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北市首辦大專生防災營  沉浸式體驗避難收容

為將災害防救之自助、互助意識融入校園生活,提升學生防災應變能力,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於7月20日至21日假大安國小舉辦「臺北市113年度暑期防災營」,本次活動計有30多所大專院校,60位學生熱情參加,並結合社會局、教育局、大安區公所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合作。


本次活動向學生傳授全面的防災知識,除了涵蓋火災、地震及水災等基礎災害知識課程之外,還結合了CPR、AED操作、避難收容處所開設與維運等實作訓練,此外,學生們還學習了利用厚紙板製作簡單實用的防災物品,並深入了解緊急避難包的組成和重要性,這些實作課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設計創意,也加強了他們對防災工作的興趣。


活動場地大安國小除了規劃為天然災害的避難收容處所,也是災民收容救濟站,7月23日即將辦理萬安演習,本次營隊活動特別融入災民收容的元素,讓學生們運用創意,自行規劃避難收容處所的空間配置,並能實際使用慈濟基金會在0403花蓮地震讓日本媒體大為稱讚的福慧床與福慧隔屏,在避難收容處所體驗過夜活動。活動最後再藉由讓學生實地演練避難收容處所的開設及運作,並納入防災士及災害協作中心的協助參與,更加強化了學生們對於避難收容處所的了解和公私協力防災的重要性。


消防局強調,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在面對大規模災害時,民間的自助、互助尤為重要,希望透過本次防災營,提升學生的防災意識,學習防災知識和基本救護技能,並了解避難收容處所的開設與維運,讓他們在災害中保護自己和他人,降低災害造成的傷害和損失,共同守護你我的家園,達成全民防災的目標。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70B0297835D4F59

2024年7月19日 星期五

蔣市長視察北市共同管道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3年07月20日

聯絡人:竺宣同

聯絡電話:27208889轉8047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蔣市長視察北市共同管道

 

臺北市政府推動共同管道建設,在第一條共同管道完工啟用20餘年後,陸續增加了營運長度,收容了各類公共管線,降低沿線路面挖掘次數,減少了碳排放量,為臺北的淨零減碳政策貢獻了一份心力。蔣萬安市長也特別於113年7月17日率臺北市政府李四川副市長、工務局黃一平局長及相關各級官員團隊,親自進入松山線共同管道內視察設施結構及工作環境,瞭解共同管道的相關成果。

 

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共管科科長竺宣同表示,共同管道為在道路底下,設置收容各類公共管線及其附屬設備之構造物,如電力、自來水等,其內尚包含為維護管道安全的通風、照明、抽排水、監控等系統,為方便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及管理,近期導入三維地理資訊系統(3D-GIS)顯示管道位置、內部設施及佈纜現況等資訊;建築資訊模型(BIM)以立體空間透視掌握共同管道及其設備屬性等資訊,便可降低沿線路面挖掘次數,亦可減少碳排放量,使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目前臺北市共同管道已營運長度約為112公里,設計及施工中約17公里。

 

竺宣同繼續表示,另外為加速推動本市共同管道建設,採用廣泛且快速之作法以建置纜線管路為主要方式,目前已建置纜線管路37條路段,良好率為百分之八十,並規劃短、中期計畫邀集管線單位研商既有纜線管路路段佈設需求、考量管制路段以及預訂更新路段針對待串聯路段做排序,並逐年編列預算串連既有纜線管路;長期計畫邀集相關單位研商下水道附掛纜線退場機制以及串聯完整路段禁挖管制配套措施。

 

竺宣同最後說明,未來將於共同管道內建設無線網路(WIFI)機,透過無線網路方式,掌握巡查人員透過巡檢APP管理及定位系統以確保內部巡查安全,並新建智慧總監控中心整合設備及既有監控站的監控及監視訊號統一管理,以達智慧、節能減碳之目標。

  • 圖1 市長進入共同管道前之安全危害告知程序
  • 圖2 共同管道簡介報告
  • 圖3 市長與李副市長視察共同管道
  • 圖4 與會人員合影
  • 圖5臺北市共同管道分布圖
  • 圖6 三維地理資訊系統(3D-GIS)及建築資訊模型(BIM)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BB66CA20755E242

光華周年歡樂GO,消費加碼抽!

       光華數位新天地迎來16歲生日囉!為歡慶生日,特規劃一個月的周年慶活動,從7/20(六)起一直到8/11 (日),推出許多好康促銷活動,活動期間更是與各大品牌聯手,為消費者帶來最意想不到的科技體驗!


       光華數位新天地一直是民眾選購數位產品的首選,因應暑假的到來,讓民眾來到光華數位新天地可以滿載而歸,特別在光華16周年慶期間再加碼大方送,推出總價高達 $330,000元的抽獎獎品,凡活動期間消費滿 $1,000 元,即可憑當日發票至服務台兌換一張抽獎券,單日最高可兌換10張。消費越多,獲獎機會越大,邀請民眾把握周年慶的好康機會!同時,為了推行電子支付政策,只要使用電子支付進行消費,即可再獲得一張抽獎券,鼓勵消費者支持環保新科技。


       在8/11(日)閉幕式當天,將會現場抽出幸運民眾,獲獎者有機會獲得頭獎:微星MAG Infinite S3 14NUE7-1656TW電競桌機,價值$79,900元、貳獎:微星Sword 17 HX B14VGKG-025TW電競筆電,價值$55,900元,以及技嘉顯示卡、螢幕、羅技滑鼠等多款商品,邀請民眾一起歡慶光華數位新天地16周年!

 

        周年慶詳細活動資訊請鎖定「光華網路商城」https://www.gh3c.com.tw/及「光華數位新天地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wmall/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2111EB170F1DF15

公辦都更公共藝術《家的形狀-到來與相遇的故事》,7月20日蘭斯小聚場開展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3年7月19日
聯絡人:謝明同主任秘書
聯絡電話:02-2781-5696

公辦都更公共藝術《家的形狀-到來與相遇的故事》,7月20日蘭斯小聚場開展

《家的形狀-到來與相遇的故事》參與式藝術成果展,7月20日起將展示8組不同領域藝術家們以空間、質感、植物、攝影、聲音、戲劇、視覺等媒介,與民眾共同探索「家的形狀」軌跡和成果,並預計於7月22日下午2時在蘭斯小聚場(臺北市大同區昌吉街61巷37號)舉辦開幕活動及《在斯文里》發表新書,現場將由總策展人陳宣誠親自導覽展區,邀請市民走進社區來看展!

本計畫是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自行興辦、共感地景創作團隊執行的「斯文里三期整宅及華榮市場公辦都市更新」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臺北市政府擔任實施者的公辦都更案為契機,期望藉由藝術介入,消弭以往都市更新給人的斷裂感,使公共藝術成為地方文化的載體,並以多元的形式延續社區脈絡。

更新處表示,為回應公辦都更所彰顯的公共議題,本計畫特別重視參與式藝術、民眾參與及教育推廣等軟性活動,本次策展主要展示為期一年半,各藝術家採集、參與和共創的成果。展區規劃也配合本計畫的兩處基地,於基地周邊設置主展區,更與周邊店家合作設置延伸展區,鼓勵市民可以跟著藝術家的採集路徑,親自走入社區觀察和紀錄在地樣貌,穿梭在剛完成更新的基地與周遭待更新的老舊建物之間,思索屬於自己的「家的形狀」。

參與式藝術成果展《家的形狀-到來與相遇的故事》

  • 展覽期間:113年7月20日至8月25日,每日9:00至18:00

  • 展覽地點:

(斯文里三期整宅基地)斯文首善社區周邊│

主展場A1-蘭斯小聚場(台北市大同區昌吉街61巷37號、45號)

主展場A2-藝術參與工作站(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75號)

(華榮市場基地)華榮社會住宅周邊│

主展場A3-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 展覽系列活動、預約導覽等更多資訊:請追蹤臉書粉絲專頁「家的形狀」及網站

主視覺海報
主視覺海報
蘭斯小聚場(開幕活動會場)
蘭斯小聚場(開幕活動會場)
主要展區資訊
主要展區資訊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72E4570E4C361ED

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

公辦都更公共藝術《家的形狀-到來與相遇的故事》,7月20日蘭斯小聚場開展

《家的形狀-到來與相遇的故事》參與式藝術成果展,7月20日起將展示8組不同領域藝術家們以空間、質感、植物、攝影、聲音、戲劇、視覺等媒介,與民眾共同探索「家的形狀」軌跡和成果,並預計於7月22日下午2時在蘭斯小聚場(臺北市大同區昌吉街61巷37號)舉辦開幕活動及《在斯文里》發表新書,現場將由總策展人陳宣誠親自導覽展區,邀請市民走進社區來看展!


本計畫是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自行興辦、共感地景創作團隊執行的「斯文里三期整宅及華榮市場公辦都市更新」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臺北市政府擔任實施者的公辦都更案為契機,期望藉由藝術介入,消弭以往都市更新給人的斷裂感,使公共藝術成為地方文化的載體,並以多元的形式延續社區脈絡。


更新處表示,為回應公辦都更所彰顯的公共議題,本計畫特別重視參與式藝術、民眾參與及教育推廣等軟性活動,本次策展主要展示為期一年半,各藝術家採集、參與和共創的成果。展區規劃也配合本計畫的兩處基地,於基地周邊設置主展區,更與周邊店家合作設置延伸展區,鼓勵市民可以跟著藝術家的採集路徑,親自走入社區觀察和紀錄在地樣貌,穿梭在剛完成更新的基地與周遭待更新的老舊建物之間,思索屬於自己的「家的形狀」。


參與式藝術成果展《家的形狀-到來與相遇的故事》

  • 展覽期間:113年7月20日至8月25日,每日9:00至18:00
  • 展覽地點:

(斯文里三期整宅基地)斯文首善社區周邊│

  • 主展場A1-蘭斯小聚場(台北市大同區昌吉街61巷37號、45號)
  • 主展場A2-藝術參與工作站(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75號)

(華榮市場基地)華榮社會住宅周邊│

  • 主展場A3-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 展覽系列活動、預約導覽等更多資訊:請追蹤臉書粉絲專頁「家的形狀」及網站
  • 主視覺海報
  • 蘭斯小聚場(開幕活動會場).JPG
  • 主要展區資訊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B14919A3E6B05B8

失智翁迷途走失 內湖警暖心護返家


北市南港區70歲丁姓老翁因患有失智症,獨自騎乘自行車離家外出,於內湖區五分街店家逗留徘徊,店家見狀疑似迷途失智遂報警處理,東湖派出所警員唐志成、張佳瑀及112年特考實習生鄭宇蕎到場處理,協助聯繫家屬並將老翁帶返家交由家屬照顧。


東湖派出所警員及112年特考實習生於日前接獲民眾報案疑似迷途失智老人需要協助,經到場了解係一老翁(丁民)患有失智症,無法表達個人及家屬資訊,警方遂先行將丁民帶返派出所查證身分,後警方於丁民騎乘之自行車上發現貼有丁民之姓名貼,遂以此抽絲剝繭查證出丁民之居住所及家屬聯絡方式,確認身分後遂將丁民載返居住所交由家屬照顧,另將丁民之自行車暫放派出所保管,待家屬有空時再至派出所領取。


警方貼心告知家屬應讓失智長者佩戴相關可辨識之配件,讓警方及熱心民眾可在第一時間通知家屬,幫助其找到回家的路,家屬對警方熱心協助深表感激。


內湖分局呼籲若家中有失智、精神疾病或年長者,家屬須多加注意其動態及可能常活動範圍,並予以佩戴留有聯絡方式的飾品、證件或手機,也可至市府社會局申請預防走失之愛心手鍊,俾利警方可在第一時間聯絡家屬協助返家。

  • 圖說1:員警引導失智迷途老翁返回派出所查證身分
  • 圖說2:員警將失智迷途老翁帶返家交予家屬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AE4D58F803B3C82

森林大冒險 帶您走讀玩味大崙頭森林示範區

  大地工程處將於今(113)年8月11日舉辦親山教育活動「大崙頭山大冒險」,帶領民眾探訪臺北市首推公有林經營示範區,沿著步道聆聽專業導覽解說,並徜徉漫步在芬多精與負離子中,同時體驗種樹及森林撫育樂趣,歡迎對森林經營、生態及林產物利用有興趣的大小親子朋友們報名參加。


  大地處表示,大崙頭山位於士林與內湖交界處,具豐富動植物資源、東北季風吹拂形成的風衝矮林及中海拔植物現生於低海拔的壓縮型生態系,堪稱北市近郊最完整的森林林相。自2019年起陸續委託專業團隊執行動植物資源監測、林地整理與造林撫育作業,並依不同目的分區規劃為永續林木區、四季景觀區、原生植物區及誘蝶賞花區,歷經多年軟硬體設施及步道營造改善,大崙頭山儼然成為本市唯一公有林經營示範區,極適合親子朋友們動身前往親近自然山林。


  森林遊憩科長潘信元說,本次活動邀民眾一同走訪近年完成更新的大崙頭山森林步道,沿途由專業講師介紹四季景觀區、永續林木區之生態造林工法,並可實際體驗種樹、撫育作業,讓民眾了解「樹要種更要養」的重要性。接著將前往步道中木炭窯遺址,走讀先民運用天然素材生火、製炭等辛苦歲月與今昔對比的歷史痕跡,最後於內雙溪自然中心進行DIY製作,透過繩結編織,將森林的產物串聯成手作文創吊飾,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歡迎大家來感受森林多元經營的效益!


  大地處表示,本活動將於113年7月19日上午9時至7月23日17時開放線上報名,以抽籤方式抽取40人(限8歲以上)參與,名額有限,詳細報名資訊請參閱活動海報及本處臉書官網「臺北大地誌」粉絲專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GEO)。

  • 照片1 永續林木區營造情形,肖楠林生長良好
  • 照片2 造林區撫育作業進行中
  • 照片3 紅外線自動相機補捉在森林裡動物活動情形
  • 照片4 大崙頭森林步道入口
  • 照片5 大崙頭山森林步道沿線導覽解說情形.JPG
  • 照片6 親子同樂的果實種子手作DIY
  • 照片7 活動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93FBBC2844E0D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