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工務局 採訪通知】愛麗絲的夢境 戀戀螢火蟲2023親子音樂會

螢火蟲有多美?唱給你聽!工務局再次與知名聲樂家簡文秀教授合作,4/29(六)下午4點將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愛麗絲的夢境」戀戀螢火蟲2023親子音樂會,邀請殷正洋、凃佩岑、孫維廷、辣椒罐、台北扶輪薩克斯風團、建國高級中學樂旗隊、蕉埔國小二十四節令鼓、龤之聲+北科紅樓合唱團等團體共同演出,為大家帶來一連串精彩絕倫的午後音樂饗宴。敬邀媒體朋友採訪!


時間:2023年4月29日(星期六)PM16:00~18:0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財團法人億光文化基金會
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    


音樂會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16:00~16:02


主持人開場 歡迎貴賓


16:02~16:12


暖場表演


16:12~16:15


貴賓致詞     


16:20~17:45


音樂會表演


  17:45~18:00

歡樂唱「螢火蟲之歌」「甜蜜蜜」
(全體貴賓+演出者)

**敬邀  貴單位文字暨攝影記者蒞臨採訪**
本局新聞聯絡人劉玉華0928-880-031
公園處聯絡窗口:王淑雅主任0922-948-074

 
 交通 

1.捷運
搭乘紅線至大安森林公園站下車,從2、3、4、5號出口上去,都可直接到達大安森林公園。
2.公車
多線公車可到達,搭乘公車0東、0南、3、15、18、20、22、38、72、74、204、211、226、235、237、254、278、280、290、311、505、642、662、663、295、672、675即可到達大安森林公園。

  • 活動場地位置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493AC0CCE707832

专家提醒:早期肺癌静悄悄 警惕这些“预警信号”

“早期肺癌不一定有症状,早期诊断主要靠体检,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够发现一些边界清晰的肺小结节,也会发现一些磨玻璃影的肺小结节,能将非常早期的肺癌患者筛查出来。”在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沈波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时,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出现哪些症状要当心、如何做好早筛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肺癌高危七类人群 重视早筛防疾病

沈波介绍,烟草与肺癌发病密切相关,但燃烧物品时的烟雾、装修时大理石里的氡气、大气污染、疾病感染、遗传等也是引起肺癌发生的原因之一,这些人群尤其要注意。

一是吸烟人群。

二是肺癌家族史人群。如三代以内的长辈、直系亲属有肺癌发病史,一定要重视肺癌筛查。

三是有慢性炎症患者。如慢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慢性感染。

四是临床上诊断为瘢痕癌、疤痕癌,结核以后形成结核球或者钙化病灶患者。

五是粉尘作业人员。如建筑行业中接触石棉物质,长期大量纤维状的丝网吸到肺里会引起肺癌发生。因为肺小结节遇到小颗粒、小纤维,沉积多年后会形成肺部结节,然后出现磨玻璃样变,从而引起肺癌。

六是有肿瘤家族病史人群。肿瘤的发生发展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因此应特别注意。

七是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以及饮食和水土不洁地方人群。

低剂量螺旋CT 发现早期肺癌“放大镜”

如何能够捕捉到早期肺癌的蛛丝马迹?沈波表示,可以通过三种检查手段来发现。

清晨第一口痰。可以通过化验痰液检查发现是否有肿瘤细胞,再做进一步的精准诊断。

抽血。发现肿瘤标致物。

X线检查。低剂量螺旋CT对肺部疾病,尤其是肺小结节诊断能更明确;1厘米以上肿块拍胸片也能够发现。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肺癌早发现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胸闷气喘、咳血 这些症状要当心肺癌发生

目前在临床上,将肿瘤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即常说的早、中期和中晚期,四期就是常说的晚期。

一期患者往往没有症状,绝大部分是通过体检或者偶然的检查发现,也会有患者因咳嗽、不舒服、胸闷不适去就诊,此时肿块一般在3至5厘米以下。低剂量螺旋CT能够较好地将早期患者筛出。

二期患者往往伴有淋巴结肿大或肿块增大,肿块超过5厘米,或者肿块侵犯到胸膜,引起胸闷、咳嗽,甚至伴有胸痛症状。

三期患者即中晚期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咳嗽、喀血、胸闷、胸痛等症状,但症状不太明显。

四期患者即晚期患者,症状明显,症状多。如果转移到脑部,患者首诊会因为头昏、头痛,甚至跌倒、昏迷等原因;如果转移到骨头,可能会因腰痛、肋骨痛、腿痛、四肢疼痛或者肱骨转移就诊;如果引起胸水,会因胸闷气喘就诊。

沈波表示,肺癌常见的是咳嗽,由于肿块大部分是中央型,长在气管旁边直接引起咳嗽、咳痰;肿块会压迫气管,气道通气量少,一活动就会胸闷气喘。因此,出现咳嗽、胸闷气喘、咳血,痰里带血,以及胸痛等症状时一定要重视。

勤运动、戒烟草 别给肿瘤可乘之机

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沈波提出了九点建议。

一是首先要戒烟。二手、三手烟伤家人,伤朋友,不管男女老少不要抽烟。

二是远离空气污染。如果空气不好,口罩是阻隔空气污染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是预防室内空气污染。新装修房间要让化学物质有效散发,使用环保材料。

四是减少厨房油烟。厨房做好排油烟装置,少油炸,油不烧过热。

五是做好职业防护。从事粉尘工作人员,包括油漆工,一定要戴好口罩。油漆中的化学物质,切割瓷砖时的粉尘都会引起肺癌的发生。

六是慢性感染要彻底治愈。比如慢性炎症、结核等,长期不愈增加患病机率。

七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适当锻炼。

八是合理运动有效防癌。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有适当有氧运动。每周四个半个小时以上有氧运动,能保持身体活力,调动身体免疫系统,防止肿瘤发生。

九是建立良好的健康理念。做好体检让肿瘤能够早发现。

最后,沈波认为,肺癌治疗可以搭配中医中药进行,如患者出现厌食、睡眠不好、多酣以及其他治疗反应时,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来调理,能减轻患者治疗副反应,改善患者治疗体验。他相信,未来在多学科诊疗过程中,中医一定会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427/c14739-32674737.html

青少年公民科學 透過行動裝置紀錄蜘蛛的曼妙生活

       青發家教中心的青少年公民科學特蒐團上週六(4月21日) 舉辦「蜘蛛1日工作坊」,邀請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羅英元老師帶領學員透過知識學習和實際調查來認識蜘蛛,讓參與學員對蜘蛛有深入認識。

       羅老師以「探索蜘事、知蛛常樂:臺灣的蜘蛛生態簡介及觀察」進行分享,從形態構造、行為生態和公民科學三個面向切入,談論蜘蛛各種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現象,例如螯肢在雄性成熟的蜘蛛是用來交配的構造,絲疣分泌出來的絲線經由第四對步足的抽拉、因改變蛋白質結構而產生不同性質的絲線等等,而絲線的功能不只是結網、對不結網的蜘蛛還有輔助運動、跳躍和保持平衡等功能;羅老師還帶來許多蜘蛛浸液標本,學員輪流觸摸比較巨型長尾蛛類身上毛的觸感,還實際操作解剖顯微鏡觀察蜘蛛樣本的眼睛、觸肢、螫肢、書肺等部位。經由講師活潑有趣的介紹,學員們增長了許多關於蜘蛛的知識。

       下午活動前往新店紅河谷步道進行蜘蛛生態觀察,李志誠、黃立靜 (臺灣蛛形學會)、 管珮均 (特生中心助理) 三位助教老師加入分組觀察,在老師們的引導下,學員看到常見的銀腹蛛及斜紋貓蛛、遊走的長尾蛛和它的巢穴、觀察吊鐘金蛛的巢並輕取一個小心打開觀察紀錄,學員還讓眼鏡黑條蠅虎在手上跳躍、仔細觀察它的行為,也看到古氏棘蛛的雌蛛和雄蛛、親眼見識到蜘蛛有極為巨大的雌與雄體型差異,在老師們的講說下沿途邊找邊拍照,天都快黑了才不捨地結束。

       你也對觀察記錄動植物生態有興趣嗎?歡迎你加入青發家教中心公民科學特蒐團的行列喔!不論是想要加入我們或是了解本中心其他活動,歡迎關注追蹤青發家教中心網站(https://ydfe.gov.taipei)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CYDFans) ,以及參考公民科學特蒐團活動專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teencitisci/)以獲得各項活動訊息。

  • 圖1-羅英元老師帶領學員輕觸長尾蛛的標本,感受蜘蛛體表的毛。
  • 圖2-羅英元老師指導學員使用顯微鏡觀察蜘蛛的單眼、書肺、毒牙和觸肢等構造。
  • 圖3-學員們用行動裝置和相機隨手紀錄蜘蛛、為公民科學調查累積資料。
  • 圖4-學員們圍著蜘蛛浸液標本和扭蛋玩具,不停地對老師提出問題。
  • 圖5-學員為了方便拍攝出品質良好的公民科學紀錄照片,在手機上加裝了隨身微距鏡頭,並且用頭燈協助打光和輔助尋找蜘蛛。
  • 圖6-參與蜘蛛一日工作坊的學員們與老師團隊在紅河谷合影。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42433D75522EE0C6

富贵包仅是体态问题?可牵连全身引发疾病

日常生活中,很多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会感到颈肩部僵硬、疼痛,严重时甚至做到挺胸抬头都很费劲。有人认为是颈椎出了问题,其实真正疼痛、僵硬的是人体颈肩部一块重要的大型肌肉——斜方肌。当斜方肌过厚或斜度过大时,不仅会导致富贵包、圆肩、驼背等不良体态,还可能牵连全身,引发疾病。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医师鲍哲恒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斜方肌是覆盖人体颈肩部及背部的主要表层肌肉群,从颈根部一直向下延伸至双侧肩胛骨中间的背部区域,结构上可分为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斜方肌群的主要功能是稳定和移动肩胛骨,帮助我们完成头部、颈部、肩部、上肢和躯干的姿势保持和运动,稳定脊柱。”

“不正确的姿势、不良的生活习惯会造成斜方肌变形。”鲍哲恒表示,如久坐不动对着电脑、低头玩手机以及枕高枕等不良姿势,都会导致以上斜方肌为主的肌肉持续负荷工作,出现肌肉僵硬、紧张,继而变得肥厚粗大,而斜方肌中部和下部肌束则相对松弛无力,直观上表现为富贵包、圆肩、驼背等不良体态。另外,精神心理因素以及某些疾病也会影响斜方肌形态。

“斜方肌变形不仅会导致不良体态,还可能会逐渐出现脊柱和肩关节等部位骨关节结构的失代偿,导致脊柱退变、失稳,椎间盘变形、突出,椎管狭窄,脊柱侧弯以及肩周问题等。同时,由于颈肩部不良姿态和活动受限,还可能出现头晕、手麻、胸闷、心慌等功能性障碍的症状。”鲍哲恒提示。

如何改善斜方肌变形?鲍哲恒为大家带来了一组训练动作,可以加强肌肉力量,拉伸紧张的部位,有助改善斜方肌变形。

动作一:绕肩

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双手掌心向下,放于肩部,双肩下沉。双肩向上、向后,上下绕环,反复练习15次。双肩向后和向下时,肩胛部用力下拉,沉肩,动作放缓,放松颈肩部肌肉。

动作二:体态综合调整

保持坐位,双肘屈曲90度,上举朝前与肩平行,双侧肩部外展打开,吸气,同时脊柱由下至上拱起,颈部轻度后仰,保持5秒,重复10次。

动作三:坐姿翻书

保持坐姿,目视前方,一手放置于同侧膝关节处,固定身体,另一手放置于颈后,吸气并同时向同侧侧后方转动上身,保持3至5秒后还原,每侧重复10次。

动作四:斜方肌自我按摩

将一侧手臂自然折叠至另一侧颈肩部,用手指施加适当压力并对肌肉进行按压,沿着肌肉走形,直到肩膀末端,每个点按摩30秒。感觉酸胀或者紧张的区域,可以适当延长按摩时间。

动作五:颈部拉伸

将右手放在头部另一侧,左手固定身体,向下和向右牵拉,使下巴贴近右肩,拉伸左侧的斜方肌上肌束,每侧保持15秒。

(视频制作:实习生朱鑫媛)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426/c14739-32673965.html

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拆除暨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公告招標中,歡迎廠商踴躍投標

發稿單位:新工處

發稿日期:112年4月27日

聯絡人:顏俊明

聯絡電話:0963-608-532

新聞聯絡人:陳大分

聯絡電話:0963-562-778


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拆除暨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公告招標中,歡迎廠商踴躍投標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之「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拆除工程及重建工程」委託工務局新建工程處代辦,其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招標案已於112年4月18日刊登政府採購網公告招標,歡迎廠商踴躍參與投標。如有瞭解本案有關資訊之需求,請查詢政府電子採購網(https://web.pcc.gov.tw/tps/QueryTender/query/searchTenderDetail?pkPmsMain=NzAyNzI4Mjc )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轉7992洽詢新工處建築工程設計科。


新工處建築工程設計科科長顏俊明表示,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位於本市士林區莊頂路2號,坐落於陽明山山腰,提供身心障礙者教養、醫療保健及技能養成訓練等全日住宿式照顧服務。永福之家自民國71年啟用,經建築物耐震能力詳細評估結果耐震能力不足,且有氯離子含量過高致鋼筋鏽蝕、牆面裂縫及混凝土剝落等情形,另原建物通風及採光不佳、收納儲藏空間不足、隔音差及回音過大,使教養、保健、教育等人員及服務對象受到影響,爰計畫辦理拆除及重建工程。


顏俊明說明,「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拆除工程及重建工程」規劃需求為地上7層、地下2層建築物,主要為服務對象之生活起居空間、照護及活動空間,以及行政辦公空間等附屬空間,並採用共同空間為原則,以落實社區化、小型機構方向發展,未來設計需重新檢討規劃整體空間利用,並考量永福之家獨特之地理位置,融合其周遭自然條件與環境,以永續智慧綠建築為目標。本案在設計上除需滿足採光、通風、隱私、無障礙空間及動線等基礎需求外,需有前瞻性規劃以面對教養機構現今面臨之老化問題,減輕人力負擔同時使服務對象有「家」的歸屬感。本工程預計於112年辦理規劃設計作業,並於113年進行既有建物拆除作業,竣工後可提供服務對象更優質環境及照顧性服務,更期能成為教養機構建築之楷模,歡迎廠商踴躍投標,共襄盛舉。


  • 圖1 永福之家位置圖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0A8FB006DD4C898

112年度中正區成年禮、基層藝文活動、人口政策-培「育」青年力活動於5月27日登場囉

    由臺北市中正區公所主辦、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協辦的中正區培「育」青年力活動於5月27日(六)上午9時30分至12時30分於中正紀念堂登場!   

    中正區係以「中正紀念堂」為名,中正區的區徽,也是來自堂體屋頂意象,112年度中正區成年禮將在中正紀念堂內舉辦,別具意義。活動以古禮為主軸,採「行加冠禮」、「宣示成年誓詞」、「飲成年禮酒」等儀式進行,由禮生向長輩行感恩禮後,父母再將寓有薪火相傳的禮物交予禮生,揭示責任傳承的同時,也期勉禮生未來以智慧為前導勇於前行。

   活動在長輩及貴賓的見證及祝福下,讓禮生體認生命價值中之「承擔責任」、「感恩回饋」與「心智成長」,同時宣導內政部人口政策中有關家庭價值之維護、提倡不同性別性向相互尊重之性別平等之觀念,希冀禮生在未來人生道路上,除不忘本感恩家庭養育之恩、重視家庭價值外,亦能落實性別平權之理念。

    此外,舉辦成年禮的意涵不僅為祝福青年學子長大成人,更是要培養成年所需的的能力,活動安排團隊分組解謎,以中正紀念堂的建築特色和歷史文化為謎題線索,培育禮生責任感、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青年力,參加活動即贈送知名運動品牌後背包,象徵任重而道遠,讓禮生自信勇敢地邁向成年的里程碑!

    一系列精采生動的活動絕對讓您不虛此行,兼具美感、感性與知性的活動,不容錯過,另亦特別保留5名名額予本區新移民二代,竭誠歡迎您全家一同前來參與!活動詳情請上中正區公所網站http://zzdo.gov.taipei/ 或洽23416721轉316、317、318。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549DAB2A78BC1B18

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5月1日勞動節本市交通管制措施比照上班日運作

  5月1日(星期一)為勞動節,考量民眾及學生於5月1日仍有需通勤、上課等需求,當日本市交通號誌、調撥車道等交通管制措施,比照上班(學)日運作。

  臺北市尖峰車流量大,為提升尖峰時間車流疏解效率,於上班(學)日即實施多項管制措施,如民權東路、中山北路、基隆路等主要道路實施調撥車道管制、部分路段或路口實施時段禁止停車管制或三色號誌運作等措施;另於學校周邊及道路亦設置家長接送區或行人專用時相,以保護學童上、下學安全與行車秩序。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以下簡稱交工處)基於民眾及學生於5月1日仍有通勤、上課等需求,當日本市交通號誌、調撥車道管制、上放學行人專用時相、時段性三色、停車管制與家長接送區路段等交通措施均比照上班(學)日運作,以符合實際交通需求。

—以下空白—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1E47BD505B46E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