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中国科大发现一种抗疲劳新策略

  中新网合肥6月23日电 (记者 吴兰)即使经过150万次循环打开和关闭运动,自然界中河蚌“铰链”依然能稳定发挥作用并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劳行为。受此灵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联合吴恒安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抗疲劳新策略。

  该研究成果于6月23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你是否使用过折叠手机?是否想尝试折叠屏却又担心折痕?别担心,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将会解决这个问题。江河湖泊中随处可见的河蚌,一生需要进行数十万次重复的开合运动,却能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不发生形变,其双壳连接背脊处发挥关键作用的“铰链”——贝脊给了科学家灵感。

  为什么要研究普普通通的河蚌呢?“我们要向自然学习”,俞书宏院士说,“通过解析自然材料,特别是生物材料靠生命体所创造的微观结构,包括它的组成跟功能之间的关联,可以指导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俞书宏院士及其团队早在2016年就参照软体动物合成天然珍珠母的砌墙式策略,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矿化合成了人工珍珠母。

  俞书宏院士表示,通过对生物矿物微观结构的观察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多级有序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提升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材料难在制备,自然材料难在解析。”文章通讯作者茅瓅波说,“从自然界获得的天然生物材料,它们不仅组成未知,而且其结构设计是从宏观尺度直达分子尺度。想要把如此复杂的材料结构以及性能之间的联系说清楚,十分具有挑战性。”

  研究中,科研团队揭示了河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化组织的耐疲劳机制,发现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抗疲劳新策略。

  研究人员探明了河蚌“铰链”中折扇形组织的设计原理,发现这种生物组织可以在河蚌双壳重复打开和关闭运动期间,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同时可以长期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即使经过150万次循环,这种生物组织仍能稳定发挥作用并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劳行为。

  为研究这种生物材料的组成、结构以及这二者与材料最终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河蚌“铰链”在变形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模拟,并揭示了这一矿物中的从宏观到微纳米尺度的多级结构设计,这种设计原则赋予了该组织高变形性、高耐疲劳性。

  随着近年来小型智能化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发展,产品柔性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可折叠”“柔性化”性能是未来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存在诸如折叠式手机显示屏折痕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寻找具有新型抗疲劳性的柔性材料需求日益凸显。

  据介绍,该项研究就为人工脆性材料组装设计拓展了一种新型仿生模型,对未来柔性耐疲劳材料设计制备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俞书宏院士表示,仿生材料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能设计出具有更优越性能的高强材料,在飞机制造等高科技领域发挥出更多应用价值,这也是团队未来坚持要做的一个方向。(完)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624/c14739-40019980.html

这份心理调适指南送给高考后的你们

   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放松,高考生的心理状态会与考前产生很大变化。在不少人眼中,高考结束意味着“解放”,可对于还要经历查分、报志愿、等录取的考生们而言,“后高考时光”要面对的心理考验并不亚于考前。

   近期,各地高考分数将陆续公布,在希望和失望的落差间,考生容易出现焦虑、迷茫、烦躁等心理状态,多重应激条件下,若调适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和情绪变化等“适应性障碍”。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调整?专家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们要学会从紧张忙碌的高考中解脱出来,不要陷入由考前紧张到担忧考试成绩的另一种焦虑状态。考生和家长要客观对待高考结果,调节好考后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有人欢喜有人忧,情绪内耗不可取

   2023年全国高考考生报名人数达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难免会有发挥失常的学生。一位网友留言道:“好几道简单的问题做错了,所在的地区面临着高考改革,复读又缺少竞争力,完全丧失信心,最近一直很难受。”

   另一种较为隐匿的表现是,部分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没有出现典型的悲伤、焦虑,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无感、麻木。“这本质上是一种不敢面对真实情绪的逃避行为,应激事件后的麻木是一个危险现象,可能会预示着之后的一些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关爱去关注他们的情绪体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韩卓说。

   不论表现如何,面对考试失利,反映的本质状态却是类似的:努力颇久的事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仿佛整个人生都变灰暗了。在韩卓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考生容易陷入一种错误的认知三角模型——通过高考这一个事件,觉得自己是差劲的,要面对的世界也越来越糟糕了,自己未来肯定也是毫无希望的人。“但冷静下来想真的是这样吗?这种想法很显然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也有考生的成绩超出预期,但喜悦的背后同样会面临一些问题,有同学倾向于过度放纵自我,每天忙于聚餐、通宵上网、打游戏等,出现作息紊乱、精神亢奋激动、失眠等现象,更有考生会因此产生自满、骄傲放纵等不良心理状态。还有一些同学因为高考结束失去目标而不知所措,从而感觉做什么都“无聊”“没劲”,陷入单纯的空虚、迷茫之中。

  成绩波动很正常,要有勇气“不回避”

   “出分之后,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发挥得完美。”刘老师是北京某高中的一名班主任,她认为“高考分数可能比你更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扎实与否在高考考场上可能显示出差异。面对越来越灵活的命题趋势和知识核心变化多端的“外壳”,知识点不扎实,考场上就容易“乱了阵法”。“比如遇上题型变化,即使是上一次做对了,这一次仍有可能出现错误。往深层去看,这其实很难算得上一种‘失误’。”

   高考分数最终是多种因素叠加的显现,但很多考生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从而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我们应当知道,所有的因素都是高考检验的一分子,成绩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是正常现象。意识到这一点,有助于远离沉溺焦虑和过度遗憾。”刘老师说。

   对于考试成绩不那么理想的考生而言,很多简单具体的做法可以帮助考生自行缓解情绪。如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就建议,在阳光下进行运动,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改善情绪。另外,一些团队运动能增加人际互动,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思维反刍或者焦虑强迫的观念。

   “沉浸在自然环境中也可以改善情绪,建议考生尝试改变周围环境,去公园、花园、森林等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惬意。同时可采用深呼吸、肌肉放松、冥想和瑜伽等技巧帮助减轻压力和焦虑。”针对上述问题,某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老师闫晓华(化名)建议道。

   成绩较为理想的考生,在经历了短期的兴奋后大多都可以自行平复,但专家同时提醒个别考生应注意避免陷入长期的精神亢奋与激动,喜悦过后应冷静下来专注于现实中的具体事项,及时调整至正常生活轨道,还可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一些规划和准备。

   针对一些考生空虚、无聊的心理状态,闫晓华认为,此时最应该做的是树立一个新目标转移注意力,主动学习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新技能,多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感。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家人,家长在这个期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韩卓提醒,由于情绪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自身情绪稳定。“由于担心孩子情绪上的异样而过分敏感去探索孩子的每一个情绪、行为线索,不停追问、分析,都会对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要避免把情感沟通变成逼问或者情绪暴力。”

   此外,家长和考生也要共同做好心理兜底。对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认为,“抱有积极的心态是正常的,但家长仍要帮考生建立‘上、中、下’三策的心理保障。考得特别好,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和道路;如果考得中等,应该怎样;如果考得很差又该怎样。多重的应对方案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减少心理压力,对于稳定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要养成不回避的态度和勇气,这种勇气的来源是,即便没有取得特别好的成绩,老师和家长也并不会因此而嫌弃我或者不喜欢我。”申晨煜建议,“这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照。”

  压力太大?不妨尝试“健心教练”

   “欣喜也好、悲伤也好、迷茫也好,都是正常现象,当发现通过自我调节无法回归平稳状态时,则可借外界努力来调整,而不是压抑、制止自己的情绪。”韩卓说。

   就高考考生而言,如考后出现情绪低落、不愿交流、无缘无故的表情恐惧、身体发抖,又或者易怒、食欲不振、突然暴饮暴食、睡眠障碍,甚至是情感麻木、兴趣丧失等状态,并且持续一定时长,就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了。

   从申晨煜的工作经验来看,真正的就诊高峰还是在考前。“很多考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因为考后的刺激突然出现的,而是在上学期间就开始积累了。如果日常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征兆,可以先找心理医生做诊断以评估风险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服药,是否需要临床治疗等,若是尚未达到临床水平的非病理性心理障碍,也可以寻求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

   不可否认,一些考生会在潜意识中忽略或抗拒心理咨询。“是不是我有问题?是不是我不够好?是不是我太脆弱了我才需要别人额外的帮助?”不少类似的问题在他们心中萦绕。同时,不少家长的不理解,也加剧了这种行为的发生。

   而心理咨询,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这种羞耻感。韩卓形象地将心理咨询比作一个“心理健身房”。“我们平时会通过健身来强健体魄,心理也需要锻炼,必要时还可以找专业人士‘带带’你,心理咨询师或医生,都可以成为你的‘健心教练’。”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未来更加积极、顺利、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早期有效干预的重要意义是,避免影响后期很多社会功能,包括未来面临更复杂的工作、交友等事件时不那么吃力。”申晨煜说。

  穿上心理“铠甲”,在实践中增强抗挫能力

   中科院心理所《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高中阶段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但三个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压力事件会放大罹患心理问题的风险,当青春期撞上人生大考,两者碰撞出的敏感火花,对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发现有些客观条件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善时,应尽可能为自己打造一副足够坚固的心理“铠甲”。

   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技能,包括情绪调控的技能、应对压力的技能、人际交往的技能,并能将其适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遇到失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如何找朋友倾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练习的。”陈祉妍说,“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抗挫折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热衷于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对此,我们鼓励准大学生在考后和大学期间尝试了解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多多体验外面的世界,在不同的经验中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不论是面对具体的挫折还是与空虚对抗,这份特别的人生经历都将在磨砺后成为你日后强大的精神力量。”韩卓说。

   高考很重要,但往后的人生更重要。“当时的我并不想承认自己的真实水平,于是总用发挥失常来逃避问题。”新入职不久的小王是10年前的高考生,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高考后我的人生发生了很多事,勇敢选择了不被看好但自己热爱的专业,后来经历了考研、留学等等,一步步走向更好的未来。进入职场会发现和校园生活大不一样,又是一片新天地在前方等待着我。”

   的确,高考只是通向未来的第一站。风景一直在路上,来吧,带着一颗勇敢、乐观的心,向未来,再出发!

   (本报记者 岳佳仪)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624/c14739-40019930.html

端午連假避暑提案訪台北探索館台北波麗士特展共享親子時光

位於臺北市政府內的「台北探索館」為一座現代小型博物館,不僅展示臺北城市記憶,也呈現北市自然生態與文化風情,是親子端午連假探索臺北的最佳窗口!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介紹,「台北探索館」現正展出「台北波麗士特展」,內容包含台北探索館1樓與2樓空間,除了多種互動裝置,還特別展出採證工具,讓親子一同了解警察任務及設備。

 

觀傳局表示,「台北波麗士特展」於探索館一樓大螢幕規劃有趣的多媒體互動遊戲,遊客可透過遊戲化身警察角色,協助民眾解決任務,藉此認識警察工作;另外,在市政大樓西大門入口處,還特別營造帥氣重機、警車情境,怎麼拍都好看。

 

觀傳局也說,沿著「刑案現場封鎖帶」的意象指標前往2樓,特展廳以美式英雄漫畫風格呈現不同的台北警察任務,並展出「婦幼警察隊」與「少年警察隊」,以及各項台北警察的創新作為,如2023年甫成立的「數位科技戰情中心」,以及只能在犯罪影集中看到的現場採證工具,如「生物跡證箱」、「指紋採集箱」、「毒品藥物初篩檢測試劑」和「警用無人機」等,與全台首創的警車配備之一「安撫熊」布偶,都值得一探究竟。

 

觀傳局補充,台北探索館共有4層樓,一樓到三樓分別為「台北印象廳」、「特展廳」及「城市探索廳」,四樓則設有「時空對話廳」與「發現劇場」,可從全台唯一360度環形銀幕觀影,適合各年齡層族群前來一探臺北的人文風貌,且全館免費參觀,並開放團體預約,詳請上官網查詢及預約連結

 

【台北探索館】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週四至週二09:00~17:00(週三及國定假日休館)

門票資訊:全館免費


與小朋友最相關的「台北波麗士特展」婦幼警察隊展區與小朋友最相關的「台北波麗士特展」婦幼警察隊展區

「台北波麗士特展」全新展出無人機隊的科技偵查工具「警用無人機」「台北波麗士特展」全新展出無人機隊的科技偵查工具「警用無人機」

  • 與小朋友最相關的「台北波麗士特展」婦幼警察隊展區
  • 「台北波麗士特展」全新展出無人機隊的科技偵查工具「警用無人機」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A83BF9B3655ABBB

6月27日新北投支線軌道鋼軌研磨作業 列車調整停靠月臺

臺北捷運新北投支線訂於112年6月27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進行例行鋼軌研磨及維護工程,期間將調整列車停靠月臺,北投站及新北投站張貼告示加強宣導,亦加強人員引導服務,屆時請旅客多加留意及配合。


淡水信義線列車於當天作業期間營運模式如下:

◎淡水-信義列車:維持原營運模式不變。

◎北投-大安(區間車)列車:

北投站下車的旅客:改由第1月臺下車。

北投站(往大安站)的旅客:改由第2月臺上車。

◎北投-新北投列車:

北投站(往新北投站)的旅客:改由第3月臺上下車。

新北投站(往北投站)的旅客:改由第2月臺上下車。


捷運高運量系統軌道研磨作業,均在捷運營運結束後於夜間施工,為了維護居民的安寧及維持捷運服務品質,新北投支線是唯一且定期在白天進行鋼軌研磨的區段。


由於鋼軌使用一段期間,會產生「波狀磨耗」,軌道表面會因金屬疲勞產生硬化層,造成些微不平整,必須經由適當工法研磨,不但可以保護鋼軌,亦可以延長鋼軌使用年限,降低列車行經造成的噪音。


研磨作業現場,由維修人員熟練操作重達72噸的鋼軌研磨車,透過電腦準確控制磨石角度,鋼軌平順無稜角,讓列車行駛平穩,旅客得以有舒適的搭乘環境。


在進行鋼軌研磨作業時,鋼軌研磨車必須在軌道上來回研磨,伴隨較大聲響及粉塵,同時還需要隨時進入軌道查看研磨情形,因此維修人員均需全程戴耳罩、防塵口罩,安全帽、反光背心及安全鞋,更是維護安全不可或缺的標準配備。


相關資訊可洽詢本公司24小時客服專線:(02)218-12345,或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或瀏覽本公司網站(https://www.metro.taipei/)。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7B40A4B3B255D8C1

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端午假期出游 小心蜱虫叮咬

夏季是各类蚊虫的活跃期。蜱虫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常出现在草林茂盛的地方,悄无声息地钻到人体内吸血,严重时可致命。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曾三武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提示,端午假期郊外游玩,小心蜱虫叮咬。

问:什么是蜱虫?

曾三武:蜱虫,俗称狗鳖、牛虱、草爬子,常常隐藏在浅山丘陵的森林、草丛、牛羊皮毛间。它生长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以吸血为生。没吸血时,其腹背是扁平的,仅有芝麻粒般大小,吸血后变得如黄豆大小,大的甚至可达指甲盖大。

问:被蜱虫咬后危害有多大?

曾三武:常见的危害是诱发过敏反应,出现蜱虫叮咬相关皮肤病,比如发热、过敏性皮炎及皮疹。

蜱虫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比如: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莱姆病、蜱传斑点伤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问:蜱虫喜欢叮咬哪些部位?

曾三武:蜱虫喜欢找人或动物的隐蔽部位,主要是在皮肤较薄、不太容易被骚动的部位。比如,人的颈部、耳后、肚脐、脚趾缝、腿部等,都容易被蜱虫叮咬。

问:被蜱虫叮咬后会有哪些症状?

曾三武:在被蜱虫叮咬后,皮肤局部会出现水肿性丘疹、淤点、淤斑,或质地较硬的结节性损害,自觉瘙痒或者疼痛,严重时会发热,甚至周身泛发皮疹。除损伤皮肤外,蜱叮咬皮肤时将唾液中的毒素注入人体,容易引起“蜱瘫痪症”,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严重的患者可能因呼吸中枢受累而死亡。另外,还可出现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蜱咬热”症状,及血小板减少、肝酶异常、心肌酶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症状,危及生命。

问:被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曾三武:首先要仔细检查有无虫体附着皮肤上,如无虫体,只是轻度皮肤红肿、瘙痒,可以外涂止痒消炎药膏即可;如有虫体,一定不要拍打,拍打可能会造成蜱虫喙器折断,引起感染,可以用凡士林、石蜡油等,涂抹蜱虫头部,隔绝蜱虫周围空气,然后用镊子轻轻将其拔出。如无法自行处理,请立即前往医院。

问:如何防止蜱虫叮咬?

曾三武:外出时尽量避免到植被多、草丛和树木茂盛的地方,或尽量减少驻留时间。注意穿长衣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腿处和腰部,不要穿凉鞋。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澡,并认真检查身体或衣服上是否有不正常的“黑点”。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623/c14739-40019538.html

粽葉飄香慶端午 急救技能最粽要

五月五日慶端午,端午節期間闔家團聚不外乎會享用美味的粽子,但糯米較黏,時常會導致年長者或小朋友噎到,此時患者可能會用手握住喉嚨,說不出話,嚴重可能呼吸困難甚至死亡,身邊的家人若能即時急救,將能挽救寶貴生命,避免悲劇發生。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呼籲,當患者意識清醒、輕度哽塞時,鼓勵他咳嗽和用力呼吸,若異物仍無法取出,採取「哈姆立克急救法」,嘗試環抱戳腹排除,至患者身後使雙腳成弓箭步,一手握拳(大拇指與食指形成拳眼,面向患者腹部)放於患者上腹部正中線,位置稍高於肚臍,另一手抱住就位之拳頭,雙手用力向患者的後上方快速重複推擠。若異物無法排除且患者意識喪失而癱在施救者身上時,弓箭步之後腳應往後退,小心迅速將患者仰躺於地上,查看口腔有無可掏出之異物,測量是否有心跳、呼吸;若無呼吸、心跳,就要趕快進行CPR並打119求救。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持續推廣民眾學習CPR與AED急救技能,為讓教學深入社區,臺北市12個行政區同步開辦急救教學,報名人數達1人就開班教學,另針對20人以上的機關、公司、社區或學校,規劃CPR+AED到府服務宣導,全程免費且完成訓練的民眾即可取得學習證明,歡迎大家一起加入救人的行列。


打造安全家園是我們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學習 CPR守護家人,救人非難事,您也能做到!相關訊息請至消防局官網瀏覽,報名網址為https://cpr.tfd.gov.tw/,歡迎加入救人的行列。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D79F5B2424604692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着力抓好三夏生产和医保改革 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

  新华社太原6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19日至21日到河北、山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医保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政策措施落实,不误农时抓好“三夏”生产,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刘国中走进田间地头察看麦收和大豆玉米播种情况,与农民和农机手算收入账,深入合作社和粮库了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夏粮收购进展,并来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调研育种及在田农作物长势情况。他强调,抓好“三夏”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要做好小麦收获,加强农机组织调度,强化烘干晾晒服务保障,全力以赴促进夏粮丰收。要压茬推进夏播,加强农资供应保障,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要立足防灾减灾全面加强夏季田间管理,落实各项提高单产技术措施,未雨绸缪做好旱涝、病虫害等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要精心组织好夏季粮油收购,特别是加强受灾地区小麦收储促销,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

  刘国中实地考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点零售药店、医保管理部门及其经办机构,仔细询问药品耗材集采、医保基金管理、医疗机构运行等情况。他强调,要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要继续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加强质量监管,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要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经办服务,方便群众报销和到基层就医。要进一步理顺药品耗材及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创新监管方式,开展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全过程加强事前预警和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规范医保基金使用,切实维护好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间,刘国中还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层层压实责任,力度不减、劲头不松,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2日 04 版)



source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622/c14739-4001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