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不一樣的畢業成年禮!青發家教中心校外教學現正報名中

不一樣的畢業成年禮,讓學生用「玩」探索人生新可能!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將於4月至6月期間提供多元化校外教學活動,讓北市青年學子透過各種趣味課程歡慶畢業,並同時進行生涯探索。本次活動將於2月15日起開放北市各級學校與教育團體報名,總計14門共85場次課程可供選擇。

 

青發家教中心每學期皆會規劃生涯體驗活動,本學期配合畢業季,特別聚焦「自我挑戰」,精選攀岩、直排輪、爵士鼓與STEAM教育課程作為畢業成年禮,讓畢業生玩出自己的興趣與無限潛能、從中探索自己的未來職涯。本次課程也提升挑戰性:從自製無人機到指紋鑑識解謎,期待學生在課程中培養「勇於接受未來挑戰」的畢業精神。

 

青發家教中心表示,本次校外教學課程內容寓教於樂並富有挑戰性,適合畢業生作為畢業成年禮、迎向下一階段學習歷程,歡迎有興趣的班級團體與教育機構於2月15日至2月28日踴躍報名,詳細資訊請上校外教學報名官網(https://tfyc9work.wixsite.com/funmaker),或青發家教中心官方網站查詢(https://ydfe.gov.taipei/)。

  • 圖二、北市青發家教中心STEAM教育課程推出「火星任務探險-無人機實驗」,期待具有挑戰性的課程可讓畢業生從「玩」中探索自己的興趣,並學習勇於挑戰的精神。
  • 圖三、北市青發家教中心攀岩體驗透過「挑戰性」課程協助學生挖掘身體潛能,在攀岩的過程學習突破自我。
  • 圖一、青發家教中心提供14門共計85場次豐富多元的校外教學課程,適合作為畢業成年禮,歡迎北市班級團體與教育機構報名體驗。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60185E98E84CB16

新年揪”柑”心!北投大屯社區桶柑採果趣!

  北投山區的「大屯社區」正值桶柑產季,歡迎大家安排假期與親朋好友相約到郊山農村,體驗採果樂趣、踏青郊遊!在果實累累的橘香中,展開這吉祥的龍年!


  話說桶柑由來,是因早年農家將桶柑儲藏於木桶中作運輸,才有此俗稱。而在臺北最著名的北投桶柑,大約在清朝時期就隨著移民移植來到陽明山(舊名為草山),也稱為「草山柑」。 其中,大屯社區因位於山區向陽背風面,且來自大屯火山群的土壤富含各類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特別適合種植桶柑,更可產出甜度高、風味濃,與眾不同的草山柑!這特殊的地質環境,也造就地方多樣的農產作物,像是火山咖啡、綠竹筍等,都是社區知名農特產,深受民眾喜愛。


  當然,體驗採果樂趣的同時更要順遊復興三路周邊的農村美景!首先推薦的是位於吳氏宗祠旁的「四季長廊」,走進這處造型觀景平台,就能將整個臺北市美景盡收眼底,除了可遠眺關渡平原、淡水河及觀音山等景色,夜幕降臨之際更是知名欣賞壯觀夜景的秘境。看完美景後,再續行走進粗坑聚落,馬上就可看到如迎賓般聳立在道路中央的「百年茄苳樹」!這老樹已列入臺北市受保護樹木,從解說牌面可瞭解在當時拓寬馬路工程,特別保留下來的人文風情,更因此造就出獨特的地標景點,繼續守護著大屯社區這片鄉土。最後,走到水汴頭福德宮旁的永春寮環狀步道導覽意象牆,便可沿著溪畔步道一路伴隨著潺潺流水聲與周邊的農田景致,漫步到充滿地方特色的鳳梨造型涼亭!臨近還有鳳梨廣場與農民廣場,皆是旅程休憩的好地點!這區域也是代表地方文化演變的「鳳梨宅」,因清朝時期社區以盛產鳳梨且建有住宅而聞名!這些有趣的農村體驗,非常值得在農曆年節,安排前往大屯社區農遊輕旅行。


  大地工程處坡地整治科林士淵科長表示,大屯社區有著豐富資源的山坡地農村,人口主要分布在復興三路周邊中菁礐、粗坑聚落,以種植蔬菜水果務農為主,現在正是體驗採橘子及農遊季節,除了沉浸在清新的果香與味覺外,處處蘊藏許多暖心人情味的人文景點,不管賞景、步道健行,都可悠閒飽覽!歡迎大家來到大屯社區享受一場採果踏青之旅吧 !

 

大屯社區前往方式:

  1. 自行開車:沿著復興四路銜接復興三路至復興三路152巷,即可看到農民廣場。
  2. 可搭乘捷運至新北投捷運站轉搭小6公車至「鳳梨宅」站下車。

體驗桶柑採果請見台北市農會休閒農業資訊入口網:https://ift.tt/EztU4Pj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參考下載。

  • 照片1 大屯社區地圖
  • 照片2 大屯社區正值桶柑產季.JPG
  • 照片3 吳氏宗祠旁的「四季長廊」.JPG
  • 照片4 「四季長廊」可遠眺關渡平原、淡水河及觀音山等景色.JPG
  • 照片5 聳立在道路中央的「百年茄苳樹」.JPG
  • 照片6 水汴頭福德宮旁的永春寮環狀步道導覽意象牆.JPG
  • 照片7 溪畔步道一路伴隨著潺潺流水聲.JPG
  • 照片8 漫步到充滿地方特色的鳳梨造型涼亭.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3DE67D85BCB9FF0

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酒駕累犯又酒後騎乘共享機車紅燈右轉 新制上路加重罰鍰二分之一

日前中正第一分局忠孝東路派出所警員巡邏時,行經轄區濟南路一段,見一名許姓女子騎乘機車違規紅燈右轉且左搖右晃無法平衡,遂上前攔查,不料許女不僅不顧警方喊話停車,甚至加速往前方尋求機會能僥倖逃脫,員警見狀立即上前將其攔停,經實施酒測超過標準值,全案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臺北地檢署偵辦。

經查,許女接受警方盤問時仍裝傻表示不知自己違規,過程中員警嗅到許女身上傳來濃厚酒氣且眼神呆滯、反應遲鈍,經持續追問許女坦承有飲用酒類之情形,員警依法實施酒測,酒測值高達1.16mg/L。查證身分時才發現許女去年9月才在新北市新莊區酒駕遭警方查獲,如今又再犯,顯見為酒駕慣犯,此次騎乘之車輛又為租賃之共享機車,已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法條例第35條第10項之新制「租賃車業者已盡告知本條處罰規定之義務,汽機車駕駛人仍駕駛汽機車違反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之一者,依其駕駛車輛分別依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所處罰鍰加罰二分之一」,警方亦依法開罰。

中正第一分局呼籲,民眾飲酒後切勿駕車上路,以免觸法,造成自己及其他用路人生命財產遭受損失。且汽機車駕駛人於十年內第三次以上酒後駕車者,公路主管機關得公布其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警方將持續秉持酒駕零容忍之決心,依法嚴辦絕不寬待。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7E8F97B74CFB271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跟著節慶逛市場」特展,探索臺灣早期古早味!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地址:臺北市市府路1號8樓北區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林侑融科長 (02)2720-8889轉6374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張欽鵬主任 0937-760-300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3年2月15日】

【主題: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跟著節慶逛市場」特展,探索臺灣早期古早味!】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3年3月17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活動地點: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萬華區廣州街101號2樓特展室)】

【臺北報導】為了迎接龍年「好運龍總來」,萬華區老松國小與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以到傳統市場買東西更有節令感、節慶感出發,結合附近在地的東三水街市場攤商,共同辦理「跟著節慶逛市場」特展。展覽自即日起至3月17日止,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前來參觀,一同感受在地的生命力。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120537/bb14b6a0-4582-4a43-a356-4ed6e83e93de.jpg


  鄉土教育中心表示,早期的傳統節慶習俗大多與農家社會大家庭的生活習慣有關,現今許多的過節習俗便是從那時候流傳下來的。而在「民以食為天」下的過時過節,往往都有相應的傳統賀節美食及風俗習慣,許多傳統小吃在各個節日中也代表著不同的寓意。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西方文化衝擊,臺灣傳統文化逐漸沒落,許多傳統美食也在時代交替下漸漸被年輕一代遺忘。同時在現今快步調的時代,傳統市場逐漸被連鎖超市取代,人們也鮮少有時間自己下廚,對傳統市場人聲鼎沸、充滿人情味的場景並不熟悉,對傳統美食也較陌生。因此本次展覽特別將東三水街市場具有特色的傳統商品帶進特展室,讓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冬至的湯圓、過年的年糕及年貨,輪番登場,從傳統節慶去認識這些逐漸被新時代遺忘的臺灣味!


  中心主任張欽鵬說,要了解一個地方的生活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逛在地的菜市場!而剝皮寮歷史街區所在地附近,就是萬華知名的「東三水市場」,至今留存許多間飄香數十年、甚至有傳承三代歷史的老店舖,持續堅持遵循古法,製作販售優質的傳統美食,以延續臺灣的傳統文化及特色。例如:七夕拜「七娘媽」和小孩滿月必買,已有超過40年歷史的知名網路名店「阿婆油飯」;現已交棒第三代具有60多年的歷史,店面營造日本職人風格,融合文青與傳統之美的「艋舺大豐魚丸」;過年必吃的「金元寶」--知名生鮮水餃專賣店「多餃舍」;和年節都會買的「阿虎嬸菜頭粿」;經典傳統米食攤地標「紅龜伯」;專賣各式熟食和宴會菜的「皇嘉凍頂茶鵝」,以及與廟宇合作製作平安餅的「唐記咸光餅」等,在在都可以看出店家在傳承與創新之間的堅持與努力,也呼應著可以跟著這些商品一起了解節慶與年節食物的關係。


  本次展覽共規劃六個展區,分別為:「節慶有哪些?」、「節慶知多少?」、「節慶小故事」、「節慶吃什麼?節慶美食介紹」、「市場的一天:批發與傳統市場介紹」、「東三水街市場店家介紹」,以及互動體驗區供民眾打卡拍照。展區中將介紹臺灣一般常見的節慶,和這些節慶有哪些傳統的活動、必吃的食物和有趣的冷知識與小故事,例如元宵跟湯圓有沒有不一樣,原來粽子還分北部粽和南部粽,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九九重陽節會吃重陽糕,而中元節為何又稱孝子節,春節對聯的上下聯要怎麼貼才正確。另外,現場也展出多件東三水街市場店家提供的展品,包括「艋舺大豐魚丸」炸物用的濾勺,林金子雜貨鋪提供的砝碼秤等。特別小朋友都沒有看過的這個砝碼秤,是在電子秤出現前秤斤論兩算錢時攤商最重要、不可或缺的生財工具,如今充滿歲月痕跡的外表,也是老一輩人的美好回憶。


  張主任接著表示在「糕點互動區」放置了動力沙製作紅龜粿、月餅的模具,因為糕點上的花紋造型,就是吸引人的「美味魔法」,所以讓民眾體驗如何將簡單的動力沙變成一個個花紋精美的糕點,而在印製糕點造型的過程中,觀眾心裡會有著滿滿的成就感。「節慶吃什麼」展區,有各種可愛的食物插圖,除了可以嘗試完成節慶與食物的配對遊戲,也是拍照打卡的好道具。生活中常見的蔬果紙箱,堆疊成充滿人情味又有特色的紙箱山,印有芭樂、水梨、帝王柑等多種台灣特產,背上極具代表性的「臺灣LV」茄芷袋,和連身圍裙、手套,拉著買菜車,手上大包小包,可以拍下一張滿滿「臺灣傳統市場風」的紀念照,真是很有生活感的歐巴桑採買式喔。


  本次展覽透過與東三水市場在地的店家合作,藉由所販售的傳統節慶食物,透過豐富圖文展示,完整的表達傳統節慶與美食文化的連結,與其背後的寓意及故事,而認識在地飲食文化的同時,加深對本土文化的關懷,延續臺灣古早味。展覽自即日起至3月17日止,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詳情可上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或電洽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洽詢。

  • 節慶吃什麼?節慶美食配對遊戲
  • 跟著節慶逛市場
  • 導覽老師為參觀民眾進行解說
  • 大家一起去逛市場-拍照打卡區
  • 幼童體驗傳統糕餅製作
  • 民眾體驗古早砝碼秤的使用情形
  • 油炸食物使用器具-濾杓
  • 參觀民眾與學童寫下新年的願望掛上祈福牆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B0AF2A3E453BC6F

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熱心助人,還可以領獎金!找的就是你!

       北市警統計110年至112年總計核發民眾獎勵金110萬3千元整,幫助1,036件交通事故得以釐清肇事原因。鑑於警方都是在事故發生後,獲報始趕赴現場,對於肇事逃逸案件及兩造當事人說詞不一時,僅能就事故現場蒐集之各項事(跡)證及各造當事人說法,進行肇事原因分析研判,但影像畫面就像歷史回放,完整還原整起交通事故肇事經過,有助於警方釐清案情;依據臺北市政府「檢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暨提供道路交通事故錄影資料獎勵金核發要點」規定,為鼓勵熱心民眾提供警方交通事故動態影像畫面,如經認定影像有助於釐清肇事原因者,依案件發生類型及情節最高發給1萬元獎勵金。其提供方式可現場直接提供給處理員警或事後寄到處理之分局交通分隊,亦或直接由交通大隊官方網站「交通事故影音上傳平台」上傳影像。另經審核符合前述核發標準之熱心民眾,交通大隊會以「書面公函」方式通知請領獎勵金。【不會有電話或簡訊通知,請小心詐騙,如有疑問請致電交通大隊(02)2375-2100確認。】
       感謝每一位熱心公益的市民朋友協助警方破案,未來仍請您繼續支持,踴躍提供影像畫面。
  • 新聞稿照片1
  • 新聞稿照片2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06F3DECEA80C205

開市賺錢莫忘記  消防安全不馬虎  

過完年假,臺北市的朋友們,準備開工囉!在忙著賺錢的同時,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提醒大家:「開市賺錢莫忘記,消防安全不馬虎!」,在初五開工前,不妨花點時間檢查一下店面或辦公室的消防安全,讓員工和顧客都能安心:

  1. 檢查消防安全設備:
     看看滅火器、警報器之類的消防設備是不是都好好的,是否有損壞或異常訊號;如有需要,由專業的消防設備人員幫忙檢查和維修,確保一旦有火災發生,這些設備能夠發揮功能。
  2. 員工的消防訓練:
     在開工之前,給大家做個小小的消防訓練,學學滅火器怎麼操作、怎麼報警、怎麼疏散引導及安全避難,這樣一旦有緊急情況,大家都能知道怎麼應變。
  3. 檢查逃生路線:
     走一走樓梯、走廊,確保逃生路徑暢通無阻,以備不時之需。

 

消防局指出,新的消防法規定從1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如果營業場所沒有遵守消防法規定,比如違反消防安全設備設置、維護或防焰物品使用之規定、未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訂定消防防護計畫、未訂定施工中消防防護計畫等情事,會被罰款新臺幣2萬到30萬元!還會被要求改善,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以免受罰。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提醒大家,消防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一起加油,讓我們的城市在新的一年裡更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4E669DABF7C2BBF

2024年2月12日 星期一

臺北市力推運動中心2.0計畫 士林、中山區特色場館拚2026年完工

臺北市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全民運動風氣盛行,統計12行政區運動中心每年高達1千萬餘使用人次,而隨著體育場館與設施需求持續增加,臺北市長蔣萬安也宣告打造運動之都、啟動「運動中心2.0計畫」,目前士林區、中山區正進行相關場館改建,預計2026年完工營運,北投、南港、萬華區也已啟動設計規劃,後續將持續覓址,目標於各區均打造融入智慧永續、在地特色的新興運動中心,讓市民享受更優質近便的健康生活。


臺北市中山運動中心自2003年啟用,成為全國首座運動中心,直至2010年文山運動中心落成,於7年間完成一行政區一運動中心的目標,提供給市民優質、平價且多元的運動設施,更成為廣受歡迎的運動場所,統計每年使用人次逾1000萬人次,即便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平均每年仍有800餘萬使用人次,顯示本市運動中心提供優質、平價、多元設施,已培養穩定使用族群。


而隨著疫情解封、運動風氣日益盛行,市民對運動場館及設施的多元使用需求也不斷提升,尖峰時段常有民眾大排長龍、或場地預約不易等情形,再加上運動中心長期高使用率及使用年限長,導致場館及設施設備耗損高,現有12座運動中心已漸不敷市民需求。


因此,蔣萬安市長於就職週年記者會上宣布啟動「運動中心2.0計畫」;臺北市體育局王泓翔局長表示,現正積極於各區增闢運動中心,包括士林區克強公園游泳池正朝向兒童體適能運動中心為特色改建、中山區新生公園網球場則要改造為融合無障礙空間設計概念的友善運動場館,且將是本市第一座符合國際賽事規格的靶場場地,二者均預計2026年完工營運;而北投區七虎公園游泳池、南港區玉成公園游泳池及萬華區青年公園游泳池也將啟動設計規劃,目標2030年完成改建。


王泓翔指出,運動中心2.0不僅要打造複合式多功能運動場館,且要融入智慧永續、國際競技運動、在地特色等元素,惟臺北市土地取得不易,現已著手盤點各行政區運動場館資源、公有房地、校舍等可利用空間,初步以建築面積1500至2000平方公尺或總樓地板面積大於4000平方公尺空間、服務範圍在方圓1公里內人口數達1萬人且可納入臨近2至3個行政區、距離運動中心或相關運動場館2公里以上、交通便利等四大面向作為擇址評估,持續朝各行政區打造特色運動中心2.0目標邁進。


新聞聯絡人 鄭名翔 2570-2330分機5262、0905-139-636


  • 克強公園游泳池將變身複合式運動中心
  • 克強公園游泳池將變身複合式運動中心2
  • 克強公園游泳池將變身複合式運動中心3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8FBB50AA67DB35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