手里的工作做得更好”。在与老年人的频繁接触中,情感的纽带不断加强,促使大家更加懂得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时间长了,一些工作人员开始琢磨怎样把工作做到前头,由此出发,便会提前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想法,从而更好谋划和安排相关服务内容。

  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社会幸福指数和文明程度。幸福的关键,在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得到心理满足。养老服务,是照料上的多方发力,也是情感上的双向奔赴。用情温暖老人心怀,让服务内容更贴心周到,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调研的是养老事业,也启示我们,和群众打交道的工作都需要“将心比心”。不少时候,群众有困难,但未必能讲清说明自己的需求。群众工作要做得让人满意,就离不开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多多换位思考,摸清他们“想不清”“说不出”又切实影响到实际生活的难题。只有做到尽心尽责,付出真心真情,才能收获实绩实效。

  “那曲高寒,没有夏天,希望老人们的晚年都在春风里。”当地一位民政干部的话,让人感受到暖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需要不断增加养老供给、创新服务方式。越是在条件艰苦地区,越需要倾情付出。全社会共同行动、携手努力,一个值得期待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必将渐行渐近。

  (作者为本报西藏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8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08/c14739-40072995.html

樟樹步道「萬陽齊放」! 向日葵花海九月登場

  九月的微風輕拂,位於臺北大縱走第7段路線的樟樹步道也再一次以金黃色的向日葵為音符,在秋日的花田中演奏起悠揚的歌謠。


  大地處表示,樟樹步道花海為臺北市政府與當地居民長期合作之農村特色意象,每年透過種植各種開花植物,使步道沿線的廢耕農地蛻變為貓空地區的著名景點。而今年的「萬陽」向日葵似乎較往年更加精神抖擻,花朵們個個挺直了腰桿,以充滿正能量的姿態迎接前來賞花的遊客,花如其名地在草地上綻放出成千上萬的小太陽!


  大地處道路步道科蔡正發科長表示,民眾在賞花之際,也可以安排在地一日遊的行程,不妨搭乘貓空纜車眺望臺北城市美景,順道在貓空品茶談天,為旅途增添些許茶香;或者造訪指南宮,在參拜祈福的路途中洗滌心靈。此外,動物園也是極佳的去處,可以在接觸各種動物的同時,感受大自然的奧妙。


  在即將到來的週末,不妨帶著家人朋友一同前往樟樹步道,體驗向日葵的燦爛活力,並把你的美好回憶分享至社群,讓更多人感受這份愉悅!然而,賞花亦需護花,請勿進入花園或任意採摘,保護這片美麗的自然景色,讓每位遊客都能欣賞最原始的美。


  千萬別錯過這場秋日最動人的視覺盛會!欲知更多詳情,請查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或加入臺北大縱走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Trail),時刻掌握花海最新消息,讓我們在樟樹步道相見!

  • 向日葵近照1
  • 向日葵近照2
  • 向日葵近照3
  • 步道旁的向日葵
  • 明鏡池池畔花況
  • 梯田花景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6B3A4A367D0FFFB

北市圖吳大猷科學沙龍與您探索AI世界的未來

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了推展及普及科學教育,將在9月至12月於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辦理吳大猷科學沙龍系列講座。本次講座以「AI人工智慧」為概念主題,透過邀請專家學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相關知識,期待能激發民眾對於科學的熱愛與興趣。


系列講座共計辦理4場,9月9日(週六)首先透過核果智能科技的李厚均執行長分享AI人工智慧的趨勢與應用,帶領聽眾對AI科技有著初步的認識。10月21日(週六)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的呂欣澤助理教授,針對近期討論度極高的生成式語言模型ChatGPT,探討它的發展以及如何應用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當中。


11月18日(週六)交由新媒體藝術家郭佩奇老師與聽眾延伸更多AI科技的應用,以AI繪圖的藝術創作、未來發展與應用為主題,分享AI技術在藝術創作的可能性。12月2日(週六)壓軸登場的是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林日璇教授,將與聽眾分享關於元宇宙的相關議題,以希臘神話中的普羅透斯為題,探討在元宇宙中,虛擬分身與現實世界中的關聯。

 

本系列活動全程免費且不需報名,講座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及北市圖閱讀存摺點數30點,歡迎對主題有興趣的民眾蒞館聆聽。更多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吳大猷科學沙龍講座網頁查詢(https://tpml.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F0D7977836A8FE95)。

 

 

【AI人工智慧的趨勢與應用】講座資訊

時間:9月9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李厚均(核果智能科技執行長)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ChatGPT的應用與趨勢】講座資訊

時間:10月21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呂欣澤(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AI繪圖的藝術創作、未來發展與應用】講座資訊

時間:11月18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郭佩奇(新媒體藝術家)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普羅透斯效應:元宇宙中的虛擬身體】講座資訊

時間:12月2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林日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 吳大猷系列海報(2023)
  • 吳大猷單場海報(0909)
  • 吳大猷單場海報(1021)
  • 吳大猷單場海報(1118)
  • 吳大猷單場海報(120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4C6597F3EB4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