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警惕劣质充电宝的安全隐患(百姓关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久前发布的网售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检验的9个省(市)95家企业生产的99批次产品中,有35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35.4%。

  “充电宝太阳下直晒,竟起火了”“充电时突然爆炸”“网售充电宝变‘充电爆’”……有读者来信反映,劣质充电宝存在起火爆炸等潜在危险,威胁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有关部门对充电宝的安全生产、使用早有规定。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委会联合发布、2018年正式实施的《信息技术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对充电宝的质量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在过充电、过放电、短路、过载、误操作、高温充放电的情况下,移动电源应不爆炸、不泄气、不起火、不漏液。”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将安全风险较高的锂电池、充电宝等产品纳入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未获得认证的产品自2024年8月1日起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目前,存在安全隐患的劣质充电宝还是不时出现,靠近热源、摔、碰、挤压等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广西桂平市读者王先生说,今年1月的一天凌晨,附近一间民房突发大火,“听见好几声爆炸,赶过去时已经浓烟滚滚。火太大,街坊邻居根本无法扑灭。现场勘验发现,是充电宝发生故障引起火灾,后来经调查该充电宝系伪劣产品。”

  “劣质充电宝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权。”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虚报标容等以次充好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若市场真假难辨,消费者则无法真正实现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充电宝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有的劣质充电宝也随之在市场流通。“现在充电宝市场需求旺盛,但部分商家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为谋求高利润,低价收购不合格的电芯,未经检测就直接上市销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许泽玮表示,相关部门对于移动电源的监管力度还不够,无法有效遏制伪劣产品继续上市流通。

  “相关部门应该严格市场准入,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同时,仅采取准入管理还不够,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链条的监管,严格行政执法。”冯果表示,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在行业管理和消费者维权方面的功能,而相关企业也要加强合规意识和质量管理,增强社会责任感。

  消费者也应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不盲目选择低价、大容量的充电宝,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充电宝,远离‘三无’产品。”许泽玮表示,消费者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明的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和使用,避免使用劣质的充电器给充电宝充电,也避免将移动电源产品放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消费者的权利意识也需要增强,当购买到劣质产品时要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包括请求退货、换货以及赔偿损失等。”冯果说,“需要注意的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常用的解决纠纷途径有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管机构部门投诉、向法院起诉等。”

  (韩袁紫阳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6日 08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6/c14739-40095772.html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安宁疗护试点落地:如何守护患者“最后一程”

当生命进入最后一程,该如何说再见?是躺在ICU里全身插管,被医生拼尽全力抢救?还是舒适、平静、有尊严地走完最后的旅程?亲人又该如何面对?

今年10月14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自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以来,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全国185个市(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进展怎样?如何守护患者“最后一程”?“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研。

多地加快安宁疗护服务发展

病房里的医疗标识被隐藏,患者床头功能区用壁画装饰;病房之外,设有多功能谈心室、静休室、SPA间……这是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区,一片格外安静的区域,入住患者将在这里度过余生,医护人员努力将患者病痛降到最低,让他们获得生命终末期的安宁与尊严。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李林康介绍,安宁疗护的含义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是以治疗痊愈为目的,而是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记者调研了解到,作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国从增加医疗服务机构、扩大床位供给、探索发展模式、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快安宁疗护服务发展。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北京市、浙江省、湖南省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省(市),天津市南开区等61个市(区)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区),提出到2025年,在每个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区)、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建立覆盖试点地区全域、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浙江省温州市公布了2023年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比2022年增加了一半以上;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95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安宁疗护科,开放安宁疗护服务床位650张……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说,北京市正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普遍提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事业发展仍存瓶颈

最新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设有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4259个。但当前安宁疗护服务仍无法满足需求,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仍存瓶颈。

记者了解到,安宁疗护学科是研究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技术方法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学科,需要医学、护理学、伦理学、法学、卫生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

“一些发达国家将其纳入学科专业,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了与安宁疗护相关的选修课,且无统一课时和教材,远不能满足行业高级人才需求,亟需建立安宁疗护学科。”湖南省肿瘤医院教授谌永毅表示。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说,安宁疗护无法为医疗机构创收,多数安宁疗护从业人员为各科室调入,收入不高,医护人员面临晋升难等问题,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受访专家认为,我国安宁疗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政策、制度保障等处于试点阶段,安宁疗护试点比例较低,安宁疗护服务的全国推广也需要稳定的财政保障。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表示,安宁疗护服务的根本属性是公益性,政府应从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标准规范、财政经费等方面组织落实安宁疗护服务,制定系统性与连续性的安宁疗护政策。

打造更加暖心具有特色的安宁疗护模式

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今年9月发布《CACA安宁疗护技术指南》,从病情评估、疾病管理、疾痛舒缓、精神抚慰、患属安宁等方面,对如何逐级展开安宁疗护工作进行指导。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安宁疗护团队负责人路桂军表示,各地都有自己的安宁疗护经验和创新点,但这些经验和创新点亟需整合。

针对安宁疗护人才培养,郭艳汝建议在全国遴选优质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引入慈善基金或政府专项资金,对安宁疗护从业人员进行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安宁疗护的过程是生命死亡知识的科学传播。”李林康建议,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对待生命的态度,包括生命终结时,如何赋予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

未来安宁疗护如何发展?专家表示,构建以社区为基础、以居家为单位、以医院为支撑的安宁疗护服务应成为发展方向,政策制定应有利于安宁疗护服务回归社区和家庭。

受访人士建议,试点地区要制定安宁疗护收费项目及标准,推动将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探索实施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制度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扎实推进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地区要有效扩大服务供给,建立多学科人才团队,探索更多原创、适宜、有效的试点经验,切实推动全国安宁疗护服务取得更大进展。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5/c14739-40095388.html

全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4000家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李恒)10月14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记者从14日在京举行的2023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上获悉,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施安宁疗护人才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已培训4000名安宁疗护骨干医护人员,全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4000家,不断用心呵护患者“最后一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患有恶性肿瘤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一级巡视员张晖表示。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李林康说,安宁疗护作为一项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推动安宁疗护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机制十分重要。

  北京市作为第一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积极推动安宁疗护工作,先后成立安宁疗护指导中心,遴选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出台加快安定疗护实施方案,将推进安全疗护机构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为全国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说,北京市正逐步完善以社区和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综合连续机构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到2025年每个区至少设立1所安宁疗护中心,全市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不少于1800张,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不断规范安宁疗护服务,总结试点经验,稳妥有序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协调推动完善安宁疗护服务收费和医保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间将至少培训5000名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到2025年将建立覆盖试点地区全域、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5/c14739-40095320.html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又到板栗上市时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迁西板栗收购开秤。”日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粒上皇、金地甘栗、喜峰口板栗合作社等板栗购销企业代表开秤敲锣,今年的迁西板栗购销工作全面开始。

  “中国板栗数京东,京东板栗数迁西”。迁西县片麻岩山地土层厚、结构疏松,土壤富含钙、铁、镁、钠、磷、钾等微量元素,长出的板栗黏糯甜香。近年来,迁西县从供需两端发力,擦亮板栗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丰富消费业态,培育消费受众,把小板栗做成大产业。

  稳定产量 提升品质

  稳定产量和提升品质是促进板栗消费的重要工作。迁西板栗栽培面积常年稳定在75万亩、5000万株,年产量8万吨。“为了提升板栗品质、促进产业升级,我县在原有燕山早丰等四大优种的基础上,引进替码珍珠、燕龙等11个优质新品系,建设了3200亩的优种栽培示范基地。”迁西县板栗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郭振畅介绍,该县持续推广板栗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建成一批有机板栗生产基地,栽培、采收、储藏管理逐步走向无害化、科学化。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广栗树枝连年修剪技术,结合增施有机肥,能把板栗产量提高10%到20%。板栗结果九成靠光照,照不到阳光的地方白白消耗养分。把过密枝、交叉枝等影响树内透光、通风的树枝剪掉,来年满叶时阳光能照进整个树冠,让养分集中又均匀分配,这样的栗树肯定长得好。”迁西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吴海生说,过去不少栗农隔年修剪甚至不修剪,板栗产量不稳定,使用连年修剪技术见效很快。

  “我们还推广树下生草模式。过去栗农使用除草剂,改变了土壤结构,栗树自然长不好。树下有草,春夏能抗旱,草烂了还能成为养分修复土壤,板栗产量、品质都上去了;没有农残,价格也就上去了。”吴海生介绍,树下生草模式只需控制草的高度,避免草长得过高影响树下通风,通过物理方式增产增效。目前,迁西栗农正在逐步接受绿色种植理念,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不少栗农种出了有机板栗。

  今年,栗农王金忠种植的有机板栗还没下树就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订购了大半。浙江台州消费者梁意5年前经杭州朋友推荐认识了王金忠的有机板栗,“朋友去他家栗园考察过,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长出的板栗口感特别好,生吃甜脆汁足,熟吃甜香粉糯。”梁意表示,有机板栗虽然价格比普通板栗贵一些,但她每年都要买,毕竟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和食品安全。

  培育品牌 扩大影响

  自2002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迁西板栗”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最具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商标、全国果菜产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等。在“迁西板栗”大品牌下,紫玉、栗之花、喜峰口、胡子板栗等10枚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我县持续举办全国板栗产业发展研讨会、金秋板栗节、栗商恳谈会、名人走栗乡摄影展等系列活动,推广‘迁西板栗’品牌,栗花节已连续举办4届。”郭振畅介绍,为加强品牌建设,迁西县不仅对获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还对开设直营店、销量50万吨以上的直营店以及板栗销售能人给予补贴奖励。目前,“迁西板栗”在全国有直营店101家,并成功进入山姆、好又多、盒马鲜生等超市。“迁西一家企业还研发了板栗自动售卖机,正在向车站、商场等场所投放,消费者扫码付款后一分钟就能吃上热乎乎的迁西板栗。”郭振畅说。

  “板栗产业发展中心还鼓励各板栗企业开设网站,线上销售大大提高了市场份额。”郭振畅介绍,前不久举行的板栗暨栗蘑产业发展大会上,“直播助农进迁西”活动鸣锣开场,40名主播在15天的“带货竞赛”中,共销售板栗产品3.6万单。

  “我们公司总经理也开设了短视频账号推介迁西板栗。”走进唐山尚禾谷板栗发展有限公司展厅,生产经理张进财一一介绍起产品:糖炒板栗、冰栗、即食板栗仁、板栗窝头……“我们不断研发推出新的板栗终端食品,以适应各类消费需求。就拿即食板栗仁来说,我们现在有香草、海盐、红茶、桂花、蜂蜜等多个口味。目前公司板栗系列产品有40余种,加上其他深加工农产品,今年销售额预计可超过1亿元。”张进财介绍,除了自有品牌通过直营店、经销商及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公司还与新农哥、桂发祥、小宝栗子等品牌合作,把迁西板栗卖到全国各地。

  目前,迁西县有板栗企业35家,年生产加工能力逾1万吨,板栗系列产品销往国内180多个城市,并打入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海外市场,每年外销鲜板栗1万余吨。

  精深加工 延伸产业

  聚焦板栗又不止于板栗,迁西不断推动板栗深加工,丰富消费场景,延伸消费业态。

  “栗树浑身是宝,果实板栗除了直接食用,还能加工成板栗饮料、板栗粥、板栗酒,栗花可以入药或生产护肤品。树下生长的栗蘑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尚禾谷等企业正在建设栗蘑多糖提取项目。”郭振畅介绍,迁西县累计投入科研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研发板栗延伸产品。

  去年,迁西县还探索板栗树认养模式,认养客户既能享用板栗果实,也能远程观看或实地体验板栗树管理、板栗收获。“认养客户还能免费参与节庆活动,获赠县内景点门票,享受食宿减免优惠。截至目前,全县2万多株板栗树被认养。”迁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志勇说。

  板栗产业链的延伸也带动了文旅消费,目前迁西县开发了中国板栗博物馆、国家板栗公园、花香果巷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文旅项目,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亿元。

  迁西景忠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销售板栗酒的基础上,开启“工业生产+旅游”模式,改造了生产车间,新建展厅及配套设施,供游客参观体验板栗酿酒工艺。在迁西国家板栗公园·归巢部落景区,游客不仅能吃特色土窑坑烤,住栗树木屋,还能在板栗文化浓郁的游乐园里游戏,学习体验栗乡文化。“节假日总是爆满,今年暑假,研学游团队就接待了近百个。”归巢部落景区创始人贾春雷介绍。

  10月5日,来自北京的游客张丽红一家六口来到归巢部落游玩。张丽红在网上偶然刷到了这个网红打卡地的视频,立刻被其吸引。“周边山山水水玩得差不多了,觉得迁西板栗有特色,值得一看、值得一尝。”这天,张丽红一家的午餐可谓“板栗宴”,“烤板栗、栗子鸡、炒栗蘑、多栗包都吃到了,餐后每人还来了一支板栗雪糕。有些东西在其他地方真吃不到。”

  下午,一家人在栗精灵创意乐园游玩。“在沙地里挖栗子,推独轮车体验干农活儿,通过展板、石墙上的文字介绍学习板栗、农时、节气知识,别说孩子感兴趣,老人也没见过。”张丽红说。

  当晚,一家人还在栗树木屋住了一夜。“以前儿子在童话书上看到树屋,跟我说‘咱们家能不能也住在树屋里’,这次国庆假期帮他实现了愿望,儿子特别高兴。”张丽红自己也陶醉其中,“夜晚四周漆黑、静谧,只有一栋栋树屋散发出暖黄色的光,就是那种在森林里睡小木屋的感觉,特别温暖、梦幻。”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迁西县共接待游客4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5亿元,相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9%和67%,整体接待量和消费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敏介绍,假期外地游客以京津冀地区为主,除了山水,不少游客是奔着板栗而来。

  “目前,我县板栗产业年综合产值已突破25亿元,全县栗农人均收入中有5000多元直接来源于板栗产业。今后我们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板栗及相关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丰富市场供给,让板栗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迁西县委书记李贵富说。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4/c14739-40095144.html

勇者無懼國中生 壯遊前進臺灣環島公路唯一缺口!

       你知道嗎?臺灣的環島公路有一段唯一的缺口,那就是—「阿朗壹古道」。在今夏,臺北市青少年壯遊臺灣的壯遊團隊—「勇者無懼國中生」,他們相信路的盡頭還是有路,於是,他們徒步走過這道環島公路的缺口,在屏東牡丹鄉壯遊17天16夜,走讀穿越時空的古道,以地方文化為出發點,體驗在地生活文化,留下屬於他們的壯遊記憶。

       「勇者無懼國中生」是通過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112年補助的壯遊團隊,成員有林佑潔、傅寶億2位國中學生。他們規劃了一趟壯遊之旅,以優質教育(SDGs4)、減少不平等(SDGs10)、永續城鄉和社會(SDGs11)為主軸,前往環島公路唯一缺口—「牡丹鄉」,探訪此地的生態人文,對此地進行深入了解。

       在牡丹鄉,「勇者無懼國中生」經由導覽了解當地,包括:石門古戰場和牡丹社事件、阿朗壹古道、東源水上草原和馨香森林、東源村;在當地導覽達人的帶領下,他們一覽有著蔚藍海岸的阿朗壹古道、參與學習當地的手作月桃編織和原民粽,還騎著腳踏車認識東源,騎進了東源的所有小巷,也騎進了東源最出名的野薑花田,欣賞到一整片看不到盡頭的野薑花,確確實實地體驗到全臺灣最香的部落。除此之外,他們也接觸當地原住民,參與部落裡的特別活動,像是牡丹鄉傳統競技運動會,他們穿上了排灣族服和大家一起上臺跳舞,也和大家一起為村裡的選手大聲加油。在牡丹鄉停留的期間,他們訪問了牡丹鄉鄉長,從鄉長的介紹知道牡丹鄉的農特產有紅龍果、段木香菇、雨來菇和山蘇等,鄉長還鼓勵他們實際到牡丹鄉的各地走走看看,才能夠對牡丹鄉有更清楚的了解;所以,他們也前往牡丹鄉東源村訪問村長,聽村長說了排灣族和百步蛇的故事,還和村長學習排灣族傳統舞蹈。此外,「勇者無懼國中生」也拜訪了在旭海村提供村民接送服務的維士比阿伯,以及旭海當地服務隔代教養孩童與獨居老人的「旭海小學堂」,實際了解旭海村目前的社會狀況,同時也陪伴當地的老人及小孩。要離開牡丹鄉的那一天,民宿的老闆娘借他們一人一套族服穿著拍照,他們兩人在這趟旅程中也有了自己的族語名字,讓他們覺得深有收穫。

       「勇者無懼國中生」藉由壯遊,實地了解「牡丹鄉」,對團員們來說,這段旅程不僅是在書本或網路上尋找資料,更是練習透過雙腳走入人群、體驗別人的生活,進而瞭解當地美好的事物或是待解決的問題。你,也想加入壯遊行列嗎?請持續關注青發家教中心官網(https://ydfe.gov.taipei) ,一起期待明年的壯遊!

  • 圖1-壯遊團隊「勇者無懼國中生」去牡丹社事件紀念館,解說老師講解的生動又精采
  • 圖2-壯遊團隊「勇者無懼國中生」爬了好多的樓梯,終於看到造價昂貴的牡丹水庫
  • 圖3-壯遊團隊「勇者無懼國中生」穿著排灣族族服留下紀念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58E77405C3A4E55

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10月12日,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揭牌。这是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的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之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医药医疗、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国际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在柬埔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中医科成了“明星门诊”:门诊量稳居医院首位,柬籍患者占比超过40%,当地众多高层人士都来规律复诊。

  2022年,以“先遣组”“专家组”“医疗队”三步走的形式,中国向柬埔寨派出首支整建制中医抗疫医疗队。2023年,中柬两国政府联合公报提出,加快推进中柬中医药中心建设,中方将长期向柬派遣中国医疗队(中医)。

  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健康福祉,中医药“走出去”一步一个脚印。

  来自加纳的赛勒斯·巴伊多,是复星医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抗疟药产品经理。“我们的目标是消灭非洲的疟疾,实实在在帮到更多的人。”带着包括注射用青蒿琥酯在内的系列抗疟药产品,他要走遍当地医院。

  源自中医典籍启发、凝聚中国科研力量的青蒿素类药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疟疾防治作出重大贡献。“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已经帮助非洲多地区短期内实现了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

  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在国内建设了一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中医药高质量国际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制定颁布了98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中医药被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拉共体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地区和机制合作的重要领域。

  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其中就包括“推动建设中医药中心,开展草药种植及加工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深化卫生医疗合作,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中国与14个共建国家签订传统医药合作文件,8个共建国家在本国法律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投入建设,百余种中成药在共建国家以药品身份注册上市。

  不仅在国家层面,中国多个省份都在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健康丝绸之路”——

  甘肃省在泰国、匈牙利、白俄罗斯等国建立了16家海外岐黄中医中心(学院),诊疗患者8万余人次;浙江省在白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中医药海外中心;上海建成5家中医药海外中心……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深化医疗卫生合作,着力增加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打造高水平中医药海外中心,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常见病、多发病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中资机构人员和赴境外旅行人员等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改善民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说,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深化政府间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据新华社电 记者田晓航、董瑞丰)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14/c14739-40095080.html

赤峰草地音樂會  社區防災安全 Chill 

夏季的酷暑已然悄悄離去,氣候漸漸趨於涼爽,適合全家大小 一起來場充滿寓教於樂的小旅行,112 年 10 月 14 日(星期六)14 時 30 分至 17 時 30 分,在臺北市建成公園(大同區承德路 2 段 33 號旁),由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與臺北市赤峰商圈 永續發展協會共同舉辦「赤峰草地音樂會 社區防災安全 Chill」 社區防災園遊會活動,讓你體驗赤峰商圈的人文氣息,還能以輕鬆 且 Chill 的方式學習防災知識。


本次社區防災園遊會除了有精彩舞臺表演節目、防災知識有獎 徵答及草地瑜珈活動外,還設有防災體驗專區,包含「CPR 體 驗」、「溺境求生」、「消防小尖兵」、「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用火安全」及「用電安全」等項目供民眾學習,另外還有動態體 驗之「防火宣導車」及「地震體驗車」,讓民眾體驗滅火器操作及 感受地震的震撼。


另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統計今(112)年上半年度共發生 666 件 火災,原因以爐火烹調 234 件(占 35.1%)居首,電氣因素 187 件 (占 28.1%)次之。消防局呼籲民眾,隨著氣候逐漸進入冬季,民 眾平時於室內使用電暖器等電器設備時請遵守「5 不 1 沒有」原 則,用電不超過負載、電線不綑綁折損、電源插座不常插、插頭不 潮濕汙損、周圍不放可燃物、沒有安全標章產品不買不用;另在烹 煮食物時有「人離火熄」之觀念,以提升居家防火安全。


歡迎市民朋友大手牽小手前來參加,期望藉由社區防災宣導及 體驗,讓大家暫時遠離 3C 生活,在寓教於樂體驗過程中,將正確 防災觀念深植民眾日常生活中。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D0289C70D33A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