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开学以来这些疾病高发 健康提示请查收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23/c14739-40083669.html

2023年下半年医保改革热点扫描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2023年下半年医保改革热点扫描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2023年7月1日,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

  医保目录谈判药配备情况如何?新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有哪些看点……国家医保局22日召开2023年下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医保改革热点进行回应。

  谈判药为患者减负超千亿元 新一批药品耗材降价“在路上”

  覆盖罕见病用药、肿瘤用药、抗感染用药等治疗领域,2022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协议期内医保谈判药达到346种。

  “截至2023年8月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在全国23.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其中新增的91个谈判药已在5.5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2023年3月至8月,通过降价和医保报销,协议期内谈判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1097亿元。

  “共有388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包括224个目录外药品、164个目录内药品。”黄心宇在发布会上介绍,预计此次目录调整结果将于12月初公布,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最新版目录。

  日前,最新一批的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王国栋介绍,新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纳入40余个品种,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抗感染、胃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目前正开展报量工作。

  此外,新一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同步推进,拟纳入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两大类医用耗材。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已于7月份在全国落地实施。”王国栋说。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选结果也已经于5月在全国落地,覆盖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患者目前已经能够用上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据介绍,今年4月底至5月初,各地已全部落地口腔种植专项治理措施,种植牙整体费用从平均1.5万元降到六七千元。

  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更便捷 切实减轻群众护理负担

  目前,5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在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价格形成、动态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首轮调价方案已全部落地实施。

  王国栋介绍,将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向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等倾斜,同时推动检查、检验等物耗为主的医疗服务价格下降。

  为让群众更便捷地享受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待遇,国家医保局推动报销定点零售药店门诊购药费用,提高居民医保门诊保障水平。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副主任付超奇介绍,截至今年8月,32.09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普通门诊统筹结算服务,25个省份14.1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了门诊统筹报销服务。

  在推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方面,国家医保局指导各地继续落实持居住证参保相关政策,使更多人员在就业地、常住地参保;同时不断完善筹资待遇机制。据介绍,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2023年已经上升到640元,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医保补助今年已经达到3840亿元。

  “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居民医保年度新增筹资的一定比例用于加强门诊保障,让更多参保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家医保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副司长谢章澍说。

  目前,长护险制度试点已经扩大至49个城市。付超奇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3年6月底,长护险参保人数约1.7亿,累计超200万人享受待遇,年人均减负约1.4万元。

  “长护险制度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付超奇说,接下来将加紧研究失能等级评估管理、服务机构管理、经办管理、长期照护师培训培养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办法,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

  解决群众看病排队缴费难 守护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作为打通医保领域全流程便民服务的一把“金钥匙”,由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签发的身份标识“医保码”正为不少群众解决排队缴费难问题。

  “通过医保码,参保群众不需要携带实体卡证,就可以完成挂号就诊、医保结算、检查取药等服务。”谢章澍介绍,目前,医保码60岁以上激活用户已超1.3亿人,更多智能化适老服务正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针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等痛点堵点,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了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以简化办理材料为例,材料办理时限由原来45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参保人可通过线上申请办理,不用再“两地跑”。

  “截至8月底,已有56.68万人次享受线上转移接续服务。”付超奇在发布会上说,现在已征集到26个省份的便民举措144条,正在梳理并制定第二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实施方案。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副司长顾荣介绍,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保部门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9万家,追回医保相关资金63.4亿元。

  为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2023年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在8月已正式开启,今年首次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检查对象。目前,贵州、陕西、四川等15个省份已经开展检查工作,接下来飞行检查组还将入驻更多省份。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23/c14739-40083622.html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智慧病房可实现呼叫预警、患者定位、输液监测等功能;数字中医循经治疗机器人集成人体三维视觉追踪、深度学习、力感知等前沿技术,将传统中医经穴手法治疗与AI相结合;智慧药事云平台全流程为医生、药师、患者提供科学用药服务……2023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折射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展现了数字医疗的广阔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字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60多个城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码)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让居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也要看到,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短板与弱项,统筹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被充分激活,数字鸿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数据安全、隐私保障等仍面临挑战,数据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比如,在广西柳州柳北区桂景湾社区,群众的检查结果可自动导入“智慧公卫”随访系统,能即时查询,过去最快需要一星期才能出的体检报告,如今当天就能发给群众。在贵州贵阳观山湖区金华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完成心电图数据采集后,通过健康信息云平台上传,上级医院作出医疗诊断并反馈给卫生服务中心,整个过程仅需15分钟。推进健康信息应用,不仅能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搭建“快速路”,也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还应打破“数据孤岛”,畅通数据共享通道,实现数据统一标准、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在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后,居民就医数据实现县内共享认证,避免了重复检查的麻烦。整合数据资源,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优势,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不过,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安全治理贯穿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全过程,让群众无信息泄露之忧。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新征程上,加速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模式,群众就能少跑腿,并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2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22/c14739-40082945.html

凝聚社區力量,守護未來!山坡地自主防災和校園水土保持宣導持續舉行

  全球氣候變遷,台灣位處於天然災害眾多且發生頻繁的位置,每年度所經歷的颱風豪雨容易使山坡地區域致災,大地處委託國立臺灣大學天災中心團隊,推動山坡地社區自主防災及校園水土保持宣導,藉由相關課程,提升自主防災意識,教育民眾應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風險。

 

  今年度共計辦理8處山坡地社區自主防災課程,透過坡地災害知識講座、社區環境踏勘及沙盤推演等活動內容,讓社區居民更深入瞭解潛在的災害風險,提高在面對災害情況下的應對能力,藉由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凝聚防災共識,提升社區防災韌性。

   

  另為促進防災教育傳承,提高學生對水、土資源的保護意識,大地處持續與本市各級學校合作辦理校園水土保持宣導,今(112)年度計有8場校園宣導,藉由繪本導讀、校園探索及國內外案例分享,激發學生學習思考,落實防災教育深耕。

 

  大地處坡地住宅科徐瑞億科長表示:「本年度將辦理8處山坡地社區自主防災課程及8處校園水土保持宣導,相關場次業已報名額滿,明年度(113年)仍會持續辦理相關課程,如有意願參與本項宣導活動,歡迎盡速電洽大地處坡地住宅科(02)27593001#3615。」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www.tcge.taipei.gov.tw/)參考下載。

  • 照片1: 112年臺北市山坡地社區自主防災工作推動活動
  • 照片2:專業技師解說社區防災現地勘查.JPG
  • 照片3: 校園水土保持宣導
  • 照片4:校園水土保持宣導.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F51954F535B945F

●中秋佳節臺北市各界敬軍.籲請國人一同支持、愛護國軍

  中秋節即將到來,為感謝國軍堅守崗位保鄉衛國的付出與貢獻,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議會暨工商各界組成慰問團,於9月21日假徐州路2號庭園會館舉辦「臺北市各界112年秋節敬軍餐會」,宴請北北桃地區的國軍部隊官兵代表,並致贈慰勞金,以感謝國軍戰士們執行救災、戰備演訓任務及捍衛國家安全,提前預祝佳節愉快。  

  本次活動是由市府與臺北市議會、臺北市進出口公會、臺北市商業會、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臺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及臺北市軍人服務站等共同舉辦,受邀的單位計有陸軍後勤指揮部、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憲兵指揮部、空軍作戰指揮部、通電軍指揮部、陸軍第6軍團指揮部、憲兵202指揮部以及臺北市後備指揮部等36個北市周邊駐軍單位。  

  首先,李四川副市長代表蔣萬安市長向夙夜匪懈守護家園的國軍致敬,並利用這個機會感謝出席部隊長對本市各項演習及市政工作的協力;尤其近期蘇拉、卡努及海葵等颱風襲臺,國軍也待命應援,進行救災兵力派遣、整備工作,並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俾即時馳援,全力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對此李四川副市長再次代表臺北市民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謝忱。  

  最後,李副市長籲請在場工商界敬軍代表持續支持敬軍活動,並逐一向國軍單位致意,同時致贈秋節慰勞金,以表達對國軍的支持與鼓勵,活動就在彼此祝福中圓滿完成。

  • 1.秋節將至,李四川副市長代表蔣萬安市長向夙夜匪懈守護家園的國軍致敬
  • 2.李副市長與議會、工商各界敬軍代表逐一向國軍單位致意,同時致贈秋節慰勞金
  • 3.本次受邀的計有空軍作戰指揮部、通電軍指揮部、陸軍第6軍團指揮部等36個北市周邊駐軍
  • 4.北市府辦理秋節敬軍餐會,感謝國軍戰士們執行救災、戰備演訓任務辛勞並祝佳節愉快
  • 5.臺北市聯合各界辦理「秋節敬軍餐會」,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充分展現軍民一家親的精神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8B3DCDEEF31A025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在家门口享受更便利生活

  在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喝一碗新鲜豆浆,到社区菜店挑选几样青菜,来社区便民中心修一修小物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家门口的社区商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9月6日,商务部对外公布,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70个已经确定,加上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实现省级全覆盖。

  此前,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取得哪些进展?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有哪些难点、堵点?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发力?记者进行了采访。

  前两批试点地区已建便民生活圈2057个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启动。截至今年6月底,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便民生活圈2057个,涉及商业网点45万个,带动社会投资440多亿元,带动就业300多万人,直接服务社区居民4200多万人。更加便利的消费,更加全面的服务,给试点区域的居民带来实惠。

  网点布局优化。一方面,重点补齐便利店、菜市场、早餐店及维修点等短板,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另一方面,着重发展特色餐饮、运动健身、养老服务、幼儿托管等品质提升类网点,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社交、健康需要。有条件的社区商业网点推动专业化运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例如,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推广,让居民有修车配钥匙等需求时“看得见、找得到”。

  商业业态丰富。有条件的社区,重点发展邻里中心、商业中心等综合型设施,配齐业态,满足“一站式”消费。一些新建社区发挥街区优势,让居民在消费的时候,走一走、看一看,舒心愉快。对于一些资源禀赋弱的老旧小区,引导盘活闲置资源,灵活“见缝插针”,把移动商业设施作为补充。例如,江浙沪地区积极发展邻里中心、社区食堂、社区工坊、亲子中心等便民业态,推广智能售货机、智能快递箱和即时零售等;北京探索的公交车卖菜,受到居民欢迎。

  服务功能拓展。首先,鼓励便利店等节点,搭载代收代发、上门服务等项目,一店多能;其次,推广“线上下单+就近门店配送”新模式,发展即时零售,服务到家;此外,鼓励数字化便民,普及无接触服务、自助结算、自助售货、小程序平台等技术。例如,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推出便民生活圈智慧平台,购物、餐饮、服务、文体等412家商户入驻,实现“针头线脑”小物件和“小修小补”微服务“一览点位、一键导航”。

  服务质量提升。大型连锁企业下沉社区,目前试点便民生活圈网点的平均连锁化率达到32%。大型物业公司发挥产权集中和近民优势,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生活服务”。例如,湖北武汉市引导企业对自持物业统一运营管理,为居民提供零售、配送、洗护、家政等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保障;浙江杭州杨柳郡好街的绿城物业,围绕打造“社区会客厅”,引进新业态,提升服务品质。

  把居民需求清单转为项目清单

  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行动计划》将相关工作从试点转向全面推开。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

  从全国范围看,在城市外延式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是相对不足的,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商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一些城市社区还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科学、设施老旧、业态传统、服务单一等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利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有没有”的问题多数得到解决,还需要努力回应“好不好”的关切。例如,一些新小区入住率不高,商业配套招商还不齐全,生活不够便利。一些老旧社区,商业设施老旧、业态传统,由于历史原因,改造提升的空间有限;老年人占比较高,相应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还不足。

  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从以下方面推动《行动计划》加快落地:

  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工作标准,坚持“因城施策、一圈一策”,以“基础型、提升型、品质型”分级分类进行便民生活圈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为项目清单,对标对表研究“补什么、如何补”,将居民满意度测评作为评价衡量工作成效的“金标准”。

  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经验,培育形成一批典型社区和重点企业案例,推广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模式和经验做法。

  细化系列可操作可落实的工作举措,分期分批对第一、二批试点进行评估和复核,鼓励地方建立市长(区长)负责制,制定实施方案,协调支持政策。

  强化工作落实落地落细的政策保障,通过盘活利用资源、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保障措施,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消费的便利化、品质化水平,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1日 0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21/c14739-40082133.html

阿尔茨海默病日:家有老人,你需要警惕这7个信号

编者按: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隐匿,病情持续进展,只有尽早干预,才能有效延缓老年痴呆病的进展。家有老人,你需要警惕这7个信号。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21/c14739-4008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