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與夫吵架負氣離家 鷹眼警迅速尋獲助團圓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大湖派出所員警張庭綱、崔瑞琪日前擔服深夜巡邏勤務時,一中年王姓男子報案稱剛與妻子因生活習慣爭吵後,妻子負氣離家,手機無法聯繫,經遍尋妻子無果,情急之下前來派出所請求警方協助,希望警方幫們尋找。


    經詢王男與妻子許女爭吵後,便騎乘機車離家,員警立即觀看監視器,發現許女最後畫面出現在南港某地區,研判許女還停留在附近未走遠,員警即駕車前往該處尋找。經核對身形、衣著特徵,員警終於尋獲在便利商店旁的許女並趨前關心,許女表示已經氣消,唯手機沒電無法聯繫丈夫,夜深且過於疲倦,暫時無法獨自返家,經員警勸說後願意隨警方返回派出所與丈夫一同返家。王男感謝警方熱心協助將妻子安全尋獲,頻頻向警方點頭表示謝意。


    內湖分局呼籲,家人間偶有爭執,需耐心溝通彼此相讓,切勿以極端方式處理,如有需要可撥打1925安心諮詢專線,亦可隨時跟警方求助。

  • 內湖分局大湖派出所警員於南港區尋獲許女
  • 王男感謝警方將妻子安全帶回
  • 內湖分局大湖派出所警員張庭綱(左) 警員崔瑞琪(右)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44B7D5BFD6FEF4F

跨越國界 開拓視野—北市114學年度選送25名高中職學生赴美加交換學習一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媒體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黃喬偉科長 (02)2720-8889轉6359

                      謝婷婷股長 (02)2720-8889轉6367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719日】

【主題:跨越國界 開拓視野—北市114學年度選送25名高中職學生赴美加交換學習一

【臺北報導】為培養學生具備國際觀與多元競爭力,臺北市持續推動國際交換生學習計畫,每年選送國中九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學生赴國外交換學習一年,本(114)學年度共計選送25名學生,其中13名赴加拿大、12名赴美國。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44954/e6c40d49-4fbf-499d-9f91-2b04eb241e1c.jpg


 為協助即將出國的交換生更有信心,教育局特舉辦行前交流分享會,邀請上學年度學長姐分享寄宿家庭生活環境、外國學校與活動,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經驗,並提醒出國應注意事項。


 自加拿大返國的西松高中羅同學表示:「在加拿大我學到如何與多元文化相處及互相尊重,無論在寄宿家庭或學校,常常需要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與交流,良好的溝通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適當地放下偏見、尊重彼此的差異,往往能為彼此帶來更多理解與連結。在學校方面,勇敢爭取機會和接觸新事物是至關重要的能力,我也因此嘗試許多過去從來沒做過的事,比如出演音樂劇及打籃球,甚至創立羽球社,這些經歷不僅突破自我,也成為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赴美交換返國的西松高中洪同學表示:「在美國交換學習的這段期間,我努力參與許多新事物,比如商業競賽FBLA、網球與健身等運動項目,也參與戲劇表演和音樂劇,此外還隨學校隊伍體驗滑雪,讓我除了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增加豐富的生活體驗,對美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一年也和寄宿家庭建立深厚情感,參觀尼加拉瓜大瀑布、週末欣賞電影等,共同參與各項事物。藉由這次的國外體驗,大幅提升我的語言程度,親身體會到我曾憧憬的美國真實面貌,不僅認識珍貴的家人與朋友,與當地建立難以切斷的羈絆與情誼,更懂得愛惜自己的親朋好友與生活的土地。非常感激臺北市政府讓我有這個機會,用有限的資源換來無限的可能。」


 同樣赴美的北一女中廖同學表示:「作為一名赴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交換生,我經歷一段前所未有、特別也最具挑戰性的旅程。剛到美國時,語言、文化、甚至是飲食和作息,都與原本熟悉的環境截然不同。雖然有時會因為對朋友的玩笑反應不及而感到沮喪,但仍決定勇敢迎接和享受每個挑戰與嶄新的環境,在看見不同文化的魅力時,也發現臺灣文化的獨特之處。在校園生活,我參加社團、校隊,也站上舞台表演、比賽,挑戰自己從未想過有勇氣和能力完成的事情。交換生活雖然並非每天都完美,但這些和朋友共同留下的難忘回憶,使這一年成為我最珍惜的時光。我永遠會記得那個十五歲的自己,獨自在異鄉生活一年,並成長為現在這個更成熟、更勇敢的自己。」


 教育局楊淑妃專委表示,恭喜114學年度的25位交換生通過層層考驗,成功獲得代表臺北市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也很開心看到113學年度的交換生們順利完成一年的交換學習,滿滿收穫的歸國。世界不斷在變化,教育也在持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場域與以往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114學年度的交換生計畫也有所轉變,往年先決定選送國家再進行報名,這次改為學生通過評選後再決定選送地區。祝福同學能成功克服文化衝擊,順利累積應有的知識與經驗,理解不同文化的學習方式與人際交流互動模式,提升自我的國際觀,擴增國際視野,一年後能更加獨立且成熟。

  • 行前分享交流會114學年度合照
  • 行前分享交流會大合照
  • 行前分享交流會經驗分享 (2)
  • 行前分享交流會經驗分享
  • 致贈114學年度祝福禮
  • 頒發113學年度交換學習證書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4BAAAC44D98770B

北市人本環境改善成效優良,人本街道種子教師培訓營參訪交流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4年7月18日

聯絡人:李士寬

聯絡電話:0966-792-856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北市人本環境改善成效優良,人本街道種子教師培訓營參訪交流

 

內政部國土署委託臺北市立大學辦理人本街道種子教師課程,傳播人本街道的核心觀念與專業知識,提升全民參與共同改造街道意識,種子教師約34人於114年7月18日參訪臺北市各項人本環境改善工程成果,北市府則由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副總工程司王志良及交通局科長林育生等先行簡報介紹參訪的工程內容及經驗分享,再實地走訪新生和平路口人行環境改善、大學里交通友善區、浦城街實體區隔人行道及師大路人行環境改善等工程,通過這些施作成果傳達臺北市執行人本環境改善的理念及經驗,圓滿完成本次活動。

 

新工處副總工程司王志良簡介說明,新工處近年本於北市府的人本交通政策,持續推動北市人本環境的建立,諸多工程均可見到具體成效;首先參訪的新生南路與和平東路交叉路口,在整個路口辦理交通動線改造作業,自113年11月先進行天橋拆除前及拆除中之人行動線改道,天橋拆除完成後,配套的路口設計,係將行人動線向路口外側退縮,車輛於轉向後能以正向的視線觀察路口淨空後行人的通行情形。而在道路中央分隔島頭的行人穿越線外側也設置庇護島,提供更多通行緩衝空間,降低行人受撞風險,庇護島上周邊劃設鮮明的標線,提醒駕駛人注意依現地行車動線行駛。而連接行穿線的斜坡道,團隊也傾注相當多的心思,在混凝土面上採用噴花工法,施作出有止滑效果的面層。為有效區隔車輛於轉彎時侵入行人停等區,還在各路口截角增設行人護欄,行人的安全得以多一層保障,再加上路口交通動線改善的諸多措施,預期能讓行人往來時更便利、舒適及安全。

 

     接續來到設置人行道實體區隔設施的浦城街,人行道實體區隔設施的設置係基於臺北市標線型人行道雖然提供了行人更多的專用通行空間,但為了提升行人通行的安全及舒適感,市府交通局、交工處、工務局及新工處各機關於112年開始與各區里長、市民進行協調溝通,規劃以增設緣石及護欄等實體區隔方式來提升行人的安全感,於人行空間外緣設置緣石與護欄阻絕車輛,本次參訪的浦城街實體區隔設施已施作完成,讓民眾可以更舒適安心的行走。

 

最後走到全新完工的師大路,更是歷經多次的地方說明會溝通、規劃、設計與施工,包含了縮減車道寬度、人行道局部拓寬、路口外推、設置公車彎、機車彎及加裝欄杆區隔、交通號誌標線調整、施作導盲警示設施、綠建材透水鋪面、增加連續綠帶等各項成果,讓整體通行環境更趨於友善,都是本次種子教師培訓的最佳改造案例,讓種子教師可以感受街道改造後,型塑出來的安全、友善、永續城市通行環境。

  • 圖1.新生和平人行環境改善簡報說明
  • 圖2. 新生和平人行環境改善實地走訪
  • 圖3. 大學里交通改善簡報說明
  • 圖4. 大學里交通改善實地走訪
  • 圖5. 浦城街及師大路人行環境改善簡報說明
  • 圖6. 浦城街及師大路人行環境改善簡報說明
  • 圖7. 浦城街人行環境改善實地走訪
  • 圖8. 師大路人行環境改善實地走訪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B6458D5554B6F11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文青職人養成中!北市推出280小時金工課程 帶你踏上文創之路

  在全球產業競爭越趨激烈的今天,產品早已不再只是「做得多」就能脫穎而出,反而更講究創意、文化底蘊與獨特性,像是融入在地文化、結合多種媒材的飾品與工藝品,近年來在文創市集、網路電商與特色小店中備受青睞。為了協助想投入文創設計領域的市民打下紮實基礎、提升實戰力,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今(18)日宣布,將推出280小時的「金工與複合媒材應用班」職業訓練課程,即日起至7月29日開放報名,歡迎對文創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加!


  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表示,文創產業的關鍵,在於如何把文化內涵轉化成能被市場接受的商品,而能結合金工技法與複合媒材的設計師,在打造獨具風格的作品時,就能發揮關鍵影響力,進一步帶動品牌價值與產業的永續發展。因此,這一門課程,將帶領學員從基礎到進階,一步步累積專業技能,與產業需求無縫接軌。


  職能發展學院主任高俊儀補充,這次課程結合了「金工核心技法」與「複合媒材應用」兩大主軸,除了傳授金屬工藝的打磨、焊接等基本技巧,也特別加入木材、皮革、水晶花等常見素材的應用教學,引導學員跳脫單一媒材框架、發揮更多元創作想像,成為文創產業升級的主力軍。


  本課程將於9月2日正式開課、至10月31日結訓,每週二至週五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5分進行實作教學,內容從金工安全操作、飾品結構設計到複合媒材加工,課程紮實豐富。學員結訓後,即具備原創設計與製作工藝品的職能,為夢想起步,就從這裡開始!


  另外,具備時代潮流、就業趨勢的職業訓練課程,職能學院也已公布相關進修課程招生簡章,歡迎有就業、轉職、進修需求的民眾可至學院網站https://www.tvdi.gov.taipei/查詢最新招生訊息。

  •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金工與複合媒材應用作品-水晶花與金工
  •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金工與複合媒材應用作品-皮革與金屬應用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11EDC2DDE4EBE52

星月共舞7月22日登場!黎明前觀賞金星、木星與眉月浪漫相會

每當風情獨具的眉月與明亮行星交會時,總能為夜空帶來令人驚艷的美景,而在不同星空背景、星月排列方式與亮度差異,更是營造出截然不同的美感。7月22日(二)黎明,就有一場美麗的「星月共舞」登場,為夏季黎明時分增添浪漫光彩。


當日凌晨2時30分左右,一彎纖細的眉月出現在東北東方低空,耀眼的金星則在其右方不遠處,極易辨認。約至清晨4時左右,明亮的木星也將自東方地平線升起,加入這場天際聚會,以肉眼仰望即可欣賞;用手機或相機,以變化萬千的天空光影為背景,反差明顯的眉月與金星、木星,配以簡潔的地面景物為前景構圖,即使新手也能拍出富有層次感與故事性的畫面,不妨一試。


在大氣穩定、透明度高的狀況下,肉眼還可看見眉月輪廓外的「地球照」,這是從地球反射到月面的微弱陽光;透過雙筒望遠鏡則可觀察到木星四顆主要衛星,使用天文望遠鏡更可進一步看出金星盈虧以及木星表面帶紋等。

  • 7月22日黎明的眉月與金星、木星輝映,可嘗試透過手機相機拍攝,望遠鏡則可見更多細節。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32CA7BCB9AF97D8

山坡地AI擋土牆辨識,初步掌握安全風險

  為協助居住於山坡地範圍的市民掌握居家周邊擋土牆的安全情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推出全新「AI擋土牆辨識網站」,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協助民眾初步辨識擋土牆是否出現疑似缺失徵兆。民眾只需拍攝並上傳擋土牆照片,即可獲得AI判讀結果,大幅提升山坡地社區防災警覺與通報效率。


  臺北市地形多為山坡地,部分住宅社區鄰近擋土牆結構,然而一般民眾多不具備土木或地質專業背景,難以判斷牆體是否安全,可能忽略潛藏的風險。為此,大地工程處委託專業團隊,建置AI模型並整合為線上辨識平台,供市民免費使用。

 

  透過本系統,若AI辨識結果顯示照片中擋土牆疑似有裂縫、破損、鋼筋外露等缺失徵兆,請民眾儘速與大地工程處聯繫。經通報後,大地工程處將安排專業技師實地勘查,提供更進一步的技術判斷與必要協助。

 

大地工程處表示,本平台目前提供初步辨識功能,並非取代專業檢測,但可作為社區自主管理的輔助工具,提升災前預警能力,守護居住安全。

 

AI辨識平台網址:https://thchiu.irmp.tw/ai_inspection_crack_demo/web

  • 圖1-AI辨識平台入口
  • 圖2-裂縫原始照片
  • 圖3-裂縫辨識照片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9C9EBF6114EAACA

北市圖兩場獲獎好書講座即將登場 一起探索移居生活與法律素養

為推廣優質閱讀文化,臺北市立圖書館將於8月舉辦兩場精彩講座,邀請2024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獲獎作品作者,與民眾分享移居經驗與法律知識。

 

首場講座:《島內移民:移住嘉義美味新人生》

8月17日將邀請《島內移民:移住嘉義美味新人生》作者孫育晴,分享移居嘉義的真實經歷。孫育晴透過真摯的筆觸,記錄許多嘉義市新人口的共同心聲,她的嘉義生活書寫在臉書上廣受好評,此次講座將帶領讀者探索嘉義這座城市、深入了解島內移民的心境轉變以及探討現代人尋找歸屬感的深刻議題。

次場講座:《少年陪審團:生活法律X公共法治篇》

8月24日將邀請《少年陪審團》套書作者群之一的劉珞亦律師,帶領讀者一起探討法律相關議題。本套書透過生動的主題漫畫,讓法律變成淺顯易懂的知識,讓小朋友從小建立對法律基本認識與敏感度,也更了解社會運作規則。

兩場講座結合文學與知識,無論是探索生活適應之道,或是提升法治觀念,都能在講座中獲得實用知識與啟發。

 

本系列活動全程免費且不需報名,講座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及北市圖閱讀存摺點數30點,歡迎對主題有興趣的民眾蒞館聆聽。更多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網頁查詢(https://tpml.gov.taipei )。

 

島內移民:移住嘉義美味新人生】講座資訊

時間:8月17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嘉義異鄉人(孫育晴)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少年陪審團:生活法律X公共法治篇】講座資訊

時間:8月24日(六)10時至12時

講者:劉珞亦(少年陪審團作者之一)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 島內移民:移住嘉義美味新人生
  • 少年陪審團:生活法律X公共法治篇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ED2776381229A9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