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大直傾斜民宅公辦都更範圍評估說明會 更新處:尊重住戶意願、最快程序協助重建

大直傾斜民宅公辦都更範圍評估說明會 更新處:尊重住戶意願、最快程序協助重建

為了盡速協助中山區大直街94巷民宅傾斜事件的住戶,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及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於今(9/28)日晚間召開「公辦都更範圍評估說明會」,依住戶後續意願決定未來重建方向,並以最快程序協助住戶重建家園。

 

都發局於今日針對傾斜的94巷1弄1、3、5、7、9號等25戶召開「公辦都更範圍評估說明會」,向住戶提出以公辦都更方式重建範圍評估進行說明,若是傾斜民宅單一基地,考量基地面積限制,除依現行都市更新容積獎勵爭取到42%之外,並以都市計畫變更方式爭取額外專案公辦都更30%,總計72%容積獎勵;若是含附近東側鄰地範圍併同更新重建,因基地較方整且面積較大,除現行都市更新容積獎勵爭取到50%、都市計畫變更爭取額外容積獎勵30%,另再加上土地使用管制自治條例第80條之2的容獎20%,總計爭取100%容積獎勵。

 

市府將尊重住戶意願全力協助重建;若住戶有高度意願採公辦都更專案方式進行後續重建,將由臺北市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並公開徵求出資者、擬訂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且以最快速度辦理審議程序及申請建照,讓受災住戶可以盡早重建家園。

 

現場25戶住戶全數到齊,會中住戶針對更新前後的價值、不同基地範圍方案的估算、公辦都更時程以及都更前後需要負擔的成本等提問。都發局局長王玉芬表示,市府是依法進行方案評估,並保障住戶權益,另市府不與民爭利,無論住戶如何選擇,均會予以協助。

 

為了提供住戶最即時的協助,更新處也於臺北捷運大直站3號出口旁的「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臺北市中山區明水路397巷26弄5號1樓)設置公辦都更諮詢站,固定於每周二、五下午2時至5時,周四下午5時30分至8時30分,由專人提供諮詢服務,亦可洽臺北市政府網站「基泰大直事故政府資訊專區」的「災後重建」聯絡電話(02)2781-5696轉分機3015或3016,將竭誠提供最即時的資訊及服務。另後續也會再針對建築物東側及南側鄰地住戶召開說明會。

  • 大直公辦都更範圍評估說明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C09117F3C19FBE2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供应足 消费旺(新时代画卷)

  在北京,大型商超加大蔬果等备货量,加强物流配送规划,同时发挥数字化优势,实现热销商品迅速调货;在上海,各大批发市场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监测行情变化,动员供应商调配货源,确保农产品供应充足;在安徽,“惠民菜篮子”活动启动,参加惠民销售的商超及社区门店超580家,蔬菜销售价格低于同类商品市场价的15%以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随着中秋、国庆“两节”临近,各地区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为进一步保障节日期间物丰价稳、充分释放消费活力,相关部门、有关经营主体多措并举,积极做好粮油肉蛋菜等供应。

  优供给,生产、流通等部门继续加强协调配合,做好产运销调度衔接,加强储备调节和资源调运,增加货源以保障市场供应,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不断档、不脱销。强监管,有关职能部门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要民生商品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化,加大市场巡查频次,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背靠大市场,依托大平台,搞活大流通,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市场供应等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

  (本报记者 齐志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8日 11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28/c14739-40086860.html

從種樹到養樹 守護城市森林裡的綠意寶藏

  全球響應淨零排放趨勢下,種樹是最簡單且有效調節溫度、淨化空氣與增加自然碳匯的方式,因此,要讓樹木確實發揮吸碳固碳功能,除了種樹外,養樹也同等重要。鑑此,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近年委託具有樹藝師或攀樹師等專業證照從業人員,針對山坡地步道及景點場域樹木進行維護管理工作,從樹木的觀點出發,真正善待樹木。


  大地工程處表示,實施山坡地管理與治理之餘,亦致力關注林相調整及樹木養護等工作,新植樹苗生長初期,即進行結構修剪等養護措施,讓樹木朝健康的型態生長,進而成為姿態優美的大樹,並透過專業團隊日常巡檢,加強樹木養護管理。


  森林遊憩科潘信元科長說,樹業有專攻,大地處委託專業團隊進行樹木巡檢及現場調查紀錄,針對優形及新植樹木,系統性掛上樹木名稱標牌,並實施修剪撫育工作。如遇到大株的樹木須修剪,經評估後由專業攀樹師深入樹體內部為大樹減重,保持樹冠通風與透光性,促使植株生長良好,也提升山林休憩空間安全及整體景觀。


  專業團隊作業期間,在四獸山象山步道六巨石附近,發現一株十分壯麗的杜英,倚靠在貌似臺灣形狀的石頭上,如同巨大杜英守護著臺灣這片綠意,非常奇特。杜英是一種紅葉植物,分布於臺灣中低海拔山區,因樹型秀美又會變葉,常被栽種在公園或作為行道樹,儘管樹高不算特別高,但約20公尺的樹冠,顯得非常寬闊,樹型極為優美,值得大家探索尋寶。


  大地處表示,面對極端氣候,將持續加強新植林木及既有林木維管,從種樹到養樹守護這片城市森林。

 

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參考下載。

  • 照片1-專業團隊調查發現的巨大杜英-位於象山步道六巨石往上走一小段處
  • 照片2-列管的樹木上都會掛有註明編號、樹種及QRcode的樹牌
  • 照片3-掃描樹牌上的QRcode可看到樹種的介紹及相關資料
  • 照片4-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落羽松修剪-在樹木枝條還小,癒合能力較強時,先將未來可能生長成不良枝的枝條切除
  • 照片5-攀樹師修剪-楓香-大棵的樹木需要攀樹師深入樹體內部進行修剪,讓樹木生長的更好
  • 照片6-樹木調查-調查人員量測樹冠及樹高等資料並紀錄於電腦中,以利後續追蹤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45951D4605C1506

認識不一樣的月亮,天文親子營10月3日起開放報名

最適合親子同遊共學的臺北天文館親子營,10月以「月亮」為主題,於14、15、21及22日四個周末各舉辦一梯次,每梯次130個名額,10月3日(二)上午9時開始網路報名,額滿為止。

活動中將透過生動有趣的展示場導覽、深入淺出的主題課程,帶大家認識離地球最近,且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天體—月亮,並透過月亮盤DIY來瞭解月相變化。活動中還安排了觀賞宇宙劇場全天域電影、立體劇場3D影片,以及搭乘精彩好玩的宇宙探險車等,問答時間中還有機會得到天文館的獨家禮物。內容豐富有趣又活潑,歡迎親子及祖孫一起來認識我們的月亮!

天文親子營每梯次特別增設10個名額,提供臺北市低收入戶親子免費參加,請洽專線28314551分機211或204。詳細活動內容及網路報名請參閱天文館網站「我要報名」。

  • 活動中由專業老師配合實體模型解說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97BF3D1DE294B4B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第1251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2年1月至8月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所轄各運動場地計960.1萬人次使用,較上年同期增加104.6萬人次(12.2%),以各運動中心計593.4萬人次(占61.8%)使用為最多;同期各運動中心公益時段使用量計85.2萬人次,較上年同期成長11.0%。

        為提升市民運動風氣,臺北市政府設置各類優質的休閒運動場地,供民眾使用。依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統計,112年1月至8月該局所轄各運動場地使用量計960.1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104.6萬人次(12.2%),主因112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減緩,民眾逐漸恢復使用各運動場地所致;其中以各運動中心計593.4萬人次(占61.8%)最多,至民眾熟悉之河濱公園運動場地、臺北體育館及臺北田徑場,其使用量分別達104.6萬、54.8萬及35.8萬人次。

        觀察臺北市各運動中心使用情形,112年1月至8月使用量以游泳池188.9萬人次(占31.8%)最多,健身房計122.3萬人次(占20.6%)次之;倘按運動中心使用者性別分,男性計328.8萬人次(占55.4%)高於女性;另同期各該中心公益時段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低收入戶等免費使用運動設施之使用量計85.2萬人次,較上年同期成長11.0%,以游泳池使用量計50.9萬人次(占59.8%)最多,健身房計22.8萬人次(占26.7%)次之。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7758DFD40EBE133

「樂齡公益講座」 打詐臺北隊共同守護銀髮族財產安全!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打詐臺北隊為持續守護銀髮族長者財產安全,犯罪預防宣導團結合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財團法人味全文化教育基金會及臺安醫院,於112年9月26日進行樂齡公益講座暨防詐宣導活動;宣導團成員運用案例分享讓長者融入詐騙情節牢記遭詐騙時可能出現的話術,並透過生動有趣的防詐騙課程及有獎徵答,獲得現場長輩們的熱烈互動及好評。

財團法人味全文化教育基金會社會公益活動組介紹銀髮族休閒養生之趨勢,鼓勵樂齡長者在退休生涯從事適當的休閒活動、持續學習,能維持身心的愉悅與滿足,並且獲得成就感,達到延緩老化的功效。

警察局特別提醒銀髮族長者,詐騙集團看準長者資產豐富,且年老導致辨識力下滑、容易信任他人等特性,更利用網路既容易操作且快速傳播的特性,發展出多種詐騙手法,諸如網路購物、假投資及猜猜我是誰等詐騙手法;另呼籲長輩們,若接獲不明來電,務必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以確保財產安全,免淪為詐騙集團肥羊!

  • 新聞發布照片1
  • 新聞發布照片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B3330381B01F5FA

名医下乡进宁夏:跨越千里只为“送医传技”

9月21日清晨,已入初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霜风渐凉。由来自全国各地三甲医院呼吸科、皮肤科、风湿科、妇科等领域的七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整装待发,开启当天的健康义诊、村医带教、公益查房、座谈交流活动。这里正是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手拉手”乡村医疗人才振兴计划之名医下乡项目(以下简称名医下乡项目)的第四站——红寺堡区。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不远万里来到红寺堡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国名院专家精湛、优质的医术,并为红寺堡区基层医务人员带来前沿医学知识,护航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红寺堡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李娜激动地说。

来到红寺堡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已是一番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乡亲们,今天来的专家特别全,大家在这排好队。”一名医院志愿者热情地招呼着慕名而来的群众。这位志愿者说:“听说今天有义诊,好些患者提前准备好既往病历、检查报告,就等着这次机会请专家给详细看看。”

健康义诊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健康义诊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义诊过程中,专家医疗团队发现,乡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因经济条件限制、医疗资源不足而延误治疗的情况,同时,慢性疾病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很多人感觉不是啥‘大病’,没有引起重视,因此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留下终身遗憾。”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黄希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乡村地区女性在妇科保健方面也面临着‘不被重视’的问题,任由这些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只有不断加强健康科普教育,将防治关口前移,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居民迈上健康新台阶。”一上午的忙碌,让黄希妮的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

与拿着病历翘首以盼的患者不同,乡村医生马会明手中拿着笔记本,在义诊专家旁认真地做着记录。村医作为服务于农村地区的医疗队伍,是推动健康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就医便利性的重要力量。然而,村医很少有机会参加正规、系统的医疗教育培训。“我父亲在村里行医四十载,靠着耳濡目染和自学医学知识,我也成为了一名村医。但是,行医这门学问深着呢,我只是掌握了点皮毛。”马会明说。

如何进一步提升村医业务能力建设,完成从“赤脚医生”到全能村医的蜕变?此次名医下乡项目为村医提供了向专家学习的机会。“专家‘一对一’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和专家有更深度的交流。”义诊结束后,马会明的笔记记得满满当当。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专家医疗团队还进行了公益查房活动,并帮助管床医师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之前用了哪些药,效果怎么样?”病房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杨媛华一边翻看患者病例,一边与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就疑难病例进行讨论。“这次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到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经验指导,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红寺堡区百姓的健康服务。” 红寺堡区人民医院院长黄香莲感激地说。

公益查房现场(受访者供图)

公益查房现场(受访者供图)

病房里来了“大专家”,患者们或轻声耳语、或仔细询问、或记录须知、或留下联系方式。“我想都不敢想,在村里待了一辈子还能享受这个待遇,不用坐车跑去大城市挂‘专家号’就能够请专家来病房给自己看病,真的是感谢政府、感谢大夫们。”从过去“看病得去大城市”到如今“县城里享受优服务”,患者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布满笑容。

在本次活动中,山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魏东光、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斌、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高飞、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勇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二科主任医师马雨霞也分赴当地患者最需要的“岗位”,针对患者的日常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预防和日常用药等方面给予医疗建议和健康指导,得到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健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有力保障。活动当天,专家医疗团队一行还与红寺堡区卫生健康局、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及复星基金会代表开展座谈交流会。发起方代表张楠表示:“未来,复星基金会将持续关注和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名医下乡项目也将持续开展,期待更多人加入‘手拉手’乡村医疗人才振兴计划,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927/c14739-4008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