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https://ofa588.com/https://www.ofa86.com/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臺北市入選「彭博慈善基金會 2025 市長挑戰賽」決賽! 創新發想市政服務方案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6/28)日宣布,臺北市入選彭博慈善基金會(Bloomberg Philanthropies)第六屆「市長挑戰賽」(Mayors Challenge)全球決賽,從630個城市提案中,進入決賽的城市之一。本屆挑戰賽旨在鼓勵各城市提出市政創新解決方案,以強化市政服務。透過本次競賽,臺北市將與彭博慈善基金會團隊攜手合作,共同針對臺北市提案「如何導入智慧化系統以改善公車駕駛缺員衍生的問題及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透過全球專家與各城市團隊的共同腦力激盪以創新提案構想。

臺北市公車服務涵蓋雙北地區約 650 萬人口,每日載運超過 100 萬名乘客。自 2020 年起,受到 COVID-19 疫情、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以及工作環境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駕駛長人力自2019年4,564人,2024年為3,652人,大幅減少912人。面對公共運輸需求,駕駛長缺員問題已成為當前需積極面對的課題,因此,臺北市於本次挑戰賽提案「如何導入智慧化系統以改善公車駕駛缺員衍生的問題及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提出了應用大數據以優化路線與班次、提供乘客擁擠度資訊及成立公車學院加強教育訓練等方案,獲得評審認可,認為具解決城市共同問題的潛力。接下來彭博基金會將於競賽期間,透過專家與各城市團隊的共同腦力激盪,提出完整的改善方案。

彭博慈善基金會表示,本屆競賽共有630個城市提案,全面反映當今城市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例如北美與加拿大三分之一的提案聚焦住房與庇護議題,近半數非洲提案致力於升級廢棄物管理,亞太地區每五件申請中就有一件與潔淨空氣、水資源與基礎建設有關,歐洲申請城市則多關注社會包容與減貧方案。另外,入圍城市所提出之構想是根據其創新性、影響潛力與可執行性評選而出。臺北市的提案以技術創新結合制度改革,重新想像城市如何提供安全、可靠且永續的公共交通服務,強化整體城市韌性。

蔣萬安市長表示,自從上任第一天起,與市府團隊持續迎接挑戰,也積極推動智慧交通系統,受到COVID-19 疫情、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以及工作環境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公車駕駛長缺員問題是我們需要積極面對的課題。透過這次的競賽,臺北市政府團隊以更具創意、敢於突破的提案構想來尋找解方,不只解決臺北的課題,也與各國城市交流共同面對難題,打造更加穩定、高品質的交通服務。

-以下空白-

 

  • Mayors-Challenge_Taipei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23AC438912B01A57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114 年度「台北造起來」美食再造入選店家變更公告

114 年度「台北造起來」美食再造入選店家法租界,因故由備取店家鵝肉世家遞補。


新聞聯絡人:

臺北市商業處        科長     蔡惠真 02 27208889/1999 轉 6503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      葉和霖 02 27060128 轉 225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6E86BF8D9EA0A5A9

榮耀三十 傳承與創新  智慧AI導入派遣作業  攜手退休英雄見證新時代

119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是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的「大腦中樞」,肩負著第一線受理報案、派遣救災救護人車、管制通報聯繫等核心任務,是整個災害應變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今年119特別舉辦30週年局慶系列活動—「有聲有情30年 AI領航119」交流會,回顧近三十年來派遣系統及無線電通訊等設備演進,以及未來消防科技的創新與展望。

 

本次活動特別以「傳承與創新」為主軸,邀請退休119幹部及執勤員回娘家,見證30年來119在救災科技持續創新進步的歷程,也親眼見證AI智慧數位科技帶來的創新浪潮,以及消防局如何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在於「119高效能勤務派遣系統-AI語音輔助平臺」雛型發表與展示,導入AI語音辨識系統分析報案電話及救災無線電通話內容,透過AI自動擷取關鍵詞(如:「黑煙」、「受困」、「無呼吸」等),輔助判斷案件性質與嚴重程度,並在面對重大災害、大量話務湧入時,自動排序案件優先處理順序。同時也現場展示「消防智慧車隊」等創新功能,透過物聯網技術,將車體鏡頭與感測設備串聯,並將災害現場影像、車輛位置、車體資訊等即時數據回傳至後端平臺,供執勤人員隨時掌握災害現場情況,實現更加精準與高效的資源調度。

 

消防局指出,自119報案專線設立以來,從最初以人工聽寫報案、手動調度派遣,到今日導入AI語音輔助平臺提升派遣效率,是一條由「人工作業」邁向「AI智慧」的進化之路。活動現場亦規劃119派遣系統時光隧道展區,藉由老照片呈現過往各代派遣系統及作業模式,回首過去並展望未來,期許119救指中心能再創新猷引領消防科技創新,大步邁向下一個30年。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F24B3CF45A40CB07

防災教育向下扎根 學童化身守護家園小尖兵

  根據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114年公告,臺北市境內共列管50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其中有10條位於民眾居住區域內。為防範颱風與豪雨可能引發的土石流災害,臺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每年於汛期前即提前部署防災整備工作,包括相關防護工程檢查、應變演練及避難準備等。


  除硬體設施與應變措施外,大地工程處亦長期推動防災教育向下扎根,自103年起,每年選定土石流潛勢溪流所在行政區的國小辦理「土石流校園防災研習營」,希望讓國小學童從小建立防災意識,成為守護家園的防災小尖兵。


  今年度研習營分別於114年5月22日及5月26日,在北投區湖田國小及信義區福德國小舉行,共辦理兩場,約有50名師生參與。課程由逢甲大學防災教育宣導團隊設計,內容融入影片欣賞與多元互動遊戲,讓孩子們在趣味中學習防災與水土保持的知識。


  課程首先播放防災短片《土石流來,不來?》,幫助學生理解土石流的成因與風險。接著透過「水保投手九宮格」活動,以趣味問答與投擲賓果形式進行知識搶答,內容涵蓋水土保持、食農教育與低碳生活等主題。最後進行「防災背包小釣手」遊戲,教導學童準備防災背包的實用要點,強化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透過生動有趣的課程設計,有效激發學童的學習熱情,讓防災知識深入人心,不僅提升了學生對土石流的警覺與應對能力,也受到參與師生的熱烈迴響。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參考下載。

 

  • 湖田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土石流防災宣導短片
  • 湖田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大合照
  • 湖田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水保投手九宮格
  • 湖田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防災背包小釣手
  • 福德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土石流防災宣導短片
  • 福德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大合照
  • 福德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水保投手九宮格
  • 福德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防災背包小釣手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C5849BC10ABBD218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強化民力應變 勇源基金會第三度捐止血帶展熱血

  內湖分局於114年6月底起辦理為期三天之「114年度替代役備役役男治安維護組召集訓練」,共計101位備役役男參訓。為提升第一線民力面對突發事件時之緊急救護能力,期間由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由董事林安宙代表出席訓練,於儀程中特捐贈CAT GEN-7戰術止血帶、出血控制手臂及止血訓練系統予分局,作為民力訓練課程之核心教材。


   勇源基金會於去(113)年10月23日即捐贈280條戰術止血帶予內湖分局,用以強化同仁執勤時之緊急應變能力,捐助6天後港墘派出所同仁即於執勤時,妥善運用止血帶緊急救護民眾遭砍傷案,展現裝備即戰力。有鑑於此,基金會再度發揮大愛,於今(114)年1月9日捐贈5,000條戰術止血帶予警政署,總價值近600萬元,實質挹注員警面對突發狀況時之自救與救人能力。


   本次召訓課程中,分局特別邀請三軍總醫院急診部白豐誠醫師帶領專業團隊指導,白醫師在本次召訓前即協助分局完成「員警止血教官訓練」,為種子教官奠定紮實基礎,此次更親自授課,與醫師團隊逐一指導備役役男止血帶正確使用技巧。透過模擬傷口包紮與實際演練,強化學員面對突發災害時之應變與救護能力,提升實戰經驗與操作信心。


   參訓役男反應熱烈,一致肯定課程內容實用、教學專業,紛紛表示深感受益良多。訓練過程除培養役男基礎急救技能外,更具體強化民力面對突發事件之即時應變能力,為社會防護體系注入更多韌性。


    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林安宙於捐贈儀式中表示,基金會長期秉持回饋社會、守護安全之初衷,期望透過資源挹注,協助警民於平時訓練中培養應變能力,在危害來臨時發揮最大效益,降低人員傷亡風險。


    此次捐贈活動,象徵勇源基金會對公共安全的持續關懷與深度參與,更體現企業、醫療與警政三方合作典範,內湖分局誠摯感謝勇源基金會對公共安全領域的實質投入,並將持續深化與民間資源之合作,也呼籲關心公益的企業ㄧ起響應,攜手打造更堅實的社會防護網。

  • 勇源基金會董事林安宙代表捐贈止血帶訓練設備與蕭分局長合影
  • 蕭分局長代表致贈感謝狀
  • I蕭分局長致歡迎詞
  • 三軍總醫院白豐誠醫師示範止血帶操作
  • 勇源基金會董事林安宙女士致詞
  • 與召訓備役替代役男大合影留念
  • 備役役男學成技能在我操作止血帶
  • 備役役男學成技能向其他學員操作止血帶
  • 使用AIX STS止血訓練系統,讓學員體驗真實止血感受
  • 白豐誠醫師講解腿部使用止血帶,備役役男仔細聆聽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9A506AD4A18E5E2E

北市圖7/20留學講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都要!』歐盟教育學程留學經驗分享

臺北市立圖書館留學資料中心於7月20日(日)邀請畢業於西班牙哥多華大學歐盟Erasmus教育學程碩士賴雅玟講師,分享歐洲聯合碩士留學經驗,包含事前準備工作(資料蒐集、語言能力、文件簽證、機票)、歐洲三國的求學經歷、豐富的生活體驗、如何適應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個人求職與未來規劃等經驗。歡迎有志赴歐洲的學生和一般大眾報名參加。


你對西班牙這個充滿陽光與文化魅力的國家充滿好奇,卻擔心語言、費用與文化適應問題嗎?透過這場留學經驗分享會,將帶你了解歐洲三國(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留學的全貌,並且在講座中找到實用建議。本次講者將以親身經驗分享從選校、語言準備、申請流程到行前打包的實用攻略,並深入探討西班牙的生活文化適應、交友、打工與理財等日常面向,更不藏私分享畢業後的職涯規劃與非歐盟學生面臨的挑戰,帶你了解歐洲留學的真實樣貌與成長歷程。想要知道更多實用資訊,歡迎聆聽本場講座。本場講座人數限額50名,請事先線上報名。

詳情請洽(02)2707-1008,網路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N2Mm2hv44pS3sKpYA

  • 北市圖720留學講座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我都要!』歐盟教育學程留學經驗分享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BD28EED5BC89A35F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從違規到自律,從畏懼到挑戰-少輔會帶領少年安全駕駛邁向新生

       根據交通部統計,少年無照駕駛事故每年導致約六千人死傷,七成少年交通死亡事故與無照駕駛有關。臺北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長期推動少年偏差行為預防工作,極為重視少年無照駕駛議題。今年由內湖少輔組攜手大龍港駕訓學校、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士林分會合作辦理「無照不藥,青春閃耀」機車安全駕駛暨道路安全體驗營,加強少年交通法規及建立防禦駕駛觀念,以守護自身及用路人的安全。

       活動場地特別設置在封閉安全的訓練道與模擬賽道上,全程穿著護具騎乘機車,由專業教練耐心教導騎車技巧,提醒交通安全應注意事項,更直接體驗機車考照試場,為考取駕照做準備。活動期間邀請內湖分局少防官分享案例提醒違規駕駛的後果,並由社工及實習生帶領戳戳樂遊戲融入交通法規講解、酒駕及毒駕風險討論。除此之外,更邀請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護理師及藥師進行肺部一氧化碳檢測與講解,提升少年對於菸害防制觀念。

       此系列活動共舉辦四日,為曾有無照駕駛經驗的少年量身打造,設計專業駕訓課程與模擬實境的道安訓練,完訓後至桃園極限賽車場驗收成果。活動中社工時刻觀察成員狀態,引導成員學習遵守規範,鼓勵成員就算跌倒也有勇氣克服困難,願意再次挑戰。最後回顧學習歷程時,成員不僅建立安全駕駛的觀念,發覺並非競速才帥氣,提升駕駛技巧、考取駕照才是自我肯定的展現。少年觀賞活動回顧影片時笑中帶淚,表情靦腆且喜悅,紛紛表示「覺得努力學習的自己很棒」、「感謝社工在自己沒把握時給予鼓勵與支持」、「是前所未有的機車體驗」、「一氧化碳檢測讓我更了解抽菸對身體的危害很大」、「毒駕和酒駕一樣可怕」等回饋。活動結束後自我實現正在發酵,成員陸續在社工陪伴下處理無照駕駛罰鍰分期,並至大龍港駕訓學校報名普通機車駕訓班,且已有成員順利考取駕照。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執行秘書翁麒豪表示:「一台機車,乘載的是少年的夢想;一次安全駕駛的練習,是邁向成熟的起點,也是對生命的承諾。」他也提醒少年與家長,未成年依法不得騎乘機車上路,違者不僅將受罰,法定代理人亦須接受交通安全講習。暑假將至,更應特別留意少年暑期動態,避免遭受網路詐騙或捲入非法打工陷阱,如淪為不知情的「運毒小蜜蜂」。更多活動訊息與法令宣導內容,歡迎上網搜尋少年警察隊官網,或追蹤臉書粉絲專頁「臺北少年花露米」與「Taipei少年警察隊」了解詳情。

  • 「無照不藥,青春閃耀」活動.JPG
  • 少年學習道路安全法規及風險控管能力.JPG


source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0CACB7C6191C2131