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西湖愛樂賞析講座:歐洲民謠之旅

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將於11月25日(週六)下午2時辦理「歐洲民謠之旅」講座,邀請金革唱片音樂總監林伯杰老師,帶您乘著民謠的翅膀一起去旅行。


英國的「綠袖子」描述的是誰?蘇格蘭的「我的邦尼」是在想念誰?拿坡里的「歸來吧,蘇瀾多」又是誰?德國的「羅蕾萊」原來只是礁石?眾所熟悉的「兩隻老虎」與「小星星」原本是在唱什麼?自從人類有了感情,地上便有了歌聲,民謠是先民生活的藝術菁華,題材囊括了工作、娛樂、節慶等各種面向,忠實地反映著這塊土地的人文,呈現著這個民族的特性。本場西湖愛樂賞析講座,將由音樂達人林伯杰擔任音樂嚮導,帶領我們乘著民謠的翅膀一起去追尋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內容豐富精彩,歡迎相約到場參加!


詳細活動內容可電洽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電話:02-27973183)或上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https://tpml.gov.taipei)查詢。

  • 西湖愛樂賞析講座:歐洲民謠之旅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DB939184ABEFCB3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我国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张蕾)生态环境部20日公布的2022年中国居民环境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2.5%提升至2022年的18.8%——这意味着,当前我国平均每100个15~69岁的居民中,有18人具备基本环境健康素养。4年时间,我国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提升50.4%,超额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2022年提升至15%及以上”的目标要求。

   环境健康素养指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风险防范必要知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备一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行动能力。

   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较快。2022年,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1.6%、34.2%、25.3%、14.9%、9.1%和7.8%,是2018年的3.2倍、1.9倍、1.5倍、1.3倍、1.6倍和1.5倍。在环境健康分类素养中,基本知识素养水平大幅提升但依然偏低,基本行为和技能素养水平提升缓慢。2022年,居民环境健康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行为和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36.1%、14.1%和25.7%,是2018年的1.4倍、2.4倍和1.0倍。总体上,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升高呈上升趋势。

   2022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印发《2022年全国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总体实施方案》,监测内容涉及环境健康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本次监测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8个县(市、区、旗)的752个行政村/居委会15~69岁常住居民53210人作为监测对象,获得有效问卷50983份。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逐步健全居民环境健康素养监测评估系统,持续完善国家级代表性监测网络,推动建设省级代表性监测网络。同时,依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总体部署,定期监测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按程序发布监测信息,促进监测结果的应用,为评价、完善素养提升行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1/c14739-40122667.html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警惕呼吸道疾病三大认识误区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些人感染呼吸道疾病后,选择居家观察,等待疾病自愈。其中有哪些认识误区,应该注意些什么?

“近期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研究员李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些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体不同,但它们早期症状差别不明显,都以发热、咽痛、流涕、咳嗽等为主。

有人认为,出现发热、咽痛、流涕、咳嗽等与感冒差不多的症状后,为避免交叉感染,等待自愈即可,没必要第一时间去医院。

李辉表示,对于年轻、免疫力正常的健康人群,感染呼吸道疾病后可以先在家观察3—5天,同时注意多休息、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劳累,一般一周左右症状就会自行缓解。

“虽然多数呼吸道疾病对年轻的健康人群来说可以自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患者持续高热不退,咳嗽不缓解,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完善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有无进展为肺炎。必要时完善呼吸道病原学检查,尽快接受针对性治疗。”李辉强调。

而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尽快确诊感染病原体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因为这部分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出现危重症的概率相对偏高。为避免交叉感染,去医院就诊时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李辉说。

感染呼吸道疾病后可否自行购药服用?

“如果是吃常规的退烧、止咳类药物,问题不大。但服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类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李辉解释道,“一是医生会权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日常服用的一些药物,可能与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带来不良反应。二是对于一些药物的适应证及适用人群,非医学人士很难通过简单看药品说明书掌握,自行服用会带来药物误服乱用风险。”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日前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建议大家在确认病原体以后再用药,而不是靠猜想滥用药。

针对部分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的做法,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这种做法不可取。她解释道,阿奇霉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病毒感染是不合理的。另外,孩子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滥用药物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有可能造成脏器损害等。家长要在医生或者药师指导下给孩子规范用药。

近期,有家长在社交媒体分享在家给孩子做雾化治疗的经验。这种居家做雾化的操作可行吗?

李辉认为,居家应用雾化类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他说:“这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患者难以自行判断是否适合雾化,有些人气道敏感,居家雾化某些化痰药可能会刺激气道发生痉挛,造成呼吸困难,而这种情况在家很难及时处理;二是难以自行判断合适用药类型,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常用雾化药物包括化痰药物、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激素等类型;三是雾化装置清洗消毒不到位,存在导致继发细菌感染等的风险,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0/c14739-40121885.html

青發家教中心「看見家庭關係間的情緒脈絡」 線上課程

       在繁忙的生活中,您是否留有一段梳理情緒的自我時光?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持續關注家庭關係中的情緒議題,11月24日與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合作辦理「以心閱讀看見家庭關係間的情緒脈絡」線上課程,完全免費,只要在11月24日週五晚間19時至21時,點選會議室連結:https://ntucc.webex.com/ntucc/j.php?MTID=m01e7ef8323c4b3ec6ead3c37d7989c74,免報名即可直接參加!

       做為家庭教育推廣的平臺,青發家教中心前於10月14日邀請中華心理衛生協會進行2023年心閱讀兒少韌性書籍的選書發佈,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藉由閱讀培養心理韌性,並發佈入選110本書,包含:自我認同、情緒管理、同儕關係、家庭關係、身心疾患、失落分離等六大主題,更加入心理自助書,期待能透過書籍地閱讀,在日常中即可做到自我內心的關照、家人情緒的照顧。(「心閱讀」書目可參見網址:https://mhliteracy.mhat.org.tw/

       本次講座邀請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心閱讀發起人張菊惠老師,將帶領大家認識本年度新入選的兒少韌性書籍及如何從中學習心理韌性。從自己的學習鍛練與改變開始,當我們改變,才能影響到家庭其他成員,讓我們一起共學共讀,營造韌性家庭。

       臺北市青發家教中心「以心閱讀看見家庭關係間的情緒脈絡」線上課程,完全免費參加並可申請高中職以下教師研習時數及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邀請您於11月24日週五晚間7點至9點,一起來學習!

  • 圖1-青發家教中心11月24日「心閱讀看見家庭關係間的情緒脈絡」免費線上課程。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6CD7EA6679B43C7

識詐從小做起 內湖警至潭美國小入班宣導


為提升學生族群法律知識及識詐、反詐知能,內湖分局潭美派出所日前至轄內臺北市內湖區潭美國民小學,透過入班教學方式辦理防詐騙及犯罪預防宣導,藉此提升學生警覺心。


本次宣導由潭美派出所員警邱銘裕向學生逐一講解「假網路交友-騙取私密照」、「兒少常涉入詐騙類型-出借個人帳戶給詐騙集團使用」、「以打工名義擔任詐騙集團車手」及「未成年犯罪所需承擔之法律責任」等,宣導過程以播放投影片及案例宣導方式,讓學生能熟識詐騙方法、反詐騙方式,課後更以有獎徵答加深學生印象。


內湖分局呼籲,詐騙案件日益增多,未成年遭詐騙集團利用成為車手案件時有所聞,為避免是類案件發生,家長應注意子女生活是否異常,過濾來往對象及異常的收入與支出,並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念,避免詐團以短期金錢引誘少年犯罪。

  • 圖說1:員警至潭美國小入班進行反詐宣導
  • 圖說2:員警至潭美國小入班進行反詐宣導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5FFCDD6386E9988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正确认识肺癌,这些肺部养护误区你要知道

我国是肺癌第一大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了解肺部养护的相关知识。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养肺护肺好习惯

肺的健康关系到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呼吸。肺通过气管、咽喉、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是人体的第一道生命线。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医院肺病科主任马素德介绍,近年来,肺部高发的疾病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肺炎、支气管炎,这类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以及发热;第二类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的疾病,常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第三类是肺部肿瘤患者的人数比例较之前有所增加。

“这些肺部疾病医患人群,大部分是免疫力较低和体质虚弱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体弱者(长期在家卧床养病)和儿童。还有就是不良嗜好的人群,比如有多年抽烟史。”马素德解释,香烟中尼古丁成分会导致人们患肺部疾病的概率增高。除此以外,有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方面疾病的人群容易出现肺部疾病。

为此,马素德建议预防肺部疾病要从日常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的湿度等几个方面发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养肺护肺好习惯,平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避免走入养肺护肺误区

那么,在肺部保护养生中,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山西省晋城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晓丽提醒,养肺护肺要避免走入润肺误区。

陈晓丽介绍,日常生活中润肺要对症,梨、百合、薏米等润肺的食物偏寒凉,不是越多越好。对于脾胃虚弱和湿气重的人群这些食物要慎用,并且脾胃虚弱的人,不要单独食用润肺食物,要加一些中和的小柑橘和陈皮。

“我们常说肺有五怕:即怕烟草气、油烟气、脏空气、寒气、热气。”因此,陈晓丽建议,肺部养生不要走入靠大量食补药补的误区,首先要注意戒烟、保暖、适时增减衣物,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熬夜、心情舒畅等方面。

此外,陈晓丽还表示,很多人把“感冒”和“消炎”二者混谈,出现咳嗽、咳痰时盲目服用抗生素。事实上,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自限性的病毒性感染,滥用抗生素会出现抗生素耐药、菌群失调等多种弊端。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9/c14739-40121407.html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疗 浙江诸暨实践“健康共富”

中新网绍兴11月17日电 要培养一名具有及格诊疗能力、并且愿意深扎基层的医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浙江省诸暨市最南端的偏远山区梅坞村做了30多年基层医生的凌光远对此感受颇深。

为了解决更多“凌光远们”的痛点,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健康共富”的战略引领下,以“人工智能辅助基层诊疗”为切口,推出“浙里智医”跨场景应用。依托医学人工智能支撑平台,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引导居民精准就医,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丰富基层医疗治理手段。

据悉,“浙里智医”应用于今年7月上线,为广大患者和基层医生提供智能导诊、辅助诊断推荐、医学知识检索、病历书写质量控制等服务。

当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聚焦基层,通过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高质量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提升的试点工作,正在诸暨市有条不紊地进行。

“智医助理”扎根基层医院

和凌光远一样服务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被称为农村民众的健康“守门人”,以前为村民看病,他们背着药箱、听诊器翻山越岭,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的疾病“心里没底”,只能建议村民去镇上或市里就诊,“智医助理”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

“自从村卫生室有了人工智能平台,就像有了个好老师、好帮手,会根据患者病情病史,提供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案,也会提醒我规范书写病历,让我能为乡亲们多看点病。”凌光远如是说。

作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项目,诸暨市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建设全民全程数字健康服务新生态,打通民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改善民众就医体验。

“智医助理”可以给出辅助诊断建议、可以纠正漏诊误诊、可以规范在线记录病人的历次病情、可以通过智能呼叫马上了解慢病人群的最新病况。因为有了“智医助理”,和凌光远一样服务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们可以更加专业地帮助更多的病人,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心里没底”就将病人往上级医院送,大大减轻了上级医院的医疗负担。

打开系统,填写患者姓名等信息,在自动弹出的智医助理界面点击“AI辅诊”“书写助手”“常用病例”……不到两分钟,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规范的门诊病历。在诸暨市璜山镇中心卫生院,这一连贯的动作,已经是医生问诊时的常规操作。

入院、挂号、缴费、结算等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通过讯飞医疗智能导诊系统,支持超13000种症状和超5200种疾病自查,可以实现智能分诊、AI辅助自查、宣教知识推荐等功能,将在线问诊、慢病复诊、健康咨询等串联起来,变成方便民众的民生大事。

不仅是就诊环节,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正在日常随访、电子建档、体检等场景中应用。过去,人工通话一次至少要5分钟,一个村子可能有几千人要打电话,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如今,通过机器人打电话很快就能完成,接听率达到了90%以上,随访效率提升数十倍以上,居民服务满意度也在提升。

诸暨实践“医疗共富”

为破解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短板等问题,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新模式下,诸暨市围绕数字赋能、服务增效、安全提质,以“健康大脑+”数据体系为核心,打造“1+2+N”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积极构建全民全程数字健康服务新生态,持续擦亮“诸有健康”金名片,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夯实共同富裕的健康根基。

在具体推动中,诸暨市成立领导小组,整体谋划,定期会商,在财政上市级统筹予以保障;分包运营,将该市23家基层医疗机构分6个组,网格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问题反馈和解决速度;对不会用电脑的村医,采取点对点、多轮次、全覆盖的培训;实际中,建立帮扶带和问题收集制度,编制FAQ,畅通问题解决渠道,不断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诸暨市是浙江省第一个试点“浙里智医”的城市,把医院的信息系统HIS、辅助诊断、浙医互认三方应用融合起来,解决了医生不断切换系统的问题,医生整体的使用体验感也在不断加强。

“AI赋能缓解了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民众对基层医疗信任度大大提高,促进了分级诊疗的落实。”诸暨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监管层面,用AI的科学手段定义基层医疗保障标准,大大提升了基层整体医疗同质化水平,“医疗共富”正在逐步实现。

目前,“智医助理”已经在诸暨全域铺开,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AI辅助诊疗次数超过2000万,为卫生健康领域推进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提供了实践经验。 (方堃 郑蒙蒙)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8/c14739-4012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