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假裝潢名義匯款80萬! 員警識破詐團手法阻失金

    內湖分局大湖派出所副所長周俊谷、警員崔瑞琪擔服勤務時,接獲轄內國泰銀行東湖分行行員報案稱有位葉姓民眾欲提領新臺幣80萬元,行為態樣有異,遂通知警方前往了解並關懷提問。


   員警到場了解後,葉女表示欲提款80萬元表示要做裝潢使用,惟說詞反覆,疑似遭到詐騙,其表示近期接到來自NCC電話,稱其手機門號涉及詐欺取財犯罪,要求葉女每日報備行程且將戶頭存款交由檢察官助理進行查扣,員警查看葉女手機時發現LINE上好友一名身穿西裝,自稱為檢察長之男子,立即向葉女說明此為典型假檢警詐騙手法,經深入耐心詳細解釋後,葉女才發現遭到詐騙,放棄提款,成功攔阻讓葉女免於損失,葉女對於警方及行員的協助深表感謝。


    內湖分局與轄內金融機構聯手阻詐,114年迄今攔阻新臺幣5,500餘萬元,內湖分局呼籲,聽到「積欠健保、電信費用」、「現在電話幫你做筆錄」、「等下傳真公文給你」、「法院幫你保管金錢」、「監管帳戶」等關鍵字時,絕對是詐騙!因為積欠健保、電信費用均是用紙本通知繳費,現行法令檢警更不可能用電話做筆錄及傳真公文(公文必定要紙本),更遑論監管帳戶或保管金錢,民眾若有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諮詢。 

  • 大湖派出所員警查看對話紀錄發現假檢察官對
  • 大湖派出所員警向葉女解釋詐騙手法
  • 成功攔阻詐騙大湖派出所副所長周俊谷(右)、警員崔瑞琪(左)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D3E09667E2E69A7

北市圖每月一書講座─林貴榮《城市的顏值:一位留法建築師的雙城觀察隨筆》

臺北市立圖書館6月份每月一書講座推薦圖書為《城市的顏值:一位留法建築師的雙城觀察隨筆》,將邀請本書作者─林貴榮在6月21日(星期六)於總館10樓會議廳進行導讀分享。


作者林貴榮認為,一個城市的生命力與顏值,不來自其經濟規模或新與舊,而是來自其整體和諧的力量。作者從身為建築師的角度,透過巴黎與臺北兩地間建築如何構築城市面貌的觀察與省思,期望喚起更多人對於城市美學的重視,思考屬於臺灣在地的建築特質。


臺北市立圖書館所辦理的每月一書講座皆提供「臺北市終身學習」、「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及每場講座閱讀存摺點數30點認證,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蒞臨聆聽。更多每月一書講座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好書通報」網頁瀏覽。

每月一書《城市的顏值:一位留法建築師的雙城觀察隨筆》講座資訊

‧時間:6月21日(星期六)下午2時30分

‧講者:林貴榮(本書作者)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 北市圖每月一書講座─林貴榮《城市的顏值:一位留法建築師的雙城觀察隨筆》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28147E1D55C02CE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ESG不只是口號!「青年學堂 Youth+」系列名人講堂 葉欣誠教授引領青年打造永續超能力

       在氣候變遷、資源枯竭與社會不平等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早已不只是企業經營的口號,更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為提升青年對永續議題的理解與實踐力,臺北市政府青年局於6月辦理「青年學堂 Youth+」系列名人講堂,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主講《ESG不只是口號!讓永續成為你的超能力》,吸引眾多關心環境與社會議題的青年熱情參與。


       葉欣誠教授長年投入永續發展推動與ESG教育工作,善於以貼近生活的語言,將複雜觀念化為可行動的實踐策略。講座中,葉教授從國際趨勢談起,連結臺灣的在地發展脈絡,引導青年認識ESG三大面向的核心價值,透過企業實例與生活場景,說明ESG不只是企業策略,更是每一位青年朋友可以落實在日常選擇中的行動指南。


       他指出:「從消費決策、職涯規劃、社群參與到投資理財,每一個行動都能成為推動永續的契機。」葉教授鼓勵青年朋友勇於思考自己的影響力,透過小小的選擇累積改變的能量,讓ESG不只是抽象理念,而是日常生活中可實踐的價值觀。


       在與現場青年互動交流時,葉教授更強調ESG素養將是未來職場的競爭優勢。如今許多企業已將永續視野納入人才招募與升遷評量指標,具備ESG觀念與實作經驗的年輕人才,將更具備全球視野與跨領域潛能。他也提醒大家:「永續不只是為了地球,也是為了你未來能擁有選擇人生的自由。」


       臺北市青年局表示,「青年學堂」致力於打造青年與趨勢接軌的學習平臺,透過邀請各領域名人開講,引領青年認識社會變遷、科技應用與職涯挑戰等關鍵議題。此次講座從全球角度落實在地行動,厚植青年推動永續發展的信心與能力。


       臺北市青年局預告,「青年學堂 Youth+」將持續推出更多聚焦時代需求的系列課程,從產業趨勢、生活應用到公共議題,培養青年全方位的思考與行動力。活動課程與報名資訊請至臺北市青年局網站(https://www.class.tcyd.gov.taipei/)與社群平臺。


資料詳洽:綜合規劃科 雷思庭 02-2351-4078#1100


  • ESG不只是口號,學員成為種子推廣永續
  • 葉欣誠教授從背景脈絡展開精彩演講
  • 學員們專注聽講
  • 從業學員深度提問
  • 葉教授的精采分享,深入剖析 ESG 核心精神,帶領學員重新思考企業永續與競爭力的關係。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9B36404FD9D7704

千隻鱟寶寶回家了!北市「鱟知鱟學」成果豐,學童以行動響應永續精神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林侑融科長 02-27208889分機6374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6月17日】

【主題:千隻鱟寶寶回家了!北市「鱟知鱟學」成果豐,學童以行動響應永續精神】

【臺北報導】臺北市以推動不臨海的海洋教育為特色,恰逢6月20日國際鱟日前夕,北市學生以實際行動響應全球性海洋保育盛事,北市自113年起啟動鱟知鱟學計畫,114年國中小共40所鱟養殖保母學校師生在經過10個月的照顧,在5月在新北市八里區的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將成功孵育的1000多隻鱟寶寶送回大海。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26517/48b65bb6-1a7d-4509-bb19-ce4588474c93.jpg


 教育局推動「113年度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海洋公民科學教育實施計畫」,由臺北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攜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結合「鱟保母學校」活動,透過跨縣市合作,讓臺北市雖不臨海,卻能讓學生親身參與海洋復育行動,實踐海洋公民的責任與行動力。教育局積極整合博物館資源、科學探究與戶外教育,不僅提升學生的海洋科學素養,更激發他們對環境保育的情感與責任。從飼養到放流,學生體驗的不只是科學知識,更是關懷生命與守護生態的實踐行動。


 東新國小陳同學表示:「這兩個學期我們科學隊養了活化石—鱟,在這段時間我的心情是感動,因為我們看著牠從一齡鱟養到二齡鱟讓我非常感動。我要祝小鱟們平平安安在大海裡生活。」幸安國小林主任表示:「今天我帶著孩子們一起參加「送小鱟回大海」活動,看著來自40所學校的孩子們從小心翼翼地將照顧10個月,從卵到孵化後的小鱟放回海中,眼神裡充滿了期待與關愛。這不只是一次親近自然的體驗,更是一堂生動的海洋保育課。孩子們從中學會尊重生命,也懂了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感謝教育局與海科館推動這麼有意義的公民科學活動,我相信,這顆守護大自然的種子,已悄悄種在他們心理。」


 儘管放流當日天候不佳仍澆不熄學生們的熱情參與,114年教育局持續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海洋公民鱟科學,將「親海、知海、愛海」的精神轉化為深具內涵的教育行動,涵養海洋意識與海洋科學素養,為海洋的友善共融永續,奠定優質的發展基礎。

 

  • 大合照
  • 送小鱟回大海
  • 被放流的鱟
  • 學生於潮間帶放流
  • 由海科館工作人員協助將各校攜帶「鱟」放置一起
  • 布條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EA2AAC939E3E0FD

北市圖7/6「走進美國博士班:申請準備與留學經驗分享」線上講座

臺北市立圖書館留學資料中心於7月6日(日)上午9時30分邀請就讀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犯罪學系博士生施沁懷講師,分享美國申請前的認知與規劃、學術準備與背景建構、文書準備技巧、財務與獎學金準備、在美研究生活分享(學術壓力、文化適應、生活資訊)等經驗談。歡迎計劃前往美國留學的學生與一般民眾連線參與!

 

 申請美國博士班,是一段長期且需深思熟慮的旅程,決定申請後亦是培養專業能力與拓展國際視野的重要途徑。本場講座上半場為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完整準備介紹與下半場在美研究生活分享,帶領有志赴美深造的同學全面理解申請流程與留學實況。無論你正準備申請、猶豫是否出國,或對美國留學生活好奇,本場活動都將帶來豐富且實用的一手資訊,歡迎踴躍參加!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QWKHd8EeCXMvazTn7

 

會議時間:7月6日(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

會議連結:Google Meet 線上視訊會議室

 

 

  • 北市圖76「走進美國博士班:申請準備與留學經驗分享」線上講座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5238491F9E3D896

大都會客運262路電動公車114年6月16日起火事件

114年6月16日晚間8時43分北市敦化北路167號前大都會客運262路電動公車火燒車事件,經清查該路線同批車輛計20輛,公運處已要求大都會客運公司,該批車輛收班後停駛,明日起停派;並已要求車輛原廠盡速查明起火原因並提出相關改善方案,俟安全無虞後同批車輛再行營運,以維公共運輸安全。


-以下空白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ACC6E948FA5320B

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

臺北天文館七月專家演講,透過ALMA望遠鏡一窺恆星與行星的誕生祕密!

恆星與行星是如何從看不見的宇宙塵埃中誕生?我們的太陽和地球又是從哪裡來的?臺北天文館將於7月6日(日)下午2時至3時,舉辦一場線上專題講座「從宇宙塵埃到星球:ALMA帶我們看見恆星與行星的誕生」,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李景輝博士,帶領大家走進宇宙深處,揭開恆星與行星形成的奧祕。


宇宙中的分子雲就像孕育恆星的育嬰室,而行星則在新生恆星周圍的塵埃盤中逐步形成。本場講座將介紹世界上最靈敏的毫米波望遠鏡──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ALMA),該望遠鏡位於南美洲智利高原,能穿透厚重塵雲,看見光學望遠鏡無法觀測的區域,幫助天文學家從中捕捉到恆星與行星「出生」的第一道曙光。


李博士將以多幅震撼的實際觀測影像,說明恆星如何在星際氣體中逐漸聚合、收縮與發光,行星如何在塵埃盤中聚集成形,並介紹ALMA如何偵測水分子與有機分子的蹤跡,讓觀眾進一步思考生命起源與宇宙演化的關聯。本次講座採線上直播方式舉行,即日起歡迎至臺北天文館官網活動報名」登錄報名,完成報名後將會寄出直播連結。邀請所有對天文、宇宙與生命起源感興趣的朋友踴躍參與,一起用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回望我們自身宇宙家園的源頭。

  • 20250706李景輝 從宇宙塵埃到星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81CE851D10E17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