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疾控体系的决策部署,整体谋划疾控事业发展、系统重塑疾控体系、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

  《指导意见》立足中长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5方面22条措施。一是总体要求。明确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完善多部门、跨地区、军地联防联控机制,建成以疾控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二是系统重塑疾控体系。强化国家、省、市、县级疾控机构核心职能,制定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强化医疗机构疾控职能,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夯实疾控工作基础。三是全面提升疾控专业能力。着力提升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应急处置、传染病救治、公共卫生干预、行政执法、宣传教育能力,确保准备更加充分、预防更加有效、干预处置更加有力有序。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员配备、完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健全人员激励机制,切实提升疾控队伍战斗力、凝聚力。五是加大组织保障实施力度。推进法治建设,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强信息化支撑保障和科研攻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指导意见》强调,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疾控事业改革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对疾控事业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把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疾病防治和保障职责。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7日 0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227/c14739-40147268.html

《臺北十大好學-跨域學》培養學生整合多領域知識,解決實際生活情境問題!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地址:11008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北區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陳秉熙科長 0953-287-353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12月27日】

【主題:《臺北十大好學-跨域學》培養學生整合多領域知識,解決實際生活情境問題!】 

【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12年12月20日發布「臺北市教育政策白皮書」,以「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為題,推出10大好學,其中「跨域學」強調「打造教育新思維,發展多元創新教學」精神,於112年度分別成立「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辦公室」及「幼兒STEAM創思中心」,更首辦全國規模最大「國小魔術方塊競賽」,鼓勵學生參與跨域學習,打造更富啟發性、前瞻性的教育環境!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5866/29c09377-5567-4485-90e1-64b02914ef4e.jpg

▲112年度分別成立「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辦公室」及「幼兒STEAM創思中心」,更首辦全國規模最大「國小魔術方塊競賽」,鼓勵學生參與跨域學習。


  教育局指出,STEAM課程是最能培育未來所需跨領域統整人才的教育模式,因此113年即將成立「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辦公室」及「幼兒STEAM創思中心」,期望能訂定自幼兒園至高中職,完整、跨學層的系統化課程,透過主題參與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養成學生各領域專業知能。


  為此,教育局於113年度特別編列3,950萬預算,規劃補助成立13所「STEAM及新科技教育認證學校」,預定以競爭型計畫補助獲選學校每學年至少50萬元經費方式,獲認證為STEAM及新科技學校將打破學科藩籬,運用SDGs主題探究方式結合自然、科技、工程及藝術等課程內容於校本課程計畫,提升學生運用科技專案合作、設計思考素養能力,養成應用資訊科技結合跨領域知能。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5866/79516c22-b3de-4ea7-a95a-115a39b40113.jpg

▲113年度編列3,950萬成立「STEAM及新科技教育認證學校」,並預定以競爭型計畫補助獲選校每學年至少50萬經費。


  此外,將推動「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教育國際課程合作計畫」,媒合學校和全球姊妹市、姊妹校透過線上方式,一同進行線上STEAM專題課程,讓學生有機會瞭解不同國家的學習夥伴,面對相同的主題目標時,是否會有不同的文化思維、解決策略及盲點,藉以激盪不同的思維和想像,共同發想如何應用學科知識解決各式真實情境問題,培養孩子國際視野、多元文化觀點及全球移動力!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5866/29e1c0c1-f1f0-4660-9ff3-3c337e210aa1.jpg

▲未來將推動「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教育國際課程合作計畫」,媒合他國學校透過線上方式,進行STEAM專題課程。


  除體制內科技教育,為滿足家長及學生教育選擇權,將於忠義國小成立全國第一所「2至12歲跨學層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園區」, 自114學年度起,提供300個國小及80個幼兒園實驗教育名額,提供家長多元教育選擇!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5866/52d57bdb-4374-4932-a9d6-fa3ca35d26b9.jpg

▲北市教育局成立全國第一所「2至12歲跨學層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園區」,並預計於114學年度開放。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及產業加速轉型,具備靈活性、創新性及整合能力的跨域人才成為關鍵,教育局秉持向世界學習,開創教育新格局之精神,成立STEAM及新科技推動專責單位,強調不同學科領域整合,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同時將擴大辦理科技課程及多元競賽活動,提供學生應用跨域知識及技能機會,引導學生整合所學實踐於生活中,培養與世界接軌的未來跨域人才!

  • 北市教育局成立全國第一所「2至12歲跨學層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園區」,並預計於114學年度開放。
  • 112年度分別成立「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辦公室」及「幼兒STEAM創思中心」,更首辦全國規模最大「國小魔術方塊競賽」,鼓勵學生參與跨域學習。
  • 113年度編列3,950萬成立「STEAM及新科技教育認證學校」,並預定以競爭型計畫補助獲選校每學年至少50萬經費。
  • 未來將推動「臺北市STEAM及新科技教育國際課程合作計畫」,媒合他國學校透過線上方式,進行STEAM專題課程。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A1F33F3FA8433C6

臺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制度效率升級強化分層分級,113年發布實施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都市設計科
發稿日期:112年12月26日
聯絡人:謝佩珊 科長
聯絡電話:2725-8275

臺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制度效率升級

強化分層分級,113年發布實施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6)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通過「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規則」修正案,修正重點為「簡化審議流程」及「精簡審議範圍」,未來民間小型開發案可透過幹事會審議程序快速通關,縮減開發時程。

有關簡化審議流程,本次修正除放寬現行一般、專案、簡化等3種審議層級之適用案件類型,更新增「幹事會審議程序」,未來總樓地板面積3,000平方公尺以下之民間開發案,可由幹事會審議後,續辦核定程序,免再提委員會審議,加速審議時效。

有關精簡審議範圍,基於都審審議重點在於基地外部環境品質,修正容移接受基地、公有建築物、公辦都更等送審規模及條件,同時捷運系統部分將著重於影響都市景觀之捷運出入口範圍。

都發局表示,審議規則修正案預計113年1月發布實施,希望藉由公私有開發案之法令規範更明確,都審效率再升級,讓民眾有感市府行政效能。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1411F7E512179A5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修法规范个人网络求助,让困难患者更有保障

12月25日,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草案进一步建立健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监管制度,促使其规范有序发展;进一步强化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在合作募捐中的责任,加大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

大病患者通过网络服务平台筹集医疗费用,是帮助困难患者的一种好渠道。解决医疗费用存在多种渠道,比如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大病保险等,都可解决一部分资金,对于困难家庭,还可给予民政救助等。但即使这些保障都很到位,也总有一些患者仍需承担高昂的医疗费,比如部分大病患者,或需要长期服用昂贵“救命药”的患者等,仍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帮助,在此情况下,网络大病众筹就成为解决资金难题的好途径。

近年来,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在帮助大病患者筹集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乱象,影响了平台公信力甚至慈善事业发展。一些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出现了多种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比如有房有车的人都通过平台来筹钱看病,以及打悲情牌虚构故事来骗取同情、善款使用不透明、数额确定随意等,都广受争议和诟病。此外,有的众筹平台往医院派驻地推人员,并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从而抽取佣金。“一手慈善,另一手赚钱”,让患者和爱心人士都很受伤,也使慈善事业的声誉受到损害。

这次提交审议的慈善法修改草案,直击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环节。其中,从事这项服务的平台将受到严格审核和限制——草案明确,此类平台应当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并且平台要对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这就意味着,平台的准入门槛大幅提升,所承担的责任也更大。

此外,草案还明确,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开展公开募捐,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与合作方依法签订书面协议,并对合作方的相关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平台的内外部监督职责与程序得到规范和细化,将变得更加有章可循。

在善款使用方面,草案明确,慈善组织存在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等违法行为的,除对该慈善组织进行处罚外,草案还加大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明确情节严重的,禁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年至五年内担任慈善组织的管理人员。对于善款违法违规使用的惩处将更加严格,法律责任将具体追究到个人身上,善款得到善用将变得更有保障。

有法律专家认为,个人求助没有纳入慈善法律体系监管,不应受慈善法规制。当前慈善法就此加以修改,姑且不论具体条款对于相关行为极具约束力,仅将个人求助纳入慈善法规制范围这一点,就足以对个人求助网络服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次修法的效果值得期待,该草案若能获得通过,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势必得到规范发展,部分困境患者通过网络发起个人筹款,将变得更加公正有序、可靠有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226/c14739-40146511.html

《臺北十大好學-樂齡學》樂齡學堂空間再升級,打造親師祖孫跨世代學習空間教育品質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終身教育科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終身教育科   蔡曉青科長   0933-901-861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12月26日】

【主題:《臺北十大好學-樂齡學》樂齡學堂空間再升級,打造親師祖孫跨世代學習空間教育品質】

【臺北報導】臺北市65歲以上高齡人口數不斷攀升,截至112年11月,臺北市高齡人口已逾5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21.93%,是六都高齡化比率最高的縣市,因此樂齡學習是臺北市相當重視的教育政策。為提供長者近便的學習場域,112年臺北市設有12所樂齡學習中心及57所樂齡學堂,合計69處樂齡學習據點,全年合計開設超過5,000場次課程,逾20萬學習人次。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5291/4ff3d1ef-2a57-4d0c-b713-2d98761c2ee3.jpg

▲臺北市目前已有69處樂齡學習據點,全年合計開設超過5千場課程、逾20萬學習人次。


  為提高本市長者參與終身學習的誘因,教育局於112年度推出「樂齡市民進修券實施計畫」,由本市12所社區大學開設36堂免費的「樂齡學習體驗課程」,合計超過1,000名長者參與,以及可折抵社區大學學分費最高3,000元的「樂齡市民進修券」,共補助1,200名長者。由於民眾積極參與,反應熱烈,113年教育局將擴大辦理,提高補助名額至1,800名。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5291/2502691a-9d84-4101-af0d-e7eebf32a4d3.jpg

▲112年推出「樂齡市民進修券實施計畫」,提供免費「樂齡學習體驗課程」,及可抵社大學分費最高3,000元的「樂齡市民進修券」,民眾積極參與下113年將提高補助名額。


  教育局為了提供更貼近長者需求的學習環境,112年起以濱江國小作為試辦學校,推動樂齡學堂空間的升級改造,不僅打造以長者需求為本的學習環境,更特別結合了親師懇談空間。教育局湯志民局長表示,樂齡學堂的空間改造以高齡友善為出發點,包含增加易於行走的無障礙通道、符合長者肢體伸展需求的座椅,以及易於閱讀的明亮照明,讓長者們在學習中感到更加舒適自在。


  湯局長也提到,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在於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更在於建立穩固的親師關係,因此,改造後空間也可以提供親師使用,在溫馨且舒適的環境中討論學生的學習進展、興趣愛好以及任何可能影響學習的因素,可以協助營造友善、開放、雙向的溝通模式與合作關係。


  臺北市推動樂齡學習亦獲教育部肯定,112年教育部訪視縣市政府執行樂齡學習政策,臺北市榮獲特優殊榮。教育局未來將持續推出豐富多元的樂齡學習服務,透過創新的教學方式和豐富多樣的課程,為社區提供高品質的樂齡學習課程,促進社區長者的學習與交流,實現健康樂齡的目標。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95291/9671d4f5-da9f-43f9-bd7e-58c7d23bf830.jpg

身為高齡化比率最高的城市,臺北市持續積極推動終身教育,並在112年教育部訪視縣市政府執行樂齡學習下,榮獲特優殊榮。

  • 112年推出「樂齡市民進修券實施計畫」,提供免費「樂齡學習體驗課程」,及可抵社大學分費最高3,000元的「樂齡市民進修券」,民眾積極參與下113年將提高補助名額。
  • 身為高齡化比率最高的城市,臺北市持續積極推動終身教育,並在112年教育部訪視縣市政府執行樂齡學習下,榮獲特優殊榮。
  • 臺北市目前已有69處樂齡學習據點,全年合計開設超過5千場課程、逾20萬學習人次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9DD0D57962DD645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今年北京市建成8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作为2023年北京市民生实事之一的“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目前已超额完成任务。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本市通过城市更新、业态提升、专业运营、数字赋能等多种方式,建设完成8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全市所有区,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202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明确2025年全市实现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已纳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在市级层面,便民生活圈纳入了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分管市领导定期调度,制发工作清单、政策清单、项目(案例)清单,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区级层面,东城、西城、海淀、门头沟等区实行区长负责制,所有区均由主管副区长统筹调度。

  同时,便民生活圈还纳入《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作为全市四级商业消费空间体系第四级:“社区级”,一体化构筑多层次商业格局。锚定2025年全市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目标,按照“一次划定、分年建设”的思路,制定便民生活圈划分标准,指导各区因地制宜、科学划定856个便民生活圈,确定总数、建立台账,2023年—2025年按照40%、30%、30%的比例有序推进。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城、石景山、西城3个区分别入选商务部第一、二批全国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5个区成功入选商务部第三批建设试点,本市试点区数量达到8个,与上海并列城市第一。

  随着各试点区完善、落实试点建设方案,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样板”已经初具规模:朝阳区左家庄街道以“一码共治”为抓手,推动服务资源数字化,形成线上线下服务圈;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发布了“小修小补”网点地图,并在区政府公众号上公布,方便居民查找;密云区果园街道与专业公司联合研发可分享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动态地图,对生活圈门店进行数字化管理。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市还制定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评估验收指引(试行)》,设定合格、良好、优秀三级标准,明确“街道建设、区级初评、市级验收”工作流程。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实地走访核验便民生活圈内商业网点,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综合形成各便民生活圈评估报告,按季度通报。

  案例

  科技助力 推广智能设施

  中关村东区生活圈以“海中市场”为中心,打造中关村南路、科学院南路“一纵一横”商业街区,以社区各网点为枝叶,形成了以点、线、面相结合的便民服务网络。生活圈内共有果蔬、便利店、早餐、理发店等基本保障类网点104个,“一老一小”站点覆盖周边,同时积极发展“一店多能”或便民综合体等网点,鼓励商家如超市发、物美等4家生鲜超市引进服装裁剪、家电维修、便民理发及家政服务等业态,一站式满足居民生活圈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日常的修鞋、配钥匙等看似不起眼的小手艺,在生活中其实不可或缺。为满足居民需求,中关村街道着重发展了以“小维修坊(修鞋、配钥匙、小家电维修、自行车维修)、小裁缝铺、小五金店”为主的低频刚需网点11个。街道为“三小”服务摊点划定了经营区域、规范了经营手续,制定了统一经营标识,既满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又让摊点良性发展有序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街道还与“纷享云图”联合研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电子地图,地图整合商户资源,接入餐饮、休闲、文化、养老、家政等线上位置搜索、信息查询等服务功能,居民通过扫二维码能够快速查询到身边多个业态便民服务网点,实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信息一图包揽。为满足居民智慧购物需求,街道引导139家网点开通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推广应用智能化商业设施,面向不同人群配置如智能提货柜、24小时自助借还书柜等智慧设备,通过科技手段服务辖区居民。

  提质升级 塑造“大邻里圈”

  昌平区城南东生活圈为老城区住宅生活圈,覆盖社区5个,服务人口1.816万人,城南街道积极摸索创新,使老旧社区华丽变身、焕发新颜,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将辖区背街小巷打造成为“烟火气”兼具“时尚范”的高品质生活小街,推动辖区环境实现“一时美”到“长久美”的美丽蝶变。

  2022年10月,城南街道紧扣创城契机,依托昌平区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创造性应用“昌盛模式”,着手对昌盛小街进行改造。经过升级改造,目前介山路上坐落着一间间接地气的水果店、餐饮店,色彩统一又极具个性化的店铺招牌引人注目。灰色的沥青路与整齐的交通线交相辉映,整条道路热闹又有秩序。平坦整洁的路面铺至视野尽头,增补的835平方米绿植装饰让街面充满彩色的律动。

  为美化环境,增加空间利用率,昌盛园社区将几处老旧小房屋拆除,建设成供社区居民使用的公益用房,设置居民议事厅、共享书屋;设置自助健康检查服务,开展科技助老、便民理发、便民义诊、心理倾听、助老送餐等各项便民服务活动,推动了老年友好社区的创建。

  城南街道还搭建了商居同盟议事厅、城南相伴App商居同盟模块、昌盛友邻会客厅等沟通服务平台,实现会员管理、企业宣传、公益项目认领多重功能。商户设立“共享冰箱”站点,为外卖、快递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充电等服务。同时,“城南相伴”App生活地图版块中也对这些商户的地址、联系方式进行标注,方便快递小哥们查找。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225/c14739-40145731.html

捷運環狀線南環段CF670A標預定於112年12月25日至26日進行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段Y01車站第0-2階段交通維持作業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二區工程處表示,為辦理臺北捷運環狀線南環段CF670A區段標Y01車站文湖線墩柱保護工程施工,自112年12月25日夜間起至12月26日止於本市文山區新光路2段進行Y01車站第0-2階段交通維持作業,取消大客車專用道、大客車行駛公車專用道,維持東西向各三車道數,施工範圍如附圖。                    


捷運局二工處表示該區段標工程交通維持計畫業經地方交通主管機關完成審查。因配合本階段交通維持設置相關指示牌面,請行經施工區域車輛,按照新設標誌、標線及現場交通指揮人員減速慢行以維交通安全。

施工期間民眾如有疑問,請聯絡捷運工程局第二區工程處土木第十工務所,聯絡電話:﹙02﹚2230-0373,或承攬廠商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F670A南環段工務所,聯絡電話﹙02﹚2939-8183。

  • 1121225南環線CF670A標Y01車站交維第0-2期新聞稿(初稿)-01-112.12.25-1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2B717A1E0373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