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北市圖國際交流道!我們一起出航過的松山機場

臺北市立圖書館自民國96年起持續舉辦「臺北市老照片」徵選活動,讓民眾一同回味臺北城的過往與昔日榮茂景象。為了將獲選作品重新呈現,北市圖將以說故事的方式,介紹老照片中的人文與歷史,更多內容可到北市圖數位典藏系統瀏覽,目前已收藏4,000餘件作品與讀者共同回憶老臺北。


松山機場為臺灣首座軍民合用機場。民用部分為臺北國際航空站,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管理,在航線服務上與桃園國際機場分工,為臺灣的國內航線樞紐。然而軍用部分為空軍松山基地,隸屬於中華民國空軍,主要提供行政專機服務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政府高階官員等行政專機空中運輸任務,以及國軍各型機場助導航設施飛測任務,亦負責大臺北地區(含蘇澳與東引外島)補給品物流支援等作業,是一支專業的空中運輸部隊。


臺北松山機場創建於日治時期(1936年),當時稱為「臺北飛行場」。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為了支援在上海的作戰,派遣海軍鹿屋航空隊於當年8月14日中午由松山機場出發,分別空襲廣德與筧橋,但當時剛好有中華民國空軍戰鬥機移防筧橋,便將他們予以擊落。翌年蘇聯就對國民政府展開軍援,並派遣軍隊來華助戰,由於日軍沒有防備到對方會攻擊臺灣,而造成臺灣重大的損失,這是除了對原住民鎮壓之外,成為臺灣島上首次捲入戰爭空襲的歷史性事件。


二次大戰結束後,臺北飛行場更名為「臺北航空站」,改為軍民共用,接著於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松山機場逐漸擴建,以應付逐漸成長的境內和境外航班。


在當時有外國元首、政要來臺時都曾從此道國門進出,例如曾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踏上臺灣領土後,從松山機場入境時便接受下機前盛大的軍禮歡迎。隨著交通日漸發達,各國往來互動密切,入境臺灣的旅客大幅增加,1970年中華航空開啟中美航線,加速旅客入出境的便利性,緊接著松山機場也開始規劃向外延伸擴建,使得航廈前的超大噴水池,成為當時接送機的拍照景點;然而到1979年,十大建設中的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正式啟用,除了特殊包機或國內外政要的專機使用之外,松山機場轉為服務國內航班為主,使得旅客運量大幅下降,最後在2007年高鐵通車後,民眾往返臺北高雄逐漸轉乘高鐵,令昔日繁忙的航站大廳,一時之間門可羅雀。


2008年總統馬英九開放兩岸包機直航,且翌年可通往松山機場站的捷運文湖線通車,以及2010年日本羽田機場的直飛與2012年韓國金浦機場的開通,使得臺北天空再度重現昔日往返飛機,儘管旅客人次難以回到往常的風光,然而此機場至今依舊堅守崗位,對前來的旅客提供滿意的服務。

  • 圖1、臺北航空站
  • 圖2、松山機場往昔
  • 圖3、松山機場前的噴水池
  • 圖4、松山機場送行
  • 圖5、菲律賓華僑組成祝壽致敬團搭機回國
  • 圖六、檢查B727飛行前維修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5CEA36904FF0894

●林奕華副市長赴宜蘭金六結慰勞關心600名臺北市子弟服役情形

  為了關懷臺北市子弟的入伍訓練狀況,林奕華副市長於10月2日下午,在臺北市軍人服務站的陪同下,率兵役局李治安局長等6位局處首長,前往宜蘭金六結營區探視9月份入營的陸軍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第183及184梯次市籍役男共計629人,同時也代表臺北市政府及役男家屬,感謝部隊幹部對本市籍役男的關懷和照顧。  

  林奕華副市長帶來年輕朋友們喜愛的速食餐點,為役男們加油打氣,也鼓勵大家把握服役期間,學習如何與同袍及長官相處應對、遵守營區紀律,建立責任感、鍛鍊好身體及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結交真誠的好友,讓自己在這段軍旅生活中成長、蛻變,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  

  林奕華表示,市政府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年輕朋友,蔣萬安市長更秉持著「投資年輕朋友就是投資臺北的未來」信念,上任以來積極推出各項政策,諸如推動北北基桃1,200元公共運輸月票、打造多元可負擔的社會住宅以及提高生育獎勵的倍數等等。日前市長前往韓國參訪,也特別與首爾市未來青年企劃團簽署「青年事務合作備忘錄」,希望推動兩市青年更多交流,持續努力把臺北市打造成對年輕朋友最友善的宜居城市。  

  林奕華在慰問團安排下與役男進行合影,在場役男也都當場拿到合拍的勞軍相片,紛紛興奮的表示沒想到在新訓中心,除了能收到副市長的慰問與吃到喜愛的餐點外,還能留下這麼具紀念價值的服役相片,實在太開心了。

  最後,林奕華預祝役男們接下來的結訓鑑測都能順利通過,也不忘提醒役男們在進行各項訓練時,務必要注意自身安全,並表示如果有任何問題請立即向幹部反映,尋求協助處理,臺北市政府會做大家最堅實的後盾。  

  兵役局也藉今天勞軍活動,分享行銷與勞動局共同推動的「役職挺你」專案,提供役男免費「職涯諮詢」與「役畢職能培育課程」服務,提升就業技能與競爭力,期盼青年朋友們結訓後都能回到臺北打拼並成家立業,相關資訊可電洽(02)23684081服務專線連繫。

  • 1.臺北市政府團隊赴宜蘭金六結慰勞並致贈153旅慰勞金,感謝部隊幹部對本市籍役男的關懷_0
  • 2.臺北市政府致贈蘭陽地區指揮部慰勞金,感謝保家衛國辛勞_0
  • 3.林奕華副市長率團赴宜蘭金六結慰勞,關心600名臺北市子弟服役情形_0
  • 4.林奕華副市長鼓勵大家把握服役期間,多多結交真誠的好朋友_0
  • 5.林奕華副市長帶來年輕朋友們喜愛的速食餐點,為役男們加油打氣_0
  • 6.林奕華副市長親切關心役男服役情形及適應狀況_0
  • 7.林奕華副市長為當天生日的壽星慶生_0
  • 8.林奕華副市長致贈當日壽星紀念品,役男都非常開心_0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4C583A363CE32A1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从“骑行热”看年轻人生活方式新动向

  新华社合肥10月1日电(记者栾若卉、周畅)十几公里的绕圈线路两旁,植被繁茂、水塘澄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小岭南,是当地一处热门的骑行目的地。

  粉黛花海路边,25岁的骑行爱好者胡涛和五位骑友正驻车休息,拍照留念。胡涛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短短三个月的骑行时间,就组织起了一支20多人的“休闲骑”队伍。

  “今晚去哪儿骑?”“大蜀山,有没有人呢?”“下午三点出发去小岭南!”……胡涛看着微信群里的约骑信息兴奋地说,“群里不少骑友是在车店认识的,车店就是我们约骑的一个据点,几乎每天都有人相约结伴骑行。”

  9月10日,安徽合肥小岭南粉黛花海路边停靠着多辆自行车。新华社记者 栾若卉 摄

  这个骑行队里的骑友,大多是在今年入迷骑行这项爱好。大家选择骑行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人是用于日常通勤,有人是受骑行短视频吸引,有人抱着运动健身的想法,有人希望舒缓工作的疲惫。

  转动的自行车车轮下,还承载着这群年轻人的社交需求。“队伍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大家一起切磋技术、讨论装备,骑行的最终点往往是一场聚餐。”胡涛说。

  国庆节前夕的夜晚10点,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一家自行车门店灯火通明,一位店员正坐在台阶上忙着组装一辆公路自行车。她边拧着扳手边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店内销量火爆,最近单日出货量接近10辆。有几款热门车型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至少排队3个月等待到货。”

  安徽省合肥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钟先海也明显感受到合肥骑行氛围日渐浓厚,“从协会组织骑行活动的频率来看,往年协会大致每月组织一场骑行活动,今年则增加到每周安排一到两场骑行活动。”

  “休闲骑”队伍里的骑行者孟旭抱着运动锻炼的想法购入了公路自行车,两个多月他就把骑行变成了一种痴迷的爱好,最近更是关注起了公路自行车赛事,“带冲手”“大集团”“关门时间”等比赛术语脱口而出。“天气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出门兜一圈,几天不骑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儿。”孟旭说。

  “骑行的参与门槛较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相比于室内运动,骑行可以在运动健身的同时探索城市和郊野风光。”孟旭说,更让他“上瘾”的是骑车时风在耳边作响,自在、松弛、沉浸的感觉。

  9月10日,骑行爱好者在安徽合肥小岭南骑行。新华社记者 栾若卉 摄

  中国自行车协会在今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辆,全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两轮出行”完成。从“City Walk”的火热到“两轮出行”的高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改变。

  钟先海认为,自行车正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发展为一种休闲时尚的运动形式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并涌现骑行热潮,是生活态度上的转变,反映了低碳健康生活理念普及。

  在少荃湖骑行突破爬坡、竞速技术,大蜀山骑行探索都市夜景,翡翠湖小环线辐射周边高校和居民区里的骑行爱好者……除小岭南的观光骑行路线,合肥的骑行爱好者开发出了多元的骑行路线,形成了独特的骑行文化。

  在钟先海看来,骑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沉浸、深入、健康的方式”去体验和探索一个城市,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骑行队伍也带动低碳、绿色出行,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朝气。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02/c14739-40088731.html

培力女孩的無限可能!青發家教中心「用繪本跟孩子談性別平等」線上故事與您有約!

       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每週五晚間七點半至八點半辦理「用繪本跟孩子談性別平等」線上故事,歡迎所有繪本愛好者和親子家庭一起來場充滿創意、互動和故事魔力的線上故事時間。(課程連結:https://meet.google.com/ebp-fxbv-nvi,課程時間內以手機、平板或電腦連線即可參加!)

       10月份的主題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閱讀:恐龍女孩--第一位古生物學家、小工程師蘿西、還有美國第一位女醫生的故事,給孩子更多的性別楷模典範、陪伴他們探索夢想,週五晚間七點半至八點半,歡迎點選課程連結:https://meet.google.com/ebp-fxbv-nvi,讓我們一起創造孩子不設限的未來!

       更多活動訊息請至官網https://ydfe.gov.taipei/),並歡迎訂閱青發家教中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CYDFans),掌握最新消息。

  • 圖1-北市青發家教中心免費繪本故事活動, 10月「女孩月」主題故事。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1ACCC47CDBDA705

北市府內湖區潭美段大面積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開發案訂於10月6日舉辦招商說明會,歡迎投資人踴躍出席

    北市府已於112年9月26日公告招商「臺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五小段21地號等4筆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下稱基地一) 及「臺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五小段35、35-1地號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下稱基地二)兩案,為向投資人說明招商重點內容,訂於112年10月6日(星期五)上午10時於市政大樓中央北區地下1樓多功能空間(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B1)舉辦招商說明會,期引進民間開發創意與發展動力,提升公有土地開發效益,竭誠歡迎各界踴躍出席。

    財政局表示,本案基地鄰近內湖科技園區,周邊輕工業、辦公大樓及企業總部林立,東鄰國道一號內湖交流道出口,鄰近區域刻正規劃捷運東側南北向軌道系統Y35站,場站行經內湖科技園區周邊,具產業發展潛力。基地一及基地二土地面積分別為6,407.79平方公尺及8,160.01平方公尺,容積率均為225%,建蔽率分別為40%、50%,土地使用分區分別為辦公服務區(一)及工商服務展售區,適合作為一般事務所、金融保險業、企業營運總部等使用,投資人可依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辦理開發,地上權存續期間為60年。

    本次說明會將說明基地環境、投資開發規範及招標文件修正重點等,期藉由與投資人進行面對面簡報及交流,以利投資人蒐集相關資訊,作為投資決策之參考。歡迎潛在投資人踴躍出席招商說明會,有意參加者請至北市府財政局網站(https://dof.gov.taipei/)新聞稿處下載及掃描邀請函上的線上報名連結,於112年10月5日(星期四)下午5時前完成線上報名,或撥打電話(02-27208889轉7876)與承辦人劉小姐聯繫。

  • 邀請函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47F86DDDEDC346C

北市圖行動書車邀市民走讀秋季臺北!

10月行動書車「漫讀行者」將來趟盛大的親子嘉年華 ─ 加蚋祭,以在地文化為主題,結合親子活動與食農教育體驗,帶領大家一邊玩樂、一邊學習!


行動書車於10月21、22日停駐於馬場町紀念公園,活動現場除了邀請「說了臺灣劇團」的凱蒂老師進行英語繪本劇場,也備有精選好書及寬敞的戶外閱讀沙發區,並提供「好書換換」、「時光明信片」及「漫讀集章」等服務。


「好書換換」邀請民眾攜帶家中書籍到現場交換,每人每場最多可交換3本書;「時光明信片」回歸最真實的手寫方式,把想說的話用紙上文字傾訴給心中最特別的人;「漫讀集章」採電子集點方式,加入臺北市立圖書館行動書車官方Line帳號,參與現場活動或完成借書任務,可兌換點數和換取獎品。

 

北市圖行動書車系列活動目前持續辦理中,最新活動情報請見「臺北市立圖書館行動書車」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PEBookBus)。

  • 北市圖行動書車邀市民走讀秋季臺北!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DA118C90F24A8E2

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2023年臺北市兒童認識勞動權益四格漫畫競賽 徵件正式開跑!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兒童認識勞動權益四格漫畫競賽徵件,自(9月15日)起正式開跑,歡迎臺北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利用中秋連假、雙十連假的家人團聚時間,聽聽家人寶貴的職場經驗,拿起畫筆描繪生活周遭的勞動人、事、物,一起參加2023年臺北市兒童認識勞動權益四格漫畫競賽,利用中秋連假、雙十連假的時間,全家一起分享寶貴的職場經驗,徵件期間自9月15日起至10月16日止,得獎學生最高可獲得獎金3,500元。


  勞動局局長高寶華表示,為培養未來公民勞動素養,勞動局近年積極推動勞動教育向下扎根工作。在國小階段,自2020年起,以北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為對象,舉辦兒童認識勞權四格漫畫競賽,期藉由競賽式的漫畫徵件活動,將勞動意識以寓教於樂方式在國小校園扎根。藉由老師融入教學指導學生投稿參賽,創作學生表達他們對工作、職業和職場的獨特看法,作品亦兼具深度與廣度,不管是勞動權益的體現,或是對於勞動身影的描繪,都有令人驚豔的佳作。


  勞動局進一步說明,參賽組別以年級區分爲3、4年級的「中年級組」以及5、6年級的「高年級組」,徵件內容包含「以家人或親友之勞動經驗或工作樣貌爲題」、「以遵守勞動法令、認識相關勞動權益爲題」、「其他勞動相關主題,例如:性別工作平等、勞動時事及啓發等」三大主題。


  高寶華提醒,活動總獎金將近10萬元,分別就參賽組別的獲獎學生,擇3名特優各頒予3,500元、5名優等各頒予2,500元、10名佳作各頒予1,000元;指導教師也按獎項分別頒予獎金1,500元、1,000元、500元。


  徵件競賽活動簡章詳細內容,可至北市勞動局網站下載(路徑:勞動局網站〉業務服務〉勞動教育文化〉勞動教育〉兒童認識勞動權益四格漫畫徵件競賽活動),或來電02-27208889/1999分機3346活動小組洽詢。

  • 圖說二:2022兒童認識勞動權益四格漫畫徵件競賽「高年級組」特優得獎作品。
  • 圖說一:2022兒童認識勞動權益四格漫畫徵件競賽「中年級組」特優得獎作品。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86FBD50D3241D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