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北市圖萬興分館「性別共好‧閱讀平權」系列活動邀請大小朋友一起悅讀性平

為推廣性別平等觀念,北市圖萬興分館以尊重差異、認識性別多樣性為主軸規劃辦理老少皆宜的系列活動,讓大小朋友在趣味中學習性別平等。活動內容包含:一、鼓勵參與者超越性別角色限制的手作活動,透過紙藝手作創造多元形象;二、精選相關主題圖書辦理書展;佐以三、說故事活動引導孩童認識不同性別角色的生活經驗並理解身體差異與界限。


4月20日「性別共好‧紙藝秀多元」手作活動鼓勵民眾跳脫性別角色限制,透過紙藝創造多元形象。4月26日「性別共好‧繪本故事屋」引導孩童認識不同性別的生活經驗。4月1日至30日的「性別共好‧平權交享閱」書展精選展出性平好書與繪本。


手作活動需事先報名,書展、說故事活動自由參與。歡迎到館體驗手作、借閱圖書。亦推薦利用北市圖 Ebook Taipei 電子書,使用電腦或是手機、平板線上閱讀。相關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網頁(https://tpml.gov.taipei)查詢,或洽詢萬興分館電話:02-22345501。

  • 北市圖萬興分館「性別共好‧閱讀平權」系列活動邀請大小朋友一起悅讀性平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538F9AC247D4CBA

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客基會攜手文基會 開創新篇章 客家公園×寶藏巖 共譜地景詩篇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客基會)與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文基會)將於3月正式開啓藝文館所交流合作計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蔡詩萍局長與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暨客基會吳文德執行長,將代表雙方轄下場館於3/21(五)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擴大藝術文化量能!客基會營運場館客家公園與文基會營運之鄰近藝文館所「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今年首次共同合作展出光影藝術裝置,首場開幕暖身活動將於3/21(五)傍晚在客家公園戶外舉行,3/22(六)晚間由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接力開幕,共譜城南地景詩篇!


       客基會近年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積極連結文化與環境,首度策劃「臨暗仔」地景藝術節。「臨暗仔」在客語中指白晝將逝、夜幕初臨的過渡時刻,象徵光影交錯間的新生與變化,亦代表文化的交替與延續,展期自3/22至6/29。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臺北重要藝文交流與孵育創意人才的平臺,本次2025寶藏巖光節展覽以「趖 sô」為主題,在呼應蛇年的同時,期待藉由趖來趖去的步伐,在這個總是催促我們向前的時代,創造一處讓人放慢腳步、重新發現行走意義的地方,展期自3/22起至5/25止。

 

「臨暗仔」地景藝術探索光影與空間的對話

       本屆「臨暗仔」地景藝術節邀請11組藝術家參與,延續客家物盡其用的精神結合再生回收媒材進行藝術品創作,共計展出10組新創作品、1組邀展作品。參展藝術家包括両天工作室、花椒設計工作室&C-Cube、英鈺設計工作室、張乃仁、張心蓉、彭宇弘(起夫)、楊芳宜&賴桂春&林俊作、張庭嘉、張博智&賴正瑋、周學涵、超級浪 Hyper Wave等人。以自然生態、人文記憶與環境共生為創作靈感,以多元視角探索光影與空間的對話,使光的藝術於黃昏時分悄然綻放。


詩意地景與文化記憶的交織

       張乃仁的《轉屋(華語:回家)》以曬鹹菜的傳統記憶,營造回家時刻的情感氛圍,透過光影與石頭結構的層次堆疊,映照客家文化的變遷。両天工作室的《移動的蛤》以蛤蜊象徵家的穩定與流動,展現客家遷徙歷史的韌性。張心蓉的《臨暗香》捕捉桂花的氣味記憶,以竹片與廢鐵交織桂花形態,在燈光閃爍間喚起時間的流轉。

 

       周學涵的《白中螢》則透過回收紙材與紫光照射,呈現舊磚飾的幽微螢光狀態,回應歷史與日常物件的轉化。超級浪 Hyper Wave《游離的引線》為邀展作品,以客家公園座落於臺北盆地的核心地帶為創作靈感,從「臺北以前是一座湖」的說法出發,藝術家以大型潛水艇作為這個探索計畫的譬喻與舞臺,透過科技轉化方式演繹神話野史,探討臺北湖真的曾經存在嗎?

 

光影藝術與客家永續概念的對話

       花椒設計工作室&C-Cube的《重生計畫》探索廢料再生,將結構藝術與音樂結合,展現材料循環的無限可能。彭宇弘(起夫)的《盼‧𪹚》轉化童年對苗栗元宵炸龍的期待,以回收塑料與燈光層次營造熱鬧與寧靜交錯的氛圍。英鈺設計工作室《臨暗仔的煙花》及張博智&賴正瑋的《隱性的脈動》系列作品、運用回收寶特瓶,透過簡單光學原理玩轉光影變化,前者捕捉夕陽西下的光影美學,後者將建築本身轉化為投影的光影波紋,呼應都市空間的能量流動。楊芳宜、賴桂春與林俊作共同創作的《臨暗塑光》則以回收塑袋與金屬線編織溫暖的光影小屋,詮釋客家文化中「惜物愛物」的永續精神。

  • 2025臨暗仔地景藝術節-主視覺
  • 2025臨暗仔地景藝術節-作品地圖
  • 1140321藝術節開幕式流程.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68289BFECE28AD7

摸黑偷鞋 籃球場旁機車上知名球鞋遭竊 中正一警調電眼鍥而不捨追緝竊嫌到

中正第一分局忠孝東路派出所日前接獲民眾報案,稱於逛街結束後返回籃球場旁機車停放位置時,發現機車腳踏板上鞋盒內自己新買的知名球鞋遭竊,氣得立刻向警方報案,員警於受理後積極擴大調閱監視器展開追查,由於竊嫌刻意製造斷點且當日附近燈光昏暗,一度造成警方調閱困難,惟在警方鍥而不捨調閱監視器比對追緝下,最終鎖定該名陳姓竊嫌身分並將其查緝到案,全案詢後依竊盜罪嫌移請臺北地檢署偵辦。

經警方調查,報案人當日19時30分許到案發地附近逛街,故而將機車停放於橋下籃球場旁空間,並將剛買好的知名球鞋順手放置於機車腳踏墊上後離開,沒想到21時返回時竟發現鞋盒內剛買好心愛的知名球鞋不翼而飛,故憤而至派出所報案提告,經調閱監視器發現竊嫌於20時許趁當日籃球場未開放附近燈光昏暗之際,偷偷摸摸到案發地附近徘迴,眼見四下無人,直接將被害人鞋盒內的知名球鞋取出得手後離開,之後竊嫌又以徒步及搭乘火車方式,頻頻製造斷點,避免留下蹤跡,意圖阻斷警方追查方向,警方花費數週時間擴大調閱監視器影像及針對犯嫌衣著及特徵等過濾比對,最終確認陳姓犯嫌身分並將其查緝到案,全案依法送辦。

中正第一分局呼籲,民眾應隨身保管自身財物,應避免所有物遠離視線,以防宵小覬覦,警方也呼籲不法竊嫌勿心存僥倖而做出違法行為,中正第一分局必將依法究辦,以維護治安,確保民眾人身與財產安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C700559E352C863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尋找具有空間經營夢想的行動者!「老屋新用計畫」公開徵求老屋進駐者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稿日期:114年03月18日
聯絡人:謝明同 主任秘書
聯絡電話:02-2781-3967

尋找具有空間經營夢想的行動者!「老屋新用計畫」公開徵求老屋進駐者

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下稱更新處)辦理的「老屋新用計畫」啟動3處老屋進駐者徵件,自114年3月17日至4月21日止,邀請對老屋改造及空間經營有興趣的市民朋友踴躍報名,一起延續老屋的溫度,創造與社區共好的空間場域!

老屋新用計畫自106 年起推動,以老屋進駐、經營活化,促進老舊街區再生,透過制度化申請及輔導陪伴機制,公開徵求閒置老屋及媒合適合進駐者,由更新處提供進駐者修繕經費執行空間改造,並透過「資源交換」概念,由進駐者執行具公共性之創意回饋計畫,藉此透過整建維護手法打開閒置空間、以創新經營活化方式引入公共服務,回應地方都市再生議題。

更新處表示,今年度將針對113年所徵得的3處老屋標的公開徵求進駐者,分別位於「信義區永吉路321巷30號(捷運松山站周邊)」、「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64號3樓之5(華江整宅3樓)」、「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6巷14號、14之1號、14之2號(台北車站周邊)」,建築形式為公寓、整宅、透天厝,各處交通便捷、周邊發展脈絡極具特色,且具潛在社區社群連結。

依簡章規範,入選進駐者以使用3年期為原則,由更新處提供新臺幣50~90萬元不等之改造經費,並輔以修繕與營運專業輔導資源等服務,第一線陪伴進駐者以整建維護延續建築物生命週期,促進老屋所有權人、地方社區組織及進駐團隊間的互動,展現老屋活化的多元公共價值。

更新處進一步表示,為協助有意願申請者了解徵件簡章及老屋空間現況,將於114年3月24日至3月26日上午分別於3處老屋標的辦理Open House徵件說明會,當日除說明老屋標的之空間改造方向及輔導資源,更開放入內場勘,歡迎有興趣參與者共襄盛舉。

【徵件說明會】

  1. 信義區老屋(標的地址:信義區永吉路321巷30號1樓)

    時間:114年3月24日(星期一)上午09:30-11:30

    集合地點:臺北市信義區松隆路290號

  2. 萬華區老屋(標的地址: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64號3樓之5)

    時間:114年3月25日(星期二)上午09:30-11:30

    集合地點: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64號3樓之5(由華江整宅樓梯上樓)

  3. 中正區老屋(標的地址: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6巷14號)

    時間:114年3月26日(星期三)上午09:30-11:30

    集合地點:臺北市中正區黎明里忠孝西路一段29巷2號1樓


計畫細節可電洽計畫執行團隊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許先生03-9359771#12

或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吳小姐02-2781-5696分機3134。 


-進駐者徵選簡章| https://reurl.cc/WAlZzx

-提案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5Tz5SRSvJzZayfaJ9

-說明會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VRVMv7Z7LUeorru6

-更多計畫詳情,請至「老屋新用」臉書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oldhousenewlife


圖1-老屋標的1:信義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1-老屋標的1:信義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2-老屋標的2:萬華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2-老屋標的2:萬華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3-老屋標的3:中正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3-老屋標的3:中正區老屋屋況及平面圖
▲圖4-114年臺北市「老屋新用計畫」進駐者徵件海報
▲圖4-114年臺北市「老屋新用計畫」進駐者徵件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B955D730E73A69A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北水處已將「全氟化物」納入檢驗監測 近年皆符合各國水質標準

  有關今日(18)有媒體報導「全國37座淨水場PFAS致癌物超標」一事,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表示:北水處為確保自來水飲用安全,近年已將全氟化物如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己基磺酸(PFHxS)等化合物,納入自來水例行檢驗監測項目,近2年檢測結果均符合各國水質標準。


  北水處說明,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各國飲用水全氟化物水質標準,目前考量對人體健康影響及檢測技術等因素,尚在檢討訂定中,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暫定標準為全氟辛酸(PFOA)100ppt(奈克每公升)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100ppt(奈克每公升),日本暫定PFOA與PFOS相加之和需小於50ppt,澳洲飲用水水質準則PFOS與PFHxS相加需低於70ppt及PFOA低於560ppt,我國環境部暫定指引值PFOA+PFOS小於50ppt;PFOS+PFHxS小於70ppt,北水處歷來檢測結果均符合上述標準。


  北水處指出,全氟化物為日常生活用品如不沾鍋、服裝及食物包裝等之製造原料,該等製品雖為人類帶來生活便利,但製造過程之廢水及廢氣排放,可能造成水體、空氣及土染等汙染,另也可能因使用消防泡沫致污染地下水體;而北水處取水水源保護良好,並無上述工業污染。


  北水處補充,本處一向以提供質優量足的台北好水為己任,目前已建置環境部認證的水質檢驗室以及水質線上監測系統,共設有95座水質監測站於水源、淨水場、加壓站等,24小時連續嚴密監測水質,為水質全流程把關。若用戶有任何問題,可電洽北水處24小時客服專線(02)8733-5678。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CC8FE3D5FAFBAB0

114年度臺北市原樂好市假日市集,品嘗原民美食挖寶趣!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聯 絡 人:黃櫻花(1999轉2073)

發稿日期:中華民國114年3月18日


114年度臺北市原樂好市假日市集,品嘗原民美食挖寶趣!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自107年起舉辦 「原樂好市—臺北市原民假日市集」,廣受市民喜愛,至今已累積7年好評。今年度3月份於花博農民市集—原民經濟特區持續展開;除此之外,也即將於4月份在北投區的新北投、北投捷運站前廣場接力舉辦,讓更多民眾能近距離感受原住民族文化魅力。


市集匯集了來自臺北市及全臺各原鄉部落的攤商,展售原住民族特色飲食、農特產品、文創商品及手工藝品,如高營養價值的小米粽、小米麻糬、風味獨特的馬告、刺蔥點心等道地美食,還有蘊含原民圖騰元素的飾品、包款、服飾,甚至是結合永續概念的各式漂流木藝品,讓民眾透過市集深入了解原住民族文化與工藝精神。


活動當天除了逛市集購物,還有多項互動體驗,包括親子DIY手作活動,讓大小朋友都能參與其中,享受手作樂趣。消費民眾只要追蹤原樂好市加入Facebook粉絲或LINE好友,即可免費獲得來自屏東縣泰武鄉的特色咖啡,現場更有「滿額贈好禮」的驚喜活動,讓參與者收穫滿滿!


「原樂好市假日市集」作為原住民文化體驗與傳承的重要平台,今年將於花博及各大捷運站點輪番展售,現場不僅提供豐富的原民特色商品,更致力於促進文化交流與傳統技藝的延續。更多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原樂好市Facebook 粉絲專頁,歡迎喜愛原住民族文化的大小朋友們親臨現場一同感受最地道的原民風情與活力!


原樂好市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LoveTaipei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CB3277549CAEC52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健智步道」讓社區成為記憶的橋樑 四大分級 安心健走踏社區

「健智步道」讓社區成為記憶的橋樑

四大分級 安心健走踏社區

面對高齡化浪潮,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為使失智者能在社區中安心、安全走動與互動,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攜手大學里,結合產官學民等單位,依使用者身體活動功能進行步道分級,打造全齡融合失智友善的「健智步道」,並以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環境及友善參與四大面向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促進長者在地活躍老化。

四大分級概念 自主健走提升健康權利

隨著身體及認知功能退化,長者外出意願降低,為幫助長者安心出門並維持健康,透過訪談里長、居民、失智家庭,與專家學者共同設計健智步道地圖。依現有步道特色及使用者體能,以不同顏色標示四級路線,與沿途人文地景、友善商家、給水站、廁所及休憩點,讓長者與失智者更容易掌握適合的步行資訊,提升步道使用的友善度,踏出健康與安心的步伐。

步道分級說明:

A(紅褐色)197公尺/7大卡,適輪椅及行動輔助者,短距離並設有拓寬步道

B(灰色)647公尺/23大卡,適合行動較緩及使用拐杖、助行器者,沿途設置有扶手、具椅背座椅與補給站

C(褐色)C1430公尺/15大卡,C2606公尺/22大卡,適行動尚穩但耐力有限長者,可依體能調整步行距離。

D(綠色)606公尺/22大卡,適合體力較佳者,供長距離健走鍛鍊

中國文化大學戴旭志教授表示:「健康步道地圖設計結合友善環境與健康資訊,讓民眾依體能選擇合適路線,掌握健康自主權利,提升生活品質!」

健智步道串聯社區 友善參與打造安心支持網

為讓失智家庭安心參與社區活動,大學里已有21位志工完成失智識能訓練,適時提供適當協助,強化社區支持。此外,46家商家加入失智友善組織,成為失智者走失時的重要依靠,能主動提供休息、飲水、協助通報里長或家屬,並針對失智者來店時給予友善應對,讓失智者在熟悉環境中獲得即時支持。里長吳沛璇表示,希望透過步道地圖的指引,讓長者願意走出家門,透過沿途社區資源,促進互動與支持,讓鄰里更加緊密。大安社區大學也積極響應,參與製作動態地圖短片與摺頁,推廣健智步道。校長羅于婷表示,未來將推動園藝、藝術、健走等課程,鼓勵長者與失智者參與社會、維持活力。

記憶不迷路 讓社區成為最溫暖的守護

社區輕度失智症患者蘭嬌阿姨分享:「我最喜歡沿著寬敞的綠色人行道行走,因為車少、安全,累了就找椅子坐一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失智症個案照顧者周小姐也表示:「媽媽出門上課與大家互動時總是特別開心,社區有安全友善的步道,媽媽可以邊走邊運動,鍛練肌耐力,也讓我更放心她外出」。

打造臺北示範點 歡迎社區居民共襄盛舉

「失智症長輩會忘記,但身體會記憶」,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楊明娟表示,希望透過「健智步道」,幫助長者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路線,讓失智者找回熟悉感,同時提升社區對失智友善行動的認識與參與。未來將持續招募並結合社區友善商家與據點,舉辦多元步道體驗活動,鼓勵長者適度運動與參與社交活動,讓步道成為串起記憶的橋樑,使失智者能自在行走、安居社區,提升生活品質。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678CF9CF59ABD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