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尋找具有空間經營夢想的行動者!「老屋新用計畫」公開徵求老屋進駐者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4年03月18日
聯絡人:謝明同 主任秘書
聯絡電話:02-2781-3967

尋找具有空間經營夢想的行動者!「老屋新用計畫」公開徵求老屋進駐者

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下稱更新處)辦理的「老屋新用計畫」啟動3處老屋進駐者徵件,自114年3月17日至4月21日止,邀請對老屋改造及空間經營有興趣的市民朋友踴躍報名,一起延續老屋的溫度,創造與社區共好的空間場域!

老屋新用計畫自106 年起推動,以老屋進駐、經營活化,促進老舊街區再生,透過制度化申請及輔導陪伴機制,公開徵求閒置老屋及媒合適合進駐者,由更新處提供進駐者修繕經費執行空間改造,並透過「資源交換」概念,由進駐者執行具公共性之創意回饋計畫,藉此透過整建維護手法打開閒置空間、以創新經營活化方式引入公共服務,回應地方都市再生議題。

更新處表示,今年度將針對113年所徵得的3處老屋標的公開徵求進駐者,分別位於「信義區永吉路321巷30號(捷運松山站周邊)」、「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64號3樓之5(華江整宅3樓)」、「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6巷14號、14之1號、14之2號(台北車站周邊)」,建築形式為公寓、整宅、透天厝,各處交通便捷、周邊發展脈絡極具特色,且具潛在社區社群連結。

依簡章規範,入選進駐者以使用3年期為原則,由更新處提供新臺幣50~90萬元不等之改造經費,並輔以修繕與營運專業輔導資源等服務,第一線陪伴進駐者以整建維護延續建築物生命週期,促進老屋所有權人、地方社區組織及進駐團隊間的互動,展現老屋活化的多元公共價值。

更新處進一步表示,為協助有意願申請者了解徵件簡章及老屋空間現況,將於114年3月24日至3月26日上午分別於3處老屋標的辦理Open House徵件說明會,當日除說明老屋標的之空間改造方向及輔導資源,更開放入內場勘,歡迎有興趣參與者共襄盛舉。

【徵件說明會】

  1. 信義區老屋(標的地址:信義區永吉路321巷30號1樓)

    時間:114年3月24日(星期一)上午09:30-11:30

    集合地點:臺北市信義區松隆路290號

  2. 萬華區老屋(標的地址: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64號3樓之5)

    時間:114年3月25日(星期二)上午09:30-11:30

    集合地點: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64號3樓之5(由華江整宅樓梯上樓)

  3. 中正區老屋(標的地址: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6巷14號)

    時間:114年3月26日(星期三)上午09:30-11:30

    集合地點:臺北市中正區黎明里忠孝西路一段29巷2號1樓


計畫細節可電洽計畫執行團隊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許先生03-9359771#12

或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吳小姐02-2781-5696分機3134。 


-進駐者徵選簡章| https://reurl.cc/WAlZzx

-提案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5Tz5SRSvJzZayfaJ9

-說明會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VRVMv7Z7LUeorru6

-更多計畫詳情,請至「老屋新用」臉書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oldhousenewlife


圖1-老屋標的1:信義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1-老屋標的1:信義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2-老屋標的2:萬華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2-老屋標的2:萬華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3-老屋標的3:中正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3-老屋標的3:中正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4-114年臺北市「老屋新用計畫」進駐者徵件海報
▲圖4-114年臺北市「老屋新用計畫」進駐者徵件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B955D730E73A69A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北水處已將「全氟化物」納入檢驗監測 近年皆符合各國水質標準

  有關今日(18)有媒體報導「全國37座淨水場PFAS致癌物超標」一事,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表示:北水處為確保自來水飲用安全,近年已將全氟化物如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己基磺酸(PFHxS)等化合物,納入自來水例行檢驗監測項目,近2年檢測結果均符合各國水質標準。


  北水處說明,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各國飲用水全氟化物水質標準,目前考量對人體健康影響及檢測技術等因素,尚在檢討訂定中,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暫定標準為全氟辛酸(PFOA)100ppt(奈克每公升)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100ppt(奈克每公升),日本暫定PFOA與PFOS相加之和需小於50ppt,澳洲飲用水水質準則PFOS與PFHxS相加需低於70ppt及PFOA低於560ppt,我國環境部暫定指引值PFOA+PFOS小於50ppt;PFOS+PFHxS小於70ppt,北水處歷來檢測結果均符合上述標準。


  北水處指出,全氟化物為日常生活用品如不沾鍋、服裝及食物包裝等之製造原料,該等製品雖為人類帶來生活便利,但製造過程之廢水及廢氣排放,可能造成水體、空氣及土染等汙染,另也可能因使用消防泡沫致污染地下水體;而北水處取水水源保護良好,並無上述工業污染。


  北水處補充,本處一向以提供質優量足的台北好水為己任,目前已建置環境部認證的水質檢驗室以及水質線上監測系統,共設有95座水質監測站於水源、淨水場、加壓站等,24小時連續嚴密監測水質,為水質全流程把關。若用戶有任何問題,可電洽北水處24小時客服專線(02)8733-5678。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CC8FE3D5FAFBAB0

114年度臺北市原樂好市假日市集,品嘗原民美食挖寶趣!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聯 絡 人:黃櫻花(1999轉2073)

發稿日期:中華民國114年3月18日


114年度臺北市原樂好市假日市集,品嘗原民美食挖寶趣!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自107年起舉辦 「原樂好市—臺北市原民假日市集」,廣受市民喜愛,至今已累積7年好評。今年度3月份於花博農民市集—原民經濟特區持續展開;除此之外,也即將於4月份在北投區的新北投、北投捷運站前廣場接力舉辦,讓更多民眾能近距離感受原住民族文化魅力。


市集匯集了來自臺北市及全臺各原鄉部落的攤商,展售原住民族特色飲食、農特產品、文創商品及手工藝品,如高營養價值的小米粽、小米麻糬、風味獨特的馬告、刺蔥點心等道地美食,還有蘊含原民圖騰元素的飾品、包款、服飾,甚至是結合永續概念的各式漂流木藝品,讓民眾透過市集深入了解原住民族文化與工藝精神。


活動當天除了逛市集購物,還有多項互動體驗,包括親子DIY手作活動,讓大小朋友都能參與其中,享受手作樂趣。消費民眾只要追蹤原樂好市加入Facebook粉絲或LINE好友,即可免費獲得來自屏東縣泰武鄉的特色咖啡,現場更有「滿額贈好禮」的驚喜活動,讓參與者收穫滿滿!


「原樂好市假日市集」作為原住民文化體驗與傳承的重要平台,今年將於花博及各大捷運站點輪番展售,現場不僅提供豐富的原民特色商品,更致力於促進文化交流與傳統技藝的延續。更多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原樂好市Facebook 粉絲專頁,歡迎喜愛原住民族文化的大小朋友們親臨現場一同感受最地道的原民風情與活力!


原樂好市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LoveTaipei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CB3277549CAEC52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健智步道」讓社區成為記憶的橋樑 四大分級 安心健走踏社區

「健智步道」讓社區成為記憶的橋樑

四大分級 安心健走踏社區

面對高齡化浪潮,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為使失智者能在社區中安心、安全走動與互動,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攜手大學里,結合產官學民等單位,依使用者身體活動功能進行步道分級,打造全齡融合失智友善的「健智步道」,並以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環境及友善參與四大面向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促進長者在地活躍老化。

四大分級概念 自主健走提升健康權利

隨著身體及認知功能退化,長者外出意願降低,為幫助長者安心出門並維持健康,透過訪談里長、居民、失智家庭,與專家學者共同設計健智步道地圖。依現有步道特色及使用者體能,以不同顏色標示四級路線,與沿途人文地景、友善商家、給水站、廁所及休憩點,讓長者與失智者更容易掌握適合的步行資訊,提升步道使用的友善度,踏出健康與安心的步伐。

步道分級說明:

A(紅褐色)197公尺/7大卡,適輪椅及行動輔助者,短距離並設有拓寬步道

B(灰色)647公尺/23大卡,適合行動較緩及使用拐杖、助行器者,沿途設置有扶手、具椅背座椅與補給站

C(褐色)C1430公尺/15大卡,C2606公尺/22大卡,適行動尚穩但耐力有限長者,可依體能調整步行距離。

D(綠色)606公尺/22大卡,適合體力較佳者,供長距離健走鍛鍊

中國文化大學戴旭志教授表示:「健康步道地圖設計結合友善環境與健康資訊,讓民眾依體能選擇合適路線,掌握健康自主權利,提升生活品質!」

健智步道串聯社區 友善參與打造安心支持網

為讓失智家庭安心參與社區活動,大學里已有21位志工完成失智識能訓練,適時提供適當協助,強化社區支持。此外,46家商家加入失智友善組織,成為失智者走失時的重要依靠,能主動提供休息、飲水、協助通報里長或家屬,並針對失智者來店時給予友善應對,讓失智者在熟悉環境中獲得即時支持。里長吳沛璇表示,希望透過步道地圖的指引,讓長者願意走出家門,透過沿途社區資源,促進互動與支持,讓鄰里更加緊密。大安社區大學也積極響應,參與製作動態地圖短片與摺頁,推廣健智步道。校長羅于婷表示,未來將推動園藝、藝術、健走等課程,鼓勵長者與失智者參與社會、維持活力。

記憶不迷路 讓社區成為最溫暖的守護

社區輕度失智症患者蘭嬌阿姨分享:「我最喜歡沿著寬敞的綠色人行道行走,因為車少、安全,累了就找椅子坐一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失智症個案照顧者周小姐也表示:「媽媽出門上課與大家互動時總是特別開心,社區有安全友善的步道,媽媽可以邊走邊運動,鍛練肌耐力,也讓我更放心她外出」。

打造臺北示範點 歡迎社區居民共襄盛舉

「失智症長輩會忘記,但身體會記憶」,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楊明娟表示,希望透過「健智步道」,幫助長者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路線,讓失智者找回熟悉感,同時提升社區對失智友善行動的認識與參與。未來將持續招募並結合社區友善商家與據點,舉辦多元步道體驗活動,鼓勵長者適度運動與參與社交活動,讓步道成為串起記憶的橋樑,使失智者能自在行走、安居社區,提升生活品質。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678CF9CF59ABDF9

耄耋老人失智離家 北投警即時關懷助團圓

臺北市警局北投分局日前接獲報案,稱有位疑似失智老翁在本轄尊賢街上遊蕩,石牌派出所員警林毅立即到場關懷。

林員趕赴現場時,見老翁疑似體力不支坐在路旁,上前關心,談話中,發現老翁確有失智現象,且無法有效表達自己的姓名及相關資料,又因該老者在現場不斷重複掏腰包的動作,欲給予員警以表達感謝之意,令警方苦笑不得。故員警先行將老者攙扶上警車,載返所安置,不讓其在外遊蕩。 返所後經員警認出該民老者係本分局轄內多次失智離家的林姓老翁(84歲),經警方迅速聯繫其妻到所撤銷協尋,其妻熱淚盈眶表示,渠丈夫確有經常走失的情形,並向警方熱心積極為民服務表達感謝之意。 

北投分局溫馨提醒,人是群居而非寡居,老年化的到來不可避免,若發現有疑似失智的老人,請您撥打110,讓警方迅速協助老人們均能平安返家。

  • 員警將老者攙扶上警車載返所安置
  • 家屬向警方熱心積極為民服務表達感謝之意
  • 石牌派出所警員林毅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F55AB3CB75038B0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臺北好好學-樂齡學》-傳承客家文化傳遞世代幸福,親子手做客家新丁粄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8樓南區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終身教育科 陳今儀科長 0919-711-071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3月16日】

【主題:《臺北好好學-樂齡學》-傳承客家文化傳遞世代幸福,親子手做客家新丁粄】

【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出「臺北好學」教育場域體驗活動,於114年2月與臺北市客家委員會攜手,於南港區樂齡學習中心(成德國小)辦理「《臺北好好學-樂齡學》-體驗客家文化的傳統與情感:製作客家新丁粄活動」,當日邀請15組親子體驗製作客家新丁粄的樂趣,認識客家文化的精神,體現代間學習精神,讓教育走進生活。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373617/3bd55f07-200c-4f18-b69f-f4ab7bc9264e.jpg


 活動當天由客語薪傳師劉月鵝老師介紹新丁粄的由來,「新丁粄」也稱「紅粄」或「月桃粄」,是客家人在家族新成員誕生的隔年元宵節時,特別製作這道點心到廟裡虔誠敬拜天地、神明及祖先,感謝老天爺並祈求小孩健康長大,並在敬神後會再把新丁粄分送給親朋好友分享添丁的喜悅。過程中親子跟隨著薪傳師依循傳統製作工序,揉粉、壓模成形到蒸製,每個步驟都充滿文化意涵,透過老、中、幼世代共同參與完成新丁粄成果。


 這次的活動與臺北市客家委員會合作,邀請世代親子動手做新丁粄,活動現場也展示多樣的客家粄模具及繪本,讓參與者認識豐富且多元的客家傳統文化,讓學習更貼近生活,這次的活動融合了代間精神,促進不同世代間的情感交流,讓參與此次活動者能為家族記憶,留下美好回憶。


 活動帶領者劉月鵝薪傳師表示,對於能將自身所學傳承給更多人感到非常欣慰,新丁粄不僅是她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食,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新丁粄在客家文化中,是慶祝家中添丁的傳統糕點,而桃粄則是慶祝生女的糕點。隨著時代變遷,現代年輕人的生育觀念有所轉變。劉月鵝薪傳師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能讓年輕一代重新認識這些傳統習俗,讓他們對生育的價值有更深的體會,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族群在文化保存上的努力與用心。


 參與此次活動的學員們也表達了對活動的肯定與感謝。學員李麗娟表示,活動不僅讓她們感受到教育局推廣「臺北十大好學」的用心,更深入認識了客家文化,體會到「代間精神」的真諦。另一位學員蔣禮帆則分享,活動以新丁粄為主題,進而延伸至對客家文化情感的連結。雖然活動時間僅有短短兩小時,但他深刻感受到臺北市政府對樂齡長者的重視,以及對世代合作的鼓勵。他認為,這種創新的教育場域學習方式,為參與者帶來了難忘的體驗。


 教育局湯志民局長表示,臺北好學教育場域體驗活動就是希望透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將教育融入生活,帶領民眾走進城市、深入教育場域,感受學習的多元樣貌。活動當天雖然只有短短的體驗時光,但不僅能親自體驗製作新丁粄的樂趣,更促進世代間互相瞭解與增進情感交流,結束後還能帶著成品與家人和朋友分享這份喜悅。這不僅是關於認識客家文化使其得以永續傳承,更是體現樂齡學習與代間學習精神的教育活動!

 

  • 祖孫三代參與客家新丁粄製作
  • 現場提供客家文物展示讓學員認識豐富且多元的客家傳統文化
  • 學員展示成品
  • 親子手做客家新丁粄傳遞世代幸福
  • 講師師介紹新丁粄由來及製作程序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EBFB75D9F2988D6

2025年3月14日 星期五

清明掃墓不用火  平安防災又環保 

清明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準備前往墓地祭祖掃墓,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提醒,掃墓常見的火災原因,往往來自焚燒紙錢、雜草、燃放鞭炮或亂丟菸蒂等,造成環境污染,甚至威脅公共安全,建議民眾掃墓以不使用火源為目標,降低火災風險,保護山林環境。


掃墓防災5大招 預防火災更安心

 

為範墓地火災發生,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呼籲掃墓時可以採用以下五種方式,不使用火源,確保安全無虞:

1.除草不用火:動手清理墓地,將雜草裝進垃圾袋,避免焚燒引發火災。

2.不焚燒紙錢:可選擇「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等替代方式。

3.不燃放鞭炮:使用手機播放電子爆竹聲,安全又方便。

4.不亂丟菸蒂:務必確實熄滅並妥善丟棄,防止火星引燃雜草。

5.垃圾要帶走:掃墓後將垃圾帶走,維護墓地整潔,減少可燃物堆積。

 

消防局表示,今年除了運用官方網站、社群平臺、電子跑馬燈、里鄰布告欄、廣播等多元方式傳達防火資訊,更深入臺北市各香鋪店張貼宣導海報,民眾在購買祭祖用品時,提醒掃墓防範火災;另外也強化與環保局、警察局、殯葬管理處等市府相關單位橫向聯繫,協調清除墓地雜草、灌木,推動「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紙錢集中代燒、協助墓地巡邏及清明防火宣導等,全面提升市民防災意識,共同守護市民安全。

 

消防局提醒,掃墓前可下載「臺北市行動防災App」及「急救先鋒App」,隨時掌握天氣與防災資訊,因應各種突發狀況。另外,如焚燒金紙、雜草不慎引發火災,造成空氣汙染或人命傷亡,相關單位將依法取締裁罰。臺北市於遠見雜誌「2024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第四度衛冕總榜冠軍,「公共安全與消防」也是六都第一,因此,呼籲民眾在慎終追遠同時,也要重視安全,持續共同保護珍貴的自然環境與家人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B1C33A2BAA2B7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