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2023台北花節「城市花毯」圓滿落幕 鄰里領取花卉再利用 讓台北遍地開花 延續城市之美

2023台北花節「城市花毯」圓滿落幕,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昨(28)日開放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周圍之鄰里領取「城市花毯」花卉並再利用,期盼超過3萬盆花卉遍佈巷弄間,延續台北花城之美!


以超過3萬盆花卉打造的「城市花毯」展示圓滿結束。以超過3萬盆花卉打造的「城市花毯」展示圓滿結束。

 

觀傳局指出,城市花毯「蝶舞翩翩」自3月13日浪漫開展以來,便成為往來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民眾合照的「城市明信片」;為展現城市永續性並妥善運用資源,觀傳局也於展示結束後,邀請北藝中心周邊在地里里長,帶著里民一同領取盆花、廣植社區,逐步達成台北花城之願景。

 

觀傳局補充,「城市花毯」由超過3萬盆各式花卉打造,包含:四季海棠、鵝掌藤、銀葉菊、孔雀草及瑪格麗特等,開放領取消息發布後,士林區義信里、明勝里、福中里、福德里及福佳里等里長,便帶領里民共襄盛舉領取盆花。里民亦自行攜帶提袋、紙箱等盛裝花卉,以響應環保,並使用這些花卉美化在地鄰里社區與住家環境。


北藝中心周邊在地里里長,帶著里民一同領取盆花。北藝中心周邊在地里里長,帶著里民一同領取盆花。

    

除此之外,觀傳局也說,台北花節1日開幕時也攜手企業捐贈花苗,並邀請企業與永康及台大公館商圈在地里長攜手共植花苗,共同為永續城市盡一份心力。花節期間,為期8天的大安森林公園「花伴野餐活動」也廣獲好評,許多沒有報名的民眾也自備野餐墊、飲食來到活動區域,一起賞花打卡、體驗「布袋球」草地遊戲,在年輕歌手輕快音樂中,度過愉快的午後時光。


2023台北花節「城市花毯」廣獲好評,民眾在花毯前拍下心目中最美的「城市明信片」。2023台北花節「城市花毯」廣獲好評,民眾在花毯前拍下心目中最美的「城市明信片」。

 

觀傳局表示,感謝各在地里長及里民攜手領取美麗花卉,並妥善運用及照顧,期望藉由這次2023台北花節的活動辦理,讓民眾更加認識北市春日盛開的花卉,也期待這些花卉,未來能夠在台北市各角落遍地開花,讓城市充滿浪漫花城氛圍。

  • 以超過3萬盆花卉打造的「城市花毯」展示圓滿結束。
  • 2023台北花節「城市花毯」廣獲好評,民眾在花毯前拍下心目中最美的「城市明信片」。
  • 北藝中心周邊在地里里長,帶著里民一同領取盆花。
  • 里民領取美麗花卉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A21C033882A37B0F

智能袜子能提醒老人跌倒风险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英国诺丁汉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纺织品专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智能袜子,可提醒老年人注意跌倒的风险,准确率超过94%。这种智能袜子也可在老人跌倒后提醒家属或急救人员,以便尽快采取措施。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材料》杂志。

  跌倒可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毁灭性影响,实时提醒护理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员有老人跌倒,有助于挽救生命。

  智能袜子的脚踝处嵌入了一个微型运动传感器,通过带蓝牙的可拆卸微控制器与手机等设备相连。袜子内嵌的电子电路非常小,不会对舒适度造成影响。另外,运动传感器被封装在树脂内,所以这款智能袜子可像普通衣服一样清洗。

  研究人员同时开发了一种算法来处理数据,以发现穿戴者是否出现了不寻常的运动,并区分跌倒或接近跌倒。一旦智能袜子检测到老人真的摔倒,就会提醒急救人员,以便在必要时采取救生行动。人体试验表明,该智能袜子检测跌倒的准确率为99.4%,接近跌倒的准确率为94.2%。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29/c14739-32653480.html

科学消费纪录片《行家来了》运动篇正式上线

3月27日,由科学消费指南“什么值得买”出品的科学消费纪录片《行家来了》第二期运动篇《身心觉醒 先动为敬》正式上线。本期《行家来了》聚焦瑜伽、跑步等大众运动,邀请5位相关“行家”分享运动经历和真知灼见,更好地为大众科学运动、科学消费提供参考与借鉴。目前,该视频已在腾讯视频和优酷平台同步播出。

《行家来了》是“什么值得买”2023年重磅推出的科学消费纪录片,每期聚焦一个行业主题,记录该领域“研究者、造物者、品鉴者、消费者”中的行家里手,以“科学消费”为底层逻辑,以“真实经验”为叙事主线,帮助观众更好的进行消费决策。此前《行家来了》已上线首期滑雪篇内容,不仅收获了来自行业专家的认可,也吸引了大量普通滑雪爱好者的关注。

“什么值得买”内容运营部高级总监杨林介绍,《行家来了》既是“什么值得买”在运动行业内容建设的一次延展,也是平台在“科学消费”内容建设层面的一次全新探索,“运动行业一直是平台所重点关注的领域,去年我们就相继推出了滑雪、冲浪等专题,外界反响很是热烈,今年平台也将持续加强社交运动方面的建设。未来,什么值得买还将立足消费者真实需求,携手平台专家和外部大咖共建优质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为高效、精准、专业的消费决策支持。”

专业干货+真实经验,多元化传递科学消费理念

你为什么运动?

在《行家来了》运动篇中,每位嘉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人是为了一些实际的原因,比如更好地适应工作,比如《狂飙》中的“王秘书”郑家彬坦言,运动不仅让身型更好看,也让自己面对高强度工作时保持充沛体力。

也有人是为了通过对身体的掌控,改善和自我的关系。“如果这么辛苦的跑步我都能顶下来,真的不觉得别的事能够轻易打击到我。”艺人姜思达说。

更有人有一些形而上的追求,比如瑜伽导师榕杉认为,练习的过程是一个培养觉知的过程,“通过体式的练习去控制心意的波动。”

《行家来了》运动篇中,每位嘉宾的运动理由都不尽相同,在纪录片中均予以了真实记录并展示,“希望这些真实的故事能够给观众带来启发甚至力量,让大家看到,开始运动,任何时候都不晚。”杨林介绍。

除了真实的运动故事,嘉宾们的另一大分享重点则是干货经验。杨林认为,当前的大众运动已经进入了进阶阶段,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器械训练,还希望增加更专业的训练指导。因此《行家来了》挑选了五位各具擅长的嘉宾,在跑步、瑜伽、发力、营养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在数年如一日的锻炼中所总结出的真知灼见。

这其中,不仅有不到一年时间便从“运动会死”进阶为跑步达人的姜思达,也有健身十五年、甘为角色不断调整身体状态的“王秘书”郑家彬;不仅有超5000小时教学经验、教人放轻松的瑜伽导师榕杉,也有北京队运动康复师、用数学思维教人如何走路的康复训练师张翔炜和北京冬奥会国家队营养师彭颋,“他们的建议不仅有理论依据,也有实操经验,比如为什么说大部分人都需要重新学习走路,为什么会导致膝盖内扣,你看完张翔炜的视频就会找到答案,这些对于普通运动人群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杨林介绍。

在专业性的建议之外,《行家来了》还展现了行家们生动而真实的一面,打破了大众对于运动爱好者的刻板印象。比如姜思达便坦言跑步是一种“对抗天性”的“吃苦”,会在长跑之后吃点炸鸡辣条等喜欢的东西来奖励自己,认为“放松跑不丢人”;郑家彬回忆,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每日重复几个相同的动作会“很枯燥”“很痛苦”,偶尔状态不好的时候,更是体会不到一丁点儿的快乐;彭颋平时最爱吃的就是捞汁小海鲜,也会经常去买钵钵鸡,认为轻食沙拉是减肥最大的骗局……这种经历,让每一位运动爱好者都感同身受,也拉近了普通人和运动的距离。杨林表示,平台希望能通过各位行家的故事,来告诉大家运动不一定非要多么专业严谨,松懈的时候不必自责,大神也会累,“犹豫和困惑才是日常。”

“运动作为一种大众日常生活方式,正在迈向科学、高效与丰富的方向发展。”杨林分析,进入春季后,各地赛事纷纷回归,户外和社交需求崛起,大众“运动”的社会情绪较为高涨,平台上运动健身相关内容热度较高,自1月1日至3月27日,“运动健身”关键词商品GMV同比增长24.37%,相应的,健身防护、健身装备选购等话题讨论持续高热,彰显出新一代运动爱好者对于科学运动理念具有更强的自发学习性。《行家来了》运动篇正是在此环境下适时推出。

“我们不仅看到了各位行家的专业度,在拍摄途中,更是被他们真实的一面所打动,希望能够将每个人在运动过程中都可能有的犹豫、困惑记录下来,给到用户更真实的启发和参考,并且尝试去呈现他们寻找答案或与困惑共存的经历,从而让大家在情感共鸣中,感受更真实的力量。理解并尊重每一种选择,这也是平台‘科学消费认真生活’理念所倡导的。”

垂直类目+趣味内容,持续满足用户消费内容期待

《行家来了》不仅是什么值得买“科学消费”理念的落地展现,更是今年平台运动季的重要项目。运动行业作为什么值得买重点领域,此前已相继推出“冰雪研究院”、“跟着值得买去滑雪”、“从入门到行家·运动篇”、“从入门到行家·冲浪篇”等内容,覆盖装备推荐、运动技巧、大神交流、进阶指导等,为消费者提供更精细化的消费决策支持,全方位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一经推出便备受用户欢迎。

《行家来了》纪录片的上线,更是助力平台打通了真实消费场景,实现了线上线下内容联动。消费者不仅能在线上学习优质内容,习得专业知识,更可以在线下自主练习,获得实际体验与感受,两者协同实现更高效的转化。

2022年,飞盘、陆地冲浪、骑行、徒步等小众运动逐步崛起,折射出如今消费需求更加细分的行业发展趋势,杨林透露,平台围绕当下消费者兴趣热点,进行了专业化内容圈层建设,以助力消费者进行信息筛选及降噪,“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徒步行业的内容建设,并计划在近期推出露营沙龙。”通过这种多元的运营活动和扶持计划,持续强化平台运动行业氛围。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决策的同时,“什么值得买”也鼓励消费者进行内容分享,从而实现消费领域的“溢出效应”,将优质消费内容辐射至更多群体。

消费者需要更专业的装备和更科学的运动知识,而品牌也需要真实的市场反馈不断调整研发和经营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运动人群多样化、个性化及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什么值得买希望能够通过优质内容,推动B端和C端的高效连接,“通过垂类行业内容的建设,不断提升平台内容覆盖的深度与广度,在提高用户消费决策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那些优秀商品和品牌提供更多曝光机会,做一扇双方对话的窗口,加深用户对产品/品牌的深度情感连接,推动行业正向发展,并持续探索更多良性互动方式。”

《行家来了》纪录片的上线,对“什么值得买”而言不仅是“科学消费”主张的又一次落地,更是在消费内容传播方面的一次全新探索。一方面,节目邀请各行业顶级大咖来分享专业知识,其中不乏世界级、国家级人才,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行家来了”,实现了内容价值性与专业性的深度融合,满足用户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另一方面,什么值得买突破以往长图文为主的形式,以视频这一当下广受欢迎的传播手段,将科普干货与精美画面相结合,让消费内容更有看头,结合什么值得买覆盖全网的内容矩阵,将为更多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后续,《行家来了》还将根据消费者和市场热点,持续邀请大咖推出更多行业的主题内容,在未来持续为用户、客户及产业发挥内容价值。杨林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挖掘更多与用户有效的对话形式,提高B端和C端的连接效率,创造消费信息自由流动的美好世界。”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29/c14739-32653325.html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兒童節快樂!青發家教中心邀親子一「童」來玩繪本!

       小朋友最期待的節日即將到來囉!家長們計畫好怎麼與孩子一起慶祝了嗎?青發家教中心配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23臺北兒童月,特別舉辦了親子共讀活動,期待大朋友、小朋友都有個溫馨又歡樂的兒童節!

       本次活動以臺北兒童月假日樂學「悅閱書海增新知」主題為元素,規劃於4月份假日辦理兩場次,第一場4月8日「玩繪本-為你手做愛的禮物!」由閱讀推廣暨創意手作實務工作者楊雯婷(捲捲姐姐)帶領,結合繪本故事與DIY體驗,輔以實用的共讀小技巧,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在過程中有更多的發想與交流,增進認知發展、創造力與專注力。

       第二場4月30日「從『心』滋養.悅讀樂趣多!」將邀請台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曾品方,運用具情緒療癒效用的繪本,搭配親子動手做時間,帶領親子體會故事角色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趣味中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進而為家庭韌性奠定基礎! 

       活動適合低、中年級學生,須孩子及家長各1人,每場名額20對,額滿採後補報名登記制,歡迎親子來聽故事、動手做,為彼此留下一個甜蜜又難忘的回憶吧!詳細資訊請至青發家教中心官網(https://ydfe.gov.taipei/)焦點熱門活動瀏覽、下載。

  • 圖1-2023臺北兒童月青發家教中心邀親子一「童」來玩繪本!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744FB790C9502A0

天津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本报天津3月27日电  (记者武少民)近日,天津出台《关于加强我市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到2025年,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

  实施中医药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培养8至10名中医药杰出人才,落实各项人才培养措施,配套“一人一策”的人才支持举措;实施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50名左右领军人才,以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传承、科学研究和团队建设。

  实施中医药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培养100名左右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以中医药创新团队、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青年岐黄学者、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青年医学新锐等人才支持项目为抓手,不断做大做强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队伍。

  据介绍,为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天津鼓励各区加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力度,开展传承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配备,深入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鼓励各区探索对村卫生室岗位人员实行“区招镇管村用”。加强中医医疗集群建设,建立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专科团队向基层流动长效机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8日 1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28/c14739-32652513.html

让暖意在邻里间流淌

  构建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份安心和暖意,同时,也是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应有之义

  

  前段时间,江苏南京某小区一居民家中突发火灾,一位九旬老人被困。左邻右舍发现火情后纷纷伸出援手:有人拨打119、120电话,有人拿来了灭火器,还有人忙着给消防车引路。最后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老人被救出火场,并送往医院治疗。

  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众邻居为老人施救就是真实写照。

  住进现代小区,客观上说,“对门不相识”的情况很容易出现。然而,这不意味着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不再具有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居委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认识、建立感情,越来越成为邻里新趋势。邻里间互帮互助,可以为彼此解决生活困难。就拿开头这事来说吧,细读报道,老人能及时获救,和邻里间的良好关系分不开。邻居们对老人的情况十分了解,并非常关心:知道老人的儿子正在上班,老人是独自在家且腿脚不好。

  由此可见,构建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份安心和暖意,同时,也是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应有之义。那么,怎么才能让邻里更亲密、更友好呢?

  积极举办邻里活动和交流,让大家认识起来、熟悉起来。“一回生,两回熟”,好关系是处出来的。不少地方通过组织邻里文化活动,把平时没机会熟络的邻居们聚在一起。比如,始于2004年的山东青岛邻居节,就成了全市的节日,每年会举办上千场次的线上线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家谈谈心、聊聊天,关系自然而然就近了。

  熟悉之后呢?最好建个长效机制。一来让交流常态化,二来可以做好多公益活动。很多地方组建邻里互助会、志愿服务队,邻里有困难就热心帮忙,一旦有纠纷就耐心调解,矛盾早早消化,困难及时解决。还有很多地方,有积分激励机制,热心的邻居帮了人、做了好事,可以上光荣榜,有激励。这样,大家的劲头更足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

  邻里之间相扶相助是传统美德。当下,我们更应弘扬这种美德,从自身做起,让暖意在邻里间流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8日 13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28/c14739-32652512.html

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暖心

  上班族晚上到文化馆学习艺术;小朋友们在社区阅览室读书和参加科普活动;盲人在图书馆“看”电影……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通过深挖内部潜力、适当购买社会服务,不断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享受丰富多元的文化服务。

  晚上7点,南京市民郭静涛下班后照例来到栖霞区文化馆上街舞课。换上了宽松的舞蹈服,上一节大汗淋漓的舞蹈课,这让小郭觉得很放松。经过5次课程,他已经可以完整跳完一支舞蹈了。

  栖霞区打造的“艺栖夜课”品牌,课程设置聚焦精准化。栖霞区文化部门调研中青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开展“点单式”服务,开设了花艺、茶艺、钢琴、吉他及经典文学名著、电影作品赏析,以及书法、美术、摄影、养生等课程。截至目前,“艺栖夜课”开设的课程已超过20门。

  依托仙林大学城等文化资源,栖霞区文化部门动员高校教师、大学生文艺社团骨干、非遗传承人等加入“艺栖夜课”师资队伍,建立线上动态师资库,同时根据学员对教师的评价定期更新师资队伍。

  此外,栖霞区实行文化馆总分馆制“场地联用”机制,推动有条件的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小时开放,每个街道不少于2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课。

  栖霞区图书馆新少儿阅览室开放后,12岁的李梓悦立刻喜欢上了这里,还顺带认识了好朋友。2021年,栖霞区图书馆在一楼为7—14岁儿童新建了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可藏书1万册的少儿借阅室。除此之外,栖霞区还有9个街道分馆、97个社区(村)分馆,26个阅读新空间以及2个城市书房,开展公益展览、公益讲座、科普互动等各类活动。

  今年48岁的张晓林,一直受到严重视力障碍的困扰,已经十几年没能体验过一场电影。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栖霞区图书馆“特殊人群导读志愿者服务队”邀请他到馆体验为盲人讲电影活动,体会“看”电影的乐趣。为进一步做好对残障人士的文化服务,2016年以来,栖霞区图书馆打造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残障人士到馆率由30%逐年增长到46%。

  在文化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中,志愿者行动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栖霞区文化馆,志愿者服务按照技能特长和服务意向分配到各个岗位,其中包括场馆免费培训服务队、惠民演出表演队、基层街道服务队等。

  其中,栖霞区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是由全区阅读爱好者、学生群体自发组织参与的公益性团队。图书馆工作人员负责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志愿者在辖区内各个公共图书馆、书房为读者提供基础服务。居民刘小春从事外贸行业,时间相对自由。栖霞区首家城市书房启用后,他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城市书房志愿者。

  栖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吕俊介绍,栖霞区图书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与栖霞区作家协会、栖霞区朗诵协会等多个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同时,也吸引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学生社团加入,成为高校师生的优质实践平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8日 12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328/c14739-3265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