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适老化改造提升生活品质

  金秋时节,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地面,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裕华街社区的院坝里,71岁的张贤朗和邻居们正在一起锻炼。张阿姨的家离院坝走路只有5分钟,但以前她不怎么来这里。“出门就是个大斜坡,下了雨路上还湿滑难走。”随着重庆大力推进居家、户外适老化改造,张阿姨发现周边环境更舒适了。“走路有扶手,石桌也是稳稳当当,我们老姐妹出门有地方坐,太安逸了。”

  近年来,重庆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项目,从改造室内生活环境到营造公共场所适老化空间,从完善养老托幼等服务设施到加装电梯、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让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居民点单、按需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更安心

  午饭时分,家住沙坪坝区的宫伯伯家烟火气十足。厨房里“刺啦”一声,辣椒下锅炝炒,香辣咸鲜的味道飘进客厅。平躺在电动床上的宫伯伯按住按钮,片刻工夫,电动床升起,他从平躺转换成坐姿。

  “来,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辣炒莲白,看看味道怎么样。”老伴彭阿姨从厨房走出来,将饭菜摆在宫伯伯面前的小桌上。

  “以前帮他起身很费力,现在有了电动床,他自己就能完成这些动作,我也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彭阿姨说。今年上半年,沙坪坝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登门,拿着一张清单让老两口挑选改造项目。原来,重庆出台了鼓励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政策,重点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楼梯等关键位置进行适老化改造。

  “我们还能‘点单’咧!”彭阿姨笑着说,她和老伴当即商量了几处需要改造的地方,加装了电动床、防滑垫、智能医药箱。据了解,为确保室内适老化改造精准匹配老年人需求,沙坪坝区各街道、社区前期深入老人家里摸底,了解老人需求,民政局汇总后形成改造清单,再分发给老年人家庭,由居民们自由搭配改造项目。

  “适老化改造项目不能一刀切,每个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样。”沙坪坝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的老年人房间面积较小,无法额外加装床,有的老年人对卫生间地板改造需求更迫切。“通过居民点单的形式,我们将免费的改造服务送上门,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舒心的老年生活。”

  在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81岁的杨长珍老人多年独居。这次的适老化改造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专程上门,了解老人需求。除了传统的地面、扶手等改造,社区工作人员还提醒老人加装一个门磁报警系统。“万一家里有啥事,按下按钮我们就晓得了。”

  今年,重庆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残联印发了《关于做好“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加大部门联动,从资金保障、数据共享、建设标准等方面着手,合力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截至目前,已改造9000余户,累计投入资金约3750万元。

  惠及群众、统筹推进,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更贴心

  过了午后的日头,裕华街社区的院坝中,老年人渐渐多了起来。有的结伴散步,有的喝茶聊天,还有几位老人正切磋乒乓球球技。

  “路上有透水防滑砖,健身区域还有塑胶跑道,我们老年人来公园里走一走,也不担心摔倒了。”家住附近的李阿姨告诉记者。

  利用公共场所的边角地,南岸区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适老化改造。根据前期对居民进行的调研,裕华街社区的院坝在做适老化改造时加装了椅子,椅子旁边安装了扶手,乒乓球台等老年人喜欢的运动器材也进行了更新。众多细节,让老人们感到很贴心。

  “有人担心石桌的桌面会晃动,我们特意增加桌面厚度,在扶手上也增加了挂钩,方便老人买菜回来时能够挂包。”弹子石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石友谊说。

  这样改造过的公共场所,在重庆越来越多。沙坪坝区土家湾街道,清理路边杂物,建成干净整洁的公园,老人晨练结束后,就在这里喝茶聊天;在渝北区双龙湖街道,由于地势高低起伏,街道在公园内的阶梯旁增加了扶手;在重庆高新区,公园的树枝定期修剪,增加路边照明。

  适老化改造也从城市延伸到了农村,全社会共同发力营造“适老”空间。在奉节县,老旧小区改造时增加老年人出行、医疗等公共服务空间;在城口县,针对老年人的无障碍通道等适老化改造正在全面铺开;在彭水县,为老年人提供语音电饭锅、院坝加装扶手等便利服务……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院长潘孝富表示,要充分认识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推动适老化观念融入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内容中统筹推进。

  协同发力、增加供给,共同推进适老化改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重庆许多地方推进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还积极探索在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后,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满足老年人更为多元的美好生活需要。

  宽阔的户外公园,让养老服务有了新场地。“公园面积大,视野开阔,非常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对公园进行适老化改造,既可以利用原有的植被绿化营造美丽的空间,也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在小区密集的地方,原本就有配套的街心公园,老年人走路几分钟就能到达,非常方便。”双龙湖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结合适老化改造,该街道跟渝北区城市管理局一道,为居民们打造了没有围墙屋顶的养老服务站。

  “每周我们都会举行故事会,大家一起喝茶,摆龙门阵。”双龙湖街道宣传委员刘联春告诉记者,引入的第三方公司会为老人们组织合唱、乒乓球比赛等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可以获得积分,通过积分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在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为了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丰富,进行适老化改造时,街道专门在小区内开辟了一块菜地。“大家自愿报名,轮流来种菜,现在菜地里绿油油一片,都是居民共同浇水、施肥的结果。”社区工作人员说。

  在满足老年人爱好的同时,南岸区还利用适老化改造的空间,免费向老年人提供“第二课堂”,扎染、唱歌、学用智能手机……一系列课程将老年人聚在一起。在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充分利用社区的自有房屋,对地面、照明等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使之成为老年人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场所。

  针对当前适老化改造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难题,如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适老化改造质量参差不齐等,潘孝富建议,应当在全社会营造关心重视适老化改造的良好氛围,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建立供需平衡、多元投入的市场化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金融机构、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共同参与适老化改造,从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设备设施供给、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完善适老化改造的资源供给。同时,加强验收监管,不断提升适老化改造成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3日 19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3/c14739-40094484.html

東明社宅萬聖節活動「東明萬聖城」,青創夥伴邀請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住宅服務科
發稿日期:112年10月13日
聯絡人:陳正廷科長
聯絡電話:02-27772186

東明社宅萬聖節活動「東明萬聖城」,青創夥伴邀請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即將來臨,都發局及東明社宅青創團隊延續去年活動「東明萬聖城!萌鬼來搗蛋!!」,今年更邀請臺北市小彎及新奇岩社宅青創夥伴於10月14日(六)的周末時光共同舉辦萬聖節節慶活動,將帶領大家認識青創平時於社宅辦理的活動內容。

「東明萬聖城!萌鬼來搗蛋!!」將於10月14日(六)下午2點到4點於東明社宅的乙棟1樓穿廊舉辦,此次活動將有萬聖節裝扮伸展台,邀請大家一同變裝扮鬼,承辦單位會拍照記錄,事後舉辦網路票選,看哪個鬼怪裝扮最具創意,網路票選前3名將能獲得主辦提供的萬聖小禮物,除此之外現場還有萬聖節遊戲攤位沙包棒球丟丟樂、寶可夢卡牌對戰、萌鬼萬聖調香及萬聖節鬼鬼拼豆等手作體驗攤位,不同年齡層的市民朋友都能一起參與青創戶們所設計的攤位活動,感受節慶互動的氣氛,一同留下美好的萬聖節回憶,開車來的市民朋友當日可進入南港路二段60巷,將車輛停放於東明社宅地下停車場。

都發局表示,今年隨著COVID-19疫情解封後,參加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的青創戶們復辦許多實體的社區活動,讓周遭的住民及市民朋友們可以於假日、節慶或空閒時間參加不同類型的課程與活動,希望透過這些社區行動營造社區氛圍,持續與周邊居民朋友共創共好,誠摯邀請東明社宅周邊的市民朋友屆時踴躍蒞臨共襄盛舉!

有關東明社宅青創活動的更多訊息請參考:「東明好宅:社宅生活+」東明社宅粉絲專頁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CC551316B2A4CC7

臺北市土石流防災專員 隨時待命守護市民安全

  臺北市境內土石流潛勢溪流為50條,其中10條土石流潛勢溪流的影響範圍內有市民居住,分別是北投區大屯里及秀山里,士林區新安里及溪山里,信義區泰和里,內湖區碧山里、金瑞里及港華里。臺北市自民國99年接受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培訓17位土石流防災專員,至今112年已培訓人數已成長累計至84人來守護市民安全。


  土石流防災專員的重要任務包含自主觀測雨量站、災情訊息通報、警戒訊息傳遞、協助疏散避難及強化社區防災組織,透過事前的預防和準備工作,讓天然災害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同時協助土石流防災宣導工作,讓當地民眾對於土石流防災觀念與相關常識有更深且更正確之瞭解,進而達到防災、減災、避災目標。


  大地處土石流防治科朱信安科長表示,目前臺北市境內土石流潛勢溪流皆屬安全穩定,大地處透過每年防汛期前辦理逐戶拜訪保全住戶宣導及發送防災地圖,直接與住戶面對面傳達防災相關資訊,提醒警戒雨量及疏散雨量,確實通報保全對象知曉疏散避難訊息,並對里民辦理土石流防災宣導及兵棋推演。另外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住戶之行政區區公所每年汛期前皆會針對該保全住戶所在各里辦理疏散避難相關演練,演練活動邀請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及本市相關防救災單位進行指導,現場也透過土石流防災專員架設雨量筒並量測雨量,來模擬雨量將達到警戒值,作疏散避難準備,藉由防災專員發揮本身的防災專業來提昇社區自主防災能力,在颱風豪雨來臨時自助、互助守護家園,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參考下載。

  • 本市士林區土石流防災專員模擬雨量達警戒值通報保全對象等相關單位進行疏散.JPG
  • 本市內湖區土石流防災專員模擬雨量達警戒值通報保全對象等相關單位進行疏散.JPG
  • 本市北投區土石流防災專員模擬雨量達警戒值通報保全對象等相關單位進行疏散
  • 本市信義區土石流防災專員模擬雨量達警戒值通報保全對象等相關單位進行疏散.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DDFB6601D12B6FC

天文館「宇宙尋寶地圖」新篇章,探索星座的奧秘!

新的「宇宙尋寶地圖」出現在臺北天文館,解開星座奧秘就能獲得宇宙寶藏!歡迎親子週日到天文館,跟著「宇宙尋寶地圖」的提示,一起尋找答案,還可以收集到精美的黃道十三星座印記。越快解開越多謎題,就能得到越豐富的宇宙禮物。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快來報名破解星座之謎吧!

「宇宙尋寶地圖」探險隊共有六梯次,10月22日,11月12、19日及12月3、10、31日等週日的上午9:30至12:00各一梯,每梯次只召集90位隊員,各月活動分別網路報名。活動詳細內容請參閱臺北天文館網站「活動訊息」,或洽展示組分機717王心怡小姐。

  • 1120201_3比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C76386588874EFB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促进家居消费 助力美好生活

  对许多人而言,家不仅仅是日常起居的空间,还承载着审美的偏好、幸福的想象。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家,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

  在我国,家居消费已成为仅次于汽车消费的家庭第二大支出。最近,重庆市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多措并举促进和扩大家居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12条具体措施促进和扩大家居消费,干货满满,令人期待。以政策利好鼓励家居消费,除了有挖掘市场潜力的考量,也向社会释放出关注人居生活、改善生活品质的政策善意。

  优质的消费,往往能通过提升体验把幸福感具象化,家居消费尤其如此。家居消费涉及方方面面:从装修建材到家具电器,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从一室一屋到整个社区……它串联起一条长长的上下游链条,覆盖生活的细节点滴。从某种意义上说,促进家居消费提档升级,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手段,也是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路径。

  人是生活消费的主体,家居消费也要以便民为本。以《通知》为例,从其本身来看,它尊重居民消费升级的客观规律,增加供给、拓展场景、改善条件、提供保障,为居民营造更优消费环境;从其背景来看,重庆市正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被纳入其中,《通知》中的“发展社区便民消费服务”等内容,显示出便民、消费、发展环环相扣,共同服务于美好生活。

  家居消费的强势增长,背后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比如数字技术激活生活创意,物流优化盘活下沉市场,行业细分创造更多选择等。可以发现,是智能化、现代化、专业化,让家居消费成为风口。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相关企业要在提炼关键需求、聚焦消费热点上下功夫,将更多绿色、科技元素植入产品,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于家居升级的期待。

  家居消费的演变,是一部由生活写就的历史。家居消费的升级,也终归要在服务生活中落笔。当人们对自己的家展现出更高的品质追求,也是在为释放消费潜力蓄力。这样的力量,对于提振信心、激活市场,意义重大。

  (摘编自《重庆日报》,原题为《让家居消费服务于美好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2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2/c14739-40093618.html

加速提升行人安全 北市新工處試辦實體分隔人行道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2年10月12日

聯絡人:洪維聰

聯絡電話:0963-562-701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加速提升行人安全 北市新工處試辦實體分隔人行道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致力於推動市區道路及人行環境建設,除了持續精進改善道路及人行道平整度與人行環境無障礙空間營造外,更積極開拓各種創新作為以提升整體通行環境的安全性,在本(112)年度試辦增設實體分隔人行道,加快了擴大行人空間的腳步,以提供更多安全友善的市民步行環境。

 

新工處共管科科長洪維聰說明,近年來設置實體人行道因地方民意常有正、反意見相左,且施工期程較長,部分路段僅能分年分段持續推動,為加速推動及改善安全友善的行人空間,經參考日本、新加坡等國外案例及研析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相關法規,並與當地民意溝通,本年度擇定適當地點推動增設實體分隔人行道,期以較經濟且快速方式完成保護行人的基本設施,加速建設安全友善行人環境。

 

洪維聰表示,設置實體人行道非提升行人安全唯一方案,實體分隔人行道是以緣石、護欄、回復式導桿及車阻等能有效區隔人車之設施,以較短施工期程先完成保護行人的基本設施,避免人車爭道,也期望藉由該等設施提升當地民意接受度並改變使用道路慣性後,再施作實體人行道,目前已於大安區金華街及北投區大興街先行試辦,並持續與地方民意溝通增加試辦地點,以提供更多更安全、友善、優質的人行通行環境。

  • 圖1 大安區金華街(金華街106巷至金山南路2段)試辦實體人車分隔設施1
  • 圖2 大安區金華街(金華街106巷至金山南路2段) 試辦實體人車分隔設施2
  • 圖3 北投區大興街與公館路口試辦實體人車分隔設施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68C73B3CB20C4D2

「2023 Open Green綠生活節」作伙來去社區作客!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2年10月11日
聯絡人:謝明同 主任秘書
聯絡電話:02-27815696

「2023 Open Green綠生活節」作伙來去社區作客!

一年一度的「2023 Open Green綠生活節」將於112年10月15日(星期日)下午一點至五點,於「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及「明水公園」熱鬧登場!

今年綠生活節以「來去社區作客」為題,結合「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臺北市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2.0」三支社區培力計畫共同辦理成果分享與交流活動,歡迎各位市民朋友及社造夥伴們前來共襄盛舉,共同見證學員們在社區開創的行動及小組合作共創的成果。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表示,本次綠生活節有來自3個都市再生培力計畫的45組議題攤位共襄盛舉,不僅展現臺北市多元開放的城市議題與實踐方式,更代表市民朋友們參與都市再生與社區營造的創造力!期待大家可以藉此認識臺北市的都市議題、社區社群及行動者們,同時現場將設有互動擺攤、靜態展示、議題短講、免廢市集、集章串聯等活動,包含植物敲染、造型盆栽、水苔球、香草DIY、手鼓體驗等趣味互動,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臺北市社區營造的熱情與活力!

歡迎市民朋友在假日午後作夥前來參與,一起打開永續社區生活的美好想像!也鼓勵大家持續關注都市中的多元議題,或進一步投入社區行動,共同成為推動都市再生的夥伴!

【2023 Open Green 綠生活節】

.活動時間:112/10/15(日)13:00-17:00

.活動地點: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明水公園(捷運大直站3號出口)

 

- 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至臉書搜尋「台北社造咖」: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ty.taipei或電洽臺北市都市更新處02-2781-5696轉3122林先生

2023綠生活節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7E084D4D313BE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