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政策解读)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监管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进一步织密织紧基金监管防控网。

  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的实时动态跟踪

  当前,医保基金监管面对众多监管对象、庞大资金量,以及海量结算数据,过去的人海战术、手工审核、人工监管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面建立智能监控制度并推进智能监控常态化,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的实时动态跟踪,有很强的必要性。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是医保部门日常审核结算的必备工具,也是信息化时代医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手段,更是有效守护好群众“看病钱”的重要技术支撑。

  据了解,各地智能监管子系统建设应用进度不平衡,应用成效差异较大,国家1.0版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以下简称“两库”)落地应用进展不一,有必要出台《通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推动地方医保部门加快国家1.0版“两库”框架体系落地应用。

  加快推进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具有较好信息化条件和业务基础。一方面,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依托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为监管工作赋能增效,促进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在32个城市开展智能审核和监控示范点建设;2022年3月制定印发《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管理办法(试行)》;2023年5月,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的“两库”框架体系,并在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完成部署应用。这些工作都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夯实了基础。

  2025年底智能审核和监控体系基本建立

  《通知》明确,2023年底前全部统筹地区上线智能监管子系统,智能审核和监控数据准确上传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开展经办智能审核,规范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行为,加强协议处理与行政监管、经办核查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到2025年底,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智能审核和监控体系基本建立,“两库”建设应用、智能审核、反欺诈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更加成熟完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赋能医保审核和基金监管,形成经办日常审核与现场核查、大数据分析、全场景智能监控等多种方式的常态化监管体系。

  《通知》要求,加强“两库”建设和应用。要求各地准确把握“两库”建设重点,赋予各级医保部门充分自主权限,在国家“两库”的框架体系下,结合本地实际增补规则和知识,自主设定规则参数、指标、阈值、应用场景等。

  激励定点医药机构对接智能监管子系统

  《通知》要求,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与协议管理工作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定点医药机构主动对接智能监管子系统,系统对接情况与定点医药机构年度考核等挂钩。探索对于主动加强智能监管系统应用、开展自查自纠的医药机构,给予减少现场检查频次等政策。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医保部门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管与其内部管理互相促进。智能审核和监控只是监督检查的手段,根本上是为了督促医疗机构合理诊疗、规范诊疗,确保医保基金每一分钱都花在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刀刃”上。

  例如,事前提醒重点是严格实名就医、规范诊疗行为、规范计费收费、预警超量开药、预警费用申报。通过身份识别、视频监控,严格执行实名就医购药制度,确保人证相符。事前提醒能帮助医院发现在内控管理、医疗行为、收费方式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对整个医疗行业而言,有利于规范执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同时,阻止医保基金违规支出,促进医院提升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

  “总体上看,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智能监控,对医务人员明显违规的行为进行自动提醒和拦截,对可疑违规行为进行实时提醒。”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越来越多定点医院主动借助智能监控实现自查自纠,减少违规行为发生,最大限度减少被事后追责或者惩戒处罚。智能审核和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安全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第一道防线”。

  全面推进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对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是否产生影响?这位负责人表示,总的来说,医保部门开展基金监管工作尊重临床,不影响正常就医看病。智能监控对参保人来说是“无感”的,也不会对正常看病就医行为产生影响。对于明确的违法违规,要加强监管和干预,逐步实现对可刚性约束的违法违规问题自动拦截;对于涉及医疗合理类的问题,各地医保部门在论证和应用规则时要充分听取医药机构的意见建议,在系统检出疑点问题后,要及时反馈至定点医药机构,由其进行申诉,充分听取医药机构申诉意见并经必要的复审、合议、终审等程序后确定是否支付。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0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6/c14739-40119178.html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興隆分隊新建工程 開工動土典禮 採訪通知

為祈禱工程圓滿進行,工作人員、機械一切平安順利,李副市長將親率市府工務局、消防局、新工處等局處首長主持「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興隆分隊新建工程」開工典禮,誠懇邀請媒體朋友們共同參與瞭解本工程未來規劃。

歡迎蒞臨採訪~

日期:112年11月17日(星期五)上午09時00分整

地點: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興隆分隊新建工程(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2段86巷)

新工處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0963-562-778

新工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 0963-562-708

交通與停車場資訊:

1.大眾運輸:

搭乘公車至興隆路二段,站名「興隆市場」站,步行約1分鐘。

搭乘公車至興隆路二段,站名「興隆國小」站,步行約9分鐘。

2.開車:請由興隆路2段86巷進入由工作人員引導,再依指示方向進入會場。

3.媒體車建議可停放於基地內停車場,再由現場引導人員指示方向。

4.市府大樓搭專車:於11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準時開車(車號:ATE-3978),請至市府大樓地下一樓停車場往中央南電梯入口處搭乘,欲搭車媒體朋友請聯絡 陳大分0963-562-778。

 

  • 興隆消防分隊開工典禮位置圖
  • 興隆消防分隊開工典禮流程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F88D9E25DEC6390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建设健康中国 保障人民健康(大家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本期大家谈刊发3位专家学者来稿,为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编 者

  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陆 林

  健康是全方位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一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我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进步吹响了奋进号角。

  守护公众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有赖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笔者所在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近年来分级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同时着力从源头上强化精神医学的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全面推进建设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立基于网络的睡眠及心理干预平台,积极推动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其机制研究,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提升了心理健康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患者带来福音。

  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不妨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沉下去”,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能力;“铺开来”,制定常态化、规范化的精神心理分级救援体系,构建社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联起来”,促进多学科协作,运用新技术合力推动精神医学创新发展;“做起来”,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科普宣传,提升公众重视程度。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徐安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医药高等院校要主动作为,全面推进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一方面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等中医药基础学科建设,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面向中医学类专业全面推行院校—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制定中医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实施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

  培养中医药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对高校而言,既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也要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还要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支持开展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基层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持续优化中医药院校教育,必能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

  陈 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奋进新征程,全面提升重大疫情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启示我们,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群专结合能够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要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体系,细化实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定位,提升各级疾控机构监测预警和信息互通能力。确保监测预警、发现报告、风险评估、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环节职责清晰、无缝对接,才能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始终秉承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疫情防控全过程,注重科研攻关和防控实践相协同,助力分区分级、科学精准防控。将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局中统筹推进,放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统筹推进,人民健康定能获得更牢固的保障。

  (作者为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06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5/c14739-40118266.html

北市圖西湖愛樂賞析講座:暮秋・戀探戈

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將於11月19日(週日)下午2時辦理「愛樂賞析講座:暮秋・戀探戈」,邀請新藝術室內管弦樂團Ars Nova Chamber & Sinfonietta Orchestra,為市民帶來一場解說式的室內樂音樂會。


西湖分館表示,本場愛樂講座邀請成立至今受邀舉辦過近百場音樂會的「新藝術室內管弦樂團Ars Nova Chamber & Sinfonietta Orchestra」蒞臨,用解說式的室內樂音樂會方式,在曲目演奏前,由演奏家解說曲目的背景知識,民眾除了可以欣賞現場演奏,更能從聆賞解說裡瞭解演奏曲目的創作內涵和特色。透過Live版音樂會與民眾來一場探戈音樂的對話,現場將由郭心蘋演奏大提琴、張譽耀演奏小提琴、鄭小妍演奏低音大提琴、陳永禎演奏鋼琴及吳詠隆演奏班多鈕,活動精采可期,愛樂的朋友們不妨相邀一起聆賞這場室內樂。


詳細活動內容可電洽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電話:02-27973183)或上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https://tpml.gov.taipei)查詢。

  • 1115新聞稿-北市圖西湖愛樂賞析講座:暮秋・戀探戈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A03BB6ADDA4DA1E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以文旅康养助产业升级(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加强文旅康养产品供给,赋能特色文化资源,与多地合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全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积极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流水潺潺,林木茂密,不时能看到在山间丛林中荡来荡去的猕猴。“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超过92%,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500个左右,是个天然氧吧。”导游热情地介绍。

  这里是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蟒河景区,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沁河、丹河两河纵流,风景秀美怡人。晋城文脉绵长,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7座古城堡和15万间明清古建筑散落各处。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用好山水人文资源,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产煤大市晋城全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积极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丰富文旅供给

  加强生态保护

  走进位于晋城市高平市的釜山精品康养片区,泫水湖波光粼粼。一旁的草坪上扎着许多帐篷,游客在里面围炉煮茶、欣赏美景,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釜山精品康养片区位于高平市寺庄镇,包含釜山、贾村等6个村庄,毗邻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吸引了许多附近地市的游客前来。”釜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才说。

  釜山村坐拥库容约260万立方米的泫水湖、500余株百年以上老梨树等自然资源,还有宣圣庙、棋盘六院、王家大院等文物古建。依托资源优势,釜山村打造了商业步行古街、釜山书院、泫水湖休闲娱乐区、农业智慧科技园等,编排大型光影水秀等沉浸式表演,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走进紧邻晋城市中心城区的凤城康养示范区,站在龙马湖上的一座七孔桥上四下眺望,水榭亭廊等景观尽收眼底。很难想象,这里过去是煤矿的采区范围,地下是采空区,地上是矸石堆,生态环境一度非常脆弱。

  多年来,通过就地植绿和粉碎回填,晋城市积极治理煤矸石污染、恢复植被,利用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规划打造20平方公里的高端康养度假区,直接带动周边21个乡村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晋城市全市建成区的绿地面积达2201.7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7.14%,绿地率43.87%。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7.9%,PM10浓度同比下降12.36%。

  “依托生态、人文、旅游等资源,我们建设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全力打造一批优质文旅康养项目。同时,依托全市13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带动作用,整合优质资源、坚持错位发展,加强标准化建设、智慧化改造。”晋城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秘书长武健鹏介绍。

  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特色民宿

  在晋城市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的御书楼前,一场名为“汉字英雄·越战越勇”的游戏正在进行。“请读出大屏幕上的这个字。”“我知道!这个字读‘拃’(zhǎ),常说的一拃两拃。”“恭喜您,答对了!”欢呼声中,周围许多观众举起手来继续抢答。

  皇城相府是一处建于明清两代的官宅民居建筑群,也是晋城市沁河流域古堡群的代表。“在这里,既能参观中华字典博物馆、欣赏上党八音会等,又能参与现代农业观光、研学实践、游览泛舟等文旅康养活动。”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介绍,景区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亿元。

  景区的火热也催生了“民宿热”“餐饮热”。在距离皇城相府景区不远的郭峪古城景区,特色民宿成为不少游客住宿的首选。“民宿经常是一房难求,暑期入住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郭峪古城景区民宿负责人原建芳介绍。

  2020年,晋城市启动实施康养产业基础设施补短板“百村百院”工程,引领带动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实现突破。“我们在全市甄选了129个美丽乡村和108个传统院落,精心打造康养村院。”晋城市市长薛明耀说。

  在高平市河西镇苏庄,随着夜幕降临,古院落里的灯笼亮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苏庄现有保存完好的古院落24座,可谓活化的古建历史博物馆。“这么多保存完好的古院落让人大开眼界。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演出活动,还有婚俗博物馆、咖啡馆、美食街,值得带朋友和家人一起来旅游。”湖北省武汉市游客李汉民说。

  完善基础设施

  推动合作共赢

  据介绍,晋城地处中原城市群重要位置,连接晋豫两省。“晋城开通了至河南郑州、焦作、济源,山西长治等地的城际旅游公交。通过与中原城市实施旅游联盟、票价优惠等措施,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东胜介绍,近年来,晋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更多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在晋城,喷绘着彩虹颜色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吸引了众多骑行、自驾爱好者。今年5月,第六届山西阳城“析城山”全国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在阳城县横河镇举行,来自10个省份的选手齐聚于此。

  2022年以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吸引900多万人次观光旅游、5.5万人返乡就业创业,直接带动365个村、7.6万劳动人口增收,间接受益人数近40万。“目前,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沁河古堡群环线、‘百村百院’连接线已经全部贯通,形成全市城景通、景景通‘一张网’。”晋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海芳介绍。

  2023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上,晋城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行社协会共同发布《中国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晋城宣言》,大会的子活动康养产业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300余家康养企业参展。据介绍,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举办4年来,已累计签约项目104个,总投资1780亿元。

  “通过全市域布局、全链条推动、全要素保障、全龄化康养,晋城市已经形成了‘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的康养产品供给体系,探索完善了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等8种康养模式。”晋城市委书记王震说,“康养产业正在成为城市产业转型的绿色引擎。”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4日 11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4/c14739-40117342.html

迷途婦家就住這附近 熱心警安全護回


大湖派出所警員謝承樺日前擔服交整勤務時,遇多位熱心民眾神色慌張地告知,有一名老嫗在街上逗留許久,似乎迷途,需要警方協助。


員警獲報後立即趕赴現場,抵達時見一老嫗神情麻木、呆坐於大樓旁,立即上前關心並詢問其身分,該老嫗雖意識清醒,但口齒、行動較為不清與緩慢,經員警耐心詢問並查看身上證件後,確認身分為柯姓老嫗,考量其獨自返家有安全之虞,便偕同返家,家人對於員警熱心協助平安返家之舉,表示十分感激。


內湖分局呼籲,民眾家中如有易走失的長者,應注意其可能活動範圍,予以佩戴留有聯絡方式之配件,也可以像失智症協會登錄資料,申請預防走失愛心手鍊,或至直轄(縣)市警察局各分局偵查隊申請指紋建檔,俾利警方發現時可第一時間確認走失者身分,讓迷途長者能儘速找到平安返家之路。

  • 圖說1:員警到場協助了解迷途婦人狀況
  • 圖說2:員警順利將婦人護送返家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63948268FA27D3A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头发

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头发日渐稀疏也成为很多人内心的难言之痛。有研究表明,30%—50%的男性会在50岁开始出现脂溢性脱发。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目前,治愈脱发的科学正在迅速发展,包括头发移植、“毛囊银行”以及防秃疫苗等。

脱发原因五花八门

导致人们脱发的原因五花八门。人们可能会因为感染某种疾病或在化疗后突然开始脱发;也可能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脱发;但最常见的是雄激素性脱发,其特征是前额上部或顶部头发逐渐变得稀少,虽然受影响的大多是男性,但雄激素性脱发导致发际线后移在女性中也颇常见。

人们知道男性出现雄激素性脱发与男性性激素有关,但不知道确切的诱因。女性雄激素性脱发也被认为由性激素引起,会导致头发变得稀疏,但很少发展到完全秃顶。对于这些人来说,之所以头发脱落得多、长出来得少,与毛囊长时间处于休止期有关。头皮中的毛囊在正常情况下循环经历生长期、退化期和休止期3个阶段。当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头发脱落的速度就变快;如果迟迟不再重新进入生长期,新的毛发也就不再开始生长。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找各种治疗脱发的方法。古埃及人试图将磨碎的驴蹄、河马的脂肪等揉进头发来抑制秃顶;中国古代也有用姜片摩擦头皮的方法;现代人的操作则多种多样:头皮滚轮、咖啡因洗发水、激光梳、微针、甚至迷迭香油等。尽管各出奇招,但几乎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减缓或逆转脱发。

毛皮移植

过去几年,研究人员在理解头发生长脱落的生物机制、寻找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大约10年前,美国哈佛大学细胞生物学家卡尔·科勒领导的团队试图用干细胞培育一种在内耳中发现的细胞,结果发现总会额外出现一些皮肤斑块。团队起初将其当作杂质清除,但后来意识到,这些皮肤碎片如果继续生长,将会形成真皮层和表皮层,甚至形成毛囊。

他们因此调整了方向,开始将干细胞培育成一小块有毛发的皮肤。完成这一过程约需要50—70天,得到的表皮呈球状,约4毫米宽。将这些皮肤移植到老鼠背部后,开始长出毛发。科勒表示,这些研究有助于测试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也有望成为一种将头发移植到光头上的方法。

当然,毛发移植已经存在,但它们也有缺点。例如毛囊单位提取(FUE)是从头发仍在生长的头部两侧和后部提取毛囊,将其移植到脱发区域。除成本之外,FUE的问题在于,它只是重新分配头发,而不能让空荡荡的头皮上重新长出浓密的头发。

“毛囊银行”

每根头发根部都有一组毛乳头细胞,它们参与调节头发生长。而一些毛囊中的这些关键细胞会丢失,甚至全部消失。指挥头发生长的信号停止了,头发也就变少了。为什么不更换真皮乳头细胞呢?

英国杜伦大学的科林·杰何达从老鼠的毛上提取了这些细胞,并将它们注射到啮齿动物的耳朵皮肤里,结果发现耳朵的毛很快变长了。

21世纪初,再生医学企业家保罗·肯普研究将真皮乳头细胞注射到人类头皮中是否可以刺激全新毛发的生长,结果发现方法有效。2015年,肯普创立HairClone公司,恢复了对真皮乳头细胞的研究。首先,研究团队从年轻人身上提取健康的毛乳头细胞并冷冻在毛囊库中,当这些人的头皮开始变薄时,细胞就会被培养并注射回头皮。HairClone据此创建了“毛囊银行”,人们可以提取一些毛乳头细胞并冷冻于该“银行”内,这项服务目前已进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研究皮肤和头发生物学的玛丽亚·卡斯帕指出,每一轮克隆都会降低乳头细胞诱导毛发生长的能力,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当该方法起作用时,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恢复活力的头发可能会持续几十年。

防秃疫苗

去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团队在《发育细胞》杂志上刊发论文,揭示了一种能激活头发生长的关键信号分子——SCUBE3蛋白质,为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了治疗靶点。

研究团队将微量SCUBE3蛋白注射到移植了人类头皮毛囊的小鼠皮肤中。结果显示,小鼠身上休眠期的人类毛囊及其周围的小鼠毛囊均重新长出了毛发。这意味着,只需要微量注射SCUBE3蛋白,就能激活人类毛囊中的毛发生长。

研究人员指出,将SCUBE3蛋白注射进头皮内,或者用作mRNA疗法,其可像新冠疫苗那样工作。

今年6月,该团队再接再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一种名为骨桥蛋白的分子与更快的头发生长有关。研究团队发现,骨桥蛋白与附近毛囊干细胞中的跨膜黏附糖蛋白CD44相互作用,可以激活毛囊干细胞,导致毛发旺盛生长。无论是注射骨桥蛋白还是使骨桥蛋白相关基因过表达,都足以促进小鼠的毛发生长。

除了骨桥蛋白和CD44,团队还在深入研究存在于毛发皮肤痣中的其他分子诱导毛发生长的能力,希望能找到更多有激活效应的分子。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3/c14739-4011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