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西湖愛樂賞析講座:誰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人們為什麼喜歡悲傷的音樂?—談音樂、情緒與大腦

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將於10月28日(週六)下午2時辦理「誰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人們為什麼喜歡悲傷的音樂?—談音樂、情緒與大腦」講座,邀請曾任台北愛樂電台「你,為什麼會喜歡聽音樂?」節目主持人李承宗老師,與市民朋友一同探討音樂如何引發情緒、大腦又是如何處理音樂的訊息,以及音樂對於人類社會的意義。


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表示,為什麼傷心的時候,我們總是會選擇聽悲傷的歌?明明就孤單又難過,為什麼還要去聽那些讓人心痛的歌?反覆聆聽悲傷的音樂到底是會讓我們心情更差,還是反而有安慰、陪伴的效果?又,為什麼傷心的情歌通常也都是慢歌呢?本場西湖愛樂賞析講座,將由神經科學博士李承宗老師帶領市民朋友以演化的觀點來談音樂、情緒與大腦三者間的關係,內容豐富精采,歡迎踴躍參加!。


詳細活動內容可電洽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電話:02-27973183)或上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https://tpml.gov.taipei)查詢。

  • 西湖愛樂賞析講座:誰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人們為什麼喜歡悲傷的音樂?—談音樂、情緒與大腦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38EE0726AD3A707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拳拳敬老心 暖暖夕阳红(暖闻热评)

  【事件】00后张亦心到养老机构参观后改变了职业规划,选择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90后护理员邢鸿志入职社会福利院后,主动要求到工作强度更大的失能失智老人护理区工作;80后全国技术能手倪燕,凭着精细的护理服务,在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已开始“带徒弟”……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为养老行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点评】

  “干我们这行,要有耐心,有恒心,能吃苦。”这是一位养老行业年轻人的从业感受。一个个故事传递动人的温情,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的生动回响。

  由于年龄、健康等因素,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对养老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素质要求。在养老行业,有的年轻从业者带老年人拍短视频、玩电竞,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的青年护理员日常在把老年人从床上扶进轮椅里时,往往尝试让老年人多依靠自身力量站起来,这既帮助老年人训练身体的功能,也能助其获得精神上的积极鼓励;有的青年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鼻饲喂食长期卧床老年人的床头适宜角度。事实证明,建设一支队伍稳定、素质专业、能够适应现代化养老服务需要的队伍,对创新养老服务形式、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薪酬待遇,同时在养老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不少年轻人投身养老行业的“内驱力”。有些养老相关专业学生在校时就成立了老年人活动策划服务工作室,为合作的3家养老机构提供从创意到组织实施活动的一揽子方案,创业项目获得学校创业大赛一等奖。还有养老从业者在为老年人服务过程中,因被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记住名字,从而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在干中学,在事上练,更多年轻人将在养老行业中获得提升、成就人生。

  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过3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养老不仅是个人的家庭义务,也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也要看到,相比庞大的现实需求,养老服务人才规模远远不足,年轻人才更是稀缺。从实际情况看,扩大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可以在“进得来”“留得住”上多下功夫。一方面要持续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培养规模,形成高效的人才输送渠道;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体系、晋升通道,激发从业人员成长成才、干事创业动力。期待有关部门、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各尽所能,推动养老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养老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断发展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产品与服务,才能共同守护好老年群体的福祉。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23/c14739-40101086.html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辦理「全災害風險分析框架建立案成果發表暨研討會」  接軌國際觀念及知識交流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於112年10月23日14時至17時,假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辦理「全災害風險分析框架建立及其於強化城市災防韌性之應用」成果發表暨研討會,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法國在臺協會、中央警察大學防災研究所、北臺八縣市及臺北市政府各防災單位代表與會,由局長莫懷祖主持開幕儀式。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的影響,不僅擴大災害規模,同時也提高災害發生的頻率,為了瞭解各類災害對臺北市所帶來的風險,消防局於今(112)年委託國立臺灣大學,參考國際經驗及方法,透過各類災害危害度及各項社會脆弱度指標的綜合分析,建立適合臺北市之全災害風險分析框架,並以水災、地震、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為範例,進行臺北市村里尺度災害風險分析及繪製風險空間分布圖,並針對臺北市風險較高區域提出改善建議,於本次研討會進行成果發表,期望市府各相關單位能據以規劃及推動各項災害防救政策,以降低災害對城市的衝擊,提高城市災防韌性。


消防局表示,本次研討會除了發表臺北市全災害風險分析框架及災害風險矩陣建立之成果外,還特別邀請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李香潔組長、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葉錦勳組長、法國在臺協會的Francois-Xavier Runner等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專题講座及分享災害管理新知,研討議題包括「社會經濟指標與減災動資料的運用及未來趨勢」、「新一代TELES地震災損評估系統」及「法國駐臺機構之災害風險應變機制」等重要防救災議題,並請到中央警察大學防災研究所的林貝珊所長及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的溫在弘教授共同與談及意見交流。


莫懷祖局長於研討會開幕式指出,希望經由本次的研討會更了解國際災害防救發展趨勢,並藉此平台促進中央及地方政府間的交流,深入探討我國未來推動災害防救工作之方向,進而達到強化及健全國內防救災體系之目標。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5A5C47C338FBCDC

《2023臺北時裝週 Taipei Fashion Week》 10/22閉幕時尚大秀 臺北大巨蛋園區重磅登場! 六組知名臺灣設計師時裝展演 攜手多元明星陣容打造跨界大秀

 眾所矚目的《2023臺北時裝週》時尚閉幕大秀,昨(22)日於臺北大巨蛋園區松菸大道盛大登場。臺北市政府與文化部、經濟部等各單位合作辦理《2023臺北時裝週》,並由國際時尚龍頭媒體VOGUE及車壇豪華品牌Lexus大力響應,共同打造今年度臺北時裝週壓軸時尚盛典!本次首度啟用臺北新地標臺北大巨蛋園區帶來別具一格的全新跨界時尚秀,以「多元共融DE&I」為概念,邀請金馬獎頒獎典禮節目總監陳鎮川擔任創意總監,展現6組臺灣設計師品牌—ALLENKO3(柯瑋倫)、BOB Jian(簡國彥)、TANGTSUNGCHIEN(唐宗謙)、JUST IN XX (周裕穎)、PCES(暢芷荺、李玉琪、Bruno Chung)、Story Wear(陳冠百)的全新作品。蔣萬安市長與文化局蔡詩萍局長為支持臺灣時尚設計產業,特別身穿設計師服裝驚喜亮相星光大道,臺北市議員許淑華、何孟樺、顏若芳、陳宥丞、文化部王定亞專委、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楊舜欽執行長等人也親自到場共襄盛舉;澳洲、印尼、紐西蘭、波蘭、巴西、聖露西亞、匈牙利等駐臺辦事處代表等貴賓也出席與會。藝人黃偉晉、鶴The Crane、林予晞、Amanda劉紀範等也擔綱走秀嘉賓,共同演繹臺灣設計師品牌2024春夏大作;除此之外,饒舌小天后Karencici及金獎製作人Starr Chen陳星翰首次演出時裝週獨家創作曲,臺饒文化代表Dizzy Dizzo蔡詩芸攜手舞者炸翻舞台、客家新生代饒舌歌手Yappy及今年榮獲最佳原住名專輯獎的Matzka帶來精彩表演,搖滾繆思女神楊乃文更挾帶超強氣勢壓軸演出,為星光熠熠的時尚大秀帶來最完美的句點。


 
蔣市長與眾星力挺響應臺北時裝週  華麗登場星光大道

蔣萬安市長為力挺臺灣設計師並展現對臺灣時尚產業的重視,特別穿上臺灣設計師品牌BOB Jian簡國彥所設計的服裝驚喜亮相;文化局蔡詩萍局長也偕同POP Radio林書煒台長分別身著PCES(暢芷荺、李玉琪、Bruno Chung)和BOB Jian簡國彥的設計作品步上星光大道,蔡局長表示今天身穿PCES的作品,強調多功能、多層次的風格的同時,也注重零廢棄的服裝材質回收再利用,兼顧時尚與永續發展。


蔣市長一襲黑白強烈對比的搶眼風格更引起現場觀眾驚呼不斷,而有數十年刺繡織布經驗的「京城武綉」特別開發品牌象徵的B格紋緹花布料更充分體現了設計師對於服裝細節的用心,同時顯示臺灣時尚設計產業的創作高度。 蔣市長受訪時透露,這次在選擇衣服時大兒子認為黑白色系跳脫自己常穿的深色西裝風格,同時許多網友也提供意見,因此今晚選擇穿上設計師BOB Jian簡國彥的服裝登場,蔣市長也提到第一次參加臺北時裝週活動,非常期待閉幕大秀的精彩演出,而臺北時裝週希望培植臺灣在地優秀設計師走上世界舞台,今年選擇臺北大巨蛋園區松菸大道,讓觀眾體驗大巨蛋周邊地景,並結合6位非常優秀的臺灣在地設計師,很高興讓設計師透過臺北時裝週的平台被全世界看到。


此外,三金典禮等級星光陣容也為精彩大秀再添華麗色彩,由長年支持臺北時裝週的典禮主持人Lulu黃路梓茵熱情開場,眾多知名藝人包含黃偉晉、薛仕凌、劉品言、陳姸霏、洪佩瑜、禾浩辰、蔡凡熙、邱以太、劉敬、E1and、雷嘉汭、小樂吳思賢、大元、GEmma吳映潔、鶴The Crane、林予晞穿著《2023臺北時裝週》知名設計師們打造服裝,展現屬於自我的時尚態度。                                                                                                                          
多元星光陣容演繹臺灣知名設計師品牌  精彩跨界獻唱時尚伸展台
本次閉幕大秀與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共同合作,首度於臺北大巨蛋園區松菸大道上舉辦,象徵迎接未來遠雄大巨蛋與松山文創園區融合設計與運動的多元發展性,並攜手臺灣頂尖模特兒經紀公司凱渥、丹藍、霏訊、風暴、伊林、MOOZA與知名秀導楊佩綺及Alen,全新形態呈現時尚的無限可能。大秀邀請豪華星光陣容跨界化身模特兒,與74位名模共同演繹6組臺灣設計師品牌的精彩大作。率先登場的臺灣設計師品牌 Just in XX(周裕穎),以「Fruits Night Out!!! 台灣水果派對!」為主題,打造一個充滿 90年代單色風格的時尚系列,讓模特兒們彷彿化身成一顆顆行走的水果來展演2024春夏大作,更攜手臺饒文化代表Dizzy Dizzo蔡詩芸跨界演繹,一連帶來《ASS》、《So Good Tho》、《Wiefy》等多首饒舌歌曲演出搭配氣勢龐大的舞群陣容,讓伸展台瞬間幻化為時尚嘉年華;接著出場的品牌 ALLENKO3(柯瑋倫)以經典作品卡夫卡的變形記作為靈感發想,呈現主題為《變體 METAMORPHOSIS》的2024春夏系列作品,搭配客家新生代饒舌歌手Yappy及弦樂手精彩跨界,帶來暗黑且耳目一新的精彩說唱演出,令現場觀眾驚呼連連;接著登上舞台的是品牌Story Wear(陳冠百),設計師以《O》作為2024春夏新系列的靈感發想,讓2024 系列回歸品牌核心:Art, Fashion, Craftsmanship,Sustainability 使用循環設計手法,從設計靈感到實質應用,讓一切的歸屬於零與無限大,並由超人氣男星黃偉晉帶領著12位名模由觀光巴士驚喜登場,個性演繹品牌精彩大作。


隨著現場燈光轉換,由今年入圍第34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及最佳華語男歌手獎的鶴The Crane率領名模共同演繹品牌 TUNGTSUNGCHIEN(唐宗謙)2024春夏全新創作,鶴The Crane展演中搭配今年榮獲最佳原住民專輯獎的Matzka,帶來以R&B曲風詮釋的族語歌曲《起自己的火》、《未竟之夢》精彩的跨界演出完美符合本屆DE&I多元精神;接著登場的是品牌 PCES(暢芷荺、李玉琪、Bruno Chung),由近期入圍金鐘視后的林予晞身著品牌服裝,完美展現品牌本季主題數字「3」的象徵意義,展演中更穿插多元文化的小吃市集攤車,大秀現場猶如熱鬧嘉年華會,與品牌本次主要展現的社會平權及多元元素相互呼應。

 

新生代饒舌歌手Karencici攜手金曲最佳製作人Starr Chen陳星翰壓軸演出 名模群壯觀完美謝幕
精彩絕倫、跨界不間斷的時尚藝術大秀,在前五個設計師品牌接連展演後,新生代饒舌女歌手Karencici與金曲最佳製作人Starr Chen陳星翰壓軸帶來今年為時裝週獨家創作曲《Taking_over.MP3》的首次現場演出,並帶出壓軸登場的品牌BOB Jian(簡國彥)。本季BOB Jian重點放在「漫遊」,以 21AW 主題「走心、走星、走新」作為延續,此系列透過「格紋、暈染、線型」三種型態印花轉述網絡連結的漫遊,希望服裝能結合更多精緻工藝的裝飾,使數位印花增添更多帶有溫度的手工技術,亦是挑戰美感的拼湊,也呈現屬於 BOB Jian 張揚個性的美感節奏。精彩演唱與高規格的視聽饗宴,將大秀推往另一波高潮,也完美詮釋本次時裝週想展現的嘻哈精神。最後大秀以6組臺灣設計師品牌與眾多模特兒齊聚謝幕的壯觀畫面,為《2023臺北時裝週》閉幕大秀劃下完美句點。

 

搖滾謬斯楊乃文驚喜現身時尚派對嘉年華  邀請市民同歡感受時尚魅力
精彩的壓軸閉幕大秀後,同場加映時尚派對嘉年華,大秀現場由本屆時裝週贊助品牌-皇家禮炮特別設置皇家吧台,更重磅邀請搖滾繆思楊乃文演唱,展現熱力爆棚的精彩演出,一連帶來《貴族的輓歌》、《A Dream of Bonnie & Clyde》、《星星堆滿天》及《Queen》等多首膾炙人口歌曲,為時裝週閉幕大秀再掀高潮,邀請市民感受英倫搖滾魅力。


設計師選品店時尚加乘三大商圈風格店家  跨區接力時尚不斷電
《2023臺北時裝週》時尚大秀採全程線上直播結合各大戶外屏幕播出,線上下同步零距離連線,也能透過臺北時裝週網站VOGUE TAIWAN YOUTUBELINE TODAY、以及臺北市文化局Design For Taipei 臉書粉絲團,掌握現場精彩表演,與全民一同欣賞最精彩的時尚大秀。為支持臺灣時尚設計品牌,精彩的壓軸時尚大秀後,即日起至10月29日期間民眾還能在SOGO復興館5樓看到今年精選的設計師選品店,店內將展示銷售包含參與時尚閉幕大秀的6個設計師品牌在內多組臺灣設計師的作品,從服飾、配件到包類,呈現最多元的風格作品的購物空間,邀請民眾親臨現場參觀選購,感受臺灣時尚的設計魅力。《2023臺北時裝週》活動最新資訊請上活動網站 ,或至臺北時裝週臉書專頁,及文化局臉書專頁查詢。

 

  • 《2023臺北時裝週》時尚閉幕大秀昨(10月22日)於臺北大巨蛋園區松菸大道與線上同步盛大登場
  • 蔣萬安市長特別穿上臺灣設計師品牌BOB Jian簡國彥出席臺北時裝週大秀活動
  • 文化局蔡詩萍局長及POP Radio林書煒台長分別身穿PCES(暢芷荺、李玉琪、Bruno Chung)和BOB Jian簡國彥的設計作品出席臺北時裝週大秀活動
  • 率先登場的臺灣設計師品牌 Just in XX(周裕穎)攜手台饒文化代表Dizzy Dizzo蔡詩芸跨界演繹
  • Karencici與Starr Chen陳星翰壓軸帶來時裝週獨家創作曲_Taking_Over.mp3_首次現場演唱
  • 《2023臺北時裝週》重磅邀請搖滾繆思楊乃文演唱.JPG
  • 客家新生代饒舌歌手Yappy及弦樂手精彩跨界演出,呈現ALLENKO3(柯瑋倫)作品.JPG
  •  TUNGTSUNGCHIEN(唐宗謙)搭配今年榮獲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獎的Matzka精彩演出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B58D03981946D2A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大爱无疆接续奉献——致敬中国援外医疗队

  2011年7月22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纳兹莫加医院外科门诊,中国第24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卢建林为当地患者诊治并带教实习生。新华社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供图)

  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自1963年我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援外医疗队以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接续的奉献,用大爱谱写和平友谊之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嘱托,中国援外医疗队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用仁心仁术书写大爱与担当,积极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接力续写爱的篇章。

  2011年,中国第24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卢建林来到桑给巴尔岛的纳兹莫加医院工作,他发现这里七八个病人挤在一间屋里,无病种之分,也无专业护士,一台风扇用来通风,几乎没有消毒设施,手术室里蚊子、苍蝇乱飞。

  一名当地患者要切除增生的前列腺,微创手术是最佳选择。但医院仅有的一套旧设备,不仅锈迹斑斑,镜子也不配套,只能看到12度视野,而这样的手术通常需要30度视野。

  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汝朋(右一)正在给患者做手术。(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在狭窄的视野中,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并不锋利的电刀,每切割一块组织,都要将刀头拿出来刷洗……卢建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当地首例微创泌尿外科手术。手术成功后,患者举起左手放在胸前,以当地独特的方式表达感谢。

  在地震、海啸灾区搭起流动诊所、帐篷医院,在病毒肆虐时救治患者,在艰苦环境中填补医学空白……在诸多困难之地,时时可见中国医疗队的身影。

  2022年7月27日,非洲几内亚,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汝朋成功为一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

  这是中几友好医院导管室建成后首台介入手术。王汝朋在麻醉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共同配合下,克服无备选耗材、导管路径头臂干严重迂曲等实际困难,通过造影结果明确患者为冠心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介入诊疗技术的应用,填补了几内亚急性心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的空白。手术带教的同时,王汝朋还针对性地在当地多次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技术培训,将心脏急救手术技能留在几内亚。

  曾有一名大面积心梗的急重症患者在得到成功救治后,向医疗队捐赠了一辆救护车,这让王汝朋十分高兴。“这不仅给几内亚相对落后的院前急救转运提供了方便,也将守护生命的大爱进行了扩散和传递。”王汝朋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医生鲍永珍正在为中亚白内障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今年9月中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医生鲍永珍和同事们踏上“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的行程,前往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对我们来说,这是又一次践行承诺的旅程。”鲍永珍说。

  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今年第二次踏上征程。今年4月,为期18天的医疗活动已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众多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与希望。

  “我终于盼来了中国医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市,一位白内障奶奶拉着医疗队员的手说,自从得知中国医疗队要来布哈拉进行免费白内障手术后,她就开始盼望着,终于盼来了光明时刻。

  “谢谢”“辛苦了”“中国好医生”……一声声感谢,暖在医疗队员们的心头。

  一台台手术、一次次义诊,践行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最新数据显示,5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通过“光明行”“爱心行”等短期义诊,累计诊治患者近万人,免费为4500余名当地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为180余名患者进行了心脏手术。

  多米尼克,一个位于东加勒比海的岛国。当地心血管疾病多发,过去一直没有本地的心血管医生,心血管病患者主要由内科医生诊治,不仅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帮助当地创建首个心血管专科,举办多场心血管专题讲座,在临床上悉心向当地医生传授经验……中国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于2019年赴多米尼克工作,把帮助当地培养心内科医生当作一项重要工作。

  2019年8月,中国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员吴德熙在中多友谊医院的外科病房带教当地医学院学生。新华社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供图)

  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援助,中国援外医疗队不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还极大地提高了受援国医疗技术水平,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60年持之以恒的付出,中国援外医疗队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目前,他们仍奋战在全球56个国家115个医疗点,继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22/c14739-40100652.html

以国家标准推动养老服务持续提质完善

  本报特约评论员

  推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化建设,需要强化社会监督。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制定《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优先从服务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热心公益的人士中选聘社会监督员,打造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新机制。这样的监督制度创新和探索,不仅能够促进养老服务、执法行为更加规范,还能有效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因此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近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GB/T 43153—2023)(简称《基本规范》)发布实施。据介绍,这是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条件及相关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民政部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基本规范》宣贯实施,推动有效提高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国有两亿多老年人,其中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庞大的老年群体对上门服务需求巨大。近年来,从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各类机构发展迅速,但整体而言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存在服务范围边界不清,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服务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服务能力不强等失范问题。推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和紧要之事。

  立规矩,才会有“方圆”。发布实施《基本规范》,明确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条件、服务流程、技术性要求等,有利于推动服务组织和服务人员对“标”守正、按章操作,提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品质。

  推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化建设,是践行标准的内在要求和必由路径,各养老服务组织应坚持以标为纲、以准为领,细化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约束服务行为,同时深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推动服务提质增效。要强化岗位“练兵” 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将服务人员培养成为行家里手,不折不扣地将国标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基本规范》要求服务组织应开展自我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和配合参与第三方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满意度等。可想而知,倘若上门服务仅满足于“达标”,止步于机械式完成任务,给服务对象留下不够热情甚至冷若冰霜、拒人千里的感受,势必让服务对象难言满意。为此,服务组织要充分发挥教育和制度的作用,培养服务人员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引导他们用心用情提供上门服务,以满面春风的态度和专业规范的服务,赢得服务对象的由衷点赞。

  推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化建设,离不开有力有效的监管。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应进一步提升日常检查、整治能力,加大监管执行力度,抓早抓小、常抓不懈,倒逼服务组织守底线追高线,遵规守法诚信经营,不越雷池半步。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好坏与否,服务对象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最有发言权。职能部门不仅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事后评价,还需健全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及反映处置机制,鼓励服务对象多提合理化建议,积极举报违规行为,并且设身处地解决好他们的诉求。进而举一反三,找准上门服务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由点及面,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实现未雨绸缪、未诉先办。

  推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化建设,还需强化社会监督。这方面,一些地方已作出了有益探索。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制定《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以进一步拓宽养老服务监督渠道,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的意见建议。该办法要求优先从服务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热心公益的人士中选聘社会监督员,打造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新机制。这样的监督制度创新和探索,不仅能够促进养老服务、执法行为更加规范,还能有效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因此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应以执行《基本规范》为契机,针对具体服务内容制定实施相关配套制度标准,使有效的社会监督和与时俱进的监管手段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家门口养老”水平和品质持续提升,用真情托举起万千“夕阳红”的幸福生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22/c14739-40100655.html

我国慢性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

2023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10月21日在京举办。大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488个,县区覆盖率超17%;累计有2880个县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达97.3%;公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提升到2022年的27.8%。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在大会上表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积极发展慢性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新格局。

“中国在提高人均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在大会上说,中国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覆盖范围,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纳入其中,这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迈出重要一步,我对这些巨大成就表示祝贺。

雷海潮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加强以老年人群为主体的慢性病防控重要窗口期。下一步,要从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提升慢性病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顾天成)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22/c14739-4010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