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八月星空大秀來了!流星雨、行星合,還有增亮萬倍的神奇變星

今年8月的夜空宛如一場宇宙嘉年華,夏季最受矚目的英仙座流星雨將在8月12日(二)達到極大期,金星合木星、月近昴宿、水星西大距等精彩天象也輪番登場,再加上增亮萬倍的變星天鵝座χ,讓整個8月的夏夜星空熱鬧非凡!


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以流星速度快、偶現明亮的火流星著稱。今年8月12日極大時預測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可達100顆,實際觀賞條件下每小時約可見60顆。雖然今年遇上明亮月光,但偶爾劃破夜空的火流星仍極具觀賞價值。臺北天文館建議選擇視野開闊的地點、避開月光方向,以肉眼即可欣賞這場夏夜盛宴。


除了流星雨,8月13日(三)凌晨3時左右,金星與木星將在東方低空上演「雙星會」。這次相距僅約1度,是今年這兩顆行星最接近的一天。在日出前天色仍暗時,亮度高達-4等的金星與-1.9等的木星並肩升起,畫面浪漫而壯觀。


8月16日(六)深夜,下弦月將掠過有「星空珠寶盒」之稱的昴宿星團,雙筒望遠鏡視野內將呈現月亮與星團中密集星點同框的有趣景象。8月19日(二),水星迎來西大距,與太陽視距角達18.6度,是觀測水星的黃金時機。當日黎明前,不僅能看到明亮的水星,用雙筒望遠鏡還能發現在它左側的鬼宿星團。


8月夜空的另一顆主角是天鵝座χ變星。這顆位於夏季大三角中心附近的紅巨星,變光週期平均長達408天,亮度從比冥王星還暗的14.2等至肉眼可見的3.3等,亮度變化幅度高達約2萬3,000倍。8月正值它的亮度高峰,十分容易尋找,是肉眼認識變星的最佳機會。相關天象詳細資訊請參閱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

  • 8月12日的英仙座流星雨雖受月光影響,仍有機會看見不少明亮的火流星。
  • 8月13日日出前的金星、木星相聚。
  • 8月16日深夜可見月近昴宿星團。
  • 8月19日日出前,位於西大距位置的水星恰巧與鬼宿星團共聚。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5FE5BFCB8C92223

廣州街鋪面展現新風貌 花崗岩磚更顯文化質感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4年8月2日

聯絡人:洪敏琮

聯絡電話:2932-6482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11

 

廣州街鋪面展現新風貌 花崗岩磚更顯文化質感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辦理「廣州街(昆明街至康定路)鋪面更新工程」已於近期完工並開放通行。本次工程將原有道路的瀝青混凝土鋪面更新為具文化意象的花崗岩磚鋪面,不僅提升道路整體質感,亦與鄰近剝皮寮歷史街區之紅磚建築相互輝映,營造了萬華特色街區的新風貌。

 

    新工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本次路面更新範圍位處萬華文化核心區域,鄰近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東三水街市場及新富町文化市場等地標,為了襯托地方文化底蘊,鋪面選用質感細膩的花崗岩材質,並以特殊色彩配置磚面融入街區意象,提升通行體驗之餘,也塑造具地方特色的街道景觀。

 

    新工處城西工務所主任洪敏琮表示,廣州街鄰近龍山寺、剝皮寮歷史街區與多個夜市商圈,是萬華區人車流量密集的觀光重要幹道,新工處之前於112年完成廣州街(西園路一段至康定路)路面花崗岩磚更新,今年再藉由參與式預算,再與地方多次協商後,取得共識辦理本次鋪面更新作業。此次更新長度約186公尺、總鋪面面積約1,935平方公尺,工程完成後,廣州街街道整體視覺風貌更趨協調一致。 

 

    萬華區福音里里長蔡岳樺表示,廣州街串連剝皮寮歷史街區、鄉土教育中心、東三水街市場及新富町文化市場,是萬華文化觀光的重要動線之一,此次透過參與式預算機制與新工處攜手合作,推動街道鋪面景觀升級,工程成果也為街區注入新活力。最後也感謝新工處團隊的努力,共同打造兼具文化意象與生活機能的城市空間,讓更多市民與遊客感受到萬華的魅力。

  • 圖1工區範圍圖
  • 圖2康定路側施工前照片
  • 圖3康定路側施工後照片
  • 圖4剝皮寮歷史街區旁施工前照片
  • 圖5剝皮寮歷史街區旁施工後照片
  • 圖6昆明街側施工前照片
  • 圖7昆明街側施工後照片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7CC94B6CCF5B37C

善愛嘉年華防災宣導園遊會8月2日至3日南港展覽館登場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攜手社團法人小樹博愛協會,於8月2日及8月3日(星期六、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在南港展覽館2館1樓(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2號)共同舉辦「善愛嘉年華防災宣導園遊會」,本活動融合公益關懷與防災教育,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與。

 

本次園遊會共規劃八大關卡,以趣味闖關方式傳遞防災知識,內容包含「VR 防火大作戰」、「心技戰將」、「鋰電池使用安全」、「居家安全1216」、「用電安全宣導」、「地震體驗車」、「防火宣導車」及「救心巴士」等互動關卡,讓民眾在輕鬆參與中學習實用的防災應變技能。

 

近年來鋰電池廣泛應用於手機、3C產品及電動車等日常生活中,雖帶來便利,卻也因不當使用導致火災事故頻傳。消防局提醒民眾,選購鋰電池產品時務必認明檢驗合格標章,並遵照產品使用說明操作,避免過度充電、撞擊與擠壓,以確保用電安全。消防局希望透過此次活動,引導市民朋友將防災意識內化為生活習慣,從家庭做起,一起打造更安全、更有韌性的生活環境。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11F022670144E65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北市圖延吉民閱邀請您,愛心送給您,來拍照爸!

8月1日-8月8日,於延吉民眾閱覽室借書1本,展示與爸爸的合照照片,照片內容有比出手勢愛心,即可用閱讀存摺10點,換取1個小禮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8月8日是父親節,延吉民眾閱覽室邀請您,找爸爸一起來合照,留下美好和幸福的時光。


詳細活動資訊請至臺北市立圖書館網頁(https://tpml.gov.taipei )、延吉民眾閱覽室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anjilibrary/ )查詢,或洽詢延吉民眾閱覽室,電話︰(02)2708-1964。

  • 北市圖延吉民閱邀請您,愛心送給您,來拍照爸!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FB38F13A7B57E80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灌溉幸福就在內湖 民防常訓強化急救韌性

  「這片土地,將有你、有我,灌溉幸福就在內湖。」

內湖分局於本月舉辦「114年度內湖區民防大隊常年訓練」,由分局長蕭惠珠與大隊長王伯綸領唱,蕭分局長作詞、同仁作曲的《守護美好內湖》,與278位民防幹部與隊員齊聲合唱,展現民防團隊堅定守護家園的決心與凝聚力。


   本次課程兼顧實務與應變能力,邀請三軍總醫院白豐誠醫師及林思羽專科護理師親自指導止血帶操作技巧及初級救護緊急應對觀念,透過實作演練,強化民力於突發事件中的即時救援能力,爭取黃金救命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持續支持警政與公共安全,捐贈CAT GEN-7戰術止血帶、出血控制訓練手臂與止血訓練系統等設備作為訓練核心教材,實踐「企業 × 醫療 × 警政」三方合作,共同強化社區應變能量。


   訓練期間,也安排多堂民防知能課程,讓弟兄們深入了解各類應變處置知識,現場氣氛溫馨感人、互動熱烈。整體活動不僅提升了參訓人員的實戰能力,也進一步促進社區團結與凝聚力,此外,為表彰長年參與協勤服務的民防人員。


   蕭惠珠分局長表示:「內湖分局致力於提升城鎮韌性,透過多元課程與專業訓練,強化民防人員急救能力,守護市民安全,建立更完善的社區防護網。」同時對大隊長王伯綸及所有民防隊員長年來的奉獻與努力表達高度肯定與感謝。


   內湖分局將持續推動各項民防工作,誠摯邀請更多市民朋友加入民防行列,攜手打造更安全、韌性更強的內湖社區。全民國防,需要你我同行!

  • 分局長蕭惠珠及大隊長王伯綸與全體民防隊員大合照
  • 自救互救課程每位隊員打上止血帶大合照
  • 三軍總醫院白豐誠醫師授課與隊員互動過程
  • 蕭分局長親臨聽講並操作止血帶互動過程
  • 三軍總醫院林思羽專科護理師授課與隊員互動過程
  • 分局長蕭惠珠及大隊長王伯綸與獲頒民防資深人員合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47E02B301A5B2A4

STEAM結合遊戲創作,玩具魔法陪你過暑假!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邀親子一起來當《玩具魔法師》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林侑融科長27208889轉6374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張欽鵬主任0937-760-300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7月31日】

【主題:STEAM結合遊戲創作,玩具魔法陪你過暑假!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邀親子一起來當《玩具魔法師》】

【臺北報導】炎炎夏日何處去?今年暑假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來參加結合環保、創意與學習的精采活動,老松國小、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和中華民國遊戲協會合作,共同推出結合STEAM與遊戲創作的「遊戲的設計與玩具的再生—玩具魔法師」特展,自即日起至9月7日止,在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二樓特展室登場。展覽以「再生、創造、設計」為主題,五大主題展區展示玩具如何整合回收材料進行遊戲設計與創作,延續孩子們的情感連結與遊戲價值,並促進他們的學習與探索,現場亦有玩具體驗區,應邀請親子放下3C產品,共享溫馨歡樂時光。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50528/f8b565be-3f73-482c-af9b-6a3b4fe3bf66.jpg


 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表示,現在孩子擁有的玩具太多,往往不懂得珍惜和愛護,容易丟棄或損壞,因此特別於暑假期間推出《遊戲的設計與玩具的再生—玩具魔法師》特展,除了透過「重新設計」與「創造用途」,引導小朋友發揮創意讓二手玩具「重生」,重新珍惜這些即將被丟掉的玩具,同時也讓孩子透過親自動手做,學習STEAM精神,培養小孩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習慣。


 本次展覽魔法師,核心人物李昇兩老師,長年投入玩具修復與再設計,不僅精於物理原理的應用,也能將破損、不耐玩的玩具,轉化為具啟發性與互動性的科學遊戲,他的作品融合材料活用、邏輯思維與創意組裝,極具教育意義,而策展人林君英老師則結合遊戲設計、心理學、幼教與新科技(如 3D 列印、模具設計),了解各種玩具生產的工法與材料,發展出可批量生產、可客製化,或具早期療育與融合友善意涵的遊戲。


 負責策展與設計規劃的中華民國遊戲協會創會理事長林君英說,每位小朋友的童年裡,會有各式各樣玩具的參與其中,而玩具玩久了就像人會生病一樣,難免會出現損壞,我們生病可以看醫生,那玩具壞掉除了丟棄之外,還有其他辦法可以保留這些童年回憶嗎?面對心愛玩具的損壞,孩子們希望能修好它,繼續陪伴他們遊戲,當玩具醫生無法修復時,「玩具魔法師」會將無法修復的零件創作成新玩具,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和功能。隨著玩具材料的複雜化,「玩具魔法師」需要掌握物理、化學和電機等多種知識,並利用3D列印、矽膠等材料進行創作。


 此次展覽的《玩具魔法師》李昇兩老師,擅長用生活中報廢的物品如磁鐵、螺絲、公仔碎片等,結合物理與電機知識,重新創作獨一無二的互動玩具,是孩子們最愛的「手作科學實驗室」。另外也展出林君英老師以使用者需求為出發的玩具設計,包含3D列印製作、模具複製等新技術應用,讓特殊兒童、銀髮長者都能使用專屬設計的友善遊戲工具。他強調:「一個遊戲的誕生,其實經過非常多的階段且充滿細節,也需要廣泛的跨域學習,孩子們可以在此次展覽中觀察與思考更多遊戲的未來可能。」


 本次展覽共分為五大主題展區包括:「時間的魔法」、「智慧的魔法」、「搜索的魔法」、「愛的魔法」與「發明的魔法」,一共展出超過20件再生作品與遊戲體驗設計,一件件看似魔法,實則是科學的巧思,如偏鄉孩子在課本收錄前早就搶先體驗的「浮沉子」遊戲,因為電磁效應而持續旋轉的「轉不停陀螺」,雷聲、閃電一手掌握且富含文化意義的「雷神槌」,不用到博物館也可以體驗柏努力定理的「投籃吹風機」,也一窺《吃遍台灣》桌遊從設計到生產的歷程,還有科學遊戲體驗區以及可以擺拍施法的小小魔法師紀錄區,富含科學性與趣味性,邀請爸爸媽媽帶孩子一起發揮創意「重生」玩具,讓小朋友學會珍惜,同時體驗STEAM教育的實作精神。


 想知道玩具在魔法師的巧手下發生了什麼變化?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遊戲的設計與玩具的再生─玩具魔法師》特展,邀請大小朋友暑假一起來動手玩創意,體驗玩具的再生魔法!展覽自即日起展至9月7日止,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詳細展覽資訊請至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或電洽2336-1704 江老師查詢。

 

  • 我們都是小小玩具魔法師
  • 這裡有許多新奇又好玩的玩具大家一定要來參觀喔
  • 北市大學生為老松國小學童進行現場體驗操作介紹 (1)
  • 北市大學生為老松國小學童進行現場體驗操作介紹 (2)
  • 北市大學生為老松國小學童進行現場體驗操作介紹 (3)
  • 作品展示 (1)
  • 作品展示 (2)
  • 展場一隅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B0332642430F8EC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第1343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4年1月至6月臺北市政府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總計171.1萬件,以汽、機車違規為主分別占59.1%、38.5%;按舉發原因觀察,以違規停車占27.8%最多,不依規定轉彎占18.2%次之。

        為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順暢,臺北市政府積極防制交通違規並提升交通效率,減少交通事故。依臺北市政府交通局及警察局統計,114年1月至6月臺北市政府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總計171.1萬件,較上年同期增加14.8%,其中以汽車違規101.1萬件(占59.1%)居多,機車違規65.9萬件(占38.5%)次之;觀察前五大舉發原因,以違規停車47.5萬件(占27.8%)最多,不依規定轉彎31.2萬件(占18.2%)次之,其次依序為違反速率規定行駛19.0萬件、闖紅燈10.4萬件、爭道行駛10.1萬件,合計共占舉發件數約七成。

        若就近五年觀察,平均每日舉發件數均在7.9千件以上,以112年平均每日超過9千件最多,111年不到8千件最少;平均每日處罰件數皆在6.9千件以上,以112年7.6千件最多,113年不到7.0千件最少。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47998B1CF4880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