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近來頻傳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 中正二波麗士入校宣導加強防範意識

  近來中部多所大學傳出多名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不肖人士以投資手機、電腦等3C產品為由,「簽約立刻拿5千佣金」,鼓吹學生簽下5萬至10萬元不等的無卡分期契約,不但產品沒拿到,還被融資公司催繳款項,更慘的是,以為能賺外快拉同學一起,害同學也被騙,粗估受害學生近600人。 

  經了解,一名自稱是通訊行業務的男子,鼓吹學生以無卡分期方式購買iPhone、筆電等3C產品,只要簽約就可以立刻拿到5000元佣金。這名男子還跟學生說不需要繳分期款項,可以幫對方繳,只希望學生簽約讓他有業績,不料,對方只付了幾期貸款就沒下文,最後貸款公司找上門來,背負數萬元不等債務,這名男子還會要求一個拉一個申辦無卡分期,利用學生想獨立、想證明自己的念頭,但社會歷練不夠,又萌生貪小便宜的心態誤入陷阱。

  中正第二分局提醒,大部分的詐騙陷阱都是抓準被害人貪小便宜的心態,但任何看似不勞而獲、好到不合常理的宣傳都要留心。又有些詐騙手法可能被金融知識、術語包覆,建議學生若任何概念不清楚,都可以打165幫忙查證,或透過學校學生管道尋求幫忙。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3EAE746DDCE7BA5

百年技藝.薪傳飛揚─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主題書展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期投入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的調查與保存,今年度獲獎者北市陣頭社團八大軒社的靈安社,繼2011年登錄民俗「台北靈安社神將陣頭」,今年度再以「北管」項目保存者而受肯定。

 

展覽以「百年技藝.薪傳飛揚」為理念,展出時間自11月4日起至11月26日止,邀請市民大眾前往總館1樓新書展示區參觀。

 

同場加碼,全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自製閱讀節目《熟讀深思》,已在10月6日至8日連續推出三集特別節目專訪靈安社總幹事吳柏勳先生,歡迎線上收聽,我們在空中與好書相會!

 

熟讀深思節目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tpmlcof

  • 百年技藝.薪傳飛揚─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主題書展
  • 百年技藝.薪傳飛揚─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主題書展-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390F409E0227843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国产仿制药:“青出于蓝胜于蓝”

自2021年起,国家医保局组织全国范围内的29个医疗机构,对国家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中选仿制药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日前,这项包含14万病例、历时2年的大样本临床回顾性研究公布结果,其评价的抗感染、抗肿瘤等领域23个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等效,个别仿制药的安全性或治疗缓解率比原研药更高。

从字面上看,公众往往被“仿制药”的名字误导,认为“仿造”“仿制”的东西不会有好货。也有人凭经验认为,国产药品的疗效和质量比不上进口药。此次大样本的科学研究通过临床的真实情况进一步表明,国家集采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品质相当”。仿制药是什么?为什么“仿品”还能比“正版”好呢?

原研药专利期过后可仿制促使药价降低

仿制药是与原研药在有效成分、剂量、效力、作用和适应证上相同或趋同的药物。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常峰解释,已过专利期的药品在专利期内通过维持高价获得了可观利润,回收了研发成本,因此其他企业可在专利保护期过后通过仿制促使药价降低。

换句话说,原研药在专利期内受到知识产权保护,高定价有助于创制这一药品的制药企业收回创新药品研发成本并支持新的创新药品研发。随着创新成本的收回,专利期过后的药品价格理应出现断崖式下降,以便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

以治疗乙肝的恩替卡韦为例,恩替卡韦原研药由国际药企百时美施贵宝开发研制,2006年在我国上市,价格数十元一片。恩替卡韦原研药过专利保护期后,由于原研企业对原料合成路线、制剂方法等均有专利布局,使得仿制这一药品并非易事。

我国创新药企正大天晴依托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抗病毒靶向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下,通过十余年的系统性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跨过原研药合成方法专利障碍,在药物晶型、合成工艺路线、药物制备方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发成果。基于上述技术创新,国内首仿上市的恩替卡韦分散片(润众)于2010年上市,解决了国内乙肝患者的用药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国家集采后乙肝特效药恩替卡韦的价格从10.55元/片降到0.62元/片,降幅达到94%。“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集采进一步促成药价合理回归,节约医保基金支出,大幅减轻患者负担。

对首仿药、难仿药的投入仍需加大

“我们近期对前七批集采的150个未中选原研药价格做了分析。”常峰介绍,集采前,高达73%的原研药在中国的价格高于国际中位价。集采后,受中选仿制药降价影响,原研药价格有所下降,但仍有69%未中选原研药在中国的价格高于国际中位价。

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如果缺乏仿制药带来的“竞争压力”很难自行降价。“过了专利期仍要维持高价,这是不合理的。”常峰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制药产业的仿制能力也是维护人民用药安全的关键能力。“要促进仿制药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推动仿制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医疗保障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组长章明表示,过去医药企业花费重金用于营销,对于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

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12—2016年全球共有631个专利到期原研药,其中有许多专利到期药并没有企业提出仿制注册申请。章明表示,要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营造环境,引导医药企业从重销售、重渠道转向重研发、重质量,加大对首仿药、难仿药的投入。

首仿药、难仿药的研制同样需要大量的生物技术创新。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仿制药技术攻关,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内的重点化学药品、生物药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采用与Ⅱ型糖尿病治疗原研药“艾塞那肽”相同的机理机制,国产创新药着力从人源化和长效等多个角度,对糖尿病口服用药进行改进研究。通过构建基因工程串联技术、多肽蛋白药物制备技术、生物药物长效制剂技术等先进技术平台,我国医药企业近期在这类药物的研制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国产恩替卡韦片在仿制时也通过创新采用嘌呤环的构建技术,有效避免繁琐的层析色谱分离,简化后处理过程,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致性评价确保仿制药物美价廉

网络上曾有这样的说法:“原研药和仿制药有效成分的纯度有差别,一个可能是80%—90%,另一个只能做到30%—40%。”针对这样的言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回应,这种说辞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药学等效性评价是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张兰说,药学等效性要求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具有一样的药物活性成分、含量、给药途径、剂型,并符合药品质量标准。

为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仿制药开展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的评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药学部主任卞晓岚表示,一致性评价重点是验证仿制药在设计和生物学吸收代谢等方面与原研药等效,中国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起步标准很高。

在开展一致性评价提高国产仿制药质量的基础上,国家开展带量集采,让国产仿制药获得与原研药公平竞争的机会。“药品集采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放在同一个公开平台上公平竞争。”章明表示,高质量的仿制药非常需要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证明自己的机会。

数据显示,八批国家集采之后,患者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5%以上,临床药品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常峰认为,近年来,我国仿制药工业在质量、生产能力及市场地位等方面进步很大。一致性评价政策在审批环节严守仿制药“质量关”,我国仿制药出海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认可度的提升也从侧面说明我国仿制药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仿制药大国向仿制药强国跨越的阶段。”常峰说,市场上药品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及不具备规模生产和产品管线优势的企业正在被淘汰,仿制药正逐步实现原研药的高质量替代,医药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我国患者用药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01/c14739-40107721.html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第三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将举行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日前,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全球传播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媒体吹风会暨“清华会客厅”媒体沙龙在北京举行。

  会上,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表示,随着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人类始终面临着公共卫生与健康的挑战,大流行已经不再是极其罕见的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必须提早准备。

  “对已知的要有能力,对未知的要有准备。”梁万年说,传染病大流行具有危害大、涉及面广、传染性强、走向趋势不确定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很多工作亟待加强。他认为,未来流行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但最要关注的是新发、突发传染病。其中,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可气溶胶传播的,因其控制传播困难,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

  梁万年介绍,第三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将于11月4日至5日举行,将以“大流行应对与挑战”为主题,“希望总结以往大流行的应对经验,改善国际、国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健康创新策略,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卫生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防患于未然,为人类健康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31/c14739-40106750.html

“中国医疗队太好了”(“一带一路”话健康)

日前,在中国第三十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骨科主任医师胡国东的积极协助下,中几友好医院骨科救治了一名车祸外伤致骨盆粉碎性骨折的女性患者。

当天查房过程中,胡国东发现这名患者精神萎靡,嘴里反复用法语念叨:“我很累……”这让拥有多年创伤骨科经验的胡国东心头一紧:骨盆骨折往往会导致凶险的盆腔大出血,处置不当对患者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这名患者的状态很可能是因失血过多导致了贫血。

胡国东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X光片与几方医生开展床旁分析。凭借丰富临床经验,他判断患者出血量已超过1000毫升,必须立即检查血常规以明确失血程度,同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补液,提升护理级别。

受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医院无法为患者开展骨盆骨折手术,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即使如此,治疗所需的腹带和骨盆兜也无储备。这样一来,医生无法及时为患者缩小骨盆容积、复位固定。患者只能继续忍受着骨折断面摩擦的疼痛,并面临着因持续失血危及生命的风险。紧急情况下,胡国东指导当地医生临时采用床单进行骨盆固定,并叮嘱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这天夜里,胡国东反复思考如何才能利用现有条件缓解患者病痛。他想到一招,取出了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崭新床单和针、线、剪刀。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胡国东曾无数次在手术台上用手术剪和缝合针线为患者接骨矫形、解除病痛,可在异国他乡做针线活却还是头一遭。就这样,他一直忙到深夜,终于为患者缝制成了一个标准的外科用腹带。

第二天一早,胡国东便赶往病房,同几方医生一起为这名患者进行骨盆固定并摆好体位,及时缓解了她的病痛。

得知胡医生为自己做的努力,这名患者感动不已,激动地说:“中国医疗队太好了!”当地医生则对胡国东说:“你很有人情味,非常非常有人情味!”

接下来几天,每当胡国东与当地医生一起查房时,这位患者都会向他竖起大拇指。经过胡国东和当地医务人员20余天的悉心救治,患者稳步康复。

以胡国东为代表的第三十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们,如同60年来每一位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一样,倾心守护着受援国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他们用行动彰显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31/c14739-40106749.html

急性肝衰竭新型预后模型 有望提升患者生存率

  本报北京电 (戴欣、韩琳)药物性肝衰竭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邹正升教授、纪冬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团队,针对非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药物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创建了新型预后模型。该模型可以推测患者当前生存率,经验证准确度高达90%以上。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肝病学》杂志上。

  根据是否由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衰竭,可将药物性肝衰竭分为两类。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衰竭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其预后相对较好。而国内90%以上药物性肝衰竭是服用除对乙酰氨基酚以外的药物导致的,其病死率高达80%左右。对于生存率低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肝移植治疗。因此,及时预测生存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际目前缺乏相应的大样本研究。

  该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医院,创建了全球最大样本队列,最终阐明了与药物性肝衰竭生存率高度相关的5个因素,即凝血功能障碍程度、肝性脑病程度、是否使用人工肝、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基于此创建的新型无创列线图模型(DIALF-5),可在肝衰竭后的不同时间点将5个因素量化评分,预测当时的生存率。对于生存率低的患者,及时启动肝移植治疗。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31/c14739-40106748.html

异种移植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

  本报西安电 (记者龚仕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日前宣布: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指导下,该院异种移植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多基因编辑猪皮移植给一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取得良好效果,推动异种移植研究向临床迈出重要一步。经文献检索,未见同类报道。

  特重度烧伤救治一直是世界医学难题,采用同种异体皮肤对烧伤创面进行临时覆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其来源严重受限。国内外学者也曾尝试用普通猪皮进行覆盖,但极易出现急性排斥反应,难以达到治疗效果。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对猪皮的排斥反应,提高特重度烧伤救治成功率是当下烧伤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2022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开展国际首例多基因编辑猪—猴多器官多组织同期联合移植术,期间同步实施猪猴皮肤移植术,证实了多基因编辑猪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了基因编辑猪皮深低温冻存与复苏技术体系,为临床应用做好了准备。

  今年6月,一名全身火焰烧伤面积90%,Ⅲ度烧伤面积50%的患者被送至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进行抗休克、生命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生命指标趋于平稳。经过多学科研判、患者及家属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7次全院大会诊,救治团队最终制定了“多基因编辑猪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等系列救治方案。

  7月3日,在烧伤与皮肤外科主任韩军涛的指导下,副主任杨薛康等主刀进行双上肢切痂、多基因编辑猪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手术,将自体皮片制成点状,散在移植到上肢烧伤创面,随后覆盖约6%体表面积的基因编辑猪皮。

  术后,移植的基因编辑猪皮存活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50天后,患者自体皮片扩展成片,覆盖的猪皮脱落,创面全部愈合,开始加强功能康复训练。在此期间,团队先后为患者进行“双下肢削痂植皮”“躯干清创植皮”“残余创面补充植皮”手术,帮助其平稳渡过休克关、感染关、修复关,最终患者创面全部愈合。

  据韩军涛介绍,多基因编辑猪皮移植,临床效果超出预期,进一步证实基因编辑猪皮有望替代异体皮肤,成为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新选择。同时,基因编辑猪皮重复切取与再生、皮肤长效储存等技术的开展,将加速医院异种皮肤战略储备库的构建,有望早日解决成批烧伤患者创面覆盖难题。

  “此次治疗为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救治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拓展证实异种移植应用于医学救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异种移植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作为解决同种组织器官短缺难题的潜在方案之一,异种移植未来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西京医院将在该领域持续深耕。”窦科峰说。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31/c14739-4010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