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充分激发数字医疗的潜能和优势

  【现象】贵州省龙里县的村医遇到不常见的病症,可以借助远程诊断系统帮助会诊;仅用时5分钟,头颈CT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就能完成传统方法下技术娴熟医生需30—40分钟才能完成的卒中患者诊断,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利用数字技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对居家的高龄老人和慢病患者进行远程监护和健康管理……随着算力资源不断增加,算力布局持续优化,我国数字医疗获得快速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了更大便利。

  【点评】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电子病历……看得见的智慧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智能算力在支撑。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超84亿,产生海量医疗健康数据。用强大算力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归纳、分析和总结,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全国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能力。

  从行业发展看,我国数字医疗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助力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利用数字技术,能够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促进分级诊疗格局更快形成。更好地发挥算力对医疗行业的赋能作用,应围绕实际应用场景优化算力资源配置。要统筹建设国家和省级医疗大数据中心,完善区域全民健康算力平台,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体系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基层卫生健康边缘数据中心建设,强化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边缘算力支撑,实现医疗算力资源的有效下沉。

  当前,“互联网+医疗健康”已经展现出巨大活力,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但其潜力远未穷尽。从优化服务流程到提升服务连续性,从数据库建设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从医院信息化建设到医疗质量监管,数字医疗不断开辟新空间。比如,通过处理大量医学数据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精确诊断,提供合理的干预和治疗手段。尤其是在病例少、病因和症状复杂的罕见病治疗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从数据中挖掘相关症状进行对比分析,为诊断提供帮助。此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医疗数据,了解哪些地区何种疾病高发、哪些地区医疗资源不足,以及传染病和慢病发生情况等,提升卫生健康政策的针对性;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门诊运营、院感控制、医保报销等情况,提升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强行业算力建设布局,推动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才能更好地挖掘数字医疗的潜能,让更多患者从数字技术进步中受益。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加速发展,对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日益多样化。更好把握发展趋势,顺应群众期待,加快构建通用、智能和超级算力协同发展的供给体系,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定能让插上“互联网之翼”的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红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1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111/c14739-40156645.html

警消合作無間   心跳停止民眾康復出院   

112年10月24日凌晨0時18分,119接獲民眾報案於信義區永吉路目擊家人搬貨時突然倒地,執勤員立即派遣救護車出勤,並於電話辨識出患者心肺停止,立刻指導家屬執行CPR胸部按壓,同時搜尋最近的公共場所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PAD)位於五分埔派出所,聯繫警員將所內的PAD送至現場,而消防局救護人員也火速抵達現場接手執行高級心臟救命術,進行2次電擊後,患者現場即恢復呼吸心跳,接續施作12導程心電圖發現疑似心肌梗塞狀況,立即通報醫院準備急救。患者於醫院接受醫治後,已康復出院且可自主健康管理。

 

為感謝五分埔派出所警員吳惠婷及蔡孟璋積極協助將PAD送至急救現場之義舉,消防局莫懷祖局長於113年1月9日消防局局務會議上頒發感謝狀公開表揚。

 

根據臺北市統計資料,突發呼吸心跳停止的病患,有接受旁觀者CPR的存活率是沒有旁觀者CPR的2倍,且平均每10件突發性心臟停止個案中,約有1件是可電擊心率(心室顫動或無脈性心室頻脈),若能在目擊當事人倒下1分鐘內進行電擊除顫,約90%可成功痊癒,而每延遲1分鐘,存活率約下降7~10%,若目擊者(旁觀者)有給予CPR時,存活率降幅趨緩,每分鐘約下降3~4%。

 

為掌握機先,搶救生命,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積極與消防局配合,把握救護車抵達現場前的空窗時間,同步出發協助將PAD送至急救現場,盡可能為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提供執行早期電擊介入之機會,緊密串聯生命之鏈,共同爭取更多搶救成功之機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C4786BE8EF03F69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运用数字技术 开拓消费空间

  浙江省建德市通过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促进草莓产业发展壮大。图为游客在大棚内采摘草莓。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当下,以网络购物、网络直播、数字文化等为代表的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数字消费正在成为扩内需、稳增长和促转型的重要动力。2023年1—11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39571亿元,同比增长11%。如何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开拓消费增长新空间?记者进行了采访。

  数字消费打造多样场景,促进线上线下多元融合

  【镜头】

  小朋友穿着蓝色公主裙在“冰雪雕塑”前起舞;年轻人对着“星空”拍照留念……在浙江杭州遥望X27主题公园,随处可见的个性化数字场景吸引着消费者。杭州余杭区居民李峰说:“这里特别有潮流感和艺术感,让人流连忘返。”

  在主题公园,商场内的每家实体店铺都开设了网络直播间,杭州临平区居民刘璐说:“我在手机上看到这家店正在直播,就找来了。10元一件的童装,100元一件的羽绒服,现场买和网上直播间价格一样。购物之余还能参观商场的艺术展。”

  遥望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如栋表示,“这里是线上线下全天营业的商业综合体。我们希望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商场,将线上流量导入线下产业,把实景互动带到社交网络,推进形成‘线上商业+线下文旅’新模式。”

  现在,消费者逛商场少了,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传统商场的消费场景、功能与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传统商场如何转型?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一个方向。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升级“数实融合”的新消费商业模式,不少商场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企业用户提供消费潮流挖掘、智能动销预测、全供应链管理等业务,受到人们青睐。

  数字消费突破时空限制,打造出多样化消费场景,变线下消费为线上线下多元融合消费,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推动消费升级,释放消费潜能。如今数字技术带来的各种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以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为代表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以智慧商店、智慧餐厅为代表的新零售等,都表现出很高的市场认可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虎涛认为,对企业来讲,“数实融合”被视为数字化转型过程,即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新产品、新流程、新模式的过程。降成本、提效率、增收益是衡量企业“数实融合”发展成效的关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正从“临界点”进入规模扩张的加速发展新阶段,要推动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增强供求双方精准匹配的能力,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镜头】

  北京市消费者许杰坐在家里拿着手机,足不出户就能看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养殖基地,“羊圈看着挺干净,羊也都很活泛。眼见为实,感觉这家店羊肉的品质靠谱。”许杰说。

  过去,退休后的许杰习惯乘公交车到郊区的菜市场买肉。“现在,去菜市场采购少了,在网上买肉多了。看直播比逛菜市场更直观、更放心。”

  “元旦前后生意比较忙,老顾客很多,一天大概能卖120只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创业者刘国宁说,“以前,羊都是拉到集市上去卖,或者等着羊贩子上门来收。现在,我在网上卖羊肉,不仅卖掉了自家的羊,还把村里其他农户的羊也卖了,收益更高,效果更好。”

  扩大购物范围是数字消费拉动内需的直接表现。如今,消费者线上消费半径不断拓宽,足不出户可以“买全国”“买全球”。

  数字技术大大拓展了下沉市场的辐射范围。随着农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原来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香菇、土鸡蛋、牛羊肉等土特产,都通过电商走出了大山,卖向了全国。

  农村电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拼多多业务经理张超说:“我们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产品流通、供应环节。大力推动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生鲜农货48小时内发货、边远地区包邮等做法。目前,平台已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带动逾1600万农户参与到数字经济之中。”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分析,消费者变线下交易为线上交易,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取各种产品服务信息,节约了消费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拓展了消费半径,拥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和消费主动权。生产者在数字消费大数据的指导下,面向更加确定性的需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生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仓储配置,既提高了运输效率,又降低了运输和存储成本。在数字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彼此看到双方的历史记录等数据信息,增强了供给与消费精准匹配能力,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数字技术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不断拓展消费增长新空间

  【镜头】

  网上下单,签订协议,进行面部扫描,大概30分钟,消费者林青在北京市东城区工美大厦的“数字人照相馆”拥有了自己的数字人形象。

  跨步上篮,激情滑雪,炫酷街舞……林青的数字人在虚拟世界里实现了她的很多梦想。“看着熟悉的‘自己’做着陌生的事情,好像遇见了平行世界里另外一个自己,挺有意思。”林青说。

  这家“数字人照相馆”的创始人刘征说:“我们正在搭建全民数字人生态,也许将来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数字人,这将释放更多的数字消费潜力。”

  演播厅中,数字主持人播放天气预报;大型会议中,嘉宾的数字分身走上讲台;直播间里,数字人主播24小时直播不下线;短视频中,数字人在分享人生智慧……2023年人们发现AI(人工智能)数字人多了起来。人工智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医疗、教育、金融到交通、娱乐、体育,AI的触角已经深入各个领域。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任保平说:“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数字技术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释放消费潜力,成为消费增长新空间和经济发展新动能。希望加快拓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增加健康、养老、医疗、文化、教育以及安全等领域数字消费的有效供给。”

  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实际问题。李鸣涛说,在AI时代,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仍然值得高度关注。由于AI训练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在电商领域,尤其是在AI基于电商数据的训练过程中,服务商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涉及个人隐私数据使用方面应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

  相关部门应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监管数字,以技术监控技术,畅通“生产—流通—消费”循环,有效维护数字消费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19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110/c14739-40155910.html

為愛跑遍南北當車手 慘遭警方移送


內湖分局西湖派出所員警於日前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一名女子不斷在銀行外徘徊,隨後進入銀行ATM提領,惟提領過程中不斷插卡,且左顧右盼,立即上前盤查,發現謝女(76年次)帳戶已遭警示,遂將其逮捕帶返所進一步調查。


經查證謝女於社群軟體上結識一名男子因而墜入愛河,該男子向謝女表示其因投資需要匯款至香港,惟其帳戶無法使用故轉帳給謝女並委託謝女將款項提領出來,謝女不知其名下帳戶均已遭凍結,還試圖操作ATM想將款項提領出來,因為一直無法領取,反覆操作ATM之下,反而引起員警注意,盤查後逮捕謝女,並查扣其銀行存摺、提款卡及手機等證物,另進一步查證謝女先前也曾至高雄的銀行提領款項,前後共提領新臺幣107萬元。全案詢後將謝女依刑法詐欺罪、洗錢防制法罪嫌移送士林地檢署偵辦。


內湖分局呼籲,網路交友要小心,切勿隨便提供帳戶供人使用,恐淪為詐騙集團車手,內湖分局持續加強犯罪預防宣導,並藉由識詐、堵詐、阻詐及懲詐等四大面向持續強力打擊詐欺。

  • 圖說1:謝女不斷於銀行內操作ATM
  • 圖說2:警方查證該女帳戶已遭警示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C9F6EB5A15B9067

北市教育局提醒學生寒假期間預防詐騙、參與活動注意安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學務校安室   黃國忠主任 0905-633-716

                     羅國良教官 0900-103-204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3年1月10日】 

【主題:北市教育局提醒學生寒假期間預防詐騙、參與活動注意安全】

【臺北報導】寒假期間學生在外活動頻率提高,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保護學生從事正當休閒活動,預防涉足不良場所,發生暴力、藥物濫用、危險駕駛等偏差行為或成為犯罪被害人,請學校及家長共同提醒,以確保學生從事各項活動的安全,減少各種犯罪或被害。


  北市教育局特別提醒學生們,寒假打工要提高警覺、使用網路要自律、休閒活動及出遊要注意安全。

一、寒假打工防詐騙:學生在寒假打工時應特別注意有標榜「領越多賺越多」、「高報酬、風險低」、「輕鬆、簡單、快速賺錢」的工作,這是詐騙集團吸引青少年加入集團成為車手或轉賣帳戶來獲利的詐騙話術,提醒家長告誡孩子不可將銀行帳戶或手機門號交給他人使用,也不要隨意替他人提領金錢,以避免淪為詐騙集團的推手。


二、 使用網路要自律:家長應持續協助孩子規劃豐富的學習及自律生活習慣,並與孩子共同討論制訂上網公約,培養孩子正確的網路使用態度與習慣。針對寒假期間網路使用,家長應提醒孩子「三不一要原則」,包含「不要隨意在網路上提供個資及照片(含影片)」、「不要輕易點選下載來源不明的網路連結或App」及「不要在網路上進行言語霸凌或性騷行為」,若遇有任何可能違法或不舒服情形,「要即時向家長或學校輔導室尋求協助」。


三、 休閒活動確保安全 

(一)室內活動:

  室內活動包含圖書館、電影院、百貨公司賣場、室內演唱會、室內團體活動等,首先應選擇安全無疑慮之場所並熟悉逃生路線及逃生設備,並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原則,方能確保室內活動時之安全,切勿涉足不正當場所,以免產生人身安全問題。

(二)戶外活動:

  寒假期間從事登山或山野教育活動,需有專業人力能因應緊急事故的風險評估與危機處置,熟悉急救與相關醫護藥品等處置方式,擬定詳實的登山計畫書,選擇合適的山域,投保相關保險、查詢天氣、地形、路線路況、鄰近救援與醫護資訊,並請攜帶適合的登山衣著、糧食、飲水、背包、鞋子、手杖及通訊設備等相關裝備,完成相關申請手續並隨時注意警告及標示,完善風險評估與安全管理,有充分準備再出發。


四、 遵守交通安全:

  騎乘自行車、機車與微型電動二輪車時,應依規定配戴合格之安全帽,於行進間勿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保持車輛安全設備良好與完整,不可附載坐人,遵守行車秩序規範;行人穿越道路時請遵守交通號誌指示或警察之指揮,不任意穿越車道、不滑手機過馬路、闖紅燈,不任意跨越護欄及安全島,以維護生命安全;提醒學生切勿無照駕駛,在未合法考取駕照前應勿以身試法,鋌而走險,無照駕駛不僅違規觸法,更甚者可能傷及他人與自己身體或生命。


  北市教育局建議家長除鼓勵孩子參加各式多元活動,以善用時間充實身心成長,亦可陪伴孩子多利用寒假期間從事安全的戶外活動,增進親子情感互動,創造對身心有益、輕鬆自在的寒假時光。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6CED56FA7FAD45D

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国家药监局:6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 其中含3批次婴童用品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通告,在2023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中,经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检验,产品标签标示委托方为广州市康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受托方为广州美淳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好脸面祛痘维肤膏等6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检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的禁用原料。

记者注意到,这6批次化妆品中还出现了婴童用品。其中,产品标签标示为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萃宁婴儿保湿修护霜检出不得添加的卤倍他索丙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赛庚啶。

产品标签标示为江苏娇颜芭比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爱无可及婴儿草本益肤霜检出不得添加的特比萘芬。

产品标签标示为上海贞贤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诺必行婴宝护肤霜检出不得添加的特比萘芬。(备注:上海贞贤化妆品有限公司提出样品真实性异议。经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该企业未生产或者进口过该批次抽检不符合规定产品。)

资料显示,特比萘芬属于抗真菌药物,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皮肤菌群失调。氯倍他索丙酸酯属于糖皮质激素类物质,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皮肤黑斑、萎缩变薄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要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不符合规定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依法立案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依法调查其进货查验记录等情况,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109/c14739-40155064.html

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生育友好”体现在细节里

  几平方米公共空间能做什么?如果建成母婴室,将能满足婴幼儿家庭在外时的护理照料、哺乳集乳、喂食备餐等多种需求,让他们外出更舒心更从容。小空间有大关怀,小细节展现大文明,蕴藏着生育友好的温度。

  《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近年来,不少地方大力推进母婴室建设,推动公共场所配备充足、完善的母婴设施。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更好保护母婴隐私,更彰显着城市的文明水平。同时也要看到,母婴设施建设距离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覆盖面不广,设施简陋、疏于维护,不合理使用、占用等问题突出,公共场所的母婴室不易找、不好用,困扰着不少家庭。如何完善母婴设施建设及维护,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道必答题。

  提升母婴设施知晓率、可及性和便利性,部分地区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在建设方面,广东出台《母婴室安全技术规范》,并将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列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目前已推动建成母婴室超9000间,广州、深圳等城市实现了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又如,在管护方面,上海上线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电子地图,便于市民查找使用。实践经验表明,母婴室要建好、管好、护好,需要实实在在的人力物力投入,必须建章立制、明确权责,探索建立长效的投入、管理、监督机制。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坚持共享实用、因地制宜原则,把谁来建设、如何管理、怎么维护一一落到实处,才能让这一民生工程真正便民惠民。

  其实,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应体现在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小事中。比如,异性家长单独带孩子出门,上厕所窘境怎么破解?推婴儿车出行,能否畅通无阻?到公园广场,有没有适儿化空间和配套设施?如今,我们倡导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儿童友好型城市,体现“友好”的一个个落点就在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的种种细节中,可能是一间独立的家庭卫生间,可能是一条小小的水泥坡道。立足婴幼儿家庭的实际需求,将生育友好、儿童友好的理念有机融入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改造、运营中,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丰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然,在公共空间,平衡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保障好各个群体的权益,不是一件易事。比如,公共交通工具上因婴幼儿吵闹引发冲突的新闻就屡屡见诸网络。生育友好、儿童友好既应体现在硬设施的建设中,也应融入软环境的涵养中。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不仅需要在公共服务优化和管理精细化上做加法,也需要不同群体间多一些相互理解,携手打造更加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

  人人都曾小,关爱母婴是一个社会应有的文明温度。与此同时,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对激发生育潜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完善硬设施,优化软环境,我们的社会将朝着生育友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8日 05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108/c14739-4015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