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北市教育局「113年寒假STEAM及新科技教育營隊」即日起辦理78梯次共1321名額,鼓勵親子共學享受科技教育魅力!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北區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陳秉熙科長 0953-287-353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12月24日】 

【主題:北市教育局「113年寒假STEAM及新科技教育營隊」即日起辦理78梯次共1321名額,鼓勵親子共學享受科技教育魅力!】

【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推動STEAM及新科技教育,113寒假STEAM及新科技教育營隊活動自即日起至112年12月29日(星期五)中午12時於「臺北市科技教育網」(https://techpro.tp.edu.tw/,建議使用Chrome瀏覽器開啟)開放報名!並於113年1月5日(星期五)公布錄取名單,營隊包含無人機、程式設計、生活自造、機電整合、物聯網、量子電腦等課程,共78梯次(含親子營隊55梯次)1,321名額,課程期間自113年1月22日(星期五)至2月2日(星期五),歡迎北市公私立各校學生踴躍報名參加!讓北市親子一同感受科技教育魅力!


  本次營隊永春3A中心特別開設機械手臂課程,帶領學生學習機械手臂的基本原理,以及機械手臂在汽車製造、農業、醫療精密手術中的應用,並在課程中實際操作機械手臂,最後讓學生自行設計、發表,思考機械手臂在未來產業可以應用的實際案例!


   龍山科技中心則是針對新時代的智慧家電開設「環境感知和模擬智慧家電控制」課程,教導學生使用開發板,結合程式設計及物聯網知識,學習如何透過感知環境資訊並模擬智慧家電控制,並希望學生可以製作自己的小小自動感應裝置,甚至未來可以在家裡走廊及門口設置自己組裝的感應燈,為晚歸的家人留一盞燈。


  本次營隊活動還包含「科學及科技整合實作」、「人工智慧AI」、「無人機體驗」等新興科技課程,除學生營隊外,也歡迎家長與學生一起報名親子營隊,享受親子共學樂趣!活動日期自113年1月22日(星期五)至2月2日(星期五)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至「臺北市科技教育網」查詢及報名,倘報名人數超過課程名額,採電腦抽籤排定錄取名單。此外,為顧及經濟弱勢生權益,將針對經濟弱勢學生提供優先保障名額!報名截止後將於113年1月5日(星期五)公布錄取名單,並由承辦學校以電子郵件通知正取學生,辦理報名費繳費(每梯次收費新臺幣300至900元不等)事宜。


  教育局表示,為帶領學生認識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特別辦理寒假STEAM及新科技教育營隊,讓學生在假期中透過動手做及體驗式學習,度過快樂又充實的寒假時光! 112學年度亦將持續辦理STEAM相關活動,並加強STEAM及新興科技教育的課程內容,規劃情境式跨域學習專題及各項科技教育競賽,激發學生跨學科和創新思維能力,引導於生活情境中整合所學解決問題,培養每一位孩子成為未來的資通訊應用人才!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55AC9F0DFA105A2

《臺北十大好學-全球學》臺北市國際教育與實施雙語教育學校比例六都居冠,雙語結合國際穩健推動!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黃喬偉科長 (02)27208-889轉6359

                      林秀穗課督 (02)8785-5873轉16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12月24日】

【主題:《臺北十大好學-全球學》臺北市國際教育與實施雙語教育學校比例六都居冠,雙語結合國際穩健推動!】

【臺北報導】臺北市實施雙語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跨語言、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國際移動力, 教育局112學年度特頒布「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小學雙語教育實施計畫」以及「臺北市112學年度深耕國際教育獎(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ward,IEA)輔導與認證實施計畫」,強調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結合推動,能運用雙語教育的實施,達到語言使用之機會,讓學校在進行國際交流及姊妹校互訪時,促進雙語教育融入國際教育與交流活動,提升學生雙語學習成效。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4672/ab39733a-f660-49eb-bd07-3d410aab351f.jpg

▲不僅補助103團出國交流為全國之冠外,國外姊妹校更達21個國家、126校創歷年最多。


  臺北市108所雙語教育學校係以每週至少1/3以上節數實施雙語教育,佔本市公立國中小52%,超過教育部推動高中以下學校2030年30%學校實施雙語教學之目標,未來每年仍將以增加10%校數之方向穩健推動雙語教育,並增加學校外師在校推動語言角落Language Corner的實務做法。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4672/5bde9852-e2bc-45a4-9920-cde285a075e4.jpg

▲臺北市108所雙語教育學校係以每週至少13以上節數實施雙語教育,佔本市公立國中小52%,超過教育部推動的實施雙語教學目標。


  臺北市今年4月成立臺北國際教育旅行交流中心,協助國外學校與北市學校交流對接,已媒合55校與日韓美澳等國外學校交流。補助103團出國交流學習、競賽,居全國之冠;國外姊妹校達21個國家126校,為歷年最多。國際教育交流參與校數達50%以上,更有105校運用科技與國外學校交流,創歷年之最。另本市公私立學校有33校辦理國際課程,計4,287名學生受益!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4672/87b7cf30-f5c7-47b8-822a-db5ba0c26a08.jpg

▲今年4月成立臺北國際教育旅行交流中心,協助國外學校與北市學校交流對接,已媒合55校與日韓美澳等國外學校交流。


  未來將持續深耕國際教育獎認證,發展臺北校園全球交流合作,擴增學校與國外夥伴合作學習,拓展多元選修及校本國際課程,打造無邊界教室,增進學生全球移動力及國際視野。

  • 臺北市108所雙語教育學校係以每週至少13以上節數實施雙語教育,佔本市公立國中小52%,超過教育部推動的實施雙語教學目標。
  • 今年4月成立臺北國際教育旅行交流中心,協助國外學校與北市學校交流對接,已媒合55校與日韓美澳等國外學校交流。
  • 不僅補助103團出國交流為全國之冠外,國外姊妹校更達21個國家、126校創歷年最多。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656362F558AD2DD

“尊重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

12月21日,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寺广场,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救援队队员带着孩子们做游戏。本报记者 刘宇航摄/光明图片

“老师来啦,老师来啦!”

12月23日,几位志愿者刚出现在帐篷前,一群五六岁的孩子马上拥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这是发生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克新民村的临时安置点的一幕。几位心理援助志愿者此行的目的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正确处理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我们在走访调查、评估后发现,部分受灾群众在地震后出现了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孩子们,需要重点关注。”志愿者小队成员、甘肃明睿心理援助红十字志愿队队长季春晖告诉记者。

在游戏中驱散阴霾

孩子们抬头看着“老师”,你一言我一语,充满期待。“这几天我们一起做过的游戏活动有猫抓老鼠、击鼓传花、唱歌、画画,甚至还有跳‘科目三’。”甘肃明睿心理援助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贾菁霞告诉记者。

同一时间,来自宁夏宁安医院的自治区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副队长田涛,正带着队员,在几公里外的另一个安置点和孩子们做着游戏。“特别是‘科目三’舞蹈和猫抓老鼠,孩子们很喜欢。”田涛说。

游戏疗愈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疗法。“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他们从中感觉到关爱,可以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忘却害怕,宣泄压力和情绪,驱散地震带来的内心阴霾。”贾菁霞介绍。

“我们昨天带着孩子画画。”贾菁霞告诉记者,画画不仅可以释放情绪,还可以展现绘画者的心理状态。“孩子们画画时选择的颜色,也是他们的心理颜色。比如,有些孩子内心比较压抑或恐惧,可能会选择偏冷或偏暗的颜色。我们这个安置点的孩子,选择的颜色主要是红色、绿色,画的都是家乡的房子、绿树、花朵和太阳,说明他们现在的心理状况还不错。”

不过,前些天孩子们的情况并不像现在这样乐观。

“刚开始做游戏时,很多孩子在帐篷里不愿出来。”田涛说,地震初期,孩子们还处于急性应激反应期,出现麻木、紧张、恐惧等状况。于是,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辅导干预。通过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迈出帐篷,参与活动,最终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疗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会不断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对于这些天陪伴、帮助自己驱散阴霾的志愿者们,孩子们用上了自己最尊敬的称谓——“老师”。

不被打扰的一对一交流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游戏疗愈,14岁的杨小娟(化名)便是如此。地震发生时,住在学校的她刚和同学跑出大门,身后的宿舍就轰然倒塌,她瘫坐在地上,几乎动弹不得。直到今天,她仍未走出那天的阴影。

“我们发现,通过游戏活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改善比较明显,特别是12岁以下儿童。但是一些12到18岁的青少年对外界的感知更加丰富细腻,心理上的伤害也更难抚平。”季春晖说,对杨小娟的心理辅导,需要尽量避开周围的干扰因素,“有别人在场,她不自在,很难敞开心扉”。

她支开杨小娟的父母,在帐篷里和杨小娟一起待了半个小时。在季春晖提议下,两个人走出了帐篷,一起走到野外,边走边聊。回来的路上,杨小娟的脸色好了一些。

季春晖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打算对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心理创伤比较大的人,加强一对一心理辅导,特别是对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着重进行哀伤辅导。

“一些青少年不大愿意面对太多的人,他们更适应和我们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季春晖说,这几天的心理援助经历让她更清晰地意识到,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不同的人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与受灾群众共渡心理难关

目前,来自甘肃省内乃至全国的众多专业人员,正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积石山震区的心理援助工作当中。

甘肃省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已向全省1400余名心理志愿者发出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救援服务的倡议;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平安甘肃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心理救援队奔赴受灾最严重的4个乡镇,开展心理援助;甘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直属服务队爱心驿站搭建“共青团日间照护站”,为灾区孩子提供趣味课堂和心理疏导等服务;西北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59名督导师和500名热线员随时在线,守护灾区人民心理健康……

“根据国际上的科学评测,经历灾害等大的危机后,15%~20%的人会遭受心理创伤。大部分人能恢复心理健康,甚至由危转机获得成长。”西北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总负责人吴博说。

“恢复心理健康并获得成长,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遭受危机后能很快获得社会联系和社会支持。”吴博说,要让他们感受到,在遭受灾难后,自己不是完全孤立的,没有陷入黑暗当中。

做了15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季春晖,在积石山震区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地震心理救援后,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有了更深的感触和体悟。“昨天有几个孩子跑到我跟前说‘抱抱我’,我当时感觉既温暖又心疼。”她说。

当他们结束此次心理援助服务准备离开时,孩子们又围了过来。

“老师,您明天还来吗?”

“来!”这不仅是他们,也是各地心理援助工作者的回答。

(作者:本报前方报道组 前方报道组成员:陈海波、章正、刘宇航、宋喜群、王冰雅)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224/c14739-40145419.html

黃賢琮先生為提升臺北市緊急醫療救護能力  捐贈臺北市政府高頂救護車1輛

黃賢琮先生體認臺北市政府長期致力提升緊急醫療救護品質,訂於112年12月24日10時15分假玉旨靈安宮(臺北市大同區涼州街1-7號)舉辦高頂救護車1輛捐贈典禮,由消防局莫懷祖局長代表接受捐贈。


消防局表示,自民國88年6月1日「金鳳凰專責救護隊」成立以來,累計至今已有1,560位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OHCA)經消防局急救後送醫康復出院;對消防局而言,持續盡心地為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把關,就是對黃賢琮先生熱心支持及大力相挺最好的回報,爾後消防局也將善用捐贈之救護車,持續拯溺救難。


政府預算有限,民間力量無窮,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會珍惜所有善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以回饋每一位臺北市民。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884B2DB11ECE6B6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正確安裝熱水器 居家安全有保障  臺北市熱水器補助 113年1月1日正式開跑

 

消防局統計臺北市近3年來共發生10件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其中6件因燃氣熱水器使用不當或型式安裝錯誤造成19人受傷,顯見燃氣熱水器為最主要的致災原因;為提升臺北市市民朋友的居家安全,消防局於113年1月1日起開始受理申請燃氣熱水器補助,名額共計400戶,每戶補助新臺幣3,000元起,依補助資格分級補助,並以低收入戶為優先補助對象,額滿即截止申請,市民朋友亦可透過以下消防局網站連結,查詢剩餘補助戶數及申請進度( https://safeap.tfd.gov.tw/PJS/)。

 

符合補助資格的市民朋友提出申請後,消防局將派員到府訪視,如確認有燃氣熱水器裝設位置不當或是型式不正確情形,即符合計畫申請補助資格,歡迎利用下列專線提出申請。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各行政區申請專線如下:

(一)萬華區、中正區、文山區:02-2729-7668分機7116或7114

(二)大安區、信義區、南港區:02-2729-7668分機7215或7213

(三)中山區、松山區、內湖區:02-2729-7668分機7315或7341

(四)大同區、士林區、北投區:02-2729-7668分機7417或7418

 

消防局再次呼籲,防範一氧化碳中毒為居家安全的重要工作,寒冷季節,民眾常因天氣寒冷,易緊閉門窗,導致通風不良,造成意外發生,因此儘早改善家中熱水器安裝環境,才能確保居家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0D78A9CCF8ECBF8

《臺北十大好學-健康學》校園午餐健康安心吃,弱勢生餐費補助提高至65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8樓北區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   許巧華科長 1999轉6390

                        劉映秀股長 1999轉1255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12月23日】

【主題:《臺北十大好學-健康學》校園午餐健康安心吃,弱勢生餐費補助提高至65元】

【臺北報導】臺北市教育局重視學生健康,蔣市長上任後立即推動學校彈性調整學生用餐時間,依據學生個別需求,給予充足的用餐時間,讓學生可以安心用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此外,臺北市教育局推動國中小學校午餐使用無毒有機食材及具有國產三章一Q標章的優良食材,112年度三章一Q食材覆蓋率已經達到98.64%,遠高於全國平均,每年更挹注超過1億4,000萬元經費補助國中小學校午餐每週3次有機蔬菜及1次有機米,113年度再加碼補助國小每月1次有機菇,並規劃增聘學校營養師,深化飲食教育,要讓孩子吃得健康又安心。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4609/1c4e31d1-66c8-48d1-b392-2c7c89210b07.jpg

▲未來將補助國小每月1次有機菇,並規劃增聘學校營養師,要讓孩子吃得健康又安心。


  北市教育局同時關注弱勢學生就學需求,112年度弱勢學生餐費補助經費總額已達2億6,000萬元,考量北市消費水準和物價,113年度調增高中職弱勢學生餐費補助額度,從每餐55元增加為65元,落實照顧弱勢學生需求。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4609/112d8656-381e-4625-9260-28f78e80abca.jpg

▲113年度調增高中職弱勢學生餐費補助額度,從每餐55元增加為65元,落實照顧弱勢學生需求。


  針對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午餐食安,教育局持續加強把關,112年實施6大措施,包括公布廠商記點、建置通報管道、加重契約罰則、強化備援機制、加強供膳查核及招標評選把關等,113年度將進一步提高食安查核頻率,約束廠商加強自主管理,提升午餐食安品質。


  此外,臺北市率先推動月經平權政策,111年度全面補助國中女學生每月200元生理用品,112年度向下延伸,臺北市5年級到9年級女學生均享有福利。目前全臺只有臺北市推動生理用品「全面補助」,用實際行動響應國際月經平權運動,致力消除舊有文化中月經汙名化的觀念,讓青春期男女學生都可以用健康正向的心態面對不同性別正常的生理現象,營造健康校園!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4609/46f1ef15-ec15-45b6-8105-54e5430e1207.jpg

▲由臺北市率先推動的月經平權政策,將持續向下延伸讓5年級至9年級女學生均享有每月200元。

  • 未來將補助國小每月1次有機菇,並規劃增聘學校營養師,要讓孩子吃得健康又安心。
  • 113年度調增高中職弱勢學生餐費補助額度,從每餐55元增加為65元,落實照顧弱勢學生需求。
  • 由臺北市率先推動的月經平權政策,將持續向下延伸讓5年級至9年級女學生均享有每月200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3471602CE271B30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北區

業務聯絡: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    吳銘祥副主任 0952-818-018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12月23日】

【主題: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

【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3年率全國之先,成立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數位學習,致力提供師生數位資源、協助教師提升數位教學能力,及發展數位學習課程與平臺。12月22日辦理10週年感恩茶會活動,回顧過去並感謝各界師長10年來共同為數位學習打拼的成果。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成立之初,即以建置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雲-「臺北酷課雲」為首要目標。臺北酷課雲自2016年正式上線以來,廣受師生歡迎,至今已超過1億4,204萬9,029瀏覽人次,會員人數逾123萬人,平臺內容共計1萬1843部線上學習影片、4萬3,821道線上測驗題目、14種電子資料庫及介接臺北市立圖書館超過48萬冊電子書等數位資源。


  除數位資源外,中心也辦理許多線上非同步/同步課程,包含首度可採計學分的高中跨校網路選修課程,連結10縣市、36校之間的無私合作,促使學生都能選修到不同學校的特色課程,另也辦理數位學習多元增能培力班、大考複習直播及解題、學科銜接課程、大學體驗課程、寒、暑假自主學習活動等線上課程與活動,也望透過多元鼓勵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意願與學習表現,同時提升臺北市數位學習風氣及數位教育的普及率。


  2019年至今,教育局與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協力製作1,810部橫跨國小、國中與高中數理化及社會科動畫影片,展現公私協力,共同為教育付出的美好風貌。2021年更將酷課雲平臺升級,建立臺北市全方位的親師生平臺–酷課APP,使親師生透過行動載具即可管理及掌握校園各項服務。2023年亦與「Hahow 好學校」合作,採購授權包含商業、設計、科技、語言、生活等領域共計70門課程,提供國、高中職學生多元課程選擇。


  教育局與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的努力成果也獲得各界肯定,臺北酷課雲相關服務曾榮獲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SCAPA)、全球資通訊卓越獎「傑出數位教育學習獎『首獎』」等獎項。能有如此佳績,都必須感謝臺北市學校及教師的貢獻,以及親師生的肯定。


  現任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北一女中校長陳智源校長表示,中心成立十週年,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中心將持續努力推廣數位學習,讓數位學習成為臺北市教育的常態,成為幫助學生學習、輔助教師教學的最大利器。


  展望未來,AI已成為下一世代學習的強大輔具,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布局下一個10年,將著手提升數位學習系統與精進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智慧學習情境,推動「酷AI」國中小智慧學習平臺、「酷課ONE」高中職學習管理平臺及「CooC+」智慧化串流影音平臺三大服務,積極為新世代學生提供更完善的學習風貌。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未來三大服務】

  • 酷AI:國中小新世代智慧學習平臺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致力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功能包含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引導「AI口說練習」,「AI學習加油站」則透過分析課間活動數據,主動推播適性化教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教師而言,「AI輔助作文批閱」及「AI輔助出題」讓教師在檢閱作文與出題時,更能節省時間與心力。

  • 酷課ONE (Open Network  Education):高中職學習管理平臺智慧升級再優化

推出AI影片和課堂互動模組,並結合AI技術,AI影片模組智慧標註知識點、生成智慧字幕、辨識靜音片段,使老師在課前能輕鬆備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供課中多功能的課堂互動模組,包括選人搶答、互動點名、快速分組、教學回饋、投票討論、即測即評、計時活動等,豐富方式激發學生參與,提供更趣味的互動學習。另提供課後自動生成的課堂報告和學習分析,助於教師有效進行課堂管理。

  • CooC+:智慧化影音串流平台與24hr的線上助教AiSK

臺北酷課雲教育串流平臺再升級!「CooC+」導入科科科技旗下多媒體串流品牌 BlendVision 的 AI 智慧對話助理——AiSK,系統能透過分析教學影片、學習教材,讓 CooC+ 從影音平臺搖身一變為 AI 助教,學生只需輸入文字對話提問,就能迅速從系統的影片資料庫中獲得最佳解答與影片推薦。往後學科影片就不再只是提供單面向給學生的知識傳遞,而能轉變為雙向互動學習體驗。此外,CooC+提供更優質的使用者介面(UI)和使用者體驗(UX),享受如同追劇般的樂趣,提升線上學習的吸引力與成效。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成果概要】

  • 建置臺北酷課雲,提供多元豐富的數位教學資源。
  • 推動高中跨校網路選修,提供多元選修課程。
  • 辦理臺北酷課說故事,鼓勵教師分享及學生創意表達。
  • 提供大考重點複習直播及解題影片,協助學生順利應試。
  • 組織酷課師團隊,辦理多場數位教材與教法增能研習,提升北市教師數位能力。
  • 榮獲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全球ICT卓越獎等獎項。
  •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1
  •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2
  •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3
  •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5
  •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6
  •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4
  • 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十年有成–迎向AI新時代7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C91D26F9FAB8E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