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瑠公綠廊紋理意象 東區商圈繁華再現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2年1月5日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聯絡人:洪維聰

聯絡電話:0963-562-701

 

 

 瑠公綠廊紋理意象  東區商圈繁華再現

 

位於臺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35巷的瑠公綠廊人行環境改造工程,由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辦理,係延續忠孝東路一段至三段周邊人行環境改善實績及東區振興計畫,以打造優質人本環境及串聯東區綠廊為改造核心理念,針對復興南路一段135巷南、北兩側道路及中間停車場用地進行改造,藉由縫合南側道路、調整道路斷面配置、檢討既有設施物及無障礙通行環境,於繁華東區商圈置入大尺度的綠地廣場,除了採用透水鋪面及設置下沉式綠地空間外,並結合燈光造景,重現過去瑠公圳意象,營造人本、韌性、知性的步行廣場,讓整體通行環境更趨於友善,本項工程於112年8月開工,預計113年上半年可完工。

 

新工處共管科科長洪維聰說明,本案基地過去為上埤地區自然形成的大灣河道,1979年隨都市計畫的規劃,隱身為忠孝東路後巷的圳路,至1985年重新規劃為停車場空間。隨忠孝東路商業蓬勃的發展,忠孝東路三段及四段成為東區核心的商圈,惟本基地仍為一個商業地區的附屬空間,為推動臺北市東區公共空間及人本環境改善,配合市府都發局108年推動「東區發展振興計畫」重新探討東區街道及街區改造願景,由新工處辦理設計及施工,並以「以人為本的步行環境」及「東區綠廊的串聯」為改造的核心理念,來翻轉本基地長久負面形象空間。

 

洪維聰表示,瑠公綠廊人行環境改造計畫將道路整合,鏈結瑠公圳帶狀骨幹,溯往歷史及人文記憶,重現水體意象,反映地方紋理;活絡商業行為,連結商家,置入大尺度共享廣場;改善現況生硬設施,抬升綠意,創造植栽敷地空間;藉由活動空間多元化,滿足百貨、鄰里、城市需求,串聯東區核心綠廊、強化與東區商圈之聯繫,以達定位構想及短中長期改善效益。本案作為東區振興之第一步,其不僅位於東區代表性SOGO忠孝館後方,且東連瑠公公園、大安路、頂好廣場等商圈,西接復興南路一段旁之瑠公圳公園,在完工開放之後,預期提供舒適的綠活遊逛環境,將可串接東區核心帶狀的空間綠廊、強化開放空間場域與東區都會商圈的緊密聯繫,增進地方人潮流動,除了在地居民以外,亦服務逛街、觀光、轉運等人群,展現多元豐富的街道活力。

 

另市府亦極為重視本案,蔣萬安市長於近期出席「漫遊宇宙混東區」點燈儀式活動時,也視察了本案的階段性成果,致詞時期許本案打造優質的人本環境,並結合東區商圈的各種創意活動,讓人潮逐漸回流,塑造一個比「心中山」更好的「瑠公廊帶」,吸引民眾遊憩、購物,讓東區商圈繁華再現。

  • 圖1工程範圍圖
  • 圖2 以人為本的步行廣場
  • 圖3 增加植栽及綠化空間
  • 圖4 以水霧圓環塑造地方特色
  • 圖5 以燈光重現大灣河道紋理意象
  • 圖6戶外桌椅提供休憩空間
  • 圖7夜間照明呈現東區亮點
  • 圖8 市長視察瑠公綠廊階段性成果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EE8F0478E4FBE3A

臺北市113學年度未足齡兒童申請提早入國民小學鑑定報名計畫公告及網路線上報名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官月蘭科長  0920-032-896

                      李琪惠股長  0931-505-459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3年1月5日】

【主題:臺北市113學年度未足齡兒童申請提早入國民小學鑑定報名計畫公告及網路線上報名】

【臺北報導】為提供臺北市身心發展與適齡兒童相當之未足齡兒童,提早進入國民小學接受適性教育的機會,教育局公告113學年度未足齡兒童提早入國民小學鑑定計畫,自113年1月8日(星期一)起至2月16日(星期五)止,在12個行政區的承辦學校發售檢核表件,並自2月15日(星期四)至2月16日(星期五)中午12時網路報名。


  凡設籍於臺北市,且有家長或監護人至少1 人共同設籍,年滿5足歲(107年9月2日至108年9月1日出生),具資優特質,且社會適應行為與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童相當者均可報名;完成報名後經臺北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審議通過核定提早入學者,核發提早入學資格證明書,家長或監護人可持戶口名簿、提早入學資格證明書及入學通知單,依「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新生分發及入學辦法」或「臺北市113學年度私立國民中小學暨附設幼兒園招生實施要點」相關規定及時限辦理報到入學。


  教育局提醒,符合報名資格且有意願參加鑑定的學生,請自113年2月15日(星期四)凌晨0時起至2月16日(星期五)中午12時止,到「臺北市未足齡兒童申請提早入國民小學鑑定安置系統」網路報名,並於113年2月15日至2月16日上午8時至下午4時,依戶籍行政區劃分,向本市12行政區承辦國小繳驗報名資料:松山區於民權國民小學;信義區於三興國民小學;大安區於幸安國民小學;中山區於中山國民小學;大同區於太平國民小學;中正區於東門國民小學;萬華區於西門國民小學;文山區於興隆國民小學;內湖區於碧湖國民小學;南港區於胡適國民小學;士林區於百齡國民小學;北投區於文化國民小學。


  教育局指出,鑑定標準係依據「特殊教育學生調整入學年齡及修業年限實施辦法」第3條規定辦理,學生須同時符合下列2項標準:

(一)智能評量之結果,在平均數正2個標準差以上或百分等級97以上。

(二)社會適應行為之評量結果與適齡兒童相當。


  臺北市113學年度未足齡兒童申請提早入國民學鑑定計畫及相關報名訊息已公告於下列網站:

1.臺北市政府教育局https://www.doe.gov.taipei/。

2.臺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https://trcgt.ck.tp.edu.tw/。

3.臺北市未足齡兒童申請提早入國民小學鑑定安置系統https://ift.tt/rbJZSYB

4.各行政區承辦學校網站。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6EBA9021B6661D8

都市綠寶石雙溪濕地公園 獲公共工程金質獎肯定

  雙溪濕地公園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肯定,經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努力,成功將原停車場打造成生態濕地公園,利用有限空間,營造生態環境!


  在士林再生計畫契機下,雙溪濕地公園納入教育部「臺北科學藝術園區」整體發展計畫,與兒童新樂園、科教館、天文館及美崙公園規劃整合為三館二園,提供市民倘佯於濕地生態及科學教育的全新休憩場域。


  大地處表示,雙溪濕地公園佔地約2.25公頃,園區內抽取士林抽水站前池水源,經過沉澱池、密植區及生態池等水利單元,透過微地形及植栽配置,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將污水變清水;另沿步道種植適合在地生長的喬木(如楓香、樟樹、九芎等)及灌木(如厚葉石斑木),在四季更迭中展現流動的色彩,漫步廊道可體驗公園自然美景。


  來雙溪濕地公園除了走入水中步道於生態池中心觀賞棲息之動植物外,也可於展望平台眺望公園,並於黃昏時欣賞河濱夕陽美景,往東還有大屯山壯麗山景,讓市民可以在繁忙的城市中,享有一處靜謐的休憩空間,歡迎大小市民朋友前來享受歡樂的親子時光,並學習大自然的淨化力量。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參考下載。

  • 照片1-金質獎獲獎照片
  • 照片2-金質獎獲獎照片
  • 照片3-雙溪濕地公園空拍照片
  • 照片4-水中步道.JPG
  • 照片5-平台夕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56C9851DD408D12

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1月3日电 (记者刘园园)记者3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贾洁敏团队的相关研究,揭示了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

他们发现了一座架在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新桥梁”——类突触(NsMJ)。通过类突触,谷氨酸能神经元可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导致动脉舒张,诱发大脑功能性充血。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刊发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

“已有研究表明,神经元可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继而调节血管血流。但这种调节过于复杂,证据也不充分。”贾洁敏说。研究团队设想,除了这种间接的调控方式,是否存在更直接的调控方式?

通过大体积三维扫描电镜和光电联合技术,研究团队全面解析了小鼠躯体感觉皮层中的穿支动脉血管及血管周围脑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他们发现,穿支动脉血管并非被星形胶质细胞终足完全包裹,神经元很有可能穿过终足的“漏洞”,与血管直接“对话”。

进一步研究表明,血管周围神经元的轴突含有子、母突触前。其中,母突触前与神经元的树突脊形成经典的突触;而子突触前穿过星形胶质细胞终足的“漏洞”,插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外围的基底膜,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成类突触。

为了验证类突触真正在神经元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承担信息传递功能,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从现象、结构、功能、分子机制等多方面,证实了这些类突触可调节大脑血管收缩和舒张。

“这项研究成果是对现有脑血流调控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贾洁敏称,新发现为深入理解大脑的血供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开发针对此类连接的脑卒中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104/c14739-40152426.html

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

长期接触电子烟会对中枢神经产生不良影响

科技日报南京1月2日电 (记者金凤)电子烟近年来“圈粉”不少年轻人,它对健康的影响广受关注。记者2日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婷团队研究发现,长期接触电子烟会对中枢神经产生不良影响。团队将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置于电子烟的暴露环境中72小时后,监测到线虫一系列生长发育指标和神经行为参数发生了变化。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环境》。

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张婷告诉记者,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且青春期吸烟会加速整个生命过程中慢性病的发展。系统评价电子烟的暴露风险对于指导公众正确认识电子烟并助力烟草管控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

烟液成分是影响电子烟暴露风险的根本原因。“我们通过分析市面上最流行的电子烟发现,电子烟烟液主要由丙二醇、丙三醇、尼古丁和苯甲酸组成。”张婷说,线虫可以表达60%—80%编码人蛋白的基因,与人基因有83%的同源性。随后,团队将线虫放在电子烟烟液中72小时,观察其变化。结果发现线虫出现了生长发育异常、一般运动行为障碍、高级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和神经元损伤。

“例如线虫的体长、体宽出现异常,运动轨迹杂乱和运动速率波动异常。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有荧光标记的线虫观察烟液对神经元的影响,发现线虫与烟液接触后出现了神经元断裂或缺失,这意味着线虫出现神经元受损。”张婷告诉记者。

研究团队发现,在将线虫进行戒断处理后,也就是将它们从烟液中取出后,线虫的运动参数更加异常,这主要表现在运动轨迹更加杂乱、正反向速率波动更加异常。不含尼古丁的烟液处理组的线虫,神经损伤稍有减轻。

研究团队还探讨了电子烟致神经毒性的不同机制。“我们根据物质构成推测,由于电子烟成分主要是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的有机物,因此其富氧基团会导致线虫体内的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功能失衡,让线虫发生氧化应激,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引发神经功能损伤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张婷说。

张婷认为,由于青春期神经发育迎来第二次高峰,电子烟使用比例大,青少年更容易成为长期使用电子烟的受害者。该研究为电子烟的神经毒性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为电子烟管控政策的出台提供了现实依据。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103/c14739-40151586.html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直播预告:远离咳咳咳 专家教你护好孩子呼吸健康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民健康意识,让权威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深入人心,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特别推出“医路陪伴 健康跨年”人民好医生名医科普系列直播(元旦专场)。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儿童尤其要注意。众所周知,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的家长主张一咳就“压”的,有的则认为应该“扛一扛”。那么,为什么感冒好了,咳嗽总不好?孩子咳咳咳,到底是“压”还是“扛”?1月2日14:00,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免疫协作组副组长陆小霞郭蓉娟将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向广大网友分享“如何护好孩子呼吸道健康”的相关科普知识,欢迎届时收看。

专家简介

陆小霞,主任医师,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免疫协作组副组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疫苗接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湖北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市儿科学会常务委员等。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请扫描二维码下载或在苹果市场、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102/c14739-40150790.html

臺北最HIGH新年城 無障礙專區陪身障朋友迎接2024新年

發稿單位:身心障礙者福利科

發稿日期:113年1月1日

聯 絡 人:曾春暉科長

聯絡電話:1999轉6963


為落實CRPD之「充分融入社會」及「機會均等」精神,2024臺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設置無障礙專區,提供身心障礙者安全參與跨年活動的環境。


社會局已連續14年於仁愛路上、基隆路口規劃近70坪的跨年活動無障礙專區,讓全國想要參加臺北市跨年活動的身心障礙者,可以在此一起倒數,近距離觀賞101煙火,迎接2024年的新氣象。同時提供復康巴士服務,讓有需求的身障朋友們在活動結束後能夠便利的返家。


社會局長姚淑文表示,跨年晚會總是吸引廣大市民熱烈參加,為了讓身障朋友可以一起感受跨年晚會現場的精采表演,特別規劃無障礙專區,並由專人協助引導入座,讓身障朋友們可以更安心、安全及便利的參與活動, 姚淑文局長也特別至專區,與大家一起共享跨年活動熱鬧氣氛並發送暖暖包、雨衣及瓶裝水等,另外特地致贈身障者喜洋洋的紅色圍巾,除了祝福身障朋友元旦愉快,更為跨年夜增添溫暖的喜氣。


姚淑文局長說,跨年晚會無障礙專區是臺北市無障礙環境的一小部分,未來北市府及社會局將持續提升無障礙環境品質,具體實踐共融友善的城市價值。

  • 2024跨年身障專區陪身障朋友迎接新年
  • 2024跨年專區陪身障朋友迎接新年1
  • 2024跨年專區陪身障朋友迎接新年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8BAD1EDB41974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