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第1338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4年4月底臺北市居留外僑人數計8.5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5,084人(6.4%),以移工3.6萬人居多,其中看護工占87.9%為主;外僑商務人員計4,465人,占全國比率逾五成,教師及工程師分別有2,514人及1,563人,亦為六都最高。

        臺北市係我國政經中心,擁有完善基礎建設與多元產業機會,吸引大量外籍人士前來工作、就學與定居。依內政部移民署統計,114年4月底臺北市居留外僑人數計8.5萬人,其中15歲以上從事經濟活動者計5.9萬人,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5,084人(6.4%)及1,916人(3.3%),而15歲以上非勞動力計2.1萬人,以學生1.5萬人居多(占67.8%),較上年同期增加1,370人(10.4%)。

        進一步觀察六都15歲以上外僑從事之經濟活動,114年4月底臺北市外僑以移工3.6萬人居多,其中看護工計3.2萬人,占87.9%為主,餘五都之移工皆以製造業技工居多,反映臺北市產業結構與其他五都之差異及高齡化所衍生之看護需求情形。同期臺北市外僑商務人員計4,465人,占全國外僑商務人員8,681人之比率逾五成,顯見臺北市為我國國際商務之樞紐,另外僑教師及工程師分別有2,514人及1,536人,亦為六都最高。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3B52C78A53B1CEEA

雙語現在進行式! 北市雙語博覽會6/28看見學習新可能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黃喬偉科長02-27208889分機6359 

                                                                  謝婷婷股長02-27208889分機6367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祕書室        余品瑩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6月25日】

【主題:雙語現在進行式! 北市雙語博覽會6/28看見學習新可能】

【臺北報導】臺北市114年度雙語教育博覽會即將於6月28日(星期六)假本市興雅國民中學盛大舉辦,今年的雙語教育博覽會以「臺北市雙語教育的現在進行式」為主題, 強調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的交融與激盪。博覽會內容包含5場雙語小學堂、20個雙語暨國際學校攤位及4場教育專家座談會等形式,活動多元豐富,透過課程體驗及專業深度對話,充份展現本市雙語暨國際教育的精采風貌,提供家長與教育工作者深度對話的機會。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30634/4dd31e0e-6259-4be3-87a8-ec4fb7fdd979.jpg


 本次博覽會學校攤位呈現雙語教育與國際議題的融合發展,展現多元文化視野。展出內容包含動態體驗與靜態成果展示,諸如坦尚尼亞國際舞蹈體驗:雙永國小來自坦尚尼亞的外師Maira帶來融合非洲傳統舞步及現代音樂,節奏明快、律動感強的Afro Dance,展現力與美的結合,並且融入於學校課程與活動,帶給師生全新的民俗、舞蹈及語言體驗;中外協同英文繪本教學:信義國小積極申請雙語學校情境建置補助,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打造獨具風格的Language Corner,進行中外師協同英文繪本教學,培養閱讀興趣,擴大雙語學習場域,目前已成為孩子爭相報名的特色活動。


 成德國小攤位開放體驗雙語足球課程,成德國小致力發展足球運動,邀請雙語教師設計簡易足球遊戲,結合雙語課程,由外師拍攝遊戲介紹影片進行協同教學,引發學生對足球運動及語言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海龜復育與救傷經驗分享:永吉國中安排馬來西亞海洋教育議題國際交流活動,參訪位於檳城的海龜保育中心,討論如何幫助海龜返回棲息地產卵與孵育、救援因海洋廢棄物受傷的海龜重返大海等經驗分享;德國及越南永續城市探訪:民生國中結合校本國際教育課程,規劃德國及越南胡志明市永續城市探訪活動,帶領師生實地踏查城市綠植規劃與節能減碳設計及裝置,參與國際環境保護議題討論,積極培育環保綠能尖兵,進而回饋、分享及擴散永續環境的觀念。本市師生憑藉優異的雙語能力,在國際教育課程與交流場域中積極展現雙語教學成果,參與各項國際重大議題,逐步形塑具備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形象。


 本次博覽會另一大亮點是邀請學者專家、中小學教師與家長共同參與的教育專家座談會,講座內容貼近教育現場實務需求,包括中央到地方雙語政策的銜接、導入品質保證觀點來檢視雙語教育成效及如何凝聚親師生共識、營造雙語國際標竿學校等議題。另本次活動特別安排今年首度推出「我的全球教室(My Global Classroom)」實驗專案,串聯五所雙語學校與美、日、泰、越、印尼及臺北法國實驗學校,共組三間跨國共學教室,打造無邊界的學習環境,實踐邁向國際、跨境樂學共好之目標。


 本市雙語教育採質量並重、穩健推動,逐步實踐「向世界學習,開創教育新格局」之願景。6月28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誠摯歡迎對於雙語國際教育議題有興趣的家長及民眾蒞臨本市興雅國民中學,與我們一同體驗「臺北市114年度雙語教育博覽會」的豐富盛宴。

 

  • 114年度雙語博覽會海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89A4844870A09EFA

北市圖萬興分館「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鄭愁予紀念書展

創作生涯超越半世紀的臺灣現代詩詩人鄭愁予,童年隨軍人父親征戰南北,閱歷豐富,16歲就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1968年前往美國深造,1974年出版《鄭愁予詩選集》,廣受大眾喜愛。多部詩作,膾炙人口,數十年來傳誦不衰。為紀念這位國寶級詩人,萬興分館特選其著作及相關主題圖書,規劃辦理紀念書展。除緬懷鄭愁予先生對臺灣現代詩的貢獻,亦藉此推廣本館館藏,吸引更多人使用圖書館。


紀念書展展覽期間為6月25日至8月31日,展覽地點於萬興分館(臺北市文山區萬壽路27號4樓)。亦推薦利用北市圖 Ebook Taipei 電子書,使用電腦或是手機、平板線上借閱。相關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網頁(https://tpml.gov.taipei )查詢;或洽詢萬興分館,電話:02-22345501。

  • 北市圖萬興分館「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鄭愁予紀念書展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D0C0A7481814BC0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蔣萬安參與巴黎市長峰會 與各國代表分享臺北氣候治理經驗

臺北市長蔣萬安受邀出席「市長峰會:從巴黎到貝倫——全球氣候行動十週年」(Summit of Mayors: From Paris to Belém: 10 Years of Global Action for Climate),並於當地時間6月23日親自與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領袖,包括米蘭市長Giuseppe Sala、蒙特婁市長Valérie Plante、剛果布拉薩市長Dieudonné Bantsimba、喀麥隆杜阿拉市長Roger Mbassa Ndine、荷蘭烏特勒支市長Sharon Dijksma、摩洛哥拉巴特市長Fatiha El Moudni,以及創業、地域與創新講座共同創辦人兼科學總監Carlos Moreno共同參與第一輪論壇,分享臺北市在推動環境永續政策上的具體作為與經驗。


本次峰會由巴黎市長Anne Hidalgo主持開幕,並邀請歐盟理事會主席António Costa與法國前總理,同時也是COP21主席Laurent Fabius發表致詞。 Hidalgo市長特別指出,今日聚集眾多城市首長與國際專家學者,除了紀念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更重要的是要將過去的承諾轉化為實際的政策與行動。她強調,全球暖化是當前各國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期盼透過此次會議,凝聚更多共識,攜手找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解方。


蔣市長作為亞洲地區唯一的與會講者,在論壇中分享臺北市如何將永續理念深植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他指出,臺北之所以能夠在永續治理上取得實質進展,關鍵在於兩項簡單卻深具影響力的改變:垃圾處理方式的革新與交通運輸習慣的轉型。


蔣市長在現場哼唱起家喻戶曉的《給愛麗絲》旋律。他說,在臺北,當市民傍晚聽到這段旋律,就知道是倒垃圾的時間。大家提著藍色的政府指定垃圾袋出門,一邊丟垃圾、一邊與鄰居寒暄,這個看似日常的小小儀式,其實反映出一場深刻的文化變革。


他進一步說明,臺北市從「垃圾不落地」制度開始,規定垃圾車每日僅於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收運,市民不得任意棄置垃圾;隨後又推動「隨袋徵收」制度,要求居民使用具價格的政府專用垃圾袋丟棄垃圾,回收則維持免費。這樣的「按袋付費」制度讓市民丟愈少、省愈多,有效鼓勵了民眾自主進行垃圾減量。政策推動後成果顯著,家庭垃圾量減少65%,如今每位市民每日製造出但垃圾低於半公斤,回收率也從原本的2%提升至超過66%,每年更為臺北市節省逾4億美元的垃圾處理成本。


談及交通政策,蔣市長指出,臺北捷運每日運量達200萬人次,是全球最可靠的捷運系統之一。臺北市的YouBike與巴黎Vélib’系統非常相似。他分享,自他上任後推動了YouBike前30分鐘免費騎乘的優惠,大幅提升使用率,成功促使四分之一的使用者從開車或騎乘機車轉而使用共享單車。


蔣市長也透露,臺北市政府今年將投入超過6億美元用於氣候行動,包括2030年前公車全面電動化,以及持續擴大捷運路網。他同時也熱情分享,臺北市將於2029年主辦全球智慧運輸盛會——世界智慧運輸大會(ITS World Congress),並摯邀請與會各國市長屆時來臺北,親身見證臺北如何將政策化為行動,並透過行動推動改變。


蔣市長感謝《巴黎協定》的制定,他肯定了表示這項國際協議為臺北等城市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方針。他指出,臺北是臺灣第一個通過《淨零自治條例》的城市,並已訂下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明確目標。


他也分享,上個月NVIDIA(輝達)宣布選擇臺北作為其全球首座海外總部「The Constellation」的所在地,這不僅將為臺北帶來就業、投資與創新,但也引發另一項值得深思的提問:「我們是否能在不增加碳排放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成長?」。蔣市長堅定表示,臺北的答案是肯定的。市府將北士科打造為一座完整的淨零示範區,具備低碳建築、風廊設計與永續基礎設施,而The Constellation就將座落其中,成為臺北科技願景的象徵,也實證了「綠色成長」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除了論壇議程中的分享,蔣市長從前一晚的歡迎晚宴到今日的議程中,也多次與倫敦市長 Sadiq Khan、鳳凰城市長 Kate Gallego、洛杉磯前市長 Eric Garcetti、布魯塞爾市長 Philippe Close、蒙特婁市長Valérie Plante等首長進行場邊交流。而在蔣市長完成論壇分享後,多位市長與專家代表也紛紛表達肯定,其中烏特列支市長Sharon Dijksma更盛讚臺北的實踐具體,成效令人備受鼓舞。蔣市長在表達感謝之餘,也進一步致贈臺北宣傳手冊予與會代表。

  • 0624-氣候峰會-1.JPG
  • 0624-氣候峰會-2.JPG
  • 0624-氣候峰會-3.JPG
  • 0624-氣候峰會-4.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044902FC839D045&s=4F060C17AFAEA3B1

蔣萬安參與巴黎市長峰會 與各國代表分享臺北氣候治理經驗

臺北市長蔣萬安受邀出席「市長峰會:從巴黎到貝倫——全球氣候行動十週年」(Summit of Mayors: From Paris to Belém: 10 Years of Global Action for Climate),並於當地時間6月23日親自與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領袖,包括米蘭市長Giuseppe Sala、蒙特婁市長Valérie Plante、剛果布拉薩市長Dieudonné Bantsimba、喀麥隆杜阿拉市長Roger Mbassa Ndine、荷蘭烏特勒支市長Sharon Dijksma、摩洛哥拉巴特市長Fatiha El Moudni,以及創業、地域與創新講座共同創辦人兼科學總監Carlos Moreno共同參與第一輪論壇,分享臺北市在推動環境永續政策上的具體作為與經驗。


本次峰會由巴黎市長Anne Hidalgo主持開幕,並邀請歐盟理事會主席António Costa與法國前總理,同時也是COP21主席Laurent Fabius發表致詞。 Hidalgo市長特別指出,今日聚集眾多城市首長與國際專家學者,除了紀念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更重要的是要將過去的承諾轉化為實際的政策與行動。她強調,全球暖化是當前各國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期盼透過此次會議,凝聚更多共識,攜手找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解方。


蔣市長作為亞洲地區唯一的與會講者,在論壇中分享臺北市如何將永續理念深植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他指出,臺北之所以能夠在永續治理上取得實質進展,關鍵在於兩項簡單卻深具影響力的改變:垃圾處理方式的革新與交通運輸習慣的轉型。


蔣市長在現場哼唱起家喻戶曉的《給愛麗絲》旋律。他說,在臺北,當市民傍晚聽到這段旋律,就知道是倒垃圾的時間。大家提著藍色的政府指定垃圾袋出門,一邊丟垃圾、一邊與鄰居寒暄,這個看似日常的小小儀式,其實反映出一場深刻的文化變革。


他進一步說明,臺北市從「垃圾不落地」制度開始,規定垃圾車每日僅於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收運,市民不得任意棄置垃圾;隨後又推動「隨袋徵收」制度,要求居民使用具價格的政府專用垃圾袋丟棄垃圾,回收則維持免費。這樣的「按袋付費」制度讓市民丟愈少、省愈多,有效鼓勵了民眾自主進行垃圾減量。政策推動後成果顯著,家庭垃圾量減少65%,如今每位市民每日製造出但垃圾低於半公斤,回收率也從原本的2%提升至超過66%,每年更為臺北市節省逾4億美元的垃圾處理成本。


談及交通政策,蔣市長指出,臺北捷運每日運量達200萬人次,是全球最可靠的捷運系統之一。臺北市的YouBike與巴黎Vélib’系統非常相似。他分享,自他上任後推動了YouBike前30分鐘免費騎乘的優惠,大幅提升使用率,成功促使四分之一的使用者從開車或騎乘機車轉而使用共享單車。


蔣市長也透露,臺北市政府今年將投入超過6億美元用於氣候行動,包括2030年前公車全面電動化,以及持續擴大捷運路網。他同時也熱情分享,臺北市將於2029年主辦全球智慧運輸盛會——世界智慧運輸大會(ITS World Congress),並摯邀請與會各國市長屆時來臺北,親身見證臺北如何將政策化為行動,並透過行動推動改變。


蔣市長感謝《巴黎協定》的制定,他肯定了表示這項國際協議為臺北等城市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方針。他指出,臺北是臺灣第一個通過《淨零自治條例》的城市,並已訂下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明確目標。


他也分享,上個月NVIDIA(輝達)宣布選擇臺北作為其全球首座海外總部「The Constellation」的所在地,這不僅將為臺北帶來就業、投資與創新,但也引發另一項值得深思的提問:「我們是否能在不增加碳排放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成長?」。蔣市長堅定表示,臺北的答案是肯定的。市府將北士科打造為一座完整的淨零示範區,具備低碳建築、風廊設計與永續基礎設施,而The Constellation就將座落其中,成為臺北科技願景的象徵,也實證了「綠色成長」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除了論壇議程中的分享,蔣市長從前一晚的歡迎晚宴到今日的議程中,也多次與倫敦市長 Sadiq Khan、鳳凰城市長 Kate Gallego、洛杉磯前市長 Eric Garcetti、布魯塞爾市長 Philippe Close、蒙特婁市長Valérie Plante等首長進行場邊交流。而在蔣市長完成論壇分享後,多位市長與專家代表也紛紛表達肯定,其中烏特列支市長Sharon Dijksma更盛讚臺北的實踐具體,成效令人備受鼓舞。蔣市長在表達感謝之餘,也進一步致贈臺北宣傳手冊予與會代表。

  • 0624-氣候峰會-1.JPG
  • 0624-氣候峰會-2.JPG
  • 0624-氣候峰會-3.JPG
  • 0624-氣候峰會-4.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F060C17AFAEA3B1

跟著科學「趣」旅行 攜手共度暑期閱讀饗宴

臺北市立圖書館每年皆會在暑期舉辦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藉由豐富多元的活動方案及活潑有趣的活動設計,鼓勵親子共學,幫助學生擴展閱讀視野,從活動中領略學習的美好和趣味。今年北市圖「跟著科學『趣』旅行」暑期兒童閱讀活動,即以「物理」、「化學」、「地科」、「生物」為主題,帶領學生探索科學的奇妙世界,培養學生學習好奇心及自主學習能力。


活動期間,北市圖將發送「科學巡禮任務手冊」給各位小朋友,「科學巡禮手冊」是結合閱讀學習和集章遊戲的手冊,內容根據難易程度,分為國小1-3年級版本及國小4-6年級版本,學生可以自發性閱讀並增進相關知能。只要完成任務,經館員確認後即可兌換證書及獎品1份(數量有限,換完為止)。除探索式的「科學巡禮任務手冊」,本次也特別為青少年規劃「FAKE NEWS」線上活動,題目共計6題,分布於總館、各分館及民眾閱覽室。只要於活動期間內完成所有題目,即可兌換獎勵品(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另外,也千萬不要錯過「環遊科學60天」系列活動,活動內容包含講座、研習班、體驗工作坊及手作活動等趣味內容,透過多元化的參與形式,讓孩童從不同角度「閱讀」並「探索」科學的奧秘。


本次活動更搭配了暑期主題書展、吳大猷科學沙龍講座、科學繪本故事屋及科學小博士信箱等豐富活動,同學不妨趁著暑假挑戰閱讀任務、到圖書館翻翻書展區的精選好書、聽聽故事志工說的精采故事或是動動腦查找小博士信箱的問題,讓我們用想像力和創造力度過一個充實而精彩的暑假。


詳細活動辦法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官網(https://tpml.gov.taipei )「跟著科學『趣』旅行」專頁查詢。

  • 跟著科學「趣」旅行 攜手共度暑期閱讀饗宴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A2C4F62D8D8E992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走入巴黎限行區體驗共享單車 蔣萬安取經盼打造「宜行宜居」友善城市

臺北市長蔣萬安出訪巴黎進入第三天,於當地6月22日率市府團隊走訪旺夫(Vanves)二手市集、市政廳前的共享單車系統 Velib,以及瑪黑區限行區,深入了解巴黎在永續城市與人本交通方面的推動成果。蔣萬安表示,巴黎多年來積極打造行人與自行車友善的交通環境,成效令人印象深刻,期盼將寶貴經驗帶回台北,持續朝「宜居永續城市」的願景邁進。


蔣萬安一早先前往旺夫市集,駐足欣賞各式書畫、器皿、家具與老玩具,特別對一系列法國郵政黃車模型及1934至1935年米其林評鑑手冊產生濃厚興趣。他表示,這些舊物承載時光痕跡,可能歷經不同國家與世代,最終在市集重獲價值,成為藝術家與旅客眼中的寶藏。他肯定巴黎所展現的「惜物文化」正呼應《巴黎協定》十週年所強調的永續精神,同時他也分享臺北市環保局近年亦推動再生家具展示場,不僅有效減少廢棄物,也實踐資源再利用。他期許未來臺北能有更多舊物市集,讓市民透過物件重拾生活溫度與記憶。


蔣萬安隨後前往巴黎市政廳前,體驗當地共享單車Vélib。他表示,車輛本身與臺北的YouBike相似,皆具備可調式座椅與變速裝置,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巴黎透過鋪設清晰可辨的自行車道,並以分隔島區隔雙向車道,有效提升騎乘安全與舒適性。此外,Vélib系統設計尖峰時段優惠,引導使用者將車輛停放至特定據點,協助車輛分流與調度,這樣的做法值得臺北交通局進一步參考。他也分享,自臺北市政府團隊上任後推動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政策,根據統計已有約25%的市民從私有運具轉向大眾運輸,屆時也將在巴黎城市峰會中分享這項成果。


最後,蔣萬安與市府訪團實地走訪瑪黑區限行區,觀察當地警察執行交通管制。他指出,該區自2023年11月起實施「限行區」政策,在兼顧居民通行便利的同時,也有效達成環境友善目標。他特別稱許巴黎在交通引導方面的標示設計,透過簡潔明確的圖像取代繁瑣文字,讓駕駛得以提早辨識並改道,不僅提升交通效率,也優化市容美感。他強調,臺北在推動人本交通與歷史街區再生的過程中,可參考巴黎的作法,持續朝「宜行、宜居」的城市目標邁進。

  • 1-37_01460
  • 1-37_01324
  • 1-37_01729
  • 1-37_01774
  • 1-37_01968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08418293A6A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